【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典章制度——依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周礼】  春节的脚步近了,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隐藏着一定的礼仪。礼仪是什么?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是礼乐文明。那礼仪之邦的特征是什么?礼乐文明,有哪些优秀的成分?今天我们面对如此的文明,应该如何看待哪些东西可用、哪些东西不可用?如果要用,该怎么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锷在做客齐鲁大讲坛时,以《周礼与现代社会》为专题,对上述问题作了解读。
“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
  王锷教授从孔子教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故事入手,引入了礼和周礼的问题。“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针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清代的学者段玉裁有个注,说‘履,是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换句话说,人在社会上生存,所要依赖的有关规则,这些都能叫‘礼’。”王锷分析,从本意来说,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各种典章制度,都应该算到礼的范畴。
  王锷认为,礼是俗的规范化。“我们经常说礼俗,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但当这个俗被大多数人所遵守、信从的时候就可能变成礼。礼的范围要比俗的范围大,当礼被某一个地方接受、大家都遵循,也可能会变成俗,礼俗之间是互动的。所以说礼是俗的规范化,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且是现实生活的粉饰化。我用了粉饰这个词,粉饰是‘梳妆打扮’的意思。”
  在另一个层面上看,礼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如果人离开了礼,那你做事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礼还是治国理政的典章制度。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从周代以来,所谓周公制礼作乐以来,一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各样的法规制度等一些条文。这些条文是干什么的?放大来说就是礼。”王锷说。
  王锷指出,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礼不仅包括风俗信仰、礼仪制度、法律法规,还包括家规乡约。“这几年大家热谈一个话题,叫家风家训,家训也是属于礼的范畴。”
  从狭义来说,礼有两部分,包括礼物、礼仪。“拿礼物送人,要考虑这个礼物以什么样的形式送给对方,对方如何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礼仪。礼,简单来说包含礼物和礼仪两个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如果再细分,礼有很多要素,就是行礼包含很多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什么?包括礼法、礼容、礼器、辞令、礼义等要素。在中国谈到礼,必然会包含乐,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文明也是礼乐文明。
  而周礼是指哪些内容呢?王锷分析,周礼有五礼,叫吉、凶、宾、军、嘉礼。吉礼是指有关祭祀之礼,凡是与祭祀有关的礼仪都是吉礼;凶礼是与忧伤有关的礼仪,比如人去世了,要下葬,有葬礼;宾礼是周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以及诸侯派遣使臣向周天子问安的礼节仪式;军礼是协同天下各国之礼;嘉礼,是使万民相亲相爱之礼,具体来说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贺庆之礼等。
与现代社会相关的饮食礼、冠礼
  我们现在能看到哪些周礼的影子?哪些和我们现代社会还密切相关?王锷教授接着分析了《三礼》与周礼的关系。周礼为什么如此受周人重视?周礼关乎国家民俗民风、国家盛衰。通过《坊记》的记载即可见一斑:“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这样的一些礼制,在哪些书中有体现?王锷说,要了解周代礼制,必然要读《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又叫《周官》,本来有6篇,可《冬官》丢掉了,现在能看到5篇。第五篇是《考工记》,里边记载了很多制作车子、制作弓箭等方面的一些资料。
  《仪礼》在汉代的时候据说有50多篇,而今看到的《仪礼》只有17篇,而且有两篇是分上下的,其实只有15篇。这部书中讲什么内容?大概讲就是男子、女子到一定年龄如何加冠、如何结婚。还有射礼、朝礼、聘礼,包括人去世之后如何举行丧葬礼、祭礼等。
  “《仪礼》这部书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非常深远。比如到一定年龄要结婚、家里有人去世要举行丧葬礼、祭祀祖先这些礼仪完全能追溯到《仪礼》。”王锷说。
  《礼记》有49篇。“《仪礼》是大量讲事情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没有讲。比如结婚,为什么新郎要迎接新娘子?《仪礼》没有讲,《礼记》中有《婚仪》阐释了为什么要迎接。因为男方家里迎接的是能传宗接代的女性。”王锷分析。
  古人讲的礼制特别多,概括起来,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大概有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王锷以饮食礼、冠礼、丧葬礼和祭礼为代表,讲述了记载周代礼制的情形。
  以饮食礼为例,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关键词叫“酒肉”。“我们经常说‘酒肉朋友’,酒和肉很重要。吃饭没有酒、没有肉,那就是随便吃。对酒肉,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所以《礼记·坊记》中说,‘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和睦也。’就是用酒肉聚集宗族,教老百姓和睦相处。《礼记·丧服四制》中说‘老病不止酒肉’,就是年长一点的人不能禁止酒肉,当然不要喝多。这是古人对酒肉的理解。”王锷说。
  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大概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酒了。关于饮酒,古人制定了很多的礼节。主人招待客人,主人敬的酒叫“献”,客人得回敬叫作“酢”,然后主人再献酒叫作“酬”。根据不同的级别,最低是一献之礼,最多是九献之礼。
  在先秦时期,招待客人吃饭大概有三种礼仪:飨礼、食礼、燕礼。《左传》记载:“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飨礼规格最高,有酒有肉。食礼有牲牢、无酒,以吃饭为主。
  “食礼和飨礼是有规定的,要坐端正,吃完就走;燕礼没有规定,燕礼是明君臣义,前两种礼是象征性的、有级别的招待,燕礼是招待的时候有酒有肉,而且后面不限制你喝多少、不限乐,音乐伴奏一直在。但也有规定,孔子说过,‘惟酒无量,不及乱’,而且最好是‘饮酒不至变貌’。这样的一些规定,是把饮酒礼引导到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大家又高兴,又不至于喝醉耍酒疯。”王锷说。
  通过分析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的内涵,王锷指出,周代的这些规定对今天的社会是有一些影响的。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历朝历代都根据《周礼》《仪礼》《礼记》的相关记载,制定适合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关礼制。
礼是为了节制
  《礼记·乐记》中讲到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物的触动。人对外物的触动越来越多,对有些东西喜欢,对有些东西不喜欢。如果人对外物触动的欲望不加以节制,就是人完全被外物带着走,那人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力量大的就会欺负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会欺负人少的,聪明的就会欺负愚蠢的,胆子大的就会欺负胆子小的,生病没有人管,鳏寡孤独老人小孩没有人管,这是大乱之道。
  “所以孔子说,正因为这样,先王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礼制,目的就是要把人的性情引导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不要让他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要让他做有害于他人且有害于自己的事情。”王锷分析。
  王锷认为周礼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修身养性,二是诚实守信,三是尊敬他人,四是以礼治国。
  就修身养性来说,儒家特别强调人性和人情的关系。《礼记·大学》里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一个人修身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修养好自己的性情,让自己的性情符合当代礼的范围,这样的话,一个人才能正常发展。”王锷说。
  周礼中特别强调做事要守信。《礼器》中讲到“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就是要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规章制度是为部分人服务的,那肯定不行。
  修身养性和诚信,是针对一个人在发展中自我修养要注意的,但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一个人生存。父子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都有一个礼仪在。中国文化讲的五伦关系,把夫妇关系摆在最中间,说一个家庭夫妇关系搞不好,必然会影响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等。所以夫妇关系特别重要。夫妇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应该相亲相爱。
  “当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尊敬他人。那怎么尊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礼书中讲到很多要尊敬他人的做法,和他人交往,自己内心诚信、修身养性做得好,才有可能尊敬他人。只有你尊敬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礼记》中有一句话叫作‘自卑而尊人’,就是每个人要把自己放低一点,而把别人抬高一点。”王锷分析。
  “以礼治国是儒家倡导的,也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怎样以礼治国?各个时代不太一样,但是孔子对以礼治国在《礼记·礼运篇》也有详尽的论述。如果从广义来说,现代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但也应该认识到,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应该说大量存在着有法不依、有禁不止和违法乱纪的事情,现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有纰漏之处的。所以从礼的广义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按照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借古鉴今,制定适合现代的完善的礼制,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社会会更安定。”王锷说。

菲利普.费雪如下这段话价值连城,懂的人会有触动并勤而行之!
"找到真正杰出的公司,抱牢他们的股票,度过市场的波动起伏,不为所动,也远比买低卖高的做法赚的多。
因此大部分投资者终其一生,依靠有限的几只股票,长时间的持有,就为自己或子女奠定成为巨富的基础,这些机会不见得必须在大恐慌的底部的某一天买股票,这些公司股价年复一年都能让人赚到很高的利润,投资者需要的能力是能区辨提供绝佳投资机会的少数公司。"

菲利普.费雪是很厉害的投资家;
其有个著名的公式 P=M*V/T;
P-商品价格/股价;
M-货币量/成交量;
V-流通速度/换手率;
T-商品/股本供给数量

这个公式说明清楚了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菲利普.费雪是很厉害的投资家;
其有个著名的公式 P=M*V/T;
P-商品价格/股价;
M-货币量/成交量;
V-流通速度/换手率;
T-商品/股本供给数量
这个公式说明清楚了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巴菲特曾经说他的投资哲学85%来自格雷厄姆,15%来自于菲利普·费雪。
他一生异常低调,几乎从不接受访问。
2004年,96岁辞世!
尽管投资生涯超过半个世纪,但真正投资的股票只有 14 支,其中收益最少的有 7 倍,最多的高达几千倍。

1987年,他以79岁的高龄破例接受了《福布斯》的采访,
总结了他一生的投资思想,摘录如下:
01  问:你好像不喜欢买太多的股票?
答:我有4只核心的股票,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它们代表了我的投资组合。
另外,我还会用少量的钱去买一些有潜力进入核心股票池的股票,通常是5只。(一生真正投资的股票只有9只)
每个10年我都会这样做(但20世纪80年代不太好选股票)(他的视角是以十年为界),
从30年代的2只股票开始,我总共发现过14只核心股票,这是一个很小的数目。(50年发现14只股票)
但是,这么多年里它们为我赚了很多钱,其中最少的都有7倍的投资回报,最多的收益甚至能达到几千倍。

我还买过50~60只其他股票,它们都让我赚了钱。
当然,我也亏过钱,有两次投资缩水过50%,还有很多次损失10%的经历,这其实就是做投资生意的成本。
(50年买过50-60只股票,平均一年也就是一只股票)

然而,大多数的情况是,一只股票温和地下跌后,我会买入更多,最后它还是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但是,这些例子和那14只赚大钱的股票相比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持有它们的周期都很长,最短的都有8~9年,最长的有30年。(用10年的眼光选股,用10年的时间来持有)
我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到赚许多次小钱上面,我需要的是巨大的回报,为此我愿意等待。

02  问:那什么样的股票才是你说的核心股票呢?
答:它们应该都是低成本的生产商;具有“竞争壁垒”的企业,在行业中应该是世界级的领导者,或者是完全符合我的其他标准;它们现在应该拥有有前途的新产品,而且有超越平均的管理水平。

03  问:你似乎非常强调公司的管理,是吗?
答:认识一家公司的管理有点儿像婚姻:你要真正了解一个女孩,就必须和她生活到一起。
在某种程度上,你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的管理,也需要和它生活在一起。
寻找那些你喜欢的公司,那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能解决你和你客户之间问题的公司。
我的兴趣主要是在制造业(我不喜欢用科技公司这个词)的公司,
因为他们总能通过对运用自然科学的发现来拓展市场。
其他领域,比如零售和金融,它们都是极好的机会,但是我并不擅长。
我觉得,很多人投资的缺陷就在于他们希望什么交易都涉及,但是一个都不精通。

04  问:你现在会寻找其他股票吗?
答:我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并不急于买入。
在一个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中,我不希望过快地买入那些我不熟悉的股票。

05  问:除了公司有好的管理之外,你还会参考其他什么因素?
答:当我与客户强烈的争论某项投资时,比如他们不情愿地说“好吧,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们就做吧”,这种时候的投资应该是恰到好处。
如果我说“让我们买1万股吧”,而他们说“为什么不买5万股呢”,这种时候其实是在告诉你已经买迟了。
我也不会买市场偏好的股票。(*不追热点)
假如我去参加某只科技股的会议,会场里面挤满了人,只有站着的地方,
那么通常这是个很明显的信号:现在不是买入这只股票的时候。
*不凑热闹,不去人多的地方!

06  问:听起来,你像是一个逆向投资者?
答:真正的成功不是要做一个100%的逆向投资者。
当城市中的人们看到新式汽车将淘汰老式街车的时候,有人会想既然没人愿意买老式街车的股票,那我就买它们吧,这显然是荒唐的。
但是能分辨出大多数人接受的行为方式中的谬误,这正是投资获得巨大成功的要诀之一。

07  问:作为投资者,你在职业生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答:你紧张兮兮的想着今天买入,明天就卖出,这是最为糟糕的情况。
这是一种“小赢”的策略倾向。如果你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这种人可真不多),那么你的收益实际上会大得多。
我曾经的一个早期客户说,“没有人会因为收获盈利而破产”,这句话是对的,但同时也非常的不现实。
你收获盈利的确是不会破产,可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你做的每件事都能盈利,而在投资这门生意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迟早会犯错。
有意思的是,我看到很多人自认为他们是长期投资者,但是却依然在他们最喜欢的股票上做着买进卖出的游戏而浑然不觉。

08  问:巴菲特曾经说他的投资哲学85%来自格雷厄姆,15%来自于菲利普·费雪。
格雷厄姆和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投资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就是格雷厄姆所倡导的,它的本质是找到极其便宜的股票,这种方法基本上可以避免遭遇大跌。
他会用财务安全来保证这一点,也许会出现下跌,但是不会深跌,而且迟早价值会使其回归。

我的方法则是找到真正的好公司——价格也不太贵,而且它的未来会有非常大的成长。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大部分我的股票在相对短一些时间内就会有所表现。
尽管有的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会启动,但是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一只股票真的很不寻常,它在短时间内也会有可能大幅上涨。

格雷厄姆曾经讲过,他的方法的劣势是这个方法实在是太好了以至于实际上人人知晓,他们都会用该法则挑选股票。
我不想说我的方法就是投资成功的唯一法则,但是我想,说这话可能有点自负,
“成长投资”这个词在我开始投资事业之前还没人知道呢。
费雪并不主张投资者一定要在市场崩溃后寻找买入时机!

【文苑】当年,赶集赶会那些事

谈起童年的往事,最能触动心中柔软的部分,赶集,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首选。滞留在记忆深处的赶集场面,是童年里最值得回忆的内容之一,在那些片段里,裹挟着我们最幸福的脉络。

说起赶集和赶会,对于年长者不陌生,而对于年轻人似乎有点不知根底了。也难怪,时下的年轻人购物多是在互联网上,再就是超市、商场。赶集、赶会的多是年长者。

最近,我观察了几个地方的集市,人气真的大不如前。人少了,年轻人更少了;物少了,大多是农产品了;时短了,多是早晨了。再从物品看,直供的商品少了,有农民赶早集肩挑手提车载点农产品,不长时间就被菜贩子接去了。

卖菜的摊位基本也是固定的。我住的地方距集市很近,几乎每天从集市上走一走,所看到的景象同我少年时期随父赶集看到的大不一样。那时候的集市多是农民自产自销的东西,没有“菜贩子”、“鱼贩子”。

那时候的商品比较单调,蔬菜就是白菜、萝卜等,不像现在各色各样的蔬菜供挑选,鱼市肉市也很单调。但是人气很旺,无论大集小集、长集短集,卖的买的把大街小巷挤得满满的人虽然多。

集市上,马路的两边,是一家接着一家的小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狭窄的小道上摩肩接踵,讨价还价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小贩们的叫卖声,声声入耳,被踏起的尘埃,漾在空气间,飘落在行人的衣服上,发丝上,也落在那些铺设的摊位上。

赶集的老人孩子,在集市上遇到自己的亲戚或相熟的邻舍,也会肆无忌惮地拉起家常,那时去赶集的感觉,完全超过逛大商场所带来的惬意。

散集后丢下的垃圾不多,那时候的买、卖人不舍得择菜,不像时下买菜人把大白菜剥的几乎见了芯,更不可能一车菜卖完丢下一大堆白菜绑子无人捡拾。也可能出自对农民的一种感情,我买菜从不讲价,说多少就是多少;从不择菜,不忍心把那可食的菜叶丢到地上。

赶会,对我来说还是少的,小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会上的东西,也就远离了。唯有一次,随父亲赶会。那的“会”,都是设在一个古镇上,每年的秋冬季节(记不清是什么日子了),方圆近百里都来赶会。

那会真好,人多如海,远远望去,黑压压的;物多品全,卖菜的、卖鱼的、卖肉的、卖鸡的、卖蛋的在一个市场,鸡鸣鱼跃,好不热闹。卖板凳、卖桌椅、卖床铺、卖各种木制品的一个市场,各色各样。

卖服装的更是齐全,有棉衣、有鞋帽、有袜子、有线衣。鞋子还有时下看不到的就是茅窝。所谓茅窝,就是用芦花织成的鞋子,此鞋虽不多洋气,却很保暖,过雪地都穿它。至于那些杂品就更多了,吃的喝的,玩的乐的,还有借赶会相亲的。

我记得堂哥就是赶会时和堂嫂见面的。我和父亲挤在赶会的人流中,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头到北头,花了大半天时间。也可能父亲想到带着我赶了快一天的会,不买点啥让我不悦,走到一个卖手套的地方,给我买了一双线织的白手套。我说不要买,父亲说,买,你冬天写字冻手,戴上它能写好字。

我知道,父亲手头的钱,也只够买双手套的钱。我戴上手套,跟在父亲背后,离开了会场。到家就对娘谝,爹给我买手套了。娘看我高兴的样子,说:有手套戴了,可要好好上学,把字写工整些。那情景已过去了几十年了,可想起来,还是不能自己的掉下泪来。

自古就是商贾之地的萧县龙城,多少年来一直沿袭着“古会”的传统。这古会因为是在阴历10月25-30日,故称龙城“十月古会”。因为这个会是商品交流大会,以前主要是以交流服装,特别是“棉袄”之类,故又称为“袄会”。

我对这个交流大会是情有独钟的。那些年我在县政府担任财贸副县长,商贸流通不能不办好“十月古会”,所以每到10月,就成立“龙城古会指挥部”,我担任指挥长。指挥部主要是加强对古会的指导、服务,尤其是保证外来商家的安全。

也可能因为那些年还没有物流业,更没有网购等,“十月古会”总是热闹的很,人多如潮,拥挤不堪。作为政府最担心发生事故,所以公安、城管、工商、物价、商务、文化等部门都参与其中。

后来,随着城市文明建设的需要,“十月古会”地址挪到宽敞较偏的地方,但依然没减赶会人的热情。近几年“十月古会”依旧举办,不过外来的商家见少,听说是物流、网购之影响。

但是,时下的“十月古会”商品更杂了,文化市场几乎成了主市,卖字画的、卖石头的、卖玉品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收藏品。这种市场主导取代了“服装市场”,不是坏事,也不反常。各种各样的购买方式,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所需要的商品,人们就不想再去“挤会”了。

况且,城乡的青年人多是在外求学、务工,在城在乡守着的多是年长者了,消费群体的变化也使“古会”不能如前了。

赶集、赶会,曾经是国人商品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今变了。变的不是赶集赶会而是赶超市,赶网购。“集”和“会”的命运将是怎样?我敢预测还会静悄悄的改变着模样,这模样或者更诱人。

至于会不会消亡,只有一个字:看。我已经看到不少地方的集市已经办不下去了,自生自灭了。不少地方的古会,也由冷变无了。社会在发展,商品流通方式在改变,“赶集”“赶会”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历史。(张广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9月21日-23日 高碑店第四届中国国际门窗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在高碑店世界门窗小镇举行,由保定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
  • 百里宽仁被捕了,在大牢里,百里二郎去看他,他似乎并不拒死,还说他心中的一定会有人继承,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大业。这样一来,武攸决不仅成为圣人的臂膀和耳目,还抓获了春
  • [微笑趣泡][掌宝荧光棒] 室外的项目最最最刺激的就是霸天虎过山车! [赢牛奶][打call][打call] 25号是目前最冷的一天了吧 冷到手机都不想拿出
  • 将除苏打水之外的所有配料加冰倒入雪克壶中,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萧亚轩或霉霉的歌曲(《甩啦甩啦》或《shake it of》)尽情摇晃雪克壶,摇到头晕摇到手臂
  • 最近这两年的,感情上还算可以的,而且从2022壬寅年,2023癸卯年,2024甲辰年,2025乙巳年,这几年是食伤运,是有生育子女的信息的,对你也是好事的不过你
  • 与此同时,还有人说“空气炸锅会致癌”“长期使用对健康没好处”甚至连我们常用的电饭锅都传出了致癌的传言,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传出空气炸
  • I know you may not like me that much, but my love for you never gives a lecture.
  • #我的研究生日记#●Day112如果不是……我听的年度歌手应该姓……即使是这样,歌单里还是无处不有他的痕迹[悲伤]关键词“永远”是他们在春天说了永远,成年人认真
  • 请原谅我在此私自唤你一声阿衍:阿衍,谢谢你给我力量,叫我知道,原来坚强、自信、强大、温柔这样的词汇也能用在一个曾经伤痕累累的人身上,而你终究叫我看见,峻岭高崖上
  • 他是爱她去世的夫人还是初恋或者是叶絮,人好像都会用失去时的疼痛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张爱玲笔下的女生永远在靠近爱却怀疑爱最后挑挑拣拣也没得到想要的爱
  • 我一个人,接受自己,救赎自己,平凡但不平庸。前路漫漫也灿灿。
  • 在实际的旅程中,他们一点都不穷,当这个东西不在了之后节目组却还要做给观众看,这就出现了很多的尴尬。有了这个主题限制之后,按说整季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已经具备了搞笑
  • 在民生领域,崇启大桥开通后,启东不仅实现与上海公交系统的互联互通,还推动共享上海优质医疗资源,重点医疗机构医保一卡结算。崇启大桥管理处负责人吴继森告诉记者,崇启
  • ​​​ #老马新观察[超话]#人会慢慢变老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 人会慢慢变老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 最近爱上了吃蓝莓他们就给我买了很多次蓝莓再次去合肥第一件事就是 把养的小牛迅速吃掉 罗曼蒂克行为1and2晓宇的圣诞节仪式感 放屁的啤酒瓶那天去采草莓 落日是对
  • 上海艺星割双眼皮眼修复评价效果怎么样,哈尔滨双燕医美做双眼皮眼睛口碑技术好不好,重医申霄双眼皮风格,重医附一院双眼皮案例,杭州口碑好的整形医院,武汉中心医院张恒
  • 我们的日子并不是天天阳光普照,我们需要在急速变化的生活里抱团取暖,彼此鼓励,相爱于江湖,珍惜留在身边的人;我们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光明,给自己以未来,把平淡无奇的日
  • 说把跨儿简单硬塞到男女二元性别里是一种加深性别二元论所以不合理的行为我觉得没什么问题,but can简中cis女停止整天也讲不出个什么别的一听到跨儿二字就厕所厕
  • 外观:棕色不透明液体粘度(布氏粘度计,2﹟10rpm,25℃)/cps:1000比重(理论值)/25℃:100主要应用范围建议与使用方法: 德国技术背景沃克尔-
  • 如果你来自小城市,家里边收入又不是太高的话,没有家庭的支持,在北京主住脚太难了。从个人接触到的一些人来看,现在留京跟20年前留京完全不一样,现在留京,如果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