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综艺# #吐槽大会# 吐槽综艺里,冒犯的尺度在哪里?

文|悦涵

尺度
《吐槽大会》一经推出的时候很新颖,因为大家很难看到明星“被人说”。平时被捧得高高在上的明星,在一个公众平台被人指出自身缺点,还不能生气——各个主咖被吐槽时的“笑”,在节目里也是一个个颇耐人寻味的瞬间,这在4年前的国综观赏环境中,新鲜。

第一季的选角也很厉害。有争议的人物,或一个人物身上明显的、有争议的点,都成为很好的素材,与节目相得益彰。因此,《吐槽大会》首次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时候,因幽默和尺度而出圈,且又能折射一定的现实,当然有不少人喜欢。

时光荏苒。没想到一晃,连《吐槽大会》都第五季了。观众追一档系列综艺的动力是什么?综艺与剧不同,很难在几季的体量精准把控人物成长。娱乐圈太瞬息万变,较难预测彼时在节目中出现的嘉宾,之后会有什么变化。于是今年观看第五季的时候,我尤其注意,《吐槽大会》将怎么样用新的方式吸引人?

去年《脱口秀大会》大火,主要因社会话题而出圈,第五季的《吐槽大会》,似乎想复制这个成功经验。但是,这是否失去了节目本身的优势——明星?敢于吐槽明星是第一季《吐槽大会》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因,如果第五季把最初的优势做到极致,是否也好看?如果能用节目和平台的话语权挖掘到明星周边的人,给出不一样的料,观众是不是也会感兴趣?毕竟,《吐槽大会》与《脱口秀大会》最大的不同,就是明星的参与度。

第二季薛之谦和他的好友朱桢就是一个亮点,能看出两人是真的熟。因为熟,朱桢吐槽薛之谦才更鲜活、更有料,顺带他自己也圈了一波粉。这就有点妙了,也是观众在综艺上想看见的一种化学反应,人物和话题无论如何都更丰满了。

一直以来,语言类综艺吸引大家的一个点,是节目中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一点具体体现在哪里?一切其实还是尺度。

《吐槽大会》为自己定义的“冒犯与和解”。这两点表现在哪里?真正的和解,并不是在冒犯过后简单的道歉,而是冒犯本身不应只局限于攻击,如果能触及被冒犯者真正的一些问题,让其思考,这时,和解才是发自内心的。这两者的平衡,才所谓真正达到。比如王建国吐槽许知远曾经说过,韩寒写的文字因为浅显没有阅读障碍,所以许说韩寒没文化。王建国按此逻辑,说照这么讲世界上最有文化的是他老舅,因为他得了脑血栓写出来的字全是“阅读障碍”。这一段看似轻描淡写,其实高级,形成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又用幽默的方式四两拨千斤。从而形成当事人和观众都不介意、无伤大雅的局面,与此同时又指出了真正的问题。

在任何被放大的平台,尺度都比人们想象得难得多。任何在公众平台倾泻出去的文字,其实都挺难写的。而且,无论“尺度”在哪里,尺度都不是我们想得那个样子。不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我们永远不懂真正的尺度。尺度静水流深。

金句
许知远这次的成功,究竟是他一个人的成功,还是他那段稿子写得好,还是两者加起来在这个特定时间点的成功,我们都不可知。——“电视关心的是给观众留下印象,而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但有一个规律是共通的,个体在一种大趋势下如果能乘对浪,那么成功是一种必然。更重要的是“15分钟成名”这一刻之后的东西,这就真看个人造化了。

在这个金句极易形成热搜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太迷恋金句。所谓金句,是所有人都能说出来的,不必因屏幕上某个人在某一瞬间说出的某一句话击中了你的心,就对他十分地赞誉。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传播者的创意能力、表达能力,他们自有优秀之处。毕竟,在任何行业,人人都有自己的KPI需要考量。

为什么这种传播性仍是可贵的?还是尼尔·波兹曼所说,“不管人们对电视宗教有多少批评,有一个事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电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这就验证了我前面引用过的比利·格莱厄姆和帕特·罗伯逊的话:广大民众需要它。”

如果知识吐槽能够引领更多的人去重读、重温那些经典,不管它们是不是“新课标语文读本”范畴内的经典,其实都是一件好事。在这个“镜头本身就是理由”的时代,一切也没有那么难分辨。只要我们意识到自己所看的,是娱乐,纯粹地把其当成一种娱乐,一种有趣的介入当下、寻找和周围人话题切入的方式,就可以了。人都需要一定的娱乐时间,你的大脑从神经学原理上会自发召唤放松和放空,但是,归根结底,娱乐不能太当真。只要想透这一点,一切其实都是可被理解的。

再喝几盅 敬我自己 敬明天 敬新的一年。
世界很大,而每个人的世界都很小,就那么几个 在乎你的人 你在乎的人,这些人 就是你的世界的主线。其他来来往往的,算是世界里的npc,迎来送往,完成支线任务就不见。
但是,我的猫会永远爱我,永远,我也爱他。
每天摸摸他毛茸茸的脑袋,就觉得很开心,发自内心的开心。

“哪个孩子天生会抗拒自己的父母?”是什么让孩子对你“闭上嘴”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其中一个回答,让人看的很扎心。

这个网友说从小妈妈就不信任她,她将每天买早餐找的零钱存起来,存了好久终于买到自己喜欢的漂亮文具,然后和妈妈分享,可妈妈的第一反应却是在质疑她:哪来的钱,还责骂她乱花钱。

还有一次,姨妈来做客给了她40块零花钱,网友先是自己主动给了妈妈30块,然后妈妈说她太小,拿那么多钱不好,出主意只留2块,之后的五周内每周给她2块。

结果就是再也没有,永远停留在了2元,而网友承偌和小伙伴一起买文具也只能失约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小伙伴相信她,叫她一起玩。

这样的事情多了,网友和妈妈也就没话可说了。

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一步步将他推向了对立面。

就像有句话所说:明明不是我的错,可最亲近的父母都不信任自己,我还能信任谁呢?

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自然也就不愿和父母多讲话了。

父母的“冤枉”,是伤孩子最深的毒药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并不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

有多少因为被父母冤枉的孩子,在承受着委屈,道不尽的伤心。

看过一个演员林雨申被妈妈李小婉误会的视频,妈妈在一次参访中,提到她当年对儿子的误解,特别地后悔。

李小婉说自己当时接到警局的电话,因为儿子的事情让她过去一趟。

到了警局,她不分青红皂白就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并和儿子抱怨“妈妈赚钱多不容易,工作多不容易,你还在给我闯祸”。

结果儿子才是那个受害者,儿子被人抢劫,还被人暴打,什么手表,鞋子,衣服,自行车都被抢了。

当时孩子身上都有些血肉模糊,两颗门牙也被打歪。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儿子还在经受妈妈的拷问和训斥。

李小婉说从那之后,孩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少和家人聊自己的事,就算有什么误会,也不会解释。

对此,李小婉特别后悔,觉得对不起儿子,是自己冤枉了儿子,让他闭上了嘴。

她也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只要遇到孩子出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又犯错了。

这种没有一丝信任的母子关系,让孩子慢慢将心冰冻起来。

有教育教授说过:“孩子不和父母说实话的原因,很大部分来自于父母不信任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冤枉,就是一种不信任,它就像剧毒一样,伤孩子最深,能让孩子“失声”。

对孩子造成身体的伤害可以治愈,但若是患了内伤,得不到及时治愈,就会如影随形,伴随一生。

“无话可说,好过争吵”

父母总在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和我讲话呢?

可他们却没想过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认为一定是孩子出了问题。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小时候,爸爸妈妈几乎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了。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实际上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信任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

没有哪个孩子会天生抗拒自己的父母。

电视剧《巡回检查组》中的张友成书记,一直以来忙于工作,对家庭的付出自然也就很少,对儿子张一苇更是很少关心。

父子二人,几乎不讲话,一说话就是吵架。

在张友成书记眼里,是儿子不争气,总想着投机取巧;在张一苇眼里,是父亲只爱惜自己的地位和面子,心里不在乎他这个儿子,完全不关心他。

母亲和外人劝解张一苇,要和父亲坐下来好好沟通。

但张一苇却说:“我也想好好说话,可是每次见面就是吵架。”

无话可说,好过争吵。

先是父亲的不信任,导致了儿子对父亲也失去了信任,双方之间没有交流,产生了误会,也不愿去解决。

当出问题时,张友成书记在责怪儿子不愿和他沟通,可在儿子心里却始终觉得,反正沟通也不会有结果,反而会吵架,还不如不交流。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和张友成书记一样,对孩子没有基本的信任,又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而孩子因为父母的不信任和总是责备,也不愿和父母说话,就更不用说沟通了。

的确,这种没有信任的“沟通”,早已失去了意义,还不如让彼此之间保留一些体面。

父母以诚相待、学会倾听,是“撬开”孩子嘴的最好工具

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成为孩子心中最可信赖的人。

哈佛理念美藤教育创始人郑托尼老师说:好父母都要学会倾听。

确实,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只有学会倾听,信赖孩子,才会让他和你有话可说。

在综艺节目《非常静距离》中主持人问闫妮的女儿元元:“假如你失恋的时候,你会和妈妈说吗?”

元元毫不思索就答道:“肯定会,从小妈妈就告诉我、教育我一定要多谈恋爱,所以肯定会和妈妈分享。”

节目安排让母女回答问题,测试默契度,结果两人没有一个问题保持一致,但实际都是想着对方。

对此,节目这样评价母女俩:看似性格迥异的母女,却时刻牵挂彼此。

作为最亲密的家人,她们愿意毫无保留地与对方分享心事。

主持人说感觉闫妮在戏里特别流畅,但到了生活当中就“磕磕绊绊”。

元元立马就替妈妈解围:因为她追求完美的时候,她就会一下子变得特别精神集中;但平时生活中她也不是很在乎或者无所谓,所以就会经常跑神。闫妮微笑着表示认同。

主持人继续问闫妮:“情感的事都跟你说,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走进了她?”

元元再次说到其实妈妈也很依靠她,从小就喜欢跟她分享很多事情,包括她的私事。

当被问到“如果有什么伤心事的时候,最先想到谁?”时,元元立马回答:“一定是母亲。”

孩子能够在自己最无助和脆弱的时候,和父母袒露心声,一定是因为父母就是那个最值得自己信任和依赖的人。

在家庭中,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也是最敏锐的。父母能够以诚相待、倾听孩子的心声,就是信任产生的开端。

发自内心的信任,让孩子觉得和父母聊天很轻松,也就会无所不说。

马丁布伯说: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如此,把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灵魂,才能真正认识孩子,给予孩子力量。

有了父母做后盾,孩子遇到再大的风浪,都会在爱中,勇敢前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京人和提前冲超成功,大连一方何时能够等到“梦寐以求”的那一天?
  • 男童误把火碱吃下,家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孩子不能碰的?
  • “百名红通人员”郭欣回国投案 云南还有4人在逃
  • 加纳燃气站爆炸死亡人数升至6人
  • 北方开启"速冻"模式,济源本周最低气温11℃左右......
  • 打游戏3天3夜 大学生长假“放飞自我”结果中风入院
  • 鹿晗公开恋情后,粉丝公布了和易烊千玺的恋情
  • 因一个细节,美女识破人贩子机智解救被拐孩子!
  • 红娘揭相亲法则:30岁以上女生被嫌太老 什么原因让你一直单身
  • 手机掉兵马俑土坑、海景房变毛坯房~网友纷纷晒图聊起假期旅途囧事
  • 10月7日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生汽车撞人11人受伤
  • 女子宅在家近20年 45岁领到人生第一份薪水感动哭
  • 美多座城市面临破产,芝加哥名誉扫地
  • 【热点聚焦】上海首对龙凤胎大熊猫周岁啦!
  • 吴卓林承认出柜 还有哪些名人曾宣布出柜?
  • 美女识破人贩子 只因婴儿穿了一件短袖
  • 红娘揭相亲法则:30岁以上女生就太老了
  • 手机掉兵马俑土坑、海景房变毛坯房~假期旅途囧事不停,原来宅在家里才是最明智的
  •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外发生汽车撞人事件 或非恐袭
  • 女子宅家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