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照亮古都记忆】一个古都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文化是闪光的灵魂,青春是火红的色彩。

青春犹如激情燃烧的火焰,照亮记忆,照亮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明天。北京,作为文化首善之地、青春焕彩之都,正在传承、创新、互鉴过程中,以信仰的光芒、青春的名义,焕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光彩。

2022年7月21日至23日,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中国北京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说: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随后7月25日至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召开,再次将闪光的青春希望与悠远的古都记忆,融汇于“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今天、明天中。

用青春的理想和信念,淬炼和留住有价值内核的永恒“记忆”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100多年前那群年轻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今天的年轻人能体会吗?70多年前的那场保家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年轻人的信仰,今天的年轻人能体会吗?

《觉醒年代》《李大钊》《大决战》《长津湖》《香山之夜》……一个个北京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化精品,激起了跨越百年的青春共鸣,在今天的90后00后中,掀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

是的,这不仅是因为8K超高清电视频道开播带来的视听盛宴,更是因为曾一样生活、战斗在这座古都的年轻人,被文学艺术有血有肉、平凡朴素地真实再现,让这些记忆中的火红青春,“活”在了我们身边,更将真理和信仰之光烙印在我们心中。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一番话意味深长。

只有留住城市的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才能真正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北京是拥有86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近年来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更是见证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张金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正如总书记谈到的,“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为首都,“红色文化”始终是贯穿“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李大钊故居、《京报》旧址、《新青年》和《晨钟报》的发祥地……一个个红色记忆,历久弥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前夕,北京青年书店——天安门附近一家书香飘溢的青春小店,同时也是中国青年报社(以下简称“中青报”)携手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打造的“晨钟”文化工作站,静静开张,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仅因为这是正在加速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中青报“可视化”改革的视听体验缩影,是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一个线下新业态场景,还因为它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时,可以通过年轻采编人员创作的融媒体产品,聆听100多年前那个晨钟声响起的觉醒时代。

那时,李大钊先生在北京创办了《晨钟报》,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因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于此报,李大钊也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先驱和“播火者”。他在《新青年》上喊出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成为回响百年记忆中的青春号角和觉醒钟声。

赓续红色血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正是北京引领首都文化建设的精神坐标所在,也是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的平台意义所在。

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北京市调研时,就作出重要指示,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北京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高地,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让“北京榜样”、志愿服务等品牌闪亮京城。2021年,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成为首都红色新地标;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召开……2021年“北京文化十件大事”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的主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离不开对青少年价值追求的指引。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到北京故宫、大运河等传统名胜,还是去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地标”视察考察;无论是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亲自谋划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还是深入一线科研院所、胡同社区,总书记在首都北京留下的一个个足迹,都是身体力行开拓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而不久前《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的出版,更是为青少年上了一堂最好的大思政课。

对于青少年来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追求青春向上向善好活法,也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的《中国青年报》,创办于北京东城区一个叫“海运仓2号”的胡同里,刚刚度过71周岁生日。一代代中青报人接续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谨记老一辈革命家的殷殷期待和希望。进入新时代的中青报,继续在传承弘扬中守正创新、自我革命,始终为青春喝彩,与新时代同行,始终以“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为职责和使命,与团中央新媒体中心深度融合一体,已经发展为拥有3亿多青少年读者和用户的全媒体传播平台。特别是近年来把向中外青少年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连续推出评论《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向青少年讲好文化传承的故事》《青春担当文化使命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青春宇宙 美丽家园》等等,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上,奋力敲响“新青年”的复兴“晨钟”。

用青春的温度和活力,触摸和感受“活”化的记忆

一个传统的书店,能不能成为品咖啡、留影像的时尚打卡店,又能不能到“青春元宇宙”的场景中遨游?

一个传统的炼钢塔,能不能成为一座交响乐的艺术殿堂,可不可以在这里“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

在北京,这些文化与科技、艺术、遗迹、老城、文物、场景等等的奇幻融合,正让这些传统的古都记忆,不断刷新、焕彩。

中青报在北京东城区落户的第一家青年书店,就是这样链接了70多年办报史的数字化历程,全新尝试着将古都的记忆与现代的时尚链接,将青春元宇宙与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与美好生活需求链接。

小小的青年书店,是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中轴线上”众多文化驿站的一个节点,是近年来几千个涌现出的实体书店的缩影,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与“诗和远方”相遇。

在“书香京城”之旅中,可以感受“博物馆之城”和全民阅读深入人心的人文魅力;漫步隆福街巷,畅享“大戏东望”的戏剧盛宴,品一味“故宫以东”下午茶、赏一曲“会馆有戏”京腔韵,可以实地感受国风静巷、雅集流韵的老城生活……

这是北京东城区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均匀、便捷高效“十分钟文化圈”的一个缩影,也是让青年在北京获得更多文化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对于青年而言,文化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枯燥的理论、大而泛的概念,而应该与生活密切融合,与时代高度接轨,以青春、活泼的形态成为日常轨迹中的一部分。戏剧、影视、阅读、旅行等城市文化业态新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古都老城的文化力量、青春气息。比如“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东城区以戏剧为媒介,将戏剧做“活”,以艺术再造的形式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城市底蕴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成分,并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文化论坛、电影节、设计周等多种活动呈现形式,有助于在审美与思想的交流中,为文化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展示,还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如此才能去伪存真,淘洗出最值得传承发扬的文化精品。

比如中青报7月12日评论《创新发展的双奥之城,让青年更有为》中写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出16大类5000多种文创产品,既给青年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也给善于创作的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如果你参加了7月25日晚2022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式,就能真正感受到百年首钢“冬奥窗口”“科幻变身”的内涵——在这片曾经见证着首钢骄傲与工业文明辉煌成就的空间里,一场大型沉浸式交响音诗画,在仿佛燃起熊熊烈火的三号高炉前,缓缓拉开大幕:一群老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工作者们携手,歌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对北京城市文明的孕育,赞颂京华大地红色根脉铸就民族之魂。

“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是一种整体城市的意象体验,而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则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

当下年轻人对城市地标和文化底蕴之间的联系,有非常浓郁的情结和较强的共情感。尤其这三条文化带,构建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的整体保护格局,守住北京千年古都的“城市之魂”并文化特色鲜明,已然在近年成为年轻人在城市里打卡、游玩、欣赏、社交的重要空间。年轻人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对首都文化底蕴的情结,都投射到这些兼具古风古韵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化带上。

疫情期间,很多年轻人开始重新重视“触手可及的美丽风景”,而三条文化带建设,正是增强他们对北京文化建设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用青春的经度和纬度,编织和创造明天的记忆

近些年来,随着“老城不能再拆了”理念的步步落实,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候鸟“北京雨燕”,在胡同、街巷等地方多起来了,既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也是一代代飞向全球的鸟类“青春大使”——其从北京出发飞越、迁徙千山万水,绕行地球又回家的生命之旅,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一生虽然短暂,但奋力前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胸怀天下、关爱人类、放眼全球,其实不也正是青春经度和纬度的写照吗?

青春的经度,是奋斗者正青春的担当作为,是立足岗位走在新时代大道上的创新足迹。

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数字经济主题论坛,于7月23日下午在京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青年领袖和青年代表近400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围绕如何促进全球层面的青年参与、共同迎接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这个论坛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

就在承办论坛前不久,中青报与北京市东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开创文化产业新业态、携手打造青年文化大数据平台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这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建设文化强国、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探索,与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不谋而合。

中青报还在携手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世园公园一起打造文化数字化的“园立方”,携手团北京市委、北京邮政局和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化组织等,推进服务青年的新文化业态“温暖一平方”,多年参与打造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和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昌平),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文旅局等联合主办2022年“文明游园 青春添彩”主题宣传文创作品征集活动,与北京二外和中关村、首钢等高校、园区、企业等,进行文化交流合作……

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现在的年轻人是网络原住民,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城市,可以提升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友好度,为青春北京注入新活力。

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意味着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空间和广度更大,更多青年会享受到就业创业、成长成才机会,也会在“优质化、数字化、智能化、身边化”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中,贡献、分享、共享青春建功新时代的成果。

青春的纬度,是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人类关怀,是文明互鉴的包容开放、对话交流。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贺信中说,各国青年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谱写世界青年团结合作的时代新篇章。

北京文化论坛正是面向世界的文化盛会,其牵引的各类国际电影节、国际设计周、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文旅重塑等等,都在更紧密地将文化的脉,与中外青少年的心连接在一起。https://t.cn/A6a1gHj1(中国青年报)

【青春照亮古都记忆】一个古都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文化是闪光的灵魂,青春是火红的色彩。

青春犹如激情燃烧的火焰,照亮记忆,照亮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明天。北京,作为文化首善之地、青春焕彩之都,正在传承、创新、互鉴过程中,以信仰的光芒、青春的名义,焕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光彩。

2022年7月21日至23日,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中国北京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说: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随后7月25日至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召开,再次将闪光的青春希望与悠远的古都记忆,融汇于“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今天、明天中。

用青春的理想和信念,淬炼和留住有价值内核的永恒“记忆”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100多年前那群年轻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今天的年轻人能体会吗?70多年前的那场保家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年轻人的信仰,今天的年轻人能体会吗?

《觉醒年代》《李大钊》《大决战》《长津湖》《香山之夜》……一个个北京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化精品,激起了跨越百年的青春共鸣,在今天的90后00后中,掀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

是的,这不仅是因为8K超高清电视频道开播带来的视听盛宴,更是因为曾一样生活、战斗在这座古都的年轻人,被文学艺术有血有肉、平凡朴素地真实再现,让这些记忆中的火红青春,“活”在了我们身边,更将真理和信仰之光烙印在我们心中。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一番话意味深长。

只有留住城市的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才能真正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北京是拥有86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近年来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更是见证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张金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正如总书记谈到的,“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为首都,“红色文化”始终是贯穿“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李大钊故居、《京报》旧址、《新青年》和《晨钟报》的发祥地……一个个红色记忆,历久弥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前夕,北京青年书店——天安门附近一家书香飘溢的青春小店,同时也是中国青年报社(以下简称“中青报”)携手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打造的“晨钟”文化工作站,静静开张,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仅因为这是正在加速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中青报“可视化”改革的视听体验缩影,是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一个线下新业态场景,还因为它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时,可以通过年轻采编人员创作的融媒体产品,聆听100多年前那个晨钟声响起的觉醒时代。

那时,李大钊先生在北京创办了《晨钟报》,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因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于此报,李大钊也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先驱和“播火者”。他在《新青年》上喊出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成为回响百年记忆中的青春号角和觉醒钟声。

赓续红色血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正是北京引领首都文化建设的精神坐标所在,也是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的平台意义所在。

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北京市调研时,就作出重要指示,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北京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高地,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让“北京榜样”、志愿服务等品牌闪亮京城。2021年,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成为首都红色新地标;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召开……2021年“北京文化十件大事”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的主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离不开对青少年价值追求的指引。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到北京故宫、大运河等传统名胜,还是去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地标”视察考察;无论是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亲自谋划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还是深入一线科研院所、胡同社区,总书记在首都北京留下的一个个足迹,都是身体力行开拓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而不久前《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的出版,更是为青少年上了一堂最好的大思政课。

对于青少年来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追求青春向上向善好活法,也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的《中国青年报》,创办于北京东城区一个叫“海运仓2号”的胡同里,刚刚度过71周岁生日。一代代中青报人接续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谨记老一辈革命家的殷殷期待和希望。进入新时代的中青报,继续在传承弘扬中守正创新、自我革命,始终为青春喝彩,与新时代同行,始终以“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为职责和使命,与团中央新媒体中心深度融合一体,已经发展为拥有3亿多青少年读者和用户的全媒体传播平台。特别是近年来把向中外青少年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连续推出评论《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向青少年讲好文化传承的故事》《青春担当文化使命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青春宇宙 美丽家园》等等,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上,奋力敲响“新青年”的复兴“晨钟”。

用青春的温度和活力,触摸和感受“活”化的记忆

一个传统的书店,能不能成为品咖啡、留影像的时尚打卡店,又能不能到“青春元宇宙”的场景中遨游?

一个传统的炼钢塔,能不能成为一座交响乐的艺术殿堂,可不可以在这里“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

在北京,这些文化与科技、艺术、遗迹、老城、文物、场景等等的奇幻融合,正让这些传统的古都记忆,不断刷新、焕彩。

中青报在北京东城区落户的第一家青年书店,就是这样链接了70多年办报史的数字化历程,全新尝试着将古都的记忆与现代的时尚链接,将青春元宇宙与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与美好生活需求链接。

小小的青年书店,是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中轴线上”众多文化驿站的一个节点,是近年来几千个涌现出的实体书店的缩影,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与“诗和远方”相遇。

在“书香京城”之旅中,可以感受“博物馆之城”和全民阅读深入人心的人文魅力;漫步隆福街巷,畅享“大戏东望”的戏剧盛宴,品一味“故宫以东”下午茶、赏一曲“会馆有戏”京腔韵,可以实地感受国风静巷、雅集流韵的老城生活……

这是北京东城区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均匀、便捷高效“十分钟文化圈”的一个缩影,也是让青年在北京获得更多文化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对于青年而言,文化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枯燥的理论、大而泛的概念,而应该与生活密切融合,与时代高度接轨,以青春、活泼的形态成为日常轨迹中的一部分。戏剧、影视、阅读、旅行等城市文化业态新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古都老城的文化力量、青春气息。比如“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东城区以戏剧为媒介,将戏剧做“活”,以艺术再造的形式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城市底蕴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成分,并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文化论坛、电影节、设计周等多种活动呈现形式,有助于在审美与思想的交流中,为文化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展示,还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如此才能去伪存真,淘洗出最值得传承发扬的文化精品。

比如中青报7月12日评论《创新发展的双奥之城,让青年更有为》中写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出16大类5000多种文创产品,既给青年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也给善于创作的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如果你参加了7月25日晚2022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式,就能真正感受到百年首钢“冬奥窗口”“科幻变身”的内涵——在这片曾经见证着首钢骄傲与工业文明辉煌成就的空间里,一场大型沉浸式交响音诗画,在仿佛燃起熊熊烈火的三号高炉前,缓缓拉开大幕:一群老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工作者们携手,歌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对北京城市文明的孕育,赞颂京华大地红色根脉铸就民族之魂。

“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是一种整体城市的意象体验,而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则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

当下年轻人对城市地标和文化底蕴之间的联系,有非常浓郁的情结和较强的共情感。尤其这三条文化带,构建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的整体保护格局,守住北京千年古都的“城市之魂”并文化特色鲜明,已然在近年成为年轻人在城市里打卡、游玩、欣赏、社交的重要空间。年轻人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对首都文化底蕴的情结,都投射到这些兼具古风古韵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化带上。

疫情期间,很多年轻人开始重新重视“触手可及的美丽风景”,而三条文化带建设,正是增强他们对北京文化建设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用青春的经度和纬度,编织和创造明天的记忆

近些年来,随着“老城不能再拆了”理念的步步落实,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候鸟“北京雨燕”,在胡同、街巷等地方多起来了,既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也是一代代飞向全球的鸟类“青春大使”——其从北京出发飞越、迁徙千山万水,绕行地球又回家的生命之旅,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一生虽然短暂,但奋力前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胸怀天下、关爱人类、放眼全球,其实不也正是青春经度和纬度的写照吗?

青春的经度,是奋斗者正青春的担当作为,是立足岗位走在新时代大道上的创新足迹。

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数字经济主题论坛,于7月23日下午在京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青年领袖和青年代表近400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围绕如何促进全球层面的青年参与、共同迎接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这个论坛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

就在承办论坛前不久,中青报与北京市东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开创文化产业新业态、携手打造青年文化大数据平台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这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建设文化强国、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探索,与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不谋而合。

中青报还在携手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世园公园一起打造文化数字化的“园立方”,携手团北京市委、北京邮政局和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化组织等,推进服务青年的新文化业态“温暖一平方”,多年参与打造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和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昌平),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文旅局等联合主办2022年“文明游园 青春添彩”主题宣传文创作品征集活动,与北京二外和中关村、首钢等高校、园区、企业等,进行文化交流合作……

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现在的年轻人是网络原住民,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城市,可以提升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友好度,为青春北京注入新活力。

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意味着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空间和广度更大,更多青年会享受到就业创业、成长成才机会,也会在“优质化、数字化、智能化、身边化”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中,贡献、分享、共享青春建功新时代的成果。

青春的纬度,是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人类关怀,是文明互鉴的包容开放、对话交流。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贺信中说,各国青年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谱写世界青年团结合作的时代新篇章。

北京文化论坛正是面向世界的文化盛会,其牵引的各类国际电影节、国际设计周、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文旅重塑等等,都在更紧密地将文化的脉,与中外青少年的心连接在一起。https://t.cn/A6a1gHj1(中国青年报)

【青春照亮古都记忆】一个古都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文化是闪光的灵魂,青春是火红的色彩。

青春犹如激情燃烧的火焰,照亮记忆,照亮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明天。北京,作为文化首善之地、青春焕彩之都,正在传承、创新、互鉴过程中,以信仰的光芒、青春的名义,焕发中华文化的时代光彩。

2022年7月21日至23日,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中国北京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说: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随后7月25日至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召开,再次将闪光的青春希望与悠远的古都记忆,融汇于“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今天、明天中。

用青春的理想和信念,淬炼和留住有价值内核的永恒“记忆”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100多年前那群年轻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今天的年轻人能体会吗?70多年前的那场保家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年轻人的信仰,今天的年轻人能体会吗?

《觉醒年代》《李大钊》《大决战》《长津湖》《香山之夜》……一个个北京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化精品,激起了跨越百年的青春共鸣,在今天的90后00后中,掀起了巨大的爱国热情。

是的,这不仅是因为8K超高清电视频道开播带来的视听盛宴,更是因为曾一样生活、战斗在这座古都的年轻人,被文学艺术有血有肉、平凡朴素地真实再现,让这些记忆中的火红青春,“活”在了我们身边,更将真理和信仰之光烙印在我们心中。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一番话意味深长。

只有留住城市的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才能真正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北京是拥有86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近年来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更是见证了北京3000年建城史,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张金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正如总书记谈到的,“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为首都,“红色文化”始终是贯穿“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李大钊故居、《京报》旧址、《新青年》和《晨钟报》的发祥地……一个个红色记忆,历久弥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前夕,北京青年书店——天安门附近一家书香飘溢的青春小店,同时也是中国青年报社(以下简称“中青报”)携手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打造的“晨钟”文化工作站,静静开张,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不仅因为这是正在加速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中青报“可视化”改革的视听体验缩影,是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一个线下新业态场景,还因为它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时,可以通过年轻采编人员创作的融媒体产品,聆听100多年前那个晨钟声响起的觉醒时代。

那时,李大钊先生在北京创办了《晨钟报》,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因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于此报,李大钊也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先驱和“播火者”。他在《新青年》上喊出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成为回响百年记忆中的青春号角和觉醒钟声。

赓续红色血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正是北京引领首都文化建设的精神坐标所在,也是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的平台意义所在。

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北京市调研时,就作出重要指示,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北京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高地,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让“北京榜样”、志愿服务等品牌闪亮京城。2021年,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成为首都红色新地标;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召开……2021年“北京文化十件大事”充分体现了核心价值的主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离不开对青少年价值追求的指引。2014年5月4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到北京故宫、大运河等传统名胜,还是去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地标”视察考察;无论是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亲自谋划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还是深入一线科研院所、胡同社区,总书记在首都北京留下的一个个足迹,都是身体力行开拓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而不久前《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的出版,更是为青少年上了一堂最好的大思政课。

对于青少年来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追求青春向上向善好活法,也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的《中国青年报》,创办于北京东城区一个叫“海运仓2号”的胡同里,刚刚度过71周岁生日。一代代中青报人接续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谨记老一辈革命家的殷殷期待和希望。进入新时代的中青报,继续在传承弘扬中守正创新、自我革命,始终为青春喝彩,与新时代同行,始终以“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为职责和使命,与团中央新媒体中心深度融合一体,已经发展为拥有3亿多青少年读者和用户的全媒体传播平台。特别是近年来把向中外青少年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连续推出评论《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向青少年讲好文化传承的故事》《青春担当文化使命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青春宇宙 美丽家园》等等,努力在文化强国征程上,奋力敲响“新青年”的复兴“晨钟”。

用青春的温度和活力,触摸和感受“活”化的记忆

一个传统的书店,能不能成为品咖啡、留影像的时尚打卡店,又能不能到“青春元宇宙”的场景中遨游?

一个传统的炼钢塔,能不能成为一座交响乐的艺术殿堂,可不可以在这里“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

在北京,这些文化与科技、艺术、遗迹、老城、文物、场景等等的奇幻融合,正让这些传统的古都记忆,不断刷新、焕彩。

中青报在北京东城区落户的第一家青年书店,就是这样链接了70多年办报史的数字化历程,全新尝试着将古都的记忆与现代的时尚链接,将青春元宇宙与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与美好生活需求链接。

小小的青年书店,是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中轴线上”众多文化驿站的一个节点,是近年来几千个涌现出的实体书店的缩影,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与“诗和远方”相遇。

在“书香京城”之旅中,可以感受“博物馆之城”和全民阅读深入人心的人文魅力;漫步隆福街巷,畅享“大戏东望”的戏剧盛宴,品一味“故宫以东”下午茶、赏一曲“会馆有戏”京腔韵,可以实地感受国风静巷、雅集流韵的老城生活……

这是北京东城区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均匀、便捷高效“十分钟文化圈”的一个缩影,也是让青年在北京获得更多文化幸福感的一个缩影。

对于青年而言,文化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枯燥的理论、大而泛的概念,而应该与生活密切融合,与时代高度接轨,以青春、活泼的形态成为日常轨迹中的一部分。戏剧、影视、阅读、旅行等城市文化业态新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古都老城的文化力量、青春气息。比如“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东城区以戏剧为媒介,将戏剧做“活”,以艺术再造的形式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城市底蕴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成分,并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文化论坛、电影节、设计周等多种活动呈现形式,有助于在审美与思想的交流中,为文化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当代年轻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展示,还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如此才能去伪存真,淘洗出最值得传承发扬的文化精品。

比如中青报7月12日评论《创新发展的双奥之城,让青年更有为》中写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出16大类5000多种文创产品,既给青年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也给善于创作的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如果你参加了7月25日晚2022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式,就能真正感受到百年首钢“冬奥窗口”“科幻变身”的内涵——在这片曾经见证着首钢骄傲与工业文明辉煌成就的空间里,一场大型沉浸式交响音诗画,在仿佛燃起熊熊烈火的三号高炉前,缓缓拉开大幕:一群老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工作者们携手,歌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对北京城市文明的孕育,赞颂京华大地红色根脉铸就民族之魂。

“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是一种整体城市的意象体验,而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则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

当下年轻人对城市地标和文化底蕴之间的联系,有非常浓郁的情结和较强的共情感。尤其这三条文化带,构建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的整体保护格局,守住北京千年古都的“城市之魂”并文化特色鲜明,已然在近年成为年轻人在城市里打卡、游玩、欣赏、社交的重要空间。年轻人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对首都文化底蕴的情结,都投射到这些兼具古风古韵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化带上。

疫情期间,很多年轻人开始重新重视“触手可及的美丽风景”,而三条文化带建设,正是增强他们对北京文化建设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用青春的经度和纬度,编织和创造明天的记忆

近些年来,随着“老城不能再拆了”理念的步步落实,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候鸟“北京雨燕”,在胡同、街巷等地方多起来了,既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堂前燕”,也是一代代飞向全球的鸟类“青春大使”——其从北京出发飞越、迁徙千山万水,绕行地球又回家的生命之旅,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一生虽然短暂,但奋力前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胸怀天下、关爱人类、放眼全球,其实不也正是青春经度和纬度的写照吗?

青春的经度,是奋斗者正青春的担当作为,是立足岗位走在新时代大道上的创新足迹。

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数字经济主题论坛,于7月23日下午在京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青年领袖和青年代表近400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围绕如何促进全球层面的青年参与、共同迎接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这个论坛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

就在承办论坛前不久,中青报与北京市东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开创文化产业新业态、携手打造青年文化大数据平台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这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建设文化强国、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探索,与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不谋而合。

中青报还在携手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世园公园一起打造文化数字化的“园立方”,携手团北京市委、北京邮政局和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化组织等,推进服务青年的新文化业态“温暖一平方”,多年参与打造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和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昌平),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文旅局等联合主办2022年“文明游园 青春添彩”主题宣传文创作品征集活动,与北京二外和中关村、首钢等高校、园区、企业等,进行文化交流合作……

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现在的年轻人是网络原住民,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城市,可以提升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友好度,为青春北京注入新活力。

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意味着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空间和广度更大,更多青年会享受到就业创业、成长成才机会,也会在“优质化、数字化、智能化、身边化”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中,贡献、分享、共享青春建功新时代的成果。

青春的纬度,是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人类关怀,是文明互鉴的包容开放、对话交流。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贺信中说,各国青年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谱写世界青年团结合作的时代新篇章。

北京文化论坛正是面向世界的文化盛会,其牵引的各类国际电影节、国际设计周、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文旅重塑等等,都在更紧密地将文化的脉,与中外青少年的心连接在一起。(中国青年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店家见留言,会第一时间联系您!店家见留言,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 Fresh English为你带来十九大中英双语干货✨#心情晚分享#每天晚上9:00—9:40与您准时相约用最美好的声音带来最温暖的话语,聊一聊那些暖人心的小事
  • 2020年,茶会带给我两个字,莫名的自信,这份自信给了我太多太多智慧和能量,我觉得这份自信,我从儿童时期,成年时期,在家庭中,丢失掉的自信,是你帮我重新捡回了,
  • 一个不成熟的猜想:1061中克比&黑胡子&德 雷 克&炽天使这几个被同时提到,而罗医生和这几个人都能扯上点关系(黑胡子+克比——洛基港;
  • ❤️莫小在的每一款产品我真的都非常喜欢比起香精味,还是浓浓的中草药味更让人安心安利大家———积雪草修复乳☻最爱成分之一——铁皮石斛☞具有超强的补水锁水力,有效抵
  • ”那个女孩很喜欢这个直球的男孩,真诚的答应了他,递给他一张纸条:我现在想来到你的身边,希望你《明天会营业》。——故事里,他对心动的女孩说:“《赶快和我谈恋爱》我
  • 衷是黑夫和惊的哥哥,自然不是女人,秦制,男子17岁傅籍,也就是17岁的时候才可以上户口本,才算成人,才可以结婚,哥俩的家书中说,惊当兵不久,而且还是刚娶了新媳妇
  • #徐东成[超话]##徐东成[超话]#୧⍤⃝#徐东成0409生日快乐#୧⍤⃝#nflying[超话]# 【200417】ins更新一则 阿嚏 Tag:N.Flyi
  • 我推测这种蚕丝粉,本质蛋白质,又没有防腐剂,大概没法像矿物质粉一样放几年都不变质……现在想想,我已经有一堆控油的护肤品了,如果还要贪心不足蛇吞象,希望脸上完全哑
  • 东亚人的爱往往带着限定标准,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我爱的是成为什么样的你。一直感觉,你就存在于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想念着我。
  • ”大军征战凯旋,公主立于城门相迎,却不见故人归来几日后,公主病重逝去 ​​​#随记# 再走了一遍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再看了一遍我们一起看过的风景好好的和从前说了声
  • 当你深爱着某人,那你就可以很容易感受到他的痛苦。我觉得散步就是一件顶级浪漫的事情 跟喜欢的人手牵着手走在公园里或是有着路灯的街上 有风轻轻吹过 看着天上的云地上
  • 如今看来李宇春真是被中性打扮耽误了,她透露自己当初走中性风会觉得压力好大,于是谢霆锋建议她:“你可以试着改变形象啊”李宇春有感而发:当一名偶像歌手要付出很多,谢
  • #手帐拼贴# #好物推荐# #快团团好物推荐# #快团团大团长# #给你看看我的手帐吧# #手帐#我被汝目拿捏了[苦涩]0.3/片的蒸汽眼罩,功能还这么多①蒸汽
  • 这句话的格式乍一听简直像批UA一样,但我觉得更像是他在成长环境中的鹦鹉学舌,说完立马就觉得不妥道了歉,因为是环境不赞成士大夫娶有过贱籍的娘子,而不是他觉得不可以
  • 知道今天是星期三,当头一棒,我一直把今天当成周四过的,才到周三,精神垮了,无论如何也撑不到周五了[跪了]先放七天假再上七天班,还不如先上七天班再放七天假,这连着
  • #牙齿美白[超话]# 随着做美牙贴面的人越来越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如果你对自己的贴面不满意,或者贴面已脱落,欢迎来我们家修复,给你最高的品质 ☘️#重庆
  • 从备餐、烹饪、用餐到品饮,从厨具、餐具、刀具、咖啡机到小家电,WMF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创意和技术的结晶,让烹饪变成一种愉悦和享受,由此开启美味厨房~#俄乌局势#
  • 而且于正太清楚怎么说才会有热度,所以他才回答了明明可以忽略的问题。有的时候言多必失,这样一回答于正的热度是上去了,但是如果引起当事人的不快,那也是很有可能的,所
  • 108颗为主流颗数,也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意思是代表108种烦恼,而佛学世界里一共有10界(十法界是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 /2.0惠安系沉水提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