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地。” 讲色阴境界的开始,打坐修行的开始。

“阿难当知”,你应该知道,你应当知道,这句话很严重。阿难是佛的兄弟,跟佛出家,所有经典都是他记录下来的,那个时候没有电脑,都靠他头脑记录下来。“你跟我那么久修行应该知道。”“汝坐道场”,当你打坐的时候,叫“坐禅”嘛,我们盘起腿来打坐叫坐禅。道场,哪里是道场?随处是道场。譬如你们现在坐着听经,坐在道场,你的道场,你的屁股坐下来,这个地方就是道场,修道的场所。后来佛教中国讲坐道场,和尚念经叫坐道场,盖个庙子也叫道场,修道的场所。不要给这些文字、名称困住了。他告诉你,阿难你应该知道,当你一坐着,禅坐的时候,当下是你的道场。第一句话就很严重。

譬如你们打坐,进禅堂也好,在家里床上也好,眼睛一闭,腿一盘,不盘腿就是这样一坐,一念下来,这就是道场,当下就是道场。并不是这个道场一定要草铺起来啊,一定要在榻榻米啊,一定要个棉花垫子啊,不是这样。你坐下来,心念一定就是道场。

“销落诸念”,当你腿一盘一坐下来,一切念头放掉了,什么都不管。这就是方法,这一句,“销落诸念”,什么都不管了。如果要管呢,你去不掉,佛有个方法教给你——念死,两腿一盘准备死,什么都不要了,丢掉了,就放下了。这一句话就是方法,就是功夫。所以,“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一切都不管。

“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假设你腿一盘,坐在道场这里,什么都放下了,什么佛啊楞严经啊,密宗啊禅宗啊,念佛……统统放掉了,一切销落诸念,什么身体也不管,感觉也不管,知觉也不管,一切放掉的时候,“其念”,你所有杂念妄想,自然清净了。我常告诉你们,你两腿一盘,手一放,这一下是真的修道;等到你坐好了以后,已经不行了,两腿盘好,手一放好,腿子一盖好,然后开始,“嗯,要用功了”,已经完了。已经加上一个妄念,一个大妄念,是什么?“我在用功,我在修行。这叫做打坐修行。”已经完了,动了念了。

所以当你一开始 “销落诸念,其念若尽”,一切什么都不管的时候,“则诸离念一切精明”,这句话你难懂了。你说,腿一盘好一上座一放就是了,“则诸离念”,一切念头已经放下、离开了嘛。“一切精明”,你清楚不清楚?自己很清楚啊。两腿一盘两手一放,什么都放下,很清楚嘛。是不是啊?这个时候一切精明。就在那一刹那之间,你开始,“动静不移”,这个时候也不管有念没有念,有动没有动,有静,得定没有定,这些鬼念头都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动的念头,静的念头,求一个静求一个定已经错误了。动也不管静也不管,前面讲“销落诸念”,动静也在诸念里头嘛,已经放下来了。

“忆忘如一”。“动静不移”可以说两腿一盘手一放,已经静了嘛,不要再求个静了。大家坐起来,哪里感觉到,哎呦,屁股痛了,这里痛啊,肩膀痛啊,动它一下,头摇一下,你已经不在修禅了,你在搞运动了。头、肩膀不舒服,动它一下,以为做功夫,你是在打妄想,你白坐的。你这个时候腿一盘,准备死了嘛,肩膀痛也好头痛也好,让它痛死拉倒,不理了。你做不到。你自然会去追它、追妄念。

所以当你“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不移动。你坐好了以后,哎呦,现在腰这里不对,屁股挪一下,你已经移动了。你开始一念弄好,或者开始感觉不对,我要注意一下呼吸,我要念个咒子就能够清静,早就移动了。

当你一上座的时候,“动静不移,忆忘如一”,这个时候你还知不知道?知道,知道就是忆念,晓得我刚才腿盘好手放好了。忘,就是不知道,腿一盘手一放,觉得没有身体,就“忘”了,你更不要动了,如如不动。换一句话,有念头来也不管,没有念头来也不管,就好好坐在那里。“忆忘如一”,忆是动相,心的动相,忘是心的静相。动是身体的动相,静是身体的静相,忆是心念的动相,忘是心念的静相。这四念都不管,“忆忘如一”,一样。

一样的道理,就是我们常引用佛说,“如如不动”。佛讲一个如如不动,你又去找一个如如。如如两个字是形容词,形容“如”,女字旁一个口,好像,好像没有动过。你好像就是好像,如如不动。等于这几句话已经给你讲完了,这就是参禅用功。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应该这样,无所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上讲的。就这样,就证入三昧境界了。这是一种定。你说我这样是定吗?好像下意识中认为这个不是定啊,好像另外有一个什么都不知道是定。那就是昏沉了,那变死人了,你就走错路了。这几句话懂了吧?很重要哦。有问题没有?你们好像懂了,那就跳过去了。

他说你应该“当住此处”,就在这样情况,“入三摩地”,已经进入定境了。你问这个是初禅还是二禅,哪一种三摩地,哪一种定?你又多余了,要打屁股了,这就该吃香板,打你了。又加上了。就叫你当下不增不减就对了,“当住此处,入三摩地”。

佛讲了,所以楞严经叫“如来密因”,就是很秘密的方法。你不懂,你不懂所以有密宗的秘密;你懂了,没有秘密,每个人都做到,个个是佛。 https://t.cn/RJ7pCiy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这四个因素:

(一)布施的东西,(二)布施的对象

(三)布施的心地,(四)布施的时间

《四十二章经》上说:“贫穷布施难。”贫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没有福报的人叫“贫”,没有智慧的人叫“穷”。没有福报就不能布施钱财,没有智慧就很难布施真:第二种解释是,没有财产的叫“贫”,没有衣服和饮食的叫“穷”。

因为贫穷的人没有东西可施舍,所以说他们很难得有布施的行为。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他们缺乏财物,而且又骨发布施的心,所以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事实上,人人都可以布施,连最穷的人也有布施的机会和能力。比方说,每餐吃饭时先拿三两粒布施小动物;或者请口渴的人喝一杯白开水,这些是一点都不要花本钱的。布施这一善行是人人都需要去做的。越贫穷的人越需要发心布施,会生生世世贫穷下去,很难有翻身和出人头地的机会。

贫穷的人能够布施是非常高尚而且十分难得的,因为他们布施时,心念的力特别强,印象也特别深刻,所以感应所得的福报也特别大。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一)贫穷可就卖的故事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从前在阿提国,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他家里住了一位年纪很大而且地位很卑婢。那奴婢长年累月衣服破破烂烂,饮食粗陋,不得温饱,而且还要时常挨鞭子的责打。

有一天,她拿着瓶子到河边去取水,想到伤心处,禁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佛的弟子迦旃延见了,把它卖掉呢?”那老婢回答说:“天下谁要买贫穷呀?” 迦旃延又说:“贫穷确实可以变卖。”

老婢问:“那么,贫穷确实可以变卖。”迦旃延说:“如果您想要把贫穷卖掉,应当相信我的话,先把瓶子洗干净,然后装一些清净的水来布施给过往的修道人。”老奴婢说:“这瓶子是我家主人的东西,即使盛水布施,那布施的功德还是主人的啊。”

迦旃延回答道:“瓶子虽然不是您的东西,但瓶子里头的水是您取来的,难道不是您的功德呢?”老婢听了迦旃延的话,心中的疑虑豁然开解。于是就立刻拿着瓶子去装水,以供养迦旃延。

迦旃延亲切地接受了她供养的水,并教她归依三宝,受持五戎,而且还教她念佛的方法。当天晚上,老奴婢死在主人的家里。第二天清晨,主人看到了这情景很生气,把老奴婢的尸体丢在森林里。老奴婢的神识(灵魂)投生忉利天宫以后,遥远看见自己过去的身体,于是和天上的眷属,散花在奴婢的尸体上。

(二)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办素斋来供养他。有一天,这位圣僧来到了大万村。村子里有位名叫遗生的穷人,他家实在很穷,住的房子只有四面墙壁,连遮雨的屋顶都毁损不堪。田遗生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连身体也没有办法完全遮盖住,田遗的长女名字叫华严。她年纪已经二十岁了,看到村人都在设斋供养师父,内心感叹自己除了两尺粗布以外,没有任何财物可以布施种福。她对贫的体验特别深刻,而且也深深厌恶一贫如洗的恶运。正当她仰着头,面对着墙壁悲叹时,突然间发现梁木的队空隙里有一束稻草,于是,她把它拿下来,捡到了十粒黄粟,就把这十粒黄粟的硬壳去掉,想连那两尺粗布供养高僧。

可是她又想到自己没有较完整的衣服,不能白天出门,于是她只好利用夜晚匍匐行进而来到了普安大师住的寺院里,她把那粗布捆好,从远处投进僧房,并亲手把那十粒黄粟放在寺院的饭桶里。同时默默地祈祷和回向:”由于我前世吝啬和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这么穷苦的报应。现在我在佛像前面,诚恳地袁求十方圣贤能接受我的忏悔。我用这么粗贱的东西来供养众僧,希望我贫穷的业报会从此结束。愿明天寺里所煮的五石米饭会因有黄粟而变成淡黄色!”祈祷完毕以后,田华严就掩着眼泪回到家里。

第二天上午,寺院里所煮的米饭果然变成淡黄色。大家一打听,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就有许多好义的人用财物来救济田家,而田华严也就剃发出家学道了。

由此可知,只要我们能尽心竭力布施,过去穷苦的业障和恶运哪有不会消灭的道理呢?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祝福他们啦*^O^*还好还好,从开学就惦记的事,我没有错过奔波的一天,一天都在路上,不过当我一见到她,所有的事都是值得不想错过她的表演,她从我身前走过都没有发现
  • ▫️十月结束十一月开始 一切好像在梦中▫️运动会上无所事事的我时常不知道看向哪里 无聊至极时就会自生乐趣 想象朋友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看着人头攒动 满幕喧哗 想象我
  • 分享一个设计师的珠子啦啦啦啦~名字叫LumpySP团块空间P1P2的猫猫头珠子是以很多人都喜欢的PP盒为原型 还原度很高 是个内塞胶圈的固定圈不用怕翻车哦 【这
  • 为了让青岛市民直观了解国庆黄金周全国旅游市场的热度,记者从携程打探到了最新的“国庆黄金周旅行热力地图”市民可结合出行需求,合理安排出行目的地和交通,预订酒店。火
  • 我挺怀恋以前大家每天在朋友圈分享新鲜事情的时候,现在qq安静啦,反正我是不发说说,微信也安静啦,微信好友都不怎么发了,感觉就真的是消失了一样,可能大家都转战微博
  • [打call]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一点就到家上映##刘昊然一点就到家# 关于你的创业历程。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援引《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希
  • 慢慢地你会明白,其实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跟他所遇到的人,所经的事,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太大关系。当你一个人,慢慢减少对别人,对结果,对外在一切的期待,就不会去纠缠,
  • 它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材称为"道地
  • 这类人在这一年里面对感情的时候很积极,有了积极的表现之后,得到对方的心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腾讯视频vip##视频#2020庚子年结婚的八字 日柱对婚姻是有影响
  • 最大的爱好就是搜罗全球各地的美食。凡是他尝过的美味,都能结合自己的特色做全新的风味。
  • [汗][汗][汗]#新干线变形机器人# 早该如此——DXS 辛卡里昂E5隼号 可动强化版FTOYS的食玩都知道加腿可动(那还是基于旧DX来设计的)TT社到完结了
  • 鐪熺埍鏄竴鍦哄崕涓界殑鍐掗櫓锛屽湪杩欎釜鏃呯▼涔嬩腑锛屾垜浠細閬囪婀涜摑鐨勬槦杈帮紝涔熶細閬囪鍙€曠殑娴[肥皂]峰暩銆傜埍涓€涓汉锛屼粯鍑哄灏戠湡
  • 【易林轶闻趣事】神算管辂 三国时期曹魏术士管辂,精通《周易》,善于卜算、风水、论命,在当时名闻天下。《三国演义》中有专章描述其神乎其神的占算事例。现录之如下,可
  • 还有一个错误的挽回时机,就是当对方的情绪浓度很低,而你自己情绪浓度很高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情绪落差,而失去理智。 还有一个错误的挽回时机,就是
  • 你光靠一株光溜溜的朽木,是想上演一棵枯藤老树昏鸦么?喜欢的会很喜欢,觉得她们才华横溢,敢想敢做,怼天怼地怼空气,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f抗~不喜欢的呢,就会觉得她们
  • いのりちゃん「最近あった事なんですけど、お仕事に行く時に音楽聴くのに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使おうって思ったら、「あれ、充電がない。ニット:#ビームスウィメンパンツ:
  • ”后面的部分充分证明他足够大胆和信任世界热爱生活因为去吃一个晚宴,认识了一个调香师就决定开始干香水了不要觉得是因为运气好这超级了不起不受束缚的想法充分和世界交付
  • 但是他总是能用实实在在温暖的行动击败你,攻破你所有的小孩子脾气,打消你所有情绪不稳定时的负面情绪,懂你站在你一起。当男生的失望一点点的积攒,到达某个程度,你就完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贾跃亭所创办的法拉第FF91车型也是成功实现量产,这款量产的车型仅供于先期的实验测试,并且在前段时间,刚获得两大金融机构的鼎
  • #阳光信用[超话]#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