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还能看到2000新币一尺(8.64万元/平米)以下的好货,需要尽早下手,否则时机就错过了,因为一个时代翻篇了。目前新加坡本地买主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只参考过去别人的成交价,而很少看未来。

我觉得这是个过时的心态,因为新加坡正迈入下一个级别的国际化城市赛道。2010到2020年这一段时期,过往的表现确实能起到指导作用,因为整个国家相对封闭,移民没有大批涌入,当时的房价是一个内部消化和调整的状态。

但是未来的十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新加坡的资源有限,开放是必经的生存之路。其他国家的试错,为新加坡政府提供了很多改进“后疫情政策”的方案。只有开放、吸引人才,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加坡写字楼市场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中国各大科技公司的亚太总部都选址新加坡,比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投资还有一些区块链公司。中国企业国际化,新加坡是最好的跳台。

2022年新加坡写字楼Q1的市场报告就指出,现在写字楼的主要需求来自中国科技公司,Web 3.0 的时代,新加坡已经准备好乘上这波红利,进入快速增长。

价格趋势

植物园附近的别墅,目前已经是2-3倍的价格,和租金的涨幅一致。在9区、10区,别墅价格增长达到了40-50%。这个牛市的主力军是本地公民,只有1%是政府特别邀请的超高净值新移民。这个1%的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一线地产目前已经涨了几乎2倍。其他市场,很多有40-50%的涨幅。

我预判这一轮均价增长应该会超过70%。09年到12年的周期,均价涨了60%左右,主要是因为当时印钞很多,而2020年初开始的宽松量化注入的流动性是远超过09年的,预示着这轮印钞被消化完后的涨幅会超过70%。目前顶级资产已经超过70%,整体市场的平均涨幅也达25-30%,剩下的涨幅空间可以看租金的涨幅。写字楼同样,也是在复苏的状态,CBD区域顶级写字楼租金现在月均价12-14新币。

新加坡是一个很少有的发达国家,在2010年后薪水还大幅增长。2010年到现在,新加坡人均家庭收入增长了70-80%。欧洲没有增长,而美国的涨幅达不到新加坡的程度。虽然前面提到顶级资产翻倍了,但是大众市场还好。所以新加坡的大众市场性价比还是很好的。

现在是一个普涨的时代,博纳产业年初做了一个价格预测,前半年的走势是相符的。今年私宅总体预计涨幅超过3-5%,Q1的交易量相对低,Q2开始起飞并大幅上升。核心区价格以后会是2600-4500新币一尺。所以现在2600新币一尺已经是很好的入场价。现在核心区永久产权2600新币一尺或者荷兰村99年2400新币一尺这些都是很好的房产。

新加坡房市结构性变化

新加坡是最受欢迎的亚洲金融中心和家族办公室(家办)天堂。因为大批申请涌入,新加坡今年把家办的资金门槛提高了一倍,第一年要1000万资金,第二年还要再追加1000万。而这些有实力申请家办的资金,基本上都有购买多套房产的实力。

我前面提到各类互联网公司都在往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EDB),它是隶属于贸易与工业部的政府机构,目前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吸引好的公司来新加坡开海外总部。

因为只有顶级的头脑才能克服新加坡有限资源的窘境。以前谈到亚洲金融中心谈的是香港、上海,而香港证劵交易所体量是新加坡的10倍,后者是排不上名的。但是未来十年的新加坡是有机会的,现在新加坡的资产管理量金额已经接近香港。投行还是婴儿的级别,但是如果能吸引到人才,放开约束发展起来,新加坡的豪宅价格是还要翻一倍的,游艇的数量也会翻倍,更多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

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是稳定的政策和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是目前很多其他城市缺乏的,也是动荡的后疫情时期,很多富商很看重的优势。现在很多在美国或香港上市的公司来坡时,坡政府会鼓励在新加坡交易所也上市。政府在通过多方努力帮助新加坡成为金融中心。未来的新加坡,本地中产会很舒服,因为政府会有很多政策和补贴来保护本国人的利益和生活水平。同时,这个国家也会保持高度开放,为世界提供高端服务。

总结

投资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现在不确定的是加息,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测试。确定的是新加坡的基本面好,稳定的价值凸显,产业继续进化,不断吸引大资金和精英。新加坡还在进化,本地的科技企业比如虾皮(Shopee)、Grab和外来企业一起,从新加坡辐射到东南亚,甚至全球。

新加坡拥房率极高,一般第二套都在考虑投资、升级。投资的核心逻辑是99换永久、郊区换市区、小换大,不好换更好。涨很高、租售比低的物业应该抛掉了,置换成核心区更优质,附加值更高的资产。

巴菲特的自传里写的,把“雪球”滚起来,找足够长的的赛道和很湿的雪,这样你的雪球就能越滚越大。房子从50万到5000万都有,5亿甚至50亿也都是有的,比如大楼。因为新加坡是安居乐业地方,所以房产是永远是个好的赛道。可以从一套滚到两套,组屋滚成公寓,99滚到永久,郊区滚到市区核心区,甚至顶层公寓、别墅。然后再买点店屋、商业地产。钱存在银行相当于让雪在手上融化,所以一定要把握机会把你的雪球滚出去。

— 节选新加坡眼的文章

最近真的超想吃糯叽叽的东西,于是就去超市买了两个糯米糍~
吃完糯米糍我突发奇想,是不是把大福麻薯冰一下就成了糯米糍?

刚好家里还有朋友给我的 阿婆家的 初夏半雪 大福麻薯。麻薯个头小小的,很Q很可爱。

有芒果、抹茶、蛋奶味,三种口味都挺好吃的。里面的夹心真的挺多的,会爆浆的那种哦。麻薯皮软软的,糯叽叽的,不粘牙。

试了一下哦,冰冻后还挺好吃的嘞。冰冰凉凉,推荐友友们试一试哦~

#阿婆家的##吃货种草机#

#滴滴# #股市# #打车# #出租车# 忽然被摘牌退市,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突发!滴滴被摘牌退市!打车业务和开票业务…...》

近来,新东方的“双语带货”火出圈了,3天涨粉130万!新东方的股价更是在线狂涨,6月13日新东方股价暴涨100%。

一家欢喜一家愁,同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滴滴的处境则大相径庭。

美东时间6月10日,是滴滴(股票代码:DIDI)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历时345天,超级独角兽滴滴最终以主动退市的方式收场。

无独有偶,近来多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频频被美国证监会点名,中概股在美似乎举步维艰。

2022年3月8日以来,美国证监会根据2020年底颁布的《国外公司问责法案》,公布了8批不符合美国审计监管要求的公司名单,其中共有139只中概股列示在“预摘牌”公司名单中,共有23只中概股列示在在“确定摘牌”公司名单中。

目前在美股的中概股公司共约250家,上榜公司数已经超过六成。

滴滴缘何主动退市?被美国证监会点名的中概股是否也同样危机重重呢?

上市以来挫折不断,滴滴退市以重整旗鼓

2012年9月9日,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旨在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叫车服务。2014年,“嘀嘀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打车”。

自2012年上线以来,滴滴便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一级市场融资23次,融资总额逾200亿美元。在多轮“烧钱”大战中,滴滴先后战胜了快的、优步、美团等一众同类市场的竞品。

滴滴是国内网约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称霸网约车市场。

2021年6月30日,在大众视野之外,滴滴匆匆在纽交所上市,从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0申请到成功上市仅用时20天。

滴滴上市之初表现是非常亮眼的,以区间上限14美元实际发行3.17亿股美国存托股份,募资逾 44 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实现了难得盈利,利润达54.83亿元。

在这个时候上市不可谓不明智,对于滴滴IPO估值非常有利。以发行价计算,滴滴IPO估值高达671亿美元。

然而,自滴滴上市起便伴随着网络安全的监管问题。

在滴滴上市后的第三天,2021年7月2日滴滴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暂停滴滴在中国的新用户注册;7月9日,滴滴旗下25款APP被集体下架,原因是存在违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7月16日,国家网信办等7个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启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12月,滴滴相关app如滴滴加油、DiDi-Rider等陆续恢复上架。

但是截止2022年6月,与用户出行息息相关的核心app——滴滴出行仍旧没有上架。

作为行业龙头的滴滴身陷监管风波,其他同类竞品便伺机而动,整体行业竞争加剧。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45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

除了滴滴外,市场上有着数量庞大的网约车平台。这其中包括:三大央企出资的T3出行,传统汽车制造商推出的享道出行、曹操出行、和首约出行等,背靠阿里巴巴的聚合式打车平台高德打车,背靠腾讯的美团打车等等。

在滴滴APP下架事件后,多家打车平台便立即推出了大力度补贴活动,美团打车的补贴力度甚至远大于其刚上线时的水平。

2021年6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3家。而在2022年3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8家。一些平台在滴滴监管风波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滴滴下架APP事件和竞争对手的突起使得滴滴市场占有率降低。

早在滴滴合并优步以后,滴滴已经占据国内九成市场份额。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数据显示,2020年10月滴滴订单量达56200万单,是排在第二名的曹操出行的订单量的34倍,占据整个市场订单量约九成。2020年,滴滴拥有3.77亿注册用户和1300万名司机,8157万活跃乘客数量。

2021年7月以后,滴滴的市场占有率有所降低。滴滴上市时日均约2500万单,而2021年7月后日均订单约2000万单,下降20%左右。

相关推算结果指出,滴滴现今市场占有率已经跌至七成以下。

与市场占有率降低相伴而来的是滴滴营业收入的降低。

2021年Q3,滴滴总营业收入426.75亿元,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2%。总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出行业务收入的降低,2021年Q3国内出行业务收入为390.09亿元,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5%。而国际出行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都保持着小幅度的增长。

2021年Q4,滴滴的总营业收入和国内出行业务收入依旧保持着下降的趋势。

在核心业务国内出行业务受到制肘、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滴滴在网约车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尝试也不容乐观。

依靠在出行领域积累的用户规模,滴滴在社区团购、外卖和造车等领域都试图做出努力。

滴滴2018年推出的外卖业务,与美团价格大战48小时,收获相关警示部门警告一张,最终悄然退出。

2021年滴滴投入大量资金的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亏损208亿,占2021年全年亏损的40%。

2020年,滴滴开始布局造车相关领域。2020年5月,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造车是典型的“烧钱”行业,滴滴在这一领域未来表现如何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作为以“烧钱”模式见长的互联网平台,滴滴的亏损并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

从2020-2021年滴滴的亏损情况可以看出,除了2021年Q1,滴滴都是处于亏损状态的。而滴滴正是趁着盈利的这一季度火速上市,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值估值。

而由于监管问题等各方面原因,在滴滴上后的2021年第三、四季度,滴滴的亏损均接近500亿,约是2021年第二季度亏损的2.5倍。这个业绩表现与滴滴在上市前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对投资者来说落差实在太大。

股价跌跌不休,市值缩水近九成。

美东时间5月23日,在宣布退市的消息后,滴滴股价先涨后跌,截至收盘跌5%,报1.43美元,与上市初相比下跌超九成。

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10日,滴滴以2.29元收盘,总市值停留在111.16亿美元,市值缩水近七成。

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数据监管问题,业绩表现的持续不佳,导致滴滴市值的大幅缩水,促使滴滴一步步走向退市。

退市不相当于企业破产

滴滴将在港股卷土重来

对于滴滴退市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退市不相当于企业破产,不意味着股票完全退出流通,所以也不会直接影响滴滴的业务以及开发票的处理。

美国证券市场中,股票退市是正常现象。自愿退市公司的股份可在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继续交易。场外柜台交易市场是一个交易中介系统,进入门槛和监管力度远低于纽交所等主板市场。该市场不需要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但需要在美国证监会注册和提交有效文件,滴滴完全满足该市场的进入要求。

事实上,滴滴的营业总收入态势良好。2021年营业收入1738.27亿,2020年营业收入1417.36亿,同比上涨22.65%;且2021年营业收入力超疫情前2019年的1547.86亿,滴滴正在逐步走出疫情的影响,运营步上正轨。

且无论竞争对手如何使尽浑身解数,滴滴始终是市场份额超过50%的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羊。我国网约车市场依然保持着“一超多强”的格局,各平台想挑战滴滴的霸主地位仍需努力。

从纽交所主动退市,再转到场外市场挂牌,滴滴这么做的意图是等待下一步转换成其他交易所的上市股票。

其实早在2021年12月3日便宣布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将在港交所上市!但是在港交所市场面临着更高的准入门槛,滴滴任重道远。

可以预见退市只是暂时的,我们应对滴滴保持信心,期待它在港股卷土重来。

是否危机四伏?

超六成中概股上榜摘牌名单

截止6月10日,共有23只中概股列示在在“确定摘牌”企业名单中,比较知名的公司包括百度、微博、爱奇艺等;共有139只中概股列示在“预摘牌”名单中,比较知名公司包括中石油、京东、网易、拼多多等。

滴滴的主动退市,不禁让投资者们联想到,频频上榜美国证监会的“预摘牌企业”和“确定摘牌企业”榜单的中概股们,是否也面临着退市危机?

对此,我国证监会给了投资者们一场定心丸。证监会认为,滴滴自主退市这一特定个案,与其他在美上市中概股无关,与目前正在进行的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磋商无关,不影响双方合作进程。

无论是“预摘牌”还是“确定摘牌”,都不代表这些公司一定会从美股摘牌。

中概股公司确实承受多重压力,一个关键因素是中美审计监管的合作形式有一些客观问题。

今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公开表示,列入退市风险清单的公司是否会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频频上榜摘牌名单,对中概股的股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早前中概股股价持续下跌。

但是近来在退市压力下,中概股逆势上涨。

6月10日,而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的情况下,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新东方涨超11%,拼多多涨超5%,阿里巴巴、京东涨超3%。

中概股很多是新经济的代表,比如众多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巨头。尽管面临退市的压力,但是对于它们的发展前景,市场是比较看好的,在前期股价下跌以后必定会迎来一定程度的回弹。

相关人士指出,随着监管的加码,以及摩擦升级,回归可能是大势所趋。

中概股回归港股或者A股是有先例的。2020年8月在美股上市的贝壳找房,早前发布公告称A类普通股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知乎、百济神州、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都在美股和港股双重上市。

“还记得2012年北京的那个冬夜,下着大雪。我的夹克难挡寒风凛冽,但与我一样,在我前后排着一长队冻僵的人,他们沮丧地等待出租车载他们回家……那一年,我们推出滴滴出行,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人们的出行更容易。”程维在招股书的开头写道。

无论如何,滴滴为我们的美好出行贡献过一份举足轻重的力量。

期待滴滴不忘初心,积极配合整改,卷土重来。期待中美就中概股的审计监管问题达成共识,为中概股在美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月回暖昨天路过一颗开花的树今天决定上山看看小鸟肆无忌惮地歌唱风中有阵阵花香手上的冰激淋开始融化我找了一个长椅坐下开始享用午餐徜徉其中却并不能说出其中的好想到康
  • 何娜母亲听了女儿的话,悲愤交加,安家这干的哪里是人事儿呀,不给透析就算了,10块钱车费也不给,可是,当她听到女儿这些天的遭遇后,更加伤心不已,女儿在婆家,补身体
  • #竹酒之家##韩国Eagelina伊妮娜##竹酒之家##逍遥王飞姐#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能力如果一个年轻人有强烈的成功愿望,有令人佩服的才能,精通商业上的做法和技
  • #利兹大学# #英国留学# #留学英国# #欧洲留学# #留学# 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电影研究硕士Film Studies MA[送花
  • ༄༅།།། ཨོཾ་ཧྲཱིཿཔདྨ་ཏ་ཀྲྀ་བཛྲ་ཀྲོ་ངྔྷ་ཧཱ་ཡ་གྷྲི་ཝ་ཧུ་ལུ་ཧུ་ལུ་་ཧཱུྃཕཊ།། ཨོཾ་ཧྲཱིཿ
  • 看看我的新年款美甲~谢谢灿灿宝贝的付出~ 还有王爽的男生美甲,美甲店姐姐专门要了我的vx发朋友圈,我觉得不止是2022年第一款男生美甲也有可能是2022年唯一
  • 想想就觉得宇 宙 既 宏 大 又 浪 漫,充 满 未 知的 区 域 被 科 学 量 化,太有.意思了!看 FAST 首 席 科 学 家李菂讲外星 生 命 和 卫
  • 村里的黄瓜花生野虾杂鱼都被我们祸祸不少,渴了摇上沁凉的井水捧着喝,饿了回家拉下厨房的储物篮拿上两根地瓜烤着吃,门堂口的大米缸里藏着外公买的华丰牌鸡肉面,永不断货
  • #美白产品推荐# 自用推荐!!!祛黄,提亮肤色,美白第一次接触韩国化妆品是从代购那里,我自己是干性皮肤,每次洗完脸皮肤特别紧绷,就的赶紧用护肤品刚开始用的是国内
  • 亲爱的乖乖今天正好13个月补拍了周岁照 但全程不是特别配合慢热的性格也太…慢了吧…[费解]也可能是困困吧[黑线]不给穿纱裙 不给戴头饰……13个月的乖乖 正式满
  • ​④ #成都恩桃儿熟了20多块钱一斤#3月29日上午,记者在成都市郊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林溪谷和袁家湾樱桃采摘基地看到,传统的中国樱桃已经红了一半,玛瑙红、黑珍
  • 通知要求,沿江市县要加强组织协调,依据制定批准的防凌破冰方案,在指定江段和时间内,对易发冰凌卡塞冰坝的江段进行主动破冰作业,防止形成灾害性冰坝威胁沿江人民群众生
  • 但不管怎么说,我今天所提到的这道消息所展示出来的含义就是这样,简单地说就是,美国人可能会犯软。所以这个消息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在新冠病毒溯源的问题上,美国人可能
  • 这两天不是说盼盼不肯乖乖吃饭嘛,其实是我误会他了[允悲]因为我怀孕,所以空调总喜欢开24度,结果盼盼的奶奶还有爸爸都被我冻出口腔溃疡来了[黑线]今天奶奶陪他在下
  • ▪ 给俄罗斯的国际支付系统加上“硬硬的国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报道中认为,SWIFT禁令“或可波及到大约70%的俄罗斯银行”。报道说,目前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真
  •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
  • 但如果这家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保持50%的速度增长,你仍然以50亿的价格买下来,那么未来10年就将为你带来170亿的净利润,并且10年后会越来越可观,显然这种情况下
  • ༄༅།། སྐྱེས་ཆེན་འདི་གསུམ་བོད་ལ་བཀའ་དྲིན་ཆེ།གཡུ་ཐོག་ཡོན་ཏན་མགོན་པོ།ཁོང་ནི་སྤྱི་ལོ༧
  • 我还没有忘记你马上三个月了,你还爱我吗?我还算好吧马上三个月了,我还想跟你继续在一起你呢?
  • 不加任何酱,吃起来也没有负担(着实不喜欢吃沙拉酱)电梯里的广告好扎心啊 |03.171⃣️我是万万没想到 赵泽脑洞这么大[微笑]后来我还跟赵泽说这个话题 我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