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广播但无人提醒 设施齐全却形同虚设
防疫既要有“面”更要有“里”】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然而,记者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走访快餐店、游乐场、商超等多处公共场所,发现不少地方虽然做足了广播提示、宣传标语、硬件设备的“面子”,防疫的“里子”却仍存漏洞:有的快餐店内二维码、登记表、测温枪样样齐全却成了摆设;有的游乐场内不断播放疫情防控广播,但工作人员对不戴口罩的游客却视若无睹;有的商超门口贴着防疫标语,可店员竟然不戴口罩,顾客也随意摘掉口罩试吃食品;有的露天菜场安保人员不仅没提醒不戴口罩的顾客,甚至自己也摘下口罩抽烟……

快餐店虽然标着“请佩戴口罩”,但不戴口罩却仍可随意进出。 鹿艺佳摄
  食
  只扫点餐码,不扫健康码
  自7月29日起,北京市加强对商业楼宇、商场和餐馆“三类场所”的防疫检查力度。严查之下,仍有部分餐馆防疫松懈。
  8月4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管庄地铁站附近的华莱士快餐连锁店,发现门上贴着“今日已消毒”的牌子,上面的时间却仍停留在8月3日。牌子旁边醒目地张贴着“请配合测量温度”“请佩戴口罩”等提示语,但实际进入店内并没有测温环节,不戴口罩也没有任何提醒。
  “吃点什么?可以扫码点餐,柜台和餐桌上都有点餐二维码。”进入门店后,一位店员立刻引导记者进行扫码,但扫的不是健康宝二维码,而是店内的点餐码。
  快餐店专门在门口支了一张桌子,用来摆放消毒液、测温枪和登记表,但由于没有店员负责,这些都成了摆设。店内的健康宝二维码打印在一张一米高的纸板上,但纸板靠在墙角,又被货架和纸箱挡住,扫起来很不方便。
  记者在店内观察了10分钟,正值用餐高峰期,前来就餐的顾客很多,取餐的外卖人员也频繁进出,但大家进入后径直走向点餐口,没有一人扫码,店员未对任何人检测体温。一名外卖小哥没戴口罩就跑进店内取餐,店员也没有做出任何提醒。不仅如此,店内的部分厨师也没有佩戴口罩。
  记者注意到,支在门口的桌子上摆着三张表格:《清洁消毒记录》《测温一日两次登记表》以及《来访人员体温登记表》。其中《清洁消毒记录》只记到了8月3日,《测温一日两次登记表》记录工作人员一日两次测量体温的数据,上面8月3日部分店员的测温数据是空的,8月4日则没有任何记录。
  随后,记者来到东一时区小区附近的一家驴肉火烧店。隔着玻璃门,记者看到门上贴有一张“发热人员禁止进入,进入请佩戴口罩”的提示,靠近门的桌子上放着健康宝二维码和消毒液。记者推门进去后,正在打扫卫生的服务员抬头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低头继续擦拭桌面。柜台服务员招呼记者:“来看看,吃点什么?”没有人提示记者扫码,更没人前来进行体温检测。
  此后记者在小区附近转了一圈,不少餐饮店内都放着二维码、测温枪和消毒液,但因为没有专人值守,多数都形同虚设。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顾客,多数都表示希望店内严格落实防疫政策,顾客就餐才能安心。“防疫不是只把提示、测温仪摆在那儿,而是要真正用起来。”一名顾客说。

多名不戴口罩的居民聚在菜摊旁买菜。陈圣禹摄
  玩
  广播提示防疫,店员袖手旁观
  近日到北京欢乐谷游玩的游客发现,欢乐谷疫情防控措施再度加码,进入园区前,除了像以往一样扫码、测温,还增加了现场扫码登记预约的程序。尽管如此,仍有游客反映存在人群扎堆、不戴口罩的情况,让人无法安心游玩。
  进入园区后,广播里不时传来“请保持安全距离,请正确佩戴口罩”的提示。但这一提示在“极速飞车”“家庭过山车”等热门项目区域显然并不奏效。排队人挨人、人挤人,一米的安全距离成为空谈。天气闷热,密集的人群中,一些游客摘下了口罩。
  园区内有不少适合儿童玩耍的室内娱乐项目,其中一个名叫“果冻历险记”的建筑就是专门服务低龄儿童的室内活动场馆,许多孩子在里边攀绳索、坐滑梯、荡秋千、玩沙子,一些家长坐在旁边休息,还有一些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不足30平方米的沙子池中,近20个大人孩子聚在一起。整座场馆内不少孩子和家长都没有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就站在一旁,却没有上前提醒。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场馆内转了一圈,又走了出去。记者上前询问原因,他指着门口的消毒牌说:“这里多数项目需要脱了鞋进去玩,孩子还小,爬来爬去到处摸,但我发现消毒时间只有‘日’没有‘小时’,如果一天只消毒一次,我有点不放心。而且都是室内项目,却有这么多人不戴口罩,想来想去还是换个室外项目玩,心里更踏实。”
  儿童娱乐场所不戴口罩的情况并不鲜见。记者在北京华联上地购物中心一层大厅的“嗨森鸭”乐园看到,场内设置了水滑梯、香蕉船等游戏设施,铺满了色彩亮丽的海洋球,大大小小的孩子在里面尽情翻滚,玩耍打闹。然而记者注意到,不少孩子没有戴口罩,工作人员就在里面站着却无人上前提醒,等候的家长围坐一圈也熟视无睹。
  购
  店员不戴口罩,试吃促销仍进行
  位于双桥东路上的万豪购物广场共有两层,一楼有一家便民超市、多家小百货店和美食档口,地下一楼是物美超市。购物广场入口处有工作人员专门扫码测温,严格要求每一位进入的顾客佩戴口罩。但进入商场后,口罩就变得摘戴随意。
  一楼的便民超市内,多名工作人员没有戴口罩,他们有人在为顾客称重,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整理蔬菜,不论是否与顾客接触交流,都没有戴上口罩的意思。旁边的诸多小店内,更是几乎无人正确佩戴口罩。在一家卖水饺的美食档口,记者发现3名店员都没有戴口罩,挤在狭小的档口处一边聊天一边擀面皮、包饺子。
  来到地下一楼的物美超市,尽管超市入口处贴着佩戴口罩的标识,仍有个别工作人员及部分顾客没有佩戴。
  记者在北京华联上地购物中心的生活超市还发现,超市的品尝试吃促销依然在进行。水果和糕点销售区,切碎的芒果、蛋糕等就摆放在塑料盒内,如往常一样顾客可以用牙签随意取用。而在奶制品专区,某品牌的促销员手托托盘,上面摆放着倒好酸奶的小纸杯,示意顾客摘下口罩进行品尝。记者看到两位女士一边聊天一边选购,她俩拉下口罩,品尝了两三种水果,又在水果区转悠了十多分钟,一直没有戴口罩,而附近负责称重的店员没有对摘下口罩的行为及时劝阻。一位顾客表示:“平时超市通过试吃活动推广商品挺好的,但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还让这么多人摘下口罩,就让人觉得不太安全了。”
  在樊羊路白盆窑地铁站附近的露天菜场,顾客和商贩扎堆不戴口罩的情况同样存在。有市民近日反映,这个自发形成的早市就开在道路上,每天都会吸引周边大量老人前来采购。近期虽然疫情出现反弹,但早市每日依旧摩肩接踵。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早市并非在市场内,而是在路边,既不需要扫码,更没有人监督商贩和顾客佩戴口罩。
  8月5日一早,记者来到该处早市。沿途路上,可以看到大量背着包、拉着小推车的中老年人。早上6点半,正值客流高峰,叫卖声接连不断。在一处售卖大葱的小三轮车周围,聚集着7名顾客,这些人或是询问价格或是挑选大葱。同一时间里,包括摊主在内的8人之中,仅有1人正确佩戴了口罩。
  沿着早市走了一圈,记者粗略统计,有近半顾客和商贩未佩戴或未按规范佩戴口罩。而在早市最南侧记者看到,两名身穿保安制服的人员不仅没有提醒周边人员戴口罩,甚至自己还摘下口罩抽起了烟。
  对于相关情况,8月1日、2日有市民致电12345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属地看丹街道曾反馈称,综合执法队已到达白盆窑地铁站附近进行处理,同时也将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不过截至8月5日,该路边早市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疫情防控漏洞。

https://t.cn/A6I2aD1i https://t.cn/RO1narU

【防疫既要有“面”更要有“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然而,记者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走访快餐店、游乐场、商超等多处公共场所,发现不少地方虽然做足了广播提示、宣传标语、硬件设备的“面子”,防疫的“里子”却仍存漏洞:有的快餐店内二维码、登记表、测温枪样样齐全却成了摆设;有的游乐场内不断播放疫情防控广播,但工作人员对不戴口罩的游客却视若无睹;有的商超门口贴着防疫标语,可店员竟然不戴口罩,顾客也随意摘掉口罩试吃食品;有的露天菜场安保人员不仅没提醒不戴口罩的顾客,甚至自己也摘下口罩抽烟……

 食
  只扫点餐码,不扫健康码
  自7月29日起,北京市加强对商业楼宇、商场和餐馆“三类场所”的防疫检查力度。严查之下,仍有部分餐馆防疫松懈。
  8月4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管庄地铁站附近的华莱士快餐连锁店,发现门上贴着“今日已消毒”的牌子,上面的时间却仍停留在8月3日。牌子旁边醒目地张贴着“请配合测量温度”“请佩戴口罩”等提示语,但实际进入店内并没有测温环节,不戴口罩也没有任何提醒。
  “吃点什么?可以扫码点餐,柜台和餐桌上都有点餐二维码。”进入门店后,一位店员立刻引导记者进行扫码,但扫的不是健康宝二维码,而是店内的点餐码。
  快餐店专门在门口支了一张桌子,用来摆放消毒液、测温枪和登记表,但由于没有店员负责,这些都成了摆设。店内的健康宝二维码打印在一张一米高的纸板上,但纸板靠在墙角,又被货架和纸箱挡住,扫起来很不方便。
  记者在店内观察了10分钟,正值用餐高峰期,前来就餐的顾客很多,取餐的外卖人员也频繁进出,但大家进入后径直走向点餐口,没有一人扫码,店员未对任何人检测体温。一名外卖小哥没戴口罩就跑进店内取餐,店员也没有做出任何提醒。不仅如此,店内的部分厨师也没有佩戴口罩。
  记者注意到,支在门口的桌子上摆着三张表格:《清洁消毒记录》《测温一日两次登记表》以及《来访人员体温登记表》。其中《清洁消毒记录》只记到了8月3日,《测温一日两次登记表》记录工作人员一日两次测量体温的数据,上面8月3日部分店员的测温数据是空的,8月4日则没有任何记录。
  随后,记者来到东一时区小区附近的一家驴肉火烧店。隔着玻璃门,记者看到门上贴有一张“发热人员禁止进入,进入请佩戴口罩”的提示,靠近门的桌子上放着健康宝二维码和消毒液。记者推门进去后,正在打扫卫生的服务员抬头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低头继续擦拭桌面。柜台服务员招呼记者:“来看看,吃点什么?”没有人提示记者扫码,更没人前来进行体温检测。
  此后记者在小区附近转了一圈,不少餐饮店内都放着二维码、测温枪和消毒液,但因为没有专人值守,多数都形同虚设。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顾客,多数都表示希望店内严格落实防疫政策,顾客就餐才能安心。“防疫不是只把提示、测温仪摆在那儿,而是要真正用起来。”一名顾客说。


  广播提示防疫,店员袖手旁观
  近日到北京欢乐谷游玩的游客发现,欢乐谷疫情防控措施再度加码,进入园区前,除了像以往一样扫码、测温,还增加了现场扫码登记预约的程序。尽管如此,仍有游客反映存在人群扎堆、不戴口罩的情况,让人无法安心游玩。
  进入园区后,广播里不时传来“请保持安全距离,请正确佩戴口罩”的提示。但这一提示在“极速飞车”“家庭过山车”等热门项目区域显然并不奏效。排队人挨人、人挤人,一米的安全距离成为空谈。天气闷热,密集的人群中,一些游客摘下了口罩。
  园区内有不少适合儿童玩耍的室内娱乐项目,其中一个名叫“果冻历险记”的建筑就是专门服务低龄儿童的室内活动场馆,许多孩子在里边攀绳索、坐滑梯、荡秋千、玩沙子,一些家长坐在旁边休息,还有一些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不足30平方米的沙子池中,近20个大人孩子聚在一起。整座场馆内不少孩子和家长都没有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就站在一旁,却没有上前提醒。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场馆内转了一圈,又走了出去。记者上前询问原因,他指着门口的消毒牌说:“这里多数项目需要脱了鞋进去玩,孩子还小,爬来爬去到处摸,但我发现消毒时间只有‘日’没有‘小时’,如果一天只消毒一次,我有点不放心。而且都是室内项目,却有这么多人不戴口罩,想来想去还是换个室外项目玩,心里更踏实。”
  儿童娱乐场所不戴口罩的情况并不鲜见。记者在北京华联上地购物中心一层大厅的“嗨森鸭”乐园看到,场内设置了水滑梯、香蕉船等游戏设施,铺满了色彩亮丽的海洋球,大大小小的孩子在里面尽情翻滚,玩耍打闹。然而记者注意到,不少孩子没有戴口罩,工作人员就在里面站着却无人上前提醒,等候的家长围坐一圈也熟视无睹。
  


  店员不戴口罩,试吃促销仍进行
  位于双桥东路上的万豪购物广场共有两层,一楼有一家便民超市、多家小百货店和美食档口,地下一楼是物美超市。购物广场入口处有工作人员专门扫码测温,严格要求每一位进入的顾客佩戴口罩。但进入商场后,口罩就变得摘戴随意。
  一楼的便民超市内,多名工作人员没有戴口罩,他们有人在为顾客称重,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整理蔬菜,不论是否与顾客接触交流,都没有戴上口罩的意思。旁边的诸多小店内,更是几乎无人正确佩戴口罩。在一家卖水饺的美食档口,记者发现3名店员都没有戴口罩,挤在狭小的档口处一边聊天一边擀面皮、包饺子。
  来到地下一楼的物美超市,尽管超市入口处贴着佩戴口罩的标识,仍有个别工作人员及部分顾客没有佩戴。
  记者在北京华联上地购物中心的生活超市还发现,超市的品尝试吃促销依然在进行。水果和糕点销售区,切碎的芒果、蛋糕等就摆放在塑料盒内,如往常一样顾客可以用牙签随意取用。而在奶制品专区,某品牌的促销员手托托盘,上面摆放着倒好酸奶的小纸杯,示意顾客摘下口罩进行品尝。记者看到两位女士一边聊天一边选购,她俩拉下口罩,品尝了两三种水果,又在水果区转悠了十多分钟,一直没有戴口罩,而附近负责称重的店员没有对摘下口罩的行为及时劝阻。一位顾客表示:“平时超市通过试吃活动推广商品挺好的,但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还让这么多人摘下口罩,就让人觉得不太安全了。”
  在樊羊路白盆窑地铁站附近的露天菜场,顾客和商贩扎堆不戴口罩的情况同样存在。有市民近日反映,这个自发形成的早市就开在道路上,每天都会吸引周边大量老人前来采购。近期虽然疫情出现反弹,但早市每日依旧摩肩接踵。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早市并非在市场内,而是在路边,既不需要扫码,更没有人监督商贩和顾客佩戴口罩。
  8月5日一早,记者来到该处早市。沿途路上,可以看到大量背着包、拉着小推车的中老年人。早上6点半,正值客流高峰,叫卖声接连不断。在一处售卖大葱的小三轮车周围,聚集着7名顾客,这些人或是询问价格或是挑选大葱。同一时间里,包括摊主在内的8人之中,仅有1人正确佩戴了口罩。
  沿着早市走了一圈,记者粗略统计,有近半顾客和商贩未佩戴或未按规范佩戴口罩。而在早市最南侧记者看到,两名身穿保安制服的人员不仅没有提醒周边人员戴口罩,甚至自己还摘下口罩抽起了烟。
  对于相关情况,8月1日、2日有市民致电12345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属地看丹街道曾反馈称,综合执法队已到达白盆窑地铁站附近进行处理,同时也将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不过截至8月5日,该路边早市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疫情防控漏洞。(北京日报)

大j您好!最近有个疑惑,4岁9个月女孩,平常给她买零食水果吃的什么的,都会给买,家里也都各种吃的,但是最近买回家里的零食(不是专门给她买的),她不让其他人吃,也不给我吃,明明还有很多,她也不让吃,说了会给她留,她还是不让吃。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要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

大J:

“我家明明东西很多啊,孩子还是小气的不行?!”

“拥有”是否是真的“拥有”?
孩子是真的“自私”“小气”吗?

孩子愿意分享,一定不是教出来的。当一个孩子可以拥有100颗糖果时,他是不会介意分享给别人1颗的。

建立物权意识,不拿分享作为测试和逗趣,让孩子享受真正的”拥有“,分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物权意识,就是帮助孩子区分“我的”和“大家的”。

2岁后的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很多孩子开始非常清楚地划清自己的领地,什么东西都是“我的,我的”挂在嘴边。这时就需要尊重孩子的“我的”宣言,及时回应,“对的,这是你的玩具”;拿孩子东西时需要请求,“宝宝,我能拿一本你的书吗?”

但我们经常忽略的是,尊重是互相的,在尊重孩子界限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始让孩子理解尊重他人的界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理解“你的、他的、大家的”。

孩子乱摸家里人东西的时候,开始提醒孩子,“这是我的鞋子,你要穿的话需要询问妈妈,就像妈妈询问你的玩具一样”。

在公共场所抓住机会就要强化这个概念,“这是图书馆的书,图书馆的书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看”。

防止孩子“自我中心”,并不是打压孩子捍卫”我的“意识,而是需要扩大孩子的认知词汇,引入“他的、大家的”,这样他们才不会有默认“任何东西都是自己的”。

另外有一点也是经常会被忽略的,就是真的尊重孩子的“我的”。

比如,孩子得到别人给她的一颗糖,哪怕我们认为这是“不健康”的,我也不会因此就非常强势地说,不能吃,更加不会因为不想孩子吃,而骗孩子非要给妈妈吃。(当然,这点原则的使用只限于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食物)。

当孩子不需要防着守着,而是可以安心地“拥有”,那才是真正的“拥有”。这样的经历体会多了,他们会真正觉得安全。

真“拥有”是安全的,而不是让孩子活在恐慌和不确定之中,因此不要逗孩子去分享。

能不能给我吃一口啊?孩子挣扎了很久给了,然后我们摆摆手说,乖孩子,我不吃,你吃吧。

分享应该是双方都快乐的行为,尤其是分享方孩子能感受到快乐。将心比心,有人问你要东西,你心理建设很久给了,结果对方说,逗你玩呢,你什么感受?

这样的“不开心”就会作用于对于“分享”的认知,越是逗孩子分享,锻炼孩子大方,基本上这个孩子就会愈发变得“小气”。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他不能从做这件事来获得确定的“收益”,他不会“傻”到继续做这件事。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要想吃孩子的东西,那么孩子给了请接受,开开心心地一起吃完,让孩子感受到他分享后的结果。

如果没那么想吃想要,那么请不要做任何的试探和开玩笑,允许让孩子踏实地享受拥有的快乐。

如果一个孩子对于身边最亲密的人需要“提防”,那么他们肯定只能死守自己能控制的东西。

最后一点,也是最难的,真拥有就是需要允许孩子“自私”。

人哪有不自私的,面对所谓的“自私”,千万别上帝视角。

“你不能自私”和“你必须分享”,粗看道理都对,但背后是强盗逻辑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一个人的感受,只是从我们的上帝视角来评判事物的对错。

小D前几年也会的,爱吃的三文鱼就想一个人全部吃完。这时,我们不会上纲上线地给她贴上“自私”的标签,更加不会立马教训。

我们做的就是真实表达父母的感受,这是大家一起吃的,妈妈也好喜欢吃啊,妈妈也想吃。我们家不存在一边“让着孩子”,一边却拼命教育。我始终坚信,真正的成长来自真实的生活痕迹。

小D的确会不开心,我们就会提醒她,吃完了如果想吃,过两天还会有。而且我们都会说到做到。

之后再吃的时候,我就会提醒小D,前几天天爸爸妈妈和你吃三文鱼吃的可开心了,所以我们今天还吃。我们都喜欢吃,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自私”的孩子之所以“自私”,就是他们很爱,但又很怕不再拥有。如果这个孩子经历过很多次,原来想要的东西今天没了,过几天还会有(这里讲的是学龄前孩子想要的东西,豪宅名车这些的大家不要杠哦),那么他们基本上是不会自私的。

上面这三大原则看似是在聊分享,其实底层逻辑却是,不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匮乏感。

一个真实故事,朋友家的儿子一直拘谨也不爱分享,孩子很爱吃棉花糖,妈妈一直不肯给,儿子也蛮听话。后来有一次,妈妈放开了,用她原话说,她不想做个哆哆嗦嗦的妈妈了,给儿子买了一个大桶分享装。

儿子那天开心得像朵花,从店里抱出这个糖果桶,就主动和店员和出租车司机,几乎和所有人都在说自己的这个礼物,一改往日的拘谨。那一次朋友很感叹,她突然意识到,原来儿子的拘谨来自于之前的“不满足”。

我问,孩子有一口气拼命吃完吗?

朋友说头几天的确吃很多的,但再之后他反而没有那么爱吃了。但是那个大桶,似乎变成了他自信和力量的来源。我不会害怕放纵孩子,只要我能提供,那么如果孩子只是需要两颗糖,我额外给他的八颗都是在说“我爱你”。

早几年都爱提一个词叫“富养”,其实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给予孩子产生一种“什么都够用”的状态,这一点太关键了。

总是逼着孩子分享的,这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拥有的是不够的,那么只要有机会就会霸占来让自己“够用”;

总是视甜品糖果为洪水猛兽的,这些孩子往往反而更容易吃很多,因为总不够,只能抓住机会一次吃个够“囤着”;

总是不允许孩子打游戏看电视的,这些孩子往往更容易上瘾,因为不“够用”,那么就要一次性地挥霍沉迷其中的快感。

王尔德说过:“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但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

而且当我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孩子愉快的事物时,还总不忘了附加一句,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但结果往往是,越禁止越吸引人,越不许越叛逆。

人,都是欲望的动物,剥夺只会让心底产生黑洞,从而积累起越来越深的“要拥有”的执念。

“什么都够用”,才会一切刚刚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过节送礼倍有面子,孝敬父母,感恩生命中帮助你的每个人,给他们来一箱隰县的玉露香梨。重阳节——儿女们孝敬父母的最好日子,相信很多子女会给父母买礼物,或抽出时间回家
  • 二、本地疫情 10月7日0—24时,我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截至10月7日24时,我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6例,治
  • !!
  • 勿空:嗯,我的确是一知半解的时候最自信,后来才发现,已知圈越大,未知圈也就越大无师:嗯,知不知,求不同!无师:因为你并不了解一件事的其他维度信息,你只知道单一维
  • #孝感脱单[超话]#【今日份小姐姐】年龄:1998星座:金牛座♉身高:170cm现居:孝感职业:个体个人情况:月8-12k,性格外向,直爽兴趣爱好平时喜欢自驾游
  • 以后各个社交软件平台基本就不在更新了,小伙伴们见怪勿怪,顺便祝大家爱的人都能够在身边[心],幸福伴着快乐,健康且顺遂。获取方法其实这个淡泊居十分容易获得,大家也
  • 。。
  • ” 所以,不管幸与不幸,都不要为自己的人生悲伤,以免阻挡了精神上的阳光,怀疑人生的美好和有趣。” 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我们都不能要求影院快乐,幸福永恒,因为
  • 这样一份美丽的事业,等你一起来!这样一份美丽的事业,等你一起来!
  • [爱你][爱你] [微风]秋天伊始,小奥汀与猫王跨界联合,为汀粉们带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花心乐园啦~ [鲜花]这是一场以花期为喻,为一朵花的独特生命旅程而
  • 每3-4个月1次 光子嫩肤+水光 再好的皮肤也有敏感脆弱的时候,我每年基本都会有2-3次爆发皮肤敏感的时候,在舒缓的基础上做光子嫩肤去红血丝,去年开始会搭配
  • 如今悲剧已然发生此外,8条人命就这样没了,看到这段画面时,真的是为死者感到痛心和惋惜,可即便是再多的痛心也无法换回逝者的重生,只希望死者能够安息,同时相关部门一
  • 对于生命,总要寻求些精神的安慰和寄托,孤寂时也想寻个人聊聊天,不管谁都好,但聊天之后的空白总令我有些怅然若失,恍如隔世的虚幻里,还是自己的故事能减少这种精神的空
  • 什么叫秋后算账 7⃣ 、8⃣ 、9⃣ 三个月称为美容月,因为天气炎热,皮肤会大量出汗,带走脸上的水份 如果不补水不防晒 不做护理 那么皮肤的基底
  • 寻人启事寻人启事,我和我女朋友因各种原因把对方的联系方式都弄丢了,现在找不到对方,嗯,她叫陈颖,在铁岭开美容院,有知情者或者有认识他的,请告诉我本人必有重谢,我
  • 刚达线或批次线附近的考生如何填志愿?刚达线或批次线附近的考生如何填志愿?
  • 女主还不错吧,自立自强,就是爱得太快太瞎,到最后都还有点子圣母;男主真的是有出轨倾向的,偏偏还自己不觉得,认为自己很爱女主。看开头的时候真的觉得还挺有趣的,比较
  • 2.米卡被小哥认证逆生长,现在比以前年轻保养得当,现在看着更嫩3.大家注意安全,真的好吓人,今天看到旁边好多人摔倒。”[音乐][抱一抱]2.今天日语课笑死我啦
  • 不要把在做美丽符号的代理商狭隘的理解为就是一个卖面膜的!#颜面膜##【彩虹团队新品颜面膜火热招商中】# 经常有很多人问我,接下来到底是什么大计划❓我无法用语言
  • #成都牙齿矫正##成都整牙##成都隐适美#案例分享源于:代育桐:专注牙齿与颜面美学,从事口腔正畸16年,累计案例4000+,3则案例入选全球隐适美病例库【全球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