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祛湿方,祛湿鼻祖方,祛湿基础方,祛湿万能方,它是——

原创 文泉杰 文小叔说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送给你们。

茯苓20克  桂枝15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以上四味药放入两瓶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差不多剩一半的水就可以了。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的时候加热。)

张仲景说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呢?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主攻方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你身体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焦脾胃有湿气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喝点水胃胀,都可以听到水在胃里晃荡发出的声音,至于脸皮浮肿,眼袋大,四肢浮肿那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你的湿气已经泛滥成灾了。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茯苓需要重用才有效果,这个方子用的最多,用到了20克。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特别擅长当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茯苓用到50克。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三个方法。

中医祛湿的第一个方法——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这就是文小叔为何不向小伙伴们推荐红豆薏米,却一直推荐茯苓的原因。

中医祛湿的第二个方法——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小伙伴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中医祛湿的第三个方法——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白术大哥苍术更是厉害,一般不用。

不过话说回来,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你看,这个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汗多了,这正是祛湿的效果出来了。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排便次数多了,排便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了,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了当然舒服喽。无毒一身轻嘛。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长达数年的慢性湿疹。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膝关节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胃胀、水肿等等。

真不愧是千古祛湿第一方啊。张仲景真是高明啊!写到这文小叔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子偏温,适合脾胃寒湿的人。

今天,贵阳至黄平高速全线通车!
5 月 31 日 10 时 30 分,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打通贵阳东出长三角经济区最便捷的高速通道。通车后,贵阳到黄平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以内。

贵黄高速的通车,将极大地方便沿线群众的出行,提升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至长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通道运输能力,对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推动沿线资源开发、振兴乡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贵黄高速起点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与尖小高速相接,经贵阳市南明区、乌当区、黔南州龙里县、贵定县、福泉市和黔东南州黄平县,终点与余凯高速相接。主线全长 120.6 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 100 公里。

" 阳宝山大桥为主跨 650 米的悬索桥,所处的独木河大峡谷附近几乎无路可通,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空中纺线法架设 4600 多吨重的主缆,解决了山区场地狭小、道路运输的难题。

中交二公局贵黄高速公司技术员牛望给动静记者介绍," 空中纺丝法 " 主要用于主缆的施工,以前大桥主缆是在工厂将钢丝预先制作成索股,再把索股搬到现场安装,而现在的 " 空中纺丝法 " 是把一根根钢丝通过纺丝轮,在桥的两端进行来回穿梭上千次,就像古代妇女纺丝一样,最后形成包含 1 万多根钢丝的主缆,这项技术的实施解决了山区场地狭小、道路运输的难题,且提前半个月完成主缆架设,索股安装精度达到三万分之一,远高于万分之一的控制标准,该工艺将有效解决运输条件差的山区悬索桥和超大跨径 ( 2000 米以上 ) 悬索桥主缆施工难题,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特殊的地形环境,给施工带来诸多挑战和难题。项目建设者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开展大量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安全、质量,而且为桥隧施工提供了诸多新技术、新工艺。项目连续 3 年在贵州省交通建设 " 品质工程 " 和 " 质量发展纲要目标 " 考核中获评 " 一等 ",十余家参建单位被评为贵州省 " 平安工地 " 示范项目。

贵黄高速全线包括 80 座桥梁,14 座隧道,桥隧比例超过 40%。

" 隧道施工从开挖、立架、喷浆等所有工序均采用机械化施工,配备了全工序成套机械化施工装备,相比传统工艺可以降低施工人数约 35%,施工效率提升 20%,有效降低洞内安全风险。" 中交二公局六公司贵黄 9 标项目负责人郭磊说。

贵州贵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忠斌

绘就幸福底色——打造绿色生态长廊

放眼望去,高耸的桥墩上,纵横的桥梁与蜿蜒的路基紧密相连,公路边坡支挡上绿植覆盖,隔离带中间古树犹存,高速路犹如一条彩带,蜿蜒于绿野碧水间,特别是该项目控制性工程阳宝山大桥跨越山河峡谷,巍然屹立,与两旁的连绵大山构成了一幅 " 多彩贵州 · 最美高速 " 缩影。

贵黄绿色高速

以 " 最小破坏、最大保护 ",实现高速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最佳平衡,是贵黄高速建设中,始终秉承的理念。在甘溪国家森林公园内,项目经过优化调整阳宝山大桥空中纺线场地方案,减少植被损伤 90% 以上。在甲多隧道入口处,为了保护一棵百年古松,项目优化图纸,将青松设计在高速中间的绿化带中,并精心呵护,避免了迁移和破坏,也创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初夏的福泉市县境内,雨季滋润着的大地一片绿意盎然,公路两侧的边坡上绿草成茵、为新建成通车的公路披上了一条条绿丝带。中交二公局贵黄高速总承包项目部党群部长张云清说,全线通过大临建设方案优化、隧道洞口零开挖、取弃土场 " 一场一方案 " 设计、绿化设计方案优化、复垦复绿整治等各项措施,节约用地 600 多亩,迁移保护珍稀树木上千棵。

甲多隧道入口前的百年古松

打造绿色生态长廊,贵黄高速把建设 " 绿色、智能、精品 " 理念融入工程建设之中。绿化设计秉承景观生态学理念,将沿线路域景观结构划分为斑块(点)、廊道(线)、基质(面)3 部分,形成三位一体的景观效果,实现路域生态与区域生态有效衔接,构建了景观与道路的 " 和谐共生体系 ",并获评 2021 年贵州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圆梦出山跨海——沿线步入 " 快行时代 "

一座桥梁的建成通车,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道路延伸,更重要的是,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切实红利。

居住在贵黄高速沿线的苗族分支——海葩苗,在久远的年代,为了躲避战乱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从遥远的滨海迁徙到了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悄然隐居。

在这太平盛世,他们梦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去。然而,大山的阻隔,路途的遥远,使梦想久久不能实现。随着贵黄高速通车运营,终于圆了他们长久以来的期盼。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为海葩苗铺就了一条出山跨海,产业发展的 " 梦想大道 "。

高速路通车,不仅让海葩苗夙愿得偿,还让沿线的布依族、侗族等世居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正大步迈出去,精巧的手工苗银制品、精美的传统蜡染布匹、甘美的生态农副产品可以走出 " 山咔咔 "、走向平原、迈进城市 ……

上寨互通

建设期间,贵黄项目主动吸纳大量当地劳动力,为 450 名贫困户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并组织进行技术培训,为他们提供了稳定收入。建设者搭建的是桥,沟通的是路,连起的是小康和民心。施工过程中,将施工便道和村寨道路统筹考虑,按 " 永临结合 " 的方案建设,通车之后,全线 200 多公里施工便道留给当地百姓,成为通村入寨的 " 幸福路。"

如今,一条条将弯道拉直的大道,正在改变贵州的地理走向。一条条畅通经济脉络的纽带,正在紧密贵州的内外联系。一条条支撑产业发展的跑道,正在把贵州 " 近海、近边、近江 " 的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优势。

天堑变通途

" 至此,沿线地区步入‘快行时代’。" 闫忠斌告诉记者,随着贵黄高速全线通车,将提升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至长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通道运输能力,进一步打通贵州省对内对外大通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立体网络,助推 " 四新 "" 四化 "、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全域旅游,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 综合天眼新闻、动静贵州

千古第一祛湿方,祛湿鼻祖方,祛湿基础方,祛湿万能方,它是——

原创 文泉杰 文小叔说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

千古第一祛湿方苓桂术甘汤送给你们。

茯苓20克  桂枝15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以上四味药放入两瓶矿泉水,大火烧开,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差不多剩一半的水就可以了。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服用的时候加热。)

张仲景说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病呢?

第一个治疗“心下逆满”。心下就是脾胃这个部位,逆满就是脾胃水湿太多了,有一种上逆的感觉,比如喝点水就想打嗝或者呕吐。

第二个治疗“气上冲胸”。意思就是说湿气太多了,不能气化成津液,到胸部这个位置受到了阻挡,于是就有一种气冲到胸部,很膈应的感觉。

第三个治疗“起则头眩”。意思是说,蹲下去马上站起来头晕。蹲久了站起来头晕正常,很多人都有,但是如果刚蹲下就站起还头晕的话就是湿气太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单纯血虚的原因。但如果一个人湿气太重的话,他的脑部气血就相对不足,因为有一部分被湿气占据了,所以起身的时候会导致脑缺血从而头晕。

第四个治疗“身为振振摇”。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需要扶着墙走。为什么会摇晃呢?可以想象一下,只有小舟在江河里才会摇晃,身体里面的水湿多了,身体就好比小舟,摇摇晃晃的。

以上四个症状是苓桂术甘汤主攻方向,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放到今天来说,只要你身体有湿气,尤其是中焦脾胃有湿气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焦脾胃有湿气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舌头又胖又大,口水多,一天到晚没有喝水的欲望,喝点水胃胀,都可以听到水在胃里晃荡发出的声音,至于脸皮浮肿,眼袋大,四肢浮肿那就更不用说了,说明你的湿气已经泛滥成灾了。

张仲景真是无上高明,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下面文小叔细细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药。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后天天吃它,还让人发明了一种美味又养生的食品叫茯苓饼。

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茯苓需要重用才有效果,这个方子用的最多,用到了20克。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特别擅长当用茯苓来治疗脂溢性脱发,茯苓用到50克。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说桂枝无所不能,但足见桂枝的神通广大。

小伙伴们问,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树的枝头,最上面的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生发之力是很强的。桂枝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先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脾胃为啥子有湿气?

因为脾胃睡着了,不干活了,为啥不干活了,因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冻着了。中医有一个术语叫“纳呆”,说的就是脾胃像木头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所以,我们要把脾胃叫醒。怎么叫醒?绝对不能用寒凉去叫醒,要用温度热度去叫醒。让太阳照进我们的脾胃,让脾胃不再阴霾。这个桂枝就好比太阳,它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让水湿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蒸气,让这些水蒸气滋润我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伙伴们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三个方法。

中医祛湿的第一个方法——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这就是文小叔为何不向小伙伴们推荐红豆薏米,却一直推荐茯苓的原因。

中医祛湿的第二个方法——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小伙伴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中医祛湿的第三个方法——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白术大哥苍术更是厉害,一般不用。

不过话说回来,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你看,这个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汗多了,这正是祛湿的效果出来了。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排便次数多了,排便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当然了,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了当然舒服喽。无毒一身轻嘛。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长达数年的慢性湿疹。还有的人用这个方子治好了膝关节积液、胸腔积液、脑积水、胃胀、水肿等等。

真不愧是千古祛湿第一方啊。张仲景真是高明啊!写到这文小叔对张仲景的敬佩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子偏温,适合脾胃寒湿的人。#中医养生##陈易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8月7日联合公演时间为19:30,ON STAGE唱歌决赛,总选拉票公演:潘瑛琪、袁雨桢实名场次,本场公演将进行网络直播     8月8日H队公演时间为14:
  • 十年砺剑,成就中国品牌轿车领军者帝豪十年荣耀感恩一路同行为感谢260万帝豪用户的这份信赖我们特别为豪友们准备了以下福利2019年9月1日-10月31日期间凡到店
  • 除了争金夺银,还有从不停止向冠军攀登、向纪录冲刺,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动人之处。”  441/2127,黑龙江冬奥技术官员为梦想护航  “感谢中国(短道)速滑这
  • 什麼都沒思考,覺得「反正又沒有人在看我們」性格很別扭,是很糟糕的後輩呢(苦笑)。這是我和他們第一次見面,看到拿著牙籤在紙箱上戳著玩的二階堂君還有在旁邊看的很歡的
  • 布局居家养老赛道,世茂服务与椿熙堂达成战略合作#养老##退休# 8月23日,世茂服务与春熙堂运营主体上海椿祺集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受让其56.361
  • #感情不顺的女命八字特征#女命八字中,代表夫星的官杀太多,是不利于感情婚姻的标志。如果是正官太多,表示命主性格过于保守、孤僻,情趣不足,很难得到男人的真心喜欢,
  • ”是的,这是我写给小胖男单夺冠后的“颁奖词”甚至题目我都想好了“破茧成蝶,樊振东终于抢来了王冠,也抢来了千斤重担!想从一个资深球迷角度出发,盘点一下“我眼中的乒
  • ”纵使新、旧文化多有龃龉,但同学们请记住,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坚定文化传承的初心,以文化创新为旨归,一路乘风破浪,中华文化必将风光旖旎一片!五千年的上下求索,中国
  • 希望全市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形成“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共建共享平安幸福长沙!长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2021年8月17日#长沙爆料
  • 比如说,我们看的最多的、学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写的不只“很好”而是非常的牛逼,写透了我们中国人。没错,我会毫不吝啬的用“
  • 爱已随风飘,情已被海葬,是谁在耳边说,心是可以收回的……#推新文# #每日小说推选#[哭悲]看完了,好久没看血腥片还有点不适应结局女主也死了,我觉得有两种解读:
  • 因为从品牌的角度出发都不太希望上来就告诉大家这是个广子我到现在也没看到任何一个博主真的做到接的广子每个都说明,但是都有在尽力我不想看到真实的情况是上海折叠。我决
  • 还想说就是轩只要是不是在逗文或者傻乐的时候,静静的盯着文的时候,真的好深情啊我的妈呀年上感就在那刻完全体现出来了[委屈]爱情不分性别,遇见对的人便是真正的爱情#
  • #折纸可以有多有趣##儿童启蒙计划# 百鸟之王凤凰,在华夏文化中被视为重要元素,凤凰纹饰常常被用做图腾、饰品、服饰上的刺绣等等,用刺绣来表现凤凰华美最具特点的,
  • 假设400万左右的歇业人员丢了工作重新去找工作,再加上之前提过的100万非劳动力人口也找工作的话,那么日本失业率将超过10%。而这次,很多人因为害怕被传染或是响
  • 我也收到了迷鹿的多功能小锅啦!所以28分贝真的不用担心早上煲粥会吵醒宿友,在家里使用就很不用担心了!
  • 可怜手艺人不包邮呜呜图中部分成品10一个,15一对,私聊问价,三个包邮,买大送小没关系,我不缺担搞2.0,幸亏你不在乎我,不然你左右为难的话,耽误你一辈子,你保
  • 太原传统漆器制作技艺的甲骨文文字装饰 漆器是中国在各类形态和质地上的髹饰技艺,也是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聪明的中国劳动人民,善于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材料,
  • 目录:1 论晋语的归属2 晋语研究十题——为纪念桥本万太郎教授逝世10周年而作3 晋语的分区4 晋语区的形成5 内蒙古晋语记略6 晋语的变读别义7 亲属称谓词的
  • 本思想家年幼年轻时走的是辛酉、庚申大运,为印运,还可以,一般般,不顺而已。本思想家的不幸,还体现在巳亥冲上,癸亥、癸巳,冲啦[允悲],谁也不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