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力】第十五讲 提出启发式问题的 3 个手段

【知识要点】

1、改变的基石

有没有认清自己的现状,有没有建立自我的责任。

2、优秀的辅导和糟糕的辅导的本质区别

优秀的辅导,你会发现辅导者,也就是那个问的人,非常轻松。而那个被辅导的人非常认真,非常沉重,在那认真的思考,这就是好的辅导。

3、提出启发性问题的三个手段:

一问想要达成的目的或目标

二问现状

三问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

【书籍推荐】

《高绩效教练》、《终身成长》

【学有所获】

关键问题:如何提出启发式问题?

1、应用原则:先处理情绪(长颈鹿),再解决问题(启发式)!

A.处理情绪:长颈鹿式的沟通方式

B.解决问题:启发式的提问方式

2、能否改变的基石是什么?

(1)有没有认清自己的现状?(自我定位)

(2)有没有建立自我的责任?(建立责任)

3、改变的动力源自哪里?

改变的动力=自律性,来自于较高的“自尊水平”。

自我贬低、自我批评——人格降低——自尊水平降低——没有改变的动力

帮助对象建立自我责任,而不是让他不断地自责。

4、改变的方程式

觉知——接纳——改变

5、质疑式提问(为什么不……?)和启发式提问的区别是什么?

(1)能否激发对方的“好奇心”

(2)对方是否具有“选择的空间”

6、提出启发式问题的大纲步骤:

A.问“目的”

B.问“现状”

C.问“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

7、启发式问题列表

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对方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的觉知。

具体列表如下:

1、你想要达成的是什么?【A.目的】

2、现状是什么?【B.现状】

3、你都做了些什么来实现这一切?

4、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C.方法和路径】

5、在相似的情况下,你听过或见过别人是怎么做的?(打开“限制性想法”)

6、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那会是什么?(打开“限制性想法”,天马行空进行创想)

7、如果没有条件限制,你会怎么做?(打开“限制性想法”,天马行空进行创想)

8、还有吗?还有吗?还有吗?(逼出更多的精彩想法)

9、那么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落实到“具体行动”)

10、何时开始下一步?(落实到“具体行动”)

11、你还需要得到哪些资源和帮助?(落实到“具体行动”)

12、你去行动的可能性有几分?(0~10分)

13、如如何提高行动的可能性?(例如:“改变哪一个指标,能够提高可能性?”,一直问道8~9分)

8、心态:“不要介入”的超然物外心态

将周围人对你的抱怨、对你的要求、对你提出的问题都视为自己的责任,就会活得很累。(尤其男性)

要有“这事跟我没关系,因为这事是你的事情”的心态。

男性:需要被人需要

只要被人一问就来劲,“终于到我发挥的时候了,我必须给一个标准答案。”

女性:依赖别人

“樊老师啊,你看怎么办呢?”

9、限制性想法

人自然会陷入限制性想法之中,会限制我们不敢去想。

在相似的情况下,你听过或看过别人怎么做的,这就是打开它的限制。

10、优秀辅导者

问的人非常轻松,被辅导者非常认真、非常沉重,再认真思考这个事情。(将“责任”给到对方,而不是扛在自己身上)

①“你真的想要吗?你真的想达成这个目标吗?”

②“当然想就好好想。你想达成目标,那么你就得想啊!这是你的事情,别人帮助不了你解决问题,对吧?”

11、糟糕辅导者

被辅导者:“你看,怎么样很难吧?”

辅导者:“是的呀,真的很难啊!这个事真的不好弄。”

“责任”没过去,还在辅导者你的身上。

12、教练式的管理者

简单的问题,一句话:“你觉得呢?”

复杂的问题,套用整个启发式问题公式。(目的、现状、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

【补充案例集】

[案例1:我该怎么做?]

·建议就是批评,只有提问的方法才能够唤醒对方自己的内在动力。

[案例2:高考vs街舞]

·你想要达成的是什么?

[案例3:中行行长的儿子想当演员]

·“你想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

·“你想当个什么样的演员?”

·“那你怎么才能成为黄晓明那样的人?”

·“那你的现状是什么?”

·“那你都做了什么来实现这一切?”

·“那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呢?”

——儿子:“爸爸,你能不能给我找个家教?”

[案例4:老婆的创业]

·延伸:工作关系中,告诉别人12345怎么做就容易造成别人的负担。原因①: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有时候没有对错之分,特别容易造成矛盾和冲突。原因②:干活的人不是你,你不是真正的负责人,而你却要对真正的负责人指手画脚,最后造成底下的人不负责任。

【学以致用】

【案例对话题】你的好朋友对工作不满现状,想要跳槽。请你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技巧,对目标是什么、现状怎样与如何行动等进行提问,帮助你的朋友在职场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吧!

心中万言,还是想说感谢。谢谢身边朋友的祝福和惊喜,温暖了我25岁的第一天。谢谢爸爸妈妈从小到大对我的爱,能让我无忧无虑地在自己的小宇宙中遨游…也许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无论何时永远都要记得这世间的美好。25岁的生日也是成为准老师的第一个生日,希望25岁的我可以更加强大,能够温暖更多的人。

#每日一道# 【真正的善,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

重阳祖师立教之时,强调门人都要阅读三部经典,分别是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和释家的《心经》。后人多以此为推论,认定全真教倡导三教圆融,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教派。然而,“三教圆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一种推论。

回看道教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个时期均有不同道派出现,它们彼此之间的修道理论也有相冲突之处。道教的后学者却同时尊奉不同道派的祖师,于是便出现了多种修道理论并存、多位神仙高真共奉的信仰现实。

道教所具有的包容性,其实是超越教派本身的,凡是可以利济于群生的修行方式都可以被道教吸收。在道的高度上看,世上本没有门派的分别,一切有心都只不过是人们自己产生的是非。

所谓道之教化,在人间则莫过于一个“善”字。此“善”,即是使人们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善,又是提升每一个个体道德文明水准的善,更是激发人们不断精进的自我善性。

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以重阳祖师倡导门人读三家经典时,看重的也必定是三部经典在劝诫人心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

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无需计较儒释道哪一家观点更具有劝导的价值,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当全社会都能够把祖师经典中记载的种种善行当做日常生活准则时,劝善书中的提到的善才会真正地被人们认可。但,善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什么样的行为才可以被定义为善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经中不但规定了“善”的数量,甚至连“善”的行为也已经标注出来。

读完整部《感应篇》,就会发现太上道祖告诫于我们的善行,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真正的善,并非专指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那些凡是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心念和行为,其实都是善。

我们能够在最普通的生活中做好最普通的事情,不因为一己私欲而伤害他人、他物,也不会放纵自己心魔而受到身心意三障的困扰,做好自己的修行而不累及于万物,这便是“善”的根本。

发善心,不存在心念的大小;做善行,不存在功行的多寡。翻开不同的劝善经典往往会发现,祖师们着重强调的是一点善心。若心念起于善,再微小的行为也已经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若能够时时以“善”的概念来要求自己的日常,如此生活即为修行。

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

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


道生万物,万物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赋予了不同的秉性,修行的目的是去发现并认知到自我本然。在面对世间纷纭的时候,只有能够保持着一心一念的人,才最趋近于大道本真。


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


正如天道之无亲,却又不乏“常与善人”之有意。道教以道为教,即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且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


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只因心中本无事,恶孽焉能成波澜?

作者:武当玄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基本都是吃瓜追剧吐槽老板…[裂开]除开以上就剩下面这些了长期发散负能量 玩物丧志 愤世嫉俗偶尔是人间清醒 快乐宝贝 上进青年总觉得今年会是不一样的一年因为我从来
  • 新到货,锦提[鼓掌][鼓掌][鼓掌]作者:沈莉莉 泥料:紫泥,[强][强]一九八三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江建翔,胡永成学艺术,后跟父亲沈汉生(号石羽,江苏省名人
  • 】因为宇宙没有时间的定义,未来现在过去都是一体的,如果说我们真正去发心做善事,真正发心去救度众生,真正的发心在修陀罗尼自利利他,你的功德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
  • ”泽连斯基16日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的视频演讲,喊话拜登“要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意味着要成为和平的领导者。我在此向拜登总统喊话:你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一个伟大国家的领
  • 据 Windows Central 报道,今日,微软终于正面回应了此事:“我们正在完成对 Android 11 的验证和认证。【微软回应 Surface Duo
  • 我基本上就是努力忽视,遇到大段的描述性文字快速扫一眼,不能细品,细品就是痛苦面具。作者似乎是有刻意在铺修饰语,还用了一些比较生僻的成语和词语,但是在常用词都用不
  • 可惜千仞雪登场的时候就已经20几岁了,为此她的少女形象只能由粉丝来还原,不得不说,千仞雪的少女形象就特别的有童话公主的感觉,金色的头发再加上水汪汪的眼睛,别提有
  • ‍:(感谢你们的天真解释得这么清楚)[微笑]怪不得上午地上也到处都是纸,教室里不要玩影响卫生的游戏,再玩就到操场上晒成干哟[微笑]一晚上一直在折腾,晚上七点喝的
  • 姊妹桥图片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放,“姊妹桥”是以水面栈道形式呈现景观效果,一条连接张公岛和张公山公园,另一条连着亲水广场、游船码头的两头,把两侧连成一个完
  • 但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找到一种方法,让我们可以存在分歧而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50年前,1972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启程前往中国前在白宫南草坪发表了这段
  • 同时,入场需要检查健康码与行程码,健康码为红色或黄色、或行程码为红色或黄色、或行程码为绿色但于14天内到达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者,将无法入场。同时,入场
  • 舒适性是帕萨特车型历来的传统强项,但对于舒适的定义,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取向,新帕萨特采用了在B级车中很少见的“双前脸”造型方案。
  • • 从住处出发搭乘地铁,13 分钟可达 Bank,方便到达伦敦著名购物中心如哈罗德百货 Harrods,Selfridges, Liberty 等。• 从住处出
  • 在李广最后参与的漠北大战中,汉武帝嘱咐卫青不要重用李广,说李广“数奇”(《史记•李将军列传》)就是运气不好,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李广战绩不佳,武帝对其能力缺乏
  • 无症状感染者6:女,45岁,居住于江宁区东山街道湖西雅居东苑,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3日起集中隔离管控,15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当日判定为无症状感染
  • 跟朋友聊天,被他的两句话惊到:“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辛苦”“感觉他每天兴致勃勃,而我很敷衍,太渣了”差点顿悟,不适合的恋爱关系确实不能长久,异地、失去兴趣,乏陈可
  • #小众宝藏旅行地##墨西哥寻梦环游记# 第12站:【牛仔与鲜花的印第安小镇】齐马特兰-德阿尔瓦雷斯.瓦哈卡.墨西哥 Zimatlan de Alvarez,
  • 《醉茶志怪》 青蛙精    邑城北村刘孀妇,有子尚幼,就外塾读。值天暴雨,儿未归,倚闾以待。有小鬟年约十三四,姿容秀美,绿衣光泽,冒雨而入,曰:“请暂借姆庐
  • ”李沄璋说,虽然日本在历史建筑方面的研究实力很强,但他始终找不到那份归属感,他十分渴望在祖国的传统建筑中,确定自己的建筑哲学和设计特色。完成该研究后,李沄璋想着
  • 晨语:人有烦恼,就是因为记性太好,不该记的也抱着不放,背负太多,反而难以前进。人有烦恼,就是因为记性太好,不该记的也抱着不放,背负太多,反而难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