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类经五卷】

脉色类(二)

三部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O五)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属,付也。著,纪也。歃血,饮血而誓也。O数,上声。歃。所甲切。)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天地虽大,万物虽多,莫有能出乎数者,数道大矣,故曰至数。)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天地自然之数也。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太极运行乎其中,阳九之数也,又如四象之位,则老阳一,少阴二,少阳三,老阴四;四象之数,则老阳九,少阴八,少阳七,老阴六。以一二三四,连九八七六,而五居乎中,亦阳九之数也。故以天而言岁,则一岁统四季,一季九十日,是天数之九也。以地而言位,则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促中宫,是洛书之九也。以人而言事,则黄钟之数起于九,九而九之,则九九八十一分,以为万事之本,是人事之九也。九数之外是为十,十则复变为一矣,故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一者奇也,故应天。二者偶也,故应地。三者参也,故应人,故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所谓三才也。三而三之,以应九野。九野者,即洛书九宫、禹责九州之义,详见九宫星野等图。)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谓之三才。以人身而言上中下,谓之三部。于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谓之三候。三而三之,是谓三部九候。其通勿经隧由此出入,故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除邪疾也。O愚按:三部九候,本经明指人身上中下动脉如大文所云者,盖上古诊法,于人身三部九候之脉,各有所候,以诊渚脏之气,而针除邪疾,非独以寸口为言也。如仲景脉法,上取寸口,下取跌阳,是亦此意。观《十八难》曰: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乃单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诊,后世言脉者皆宗之,虽亦诊家捷法,然非轩岐本旨,学者当并详其义。)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谷有三候,三候者,有天地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指而导之,言必受师之指授,庶得其真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额旁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两颊之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动脉,即和髎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厉寸口动脉,经渠之次,肺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地,手阳明也;(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动脉,合谷之次,大肠经脉气所行也。)中部人,手少阴也。(掌后锐骨下动脉,神门之次,心经脉气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阴也;(气冲大三寸动脉,五里之分,肝经脉气所行也,卧而取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后二寸陷中。)下部地,足少阴也;(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之分,肾经脉气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阴也。(鱼腹上越筋间动脉,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乃得之,脾经脉气所行也。若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上之冲阳。)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厥阴脉也,故以候肝。)地以候肾,(足少阴脉也,故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足太阴脉也,脾胃以膜相连,故可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手太阴脉也,故以侯肺。)地以候胸中之气,(手阳明大肠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脘通于胸中,故以候胸中。)人以候心。(手少阴脉也,故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两额动脉,故以候头角。)地以候口齿之气,(两颊动脉,故以候囗齿。)人以候耳目之气。(耳前动脉,故以候耳目。)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上郭、中部、下部各有天、地、人是为三部九候。)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九野义见前。九藏,即上文九候之谓。神藏五,以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也。形藏四,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共为九藏。此言人之九藏,正应地之九野,乃合于天地之至数。)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色者神之帜,脏者神之舍,其色夭者其神去,其神去者其脏败,故必死矣。夭者,枯暗不泽而色异常也。)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光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候,谓诊候其病情。度,谓度量其虚实。形之肥瘦者,针有浅深之异,如《逆顺肥瘦篇》之谓者是也。病之虚实者,治有补泻之殊,如《终始篇》、《九针》、《针解》等篇者是也。此虽以针法为言,而用药者亦可以类推矣。O愚按:上古针治之法,必察三部九候之脉证,以调九藏之盛衰;今之人,但知按穴以求病,而于诸经虚实之理,茫然不知,曰神曰圣之罕闻者,其在失其本耳。O泻,去声。)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凡有瘀血在脉而为壅塞者,必先刺去壅塞,而后可调虚实也。)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凡病甚者,奏功非易,故不必问其效之迟速,但当以血气平和为期则耳。O此与后二十五章同篇,所当互究。)

待述……!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实时号检测#
【指路不吞必hui】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十二法印,定道教法门,无此印者,即是邪说

对治人生里的烦恼,最全面的医疗方案,莫过于天尊开出的“十二印”,
此“十二印,印我正法。若诸教中,有此法印,即是正经,无此印者,即是邪说。”
“十二印”是验证“正法”与“邪说”的标准“法门”,无此“法印”的邪说,救治不了人生的烦恼。这十二法印是哪“十二印”?

01

世间有为之法,皆悉无常

“一者,世间有为之法,皆悉无常,即生即变,即老即灭,逝水电光,骏马飙风,莫之能比。诸天寿限,期满亦谢,随业流传。三恶道中,大期死坏,易可知觉,变易无常,世不能了。三清之人,见生灭相,觉无常苦,智明了故,体无相故,以智慧故,能知能觉。忘不著故,不以为苦,而是任放,恬愉安乐,解未圆故,随念生灭。”
世间的有为法,不能明了世事、人生的变化无常,于是在三恶道中随“业力”轮回。而“三清之人”以智慧力,觉悟世间万法本来生灭无常,忘却并且不执著各种有为之法,达到恬愉安乐的境界,但其解悟与行持,尚未圆满,仍然在“随念生灭”的状态。

02

一切世法,皆无有我

“二者,一切世法,皆无有我,不自在故,非真实故,相因待故。”
世间法就像两捆相互依靠着的芦苇,互为支撑,相待而立。由于不自在,不真实,互为因缘、相待而立,所以一切世间法皆“无有我”,必须破除我相的执着。

03

世间有心之法,皆悉苦恼

“三者,世间有心之法,皆悉苦恼。何以故?可逼迫故,可违逆故,无常迁灭故。苦有二种,一粗二细。云何为粗?一切受生,老病死坏,怨家合会,恩爱分离,所求不称,是名粗苦。云何细苦?即细无常,念念损坏,实是苦恼。人不能知,是名细苦。”
世间有心的法,都是苦恼的。为什么呢?因为能逼迫的缘故,能违逆的缘故,无常地灭亡的缘故。苦有两种,一为粗(苦),二为细(苦)。什么叫粗(苦)呢?一切承受的生老病死,怨家相遇,恩爱分离,所求不如愿,都成为粗苦。什么是细苦呢?即是细无常,念念之间亏损破坏,真实的是苦恼,人们不能知晓,所以名为细苦。
由于无常迁灭以及可逼迫、可违逆的缘故,世间有心之法都是苦恼。苦分为粗苦与细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是粗苦。心起念头,想得到然而得不到,所想皆“损坏”,旁人却不知,这是细苦。

04

一切世间,不净秽恶,亦有粗细

“四者,一切世间,不净秽恶,亦有粗细。粗者可见,细不可知。如世肉身,皮肤血脉,大小不净,尸形臭烂,是粗不净。烦恼结漏,慧者弃薄,是细不净。”
世间污秽不净,也有粗细之分。人可见的臭皮囊是粗不净,人不可知的精神污染是细不净。

05

万物皆是空无

“五者,万物皆是空无,性无真实故,假众缘故。”
物性虚假不实,假合众缘之故,因此万物空无,因缘和合而有。
06

出世升玄,至道常住

“六者,出世升玄,至道常住,湛体自然,无生无灭,离有为相。”
正因为觉悟了世间有为之法生灭无常,有心之法都是苦恼,世间污秽不净,这个世界太糟糕了,所以要“离有为相”,要“出世升玄”,这样才能进入“至道常住”、“无生无灭”的境界。

07

一切妙智,自在无碍

“七者,一切妙智,自在无碍,神力所为,随意能辩,故名大我。”
玄妙智慧,自由自在,无遮无碍,具备神力,辩论随意,这样的状态称为“大我”。

08

离二无常,不受诸爱

“八者,离二无常,不受诸爱,心想寂灭,故名安乐。”
离却二边、无常的境界,不为爱欲拖累,心无任何念想,实现“安乐”。

09

真性灵通,离一切相

“九者,真性灵通,离一切相,无染无秽,是名清净。”
自身的真性灵动通达,显现出来,脱离一切杂染、污秽,实现“清净”。

010

至道真实,非伪杂身

“十者,至道真实,非伪杂身,是金刚身,故名善有。”
获得真实的至道,由伪杂身变成金刚身,实现“善有”的境界。

011

世出世法,皆假施设

“十一者,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是因缘,开方便道,为化众生,强立名字。”
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天尊为了度化众生,假借语言文字所开的方便道,正如天尊开示的:
“道本无言,亦无文字,但为世间,无明众生,愚痴触壁,悬心冥道,无由悟解,故立世典,渐启童蒙,乃寄语言,宣示正道,假借文字,著述经图。”
语言文字只不过是天尊对无明众生“宣示正道”的工具,其实正道本身,既无语言,亦无文字,为化众生,亦立语言,亦立文字。

012

正道真性,不生不灭

正道的真实本性,是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的中道。此即:
“十二者,正道真性,不生不灭,非有非无,名正中道。”

按天尊的旨意,这“十二法印,定我法门。随有其言,即宜遵奉。无此说者,不可修行。”

用比喻的话讲,必须遵从医嘱,照医师制定的处方——“法门”进行治疗,来医治人生的烦与恼。无此“法门”,或不愿接受者,不能很好地展开治疗,很难得到好的治疗效果。
#每日一道##道家#
转自龙虎山道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下面是微博播报(吐槽)时间p1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是我就是在上课时间天天刷微博❗p2俺也不知道俺为什么发这么多条微博❗可能看到老婆们互动就很开心p3我不理解为什么
  • !!
  • #罗云熙0728生日快乐# [微风]#罗云熙周小山# 作现代诗一首[给你小心心]赠罗云熙遇 见遇见你的刹那惊艳星河灿烂醉了红尘执念恍若一梦千年遇见你的刹那心若
  • 你说这样的设计会在功能上实现很强的差异化诉求么,倒也不见得,但这份特色以及对焊接与装配工艺的突破性苛求,可不就是高级感的来源。没有优劣之分,就像车主选择R的出发
  • 所以,这玩意本质上还是个小音箱,通常还是适合在独处的时候使用而不建议在人多的公共场合里播放;6、受限于扬声器体积,倍思N10有不错的中高频解析,但低频肯定是不指
  • 这就是命运的无奈之处,总是喜欢拆散一对又一对有情人,让所有的憧憬一次又一次破灭,让人感叹上天的不公。在对的时间和地点,与一个彼此默契的人不期而遇,本身就是可遇不
  • 简约又高级的朋友圈文案[心]❶尽量快乐,然后务必善良❷我们都是跋涉在人性荒野上的赴死客❸自由的那一点点光亮就是不顺从❹独行的人总会遇到有趣的人❺希望你的底色一直
  • !!
  • 浑身不会那么累~去湿气,改善睡眠棒棒哒[赞啊]虽然足贴比较玄幻,但真的超有用诶[憧憬]很多妹子表示贴完睡眠变好,并且姨妈不痛了,手脚也没那么冰。浑身不会那么累~
  • #航空那些事儿##航空快讯# 弗朗克斯在接受NZZ报纸采访时表示,下个月瑞士航空将为员工提供更高的薪酬。【#瑞士航空# 拟为空乘涨薪,以免人员流失】#航空# #
  • 累了真的 说实话 我看到的那一秒钟我的心一下子提上来了 心脏好痛 真的 我不知道怎么了 我现在看到还是会有那种感觉 真的挺痛的 我下意识想回 可是我发现 我太自
  • ​这听起来确实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理想主义的中年胖子,不讲相声,却靠说学逗唱创业做手机,最后惨败退场,还留下了6个亿的巨债,换做一般人,可能从此就一蹶不振了,
  • 这不仅极大激发了“迷影情结”和观影需求,也依托电影节这一平台将影人、作品、观众对电影的共同情感连接在一起。“北京展映”板块:连接影人、作品和影迷之间的情感桥梁电
  • 。。
  • 8月24日,于斌在微博发文怼私生,他表示:“服了,本来我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发微博最后警告你一次,再跑来我家、再来一个电话,直接报警公开,不留脸面。 【#
  • 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干干净净做人,有始有终做事,别人欠你的,上天会还你,善良,终有好报;[拳头]坚持,必有收获!我不希望你是需要我的时候才来
  •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5G时代视频语言成为交流的主要形式作为一项赋能技术,5G技术所具有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等特性,让其与每个行业结合以后,都带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有一点分别心,取舍心,无私地奉献一切,
  • 【n137款 新品包邮】2017秋冬新款全棉加厚磨毛全活性四件套系列一【品】选一套好床品,让睡眠更安心! 面料:双面磨绒加厚水洗棉(100%聚酯纤维) 工艺:大
  • 希望你能保佑奶奶睡个好觉,身体健康,来日并没有方长,一别再无归期,从此想见只在回忆里,您长眠,我常念,讨厌的小老头,一次都没有来过我们的梦里,你肯定不会变成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