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 。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扇子在我国古已有之,原始先民在炎炎夏日,采集禽羽或植物叶,将其略作加工,便成为最古老的扇子,可障日引风,纳凉挡尘。
而我们一开始称为的扇子开始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
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圆形或近似圆形扇面,扇柄不长。现在的团扇扇柄较长,越来越符合大众审美。
圆形或近似圆形,柄不长,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在中国商代的记载以及古埃及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最古老的团扇,商代的团扇以羽毛制成。 在日本室町时代末期,团扇由竹子和纸制成。中国团扇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扇子历史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儒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善改进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便面"其形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单门扇可遮面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团扇
团扇的形状
古代团扇的形状各种各样,完全根据自己的喜欢设计样式形状,但是还是有比较流行的主题样式的,样子收藏网介绍一下古代团扇的主要形状[2]
1.圆形团扇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通长44cm,扇面径16.5cm。
扇圆形,黑漆边框,中以白绢为地,运用双面绣技法,以红、粉、橙、赭、绿、蓝、紫、黑等色,并加入多种间色丝线,绣松树下,牡丹花丛间,一孔雀昂首垂翼,徐行于坡上。物象造型较为程式化,用色大胆而浓重,效果强烈,富于视觉冲击力。针法疏犷而熟练,画面生机盎然。此扇黑漆柄镂空,并阴刻卷叶、松针纹,制作相当精巧。
2.花瓣形团扇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通长48.2cm,扇宽31cm。
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绣幅宛若图画,讲究虚实向背,层次分明,构图因扇骨而划分为左右二部分。其设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红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较鲜艳的红色,以点亮画面。绣面匀薄,针脚细密,针法相当纯熟。扇面下部有如意形护托,护托正背面分别镶有染牙镂空花片及刺绣桃蝠装饰。扇柄竹制,首尾牙头茜色,柄身留青花卉湖石,工艺亦有可观。
3.长方形团扇
4.芭蕉式团扇
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通长45cm,扇面最宽31.5cm。
扇作上广下狭的芭蕉式,扇面中央于桃红色地上缂织折枝牡丹、梅花及绶带鸟,其铺排全依画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鸟尤其生动。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体边缘以丝线缂出,其内则为添笔彩绘,这样既降低了工艺难度,又使局部更为精致和写实,反映出清代缂丝的新风格。扇幅正背面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系使用了新兴的透缂技术的结果。扇面下部配四出柿蒂形护托,一面饰缂丝加绘宝相花,一面刺绣卷草纹。扇面整体以红、蓝二色为主调,牡丹及梅花亦分别用二种丝线滚边。配色和谐,恰到好处的蓝色稳定了画面,使其不显甜腻。扇柄牙制,嵌犀角顶头,柄身阴刻填漆八仙纹,黑白分明,写形传神。
团扇图片
5.桐叶式宫扇
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长49cm,宽33.5cm。
宫扇作桐叶式。扇面于黄色地上缂织一棵梧桐树,一只凤凰独立于树干,湖石旁牡丹绽放。扇配四方紫檀木柄,通体刻“寿”字描金,两端镶象牙,系黄丝穗。此扇为双面缂,配色自然柔和,缂工细致入微。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历史悠久,起源不晚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在清代,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等大为流行,且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使织物两面的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特别适合装饰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宫中有大量的团扇都使用了“透缂”的技术。
6.椭圆形宫扇
椭圆形团扇

踏落叶而行的季节,微风渐凉。

岁月无声的老去,留下一些痕迹,年华留不住,即使虚度,也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

薄凉的季节,也是秋色丰盈,风影里是我款款而行的样子,走在秋水长天里,向阳的花依旧开着,秋花淡黄,也还算馨香怡人,喜欢这时节,时光安宁,澹淡如水。

尘世不再繁华,不再喧嚣,不再丰饶,渐渐冷漠,渐渐简静,曾经的美好,也似云中月,悄悄隐去了。

01、人生之秋,是殷实坦然的收获。
繁华尽处,是一份人生的殷实与坦然。

人生路上,世事也曾凉薄,时光更如指间沙,顾念之间,忽然想起些什么,不过也都是一些尘缘宿命,不可言说的了悟。

若是懂得,纵然繁华落尽,平淡归真,千帆过尽,阡陌疏离,那岁月最安稳的陪伴,便是是心里妥帖的安暖,心里若无悔,心怀多爱意,这便是谁都无法屏蔽的温暖与美好。

若是不在回忆中沉沦,那么,就走入秋天,听一声鸟鸣,看一场秋风,落叶纷纷扬扬,你会忽然惊觉,人间最美是清秋,你会发现岁月里埋藏的是秋的风骨,是生命的温润与美丽,发现繁华尽处,那一份殷实与坦然。

02、人生之秋,是精彩纷呈的极致。
如果不悲秋,那么,人活到极致,亦如秋。

人到中年,豁然惊觉,时间改变了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东西,春去秋来,不都是单纯的告别。

那些曾经的爱和喜欢,曾经的心痛与想象,都已渐入无声。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人至中年,不只是局限于柴米油盐的熏染,也会被岁月淹没在人生的老故事中。

人活到一定程度,就会喜欢上秋天了,不是秋天多美,而是因为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满满的都是爱,更是因为看到了万千颜色,各种精彩!

03、人生之秋,是时不我待的至美的境界。
秋天不是生命的结局,而是一种人生的风景,美丽也动人,所以,更值得珍惜。

蓦然回首,才发觉时间是最惹不起的东西,你敢挥霍它,它就敢荒废你!

虽然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强硬,但是还是有道理的。

风尘漫漫,岁月悠悠,人生终是需要承受与懂得,人生是一个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过程,经历越多,人生的阅历就越加深厚,对生命的探求就会更加深入。

跟随季节,时间带着我们往前走,我们就是时光的过客,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生命只有一次,来这世间,也仅此一次,何不守好心,走好路,珍惜最真的情感,感受最近的幸福,享受最美的心情?

不辜负生命,不辜负时光,任时光流转,曾经拥有的都是虚城里的梦,有时候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而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一个人的时光,能享福,也能受罪,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这才是理解了人生的真谛,活着的真正意义。

04、人生之秋,是拥有了沉稳的幸福。
生活有时候根本不管你的感受,所以,到了一定年纪该牢记,万事藏于心不表于情。

人生无常,生活更是多变,生活中有猝不及防的美好,也有预谋已久的忧伤。生活深深浅浅,时光老旧斑驳,拥有半世喧嚣,留得半世寂寞,阑珊一场繁华,落尽一场梦境。

中年之后,往事早已变得沧桑,或也是面目全非,而你却伸手接不住时光的对白。

百年春秋,只是一瞬,我们恰如一个过客,欣赏着人间的风景,几多忧愁,几多惆怅。

岁月无声,远去了季节,还有多少人苦撑着初心不移,演绎着种种寂静,守候着不曾改变?

如果执一支素笔,记一路悲欢离合,尝过悲喜,字里便无怨,尝过沧桑,诗行里便是无悔,只是把旧时光里的寂寞轻轻描述,把抚过琴弦的回忆,当作自己恬淡时光里清喜的唯一风景。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不肯落下的淡淡心事,中年之后也悄悄落下了,有些忿忿不平之事,也渐渐平息了,或许早已岁月磨砺,被光阴冲刷洗涤,流浪于某处独自悲伤逆流成河,演绎出另一个主题,恍若隔世般变了模样。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我们大多苦于两件事,一是得不到,二是已失去。得失之间,让自己做个内心强大的人,过去,一笑而过,将来,安然以待,其余的,宁愿保持沉默不语。

05、人生之秋,是淡然的样子,依旧很美。
世界在变,时间长了,一切会冷漠,学着释然,放宽胸怀,把一切看淡。

人生如梦,推不开忧伤,也少不了走人淡淡的梦境;岁月无情,光阴似水,留不住的,总是自己觉得美好的,尤其是那逝去的青春。

一路走来,不管我们怎样用心挽留,用情感珍惜,用心情平静去拥有,总有些遗憾自觉不自觉的爬上了心头,躲不开生活中的偶遇,以及一些不愿提起的悲伤故事。

若心存期待,就淡写一路风光,虽然人生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淡然走过也是一种享受。

懂得释然,便也就少了许多烦恼,就如秋风扫落叶,让尘归尘,土归土,都找到自己的归宿。

06、人生之秋,是具有丰富智慧的风景。
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走过的路多了,经历的事多了,遇见的人多了,在世事繁杂中,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大的收获就是,别人走入你的生命中给你温暖,给你帮助,让你成长、成熟,坚强也理智。

吃一堑长一智,太多的教训与无奈,也让自己知道,人生最好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智慧与清醒。

中年之后,渐渐明白,归途之上,人生最奢侈的拥有,是一颗不老的童心,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永远牵手的爱人,一个自由的心态,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份安稳的睡眠,还有一切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所以,中年之后,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就变机敏。

07、人生之秋,是一种生命的丰盈饱满。
人到中年,最美的幸福,是活得简单又实在,是感觉是平淡又温暖。

人生入秋也是一种生命的丰盈饱满,岁月给予我们的,不仅是风尘暗、朱颜改,还有丰富的阅历与成熟的智慧。

岁月让我们懂得爱和生活,更读懂自己内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命的优雅、人生的坚持、心智的成熟、情感的自爱、个性的独立,这都是内心的从容。

生命的多彩,就是经历太多人生冷暖,季节交替之后,逐步走向完美;是经历沧桑,走向极致,生命之美、之梦,如秋之绚烂多彩,也如秋之成熟稳健。

【传灯法师:净土法语】

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铋,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此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而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七宝华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则以心系佛,以佛系心。初观足下安平犹如奁底,次观具千辐轮相。如是次第,逆缘至于顶中肉髻。复从肉髻,顺缘至于足底。了了分明,无分散意。理一心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应当系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此义具明微妙三观,具如观经疏,妙宗钞中说。然此二种正行,要当相须而进。凡于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于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西方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修之,无非净土助行。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于历缘对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其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想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苦。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苦。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其乐无央。凡是所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于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夫净土般若舟航,要以信为点头探水,行为篙橹风帆,愿为船柁拨正。无点头探水,则不知通塞浅深。无篙橹风帆,则不能至其所止。无船柁拨正,则无约束要制。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所发之愿,有通,有别,有广,有狭,有遍,有局。通如长途修忏课诵,古德所立回向发愿之文。别则各随自己之意所立。广如四弘,上求下化。狭如自修自度,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要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自立。大率所发之愿,宜别不宜通。通恐随人语转,而自无绳准。别则自己标心,克志进取。若能随通文而生决志,此则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久生滥漫,此则别亦成通。又宜广而不宜狭。广则所发之心大,而所克之果胜。狭则所发之心小,而所获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则标心有限,数数间断于期心。遍则念念要心,刻刻圆成于乐土。如此三法,可谓生净土之弘纲,觐弥陀之宝筏。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 就当是月亮失了约,我要对你适可而止啦。2.就当是月亮失了约,我要对你适可而止啦。
  • 穗禾公主也是可怜,就是恋爱脑了,如果她能忘了旭凤,好好干事业肯定也是另外一个结局了,人被活活吃掉的结局对于她来说,实在是过于悲情,她不该有这样的结局,她可能对不
  • 肖战好帅 肖战演技棒 肖战唱歌好听 肖战谦逊善良 肖战努力上进我喜欢肖战xz xzf xfx xzgg 我爱肖战 小赞 赞赞 肖战粉丝小飞侠 肖战如梦
  • #뮤지컬미아파밀리아##音乐剧阿波罗尼亚# 这个剧的乐趣铁三角哈哈哈哈还记得被小迟拽进剧场看박영수裤子撕裂的情形,笑不活了哎呀今年还有金灿中和小~可以回转了!
  • “秦创原建设高新在行动”(三) 编者按:“原”上风起,科创正劲,西安高新区秦创原建设如火如荼。一年来,高新区坚持以促进“双链”融合为主线,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 生活中非语言的、情感的和无意识的方面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绪理解能力也有一定影响。语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让思维得以进行抽象理念的发展。孩子们和同伴良好的社交要求在
  • 那个时候,受体z影响,许多大家不卖画,而是送画,当然多多少少会收些礼物,这位朋友手上有象陆俨少、唐云这些大家的画,有些在当时比陆俨少还有份量,这在一个北方的县城
  • 最后,我想说,就算前方的道路坎坷,就算会有人嘲讽我的梦想,我也会追逐我的梦想,因为我有追梦赤子心。同时,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个会一直陪伴我的闺蜜(虽然我
  • #高速公路畅通行动# #880高速路况#【山西省高速公路路况信息】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09:05 持续更新中...事故:★G55二广高速忻州段:去往太
  • 晒不是显卖,只是想告诉自己,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努力这样棒[害羞]曾经也有失意曾经也是怨妇[偷笑]现在的我重新蜕变,不再为了鸡毛蒜皮烦恼,不再为了勾心斗角烦恼[调皮
  • p1黄喵喵爸比黄明昊,p2侃宝爸比李希侃,p3黑巧勋爸比吴世勋,p4奶茶鹿爸比鹿晗,p5哭包爸比蔡徐坤排名不分前后今天看流氓和小黄喵喵叫 心疼买了几个肠肠给它们
  • 毕竟改编自伊朗真实的连环“荣誉谋杀案”女主扎拉姐本人在片中为数不多但足够惊艳的镜头也是来自于她本人曾被极端的厌女社会进行过绞杀的个人经历。)而非是关注电影背后所
  • #一叶落之秋木苏的gct回来了吗#今天回来了吗,都快一个月了[苦涩][苦涩][苦涩]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
  • 今年去世的人再多不过是十二生肖,不是死去的人有十二人吗?”刘墉说:“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是一个属相,不就只有一个人出世吗?
  • 巨蟹座巨蟹座的人可以说是相当之感性了,他们很容易就会多愁善感,为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天秤座天秤座的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们也有着比较犹豫的性格,
  • 6月的第一篇plog来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假期结束也要记得高考加油,人总要长大,就要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不能掌控每件事,也不能掌控任何人,让自己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 今天下午突然间被隔离了(也可能是我乌鸦嘴一直说自己一个人在宿舍也无聊被隔离算了,结果成真了)然后就立马回宿舍收拾东西,阳阳帮我搬东西忙上忙下的还帮我拿了好多生活
  • 好了,目的达到了,欢欢平静了,去其他房间自个儿玩去了[汗][汗]。 这两天欢欢乐乐互换了房间睡,让欢欢多点儿机会跟我们亲近,目前看起来效果还可以。
  • 我气急败还点了个举报,没想到还成功了[允悲] 但现在想想,这种就像小时候向权威“告状”的感觉,还是很不舒服,审核投诉的人,像一张无形的大手,力量大到恐怖。把平
  • 最后呢,想对老婆说,通过考试离不开你的理解与陪伴,爱你!广大想要备考的同志们别问我秘诀,因为我并没有,我只是做到了坚持,坚持,坚持看书,做题,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