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身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鼓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回了一首,仅上阙改了几个字: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信手把“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勿”改成了“务”,“悲、喜”改成了“生、灭”,“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有趣的是大师并没改下阕,显然无意与丁元英争论佛门清净,有无奈,有大度,也为以后两人续缘留下空间。

一来一往间,两人惺惺相惜,智玄知丁元英是“得道的门槛,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的高人,而丁元英也觉智玄“不是那种忙着赚钱,是真正能静下心修持佛法的高僧”,可解自己心安。

看过《天道》的朋友都知道,为了送芮小丹一个礼物,帮王庙村的老乡脱贫致富,丁元英要“杀富济贫”,向音响行业的龙头乐圣“开刀”。

丁元英倒推逆施的布局,在别人的碗里抢肉吃,牵扯到了众多利益,表面风平浪静,背地血雨腥风,手段是否道德,存在很大争议。丁元英虽不惧背上骂名,但却怕有伤良知。为求心安,丁元英决定前往五台山拜访高僧。

天道不因你而起,也不因你而变,按规律办事就是强者!这是智玄大师给丁元英的第一个开示。

智玄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自度度人,凭本心做事,做你该做的,无怨无悔!这是智玄大师给丁元英的第二个开示。

虽然不赞同“杀富济贫“,智玄大师却认为“扶贫”是好主题,可以唤醒穷人,引发更多人的思考与参与,故不必陷于自责之困境。“当有识之士骂你时,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仁人志士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

智玄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大爱不爱”,四个大字,这才是丁元英此行最大的收获,也是真正可以使丁元英心安的定心丸。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生于天地间,做人做事,当凭本心流露,尊“道”重“德”,实事求是,在洞察真相的前提下,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就是大爱无爱。

成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大爱无爱”,乃成大事者的安心真经!无论你现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还是深陷低谷无人理,悟透这四个字,牢记三句话,必成大事。

01、做事当师出有名

心之所指,所向披靡。

名正言顺,做起事来才能神清气爽,智慧流淌。无论是为自己,为父母,为孩子,还是为朋友,为他人,你得明确为什么而奋斗,这是行动的源动力。

利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模式,也是人生的根本出路。当你以“爱”为名,将落脚点尽可能是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甚至是慈悲大众时,你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帮助,成事的资源也会越来越多地靠近你,想不成功都难。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奋斗?对这两个问题的灵魂拷问,永远是激发自己内心深处力量的最好武器。

02、人生必尽己使命

人生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意识的浪费,人活一世,不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更是要酣畅淋漓地发挥出自己精神世界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度度人,当你有条件、有能力时,就应当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去帮助更多的人,在成就他人中也成就着自己。大爱无爱,天道之中,没有施舍,没有感恩,一切都是彼此圆满

活在别人的眼神里,顾虑的太多,得失心太重,意识就会失去灵明之本性,自然不能心平气和地按规律办事,也自然展现不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对的事,你不去做,也会有别人去做。心安即吾乡,把自己的一颗心安好,心有所住,心安理得,没有身心能量内耗,人人皆可成事,成大事!

真正的爱是心甘情愿,是使命使然,不是施舍,不是居高临下。

03、前程且随缘自在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过去的不能改变,不要纠结于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不要焦虑于未来。无忧无惧,平和喜悦地活在当下,身心合一,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以终为始,按果导因,倒推逆施,在对未来结果有个充分细致的预估与细化之后,就放下目标与期许,放下渴望心与得失心,认真踏实地把当下规划好的事情做好,一步一个脚印,不求回报,该来的自然会来。

大爱无爱,当生则生,当死则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随缘惜缘不攀缘,当你把心中的执念放下,你会豁然开朗,自在欢喜。

有人说“看透了生活而又热爱生活的人”最有力量,深以为然。这些人尊重规律,看清规律,运用规律,活的细致而坦然。

放下,才是最好的开始。

五祖大师对弟子们讲,
生死事大,

你们这些人,
终日修行只重视福报,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

我们现在这样的修行人很多,
在佛教鼎盛时期的唐朝,
禅宗寺院里居然也有这样的景象。

五祖大师继续开示,
自性若迷了,
福又如何能救呢?
  
福与慧给生命带来的利益,
性质是不同的。

福能够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
长久的寿命、
健康的身心,

乃至于也能获得禅悦法喜,
但是不能了生死。

了生死要靠破除迷执,
打开不生灭的本心。

福与慧因果不同,
谁也不能代替谁,

这在我们佛教传统里讲得很清楚 :

“ 修福不修慧,
大象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
罗汉托空钵。”

现在很多宠物,
天天被抱着,
还穿着小衣服,
好吃好喝,

俨然一家子的中心,
比很多人的生活都好,
修福修来的,
但是没有智慧,
畜生道;

有些人虽然修行很认真,
但修行的资具有时候很匮乏。

这都是修福与修慧的偏差带来的。

这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祖师讲得很清楚。
  
所以祖师告诸众人 :

“ 汝等各自去看智慧,
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
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
付汝衣法,
为第六代祖。”

如果你们能够有智慧,
那就传衣钵,
做第六代祖师。

“ 火急速去,
不得迟滞。”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
“ 思量即不中用 ”,

一动思维那就错了,
不是般若智慧。

“ 见性之人,
言下须见 ”,

见性的人,
当下就要见,
而不是用思维。

所以古人道 :

“ 触目不会道,
运足焉知路。”

一思维就错了,
一思维就落入生死凡夫的境界。
  
“ 若如此者,
轮刀上阵,
亦得见之。”

如果真是见性的人,
拿着刀上阵跟人拼命,
佛性亦不失。

这就是前面讲的,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打开本来清净的自性以后,
即便抡刀上阵跟人打仗,
照样不受影响,
这样的心才可以直了成佛。
  
神秀大师在大家的期盼下,
也为了求法,
写了首偈子,
想呈给五祖大师。

但是在护法龙天的安排下,
在五祖大师的加持下,

天天跟老和尚在一起的教授师,
居然十三次连方丈室的门都进不去。

这是很奇妙的。

“ 是夜三更,
不使人知,
自执灯,
书偈于南廊壁间,
呈心所见。”

没有办法,
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
写在了墙上。
  
“ 偈曰 :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

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
他这里身是菩提树。

神秀大师的身体,
非常清净,

像觉悟的树一样,
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

心如明镜台,
心极其清净,
禅定功深,
智慧明了。

但是,
还是会有烦恼,
会有杂念,
就像尘埃。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
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

自己学禅二十多年,
有一个顺口溜 :

“ 身如烦恼树,
心似密见林,
学禅二十年,
尚未脱俗气。”

跟祖师比,
距离遥远。

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 祖曰 :
‘ 汝作此偈,
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
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到了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的境界,

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
尚未入门,
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
根本就没门。

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 无上菩提,
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不生不灭。”

无上的菩提,

就是无上的觉悟、
禅宗所直传的佛心,

需要言下识自本心,
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

同时,
“ 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 ”,

在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念念现前才可以。

“ 万法无滞,
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

一切法都不是障碍。

一切五蕴的幻境,
皆变成真如妙用,
纯一真心。

山河大地,
皆是菩提妙心。

“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
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

“ 若如是见,
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
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才有资格入祖位。

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
安慰他说 :

“ 汝且去,
一两日思惟,
更作一偈,
将来吾看。

汝偈若入得门,
付汝衣法。”

总是给人机会。

说你先回去,
仔细体会体会,
再写一个偈子,
如果合格,
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
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

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
说只要依此偈修行,
就能够不堕恶道。

说得很明白,
“ 不堕恶道 ”
“ 有大利益 ”,
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
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
一听就知道没入门。

后来一了解,
知道老和尚要传法,
于是他让人引导,
来到堂前,
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

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
帮他也写一首偈子。

大家当时都很奇怪,
说你一个行者,

也要掺和这件事?

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 :
“ 欲学无上菩提,
不得轻于初学。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
便有无量无边罪。”

说你们不要小看人。

众人说那好,
既然你这么自信,
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
举众皆惊。

“ 偈曰 :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愣了,
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
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
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

当众说,
这个也没见性,
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
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

“ 见能腰石舂米,
语曰 :

‘ 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
当如是乎!’

乃问曰 :
‘ 米熟也未?’

惠能曰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
得要多少米呀,
舂米的任务很重。

惠能大师身量小,
怎么办呢?

为了把这件事做好,
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
增加自己的体重,
因此腰部受损。

五祖大师就很感慨,
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
应该如是精进,
这就是大家的榜样。

然后五祖就问他
“ 米熟也未?”

《金刚经》如是奉持
第十五段(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了如来以上所说,于是对佛说:世尊!这本经义理太深,妙不可言,那么请问这本经叫什么名字?我们这些佛子们应该如何受持呢?这是须菩提尊者在请如来点题,点出本经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就是经名,以此方便学佛之人抓住重心,不偏不倚。行者只要自始至终都在这个重心的指导下,就会顺利地成就道业,这是尊者护念众生的大慈大悲。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本经的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这本经的名字,你们应当记住经名,善解其义,并依教奉行,忆持不忘,广为流布,这样做,就是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要如此奉持呢?须菩提!奉持是奉持经义,经义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但你们不要听到佛说有个“般若波罗蜜”,就执着这个“般若波罗蜜”,而是要认真理解: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真实含义。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般若(bore)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智慧。此智易与世间智慧相混,故历来只作音译,另加注解,般若就称般若。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能学道、能解道、能修道、能证道、能解脱生死烦恼,能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种智慧名为般若。
般若粗说有十,即实相般若、境界般若等,细说甚多,如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心就有八万四千般若,般若是专治烦恼直至成佛的法药。修功德者应当知道:般若之体即法身、功德在法身中。若人识得般若、解得般若,但不善于应用般若,此人有过无功;若能善用般若、则有功有德;若能常持不懈,即是安住于菩提道,直通成佛之路。
“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义译“到彼岸”,意思就是众生从此岸到彼岸。“此岸”“彼岸”是比喻,此岸比喻生死、彼岸比喻涅槃。此岸是轮回之苦、彼岸是真常之乐。那么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呢?应修菩萨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六个法门,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修此六个法门,就能从有生有死的此岸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到了彼岸,就叫波罗蜜。
那么佛为什么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是智慧与解脱的意思,只有善于用智慧的人才能得解脱,反之则不能得解脱。般若波罗蜜原本是最好的解脱法,但如果执着于此法,此法就不是般若波罗蜜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是法皆有法相,法相非实,如果执着于非实之法,怎么会是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是真实之法,但不是用语言或文字可以阐明的,一旦执其为有,即生幻相,自我缠缚,不得解脱。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能如此解其义,当下到彼岸。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已明白了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道理,于是对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明明如来在说法,为什么须菩提回答如来无所说呢?因为有所说的都不是真正的法,真正的法是无所说的,所以须菩提的回答是正确的。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将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所有微尘加在一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佛说:须菩提!这诸多的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非微尘就不是微尘,那么什么是微尘呢?
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称为“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微尘有三个意思,即:一、微尘:是最最极为细小的物质。二、极细小的尘埃。三、比喻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谦词。
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比三千大千世界的恒河沙还要多不可数,因为微尘比沙更细,细到肉眼都很难看清,微尘分解到最后就成了虚空,所以,佛常常用微尘来比喻用恒河沙都不能比喻的更大的数字。
三千大千世界里的微尘虽然多不可数,但如来说这多不可数的微尘,不是微尘,如果非要说是微尘,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三千大千世界也好、多不可数的微尘也罢,在众生的自性真空里,是本来就没有的,有也只是无明于自性中所现的一个幻相。所以,如来说诸多的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同样的道理,佛说世界,也不是世界,如果非要说是世界,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三十二相,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佛说:那么是何缘故不也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如来所说三十二相,根本就不是三十二相,如果非要说是三十二相,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与上面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来在这里说的三十二相是什么意思呢?三十二相是如来应化之身,具有三十二种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为人天中之至尊,是人天之师,一切众圣之王,为三觉圆满所成之三十二种德相。但这些相,都是从法身中流出,是有相之身,与无相之法身相比,仍属幻相。在幻相中见到的如来,就不是真如来。所以须菩提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因为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就是这个道理。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那么多的身体及生命来做布施,得到的福德肯定很多;但是,如果有人,于此《金刚经》中,哪怕是只受持了四句一首的偈颂等,并将这首偈颂的真实含义,为他人解说,那么他得到的福德比前者更多。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财布施做得再多再大,都只能得到有限的福报;而为人说法,得到的是功德,功德的受用是无限的。一切众生,若能按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义如法修行,修的就是功德、修功德最好的修法就是如是读诵奉持《金刚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个相框会有特殊的邮箱地址,你可以通过手机相应的app,给指定的邮箱地址发送图片与文字。我觉得没必要推出,就算推出我也不会用,有什么重要文件和信息我也不会存储在
  • 未来的每一次生日,希望都在[抱一抱]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就把最近画的几张图发一下吧,请不要嫌弃我[苦涩]【评奖微博】#2021渤采众长庆生会# 开奖啦!#黄渤[超
  • 在这 40 年中,只有两年(1995 年、2017 年)的最大降幅小于目前的 4%。虽然历史数据告诉我们,今年我们将看到的最大跌幅不大可能是 4%。
  • 内马尔在他的 Instagram 快拍中发布了对智利比赛的评价:“我们踢得好吗?内马尔在最近批评他的比赛状态不佳后,对他超重的说法一笑置之。
  • #纯真的星月[超话]##纯净的星空[超话]#秋雨,让秋意更浓,秋雨梧桐叶落时,便是秋了,一场淋漓的雨,就是一场秋凉,凉风阵阵,这更是一种岁月的情绪,起时怅然,落
  • 勇敢善良是最重要的11年前的高考考场上,我送了你一块德芙巧克力,本以为以此为终,却不曾想又在同一所大学相遇,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就这样在彼此的生命中有了交集。要
  • 然后我就开始观察麦芽的朋友圈 看着她每天晒各个职位➕收入 其中有我比较心水的游戏平台职位于是在️2020年3月17日 我选择跟着麦芽加入 当时的hf是398元
  • 人乃天地之灵长,体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义,故能遁入空山,以远小人,收敛心性,进德修业,禄不可荣,方能以吉为终。《春秋繁露》曰:天有十端,天
  • 比如说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一些精彩的生活,你就等于告诉他,我现在呢,跟你聊天是因为我喜欢你,但是我也有去找别人的资本。比如说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一些精彩的生活,你就
  • 薄荷+ | wedding-#热爱克莱因蓝和你##厦门户外婚礼##婚礼灵感##户外婚礼 ##婚礼策划##目的地婚礼# 正式接到新娘的婚礼委托时小伙伴就充满期待的
  • 朋友说我剪完头发像爆炸了一样我也觉得呢今天好像是话痨小梁,感觉我有一、、吵…今日有图可晒!!
  • 最不幸的是我被丧尸抱住了脚,在椅子上心急如焚地乱转向天空开枪,然后……我和椅子一起飞出去了……好的是我们渐渐学会了怎么提高命中率,死掉了以后也会非常娴熟地重开,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游戏或游戏搭售方案同时提供免费游戏和付费游戏模式及体验,则该游戏仍然需要 Xbox Live Gold 订阅。科乐美同时确认:主机/PC玩家与
  • 命格五行属金,生于冬天农历十一月是水旺的时候,命格称之为金冷水寒,一定要有火来照暖,万物才有温暖之象。生于春天农历一月树木萌芽生长的时候,但初春乍暖还寒,气候依
  • #邕圣祐# ✨ #邕圣祐masterkey# ✨ #有jam星辰邕圣祐# 【动图】171026 Yo-Hi 花絮cr.ong_simi⚠️MAMA投票!官网:赞
  • 欢迎大家来看房~~我们这个房子最早11号就可以住进来了~~我会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再交到你的手上,期待有缘人的见面~#广州租房# #广州转租#所有美好都会如期
  • 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的不公平事情 也可能是自己太没有用了 可为什么不论有多努力的做好每件事都得不到肯定 不但得不到肯定还要被压迫每天就像是背着一座山在行走不论
  • 我费解地看了一眼我妈,以为她是在看什么音乐类综艺,怕类似的音乐风格吓到她,想提醒她一下。我来不及跟上去,只看到骑车那个人也缓缓跟上前,但我开始怀疑那个人是不是并
  • ”倪云林的《秋亭嘉树图》也是表现隐逸题材的山水作品,以清旷、幽深之象取长,而王蒙在《青卞隐居图》中山重水复、层峦密林的布局,将自己装进一个远离人烟的洞天山水之中
  • 【东京残奥会正式闭幕[烟花]2024年巴黎见!】9月5日晚,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闭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