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高科技出口已超美日德总和,是捧杀,还是确有其事?

最近,德国一周刊《焦点》上刊登了一篇和中国有关的文章。文章名为《领先的高科技供应商之间的转变》。

文章直指,中国已从单纯量大的“中国制造”转变成了质量优秀的“中国智造”。字字句句皆言,今日之中国,早已非30年前需依靠他人为生的中国,中国在高科技制作、出口方面已实现了质的飞跃。

高科技老生常谈的有卫星技术、半导体、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的则是5G、人工智能、云服务领域等。

另外,我国在云技术计算领域,当今正处于全球领头羊的位置。除此之外,我国在数据库搭建、安全技术等方面也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

同时直批,曾经稳居全世界高科技出口前三的美国、德国、日本,风光已不再。

文章中给出了具体数据:

1990年,全世界高科技出口中,美国占比23.3%、日本占比17.5%、德国占比10.8%,而此时中国仅占比0.6%。相比之下,中国的占比量少得可怜。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数年积累后,中国厚积薄发一举甩掉尾位,首次取代美国,跃居世界高科技出口第一位。

到了2020年,全世界高科技出口的国家排名已彻底大换血。

之前以23.3%占比遥遥领先的美国已降至了7.1%,德国降到了5.6%,日本也没好到哪里去。反观中国,则从0.6%飞升到了23.8%。

但就算这样,不和的声音永远存在。

就在众人欢庆中国高科技进步的同时,一些见不得自家好的声音从四处飘散了开来。

有人直言,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值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商或者中外合资的企业创造的,这证明中国并没有那么强。

也有人说,中国出口的高科技虽然多了,但本质还是代工厂,核心技术还是在其他国家手里,会被卡脖子。

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下面我们就这两大疑点做个详细解说。

中国变强是否属实?中国是怎么“秒杀”外国高科技出口总额的?
战略决定战术。落后就要挨打,世界一定是在不断迭代、升级的。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就明确到,以后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国与国之间比拼高新技术的世界。

要想发展新兴高科技技术,我们就得先对国内的工业生产体系进行升级、转型。在这一方针的引导下,国内工业生产体系发生了质的转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当下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当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煤炭、钢铁等为主,于新兴技术方面缺失的不是一丁半点。对此,明确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方向成了我们的第一要务。

了解容易,但掌握难,因为核心技术别人自是不可能公之于众的,也不可能假手于我们。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受益于这一困局的鞭策,进入到21世纪之后,国家在工业生产体系已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开始主抓高新技术。

关关难闯,关关过,怎么抓,抓什么又成了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教育是国之根本。所以,为了加强我国高科技的研发创新,我国加大了相关方面的教育力度,并提出了相关的创新方向。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公民参与到国家新兴科技创新中来。

参与其中的人增多,高科技领域产出的产品自是与日俱增。对应下来,我国高新技术出口的占比逐年增加也就不足为怪了。

几经努力,我国逐步实现了从了解高科技技术,到自主研发创兴高科技技术的变迁。

但光这样还不够,仍有人对中国的进步进行质疑:这些高新产业比值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资提供的,这样能说是真正的强大吗?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和我国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的核心因素是分不开的。我国基础设施完善,欧美国家的一些科技厂商起初为减少劳力成本,纷纷在我国设立工厂。

借着这一已存基础,我国相关单位会和其合作产出对应的高科技产品。

那么,这能说明中国的强大只是站不起来的“纸老虎”吗?

我们不否认在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一部分有外资企业的参与,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高科技出口方面依旧实力薄弱。相反,这正是我们强大的根本体现。

毕竟,有资源和能不能将资源利用起来是两码事。

放在以前,因为我们没有相关硬核的实力,即便是想和人家合作,也没有那个能力,但现在,我们完全能搭得上这趟车。

再者,与其揪着和国外对比这点不放,不如和我们国家以前的水平来对比更有意义。

30年的时间,我们一举从0.6%的高科技出口占比飞升至23.8%,已足以证明我们的进步显著,而且我们继续进步的潜力依旧很大。

这个“秒杀”是否意味着中国制造已经是世界最强?
也不尽然。

人无完人,国无完国是世界本然之定律。中国虽然在高科技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距离世界最强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的。

我国的一些高科技领域还有待持续发力,进一步完善。其中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技术等方面最为紧要。

受限于这些领域起步晚,再加上其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等原因,我国的这几个领域相较于欧美国家,无论是相关技术层面,还是人力配置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以航空领域为例。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自产的波音就开始向全球发售,而我国至今都没有自产的飞机。

生物医药方面,美国亦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出口量占据着全球市场70%之多的份额。反观我国,虽然我们每年也会有新型药品研发出来,但就其总量来看,属实是有点少。

再者,我们目前所研制的药,99%都是仿制药,以致我国在这方面出口占比极少。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一大忧患。

还需强调的一点是,当下我国在工业软件领域,以及半导体领域依旧极度依赖进口。

这亦是相关人士声称,“中国出口的高科技虽然多了,但本质还是代工厂,核心技术还是在其他国家手里,会被卡脖子”的本质所在。

实际上,卡脖子与否是一个利益的博弈,与高端与否无关,如果我们足够强大,那么上游企业就算想卡脖子也得忌惮三分。更何况美国那种“产业空心化”的国家,更加离不了中国。从这一点来说,组装和研发谁也不比谁高贵。

我们客观承认这一问题所在,同时,问题所在之处,便是动力前行之所。为此,这也表明我们还需加大力度培养高科技人才,不断提升国家自身实力。唯科技,才能兴国。

实际上,我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来看,在参与排名的132个经济体中,中国位居12。相较于2020年,我国又向前攀升了两个位次。

另外,我国在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和创意产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表明,我国已逐步摆脱了知识产权引进国称号,正大步迈向知识创新国形象。

但是鲜花、掌声簇拥之时,更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所在。居安思危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总的来说,我国在高科技出口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但相关领域我们仍有所欠缺。对此,要想占领高科技阵地,我们需要时刻自我革新,推陈出新,如此,才能久处不败之地。

越南会成为世界工厂吗?(上)

原创 贾铭 秦朔朋友圈 2022-05-19

疫情终将过去,世界从此不同。

——题记

越南经济正飞速崛起。

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越南曾以防疫“优等生”而著称,录得了2.91%的经济增速,超越中国(2.3%),位居世界第二,冠绝亚洲和所有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在中国工厂因应对奥密克戎而阶段性停工、外贸厂商因堵港而焦虑之时,一组越南的统计数据,再次扰动着市场的神经,很多人不禁发问——

追赶了几十年,越南终于跑到了中国前面?

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过去数年,9700万人口的越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产业转移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早在2000年,耐克、阿迪、苹果、三星等众多世界级品牌就已经在越南创建代工厂,越南制造业开始成为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

近几年的数据,似乎坐实了这一说法。2021年9月以来,美国从东盟进口的份额已经高达10%。从最新披露的3月份数据来看,美国对东盟的进口环比2月提升了1.2个百分点,而从中国进口的份额从去年9月的19.7%降至16%,环比2月则快速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一升一降,显露了东盟对中国进口替代趋势的苗头。

一升一降,升的贡献,越南占了大头。据越南统计总局、计划投资部、工业贸易部等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越南2022年一季度出口总额为885.8亿美元,同比上升12.9%。除服装等产业外,手机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电脑及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也都有所扩大,出口额超过273亿美元,相当于其2021年半年的销售额。2021年9月后,越南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增长超过20%。

具体来说,在越南传统擅长的服装产品领域,美国市场中1/3的鞋类制品以及1/5服装,印有“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标识;在电子产业方面,三星超50%的手机出口以及1/3的电子产品出货量,由越南生产。

除了已经在越南有所布局的三星、英特尔、LG等国际品牌之外,例如立讯精密、温斯顿、和硕、歌尔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疫情后到越南布局,准备将越南打造成重要生产基地。

从再长一点的周期看,从2002年的364.5亿美元,到2021年创造历史新高的6685.4亿美元,20年间越南进出口额增长了17倍,贸易规模跃居全球第20位。排在越南前的19个国家中,大部分是能源或者矿产出口,只有中国、印度,以制造业见长。

眨眼间,我们不起眼的南方邻居越南,紧随中、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世界工厂的雏形。叠加国内在中美贸易冲突后的产业链外移焦虑,很多人不禁担忧,越南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就目前来说,在细分领域,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已经初显苗头。但整体来看,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而非替代。

产业链的过多和过快外移,可能导致中国产业空心化,需要警惕。但适宜的产业链外移,有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也有助于推动形成以中国为关键分工节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中国产业链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从总体上看,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并不明确。

分别对比同期美国从东盟和中国的进口数据即可发现,东盟和中国的对美出口,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比如,2021年,美国从东盟进口的月均占比为10%,较疫情前2019年的月均8.2%确实上升了1.8个百分点。但同期,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份额,月均占比分别为17.7%和17.9%,仅微降0.2个百分点。所以,不能仅仅基于数据占比的波动,就推断东盟(包括越南)对中国出口形成替代关系,东盟出口份额的走高与中国出口保持高景气并不矛盾。

其次,在细分领域,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有所初显。

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越南具备传统优势的服装、鞋帽、玩具类产业,越南或许对中国出口具有部分替代效应。例如,美国从越南进口的主要商品中,服装类的份额从2021年9月的14.3%升至2022年2月的18.9%;鞋靴类和帽类的份额分别从20.4%和8.4%升至25.5%和14.3%。同期中国对美出口的相关商品份额则出现小幅回落或震荡。

但是,中国对外包括服装鞋帽在内的轻工产品出口份额的回落,或许主要是受防疫和俄乌局势扰动,目前很难判断越南的“替代”是阶段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比如,中国的轻纺织业主要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省。浙江绍兴柯桥区的绍兴轻纺城,是全球最大的化纤面料基地,有超过1万家企业从事生产和内外贸易,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前,柯桥区主要靠参加国际展会获取新订单,通过国际快递收集样品联系客户,但疫情防控显著降低了国际航班和国际快递的运力和速度,导致旧订单延期、新获客困难。

除对美出口降低外,中国的对欧出口也同比降低,越南的对欧服装鞋帽等轻工产品出口则同比上升。原因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的对欧出口主要走海运,而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口是中欧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受战争影响,原经敖德萨的货物只能转道中欧班列或者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运费和时间都有所上升。考虑到当前国内局部疫情对于国内供应链的扰动也尚需一定时间修复,而东南亚地区复工复产正进一步推进,因此预计来自东盟包括越南的出口替代效应或阶段性增强。但是否能永久替代中国的市场份额,现在尚未可知。

再次,越南仍处于中国制造早期低附加值的组装阶段。

在轻工领域,越南对中国形成短期替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从化工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但越南仍然主要停留在“来料加工”阶段,即进口化纤原材料,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半手工纺织。缺乏化工和机械产业链,相当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机械等基础工业设施,其实进口自中国。

在电子产品领域,尽管三星等电子巨头希望将越南打造为新的生产中心,但就目前来讲,越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组装基地,而不是生产基地。这一点体现在贸易数据上,贸易额虽然大了,但工业增加值却很低,主要的利润仍然掌握在包括欧美日韩和中国在内的外国厂商手中。

最后,越南承接了很多中国的直接投资和主动产业转移。

东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越南超过韩国成为了中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国。中国对越南的出口有两大特点:第一,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中间品。第二,中国企业对越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是带来对越南中间品出口上升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关税减免和原产地累积原则促进了中国向越南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使得中越在国际分工上的关系更为紧密,部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顺差转变成了中国对越南、以及越南对欧美的顺差,反而减轻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过于集中的压力。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302亿美元,按美元计同比增长19.7%,中国对越顺差在450亿美元左右。

可见,现在的中越经贸关系较类似于此前日中经贸关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要节点,越南则有成为次级节点的潜力。部分供应链环节向东南亚溢出,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网络规模变得更大了。

【民航建设的超车信号】

路泞 中国民航杂志

国家战略对于各个产业进一步发展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是国民经济对国家战略指引的阶段性具体实施方向。

进入“十四五”,更多的民航基础建设没有因为疫情而踟蹰不前。中国南北的工地上,正热力喷薄。
岭南骄阳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的工程建设现场正在持续推进。

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以西二、东三跑道和三号航站楼、交通中心、二号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为机场主体工程,整体项目自2020年9月27日正式开工以来,正在进入包括东四西四指廊、飞行区土石方与地基处理以及三号航站楼基础工程阶段,将于2025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作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门户,它体现了:“智慧、绿色、便捷、高效”的时代标志。

白云三期扩建工程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 北斗等新技术,同步建设数字孪生机场,将T3建成“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人工智能机场——拥有绿色三星航站楼,在设计上突出机位多、效率高的功能,通过组合机位近机位数可在53-59个之间转换。航站楼造型上收窄东西两翼,结合H型与X型的组合优势,东西指廊采用前列式设计,可实现更多机位同时独立运行,达到空侧运行效率最高的目的。

并开创性地在大型航站楼屋面应用薄壳建筑蒸发冷却系统,国内首先设计建造近零能耗登机桥,结合玻璃幕墙可调节遮阳系统、光伏发电、高效机房等先进低能耗技术,综合建筑节能率达到15%以上。项目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达到70%。

落成之后,还将是白云机场集航空、公路、铁路(城轨)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的交通综合体,并与第一航站区一道实现白云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与珠三角各城市60分钟通达,形成“3060”交通圈。着力将白云国际机场打造成为新时期“四型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和“四个工程”(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新标杆、新典范、新高地的标杆机场,支持实现民航强国战略。

与此呼应,春夏之际的首都南部地标——大兴国际机场,重要项目也已确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央公园(一期),已获得北京市发改委立项,实施方案获得大兴区发改委批复,将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明年投入使用。

据介绍,中央公园整体规划面积361公顷,分三期建设完成,将以“国门画廊、时代印章”为目标定位,建造一个蓝绿交织的生态引擎、构建一处多元融合的文化栖息地。

其中,一期部分为整个项目的“先行示范区”,用地面积约41.8公顷、水体面积约5.8公顷。空间结构上规划形成“一轴、两点、三心、四片”。“一轴”是河道发展轴,贯穿中央公园,建设滨水活力带;“两点”是商业休闲点和滨水休憩点,满足公园内发展所需商业需求,打造亲水休憩空间;“三心”是服务中心,即在各个功能片区内提供服务场所和休息空间;“四片”则是重点发展片区。

作为内部包含建设用地的公园项目,中央公园立足周边多类型用地的独特区位优势,将在大型绿色空间内规划布局一定比例的文化、体育、商业等相关建筑,建设规模占总面积近10%,旨在助力打造产城融合、蓝绿相拥、活力高效的国际一流高品质航空城。

重大项目的进展来自民航发展的信心,更有国家战略的明确指引——

日前,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举措已定。

会议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特别注意到会议精神里提到的“适度超前”,对于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这五个布局重点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同时强调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是更确切的基调。

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是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重要举措。其中明确提出:“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显得尤为引人瞩目。

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 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的民航发展早有新的蓝图——

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指标,从2020年到2025年,全国民用机场数量要由580座增加到770座。其中,民用运输机场由241座增加到270座。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内,全国要新增29座民用运输机场。

加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昆明、 西安、重庆、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规划建设珠三角枢纽( 广州新) 机场,推进天津、沈阳、济南、 兰州、南宁、贵阳、拉萨等区域枢纽机场扩能改造,实施厦门、呼和浩特、大连、南通等机场迁建。

此外,石家庄、长春、南京、宁波、温州、合肥、郑州、武汉、银川等机场,有望在“十四五”启动改扩建的前期工作。

“十四五”期间,一些地级市将插上双翼——新开工(新建)的23个机场,几乎全是支线机场:朔州、嘉兴、亳州、蚌埠、枣庄、安阳、商丘、乐山、黔北(德江)、盘州、 红河、隆子、定日、普兰、府谷、定边、宝鸡、共和、准东(奇台)、和静 ( 巴音布鲁克) 、巴里坤、阿拉尔、阿拉善左旗。

启动前期工作(新建)的43个机场,除了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其余也基本开始建设。

过去几年,全国已有六个省(福建、安徽、江苏、江西、河北、广东)实现了“市市通高铁”。接下来,将会陆续出现一批“市市通机场”乃至“县县通机场”的省份。

同时,“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对于中部地区枢纽机场的货运功能青睐有加。如提出,加快提升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高水平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推进湖北客货双枢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鄂州航空货运枢纽。

2021-2022 年是恢复期和积蓄期,重点要稳定扶持政策,积蓄发展动能,促进行业恢复增长。

2023-2025 年是增长期和释放期,重点要扩大国内市场、恢复国际市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十二星座[超话]# 水瓶喜欢追求自己的生活,带有最重的个人主义色彩,风一般性格,偶尔会流露出冷漠。 ​​​​#塔罗牌占卜#水瓶喜欢追求自己的生活,带有最重的个
  • ☁︎如果我能力还很有限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可能得到尊重任何工作对于不能胜任的人来说 注定都是一次又一次地路过 有的人给自己自由的理由在我看来就是软弱地走开 这只会
  • [亲亲]一二:人生哪得时刻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纵横而睥睨,多的是润物无声、张三李四,云淡而风轻,你是涂三四。只交零落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便
  • 在图七那里可以点击查看激活方法#张根硕澳门国际影展星级大使#2010张根硕之乱FM,最后一句一定要看 MC的神回复亮了[笑cry]MC:如果鳗鱼对其他男生开小猜
  • 【塔罗星座每日运势10月4日】天秤座射手座白羊座希望成泡影,计划赶不上变化金牛座自信过头闹尴尬双子座处于嘈杂之中巨蟹座保持警惕性狮子座可能会遇到伪善表面好说话的
  •    六、八字强配   这种情况是在男女两人,各自的婚姻都不好的情况下,用强行的办法合成两人的婚姻,现实中男女自己婚姻不好朋友很多,比如八字日主过旺,逢羊刃,比
  • 其实在这样的关系里,一定有一个人是付出的比较多的,可能是喜欢,也可能是爱,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舍不得离开对方的感情,小心翼翼的维持,痛苦或甜蜜都被付出比较多
  • 我们可以细品春日的暖风吹动额头上的刘海,感受他们的华尔兹;可以细听夏日的蝉魔鸣奏响华丽的乐章喝着柚子汽水门在细软的沙滩尘上奔跑光;不论是秋天的落叶还是冬日的飘雪
  • 所以今天,我也隔着屏幕感受到了她的喜悦[心][心]春季3-5月,是儿童发育的最佳时期,如果想要孩子发育追上大部队,那么全营养易吸收的健怡餐,绝对妈妈们的首选[g
  • 当然了,虽然张艺兴在《向往5》中并没有展现出很强的综艺感,节目中的他要不是在开拖拉机犁地、要不就是在搬树种树、要不就是在做法、要不就是在创作音乐,但是张艺兴的到
  •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生孩子只是一道人生选择题,却不是一道必选题。 我们喜欢孩子,觉得有孩子才算人生圆满,那是因为我们享受这样的生活。 但我们也没有资格指责
  • 6.取出S916测试夹具中的样品,这时主机又失去谐振(Q值变小)此时调节S916测试夹具的测微杆,使主机再回到谐振点(Q值大值)上,读取测试装置液晶显示屏上的数
  • 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李珂在致辞中介绍了郑州市见义勇为工作的基本情况,她表示郑州市将始终牢记省委提出的“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战略定位,
  • #阴阳师妖怪屋[超话]##家主什么都可以# 冲个冬季庭院装饰大赛[牛哞哞]其实和秋庭院相比没什么大的改动,只是换了几株新的发发,或许俺并没有什么装扮庭院的才能8
  • 普通银子在2~3w左右,全肋银子在5w左右李天石:擅长long胸、双眼皮、long鼻,这三个项目整体的口碑和评价都挺不错的深圳南山老师:刘飞刘老师从业20多年,
  • #华晨宇天堂# #蒙面唱将猜猜猜# 浪莎纯棉大码无痕性感低中高腰内裤4条 【券后价】29.9元,包邮秒杀! #双11来了# #理想生活季# #亲爱的客栈# #老
  • 很多有脚气的人都会觉得很奇怪,冬天的时候,脚不痒了,脚气应该是已经好了,为什么天气一转暖,脚气就又来了呢?脚气是个非常常见的皮肤病,很多人看了广告去药店买点药膏
  •   “挂职结束我们走了,但产业要扎下根。  此外,马国林和同事,还启动了马铃薯种薯的提升行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种子工程’。
  • 宇宙舞台的正中,银河帝国的君王莱因哈特与自由行星同盟的“魔术师”杨威利,展开千年一遇的宏大对决……⭐经典译本,完整无删,平装单卷配烫金硬盒,装帧典雅;⭐从星之所
  • 10、不要以结婚的目标去爱一个人,不然他离开的那一刻,你就会明白没个几年你缓不过来。7、去爱一个吵架时都会哄你的人,而不是一吵架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只会和你冷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