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身边事# 【一场马拉松 沸腾一座城】8月18日7时30分,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如约而至,它以最美的姿态,最大的热情,迎接着来自国内外的近1.6万名运动员。

■共赴一场快乐的盛宴

还不到7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经涌动起一片欢乐的海洋。随风飞扬的彩旗、活力四射的舞蹈、轻盈欢快的音乐,一起汇成了“包马”狂欢曲。

迎着清晨的朝霞,一位姓曹的选手正在进行赛前热身。“马拉松,跑的是健康,更是快乐。”作为一名运动爱好者,曹先生曾参加过鄂尔多斯马拉松比赛和乌海马拉松比赛,这次的“包马”是他的第三站。曹先生认为,“包马”的线路涵盖了城市、绿道、城中草原等丰富多样的景观,沿途湖光山色、高楼绿树相映成趣,处处尽显城市风情、草原风韵,被很多跑友誉为“最美赛道”。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线路途经包头大剧院、城中草原赛汗塔拉、一宫广场、三鹿腾飞等景区绿地、公园广场以及城市地标,串起了包头城市风貌最精华的一面,让参赛选手不仅能更好地体验赛事,也能欣赏到鹿城包头的大美风光。

7点30分,随着起跑枪鸣响,全场在呐喊与欢呼中沸腾。赛道上,人流滚滚澎湃向前,其间既有冲锋在前的国内外专业选手,又有不甘落后的马拉松爱好者;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大家迈开脚步、甩开臂膀,向着目标奋勇奔去。

迷你跑、家庭跑……对于普通的参赛选手而言,马拉松成为了分享喜悦、增进感情的平台。“成绩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参与其中,感受快乐。”选手董女士告诉记者,她这次带着一家老小都来参加了迷你马家庭跑,这次经历也将成为他们一家人一次重要的美好回忆。

蓝天、微风、暖阳,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美丽鹿城,选手们用脚步丈量城市之美,演绎体力与意志的较量,奏响欢乐与激情的乐章。

一名退赛选手的感慨

在马拉松比赛当中,聚光灯往往喜欢照在成绩优秀的选手身上,那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跑完全程的选手也总是得到各种褒扬,但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只能中途退赛的选手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宋芬就是其中一位。

决定退赛的哈尔滨选手宋芬在黄河大街全程马拉松20公里处的收容点气喘吁吁地接受了记者采访。

宋芬今年34岁,她告诉记者,自己一直身体不是太好,为了强身健体,从四年前开始选择了跑马拉松。从集宁国际马拉松跑到青岛国际马拉松,又到今天的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宋芬的最好成绩是用三小时四十分跑完全程马拉松。“作为一名业余选手,我对自己之前的成绩还算是比较满意,毕竟我跑马拉松的初衷是为了锻炼身体。就像今天,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身体就出毛病了。我也想坚持,但回头一想,把身体跑坏了不是更不值当?今天选择中途退出,可以保护身体,而且自己也能总结下经验,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宋芬说。

“下一次再来。”也是宋芬不止一次跟记者提到过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外地选手,宋芬对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印象深刻,评价很高。“带着点遗憾,回去总结经验,继续好好训练,等包头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开赛的时候,我还会再过来。那时,我一定会跑得更好。”宋芬说。

民警加强安保

为确保此次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包头公安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谋划各项安保工作,并在活动当天凌晨3点开始,先后投入警力3210人,入场安检、秩序维护、全程引导、道路保障,从多个角度全力确保比赛井然有序,绝对安全。

18日凌晨5时许,所有安保工作都已准备就绪。市公安局启动现场安保指挥部,负责赛事现场安保工作的指挥调度。

按照安保工作的统一部署,交管部门投入1800余名警力,民警们先后到达各自的管制点投入工作,提前摆放交通管制提示牌、反光锥筒、警戒带等物防设备,同时做好周边居民群众的解释工作,疏散现场滞留车辆及人员,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横向分区、纵向分段”的原则,民警们对道路实施滚动开放,分时分段地采取交通管控措施,缓解马拉松路线交通压力。此外,市公安局还通过各媒体平台发布《交通公告》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醒居民出行前做好准备,并在现场摆放了温馨提示牌,提醒群众绕行,确保市民安全、方便出行。

■相约一场温暖的邂逅

高校志愿者、医疗工作志愿者……一个个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志愿者队伍,化身为“包马”的一张张温暖名片,折射出这座城市的高度,传递出这座城市的力量。

“您好,‘半马’运动员请到这边赛道。”“您好,卫生间在西面,请往这里走。”……多次参加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大学生小周认真而专注。

20岁的大学生小吴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早上4点就起床了,能够来到‘包马’现场,以舞蹈表演的方式为大赛助威、为包头喝彩,感到十分荣幸。”小吴告诉记者。

赛场内外,公安、交警、专业保安现场保障,医疗救援团队及赛事志愿者积极为赛事服务,助力“包马”安全进行。

从礼仪接待、应急救援,到物资整理、现场咨询,再到秩序维持、饮水补给……“包马”背后,默默承载着太多人的努力。他们与运动员一起,构成了赛场上的另一道风景。

■定格一个难忘的镜头

“跑过来了,跑过来了!”在观众的助威声中,选手们开始冲刺。最终,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运动员宝玉以2小时23分20秒获得男子全程马拉松第一名;来自中国的史立莹以2小时49分33秒的成绩获得女子全程第一名。另外,来自蒙古国的选手以1小时10分12秒和1小时23分36秒的成绩分获半程马拉松的男子组和女子组第一名。

除了兴奋的参赛选手,市民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尽情享受着这场体育盛事带来的无穷乐趣。

赛道与观众区紧挨着,赛道火热的气氛,无疑感染到了观众。比赛中欢呼声不断,选手们几乎每一个“小动作”,都能得到观众的热烈响应。虽然观众们热情高涨,但现场井然有序。

胜利的荣耀、飞扬的激情、拼搏的精神,一幅幅精彩画面、一个个难忘的镜头,伴随着奔跑的脚步,一起定格为包头这座城市最美妙的印记。

为轮椅上的奔“跑”点赞

在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中,由8名残疾人组成的鹿城轮跑团格外抢眼。“迷你马”跑道上,他们双手发力,个个不停地转动轮椅车轮,“跑”在马拉松比赛的队伍中,赢得参与者与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平等参与、公平竞争,这是我这次参加马拉松赛最大的体会和感受。”据鹿城轮跑团负责人邝进军介绍,他坚持轮跑运动一年多时间。今年7月,当得知马拉松比赛将在包头举办,他和轮跑团的其他成员便萌生“跑马”的想法。经多方组织、协调,8月18日这一天,他们终于一同“跑”在赛道上。

“我们还会继续‘跑’下去。”邝进军说,未来他希望轮跑团带动更多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更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他有信心和残疾人朋友们坚持运动,争取“跑”遍全国。

三种语言气象播报

8月18日,市气象局依托新媒体平台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的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气象元素融入到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中。

赛前两天,市气象台将精心制作的以“精准气象服务护航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为题的宣传片、“用中、蒙、英三种语言播报18日天气情况”微视频,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宣传报道。此次赛事直播和服务保障宣传,使“包头市气象”微博单日阅读量突破1万次,首次冲进全国气象微博前100名。

驻包央企助力马拉松赛

在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中,身穿荧光绿的北奔跑团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作为兵器工业集团和自治区唯一的重车企业及本次赛事的重要赞助商,北奔重汽全力配合大赛组委会进行筹备,助力包头展示良好健康城市形象及雄厚装备制造实力。

此次比赛,仅北奔重汽职工及经销商、供应商等代表就有超过500人的跑友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是报名人数最多的单位。公司还组织了32辆大型客车在赛事筹备和比赛期间接送志愿者、工作人员往返各个工作岗位,为大赛保驾护航。(记者:李楷谨 吴杰 宫伟恩 张婷婷 余健 王舒) 详情:https://t.cn/AiQZtlL7

#杨洋演技#
看到好多人看了全职高手之后觉得杨洋演技不错,其实我想说叶修这个人设反而不是他的强项(没有说叶修演的不好的意思),但他总是跳出舒适圈,演自己所没有演过的类型。
他在哭戏和打戏方面其实更擅长,毕竟是贾宝玉出道,“哭着”进入娱乐圈的,又是专业舞者出身,但大家好像对这方面的他了解的少之又少。杨洋演戏有个优点,就是共情能力很棒,我很快就会进入到那个情境中。
总之,希望演员杨洋的努力会被更多人看到。

#咸阳身边事# 【兴平八里村,500亩黄花菜 一片金黄,成为一景】#人文咸阳#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这几天在兴平市庄头镇八里村臻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热闹非凡的丰收景象,放眼望去,村民们正在田间欢声笑语采摘黄花菜,成片金灿灿的黄花菜不仅成为庄头镇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同时,也“扮靓”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路。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可用为良药,又能作为美食,黄花菜每年的生产期为30—45天,黄花菜产量一亩4000余斤,由于花期集中,采摘任务量大,采摘期都要雇佣附近500名群众来基地打工。
在臻农黄花菜500亩种植基地内,人们头戴斗笠,腰间系着口袋,在烈日下双手飞快灵活的采摘着黄花菜。
于芳英也是这采摘队伍里的一员,她每天也能采摘接近200斤的黄花菜,采摘期每天的收入都在100元以上,作为庄头镇庄头村的一名贫困户,于芳英家里的经济主要靠于芳英和老伴来维持。自臻农黄花菜合作社成立以来,每到黄花菜的集中采摘期,由于她勤劳肯干,吃苦耐劳,每年都被合作社邀请到基地务工,今年,已经是她在基地务工的第三个年头了。
兴平市臻农现代农业合作社是一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冷藏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专业合作社,黄花菜可用为良药,又能作为美食,每年的生产期为30—45天,产量一亩4000斤,为了实现企业奉献社会的责任,臻农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帮扶带动20户贫困户入股经营,采摘期首先雇佣贫困户来基地打工。
目前,臻农合作社已实现传统销售和互联网销售双模式,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实现了企业效益和贫困户增收的双赢,黄花菜“扮靓”脱贫路,已成为贫困群众兴业增收的“致富之花”。(来源:新兴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个宿舍,6个女生,42个微信群
  • 有一种委屈,叫男朋友不觉得你委屈
  • 藏快递车混入清华北大 一家四口为了进去参观
  • 中国游客行纳粹礼被捕的启示:我们为何不立法禁止宣传文革?
  • 泸州蚊子被热死 网友:我也差不多和蚊子一样了
  • 香港富商流落街头,为何不回家流落街头捡垃圾度日?真相细思极恐······
  • 乐天会撤出中国吗?每月损失近6亿 称只能撑到月底 | 热点
  • 央视:中方仁至义尽 印度再不撤军,中国军人或主动“清场”
  • 西瓜400天不烂!竟不是因防腐剂,而是...
  • 女孩考科目二车内尬舞,手舞足蹈,结果...
  • 央行下死命令:巨变来临,支付宝们被“收编”!?
  • 非洲小朋友“举牌”营销是怎么火起来的?
  • 教育部:落实高校人员聘用自主权 下放职称评审权
  •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这五年
  • 是“共享”还是“租凭”?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 境外刷卡超1000元要上报!还能在国外愉快的买买买吗?
  • 接连多起“热射病致死”!热射病是啥?该如何急救?
  • 全装修、健身房成标配、1户至少1车位……北京共有产权住房究竟有多棒?
  • 【扩散】七月朋友圈最易相信的十大谣言,八月可别再当真了哦!
  • 王珉被判无期,哪项罪行即使认罪悔罪也要从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