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工作# 【打造品牌 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汉中文史丛书》出版背后的政协力量】《汉中文史丛书》
  3月26日,由汉中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汉中文史丛书》首发式举行,填补了汉中文化发展史上文史资料集成出版的空白,为汉中两汉三国文化传播又添力作。同时,这部大型文献丛书出版的背后凝聚着编纂团队的汗水和辛劳。
  汉中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汉中市政协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文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适逢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政协文史资料不能缺位,要围绕汉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挖掘历史文化精髓,编写一套《汉中文史丛书》,全面展示新时代汉中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汉中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汉中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市政协民宗文史委把编辑出版《汉中文史丛书》确定为2021年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时间表,迅速召集有关方面商议论证、调研座谈。同时,为编纂好《汉中文史丛书》,市政协聘请王蓬、梁中效等资深研究人员,多次研究,反复论证,从汉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众多的领域中筛选出《汉中三堰史话》《回望西北联大》《张骞与丝绸之路》《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汉中历代廉吏》《汉中人文山川》《汉中文史采撷》《秦巴深处的记忆》《天汉纪事》十个选题,邀请了在各自领域学有专精的16位作者共同参与创作。
  曾任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的王蓬在担任《汉中文史丛书》特邀主编的同时,还创作了《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虽然创作出版古道著作已有多种,但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不敢马虎。”王蓬说。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无过多引用典籍古文,读起来流畅达意,与以往古道著作相比,增加了很多新材料、新发现。“创作中,除了在选题上力求编旧述新、尽量增写新篇外,对整部作品在框架、单元、篇章、乃至文字上都通盘考虑,仔细修润完善。”王蓬说,创作中既尊重历史典籍,又照顾读者阅读兴趣。
  《汉中文史丛书》写作涉及题材广泛、时间跨度长、资料分布广,写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汉台区作协顾问李振峰是《汉中历代廉吏》的作者之一,近年潜心文史研究及地域文化传播,致力弘扬先贤精神。“编写《汉中历代廉吏》,我至少翻阅了两千万字的史料。”李振峰说,其中清嘉庆严如熤的《汉中府志》就认真系统看过三遍以上,同时为了印证史料,请教专家学者、朋友都是常事。
  编写史料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李振峰的足迹遍布汉中各县区及宝鸡、四川等地。“创作的日子里,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为编好《天汉纪事》,仅结构就商讨了六七次。”李振峰说。
  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陆续完成初稿撰写,成熟一册,即刻对篇目、文字、图片进行初审,初审后及时交付印务公司排版设计,7月底基本完成了十册书籍的排版设计并印制样书。同时,安排专人专程赴印务公司就丛书整体风格、内容构成、封面设计等进行沟通交流,按照书稿内容,梳理脉络。
  “总共350万字的丛书,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半年多就完成了,这得益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以及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李振峰深有感触地说。
  《汉中文史丛书》编纂工作,是汉中政协史上一次最具规模、最富层次的编纂活动,也是文史资料工作不断走向系列化、专题化、高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为进一步挖掘“汉风古韵”文化内涵提供了助力,也为多角度解读汉中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研究汉中历史发展提供了翔实生动的史料。
  《汉中文史丛书》内容简介
  《汉中三堰史话》:本书对荣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汉中“三堰”的创修扩建、整治维护、灌溉系统、灌溉效益等作了梳理和论析,并对汉中境内其他水利设施及奉祀水利先贤的纪念性遗存,以及近现代汉中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作了介绍。
  《回望西北联大》:本书从西北联大艰辛抵达汉中,在此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大批人才,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主要线索;以历史沿革、人物、事件为论述重点;以助益当地水利地质及多项文化事业建设为依据,对西北联大长达八年的活动情况,以及由该校分拆出多所院校等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张骞与丝绸之路》:本书从中华文明盛衰的角度解读张骞地位的变化;将“一带一路”、西部开发与张骞出使西域联系起来,破解张骞成才成功的奥秘;以史学确定张骞文化地位,以文学观察张骞形象变迁,以神话传说溯源“张骞泛槎”。
  《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汉江有着三千里黄金水道、数千年的航运历史。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江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补史之阙、继史之无,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存史价值。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本书通过对多条秦蜀古道的起始、方位、形制、变迁与所起作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褒斜道石门石刻诞生、传播、保护、凿迁等重要史实详尽钩沉梳理,展现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深厚久远、内涵宏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汉中历代廉吏》:本书收录了几十位廉洁勤政官员的事迹,介绍其人品和才学、政绩和情怀、官德和气节,弘扬其当官为民、清廉自守、勤于政事、鞠躬尽瘁的精神,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汉中人文山川》:本书由远古遗响、先贤留痕、古城老街、诗韵山水、画境家园5辑共58篇文章构成,介绍了汉中古老的人文遗迹、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汉中古城老街风貌、诗人笔下的壮丽山水和秦巴汉水等自然风光。
  《汉中文史采撷》:本书主要采撷与汉中考古发现相关的、古代先贤在汉中留存的、民国时期在汉中发生过且有重大影响的、汉中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和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在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文史资料。
  《秦巴深处的记忆》:本书从秦巴民居、婚丧嫁娶、秦巴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对秦巴民俗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详细的论述。深刻解读了陕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历史沿革、特色亮点及保护现状,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秦巴地区民俗文化的整体风貌。
  《天汉纪事》:书中精选县区文史资料,从各个方面寻觅、钩沉、补史、辨谬、纠误,展现本地旧貌,讲述历史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使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历史、山川的壮美、前人的不易和往日的辉煌。
  序
  □ 严维佳
  两年前,我从汉高祖刘邦定鼎之地——咸阳出发,经铜川来到刘邦汉业筑基之地——汉中。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又遇汉中市政协成立二十五周年,也是市五届政协即将届满之年。处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身处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回望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放眼未来的美好蓝图,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正当其时、适得其势、势在必行。
  新时代赋予政协新使命。发掘文史资料、弘扬人文精神,以史资政、以文化人、凝聚共识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两年来,市委批准设立了政协文史馆,增加市、县政协文史馆事业编制,充实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员,市政府拨出专门出版经费,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市政协文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新机遇当有新作为。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和努力,一套十本的《汉中文史丛书》应运而生。当我手捧这沉甸甸的书稿,并应邀为其作序时,我的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对于一个到汉中市政协工作时间并不算长的人来说,要读懂汉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尚需时日,要概括出汉中历史的特点和文化精神,真是件难事。好在,有广大政协委员和市、县政协干部,以及像王蓬、梁中效、刘清河、贾连友、李锐、杨建民、苟保平、王亚萍、余成新、吴全民、李振峰、黄建中、李青石、王景元、石秀全、王继胜等我市文化名人、专家教授、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终于使这300多万字的书稿即将结集出版,作为编委会主任和主编,我在兴奋与感动之余,便欣然应允为本书作序。
  小汉中有大历史。汉中是中华山川地脉的聚焦点,是华夏历史文脉的兴奋点。巍峨的秦岭,脉起昆仑,尾衔大别,像苍龙一样横卧在神州大地的中央,北佑黄河,南护长江,合和南北,泽被天下;处在这“一山两河”中央的汉中,正是联系南北的纽带,沟通东西的走廊,是国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聚焦点。汉江上游的汉中盆地,联袂雍梁,北接关陇,南连巴蜀,像摇篮一样培育了古老壮美的文明,周秦汉唐,天府之国,背靠莽原,虎视东方,啸傲寰宇,引领世界;宋代之后,国都东移,乾坤扭转,西部衰落,东南崛起,天汉大地,稍逊风骚;但北宋建国,三泉直辖,元朝一统,汉中归陕,明清时期,开发秦巴,连云栈道,辐射西南,皆因汉中是南方的门户和战略屏障。无论前台,还是后方,汉中始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征程上一块凤翥龙翔的热土。书汉中,写汉中,一草一木总关情,一砖一瓦皆为史,一山一水有灵性,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方“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这里是汉水之源
  《诗经》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水源于秦巴山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宁强嶓冢山是闻名华夏的汉水源头,千溪之水汇成汉江,“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润泽天汉大地,惠及陕鄂百姓。汉水浩浩,泥沙沉积,富饶美丽的汉中盆地滋养了一代代汉中儿女在此生息繁衍、安居乐业。汉水滔滔,发达的水运系统带动了工商贸易往来,汉中买茶、熙河易马,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粮、铁、药、茶、马、丝绸流通天下,汉江航运成为货物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水潺潺浇灌出了年代久远、灿若星河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龙岗篝火点燃了秦巴文明之光,湑水青铜铸就了三代褒国的辉煌。远古先民逐水而居、因水而作、顺水而行,他们开山凿石、修堤筑坝,引流排灌、疏通江河,利用简陋的工具创下了惊世之举,开凿的褒斜栈道连通秦蜀、沟通南北,是商贾经贸、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通道,栈道南谷口的“石门”系我国古代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隧道内保留了国宝级的摩崖石刻群,《石门》《石虎》《衮雪》等汉魏“十三品”享誉古今、蜚声中外,世人珍为“国之瑰宝”。
  秦巴山地、汉江流域并非风调雨顺之地,先民们与自然抗争的治水传奇亦蔚然史册。嶓冢山石牛洞旁留下了大禹治水成功,勒石记功的“禹书”。萧何、曹参筑堰引褒水建山河堰,成就汉业,造福一方。五门堰因势利导,灌溉稻畦千顷,滋养烟火万家。杨从义修浚旧时八堰成杨填堰,民赖其利,福祉城洋。“汉中三堰”皆因历史悠久,惠泽百代,至今沿用,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为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增添了一张世界名片。抗战烽火中创建的“汉中三惠”(褒惠渠、汉惠渠、湑惠渠),不仅发展了汉中水利文化,更确保了鱼米之乡汉中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
  汉水如同历史坐标轴,连缀起千百年来汉中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历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汉中人民全力守护生态环境,不断巩固“绿色”这个天汉大地最美的底色,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草木植成,林绿荫深,碧波荡漾,森林覆盖率高达63.8%,绿色循环已成为汉中标签。汉江清流带着380多万汉中儿女的深情厚谊,经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华北,更流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详情https://t.cn/A6XVcS4D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书香坊#【《唐代五诗人》现代时空下的深入综合观照】

本书是张炜二十多年来沉浸于古诗学的结晶。择取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唐代五位重要诗人,从历史、哲学、诗学、美学、文学史和写作学的角度,深入诗人不同的精神与艺术世界,打通古今,完成了现代时空下的一次深入综合的观照。所论充满独见,具有创造性和洞悉力。本书中,每一位诗人都得到了复活,他们生气勃勃地走到读者面前,再次展现了作家张炜独特的思想与艺术见解,以及精彩语言所折射出的光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位顾客给我留言说她买了3条,我是不知道她买那么多干什么,我也只买了两条而已啊!我们这次加量不加价,来,倒数三个数让我们一起亮出价格(台下一片1999),Dua
  • #绝对演绎[超话]#官服玫瑰星球区 玫瑰星云⭐☁️ 持续招新啦 在找公司或者想跳槽的集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抱一抱]★公司:玫瑰星球区 玫瑰星云(不带杠的那个)★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心善则美,心纯
  • 复刻这件衣服的时候,我们刻意Rachel&Monica这两个名字印在主图下方。老友记里衣品最像也最香的两位,Rachel 跟 Monica. 俩人用这件
  • 但是也不是所有明星都盼望着用综艺节目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有些明星很不屑与参加综艺节目,甚至在公众场合明确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参加综艺。第一位就是靳东,靳东可以说是
  • 口袋里只装了个能导航的小手机,走了会觉得挺治愈,就拍了几张live photo,(好像安卓看不了live,导成了动图,颜色变淡了一些)/就是想到,以前我们觉得也
  • 从今天开始,我在微博上的每一分钟时间成本付出,我要一一拿回来,合情合理[微笑] 我微博上不养闲人,大家觉得哪个博主水平高,就去关注就好。如果《猎罪图鉴》要拍
  • 现在十期节目过去了,回顾每一期节目,真可谓是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真的是太尴尬了。不说别的,这期的采访只要有了陈赫和李诞这两个问题就够了,概括得非常全面,把内
  • Chúng ta không ở trong hoàn cảnh của nhau, đừng phán xét hay giả vờ rằng mình hi
  • 做得好的车,转向力与前轴侧向力的相关性要高,极限攻弯的时候前轴侧偏力什么时候衰减,什么方式都好,应该反馈到手上;但是昂克赛拉才刚刚接近侧向力极限,方向盘力就变模
  • 喜欢77是在总选结束后,偶然在B站看到了今年拉票的冬日直拍,咱就是垂直入坑了(谁能不爱甜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女孩子[抱一抱]所以我是一名新粉,现在应该有
  • 救世征程路漫漫,化解自己的身世之谜,这一笔恢弘皆由你来书写!救世征程路漫漫,化解自己的身世之谜,这一笔恢弘皆由你来书写!
  • 9. ᵕ̈ 逃不掉的快乐10. ʙᴇ ᴡɪᴛʜ ᴜ 11. 女子 口乞 ~12. 常️13. 記錄年度14. 15. 我在熬夜 熟了叫你✨16. 愿美好都在新
  • 行程安排:1 .桑果乐园:小朋友们可以跟老师一起到桑果园里摘好桑叶,老师介绍了每个阶段的蚕宝宝喜欢吃的桑叶类型。#亲子游##小可爱de考研日记##墨墨今日话题#
  • 不宜放在卫生间为了不弄脏卧室,不少人洗完澡后,都会顺便在卫生间里梳头,梳完头后也会随手把梳子放在卫生间,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卫生间秽气多,梳子长期放在卫生间,污
  • 打通企业精准获客全生命周期_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高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业务层出不穷,用户人群不断积累,这时也会浮现出很多问题1.用户
  • [偷笑]我没有否定他,我只说妈妈很多时候也是感情用事,只要自己不后悔,不影响别人,感情用事其实很潇洒很痛快的感觉,可是如果我们完全感情用事影响了别人,就比方说领
  • 可闪了~:谢谢你,你今天也完全在发光呢粉丝:?:这是真的,你很漂亮粉丝:谢谢你,我希望以后还会见到你:我们一定会再次见面的!
  • 道长……[舔屏][舔屏]择芳道长太精致了,我要[太阳]一百个师尊[awsl]百相道长够好看了,择芳道长又是另一种巅峰风格,上一个这么绝的还是驰冥道长,但是驰冥没
  • ”江梓青停顿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开口问,毕竟这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大哥不一定知道,纠结一翻之后还是问出口了,“你知不知道我以前认识一个叫肖沐的人?有点好奇,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