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气了,我共情了,怎么他还生气?】
妈妈来信:辣妈,我想问孩子快四岁,男孩,特别容易生气,而且会比较长时间陷在生气情绪里出不来,怎么引导比较好,我们也共情了,但是感觉他很难控制。

我:共情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我们家长一定得想清楚。当我施展出共情,是否期待着哭泣的孩子尽快停下哭泣?生气的孩子尽快停下生气?他们的哭泣他们的生气,持续多久,究竟由谁说了算?

妈妈:我共情,是想让他知道我理解他的心情,比如“那些事也没什么,可以先不用生气,放松心情投入后面的事情”,不然他也难受不是吗?比如在外面玩,容易因为孩子心情不好,后面也不能好好玩了。

————

我:举个例子吧。如果他因为积木倒塌而生气。这个时候你开始安抚了,你说,我理解你现在生气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呀,不值得你生气呀,我们快点继续玩吧!
这不叫共情。这叫「你的感受是错的」。

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是值得他生气的大事。
而大人却认真说,这是一件小事,你怎么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哭这么久呢?
这里没有呈现出共情,反而呈现出了对孩子的不理解,和不打算理解。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共情?
看到过一个漫画,一个小动物在一个井底下哭。显然是掉下去了。
动物a从上面往下看,说,你好可怜哦。这叫怜悯。
动物b跳了下来,跟小动物呆在一起,说……,说啥我忘了,反正意思是真正的共情是跟别人在同一位置。
而这个家长说的话,不是a也不是b。她是c。
动物c说,这么点小事,你不要哭啦,我觉得是小事呀,没事的。

如果我是井底的小动物,我又会说话的话,我就会朝c大喊:
谁说没事的?谁说这是小事的?你说了算吗?那是不是说我在为一件蠢事而哭?我自己有感觉,我感到难过,我是不能哭嘛?你看起来是为我好,实际上就是不允许我有自己的感觉。我哭,我有感觉,是不是让你觉得浪费时间了?
那我还要再哭一哭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真相叫做,我认为那是一件大事!是很大的事!!!

当孩子哭泣,我们最好做b,
做不来b起码做个a,
最差最差的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了个c。

现在再看回妈妈的说法「我共情,是想让他知道我理解他的心情,比如“那些事也没什么,可以先不用生气,放松心情投入后面的事情”,不然他也难受不是吗?比如在外面玩,容易因为孩子心情不好,后面也不能好好玩了。」

孩子知道家长的心情之后,可以直接用家长的心情来覆盖他自己的吗?当然不可能。
家长希望孩子放松心情,这是个美好的希望,可孩子也不是说放松,就能放松的。
什么时候能放松,什么时候才算释放好了、够了,应该大方向上,让孩子做决定。

但这并不是说大人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转移注意力行不行?可以。用游戏力逗笑行不行?可以。
可是不要总是这样做,不让孩子经历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一有负面情绪,大人就希望孩子忽略掉,跳过去,那么当孩子自己一个人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怎么办?他对负面情绪的平复是0经验啊……他对它很陌生,他遇到之后会手足无措啊……

如果大人遇到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只想快点快点结束,在孩子眼中,负面情绪是不是一个更可怕、更神秘、更不可跨越的事情?如果父母都无法面对和接纳负面情绪,我自己就更不能处理了。

事实上很多大人害怕的是负面情绪本身。当孩子不开心,他们恨不得把孩子从负面情绪里迅速拔出来,就像从田里拔萝卜一样。
问题只有一个:孩子不是萝卜。
孩子有思想,孩子有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这一点如果大人忽略的话,就会很不理解「为什么他需要这么长时间哭泣」。

大人可能期待的是,我可以让你哭啦。不过最好你只哭5-10分钟,这是我的极限了。不在10分钟之内哭完的话我就很难受。
可对孩子来说,不高兴是不可能计时的、按时间或者按家长的意愿持续的。

————

妈妈:我是需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消化情绪对吗?
但我有个困惑,孩子不开心了,我是应该上去共情安慰还是忽略,有时候觉得每次都去安慰,好像强化了他的不开心,会让他更容易陷在情绪里,是不是忽略一下,淡定处理,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是小事,就不会太在意了?

我:你应该去安慰,同时在重新理解共情的含义、梳理共情的目的之前,不要再使用共情。

共情的含义我上面已经提到了,现在谈谈共情的目的。

很多朋友有类似的疑问:我共情了,为什么孩子还哭?越共情孩子越哭啊!
这是因为,共情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止哭。

共情是为了真的让孩子明白,他的难受,是有人看到的,他哭泣哭是有人理解的。
共情不用来止哭,而用来让哭泣的人感觉好一点,感觉自己苦海有边,手旁是岸

共情是一种安全
是被接纳
是被在乎
是“我能好起来,因为有ta在”的感觉

就像你朋友失恋了号啕大哭,你真的尝试理解他,你就会说,哭吧哭吧哭一场会好多了
还是说你会在心里想:最多再给你半小时哭,你要是还哭不完,我就烦透了,我刚刚的友善态度岂不是白给了?

一对比会不会更理解共情的意思?

只有我们一次次的看到孩子的情绪,
试图理解,理解不了起码要接纳,
等孩子真的一次次被家长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才会一次次明白,也许下一次在他让自己这么不舒服去宣泄感觉之前,
就已经会有人真心的理解和关切他。

所以对施于共情的人来说,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
在一次次的情感共鸣中,你会更了解你的孩子的情感走向。
你会察觉到你的孩子和你的想象中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真的讲得有点长。可是我还想举个例子,说明更接近共情的场景和实践效果。
我妈应该没办法看到这里,这里太长了。

墩诺放学现在是会到我妈家呆一会儿,吃完饭,再回我家找我。
有一天在我见到他们的时候,看到一个换了是以前的话,我会比较紧张的场景:

墩大声哭泣,诺眼神回避,送他们来的我妈小声咒骂,把他们送回家之后我妈逃也似的转身走了。

等他们进门,我搂着墩问怎么了,同时给她擦眼泪,她开始大声申诉:诺早上把她的一个玩具带到了幼儿园,还弄坏了,还没有一句对不起,还在墩表示抗议时叫墩「小气包」。

诺不敢看我,他尽量假装置身事外。
我把诺也拉过来,我说这件事发生了吗?
墩仍然在大声哭,哭得一抽一抽地。
诺低头说,有,发生了。
……
后面的对话不赘述,反正就是在描述整个事情吧,让他们俩听到对方的感受,对方的认为,该道歉的道歉。不知道过了多久,最后墩不哭了。

等墩平静的时候,我问她,你刚才是从哪里开始哭的?
墩说,从外婆家出来的时候,发现玩具坏了,就开始哭了。
外婆说你了吗?我问。
墩点头。外婆一开始说给我重新买(以为整件事情、整个情绪可以跳过去,忽略掉,直接处理事情就好),后来又说这点小事哭半天(否认孩子自己的感受),最后小声骂我神经病。

这就是我妈——经典的处理孩子哭闹的话术。我小时候听到的也是这些。

我说,听了那些话,你感觉怎么样?
墩:我感觉很不好。
当然感觉不好。没有一句话是跟墩表示理解的,没有一个时刻是允许墩稍微难过一下的。

我说,我刚才说了什么了,你觉得好一些了?
墩:你就是听我说了,我需要你听我说。我很难过。

我:我一开始听你们说的时候,其实你也还是哭得很大声,甚至好像哭得更大声了。
墩:因为我还需要再难过一会儿。

我:我跟外婆有什么不同?
墩:外婆害怕我哭,害怕就想我快一点停下;你不怕,你没有非要我马上停下,你只是给我擦眼泪,听我说话。

——————

一定的场景下,共情,甚至可以简化到「听孩子说」。
听孩子的「认为」,而不是大人的「认为」
跟孩子在一起,而不是在孩子的对面。
共情需要少一点具体目的。
如果说共情有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让孩子相信,家长是真的愿意理解,也愿意在孩子哭的时候保持淡定,给一个拥抱,像是大海给浪花一个拥抱,像是湖水给涟漪一个拥抱。
涟漪知道湖水了解自己,浪花知道大海是安全的,随时能找寻的。

这才是共情的意义。

#墩妈的育儿理念#

告别流量时代,阿里、京东、拼多多大变革

互联网近二十载沉浮,大浪淘沙,不计其数的商业模式在其间兴替交错,有的早已黯然离场,有的仍旧历经磨砺。

起落之间,国内电商江湖流传下来“三巨头”的神话。

“10后拼多多、00后京东和90后阿里”,电商三巨头几乎将年轻消费者收揽其中。

今年3月底,阿里、京东、拼多多先后发布了新一季度的财报。过去的一个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拼多多营收增长7%、京东营收增长18%,阿里巴巴营收增长9%。

整体来看,三家的营收和活跃用户数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都明显放缓。电商平台,整体从“流量时代”进入了“留量时代”。

当前市场环境处于较低预期的阶段,电商巨头开始采取降本增效的方式,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也意味着巨头们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平稳阶段。

从三份财报来看,阿里当前更追求稳大盘、提质量;京东继续在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上深耕;拼多多延续强调农业战略,重投研发和农业需求可持续增长。

电商三巨头中,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发展最早,体系最为完善,基础最牢固,堪称是电商界的“巨无霸”。在现今的网购消费统计中,阿里巴巴旗下的两大电商平台:淘宝和天猫,占比超50%,这也说明了阿里巴巴在电商平台的统治地位。

不同于阿里巴巴在网购平台的发展,京东走的是自营式电商企业模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自身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系统。2021年,京东的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9515亿元,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商平台。

相比于前两者,拼多多起步最晚、却也发展最快。凭借物美价廉的平台优势,拼多多在短短3年就占据了电商平台市场的第三把交椅,可谓是后起之秀。

不难看出,在昔日那个拼低价、拼补贴、拼流量的电商旧江湖上,阿里凭借先发优势,缔造了一个又一个销量神话,京东百忍成金,不惜斥巨资打造的自建物流体系成了响当当的王牌,拼多多后生可畏,独特的”砍一刀“模式成功掀起下沉市场震震巨浪。

于是乎,“三巨头”凭借自身优势,在各自的阵地里构建了牢不可破的护城河,逐渐形成了当前三足鼎立的江湖态势。

与此同时,那个把流量至上奉为圭臬的电商旧江湖,也渐渐随着种种变局与新机成了永远的过去式。

“五强争霸”新局面
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翻覆只在日夜间。

互联网行业快速崛起的商业逻辑基本都是:疯狂砸钱,迅速将对手搞死,成为市场老大,建立起垄断优势,获得市场定价权。

近两年,三家电商平台不再高举高打,逐渐摒弃依靠补贴等粗放的流量型增长方式,发展重心逐步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

然而,竞争并非只是存在于三者之间,还有外敌环伺。

在短视频风口之下,抖音、快手等老牌短视频平台开始布局直播电商,对传统电商发起猛烈攻击。

在短短时间里,新兴的内容电商就从老牌霸主手中夺下一大块蛋糕。以阿里为例,淘系电商市场份额连续5年下跌,比巅峰时期降低了22%。而抖音电商与快手电商分别以5%、4%的市场份额占比攻下第四、第五席。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依靠 “内容电商”,快手和抖音成功在万亿电商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曾经的三雄相争有了五强争霸的趋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挑战者,阿里、京东、拼多多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用攻击代替防守,主动向短视频内容腹地进发。

在今年2月,淘系电商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内容化小组,由各业务的核心骨干带领。内容化战略将是淘宝2022年的发展重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汤兴曾说:“希望淘宝不只是一个琳琅满目的货架,还能成为一个人来人往的场所。”

目前在淘宝APP上,短视频主要集中在两大阵地:“逛逛”和“猜你喜欢”推荐。“逛逛”由原先的“微淘”升级而来,以直播和短视频两种形式展现,类似于小红书,现在已经跻身为三大内容种草平台之一。“猜你喜欢”的作用在于针对单个商品提高转化率。

紧随其后的是京东,通过改版内测将秒杀、直播、好货、排行榜等功能板块上移,改版后的页面与之前的相比,功能板块分类更加清晰,能够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也更丰富。

无独有偶,拼多多在APP一级入口设置“多多视频”,利用补贴来吸引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入驻。尽管很多视频内容偏向娱乐化,和电商没有太大关联,但通过这些视频可以增加用户使用拼多多的时长。

毕竟,用户停留的时间越久,越有可能转化为消费者,消费的金额也越多。

正如约翰·钱伯斯总结的“快鱼法则”:今天的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淘宝、京东、拼多多依据不同的考量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全力加码短视频。本质上,都是希望自己与消费者的距离能够越来越近。

动荡之下谋生存
在互联网竞争下半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再像过去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利润,已经行不通了。

新局势下,电商平台更渴望做的是收缩战线,注重修炼内功。差异化、天花板级别的服务、消费的深度体验感或许应该成为电商长期主义者的圭臬。

一方面,电商三巨头如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级,不可能无限增长,在市场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增速放缓是市场反应的自然结果,也更有利于电商行业长期稳健的发展。

另一方面,电商未来将不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互补对于电商而言,或将是比对抗更重要的模式。

京东一直注重打造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使其具备抵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强劲力量,未来这一投入还将继续,放大自身优势。

对赚钱能力下滑,但处于上风的阿里来说,更重要的是提升抗风险能力、稳大盘、帮助商家获取增长。

而拼多多起家于下沉市场,主攻农产品以及生活产品市场。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重投农业领域,并连续投入百亿利润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路线。

至于三家巨头发力的短视频,对于传统电商来说引流作用不大,但可以作为提升实现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的渠道,借此提高交易的转化率,弥补货架电商模式下的转化短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其实,无论是三虎争霸,还是五强相争,各大电商平台真正需要守住的只有用户本身。谁能把用户留在平台?谁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谁又能真正做到守住本心,至始至终从用户视角出发?

拥抱用户,提升质量,找到契合平台基因的差异化路线,打造好口碑。唯有如此,电商大盘才会更加夯实,趋于多元化发展,建立起良性发展的行业生态。

2022年,“抓紧买房”还是“趁机卖房产变现”?李嘉诚近乎明示

进入2022年中,关于该不该买房这个过去非常简单的问题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了,过去房价一直上涨,人们尽早买房就可以了。但是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在持续阴跌,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跌房价,并且很多人开始推延购房计划。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天津、郑州、武汉、石家庄和长沙等热点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特别是这些城市的郊区房价,房价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跌。但是与此同时,很多城市正在出台楼市救市政策,根据不安全统计,截至到2022年5月底,全国已经有80座城市不同程度的放松了楼市调控政策。因此,在目前这种楼市环境下,很多人真的不好判断自己到底该不该买房。

有人说,现在该不该买房全靠自己心理博弈,感觉买也对不买也对。确实,如果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现在房价下跌确实是不错的买房时机,但是从目前的楼市行情和房价水平来看,现在买房者很有可能高位接盘。那么对于人们目前关心的这个问题,在2022年到底该不该买房,“抓紧买房”还是“趁机变现房产”?要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咱们还要结合影响楼市发展的因素来解释清楚。

未来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将减少
资金是影响房价是否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房价的上涨不仅需要人口支撑,更需要资金的支撑,房价上涨得越高,未来房价上涨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房价的上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货币供应M2为85.16万亿,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238.29万亿,净增加了2倍左右,平均每年增速为15.3%。

从资金的增长速度来看,存钱并不是好的投资方式,因为银行存款利息远低于15.3%。而增加了那么多资金,很多都流入到了房地产行业,也正是这些增加的资金在不断推动着房价的上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一直上涨下去,因为国家已经开始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了,同时从2016年起,M2已经降至个位数,介于8%-9%之间,这意味着未来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会受到限制,出现负增长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进入2022年不少城市又放松了楼市的金融调控,但是这最多影响最近一两年的房价走势,从长远来看,国家对楼市“房住不炒”的决心依旧很大。减少投资房地产行业,将多出台的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实体行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调控房价。因此可以看出,作为决定房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的资金未来会逐渐减少,这也意味着未来房价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大涨了。

房价太高人们买不起房子
房子是给人居住的,所以房价是涨还是跌,最终还是由人来决定。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人没有房子,并且这些人也需要房子,这类人群被称为刚需购房者。虽然目前刚需群体还比较大,但是由于目前的房价太高,而刚需群体的经济条件一般又不好,这导致目前大部分刚需群体都买不起房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的平均房价为10139元/平方米,依旧在万元以上。按照这个房价水平再结合上海易居研究院公布的平均房价收入比计算,目前生活在全国100城的家庭想购买一套房子需要一个家庭不吃不喝工作9.2年,而对于生活在前70城的城市,更是需要花费13.3年。很明显,在城市中不吃不喝是不可能的,反而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是非常大的,这也就意味着人们买房需要的时间更长了。

在过去,由于房子是一种投资产品,买了房子就能挣钱,所以就算很多刚需购房者买不起房子,他们也会想办法借钱买房。但是现如今房价走势不如从前了,现在买房不仅可能不挣钱,还可能面临很大的亏损。因此,面对现在高昂的房价,大部分刚需购房者也不愿意做高位接盘者,就更不用说那些精明的炒房客了。

人口面临下行压力
人口才是支撑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毕竟房子是给人居住的,如果没有人口,房子建设得再多也没用。就像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说的那样,楼市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这足以说明人口对房地产行业有多么重要。说到底,房子是一种商品,最终由真正的供需关系来决定房价上涨或者下跌。而在过去20年,我国的新生人口数量几乎在一路降低,到了2021年全国新生人口数量已经降低到1062万,全年我国人人仅增长了48万人。对此,很多人口学家都预测,如果这种趋势无法遏制,那么2022年我国人口就可能进入负增长时代。

同时,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住房的拥有率越来越高,对住房的需求量在不断减少,而另一方面是人口数量减少,刚需购房者在不断减少。根据统计数据显示,00后和10后整整比80后和90后少了1.05亿人,而绝大部分00后和10后又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根本就不缺房子。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只会慢慢减少。

通过以上3点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肯定不如过去了,可以说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专业拐点。而对于买房还是卖房这个问题可能已经比较清楚了,著名商人李嘉诚也曾对这个问题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买来自住,且首付款够,也能承担分期款(月供),买房是没有问题的,但同时也劝告,不要去炒楼。

李嘉诚也是一个房地产商人,对房地产行业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笔者也认同这个观点,作为刚需购房者,本身就需要房子,买了房子是为了自己居住,也不用考虑房子的涨跌问题。但是如果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买房就不建议了,因为现在投资房产,越来亏损的概率将越来越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与她相比,后世现代主义的那些不写出一首长诗,好像就无法展示其深邃复杂,无法在诗坛获得影响力的诗人——对,我说的就是艾略特、庞德、W.C. 威廉斯等人,显得多么世
  • 1、大家好我是闪电小编,为你介绍剧本杀简介+人物等信息,更多信息可查看“闪电剧本杀”工粽号。张智霖和袁咏仪节目里的婚礼搞得特别高调,为此也博得了很多话题和热度,
  • 那就来试试我们的公主式麻花辫扎发,让自己美美的等待你的Mr.Right的出现吧...冬季男士发型一可爱的卫衣圆领本身显得比较清爽所以就不用过多的处理了,简单帅气
  • 5月2日,8:00到烟厂后街社区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5月4日,5:30自驾从周口项城于8:30到现住址,9:00到牛庄村委会进行检测核酸,后返回家中。
  •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 #蓝楣cp[超话]#想不懂为什么一个人能对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有这么大的恶意,这让我忽然有点好奇现实中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是在一个怎么样的环境下长大才能说出这样的
  • ⭐不过话说回来,拿这种主打游戏性能的机子来玩游戏,确实很带劲,像是骁龙8+处理器、16GB大内存、5177mm²超大VC、150W快充,这些顶级配置都集齐了,开
  • 中途又听不清哎呀呀呀该我了,紧张紧张,还被老师反问有什么目标,SCI算吗,一说不要紧,要我写份标书拴Q啊中途背单词200个[汗]弄完找照片P上去是个怎么回事拽姐
  • 我咧…..我該以什麼心情看這部插曲[允悲]【美媒總結拜登過去四周“犯錯”情況:平均每個工作日幾乎都會有】“在過去的四周裡,拜登總統平均每個工作日幾乎都會有犯錯情
  • 如果说#似近似远# 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与记录,#似你似我# 则是我们想要分享给你的情绪与感受。 《似你似我》中的这些故事,来自我们自己,但相信也属于你。
  • #金俊勉##SUHO# 사랑에 빠지고 싶다《想要陷入爱情》운동을 하고 努力运动열심히 일하고 认真工作주말엔 영화도 챙겨보곤 해周末也会去看电影서점에 들
  • 篠宫那个同学的湿发造型我只能说emmm,前几天刚吐槽过根本没什么人驾驭这种就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奇葩造型,贴头皮的湿发简直将整张脸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姑且把他
  • 总工程师在酒后吐了真言,他说自从老板跟他安排了徒弟来跟他拜师以后,他就知道老板已经对他是不待见了,想找机会干掉他,特别是这个人还是他的侄儿,这已经是很明显不过了
  • 二、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略扩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1个和64个,比上月均
  • 但是哦,一点尴尬的感觉也没有,在重新链接的时间里跟大家说抱歉,孩子们一直暖心地为我打气:“老师加油加油!摸鱼上午哈哈哈哈哈哈好不容易回学校附近肯定要去春宇麻辣烫
  • 让不懂茶的人“懂茶”让懂茶的人“喝好茶”让不同的人“喝对的茶”下雨天喝茶,需要一个静谧的小茶室,茶室里面的茶桌上面摆一套古朴的茶具,找一处能让你放松的地方,静
  • 我也见过一两次给我开罩子的[委屈]虽然不确定是不是给我开的因为我太菜了日常没有什么存在感x但其实总觉得才玩了这么一段时间还是分不出精力去掌握对面的四把武器,能把
  • 秋冬必备 ,一起成为青春运动风男孩秋冬懒人必备运动套装看潮酷男孩儿诠释青年个性态度一整套机能动力穿搭,一展活力新姿[耶]简约版型,低调之余多了几分随性不羁经典风
  • #太湖cp[超话]#首先,这次我不说故事内容了,在群里看过文的应该都知道其次,现在群里规定不到七级不让进,您不到七级就别来找我,还有,如果只是为了看创图创文进群
  • 无症状感染者17:现住朝阳区华严北里。无症状感染者18:现住朝阳区常营乡远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