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自定义异常 [许愿星][锦鲤附体]

终止与恢复

异常处理理论上有两种基本模型。Java支持终止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假设,错误非常关键,以至于程序无法返回到异常发生的地方继续执行。一旦异常被抛出,就表明错误已无法挽回,也不能回来继续执行。

另一种称为恢复模型。意思是异常处理程序的工作室修正错误,然后重新尝试调用出问题的方法,并认为第二次能成功。对于恢复模型,通常希望异常处理之后能继续执行程序。如果想要用Java实现类似的恢复功能,,那么在遇见错误时就不能抛出异常,而是调用方法来修正该错误。或者,把try块放在while循环里,这样就不断进入try块,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长久以来,尽管程序员们使用的操作系统支持恢复模型的异常处理,但它们最终还是转向使用类似“终止模型”的代码,并且忽略恢复行为。所以虽然恢复模型开始显得很吸引人,但不是很实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它可能所导致的耦合:恢复性的处理程序需要了解异常抛出的地点,这势必要包含依赖于抛出位置的非通用性代码。这增加了代码编写和维护的困难,对于异常可能会从许多地方抛出的大型程序来说,更是如此。

创建自定义异常

不必拘泥于Java中已有的异常类型。Java提供的异常体系不可能预见所有的希望加以报告的错误,所以可以自己定义异常类来表示程序中可能会遇到的特定问题。

要自己定义异常类,必须从已有的异常类继承,最好是选择意思相近的异常类继承(这样的异常并不容易找)。建立新的异常类型最简单的方法是让编译器为你产生默认构造器,所以这几乎不用写多少代码:

[赞啊][赞啊][赞啊][赞啊]

InheritingExceptions.java

[赞啊][赞啊][赞啊][赞啊]

编译器创建了默认构造器,它将自动调用基类的默认构造器。本例中不会得到像SimpleException(String)这样的构造器,这种构造器也不实用。你将看到,对异常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类名,所以在本例中建立的异常类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够用了。

本例的结果被打印到了控制台上,输出显示系统亨氏在控制台上自动地捕获和测试这些结果的。但是你也许想通过写入System.err而将错误发送给标准错误流。通常这比把错误信息输出到System.out要好,因为System.out也许会被重定向。如果把结果送到System.err,它就不会随System.out一起被重定向,这样更容易被用户注意。
也可以为异常类定义一个接受字符串参数的构造器。

[赞啊][赞啊][赞啊][赞啊]

FullConstructors.java

[赞啊][赞啊][赞啊][赞啊]

新增的代码不长:两个构造器定义了MyException类型对象的创建方式。对于第二个构造器,使用super关键字明确调用了其基类构造器,它接受一个字符串作为参数。

在异常处理程序中,调用了在Throwable类声明(Exception即从此类继承)的printStackTrace()方法。就像从输出中看到的,它将打印“从方法调用处直到异常抛出处”的方法调用序列。这里,信息被发送到了System.out,并自动地被捕获和显示在输出中。但是,如果调用默认版本:

e.printStackTrace();
则信息将被输出到标准错误流。

流金铄石·再续:关于近期南方热浪的分析和未来展望

自7月中旬以来,南方多地出现了多次高温热浪过程。其中上一周的高温中心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部等地,如上海追平了1873年以来的最高温度(40.9°C);而这一周高温中心南退但热度不减,浙江中南部、福建大部等地都出现了接近或刷新历史纪录的高温,福州、温州、台州等地更是超过40°C。本文将对南方7月中旬以来高温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并给出全国范围内高温过程的展望。

Q1. 近期南方的热浪的直接成因是什么?
A1: 南方的热浪过程,最主要与副热带高压控制相关。

副热带高压可以说是高中地理课本就已出现的老朋友了。不过在气象学上,副热带高压不仅是半球三圈环流里横贯副热带地区的气压带,还是在全球有着具体的多个中心的天气系统—近期南方高温热浪,就是偏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

那我们怎么看到副热带高压的身影呢?作为一个活跃在对流层中低层(6000m以下)的高压,从海平面气压图或者等压面上的高度图(高压的等压面向上凸,表现为一个高度偏高区域)就能看出。这张7月8日-17日平均的对流层中层的天气图(图1)里,5880等值线包围的区域就是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区;而背景填色则表明南方的高度场偏高,反映出副热带高压和它所致的热浪偏强。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如此强势?

当前反常演变的拉尼娜事件,必须要背一个首要的锅。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也是高中地理课本的老熟人了,它们可以说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如影的两面。而这一次的拉尼娜在时间演变上非常特殊——历史上绝大部分拉尼娜事件,都在第一年的北半球夏秋季发展,冬季达到顶峰,随后在第二年开春时逐渐衰减;但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在去年秋季发展后,并未在今年春季衰减而是进一步略有增强,并在5月达到了强度顶峰(图2)。

万里之外海洋的炎凉,是如何影响到我国的气候呢?当拉尼娜事件增强发展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得更低,并导致上方大气变冷收缩下沉形成地面高压,并因为增强的气压梯度,导致了向西跨越赤道太平洋的信风明显增强。在赤道附近增强的信风诱发了北侧的异常反气旋,并与同为对流层中低层反气旋性质的副热带高压叠加,使得副热带高压显著增强。从图3的同期低空风异常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时间赤道太平洋信风(黑色箭头)和副热带高压(红圈)均的确偏强,与上文推论一致。

此外,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且出现更强的下沉气流同时,处在赤道太平洋西岸的马来群岛,却因为海温的偏高和岛屿地形的作用出现更强劲的上升气流。这一上升气流会通过南北向的环流圈作用,导致北侧副热带地区出现更显著的下沉,从而有利于低空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图4即示意图)。这在近期的南北向环流异常里也有明显的体现(图5,黑色圈即对应我国南方显著的下沉过程)。

而这两周内高温中心的变化,则与副热带高压南北移动有关—上一周中心偏北控制长三角附近,而本周由于北侧频繁的高空冷涡影响,副热带高压南退,转向长三角以南的浙江中南部、福建等地,导致当地本周高温严峻。

Q2. 全球气候变化,在这次高温热浪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A2: 对于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由于它持续时间(数日到半个多月)和空间范围(数十万到数百万平方千米)相对有限,很难直接地将它与由人类活动主导、全球范围内自完备工业化以来持续一百多年的气候变化关联。但如果问到未来数十年的高温热浪频率和强度的趋势,则可以用气候变化的趋势解释。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气温的影响,不仅在于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在于气温偏离常态的极端性(统计学以方差/标准差衡量)显著增强,表现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频率都有增加,其中极端高温因为变暖的趋势更加频繁(图6)。

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很多,如气候变化下北极的升温相对于北半球极地外更大,导致极地和热带间温差缩小,并使得由这一温差驱动的强劲西风带减弱,使得冷暖空气南来北往时受到的阻碍更小(图7);此外,当平均温度升高,大气能容纳的水汽含量(饱和水汽压)也将上升,而更多的水汽凝结时也会释放更多的热量,进而直接加热空气或驱动大气环流的变化。

Q3. 未来一段时间,全国高温有着怎样的趋势?
A3: 简要而言,南方大部的高温将继续,但中心将逐渐从如今的浙江福建一带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华北也将在月底前加入高温行列。相比之下,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和四川盆地)高温则只有下周中的一段时间出现。

要详细讲未来一段时间高温形势,就必须从天际的另一片炽烈说起。

自上周起,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欧、南欧多国出现了异常极端的高温(图8)。在周六葡萄牙出现刷新本国纪录的47.0℃后,周二英国也记录到40.3℃,刷新了2003年创造的高温纪录的同时,也是观测历史上首次记录到40℃以上气温。

这次高温过程,是被一个徘徊在大西洋近岸当地的冷涡所致(图9红圈)——它稳定地将来自撒哈拉大漠深处的炽烈暖气团向北引导,跨越直布罗陀海峡的碧波和伊比利亚的群山,直抵孤悬的英伦诸岛。

但它的影响不只在西欧与南欧的一隅;更辽阔的回响已经在远方的天地呼唤。改变一切的动力,正是在于频散效应——这个强烈的暖性反气旋本身是一个波源,并会向下游(东侧)的西风洪流里激发相应地波列,让能量的传播超前于波动的传播,并提前影响下游的环流形势,如同高空里的巨浪呼啸。很快,它的影响就将在大陆的另一侧际涯浮现(图9黑色箭头)。

首先,它让下游的高空槽明显加深,形成了当前疾驰的高空冷涡(图10黑圈),并携带着北侧的冷空气横扫长江以北大部——北方的高温也被暂时遏制,而退守东南沿海的副热带高压(图10蓝圈)也被压制无法北上。不过未来几天,长江三角洲和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高温依然猛烈,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接近或超过40℃的高温。

但在下周起,事情就向着极度烤熟的方向发展了——随着能制衡副热带高压的冷涡消亡,副热带高压开始肆无忌惮地增强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再度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图11-12蓝圈),气温将轻松达到37℃以上;到月底,甚至华北大部也将被高温笼罩。而偏南的福建、广东等地虽然高温有所减弱,但每日最高气温依然在35℃左右。

而在这个高空冷涡过后,西部地区也将迎来增强的大陆高压(图11绿圈)——这同样是频散效应的杰作。在大陆高压的影响下,西北地区大部和四川盆地也将再下一周迎来短暂的高温,所幸由于频散波列移动很快,不会像东部地区被稳定的副热带高压长期蒸烤。

而更长时间的展望上,由于前文提及拉尼娜出现反季节的发展,太平洋信风也长期偏强,可以预见今年夏季副热带高压也将总体呈现明显偏强态势,南方大部(甚至包括北方部分地区)的高温也将更加长久且猛烈,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工作。

这或许是夏季平凡的一幕,却也可能无言地承载着气候变化的当下,愈发频繁极端的热浪。

今天一起读,《人人能懂的相对论》。读的时候真的会大脑爆炸(并且产生自己原来这么聪明的幻觉[笑cry]

如果有人朝你扔板球,当脸被击中时,就会有疼感。物理学家认为疼的原因是在击中人脸时能量转移到了脸上,被转移的能量就是投掷者给板球的动能。

简单说,被打了就是在接收能量,这你敢信?[允悲]

爱因斯坦的导师兼同事赫尔曼·闵可夫斯基在1908年就宣告了古老时空观的死亡,“从今往后,作为空间的空间,和作为时间的时间都销声匿迹了,一个时空的结合体已取而代之。”

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人可以穿越数十亿年进入未来;寿命几乎可以无限期地延长,直到太阳死亡,海洋沸腾,太阳系陷入永恒的黑夜;我们可以观察到恒星从旋转的尘埃云中诞生,行星的形成,还有创世之初生命的蠢蠢欲动。

总的来说,在爱因斯坦的宇宙中,遥远的未来大门敞开,过往却被牢牢地锁死。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方程式:E=mc^2.(质能方程E-能量,m-质量,c-光速)。
这个奇妙的方程式意味着,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就像美元和欧元的互换一样,只不过,这里的汇率是光速c的平方。

由此展开,这个方程支撑了我们对宇宙运行的理解。为什么星星会发光?为什么核能比煤、石油更高效?它也能去解释一切质量的起源。

而看似宏观、复杂只有科学家能看懂的理论,在《人人能懂的相对论》中,作者用最简单有趣的语言,完完整整说明白了。全书没有比勾股定理更难的公式,就能推导出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式,E=mc^2。

时空的伸缩除了能让人星际旅行,对我来说最关心的就是,条件允许下,寿命也可以无限延长。只要速度够快,时间就能够慢。

《人人能懂的相对论》中作者举出了一个实验。

有一种叫粒子它的寿命很短,而且质量很小,所以很容易加速到很大的速度。特定条件下,它的寿命大约是2.2微秒(一微秒是百万分之一秒)。

上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们在纽约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里制造了一台机器,他们产生一个μ子束,μ子以光速的99.94%在14米直径的圆环上循环。

如果μ子在圆环中只能存活2.2微秒,那么它们只能跑15圈(利用圆的周长等于π乘以直径,其中π约等于3.142时,你可以自己算一下)。

实际上,它们跑了400圈,这说明它们的寿命延长了29倍,达到60多微秒。
实验事实说明爱因斯坦是对的,他走在真理的道路上。

这科学吗?有另一个实验可以说明,为什么时间可以伸缩。

想想一种叫作光钟的笨重钟表,它由两个镜子组成,镜子间,一束光来回反射,光束反射一次,光钟走动一下。例如,如果镜子相距1米,则光大约需要6.67纳秒完成一次往返。即光以每秒299792458米的速度移动了2米。

现在,把光钟放在一列火车上,随火车从站台上的人身边疾驰而过。重要的问题是,对站台上的人来说,光钟走多快?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假定时钟快慢是不变的,即每走一步需要6.67纳秒。

因为火车正在前进,在一个时间单位内,光必须传播更长的距离。
也就是说,站台上的人看来,由于火车的运动。因此,若要使光钟与它静止时走动的快慢相同,光必须传播得快一点,否则,它无法在6.67纳秒内走完这被拉长的距离。在牛顿世界里,火车的运动增加了光速。

但关键是,爱因斯坦认为光不能加速,它对每个人都一样。这引起一个令人不安的结果,即对站台上的人来说,由于光线要走更长的距离,移动的光钟每走一步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火车上的光钟它变慢了。

进一步看,光钟相对于乘客静止,乘客肯定会看到光钟每6.67纳秒走一个时间单位,心跳一次,它走1.5亿次。

与此同时,对站台上的观察者来说,火车上的光钟用了6.67纳秒多一点的时间来完成一个时间步。在数过1.5亿次时间单位后,他的心跳略多于一次。也就是说,在站台上的人看来,他比坐在火车上的乘客衰老得快。

这就是相对论的颠覆意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出生那天 凌晨三点姑姑被叫醒 那是姑姑唯一一次没有起床气还很紧张的一次谢谢你的妈妈[心]为我们的家庭增加了更多的欢声笑语[爱你] 2021年我们从一家四口到
  • 要是手里有500万,那它还有利息呢,每天400多,够一天吃喝拉撒睡了,还想住哪里就住哪里,也不用整理房间,打扫房间,舒服又潇洒,50年后,没出现特殊情况卡里还有
  • !#二战寄宿考研[超话]#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
  • 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淡云舒。四处寻觅只为找到推特小黑柴心灵生撮4最终归宿。流浪为了寻找梁晨amigo低音炮小哥哥那一杯清茶,一片拉菲lafite111之晚年。年
  • #炒股中有稳赚的方法吗# 昨天休息了一天,感觉好爽。 原计划今天是要搞个宏大战争历史题材写一写的,因为时间充裕了,但出了意外。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打开股票账
  • #陕西卫视2022丝路春晚如何做到「文化出圈」?# 近来的电视荧屏上,流量潮水退去,内容价值高地正渐次显露。 又逢一年新春,各大卫视春晚在这一时段历来是具
  • ㊗【茜廉】 热烈祝贺青岛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正式与广州茜廉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康尔茜廉新零售项目正式启动[拳头]康尔茜廉[拳头]强强联手[拳头]康
  • 脑心四香,改善脑代谢、改善脑供血不足,救心护脑、通络开窍、预防和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及脑梗塞,治疗脑出血和脑震荡后遗症,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失调、高血
  •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如此令人尴尬?
  • 【遗落在人间的美好文案】 1.如果你觉得打伞没诚意,那我淋雨爱你。 2.你剥开一只很酸的橘子而感到后悔了。但对于橘子来说,那是它的一切。 3.我不想再听见
  • #思维碎片# 某部意剧第三季开播了,看完每周的两集,要说对内心没有一点波动那是鬼扯,应该说这部作品无论原作第一本还是剧集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都充满了震颤的生命力。
  • 选1.的人 你是一个善良又乐观的人,也是个活泼的乐天派,在你的朋友当中,你总是能很好的调动愉快的气氛。你难过的时候不喜欢表现出来,其实你也有柔软的一面,希望被
  • 【5位遭遇“头发危机”的男明星:有的戴假发套,有的男神变大叔】 都说四十的男人一枝花,更别说娱乐圈里有名有利的男明星了!也有一些男明星,年轻时颜值冠绝四方,堪
  •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 】 很多业内人士分析产品时总说“优秀的手机设计必须要有辨识度”,但老实讲,平时咱们自己用手机时对于辨识度这方面的感知还真不是很强,不过只
  • #我们生活中的那点事# 【MinaChan系列】蜜娜醤就是现代年轻女性的代表!对外要会工作表现职业专业,喜欢对男朋友撒撒娇,在家里又变成乖乖小猫咪,会整理房间烧
  • BAS模块箱X12端子排是通过左上角电源模块把交流220V的电压转换成直流24V进行输出,再接入到端子排的右上角端子32给端子排供电。17-32端子并联起来,可
  • 另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上海本地银行——上海农商行亦是此次重组方。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成立于1985年1月,注册资本90.8亿元,其股东为上海市国资委,
  • 大唐洛阳城究竟有多壮观?风起洛阳,带你重拾国人的古都情怀 文史鉴赏 2021-12-01 08:41 以下文章来源于浩然文史 ,作者文史君 近日《风起洛阳》的
  • 【携程将施行 3+2 工作模式:一周两天可在家办公】昨天,携程宣布从 3 月 1 日起,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实行或逐步推行
  • 厨师运用本地优质食材,发挥创意制作出多款清新可口的精致素食,还有富有本地特色的菜肴,如鸡枞菌油炆麻婆豆腐、素辣味火锅等。菜品选择丰富,招牌菜有口感丝滑的脑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