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季课程 | 唯识三十颂-第八天
唯识与它空,关系一言难尽?
主讲:第17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日期:2022年2月4日(五)
先问候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札西德乐!
今天是冬季课程的第八天,继续讲解唯识典籍在藏地是如何开展的。之前提到大致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今天会多加一个部分:他空跟唯识的关系。这次分类上可能比较杂乱,但也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一些内容。
#「弥勒五论」到底是哪宗?
前几堂课当中,已经讲过很多弥勒教法如何出现的历史,不必再重复,但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首先是《丹珠尔》当中,印度论典对于弥勒教法的出现,有不同的说法。例如狮子贤论师的《般若八千颂大疏》(brgyad stong 'grel chen)提到:
「圣无着虽然领悟一切经典之意,但是对于《般若经》的字义两方面都无法领会,而感到不安。因此,弥勒为他讲说《般若经》、又撰写了《现观庄严论》本颂,传授给无着以及其兄弟等人,后经由后者诸师的祈请,弥勒因此撰写了五论。」
论师无畏生密(Abhayākaragupta,阿巴亚卡拉笈多)在《正处月光》(gnad kyi zla 'od)中的说法不同:
「佛涅槃后,金刚手承诺佛陀要负责结集佛语,召集弥勒等菩萨聚集一处,结集般若系经典。但是因为义理过于深奥,为了能够彰显其意,弥勒因此当时就撰写了《现观庄严论》的本颂。所以,狮子贤等人所主张,弥勒是后来为了回应无着才写下此作,这些观点有误;有些人则主张,弥勒的著作早已完成,但是并没有即刻宣说(是后来遇到无着才传出)。」
这些是《丹珠尔》(藏文大藏经的论藏部分)当中印度论师不同的说法,由于说法不同,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弥勒教法属于哪个宗派的部分,上堂课已经讲过了,今天再做一些说明。一般来说,对于弥勒教法属于中观还是唯识,印度和中国佛教的看法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在藏地却有很大的争论,有不同的主张、看法,主要的有三种:
一,五部论是中观,也是唯识;
二,五部论都是中观;
三,五部论都是唯识。
一,五部论是中观,也是唯识:
三种中比较普遍的主张是弥勒的著作一部分是中观、一部分是唯识,这样的主张有:鄂译师、理剑世尊、绒敦、果让。他们认为:《现观庄严论》是阐述中观思想;《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此论有颂文本和长行本两部)是所有大乘经的解释,而思想上主要是三自性的内容,所以属于唯识;《宝性论》是讲说如来藏经典的究竟大乘思想。
第八世法王米觉多杰的《入中论释》中提到:
「父尊大惹巴(桑杰年巴)说:『慈氏五论解释一切广大因果乘之教言。中间的三部论著,虽然没有不附带地提到中观法义,然而直接阐述的是唯识不共义的典籍;弥勒第一部论著(《现观庄严论》)属于中观唯识共同的论典;最后一部(《宝性论》)属于经续(显密)共同的论典。』」
这样的说法,也和普遍的说法一致,弥勒五论同时具有中观与唯识思想。
二,五部论都是中观:
说五部论都是中观的,是对于《现观庄严论》有现观权威之称的雅.米旁却吉喇嘛、多波.些饶蒋采,班钦.释迦乔丹等大多数的他空派大师,都一致认同弥勒五论都是中观的论典。
三,五部论都是唯识:
认为全部论典都是唯识的,有仁达瓦.寻努洛卓在〈对泽千堪布问答录〉中提到:
「弥勒的教法,在唯识当中,被无着兄弟和其弟子们讲说,如果弥勒的教法阐述的不是唯识思想,那么无着兄弟和其弟子的论著,也都会变成不是唯识宗的著作。结果会变得连一个唯识宗师也没有。」
在〈与喇嘛唯瑟蒋采问答录〉中提到:
「『弥勒五部论著当中,《现观》属于中观,其他四部属于唯识。』请问这样的说法依据为何?『如果中观,就应该全是中观,如果是唯识就应该全是唯识,但是,这样的分类很清楚是出自圣解脱军(Ārya Vimuktisena)和狮子贤(Haribhadra)。过去藏传佛教的大师们也都这样认为。』」
虽然过去很多藏传大师都认为弥勒思想是混合的中观、唯识的,但仁达瓦.寻努洛卓则认为全部都是唯识。所以,藏地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弥勒教法都是唯识,但是有这种说法的藏传大师很少。以上简略讲完五论属于哪个宗派思想的部分。
#无着兄弟对「弥勒五论」的释论
接着,这里要说一下无着兄弟对于这五部论,写了什么样的注解。
一般来说,五部当中的《大乘庄严经论》,世亲着有注释、《辩中边论》,世亲着有注释、《法法性分别论》,世亲着有注释。《宝性论》,一般认为有无着的注释,藏传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近来国际学术研究认为可能是世亲所注释,这部分以后上《宝性论》的课时再说。总之,一般认为,四部论著无着兄弟都有注释,但是《现观庄严论》是否有两位的注释就不确定。
讲到《现观庄严论》,佛学院的学生都很熟悉了,对于印度二十一家《现观庄严论》的注解都很清楚,这里再重复说的话各位可能觉得很闷,简略来说,其中有十二部对照《般若经》、九部没有对照《般若经》。对照的十二部当中的第一部,就是圣解脱军(Ārya Vimuktisena)所写的《二万颂八品二万光明释》。据说这部注释撰写的因缘,是当时有一位居士寂铠(dge bsnyen zhi ba'i go cha)从普陀洛山迎请了一部《般若两万颂》(nyi khri le'u brgyad ma)到瓦拉纳西,而圣解脱军也同时得到弥勒「前往东方」的授记而来到了瓦拉纳西,两人就在当地相遇。以此因缘圣解脱军得到了这部《般若两万颂》,并且开始了与《现观庄严论》的比对工作。这是比对《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的第一部注释合集。这段因缘,出自慧生智撰写的《般若摄义》。
另外,据说这些注释当中,《般若八千要义》是所有释论中最广博的,能够广泛解释二十部,或一般说十七部母、子《般若经》的一切意旨,所以公认为是众释中诠释能力最为广博者。这里就讲到十七部《般若经》,这十七部经在赤松德赞父子时期,就已经翻译成藏文,因此当时就有般若十七部经的说法。不过,之后有些大师反对《般若经》「仅此十七部」的观点,认为那不过是在说赞普时期曾经翻译了十七部《般若经》,并不是说《般若经》只有这十七部。否定《般若经》仅此十七部的人,认为象是《金刚手请问经》、《金刚幢请问经》都是《般若经》,并不在这十七部中,当然这些经典主要是之后由布敦巴的上师塔巴译师所新译的。
其他四部弥勒著作,多少也有印度的注解本,以《大乘庄严经论》来说,有无性论师(Asvabhāva)的注解、安慧的注解,利他论师对于前两个颂文的解释,还有迦湿弥罗班钦.迦纳室利的注解。《辩中边论》则有安慧撰写的对于世亲的注解,其他的注解者印度应该是没有的。
世尊理剑则主张:《瑜伽师地论》的主旨十七地、摄抉择的五地,和《摄大乘论》与《阿毘达磨集论》,都是弥勒菩萨所亲说,并由无着归纳整理。这样的说法也受到大部分学者的支持。至于将无着的《解深密经注》、世亲的《十地经注》和《三自性论》等等「八品」,其中多以无着所作为主的这一系列著作,整编为「弥勒二十论」,这样的说法则是藏地学者的归纳结果。
#和弥勒相关的二十部法
「弥勒二十论」包括「二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论》,两部;「二分别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两部;《宝性论》等「慈氏五论」,五部;《瑜伽师地论》(五部地论),一部;《摄大乘论》、《阿毘达磨集论》,两部;世亲的「八品」、八部论。这是一般说的「弥勒二十部法」。
世亲所造的「八品」是:《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释轨论》、《成业论》、《五蕴论》、《缘起经疏》(或有说是《辩法法性论释》,布顿、色惹杰尊等多位大师则认为是《缘起经疏》)、《辩中边论释》、《大乘庄严经论释》。
多罗那他着的《印度佛教史》中指出「八品」这个名称并不合理:「虽然称为八『品』(rab tu byed pa),但是其中的《缘起经疏》、《辩中边论释》、《大乘庄严经论释》和《释轨论》这四部很难说是『品』。」这一段的意思是,不合理的原因是「品」的篇幅通常比较小,而这四部论都是「释文」(tshig 'grel),篇幅较长,因此不能说是「品」。接着文中继续说到:「而且其中如《成业论》、《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论》称为「品」(rab byed)(译注:藏文中这四部论名都称为品,如《成业品》等),其他论又没有这样命名,所以是不合理的。」意思是如果要称为「八品」,那么应该八部论著的名称都应该统一为某某品才是。总之,对于以上谈到的「八品」和「弥勒二十部」,世尊理剑认为:这样的分类是藏地的说法,印度当时是没有的,这部分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弥勒教法最早的藏地注释
接着谈一下,弥勒教法最早的藏地注解是哪一本呢?
首先,藏地最早开始翻译弥勒教法的译师有巴曹译师和赞.喀沃切,他们二人前往印度听闻弥勒的教法。先是赞.喀沃切到了印度,据说当时他已经很老了,因此他将弥勒的教法当成是最后临终的法教,带着深切想要实修的心而向萨札纳(Sañjana)求法,请求教授《宝性论》,并且在当时的口译素.噶威多杰的协助下,听闻萨札纳的教授,据说后来就流传下来素.噶威多杰讲述时的记录。同时期还有一位名为贝玛僧格的译师,他也依止了萨札纳听闻了《大乘庄严经论》,后来也流传下来这部论的笔记。但上述这些笔记都已经失传了。
另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最早的弥勒注解,就是由鄂译师作的注解,《般若经》相关的注解有《现观庄严论》摄义和大疏,《心经》摄义和大疏,《大乘庄严经》、《宝性论》、《辩中边论》和《法法性分别论》四部论的摄义和大疏,这些著作大都流传至今,象是他着的《宝性论》摄义,现在大家都看得到。这就是藏地最早和弥勒教法的因缘。以上就是弥勒教法和藏地最初的因缘。
#弥勒教法的教学
接下来,除了翻译之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弥勒教法的教学。
之前课程中提到过弥勒实修的传承,就是由赞.咖沃切传下的,但据说这个传承已经中断。而现在藏地最主要的传承,是由鄂译师.洛滇些饶所传下的,他的寺院名为桑浦寺,这座寺院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的第一座佛学院,就象是印度的那烂陀佛教学院一样的重要。当时寺中有非常多的智者、大师,寺院主要的教学,就是以弥勒的经典为主,从中也撰写传出非常多相关的注疏,让弥勒的教法广为弘扬。
鄂译师本人和他的传承,不仅对于弥勒教法的弘扬具有极大的恩德,而且对于中观、因明的弘扬,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鄂氏传承对于整体藏传佛教是非常关键和有恩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并且应该记在心中的。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藏传佛教好像只知道四大教派,然后眼中只有自己的教派,当然尊重自宗自派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因此忘了过去,也就是还没有所谓的四大教派分类之前的那些祖师,也就是前弘期或后弘期刚开始的时候,当时有非常多的大师们,为了佛教鞠躬尽瘁,就是因为他们奠定了如此稳固的基础,才能让现在的藏传佛教,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道业上,方方面面都如此的稳固弘扬。祖师的恩德,是时刻都要铭记在心的。
以上就是弥勒教法跟藏地的因缘。 六,他空和唯识
「他空」跟「唯识」的关联性,这部分比较复杂,很不好讲。如果讲的方式不对,可能会冒犯到别人,所以这次说的并不是结论,而是提出一些看法和疑问,希望抛砖引玉,作为日后讨论的参考。
#「自空」跟「他空」的差别
他空和唯识是很重要的,在讲这个主题之前,首先我们要先知道「自空」跟「他空」的差别。要在短时间内讲清楚「自他」和「他空」是很困难的,总之,藏地后来开展出来的自空和他空的传承:
(一)「自空派」是以龙树《中论》和月称《入中论》思想为主的派别;
(二)「他空派」是以《宝性论》为主的弥勒教法和无着兄弟著作为主的派别。
两派的思想讲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来说:
(一)自空思想:主张「万法自性本空或谛实空」,这是自空派;
(二)他空思想:主张「本质如来藏的自性上不受客尘所染或客尘空,而如来藏自性不空」,这是他空派。
他空派的思想,一说是由赞.咖沃切的《宝性论》传承开始,换句话说,是因为他强调《宝性论》而开启了他空的思想。之后噶玛巴让炯多杰也特别强调他空思想。然而是到了多波瓦.喜饶蒋采的时候,他才扎实地确立了他空的思想,建立起全面的他空根、道、果的理论。因此之后他空派也常被称为觉囊派。因为觉囊派主要的思想就是他空。

净界法师

法华经讲记27

你现在所做的决定会影响到你的未来

  我们看蕅益大师对这种佛陀的智慧和佛陀的功德的一种总结,有三段,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是以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别。

  又发众圣之权巧,显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损生,位邻大觉。

  一期化导,事理俱圆,莲华之譬,意在斯矣!
  

——《妙玄节要》

  是以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本经中荡,就是消除化城。佛陀看有些人你叫他直接进入宝所,这个珍宝的房子有问题,佛陀就变化一个房子,就是空性,当然这个有所得不是凡夫的我执,它是法执,比较微细了,这种教法,方便教法。

  废除草庵,消除偏空涅槃的这种执著,打开方便之权门,显现真实的功德。

  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就是所有的修行,只要你会启动莲花,启动心性,都是成佛之道。所以你只要有这种观念,佛陀就能够为了上中下根、为你授记成佛。

  一个人从离苦得乐到空性,其实不难,稍微有点善根也知道快乐是有问题的,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因为你自己就算没有感受,你看老一代的你也知道,这个快乐会失掉。但是从寂静要出来,有些人有困难,那当然就跟你怎么进去的有关系,就是你怎么进空观的。

  所以佛法的因地很重要,因地心影响你的果地觉。你说我进空观是修无常,你要出来会比较困难,因为无常的空带有一点情绪化,就是我恨透你了,娑婆世界我再也不回来了!它带有点断灭,因为无常故苦,就是说他悟入空之前,带有苦谛的思考。

  这个苦谛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他今生的痛苦经验太多,所以他对痛苦的感受太深,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所接受的教育,他可能《阿含经》读的太深入,对无常苦无我,思考很深,所以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这种印象深刻以后,你要用《法华经》把他从空性带出来很难。所以佛陀讲经的时候,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他根本不想听了,他进入空观以后,佛陀要把他从空观里面拉出来,拉不出来。

  诸位,贵为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都没有办法把他们从空观拉出来,要等待下一尊佛陀了。

  就是说你这个空观要把你从空性拉出来,当然你修《般若经》,你修空观就是人生没有什么痛不痛苦,因为它因缘生,它没有自性,所以我就可以放下,这种人的空观他容易出来。

  那么总而言之,如果你不从空观出来,人生对你来说,那叫一个寂静,你就谈不上菩提这两个字了,那你的人生只有破妄,就没有显真这一块了。

  所以,《法华经》的目的就是要把一个人从空性带出来。就是说,你的法门都不用改变,你该干嘛还干嘛。你念佛,你不一定要执著只是净土,你可以为成佛而念佛,你为了无上菩提而念佛,你往生照样得到,但是你未来的路一帆风顺。

  诸位,你最好知道一件事情,你现在所做的决定会影响到你的未来。如果你现在只想到往生,就是说你所有的佛号的设定只到往生,好!这个佛号把你送到净土去,然后呢?然后所有佛号的功能全部消失掉了,因为你刚开始的心和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就是这样设定的。虽然他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是对你来说,是有量光、有量寿,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你一开始的设定,你就不是为了无上菩提来念佛的,你为了你个人的往生。

  所以,当你往生了以后,你看到别人他那个佛号对他的加持力还在,他从初地到十地,如此的顺畅,而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糟糕了,因为你所有的因地的修学,全部没有了,因为你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你变成要重新开始了,所有东西要重新开始了。

  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注意你的因地,我们现在经常很后悔,早知道我前生就怎么样,千金难买早知道啊!就是说我们看到别人怎么样,你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了,调整你的因地。

  你现在因地圆满的时候,你未来的路就能够很快的快速成长,所谓的大白牛车。

  所以就是说,《法华经》就是把你从空性里面,然后从空出假拉出来,在因地增加他的智慧,在果地又发众圣之权巧,显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损生,位邻大觉。

  在果地上让大家对佛道的羡慕,讲到三世诸佛的权巧方便,所谓的八相成道,示现生老病死等等,把这个权巧方便收起来,开显佛陀无量功德、无量庄严的法报二身,使令我们对佛道更加的好乐,能够增道损生,增加我们的功德,减损我们生死轮回的业力。位邻大觉,位临成佛。佛陀一方面讲智慧来引导我们,一方面讲功德来引导我们。

  一期化导,事理俱圆,莲华之譬,意在斯矣!
  

——《妙玄节要》

  做为释迦牟尼佛的一个总结。所以三世诸佛出世一定要讲《法华经》,否则他前面的方便门没办法收尾。

  就是说佛陀为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讲这部经、这部经、这部经,他一定要以《法华经》来收尾,他如果不以《法华经》作为收尾,那就像本经说的佛陀落入悭贪,佛陀没有把最好的东西给众生,而且没有把前面所开的方便门,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办法做一个交代,所以一期的化导一定要会入法华,这个时候理观事修要圆满,所以莲花的譬喻道理就在这里。

  就是说所有的修行都是一定有莲花和莲子,理观事修,这样才圆满。

  孚佑帝君 降诗
  修身学道志诚坚,说法立坛伴佛仙;随圣心专开正路,颠狂如马枉徒然。
  谈:修身、学道、行道
  夫今日宗教林立信众日增,天下之间无奇不有,如欲提高知名度者对敬神无济于事,修身者弃名利,学道者与世不争,行道者能先静己心灵才可行此正道,修身以正气随神,学道要专,非如心猿意马,此者学之无益,行道脚步要正,公私分明才能光明正大,学道之心如想要知名度,争辩教与宗之高低者免修,以免惹祸。修身要正气,去贪嗔痴,莫藉题发挥,利用圣佛仙神当摇钱树,法力咒语并非万能,俗语云:邪不胜正;奉劝天下众生启开智慧,明知修道难如何来克服。
  敬神要诚实,人若不诚敬神无益,今玄修宫孚佑帝君有此良机参着儒宗宝典副刊,玄修大道之期警醒天下众生,人要即刻顿开智慧,修身非远求而得道,道在人心远求不得,人身各有一个小天地,道在人身绕转,道在心何必远求,当今立坛者众,有几个宫坛能替天扬道,吾玄修有此良机,机会莫失,著书挽醒众生无量功德,印赠圣书醒人,可脱业与消灾,能助慈善功德金,福禄增寿延年,捐油香建道场得超九玄荫七祖登天。
  总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可解脱前业,福荫子孙,智慧超然,满门吉庆,今宵简略阐述修身学道与行道,以作主题来警醒天下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6.解锁所有章节后,全部章节都将亮起,可供主儿回顾梦中所见故事。M阿赞欧查最新“许愿如愿九尾狐”狐仙,阿赞欧查使用古法督造的狐仙能进入你的梦境,预告你
  • 发生炉焦炉煤气电捕焦氧含量浓度在线分析监测系统西安博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PUE-1000型煤气氧含量在线监测设备是经过多年现场经验总结不断改进而来,摒弃了蒸汽喷
  • #兰州名人##邹紫楠诗歌#作者邹紫楠,知名篆刻家、书法家、诗人 邹紫楠,别署邹风子、阿楠,法名如楠,民盟盟员。#兰州名人##邹紫楠诗歌#作者邹紫楠,知名篆刻家
  • 有一次,朱棣和姚广孝闲聊,时值冬天,朱棣出了一个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立马接下联:“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他有三个顾虑:第一,朱元璋尸骨
  • 这是一本不到半天就能看完的书,但是“我”压抑且重复的心理活动让我几度有放下的念头。这些重复的心理活动都是对女儿作为一个同性恋的控诉,但是在我们眼里像冗长的电影这
  • 难得早上做个早餐,我突然觉得好幸福今天窗外大雾,能见度不足3米,sun和团圆在被窝躺着看电视我在厨房做饭,突然感觉好幸福,小小的房子,一家四口,外面跟冷,家里很
  • 在众多望远镜中,以“光谱”二字命名的并不多,那么什么是光谱?为什么要观测天体的光谱?不同光子按波长排列的游戏从地球上的焰火到太空中的星星,很多物体都能发光。只要
  • 其元气自然说所立之真伪之平,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其一,人偶得自生,非天地故生人,王充批评了“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认为天地之气,交合生人与万物,是没有任何目
  • #学问分享官##文史知千年##文物有话说#宋钧窑鼓式洗,1965年12月27日入藏青岛市博物馆,现为镇馆之宝之一,高9.1cm,器口直径23.8cm,腹部浑圆,
  • ❷❻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遗失凡间的稀世珍宝吧,她们总是用她们的柔软与善良提醒我,在这世上,必须要爱一些人。❹ 在我身边,爱我并且保持浪漫的好像一直都是朋友,常常会
  • 零下1度 我再也不要出门了留在学校最厚的衣服就只有毛衣了 打字手都僵了上一次走过这个坡看到三条小狗和一条大狗跟我五狗对视(我称之为小黄小黑小白 不知道是怎么生成
  • 哈哈哈遇到你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运气好好第二天就碰到你直播了,然后越来越想去了解你喜欢你还有一次:那天我跟对象吵架了,好委屈特别特别想你,那晚我打开微博你就直播了
  • 7、再加少许橄榄油,倒入口蘑翻炒。2、口蘑洗净切半开水煮上3分钟沥干水分备用。
  • 只要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且此事能够增添你的生活情趣,提升人的品质,那么它就是有意义的,就不要过分去在意耳畔一切反对的声音,只要像优梨一样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 一般来说,一个大题材如果走趋势,会有低位的小票走连板加速,而信创这个大题材从启动以来,一直没有出现连板情绪票,中船汉光由于是3字头,连续加速涨停难度大,但这一周
  • 16、如果没有特别幸运 那就好好努力17、不论结局 有些人连遇见都是上上签了18、做好自己身边的事 普普通通 快快乐乐19、在喜欢的人面前 公主也会自卑20、有
  •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水平在线的酒,西楚酒花的风味非常突出,7.8%的酒精度一瓶也能微醺,只是我感觉100IBU的苦度并没有凸显出来,回口过于甜腻,很难跟他双倍的风格
  • 那天我迷糊中听到的叫声是巧合么,这次,你是要去新家了吗?明明是分开记录下的梦境,却像是连起来的道别……你离开后我第一次梦到你,你身体看起来还未恢复好,来见我一次
  • 当他睁开眼睛时,夹杂着决心与隐痛,却又坚定不移的眼神已经喻示了答案,当然此时的他,依旧是纠结难言,百感交集的,小兰花那一声声沉痛的“你不要走”其实也是东方青苍依
  • 因为往生是著重最后的一念,最后一念是真信、真愿、真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妄想杂念、分别执著,决定得生;如果最后一念还夹杂著妄念在裡头,就不能往生,这个我们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