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我们的新时代# 雅瑶乡抓牢“五项举措”,迈出产业兴旺新步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2年雅瑶乡按照融安县委、县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提质年”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按照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抓牢“五项举措”,围绕浪溪江产业带做足产业文章,着力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迈出产业兴旺新步伐。
抓政府引导,让优势产业变成助农增收极
雅瑶乡位于融安县东北部,常年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800毫米左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在340天以上,负离子每立方厘米常年保持在20000个以上;水资源丰富、土壤和水微量元素含量高,对种植金桔、罗汉果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经过多年的耕耘,金桔、罗汉果等特色产业种植在雅瑶乡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种植技术也日趋成熟,近年,以金桔、罗汉果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已初步形成聚集效应;火爆的销售市场价值,也让广大农民尝到了甜头。针对这一优势,雅瑶乡党委政府乘势而上,紧抓县级政策红利,一是将金桔、罗汉果苗木培育、种植技术、示范园建设、销售、加工、电商平台搭建等加以扶持引导,努力做到精准施策,为推动产业兴旺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做好特色产业奖补倾斜,引导群众选定特色奖补产业时,将金桔、罗汉果作为优先选项,让特色产业发展有所侧重;三是鼓励引导群众开展“破荒、上山”行动;针对耕地保护政策的日益收紧,主动引导群众将金桔、罗汉果等优势产业上山种植,将荒弃多年的山岭、闲坡充分利用。针对香杉已到可砍伐年限,计划砍伐后用于种植金桔、罗汉果的脱贫户,通过“上门”审批方式,让群众少跑腿,留足精力搞种植。全乡累计金桔种植面积 2.12万亩,罗汉果年种植面积0.4万亩,两项预计产值超 3亿元。
抓提质升级,让产业融合培育更强生命力
历经时光沉淀,大浪淘沙,勤劳上进的雅瑶人民不断追求卓越,金桔、罗汉果品质也得以不断发展升级,盛产高品质的金桔、罗汉果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群众对发展产业热情、信心十足。精益求精,为了继续提升市场竞争力。雅瑶乡一是加大苗木的源头管理,引导群众定点选购优质秧苗;二是加大技术攻关,引入行业部门专家、培育本土专家,推动田间地头学校成为产业技术培养的摇篮;三是加大产业融合力度。主动融入融安金桔产业聚集效应,借力产业联动,成立公司,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通过延伸产业链,进行产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既提供了乡域人口就业岗位,又通过“订单农业”进一步提升群众收入。
抓品牌打造,让传奇延续再创更新的辉煌
雅瑶人民追求品质的步伐从未停歇,始终矫健有力。雅瑶按照“一江产业、一岭山水、两坡文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了倾力打造金桔、罗汉果品牌的信心与决定。借助融安“金桔节”东风,举办“乡长带货+产业能人推荐”电商直播现场会,推荐本土金桔、罗汉果等特色产业品牌,让优质产业搭上网络“快车”。
抓好品牌基地打造,着重打造集种苗培育、种植示范、鲜果仓储、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烤整果、烤果心、低温脱水果等产品)、销售一体化的黄金村罗汉果产业基地,该基地总投资预计1100万元。基地建成后,每年能以较为稳定的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罗汉果年均1万吨,覆盖收购种植面积1万亩,带动种植户创收1.5亿元以上,让雅瑶乡罗汉果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产业,持续将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富民资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抓示范带动,让聚集效应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历年来雅瑶种植的金桔、罗汉果种植多以散户种植为主,难以形成“技术共享”聚集效应。为此雅瑶乡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激发带动脱贫示范效应,不断创新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利益联结式发展思路,由乡党委政府牵头,由8个行政村集体筹资,成立了融安县雅瑶生态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成立,将直接带动乡域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模式,将直接带动本乡群众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了脱贫成果。
同时,创建成立雅瑶乡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搭建农村青年施展才干平台,让怀揣桑梓之情的青年“归雁”有枝可依,激发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引导和动员青年创业者为乡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使其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乡村建设的“排头兵”。
抓电商流通,让雅瑶致富果走向更远的世界
雅瑶倾力打造“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助力产业兴旺的“雅瑶模式”,全力做好打造电子商务进乡、村两级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推动金桔电商销售模式强势崛起并不断向外辐射。借势融安金桔品牌效应,雅瑶培育出黄海刚、韦安安等众多名电商新秀。全乡开办电商企业10多家,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多个,电商行政村实现全覆盖。通过努力,目前雅瑶乡“浪溪江、桔良人”等产业品牌已逐渐成为县域知名品牌,电商网络年销售总额由“零”起步提高到目前的2千多万元,通过电商,直接、间接带动就业上千户,助力近1万余群众增收致富。
(通讯员:雅瑶乡人民政府 蓝文峰 李智文)

【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志峰:攻坚克难 内蒙古经济稳中向好】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形势严峻、全球经济艰难爬坡的复杂背景下,我区在攻坚克难中取得了怎样的经济运行成效?这种成效对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就上述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记者专访了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志峰。

  记者: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运行“稳”的基础,对扩大内需具有导向性作用,全区在稳投资、扩内需方面呈现哪些特点?

  潘志峰: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全区重大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随着加快推动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今年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以更多高质量项目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实现同比增长59.6%。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因素协同发力,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随着各领域紧锣密鼓推进高质量发展及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全区投资环境、投资基础兼具,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保持同步增长。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超前布局,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一季度,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6.7%,快于全部投资增速37.1个百分点,全区基础设施投资施工项目比上年同期增加148个。同时,积极推进民生领域投资,交通运输、水利环境等重点行业投资增速实现翻倍。

  三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全区三次产业投资比例调整为3.7:58.6:37.7,扩内需的动能正在积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陆续落地见效,一方面让社会领域投资活力显现,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零住餐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间投资活跃,一季度全区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9.5%,资金主要流向制造业。

  记者:从整体经济运行看,一季度三次产业及内部结构优化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呈现怎样的特点和积极变化?

  潘志峰: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全区坚定不移调结构、转动能。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平稳增长,优一产、强二产、扩三产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从一产看,全区大力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春耕备耕、畜牧业生产平稳有序,高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肉禽蛋奶等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从二产看,工业生产呈现良好增势,对内蒙古稳增长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呈现“四大加速”态势。一是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制造业支撑有力,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延续了“领跑”优势,同比增长10.3%,对全区工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新型产业加速成长——高新技术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非煤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三是工业新产品产量加速增长——单晶硅、稀土磁性材料、风力发电机组等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四是新动能投资加速扩张——工业技改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9%和91.5%,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释放。

  从三产看,全区服务业虽受到疫情冲击,但在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推动下,民生保障类消费品供给有力。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实现逆势增长,服务业保民生、保就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记者: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为我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潘志峰: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叠加区内疫情散发影响,全区经济承压运行。但在稳增长政策举措的有效推动下,一季度全区整体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稳中向好,为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来看,重点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在稳增长政策有力推动下,全区经济在持续恢复中实现“稳开局”。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为全年全区经济运行树起稳的风向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业经济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1-2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在以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的牵引带动下,有力夯实了全区经济发展稳的基础。

  二是在重点物资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扎实推动下,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全区市场商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调控目标2.1个百分点。

  三是在工资增长及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等因素的积极影响下,全区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和6.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记者:沿着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态势,在继续推动经济稳字当头、稳中向好及平稳健康发展中,我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攻坚克难、取得突破?

  潘志峰:总的看,一季度全区工业与投资为“稳开局”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上半年稳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需着力从“稳企业”和“促转型”两方面发力。

  一是把“稳企业”作为稳经济的基础,以“链”式思维加强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前期要“储”,即储备一批促转型、调结构的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中期要“快”,以政策、资金配套加快缩短企业项目建设周期,推动项目尽快投产;后期要“稳”,做好项目投产运行配套服务,促进项目投产后形成实际产能。同时,要“一企一策”加大对濒临破产困难企业的帮扶,让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活得下”“稳得住”“长得大”。

  二是面对疫情这个最大的变量,需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一季度,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9.5%,低于第二产业1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占比较高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对疫情敏感度较高,抗风险能力弱,而抗风险能力较好的线上销售、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全区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企业研发创新主体地位有待提升。下一步,需认真贯彻落实全区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其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需利用好小长假、节日等消费窗口期,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农村消费市场提质扩容,促进消费尽快回升。第三要在塑特色、树品牌、增活力上下功夫,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切实提升产业供给质量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内蒙古日报)#喜迎二十大 献礼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

#轨道交通# 重磅!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发布

2022年3月29日,在湖南省政府网发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文字号湘政发〔2022〕6号。全文24811字,本文仅节选,需看原文请自行下载。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202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提出,支持长株潭等都市圈建设。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从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至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经历几十年的有效探索,已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支撑。新时代加快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发展,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核心支撑,也是进一步促进各类要素高效集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必由之路,对引领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长株潭都市圈区域范围

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

本规划是指导长株潭都市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发展基础

经济实力全省领先。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7893亿元、5712亿元、1454亿元、520亿美元和20.7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38.8%、40.3%、44.7%、56.2%和85.6%。同城化加速发展。常住人口达到1484万,城镇化率达到80.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长株潭一体化上升为全省战略,三十大标志工程启动建设,规划融合、交通互联等“十同”行动取得重大进展,通信同号、同城同费、“一卡通”应用等公共服务共享不断拓展,都市圈内部人流物流更加便捷,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区位交通优势凸显。

京广、沪昆、渝长厦高铁及京港澳、沪昆等多条高速动脉交汇,长沙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显著提升,航线网络日益完善,湘江航道联通长江“黄金水道”实现通江达海,城际铁路、芙蓉大道等域内交通骨干陆续贯通,已形成高铁、城铁、高速、城际快速道、高等级航道、国际国内航线等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

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工程机械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位列全国首位,电力机车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航空航天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电视、出版、动漫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动能日趋强劲。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突出,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磁悬浮技术等一批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先后涌现。市场魅力不断彰显。湖湘文化底蕴深厚,山水洲城形象凸显,城市活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长沙市连续14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

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推进长株潭“五位一体”建设,发挥长沙市辐射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作用,加快推进都市圈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等同城化发展,提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长沙市辐射力和引领力,发挥株洲市、湘潭市比较优势,补齐县城发展短板,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独具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和科研资源共享,整合创新资源,实现高效配置,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开放合作。构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打造高水平内陆开放平台,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营造市场统一、规则互认、要素自由的发展环境,构筑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新机制。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长株潭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同城化取得重大进展,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标杆。经济人口承载力更强。都市圈内部分工更加协调,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左右。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一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市政领域重大工程,长沙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一小时通勤圈”全面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度更深。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左右。

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力和引领力大幅提升,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编制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统筹区域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打造多层次、优衔接、同城化、高品质的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长赣段,推动呼南高铁顺畅转换连接长株潭,研究长株潭对接长三角、山东半岛的高铁新通道,逐步打造长株潭高铁枢纽和国际铁路枢纽。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或市域(郊)列车,加快推动高铁与城际“零换乘”,规划建设常益长与武广高铁直通线等工程。

进一步增加长株潭城际铁路小编组列车运行,加快推进“公交化”运营。研究建设长株潭连通岳阳市、衡阳市、娄底市等地的城际铁路。加强长株潭主城区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逐步建成连通长株潭主城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科学推进长沙市地铁发展,预留长株潭轨道交通新线接入条件,逐步推动长株潭轨道交通建管养运“一张网”。充分发挥技术、产业等优势,研究推广中低速磁悬浮系统制式的应用,打造长株潭轨道交通特色。

完善提升道路运输网。进一步提质、扩容、加密长株潭高速公路,强化高速公路对外连通能力和内部转换能力,大力推进京港澳、沪昆等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容工程,规划建设长株潭都市圈环线。进一步加密拓展融城快速干道,构建形成“十二纵十横”快速干道网,加强融城干道与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衔接,并与相关道路形成合围中心城区的干道环,提高快速通行能力。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主要路段提质升级、长株潭城际路段扩容、重要城镇过境路段改线、“断头路”连通、繁忙路段扩建或立交改造等工程。提高国省干线公路进出城拥挤路段的通行能力,减少过境交通与城际、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构建区域智慧道路体系,共同谋划打造智慧道路示范通道。

▲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

建设长沙航空枢纽。实施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高标准建设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推动机场空域资源扩容优化,进一步提升长沙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新增加密国内主要城市航线航班,优化完善国际航线网络,推动开通以货运为主的第五航权国际航线。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强,推进跨航司中转服务。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推动飞行服务站等通用航空保障设施建设。

增强水路运输能力。畅通“一主两支”水运通道,补齐航道设施短板,实现干支衔接、通江达海。进一步研究提升湘江主干航道等级,力争实现湘江长株潭下游航段常年3000吨级通航,丰水期万吨级船舶直达长沙(铜官)。有序推进涟水、渌水两条支线航道建设,推动浏阳河等旅游航道开发。谋划推进长株潭组合港,有序推进码头泊位建设,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一体化港口体系。加强长株潭港口与城陵矶港的联动,探索推动岳阳虞公港建设长株潭“飞地港口”。

来源:长沙向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发誓,这样吃早餐真的不会胖!记录一下今天的坎坷早上早8⃣️电梯人太多了 又是一如既往的爬楼 今天爬七层 本来早上还没有很清醒 爬完立马精神了想减肥买了好多粗粮
  • #金光布袋戏cos# 当布袋戏女角都是四坑少女一个奇奇怪怪没有二设的二创脑洞。#玲珑雪霏# 旗袍特工,带着重重秘密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的伪装者#凤蝶#朋克lo
  • [憧憬][憧憬]#泉城冬游记##文博热展##还有3天就是除夕了# Via(摄影:周坤)@山东博物馆【春节双展盛大开幕】#文博热展##鲁博自然奇迹##新年晒宝贝#
  • 在所有的灵魂伴侣当中,他们不仅仅是初次相遇就有一种失散已久的亲人感觉,而且几乎所有的灵魂伴侣可以说是都是属于一种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时候,便会怦
  • 有一天我无意中看见婆婆给我老公发的信息,问我老公:如果你媳妇不给我养老也不孝敬我,你会怎么办? 我老公说:妈你放心,你儿子肯定给你养老,但是你儿媳妇不给你养老,
  • #满汉全席[超话]##YY40109[超话]# 针对超话内粉丝对于满汉新增业务相关疑问现做出如下说明: 1.该业务展开处官方抽50% 2.歌手签约统一为45%
  • 李子柒 螺状元 肖叔叔 好欢螺 只投螺碗 螺满地 家柳江人家 螺蛳粉~~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优惠券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人会陪你走到最后,碰到了即便是有缘,即使
  • 最值得称道的是,苏州人没有因为风险盲目排外,大家表达了对三位上海游客的担心,也点赞他们在苏州的文化之旅有品味,大家表示疫情松绑后也要复制一趟“寻宋之旅”朋友圈里
  • 阳光像在牛乳中漂染过,默默地泻在周围的草丛与树叶上,周围都是清一色的乳白,仿佛既是清新的早晨,又是宁静的黄昏。穿行在空气氤氲的山间小道中,流连在桂雨潇潇的街头巷
  • 1、很多省份都已经实行一建可以等同中级职称用来评高工了,所以很多工程师朋友不禁疑问:是不是说一建对应中级职称后,中级职称的价值就被弱化掉了?如果我考了一建,那我
  • 今年夏天在微博,关注了徐文兵大夫,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推荐了很多中医大夫的微博给我,刷到了很多中医的贴子,那阵子正对中医痴迷着,就遇到了一篇中医治鼻炎的方子还有患者
  • 最后安可的口条可太顺了,哈哈哈[鼓掌]丽东姐的Mad Gretch,high爆全场,完美![打call]张泽,抢不到小酒馆的票的我,在这部剧领略到了泽哥的“浪”
  • 作为半全职up主,他做过1000万播放量的视频,也有过流量焦虑,但是二舅的故事,是他一直想做,“哪怕掉粉”也要做的题材。”广大网友们说,二舅像是故事里走出来的人
  • 再到中心医院一查,已经发展成肺炎了,老母亲的眼睛水在那天下午都要流干了,从门诊部一直哭到住院部……自责没有照顾好她、没有早点带她来医院,我幺儿才滴滴大个月娃儿,
  • jz感情方面是有洁癖的,他不喜欢别人碰他,不喜欢别人追他,但他是那种只要是确定了关系,他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不会花太多精力去表达我好爱你啊,没你我活不了啊之
  • 另一方面,张李氏是一位美丽又有德才的女子,许多人都希望能娶她过门,面对家境的贫穷,婆婆的打骂,她能安于贫困又安于本分,不被金钱财物所动摇,只尽力去事奉婆婆,赡养
  • )■■相談すること■■1.次の人は服用前に医師、薬剤師又は登録販売者に相談してください(1)医師の治療を受けている人。2.小児の手の届かない所に保管してください
  • 也许,某一天,当每一种生存方式都被允许,被保护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文明”。在太多的失望里,逐渐丢失了原不该有的奢望。
  • #严浩翔[超话]##严浩翔 天生原创者# yhx#严浩翔 时代少年团第一rap担# “月亮温柔了百年,而你惊艳我整个青春” " ,
  • 任性又鲁莽,天真又幼稚,不过,却是直率地如此耀眼,你应该是绞尽脑汁在替我想办法吧,尽管做法非常不合理,可是艾玛你不知道吧,光是你那份心意就让我觉得自己好幸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