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调查】从手挖肩挑到智能制造 飞驰的不仅是天津地铁的速度……】https://t.cn/A66XYIPD天津,是我国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1970年4月7日,天津地铁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在当时被称为“7047”工程,而这也开启了天津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开凿隧道只能是“开天窗”式的明渠开挖,靠的是手挖肩挑小车推的“人海战术”,地铁隧道几乎都是靠沿线居民等广大群众义务劳动挖出来的,高峰的时候,每天有多达上万人参与一线施工。时光荏苒,人们对轨道交通曾经的那些展望与设想,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繁忙线路,穿梭往来于地层之下。

  麻花型隧道群的“拧巴”与带来的便利

  天津地铁10号线,作为天津“东南半环线”,串联起了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的多个客流集散点,眼下,10号线一期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及盾构区间,大部分都已完工,线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也已经被拿下了,那就是柳林路站至环宇道站区间隧道的盾构工程,因为,这段隧道必须要从海河下方穿过。

  说到工程难度,天津地铁集团副总经理殷波介绍道:“穿越海河的时候隧道埋深非常大,隧道直径是6米,河底到隧道顶之间还要保留一个跟隧道直径相当的覆土厚度,再加上河本身的深度,隧底埋深一般在30米左右,水压力非常大,设计和施工都必须十分严谨,才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殷波

  为了尽最大可能方便乘客,地铁在设计上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平常乘客需要换乘的时候,往往都得上楼、下楼,穿越长长的地道,为了使换乘更便捷,天津的地铁建设者们做了很多努力。

  天津宾馆站、肿瘤医院站,是地铁5、6号线的两大交会车站,换乘人数众多,在这两个站点,乘客从其中一条线路上下来,不用上下楼,只需要横穿不到10米宽的站台,就能登上另一条线路的列车,如果赶上5、6号线列车同时到达,您快走几步,10秒钟就能完成换乘,这就是同站台换乘。

  同站台换乘,听上去很简单,可实现起来却是对设计和施工的极大考验,说白了,乘客不用上下奔波了,地铁列车就得上下奔波。5、6号线左右线加起来一共八条隧道组成的隧道群,要在长达八千多米的地下区间内,上下重叠,交替扭转,两条线路就像拧麻花一样,才能最终翻转到同一站台上,因此这也被称为麻花型隧道群。

拧麻花隧道示意图

  为了确保隧道群结构稳定,每个区间内四条隧道的盾构施工都有严格的顺序,而且四台盾构机在各自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距离、不能相遇,以此减少对隧道之间土层的扰动,这一切都需要非常精密的施工组织计划。

盾构施工

  正是因为建设者们脚踏实地下的这些功夫,地铁5、6号线才最终顺利实现了同站台换乘。开通几年来,每当听到人们称赞这两条线路乘坐舒适、换乘方便快捷,殷波和同事们都会感到特别欣慰,曾经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施工紧锣密鼓 新线路即将开通

  按照计划,地铁10号线一期将在今年年内全线通车,另外,天津目前正在建的地铁线路还有7号线、8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北段等。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土建4标的果园南道站,全长322米,眼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近半。

  果园南道站紧挨着京津公路,南边就是丰产河,地下两层承压水,水系联系很强,因此在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突涌的风险。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于淼介绍说:“我们坚持分层开挖,开挖之前还要人工对开挖当层的墙缝进行探挖,看有没有冒水点,同时加强对基坑钢支撑和周边构筑物的监测,随时观测有没有出现倾斜和沉降。”

  除此以外,果园南道站的施工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大麻烦,就是地下管线切改工程。果园南道站,周围分布着众多居民区和商业区,其中一些小区拆迁后,在地底下遗留了大量的水电管线,有废弃多年的,也有正在使用的,纠缠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作为管线切改工作的负责人,项目部副经理顾兴业必须把这团麻一根根捋出来,挨个寻找产权单位,然后再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制定整体的管线迁移方案,为地铁施工腾挪空间,因此,他这个岗位也被叫做“地铁施工的拓荒者”。

顾兴业工作照

  好不容易把地下管线摸排清楚了,到了切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令人挠头的事儿,比如说,每家产权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切改的时间段,还是可切改的范围,各有各的规矩,有些单位甚至一年才允许切改一次,如何协调大伙儿彼此配合,以地铁施工为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管线的迁移,保证地铁工期,对顾兴业来说,是个相当大的考验,回忆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说:“最急的时候是去年,好多老旧管线探挖出来,产权单位也认不出来是不是自己的,就得回去查图,来来回回特耽误时间,只要有一根线或一个杆体没迁走,施工就没法儿进行,当时黑天白天加班,媳妇儿生孩子我就在医院陪了一个晚上,还没睡觉。”

顾兴业工作照

  在项目部和诸多管线产权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果园南道站的施工障碍被逐一清除,一切顺利的话,车站主体结构将在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为相邻两个车站的盾构始发提供接收条件,而果园南道站所属的4号线北段,则将在2024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智能制造 助力地铁建设

  天津地铁11号线管片厂,由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承建,11号线一期全线20个盾构区间、将近两万四千环地铁管片,都是在这里加工生产的。管片,通俗说就是组成管道的混凝土片,六片半弧形管片拼成一个环,在隧道开凿过程中,盾构机一边掘进,一边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环在地下拼接起来,一条隧道就形成了。“管片预制对精度要求很高,第一要防渗,互相之间又不能错位,像我们的预制精度都在0.5个毫米,精度越高,组装成环的隧道会越严密。”地铁11号线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说。
管片厂

  作为地铁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的预制工序十分复杂,从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再到蒸养、水养,等待管片强度不断生长,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每一片管片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用于盾构施工,都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管片厂

  为了提升管片预制的精度和效率,武保华带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下决心要把管片生产这个土建的活儿,干出高科技的味道来,他们相继研发出钢筋剪切自动分拣系统、管片喷雾湿养系统等设备。在诸多的发明创造中,武保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还是生产线上的全自动智能收面机器人。收面也叫抹面,是指将混凝土管片粗糙不平的表面抹平整,抹得越平,对盾构机的磨损越小。

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和同事们

  为了研制这台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管片抹面动作,武保华他们这群原本对机器人一无所知的人,可是费了大劲了,毕竟要想让一条机械手臂像人的胳膊一样灵活自如地动起来,并且知道哪儿能动哪儿不能动,以及什么时候如何动,需要借助极为复杂的软件程序和参数计算。 “就得自己去学,查阅大量资料,先对机器人有个认知,然后再一点点琢磨怎么让它把这个面儿抹起来,反复进行大量的参数对比试验,大夏天在厂房里一待就是一天,不停刷轨迹刷程序,汗流浃背,这才终于研制成功。”质量员赵泽伟说。

管片收面机器人

  借助先进的设备,管片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到今年三月,11号线管片厂累计生产管片22000多环,其中将近一万环已经被发往各个标段用于盾构施工。

  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天津地铁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建设之路。几年来,随着多条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天津地铁构建起了安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津云调查】从手挖肩挑到智能制造 飞驰的不仅是天津地铁的速度……

2022-03-22 14:27 津云

  天津,是我国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1970年4月7日,天津地铁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在当时被称为“7047”工程,而这也开启了天津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开凿隧道只能是“开天窗”式的明渠开挖,靠的是手挖肩挑小车推的“人海战术”,地铁隧道几乎都是靠沿线居民等广大群众义务劳动挖出来的,高峰的时候,每天有多达上万人参与一线施工。时光荏苒,人们对轨道交通曾经的那些展望与设想,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繁忙线路,穿梭往来于地层之下。

  麻花型隧道群的“拧巴”与带来的便利

  天津地铁10号线,作为天津“东南半环线”,串联起了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的多个客流集散点,眼下,10号线一期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及盾构区间,大部分都已完工,线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也已经被拿下了,那就是柳林路站至环宇道站区间隧道的盾构工程,因为,这段隧道必须要从海河下方穿过。

  说到工程难度,天津地铁集团副总经理殷波介绍道:“穿越海河的时候隧道埋深非常大,隧道直径是6米,河底到隧道顶之间还要保留一个跟隧道直径相当的覆土厚度,再加上河本身的深度,隧底埋深一般在30米左右,水压力非常大,设计和施工都必须十分严谨,才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殷波

  为了尽最大可能方便乘客,地铁在设计上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平常乘客需要换乘的时候,往往都得上楼、下楼,穿越长长的地道,为了使换乘更便捷,天津的地铁建设者们做了很多努力。

  天津宾馆站、肿瘤医院站,是地铁5、6号线的两大交会车站,换乘人数众多,在这两个站点,乘客从其中一条线路上下来,不用上下楼,只需要横穿不到10米宽的站台,就能登上另一条线路的列车,如果赶上5、6号线列车同时到达,您快走几步,10秒钟就能完成换乘,这就是同站台换乘。

  同站台换乘,听上去很简单,可实现起来却是对设计和施工的极大考验,说白了,乘客不用上下奔波了,地铁列车就得上下奔波。5、6号线左右线加起来一共八条隧道组成的隧道群,要在长达八千多米的地下区间内,上下重叠,交替扭转,两条线路就像拧麻花一样,才能最终翻转到同一站台上,因此这也被称为麻花型隧道群。

拧麻花隧道示意图

  为了确保隧道群结构稳定,每个区间内四条隧道的盾构施工都有严格的顺序,而且四台盾构机在各自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距离、不能相遇,以此减少对隧道之间土层的扰动,这一切都需要非常精密的施工组织计划。

盾构施工

  正是因为建设者们脚踏实地下的这些功夫,地铁5、6号线才最终顺利实现了同站台换乘。开通几年来,每当听到人们称赞这两条线路乘坐舒适、换乘方便快捷,殷波和同事们都会感到特别欣慰,曾经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施工紧锣密鼓 新线路即将开通

  按照计划,地铁10号线一期将在今年年内全线通车,另外,天津目前正在建的地铁线路还有7号线、8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北段等。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土建4标的果园南道站,全长322米,眼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近半。

  果园南道站紧挨着京津公路,南边就是丰产河,地下两层承压水,水系联系很强,因此在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突涌的风险。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于淼介绍说:“我们坚持分层开挖,开挖之前还要人工对开挖当层的墙缝进行探挖,看有没有冒水点,同时加强对基坑钢支撑和周边构筑物的监测,随时观测有没有出现倾斜和沉降。”

  除此以外,果园南道站的施工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大麻烦,就是地下管线切改工程。果园南道站,周围分布着众多居民区和商业区,其中一些小区拆迁后,在地底下遗留了大量的水电管线,有废弃多年的,也有正在使用的,纠缠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作为管线切改工作的负责人,项目部副经理顾兴业必须把这团麻一根根捋出来,挨个寻找产权单位,然后再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制定整体的管线迁移方案,为地铁施工腾挪空间,因此,他这个岗位也被叫做“地铁施工的拓荒者”。

顾兴业工作照

  好不容易把地下管线摸排清楚了,到了切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令人挠头的事儿,比如说,每家产权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切改的时间段,还是可切改的范围,各有各的规矩,有些单位甚至一年才允许切改一次,如何协调大伙儿彼此配合,以地铁施工为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管线的迁移,保证地铁工期,对顾兴业来说,是个相当大的考验,回忆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说:“最急的时候是去年,好多老旧管线探挖出来,产权单位也认不出来是不是自己的,就得回去查图,来来回回特耽误时间,只要有一根线或一个杆体没迁走,施工就没法儿进行,当时黑天白天加班,媳妇儿生孩子我就在医院陪了一个晚上,还没睡觉。”

顾兴业工作照

  在项目部和诸多管线产权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果园南道站的施工障碍被逐一清除,一切顺利的话,车站主体结构将在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为相邻两个车站的盾构始发提供接收条件,而果园南道站所属的4号线北段,则将在2024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智能制造 助力地铁建设

  天津地铁11号线管片厂,由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承建,11号线一期全线20个盾构区间、将近两万四千环地铁管片,都是在这里加工生产的。管片,通俗说就是组成管道的混凝土片,六片半弧形管片拼成一个环,在隧道开凿过程中,盾构机一边掘进,一边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环在地下拼接起来,一条隧道就形成了。“管片预制对精度要求很高,第一要防渗,互相之间又不能错位,像我们的预制精度都在0.5个毫米,精度越高,组装成环的隧道会越严密。”地铁11号线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说。
管片厂

  作为地铁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的预制工序十分复杂,从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再到蒸养、水养,等待管片强度不断生长,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每一片管片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用于盾构施工,都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管片厂

  为了提升管片预制的精度和效率,武保华带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下决心要把管片生产这个土建的活儿,干出高科技的味道来,他们相继研发出钢筋剪切自动分拣系统、管片喷雾湿养系统等设备。在诸多的发明创造中,武保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还是生产线上的全自动智能收面机器人。收面也叫抹面,是指将混凝土管片粗糙不平的表面抹平整,抹得越平,对盾构机的磨损越小。

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和同事们

  为了研制这台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管片抹面动作,武保华他们这群原本对机器人一无所知的人,可是费了大劲了,毕竟要想让一条机械手臂像人的胳膊一样灵活自如地动起来,并且知道哪儿能动哪儿不能动,以及什么时候如何动,需要借助极为复杂的软件程序和参数计算。 “就得自己去学,查阅大量资料,先对机器人有个认知,然后再一点点琢磨怎么让它把这个面儿抹起来,反复进行大量的参数对比试验,大夏天在厂房里一待就是一天,不停刷轨迹刷程序,汗流浃背,这才终于研制成功。”质量员赵泽伟说。

管片收面机器人

  借助先进的设备,管片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到今年三月,11号线管片厂累计生产管片22000多环,其中将近一万环已经被发往各个标段用于盾构施工。

  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天津地铁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建设之路。几年来,随着多条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天津地铁构建起了安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记者宋新新)

#家乡年味大赏##家乡美食探店# 年前,【甬府尊鲜】终于在国贸商城北区四层开门迎客,尽管开业做得很低调,但依然引来朋友圈刷屏,“终于可以在北京吃到涌府了”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其实,【甬府尊鲜】和【甬府】还是有些区别的,正如创始人翁拥军先生对北京首店的评价:北京餐饮我们还不大熟悉,这次就算是一个“试水”之旅吧。

我身边的朋友,但凡到上海,【甬府】是必去的打卡之地。这家位于上海茂名南路59号,老锦江饭店饭店北楼12层,在电梯间甚至连个指示牌都没有的餐厅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一众食客乐此不疲呢?

我想不仅是因为他连续五蝉联米其林一星餐厅和黑珍珠二钻餐厅,以及创始人翁拥军先生在上海餐饮界良好的口碑,更多的应该还是其主打的宁波菜的绝味至鲜。以最新鲜的原料和最传统的烹饪方法诠释最地道的宁波味道,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已经成为了甬府的标识。

像招牌十八斩、宁波汤圆以及各类时令海鲜等颇具地域特色的珍馐真的是在别家吃不到,或是说别家真做不出来【甬府】的味道。

和诸多高端餐饮品牌一样,【甬府】在打响知名度之后,也开始着手打造“副牌”,但和其他品牌另设子品牌LOGO不同的是,无论是【甬府尊鲜】还是在上海覆盖更广的【甬府小鲜】,【甬府】这个主品牌前缀始终伴随,由此也不难看出“甬府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自信以及守护品质的决心。

尽管我不大喜欢“亲民品牌”这样的称谓,但【甬府尊鲜】和【甬府小鲜】的确是拉近了更多人结识【甬府】的距离。像“尊鲜”人均300-500元,“小鲜”人均200-300元的价格区间,就可以吃到和【甬府】人均过千的相同品质菜肴,谁会不觉得幸福满满呢。

【甬府】和【甬府尊鲜】我都有试。很多人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就是这个两个品牌近似,但客单价却相差近一半,区别到底在哪呢?

我个人觉得,作为主打东海海鲜的宁波菜餐厅,【甬府】和【甬府尊鲜】的菜单基本上70%以上的菜式是相同的,海鲜的鲜度与出品品质也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海鲜的规格,【甬府尊鲜】的海产品在规格上较主品牌要低一些。举个简单的例子,常吃大闸蟹的人应该了解,3两的和6两的不仅仅是斤两上的差异,看起来差一两但价格可是成倍上涨的,同理,其他海鲜也如是。

长久以来,涌府的进货从不是靠市场或是单一的供应商,而是直接有选品团队到原产地直采第一手货源。如此,其实除了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品质外,价格并不比从供货商那里拿货便宜,有的甚至还要更贵,原因自然是他们对食材的要求极高,需要“挑肥拣瘦”,但食客吃到嘴里可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口鲜。我一直认为,在掏真金白银面前,谁都不会比谁傻哪怕一秒钟,买账【甬府】系的餐厅,不管是涌府还是“尊鲜”、“小鲜”,自然是觉得吃他能值回票价的。

此外,【甬府】以包间、大桌为主,餐具的选配上也更庄重,位上的菜式要多一些,而【甬府尊鲜】则偏重于散台,菜品分量更适合4-6人的散客,包间的容量也略小,但这些也并妨碍商务会谈、朋友聚会和小范围家庭聚餐的选择。

在北京,想吃道地的宁波菜和东海海鲜,我认为【甬府尊鲜】是个不二选择,其实,“尊鲜”都来了,【甬府】还会远么?

推荐菜式:
堂灼十八斩, 作为【甬府】的金字招牌,这道菜一直以来都是桌桌必点的首选。尤其是赖于科技手段,红膏蟹跳脱出季节性的纠缠,已是四季皆可食的生炝模范。

何为十八斩,一说是将蟹斩落十八刀整形后每件蟹肉都带着火红的蟹膏如旭日始旦;一说是生炝时需配上十八种调味料才可以让滋味尽显;还有一说是并非斩落的“斩”,而是宁波方言“ZAN”的谐音释义,表示炝拌时拌匀调味料上下抖落十八下即成的内涵……

其实作为食客,我觉得传说我们都可不管,只要它上桌肉质细腻顺滑,如冰激凌般的口感,味觉层次丰润,酒香将调味汁不经意间的层叠渲染,一口抿于舌尖,辗转,却让人看不出口腔内已如浪花拍岸,弹出蟹壳,下意识地再次举筷时脑海思绪一闪,没辙,好味就是让人如此贪婪;

堂灼大黄鱼,亦是仪式感满满的甬府招牌之一。整条黄鱼去骨切厚片再拼摆成型展示于食客面前瞬间燃起垂涎的情绪,卡式炉的火焰升腾起鱼顶汤与农家古法腌制的雪菜相遇,烟气袅袅中侍者将鱼片抖落其中精巧有序,片刻功夫一碗在雪菜掩映下汤色清纯鱼肉雪白的极鲜致味超越了期许,不安于唇齿间的一览无余,却想不出还可以拿什么比喻,这蕴藏在食材本味里的鲜,唯有低头不语一饮而尽以示敬意;

火焰花雕鸡,让仪式感继续。瓦煲上桌,侍者在煲盖边缘淋酒后点火,随火焰升起的还有祝福话语。掀盖顿时酒香四溢,伴随着鸡与猪蹄的香气,突然想要一碗大米饭与之相依。软烂脱骨咸鲜微甜的滋味尤其得体,但配了两碗白饭这事我可以绝口不提;

手工宁波汤圆,甬府的宁波汤圆我想已无需我多说,早已是名声在外别样红。宁波汤圆千万重,唯有甬府这一重的黑芝麻是公认的团宠,自制土猪油尽管是它绝妙好味的关键,但独到配方里的香浓,只有懂的人才最懂,过往下了多大的功,现在就有多从容。

此外,诸如冰镇花雕小龙虾、黄鱼籽冻、盐烤黄金螺、老底子白鲳熏鱼、家乡烤菜心、香油干丝、香烤黄牛肉、喷香芋艿羹以及沙蒜烧豆面和黄金带鱼亦都是不容错过的选择。菜单上还有好多心仪的菜没点过来,也算多留些念想,期待下次再来时的惊喜。 https://t.cn/A6J4cUe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愿我们在静好的岁月里,沏一壶清茶,润泽我心;读一本闲书,宁静我心;听一场落雨,平淡我心;赏一树花开,安放我心。泡一壶暖心茶,与岁月,与那个怜惜的人,共老。
  • 監督には、『HiGH&LOW』シリーズや500本以上のMusic Videoを世に送り出した久保茂昭をむかえ、繊細でドラマチックな物語に、これまでにないみずみず
  • 我的防备可以渐渐放下了,我的害怕越来越少了…我相信他会好好待我的,我也会好好对他。我觉得女主变成这样,完全就是她父母的责任,整个家庭没有一点儿家的感觉,就说吃葱
  • 我打开客厅的灯,刚准备去小侄女的房间看看,就听到她稚嫩的声音从卫生间的方向传过来:“石头,剪刀,布;嘻嘻嘻,你输啦!我睁开眼睛,目光转向卧室的门,心里有些疑惑:
  • “护学岗”的设立,使得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呈现“上学放学有交警,人车礼让有秩序”的良好状态,有效保障了学生们的交通出行安全,净化了辖区道路交通环境。“护学岗”的设立
  • 【图说世界】世界上最柔软的人:来自俄罗斯的Zlata,身高175cm,体重54公斤。因为拥有出色的柔术,被称为世界上最柔软的人。
  • 就算重温一万遍回忆,也改变不了什么的。总觉得过去的才是最好的,总想去改变一些根本就改变不了的事情。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麦田里生长出一座博物馆#【抢先看线上云展览!2019.05于深圳#约会博物馆[超话]# ,#佛像[超话]# ,浙江省博物馆#玉雕童子五代·
  • #希家小铺# 伊思蜗牛系列,熟悉韩妆的旁友们应该都知道他的大名[坏笑]上次去首尔,同事们也是一阵疯抢[允悲]还带了不少回来当手信送人[笑cry]当时去晚了的同事
  • 相识在春色如许时,告别于夏夜飞花季,春色如许,幸与君识,再见与君初相识,再见恰似故人归今朝别离,依依不舍;山水万重,愿君顺遂,平安喜乐。再见长意,再见纪云禾,再
  • 前两站的经验,也让周冠宇对之后的赛事有更多期待,“从我了解的情况看,下一站可能会有不少中国车迷来现场助威,这让人兴奋,不过目标还是不变,顺利完赛并且争取积分,也
  • 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KBS最后在统计奖牌时,金妍儿得银牌的项目后头括号标注“实际上是得金牌”。[笑cry]而且宣传的时候,还什么人类瑰宝、宇宙之光的。
  • 明天13-25名起跑位置:13 Martín14 Viñales15 Di Giannantonio16 Dovizioso17 Nakagami18 Bast
  • #梁精寅[超话]# #夜莺vocal梁精寅#【220507】realstraykids更新精寅相关#StrayKids#STAY#OOTD #INstagram
  • 也许开局就是一把烂牌,可是如果你确信那个人是对的人,披荆斩棘有何不可,风雨同路风景同看亦很美。张晋先生,这些年尽心尽力演绎了多种经典角色,大家都喜欢说你是西装暴
  • 如是念诵的人,除了把佛珠当作精进、记数的工具外,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佛理的话,当手捏到隔珠的时候,可用 “ 佛、法、僧 ” 三宝,或 “ 戒、定、慧 ”三学来
  • 现在人动作导演也是翻出来拍摄时的细节,直接让部分网友闭嘴,但出问题的剧组也有很多,之前于妈也是翻车翻了个彻底,因为这块。有一说一,要扒皮的话,直接去翻15年之前
  • 母亲的话题告了一个段落,开始安静下来,我听到她沉重的呼吸声,像是拉风箱的声音,感觉她嗓子里有什么东西在堵着,便欠起身子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看我睡踏实后,母
  • (2)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地。” 讲色阴境界的开始,打坐修行的开始。 “阿难当知”,
  • 一天上午,他悄悄微服到临武县游玩起来,只见河泽里到处都是一些美丽异常的小鸭。【盗墓探真 | 太子升仙,白鹤立莲,滔滔绝响,千年毕现——腾螭鹤方壶·下】今天再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