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是人生之始 • 也是贯穿人生之道

 

一、

孝是人生之始,#国学知识# 也是贯穿于人生始终之道,为孝者方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说:“人的躯体四肢、须发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起始。人生在世修养自身,遵循道义,扬名于后世,从而彰显父母的名声,这是孝的最终目标。”
我们总是忽略一些人生看似粗浅,但实则深邃的道理,比如说孝顺。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成长,而且总是以未开心智的粗浅状态去活着,所以我们不太能够在主观意识上具有清醒正确的尽孝之心。
比如对很多人来说,#传统文化# 他们对父母的印象通常是父母给予自己的压力,父母的唠叨让自己心烦,所以有一些人就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人生的孝道。
他们所行使的状态也不是在主观层面的忘记孝道,而是有意无意之间忽略孝心对人生产生的作用,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会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可以对父母随意发脾气,成年之后也可以为了陪朋友喝酒聊天,然后将父母丢在一个除夕的夜晚,并且也感受不到这种对父母的轻薄是违背孝道的,更察觉不到这样的问题在生命中存在着多么大的错误。
但是其实从生命实相上来说,孝道首先是我们对父母最起码应该保持的尊敬。

如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虽说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由的灵魂,但是我们的身体发肤还是借父母之身存在于这世间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能给予我们肉体的角色来说,#国学实录# 我们该给予十足的尊敬和厚爱。哪怕父母是有缺点的,哪怕我们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年龄上的代沟和某些方面的隔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和轻贱他们的理由。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二也是更深层次的,一个人对父母保持尊敬的时候,他才能把对父母的敬转换为向他人的敬,能敬人者才能敬天,敬天者才能成事,这样的人生才是守礼,在守礼的同时也是奉行了天地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成就自身功业。
只有让自己的仁德之心符合天命之规律,从而才能在这世间创造出人生所祈求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这样的,就是他们从来不能够清醒地去看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在他们的世界里,他能看到的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名位以及想要追求的生活重心和状态。
比如说总把父母抛在脑后,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淡忘一旁,然后去追寻一些自己以为的狂欢和关于生活浅薄乐趣,也缺少了最起码的敬畏之心,这样浅薄愚痴的状态,其实也是缺乏德行的一种态度,以这样态度去面对人生,那么他就不太可能会创造一个好的结果。
哪怕这样的人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小小的名利,但是这个小小的名利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而且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所有盛大的东西都需要深厚的德行来支撑,缺乏了这个德行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二、
曾子说过一句话:“孝慈者,百行之先莫过于孝。孝至于天,则风雨顺时;孝至于地,则万物化盛;孝至于人,则众福来臻。”
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慈爱幼小,各种行为中没有比孝敬更重要的了。孝敬的行为达到了上天,就会风调雨顺;孝敬的行为达到了大地,万物就会繁荣兴盛;孝敬的行为达到了人的身上,各种福泽都会到来。”
说孝是一种行为,不如说孝是一种德行的代表,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虔敬之心。
敬畏的是天地,敬畏的是人性,能奉行此种德行的人,必然能体现出孝,所以孝达上天的时候就会风调雨顺,孝达大地,万物会发新,而孝达人自身的时候,自身的福泽都会到来,就是因为能通达真孝状态之后,他自身的德行必然是丰盈通透的。
所以说孝道看似是一个很容易实行且浅显的道理,但其实是我们应该融化在内心,并谨守奉行的人生重要准则。
所以我们在文章开篇的时候就说孝之道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的人生法则,这不是一种夸张,这是真实阐述孝存在于人生的作用。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一些人在生命中关于孝所呈现的错误理解及状态。
孝顺永远不能是存在于表象的形式,它一定是深藏于内心的德行,因为德行融化于内心,有内心深处的赤诚力量,才能感化天地,所以孝道一定是深藏于内心,不刻意显山露水的一种心念状态。
在此基础上,那些拿孝顺当工具的伪善之人就可以稍加收敛了,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孝,反而在不孝的基础上加了虚伪的罪过,这不是其心可诛吗?
其次,伪孝不可取,愚孝更不可取。
有人自以为行孝,但是无论父母对错与否,皆是过度顺从与偏向父母,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公理,这样的孝顺自然也是一种心念的偏颇,人生需要德行去支撑,但是没有智慧的德行反而是一种愚蠢。
所以人生需要有孝心德行,但更要有智慧承载其德行,只有存在这样的德行,才能为人生发挥出更重要的功效,若是糊涂为孝,那么孝之心才有几分重量呢?

所以说带着清静智慧的心去通达天地至理之德行,依此德行去尽孝心,行孝事,人生于此孝道,便是一生安身立命之本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读《清静经》,你知道其中的关键字是哪一个吗?
1、翻开“玄门功课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以全书第一篇经文的位置,成为诸多修道人日诵的重要经典之一。
之所以把其放在第一篇经典的位置,概有几个原因:
一是这篇经典浅显易懂,同时又内涵深奥,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去学读。
其二,《清静经》中叙述的“清静”的主题,不仅是本篇经文的主旨,更是与道祖提到的无为、自然、去奢去欲等等道教的基本主张和修行理念是相符的。
因此,《清静经》就不仅仅只是一篇可以作为早坛功课经去诵读的经典,它更是大众了解道教的入门经典,同时还是对人们具体的修行具有深远意义的经典。

2、《清静经》的文本内容并不长,全文只有寥寥数百字,人们在读本经的时候,往往从经文的题目上就可以悟出主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意思是指,本经传的是太上道祖的大道妙义,其要义就在于“常清静”三个字。世人皆知“清静”,却往往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常。
所谓常,有三个层级的解释,经常,平常,恒常。这是说,道教的修行要以清静为入手的根底,不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能经常保持清静心,进而把每一个经常都变成平常,将平常变成恒常,从而不论是在面对忧思悲恐惊何种情态的时候,心中都是清静的,都不会被外缘而扰乱内在的修行。

其实在这里,已经为我们的修行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步骤:
第一,修行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烦恼心。
虽然道教修行讲清静,但我们都知道,人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了这眼耳鼻舌身意,就必然会产生欲望。道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为了维持活着的生理状态,甚至为了要活出更好的生命质量而有所追求。从外在的形式上看,这是一种有为的状态,是一种欲求。然而,有为就一定是和无为违背的吗?欲望就一定是和清静违背的吗?很显然,不能这样武断地去进行划分。我们在谈论清静之前,必然要先意识到一个问题,“让我们不清静的烦恼是怎么来的?”找到源头,才能找到下手修行之处。

关于烦恼的答案,其实我们各自心里都有明确的结果,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和自己现有的不匹配、自己能得到的和自己想得到的不匹配,因贪因着,所以欲求横生。但又因为这个欲望一时间难以实现,所以才烦恼不已,清静难求。因此,在谈论修行之前,我们要先意识到自己本身是一个不清静的烦恼之人,所以才要去修。如果忽略了这个本相,甚至还有些人会妄以神仙之体自居,错把假象当了真,此时需要的则是破妄,将我们自己妄想出来的状态破掉,从而见得本真是什么。不论这个本真有多么不好,只有见到了真实,知道自己也是有烦恼的,并且知道自己的烦恼是怎么来的,在此基础上才好求清静。

第二,我们在灭烦恼心的时候,常常会有反复,这正是修行的过程。
关于世俗之七情六欲的烦恼,我们常常可以清楚地认知。于是在受了祖师教化后,便要将以《常清静经》为代表的诸多经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道经中有一句话叫“信受奉行”,是说我们不但要信奉经文的妙义,还要懂得能把经文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此一来才是功行双修。

3、但是此时面临的问题是,道理往往人都懂,但在具体去应用的时候却常常会做不到。如今天起了烦恼,马上就想要用清静心来灭烦恼,然而灭了一时的烦恼,烦恼的根却没有灭。于是就会出现烦恼心生、清静心灭,清静心生、烦恼心灭的结果,生生灭灭,一直在循环轮转。

我们说轮回,并不一定非要是前世今生的轮回,这心念上的一个生灭就是轮回。如果此身始终在烦恼和清静的轮回中流转,很多人又会因为自己的无法跳出而产生新的烦恼。这时,则要以“常”之经常来疏导了。
我们首先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烦恼的,进一步要意识到每个人的烦恼是会反复的,念头升起来了,我们通过修行可以让它及时灭下去,再生再灭。如此累积,逐渐去达到一个念头未生时我们已经可以提前预知而提前辅以清静的道理,于是经常就会走向平常。当清静已经是我们最平常的状态,再到下一步,只需要将某些或因特殊或因意外的事情导致的烦恼心处理掉,从自己最平常的状态中悟出道的理、道的真,那么此时的平常就即将跃升为恒常。

由此一来,“常清静”三个字便是得道之梯航。“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要实现道教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本文作者:道教之音。
#涨知识##道教##人生# https://t.cn/RTv4Kyo

公开曝光!门店擅自营业、流动商贩私自摆摊...

4月20日,高蓬镇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组持续对各村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现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予以曝光。

1. 钮店非民生类门店门铺王华汽车服务中心未经批准,擅自营业。

针对该问题,镇行政综合执法队已责令该门店立即停业,并当场告知该门店负责人严格遵守疫情管控期间的各项政策,未经批准,不得营业。

2. 王家庄村鑫源超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严格,未逐一对进店顾客测温验码登记。

督查组当场对超市负责人批评教育,要求其严格落实测温验码登记措施,当场告知超市负责人,下次复查仍然存在问题,立即停业整顿。

3. 下午16:30,七堡村十字街有流动商贩私自摆摊,且个别群众未佩戴口罩。

七堡村要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责任意识,针对本村重点路段,重点人群,要加大巡逻频次,讲清疫情防控有关政策要求和相关防疫知识,引导群众戴口罩,不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通报曝光不是目的,提升全社会疫情防控意识才是最终目的,请广大群众、各商户门店引以为戒!严守防疫“红线”,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来源:和美高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巨蟹座的女生会非常依赖对方,希望时刻和对方黏在一起。[允悲]估计是白天被我气的多了,晚上做梦哭着醒了[允悲],吧唧亲我肚子一下,说,妈妈,我爱你。
  • 有的医sheng注意避雷哈,黑料根本无法展示,最近收集整理了不少小伙伴问到多的,部分可以quan退【详细种草避坑功课下方自取[微风]】大庆萨尔图绣颜刘书贺厦门思
  • #每日一善[超话]#p#阳光信用# y#日行一善# h【指路不吞必hui 仅限本超 评 tag 不符则删】要问生命有多长,就看磨练就多苦,很多人都能享福,却不代
  • 任城区发布最新拟征地公告 搜狐新闻·搜狐焦点济宁小编相关部门获悉:为提供任城区建设用地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
  • 一家东北菜的香辣蟹做的还挺不错,蟹够入味儿,土豆条倍好吃,是炸过的。我家微信:13783907778【秋冬新款超纤皮宽松款腰带收腰超长款风衣】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
  • 要轿车姿态、还想要SUV的实用,10万预算选台“瓦罐”Valli就对了总的来看,10万预算,此前的选择要么是轿车或SUV,要么就是MPV、皮卡这类使用场景有限的
  •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
  • 港剧过了这么多年,台词依旧深入人心, #被一句港剧台词激励了十年#要提到#哪些港剧台词激励过你# ,脑子里立马像幻灯片一样翻出很多剧情和画面,sam哥的“做人呢
  • 就像是太宰治在书中所写的:“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疼倒是忘记了,我只是觉得自己和鱼一样,被钓过的鱼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太痛苦了,更别说被人抓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那一年,有位老师拨通了他的电话,他决
  • ­9、女命中原局中食伤并透,食伤自坐官、杀,夫宫自坐官星墓库的,多为两次婚姻­食伤并透,代表自己个性很强,丈夫因为自己的个性,难于安身立命;同时,配偶星必因克制
  • 工作中,铁骑队充分发挥了其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等特长,实现了在日常城市交通管理中巡逻查缉、动态纠违、应急处置、疏堵保畅、快速处警、警卫保障等功能,进一步将发挥重要
  • 1.真正的爱是勇敢 是坚持到苦尽甘来2.成为你练爱途中的牺牲品是我最委屈的一件事3.别逞强啦 你是小朋友 撑不住了可以哭哦4.你听 都过去这么久了 还是好遗憾5
  • #成都[超话]#我真的老了人们说我就要离开山村如果选择白天第一缕阳光洒在屋檐上的时候如果选择夜晚第一缕月光洒在屋檐下的时候我轻轻地走出房间我悄悄地飞上天空像一只
  • 青钱柳八大功效:1⃣降三高(血糖,血脂,血压)2⃣清热解毒,3⃣美容、抗衰老、瘦身,4⃣提高免疫力,5⃣解酒,6⃣补钙、补锌(厌食)、助孕,7⃣改善睡眠,8⃣改
  • 短线想要快速获利,就得在主升浪的启动点进场,这时候就要研究“一飞冲天”形态,底部一旦出现,就要格外留意,只要条件符合,短线就是机会,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关注转发。
  • 回到内地之后,当我跟家人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家人根本不相信我,说我是一个大忽悠,内蒙人住在草原上,睡的是蒙古包,骑的是骏马,家家户户都养着一群牛羊,以草原为生,
  • “为你想要的东西奋斗,别再只是说说而已”在《点球成金》的冲奥导演的新作预告中,卡雷尔一起改身为刺青,Benett Miller导演的新作《狐狸捕手》集《体育+真
  • #任嘉伦[超话]#很幸运能够认识你,看着当初追梦的少年已经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梦想在一点点实现,真替你高兴,喜欢你,从开始到现在,希望以后可以用最初
  • ​不管结婚不结婚,不管有没有孩子,大部分开支都给了房贷,剩下的可发挥空间太小,幸福指数就低!​工薪族买了房,原来可以消费的钱都用来还贷款了,各种消费欲望都要被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