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的人基本上没有朋友,没有人喜欢跟负能量的人打交道。

人的能量有一个象限,0是一个分界线,0到100是一个区间,0到-100是一个区间,当你身边负能量人多的时候,你的能量也会被拉低,结果就是世界是黑暗的,怨天尤人,抱怨一切。到那时候,你的男女朋友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都会出问题,要永远正能量。

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

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文/匿名)

#我的快乐源泉[超话]#

表面上岁月静好的吃着薯条 。

一切都是因为我一个南方朋友一时冲动接他老公时在车站附近买了117元的德克士会员。

德克士门店少离她家很远,基本上用不上。

她想着要给住在北方的我用,

恰好我在德克士附近,

进去之后发现我这边用不了她的会员...

本来我不咋喜欢吃德克士,结果进店发现消费满十元可以白给一对辣翅。

为了这对辣翅,我又花了12块钱买薯条。

本来我们都不咋爱吃德克士的....

一个南方人稀里糊涂搭进去117元之后,一个两年不踏入德克士一步的北方人又搭进去了12元。

感觉德克士这波赢得漂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盗取天机# #网购平台应该如何适老化# #三铜钱佛教语录[超话]#【#马斯克承诺推特会遵守欧盟规则#,将对非法和有害在线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据界面新闻引援路透社
  • 2022年10月30号 星期天上午发手机聊了46分钟56秒中午发手机聊了16分钟50秒下午发手机聊了5分钟19秒晚上发手机微信视频9分钟53秒他们今天换了冬装
  • (h家在景区划定了一大片禁止还车区域[闭嘴])◻️水饮料食物:山下最好买好,爬到一半左右有一个亭子里有自动贩售机卖饮料,矿泉水8元一瓶(给个参考)。门口山顶可以
  • "我所站的基辅交界处成为导弹袭击的目标。 他继续说,"俄罗斯人无法在战场上击败任何乌克兰人,所以他们正在攻击乌克兰的城市。
  • 戳这里:看下给你的解析和指引吧#爱情# #缘份#人生似乎要有遗憾才能完美,最遗憾的不是从未得到,而是得到之后失去,而我们和相爱的人从此擦肩而过那便是一辈子的遗憾
  • 三個月之後 我想喺嗰度 開展我嘅中學路程 搭上精英賽嘅路程 識到你 改變左好多我自己嘅諗法 仲認識到好多唔同嘅文化 仲有100日 唔知我會不會參加中考 唔
  • 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那句“世上哪会有被自己女儿吓到的父亲”是我看几遍都依然跨不过的泪点。莲花楼/李莲花/李相夷/南风知我意/傅云深/深潜/云弘深/底线/周亦安/
  • 人还是要多读书才能打开自己的思维挖掘自己的思想近期,看到最中意的一段话:我们立于大雪弥漫、浓雾障眼的山口,我们只能偶尔瞥见未必正确的路径。我们该怎么做呢?“你们
  • 俪俪会和zbh结婚吗,会吧玉子也️了蔚也掰了海宝也不了反过来看,只有少数人可以坚持下去啊。我只能说,温室里养大的花朵,注定活不过大雨的夜[微笑]臭屁璇和她的林叔
  • 根据这一个月来偶尔和JD的接触,我的脑海里开始拼凑俩人平日里平淡又惬意的生活:J外出工作,D在家操持、遛狗、洗衣;晚上J工作回家,做个拿手菜(D说过他做饭一点也
  • #沉香重华#天上时仙侍颜淡被帝君应渊狠狠拿捏人间时莲花精白漂亮被捉妖师唐周狠狠拿捏上大号的颜淡也就趁唐周还没上大号应渊虐虐唐周,唐周一但上大号应渊,看似追妻火葬
  • 恭喜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荣获第43届美国泰利奖系列纪录片金奖泰利奖(The Telly Award)创办于1979年,是全球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最高奖项,被誉为
  • 除了登山徒步,您还能从海上欣赏这座250万年前形成的自然奇观:比如从德拉蒙(Dramont)海滩出发,划皮艇游览神秘的海湾和洞穴,在清澈的海水中潜水……另一个水
  • 前不久,村里还装了广播站和路灯,晚上出来跳舞、串门的人明显多了。前不久,村里还装了广播站和路灯,晚上出来跳舞、串门的人明显多了。
  • 只爬过灵隐寺北高峰的菜今天去了号称华东第二虐的七尖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6点半下山一共爬了12个小时以为不会用到头灯的最后在乌漆嘛黑的竹林里下山一个小时下山的坡全程
  • 要如何利他,真正的第一步是要先改变自己,自己变善时,世界上就少了一个恶人。如果一个人懂得分享,那么那些得到苹果的人,将来就会拿其他的水果来和这个人分享,这个人因
  • 最近状态一直差的不行明知要做总是不为所动于是-小车绕着城市转了一圈校门口的小吃熙熙攘攘还在教务处的眼皮下溜了进去从喧嚣吵闹到空无一人小城的每条路都有我走过的痕迹
  •   姚洪山“当家”后,连烧“几把火”为村庄发展探路:辟菜地、开园子,辟来村民“菜篮子”;栽树,攒点钱栽几棵,再攒点再栽点……但光靠“攒钱干事”太难,村里买除草剂
  • #‭立夏养‬好脾胃、谨防湿气​‎ ͏ 饮上食‬面,合适‬吃得‭淡清‬‬一,些‬菌汤素面、‭豆扁白‬‬粥都有于助‬把‭沉昏沉‬昏‬‬的胃醒唤‬。‭时平‬‬还可以‭
  • 功能方面,2000W的大功率五秒速热,在家吃火锅烧烤都非常的快,不用等,最厉害的还是它的智能控温,完全不用手动,很方便,最重要的用完餐以后,特别好收拾,颜值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