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名牌学校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

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
我们先看《大学》、《中庸》,性在学理上叫做稟性,稟性这个“稟”字有写成“秉”的,这两个通用。稟是什么?孩子生来自己带来的,不是父母遗传的,等一下详细告诉你们。不但是人,甚至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老鼠,每个生物的稟性都不同的,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个性不同。你们办教育,大家只晓得讲,哎呀!这个人个性很坏啊。但教育家就要是个科学家耶!个性不同是怎么来的?你教育一百个孩子,一百个个性都不同,这个稟性是哪里来的?要研究了。……
我常常给同学们讲,从推翻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学校来讲,你们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有哪个人知道第一名是谁?清华第一名的几十年来有谁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你们现在看到每个学校毕业的同学,社会上能立足的、事业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钱的,哪个是名大学毕业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这个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这就是性情,他的禀赋问题了。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我们做老师的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你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两句话我们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是有机械的天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老实说不为别人求学问。而现在一般人求学问,的确是为别人求学问。一个普通现象,大专学生为了社会读书,如果考不取,做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对朋友也无法交代。读书往往为了父母的面子、社会的压力,不是为自己。目前在大学里,有些重要的科系,男生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几乎满堂都是女生。譬如哲学系的课,学生有七八十人,他们真的喜欢哲学吗?天知道!连什么叫哲学都不懂,为什么考到这一系?将来毕业了,出去教书都没人要。社会上听到哲学系,认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经。可是为了什么?凭良心说,只是为了文凭。有的女孩子,学了哲学干什么?当然也可以成哲学家,不过没有家庭的好日子过,既不能做贤妻,又不能为良母,那就惨了。可是现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当年他在大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气了,就对父母说:“你们再这样逼我,我不替你读书了!”他说那时候心里真觉得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了父母在朋友面前显示荣耀而读的,在自己则并无兴趣。那么今天的人读书,从文字表面上看,“今之学者为人”,为别人读书,至少是为社会读书。社会上需要,自己觉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说是自己对于某一项学问真是有了兴趣,想深入研究追求,在今日的社会中,这种人不太多。
照目前的状况,如果缺乏远见,我敢说,二三十年后,我们国家民族,会感觉到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文化思想越来越没人理会,越来越低落了。大家只顾到现实,对后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们将来在社会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都向商业、工程、医药这个方向去挤。……
放大点说,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没落。二三十年后,文化衰落下去,那时就感到问题严重。在座的青年朋友还来得及,努力一下,十年、二十年的工夫用下去,到你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再出来振兴中国文化,绝对可以赶上时髦。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时代到了没落的时候,人类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头路。所以今日讲承先启后,的确需要准备。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还没办法回头,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类吃了大亏才行。没有人文思想,人类成了机械,将来会痛苦的。……
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为这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中国过去有一个制度非常好,是考试制度。汉朝开始荐举制,隋唐变为科举制,都属于考试制度,有几千年历史。民间自学成才的人,经过考察、考试,被国家选用。几年一考,考你经世济民的思想、才能、辞章、书法。这个考试制度,后来留传到欧洲去,英国人十九世纪前后学会了考试,慢慢就传到其他国家。考试制度是中国人发明的。
考试本来是为了选拔人才用的,古代的教育和考试很经济,教育是民间自己搞的,政府考试取才是几年一次,可是现在,考试变成一个祸害了。小学、中学、大学、留学一步步要考,做公务员做官还要考。……而且考好的进名校,考不好的只好读差学校。既然这样,那何必要学校教育呢?教育是为了培养那个不行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将不好的、不对的人教好。

#禅海蠡测#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

 

我们先看《大学》、《中庸》,性在学理上叫做稟性,稟性这个“稟”字有写成“秉”的,这两个通用。稟是什么?孩子生来自己带来的,不是父母遗传的,等一下详细告诉你们。不但是人,甚至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老鼠,每个生物的稟性都不同的,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个性不同。你们办教育,大家只晓得讲,哎呀!这个人个性很坏啊。但教育家就要是个科学家耶!个性不同是怎么来的?你教育一百个孩子,一百个个性都不同,这个稟性是哪里来的?要研究了。……

 

我常常给同学们讲,从推翻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学校来讲,你们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有哪个人知道第一名是谁?清华第一名的几十年来有谁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你们现在看到每个学校毕业的同学,社会上能立足的、事业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钱的,哪个是名大学毕业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这个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这就是性情,他的禀赋问题了。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我们做老师的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两句话我们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是有机械的天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老实说不为别人求学问。而现在一般人求学问,的确是为别人求学问。一个普通现象,大专学生为了社会读书,如果考不取,做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对朋友也无法交代。读书往往为了父母的面子、社会的压力,不是为自己。目前在大学里,有些重要的科系,男生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几乎满堂都是女生。譬如哲学系的课,学生有七八十人,他们真的喜欢哲学吗?天知道!连什么叫哲学都不懂,为什么考到这一系?将来毕业了,出去教书都没人要。社会上听到哲学系,认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经。可是为了什么?凭良心说,只是为了文凭。有的女孩子,学了哲学干什么?当然也可以成哲学家,不过没有家庭的好日子过,既不能做贤妻,又不能为良母,那就惨了。可是现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当年他在大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气了,就对父母说:“你们再这样逼我,我不替你读书了!”他说那时候心里真觉得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了父母在朋友面前显示荣耀而读的,在自己则并无兴趣。那么今天的人读书,从文字表面上看,“今之学者为人”,为别人读书,至少是为社会读书。社会上需要,自己觉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说是自己对于某一项学问真是有了兴趣,想深入研究追求,在今日的社会中,这种人不太多。

 

照目前的状况,如果缺乏远见,我敢说,二三十年后,我们国家民族,会感觉到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文化思想越来越没人理会,越来越低落了。大家只顾到现实,对后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们将来在社会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都向商业、工程、医药这个方向去挤。……

 

放大点说,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没落。二三十年后,文化衰落下去,那时就感到问题严重。在座的青年朋友还来得及,努力一下,十年、二十年的工夫用下去,到你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再出来振兴中国文化,绝对可以赶上时髦。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时代到了没落的时候,人类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头路。所以今日讲承先启后,的确需要准备。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还没办法回头,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类吃了大亏才行。没有人文思想,人类成了机械,将来会痛苦的。……

 

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为这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论语别裁》

中国过去有一个制度非常好,是考试制度。汉朝开始荐举制,隋唐变为科举制,都属于考试制度,有几千年历史。民间自学成才的人,经过考察、考试,被国家选用。几年一考,考你经世济民的思想、才能、辞章、书法。这个考试制度,后来留传到欧洲去,英国人十九世纪前后学会了考试,慢慢就传到其他国家。考试制度是中国人发明的。

 

考试本来是为了选拔人才用的,古代的教育和考试很经济,教育是民间自己搞的,政府考试取才是几年一次,可是现在,考试变成一个祸害了。小学、中学、大学、留学一步步要考,做公务员做官还要考。……而且考好的进名校,考不好的只好读差学校。既然这样,那何必要学校教育呢?教育是为了培养那个不行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将不好的、不对的人教好。

——《南怀瑾讲演录》 https://t.cn/8FiHlCB

#禅海蠡测#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

 

我们先看《大学》、《中庸》,性在学理上叫做稟性,稟性这个“稟”字有写成“秉”的,这两个通用。稟是什么?孩子生来自己带来的,不是父母遗传的,等一下详细告诉你们。不但是人,甚至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老鼠,每个生物的稟性都不同的,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个性不同。你们办教育,大家只晓得讲,哎呀!这个人个性很坏啊。但教育家就要是个科学家耶!个性不同是怎么来的?你教育一百个孩子,一百个个性都不同,这个稟性是哪里来的?要研究了。……

 

我常常给同学们讲,从推翻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学校来讲,你们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有哪个人知道第一名是谁?清华第一名的几十年来有谁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你们现在看到每个学校毕业的同学,社会上能立足的、事业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钱的,哪个是名大学毕业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这个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这就是性情,他的禀赋问题了。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我们做老师的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两句话我们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是有机械的天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老实说不为别人求学问。而现在一般人求学问,的确是为别人求学问。一个普通现象,大专学生为了社会读书,如果考不取,做父母的都好像感到失面子,对朋友也无法交代。读书往往为了父母的面子、社会的压力,不是为自己。目前在大学里,有些重要的科系,男生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几乎满堂都是女生。譬如哲学系的课,学生有七八十人,他们真的喜欢哲学吗?天知道!连什么叫哲学都不懂,为什么考到这一系?将来毕业了,出去教书都没人要。社会上听到哲学系,认为不是算命看相的,就是神经。可是为了什么?凭良心说,只是为了文凭。有的女孩子,学了哲学干什么?当然也可以成哲学家,不过没有家庭的好日子过,既不能做贤妻,又不能为良母,那就惨了。可是现在的教育,任何一系,都少有为自己的意志而研究的。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当年他在大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真被父母逼得气了,就对父母说:“你们再这样逼我,我不替你读书了!”他说那时候心里真觉得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了父母在朋友面前显示荣耀而读的,在自己则并无兴趣。那么今天的人读书,从文字表面上看,“今之学者为人”,为别人读书,至少是为社会读书。社会上需要,自己觉得前途有此必要而已。说是自己对于某一项学问真是有了兴趣,想深入研究追求,在今日的社会中,这种人不太多。

 

照目前的状况,如果缺乏远见,我敢说,二三十年后,我们国家民族,会感觉到问题非常严重。因为文化思想越来越没人理会,越来越低落了。大家只顾到现实,对后一代的教育,只希望他们将来在社会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都向商业、工程、医药这个方向去挤。……

 

放大点说,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文化都如此没落。二三十年后,文化衰落下去,那时就感到问题严重。在座的青年朋友还来得及,努力一下,十年、二十年的工夫用下去,到你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再出来振兴中国文化,绝对可以赶上时髦。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时代到了没落的时候,人类文明碰壁了,就要走回头路。所以今日讲承先启后,的确需要准备。可是全世界的文化,目前还没办法回头,叫不醒,打不醒的,非要等到人类吃了大亏才行。没有人文思想,人类成了机械,将来会痛苦的。……

 

另外一个观点,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学者为这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论语别裁》

中国过去有一个制度非常好,是考试制度。汉朝开始荐举制,隋唐变为科举制,都属于考试制度,有几千年历史。民间自学成才的人,经过考察、考试,被国家选用。几年一考,考你经世济民的思想、才能、辞章、书法。这个考试制度,后来留传到欧洲去,英国人十九世纪前后学会了考试,慢慢就传到其他国家。考试制度是中国人发明的。

 

考试本来是为了选拔人才用的,古代的教育和考试很经济,教育是民间自己搞的,政府考试取才是几年一次,可是现在,考试变成一个祸害了。小学、中学、大学、留学一步步要考,做公务员做官还要考。……而且考好的进名校,考不好的只好读差学校。既然这样,那何必要学校教育呢?教育是为了培养那个不行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将不好的、不对的人教好。

 

——《南怀瑾讲演录》 https://t.cn/RJh8PV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空间隔断中,它隔而不封,兼具通风性和透光性,打造朦胧优雅不沉闷的氛围。壁炉里静静燃烧的火焰向客厅里传递着家庭的温度,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和精神内涵,也点燃了热
  • 不是普通的涤纶,此面料密度特别高,织造工艺比一般涤纶面料难度高很多,工厂是多次实验才成功的,纬纱采用割纤纱才达到这么软的手感,反面做过轧光处理,微微发亮。这个包
  • 去年 11 月,有媒体报道称,网传阿里内部会通知要裁员大概 2 万人,管理层更加扁平化管理,有的部门将彻底消失。彼时,在职场社交平台上,有阿里员工表示,阿里即将
  • 话又说回来,你歇斯底里地宣泄一空,除了内心里的那种一时痛快感,全然无益,一个无法掌控自己情绪的人,在婚姻里又怎么能和对方和睦相处呢?​话又说回来,你歇斯底里地宣
  • 从这个微博被我建立的第一天,它就知道了结局,整一年的时间里,从恨到逐渐想明白的过程,我每天都觉得是自己偷来的,怕错过就来不及了。从看到7封面的那一刻我的告别整整
  •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发红包群❗❗进群不要等没券了就只有后悔了哦!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
  • 我今天上午还是有点不开心,而且还是可难过就不知道为啥后来我就好了,就开心了起来,乖乖也一直在哄我在安慰我虽然他也不知道是为啥我有时候很想独处,就比如这些天,但是
  • 《解忧杂货店》解的是别人的忧,却在无形中填补了我们内心的破洞,并用巧妙的方式告诉你: 微小却长存的善意,才是解忧的不二之法,一起跟着书中奇妙时空重叠来段治愈之旅
  • 其实比起这样的分手,你应该用一个体面的分手来结束这段关系,好聚好散,才能让对方看得起你,促成复合:1、请尊重他的决定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你想要挽回对方,那么
  • #青岛[超话]##青岛生活##青岛身边事# 1003号女嘉宾推荐年份:1993身高:158学历:大专星座:摩羯座职业:资料员目前情况:老家胶州的,从小跟父母一起
  • pdd好物分享~ 【39.9】荣晟 麒麟竭熬夜美肌面膜30片 【10.8】Freego 一次性内裤女士/男士都有 7条 佰草集 冻干面膜 11片 【69】 力
  • 子宫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喜温恶寒,所以经常对劳宫穴进行按摩实则相当于为身体内注入热量,于是通过热力的作用使得子宫产生极好的温煦作用,并将体内多余的寒气逼出体外,
  • 第三,深圳超过2000万人,租房的人数超过了1400万,其中有1100万是住在城中村里面,那也就意味着,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住在城中村,城中村是深漂们梦开始的地方
  • 6万和春排骨砂锅米饭(台东八路店) :青岛十大名吃,最老最正宗的是台东八路这家店,上小学就开始吃,现在20多一份,小时候才不到10元肉烂入味,米饭加汤,味道品质
  • 无症状感染者3:系外省中高风险地区返汉人员,于4月9日抵达武昌火车站,闭环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无症状感染者5:居住于东西湖区中部慧谷小区(二期)为4月16日通报无
  • 可谁知在一天傍晚的一场大雨过后再也没有见到这些可爱的鸭宝宝,鸭妈妈发出了嘎嘎的声音,在池塘里一遍一遍的游着呼唤着她的宝宝们,要知道野鸭子本身是远离人群的,可这次
  • #Lolita[超话]# #新品# #Sheglit# 【”Holy"长袖修女OP】( color :gray / black size:M ) 圣
  • 安乐传、冰雨火、灿烂灿烂备受期待我们看到今年优酷发了相关的2022年的等待播出的片单,有很多是我们期待的,一起来看一下吧!另外感叹号感觉没啥悬念了,只是会不会存
  • 总结一下2020年吧,是因为什么开始发微博了呢大概三月份,懒得翻了,也就这个时候吧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那种爱拍照呀,记录生活的一个人(以后得改)因为我觉得平
  • 最近几天心中有事都不能愉快地笑出来,下午换了衣衫,去了一家名叫#李五麻辣烫# 的店子去点了些吃的,刚出门似乎就下起雨来,却因戴了帽子倒是感觉不出什么区别,因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