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探访·祖国生态北大门的“守护者”】

地处祖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群山叠翠、林海苍茫、绵延千里,是中国最大的原始林区,长期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沙尘,庇翼着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粮食生产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被誉为“绿色长城”、“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确保人民群众能过上一个幸福年,吉祥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森林消防支队开展了节前最后一次巡护任务。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东经121°07′至124°20′,北纬52°10′至53°33′),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的最北端,与俄罗斯阿木尔州隔江相望,驻地年平均无霜期仅有86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2.3摄氏度,素有“苦寒之地”之称。

在巡护开始前,漠河市大队十三中队中队长付康按照惯例,对每名同志携带的装备、器材、给养、防护装具进行最后检查。上午8时整,中队消防救援人员准备完毕后,与北极派出所民警一同踏上了素有“金鸡之冠,天鹅之首”美称的北极村边境线及周边林区进行巡护。“我们要在下午14前,把北极村附近边境线及林区全部巡护完毕……”中队长付康边走边大声叮嘱道。冬季徒步巡护不比夏季,除了多增加的自重还有一脚下去没脚脖子的积雪和不知深浅的“雪窝子”,所幸是北极村附近的重点目标林区、沿途地形、早已深深的印在每名消防救援人员的脑海之中。“山里通、铁脚板、活地图”对一名合格的森林消防员来说是基本素质,现地对照、判定方位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过硬本领。

在巡护期间,四级消防士田永泽说道:“过年大家都想回家,想与父母、亲戚团聚,但是职责所在,不容有失,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森林消防员应有的责任,所以我的家里人们也非常理解。再说了,现在通讯很方便,休息的时候我也会经常跟家人视频聊聊天,也感觉很幸福。”说起回家过年的事,田永泽有些愧疚,今年是他成为森林消防员的第5个年头,在这五年里,他从没回家陪家人度过春节。“今年过年又不回家了,在这里祝远方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春节快乐。”

进入冬季以来,北方森林防火形势相对来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支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始终紧绷思想“这根弦”,进入林区巡护时一刻也不敢松懈。此次巡护任务以“重点是防、关键是早、核心是安全”为原则,采取上下联动方式,超常规措施,基本形成了高山瞭望、地面看护的全方位火情监测网,力争将人为引起森林火灾风险降至最低,如有出现火情,重兵打好歼灭战,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据了解,在巡护过程中,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携带灭火装备就有15公斤左右,加上个人给养和物资,最高负重可达到30公斤,但这对于一名合格的森林消防员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每次遇有火情,全体消防救援人员都会日夜兼程,在原始林区和陡峭斜坡中追赶火线,背负灭火装备和个人给养转战一个又一个火场。

近年来,该支队每年都会在大兴安岭地区各个重点防控区域进行靠前驻防,开展森林巡护、防火宣传、定点执勤等,常年驻守在大兴安岭各地域的大队按照“熟悉防区、了解周边、利于战备”的要求,熟悉火险区山情、林情,特别是对主要道路、河流、植被等数据进行细致勘察,做到一口清、问不倒,确保发生森林火灾后及时采取措施,将烧毁林区面积降到最小。原文点击链接:https://t.cn/A6izrYjl

科学猜想文集

(369) 《嘉萌地区恐龙灭绝最具代表性》

      

赵海滨博士,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齐齐哈尔分院高级工程师,主持嘉荫地区恐龙灭绝成因的研究。在一次地质调察中,他发现嘉荫地区恐龙化石产出的层位多,化石产出的点也比较多,化石产出比较完整等特点,更产生了研究嘉荫地区的古环境想法。嘉荫地区是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早的地区,后来又陆续发掘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但对恐龙的生活环境与灭绝原因一直没有作出科学解释,这个未解之谜一直触动着赵海滨博士,他们的考察队能否挑战这个难题呢?赵海滨博士的提议引起了其他队员的共鸣,调察古环境的工作就此展开。而他们的研究方向正好弥补了早期恐龙化石发掘与研究上的不足。

       嘉荫地区恐龙生活的时代属白垩纪晚期,比较接近恐龙灭绝的年代,主要物种为鸭嘴龙,骨骼化石占90%,其它恐龙化石占比仅为10%,其中发现了极少的肉食性恐龙,如霸王龙等。依据这些特征,赵海滨博士将他们研究恐龙生活与灭绝的重心放到生态环境上,于是,他们将恐龙化石出土层位的沉积物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环境研究探索恐龙死亡的成因。

嘉荫地区地层的出露处在白垩纪晚期,白垩纪晚期正好是恐龙灭绝的地史时期,所以,嘉荫地区在研究恐龙灭绝从时代上是一个很好的地方。第一步,他们在恐龙化石采挖的层位采集一些沉积物,送往研究所进行分析,因为沉积物中除了含有碳等矿物质之外,还有大量的孢粉化石。孢粉是植物的一部分,代表着不同的植物,不同孢粉的沉积量代表那个时期不同植物的繁荣状态。如果采集到了这些孢粉等同于找到古环境的一把钥匙,通过孢粉研究古环境,来探索恐龙灭绝的成因,对任何科学工作者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赵海滨研究团队队员们在永安村发现了一块区域,这里曾经出土过恐龙化石,并且地层年代也正是白垩纪晚期,也就是恐龙灭绝的时期。队员们在恐龙出土的附近发现了一些质量较好的地层,这些地层土质细腻,很有可能存在孢粉化石。他们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到中科院进行化验,显微镜下的孢粉千姿百态,分别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实验,队员们拿到了釆集样本的分析结果。永安村的孢粉组合结果:嘉荫地区生长有大量的松树、杉树等裸子植物,如光滑双来松粉、仲长双束松粉、冷杉粉丶雪松粉、清晰雪松粉、林氏松型叶、楔鳞杉;其次,就是蕨类植物。植物图谱表明这里应该是暖湿的亚热带气候,即长江流域北部的气候特征,冷季湿冷,暖季湿热。

     嘉荫县的纬度在48.88度,从古磁场来判断大陆漂移状态,嘉荫地区古纬度位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经度上发生了一些漂移。从今天的气候判断嘉荫地区的古气候,最大的可能为暖温带的大陆季风湿润气候。而从植物的孢粉上看,绝大部分为松类植物,松类植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偏冷湿的物的物种,显然与今天嘉因地区的气候没有太大区别,为什么嘉荫地区能繁荣恐龙,同时又透露出恐龙灭绝的信息呢?

亚热带气候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侯,中国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嘉荫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北纬48°8′30″至49°26′5″,东经129°9′45″至130°50′之间。今天属于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的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嘉萌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暖季高温多雨,冷季是低温干旱少雨,如果嘉荫地区中生代的纬度与今天一样,为什么冷季会出现湿润气候且气温并不是很低呢?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造陆运动,中生代还处在陆块隆起阶段与陆块不相连状态,大陆实质上被水环境分割得七零八落,许多陆块还处在平原洼地状态,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形成暖湿空气的范围较广,暖湿空气北上,形成中生代中高纬度地区温暖湿润气候的重要因素。无法流通,只能通过就近扩散,使嘉荫地区出现温暖湿润,类似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今天暖季的气候较温暖的角度看,中生代没有形成不同纬度上气温差异较大的现象,松类植物在嘉荫地区的过度繁荣证明当时的气候冷季不是很冷,暖季相对较温暖的气候特征,其湿度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是形成高纬度气候相对干燥的原因。嘉荫地区靠近大洋,其湿度明显要高于其它地区,加上平原地区的日照充足,气温相对要高一些,使嘉荫地区出现温暖湿润,类似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中生代嘉荫地区冷季为什么可以获得充足的日照呢?我们推演性思考:地球是否存在黄赤交角的变化,即中生代黄赤交角比今天小,高纬度地区无法形成寒带的寒冷气候,因而形成不了中国对吹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也就出现不了冷季比较寒冷气候。今天中纬度地区如果不受寒潮的侵袭时,其气温也不低。恐龙在中国中纬度地区的繁荣恰恰证明了中生代的大气环流与今天不态一样,与嘉荫地区处在相近纬度的内蒙古省白垩纪晚期同样出现了恐龙繁盛景象,证明白垩纪晚期的冷季确实不存在极寒气候。

三、中生代对流层的海拔高度有可能相对较低,对流层的空间高度与大气密度是形成三圈环流的重要条件,同时是构成不同纬度气压差变化的重要条件。在对流层空间较小的条件下,无任空气密度有多大,都不会形成大气环琉现象,因而也不可能在中或高纬度地区形成冷高压,自然就不会形成冷气团、极寒气候。在这种条件下,在中低纬度产生的暖湿气团不能通过高空相互作用而形成三圈环流,冷干气团与暖湿气团仅能在附近地区扩散,无法形成季风环流,是构成中生代嘉荫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求证嘉荫地区中生代的古气候环境,考察队考察了大平林场,大平林场位于嘉荫地区旁边的黑龙江边,与俄罗斯只有一河之隔,这里的地层时代要比永安村组更晚一些,地层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恐龙化石,这个地区的孢粉特征与永安村的孢粉极为相似,但是地层指示湿润气候的鹰粉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一情况远远超出了队员们的想象。鹰粉数量的增加说明嘉荫地区当时气候环境由暖湿向温湿气候坏境转化。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是否能代表当时整个地区的气候呢?无独有偶,上个世纪80年代,地质矿产部的张志诚对嘉荫地区的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认为当时嘉荫地区环境是一种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比张海滨博士的研究团队研究的结果更温暖潮湿。根据嘉荫地区出土的恐龙化石来看,以食草的鸭嘴龙为主,证实嘉荫地区是块水草丰美的优良环境,温暖潮湿的环境。潮湿多水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蕨类与藓类等植物的生长,而这些都是食草恐龙鸭嘴龙喜爱的美食,这样的生态环境应该是恐龙生存的乐园。

恐龙自侏罗纪晚期进入到顶盛顶峰时期,并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晚期奇迹般的消失,上述嘉荫地区的古气候是不会构成恐龙灭绝的,在考察队对恐龙灭绝现象百思不解的时候,一部分队员在考察中又有了新的发现,黑龙江南岸地区和乌拉嘎镇都出现了一些暗色沉积层,和前两个组相比,这个地层时期更晚一些,是最接近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期的地层。暗色沉积层是由沙石快速堆积形成,比如说泥石流或者是洪水突然来临,从而形成快速堆积,快速堆积都会形成这种沉积相。奇怪的是恐龙的化石恰好是含在这些暗色的沉积层中间,队员们纷纷猜测:这里的恐龙灭绝有可能是自然灾难引起的。赵海滨博士认为:突然降临的灾难可能构成部分恐龙的死亡,但绝对不能构成恐龙的灭绝。恐龙巨大的躯体足以应对这种自然灾难,即使是灾难性死亡,恐龙的骨骼化石应该是就原地埋藏,骨骼化石保存应该是相对完整的。队员们努力寻找都找不到完整恐龙化石,大多数恐龙化石都是零散的,而且食草恐龙与食肉恐龙的化石同时出土于一个采集点,说明恐龙灭绝不是自然灾难所至,暗色沉积层不能解释恐龙灭绝。

书法线条美的解读
#弘耑访谈#

线条美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力量感——力度;
立体感——厚度;
节奏感——弹性。

一,力度

书法艺术,最基本的构成素质是线条。而完成线条美的过程本身都是与力度的不同灌注息息相关的。没有力的微妙而精到的表现,就没有了一切。所以,力度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书法艺术本质的内核之内核。

书法中笔力的含义是一种技巧性的含义即质的含义,而不是比重即量的含义。这种力包括了从人的发力到手指(经肘、腕、指)再到笔杆再下注到笔毫,是一个力的传导过程而不是呈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传导环节都可能由于技术上的不足而使笔力在行笔过程中遭到失败。因此,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力,关键是在于力的运动过程:力在每个环节中的关系处理。并有一点肯定无疑:并不是最有力的人就能写出最有力的字——一个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的书法,绝不一定是软弱无力的,一个力大无比的壮汉的书法,绝不一定能力透纸背。

(一)力的表现特征

1,逆——正则反之

大凡笔在运行中,反作用力越强,则笔与纸的摩擦系数也越大,笔毫的前行就不那么轻松,逆水行舟便是个最好的例子。

线条中如有“逆”的追求,则其力度与厚度明显增强,沉着雄浑之气,不可仿佛。顺势飘忽,粗者亦疲软,逆势涩行,虽细亦劲健。有如射箭弯弓,弓不弯则箭发无力,弯弓即是“逆”,箭发即是“力”的呈现。

2,蓄——实者虚之

蓄是力感构成的潜在技巧,有两种不同的效果:

在运行停顿之时有意含糊,收回之后,下一步的方向与速度都显得不清晰。“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蔡邕《九势》)一般而言在收时又是势的伸延。

“蓄”的目的是在于使力度深藏起来,造成一种内在的筋力。是“蓄势”。比如短跑时冲刺前的缓速,起跳前轻微的顿,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积存下的潜力,如果说逆的反向是顺,那么蓄的反面则是露。

3,留——行则驻之

书法线条最忌讳的是一笔飘过、轻浮华俏。留的反面则是滑。

“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包世臣《艺舟双楫》)

“处处留得住笔,不使直走。”(梁同书《频罗庵论书》)

“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蔡邕)

“紧驶”指策马前行时必须扣紧马缰,不使其过于放纵,是“蓄”的方法。“战行”指左右环顾着摇摆而行,是“留”的方法。以此保证毛笔在向前运行时对线条的每一部分都倾注全部之力,而不致于忽尔沉实忽尔滑易,造成线条力度分布的不平均。它的运行有一种微弱的顿的节奏:不是匀速的直线前行,而是有顿挫的等距离前行。

在这里,“逆”的要求是强烈的反动力,是有明显的人为因素的;“留”的要求将反动力转化为较轻微的停顿,也具有较人为的意识;“蓄”的要求,虽也取停顿,但它的过程比较自然,不强调人为意识。从平面上的运动轨迹看,“逆”是一种大的反向来复;“留”是停顿具有一定节奏的间隔;“蓄”则强调停顿的自然延续。“留”的停顿的动作与“逆”的来复的方向,都是很强烈的力感的夸张,“蓄”则相对隐晦些,是力的自然的作用。

(二)力的几种说法

1,“中实”说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共见矣。--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

尽管每个书家都在讲笔力,尽管他们也都知道笔力不是蛮力而是技巧之力,但一旦进入实际的线条运行中,力的显示程度(明显程度)总是直观地判断线条价值的基本标准。而线条构成时由于头、尾动作关系到出、入、起、止等效果,一般总是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在这里包氏力排众论,提出:判断“力”的价值,最高层次上的判断焦点不是画的两端而是中截。“中实”是保证线条力度美的真正所在。

事实上,逆的反向,留的不断间隔停顿与蓄的展转,却是相对于中实或引向中实的最基本的动作,它们存在的价值,都是反“空怯”。

2,五指齐力

万毫齐力

五指齐力,指手的动作。处理不当,直接导致用笔技巧以及线条效果的偏侧。

“齐”强调指的力的协调,齐心协力,即日齐。

万毫齐力,指笔的动作。强调笔毫的力的分布与协调。为了保证线条的有力和“中实”,要求在每一线条的构成中,笔毫必须尽量铺开以求每一根笔毛都能尽最大的可能传导“力”。

3,力透纸背

大凡书家们都曾为“力透纸背”的境界倾倒无已。每每潜心追求,以为神品。也许还有不少会把纸翻过来看看是否黑透。但这样一来,“力透”成了“墨透”。倘若写字用茧纸,其厚实不渗水;有用熟绢,墨透不到背面。用生宣与毛边纸,不用力亦能透过纸背。如此,“力透纸背”之说便成了难题。

力透纸背的“透”字,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中曰:笔力直透纸背,当如天马行空参看。今人误认透纸,盖透纸者,状其精气结撰,黑光浮溢耳。彼用笔如游丝者,何尝不透纸背耶?

对初学者而言,是从抽象到抽象;对书家而言,却是提醒他们不能拘泥于视觉上的“透”,要从更高层次上去把握“透”字的精神实质和对“力”的深层诠解,它决非简单的物理之力,如果我们拘泥它的实际的、现象的可视特征,终为书法所不取。

清人蒋和《书法正宗》有云: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无一法可以不用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善舞竿者,神注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在这里,它完全道出了书法之力取决于技巧得当而非取决于蛮劲的道理。

二,厚度

在平面的一画中,有墨色的浓淡之分,而且浓正好处在画的正中心,这便是一种视觉上的立体。这样的一根线条,应该是个圆柱体而不是一块薄片状,圆柱的最凸现部分(即离我们最近的部分),也即是“中心一缕浓墨”的部分。在用笔上,自属于中锋范畴。锋常在画中,方能保持线条的立体感。写篆书的线条中心如聚一缕浓墨,日光不透,线条的这种厚度的体现,可以说是古今书家莫不信奉的审美目标。

在技巧上,中锋用笔是追求线条厚度的保证,而强调线条厚度的追求则是书法史上一以贯之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线条的立体感并不等于单一地强调中锋回笔;强调线条的立体感并不等于单一地拘于圆柱形体。茫然地强求“笔笔中锋”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它只会使用笔技巧和审美简单化,反而不利于对线条立体感之美的完整理解——立体感毕竟不仅仅依靠中锋用笔,它常常是在中侧锋(扩大为藏、露、转、折)交替的笔法中体现出来(如带状线条)。

“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用笔贵圆,字形贵方。”(项穆《书法雅言》)

“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丰坊《书诀》)

由此,从书法美的角度看,中锋技巧是绝对的;侧锋技巧是相对的,它无法独立运用,只能与中锋互相交替补充,而且尚不能处于主要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法讲求笔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线条美,而线条美中最主要的一条是立体感要强,要有厚度。

三,弹性

“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它具备以下规律:

1、基本律:快慢——速率;轻重——力率;松紧——质率。

2、回护律(即藏头护尾)。

一个横笔或一个竖笔,不能一画而过,要在线条的起与止两部分作一互回互抱之态势。由于这种特殊的动作要求,于是在运笔节奏中,便很自然会出现头尾重中段轻、头尾紧中段松、头尾慢中段快的相对效果,一根平的线条变得有了起伏,有了生命的律动,有了线条的脉搏。

3、起伏律(即一波三折)

起伏律重在线条的运行节奏。关于“三折”,历来书家莫不奉为书法的度世金针。

4、间隔律

间隔律的着重点主要在于线条与线条之间连贯节奏方面。

书法中有“意到笔不到”之说。笔之到(实际笔画)与意之到(没有实际笔画),这就造成了一种间隔:笔到是实,意到是空,构成线条的节奏。这是间隔律的一般原理。

表现形式为“笔连意连”,“笔断意连”。它与笔势共同产生字与字间,线条与线条间在空间上的间隔(建筑节奏)和时间上的间隔(音乐节奏)。从而产生有意味的线条、结体和有意味的章法。

回护律与起伏律偏于单线条的节奏构成;

间隔律则重于线条间、结构间的连贯。

回护律与起伏律,保证单线条的质量(弹性);

间隔律保证作品字法、章法的形式美。

回护律和起伏律确保线条“到位”;

间隔律使作品“有味”。
#弘耑课堂##中国书法之美##中国书法##弘耑纪录##书法教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