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古人如何以冰消暑,“冰心玉壶”是妙词】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古籍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足见大暑的炎热程度。那么,在炎热而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用什么办法来消暑呢?除了扇子,也有今人常用的冰。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一)冰开始的地方

冰,很早就被人们用来消暑纳凉了。

商周时期,人们便开始利用天然冰来制冷。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专门负责“掌冰”,负责人被称为“凌人”。《周礼》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礼记》也说:“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周以后的各个王朝,都设有专门的官吏管理冰政。

每年寒冬腊月,凌人会命人到水质好的江湖面上凿采冰块,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方便采用和搬运。采好的冰会被储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地下冰窖里,《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中的“凌阴”就是山阴处的藏冰地窖,“二之日”“三之日”是周历的二月和三月。地下冰窖内铺满了干净稻草和芦席,设置了专门搬运冰块的冰板,待冰到了窖口,冰板一头支在窖口,一头支在窖底,形成一个斜面,让冰块滑下去,再由窖里的人码放整齐,在冰上覆盖稻糠、树叶等隔热材料,最后将整个冰窖密封,等来年使用。由于储存环境和方法的限制,最终都免不了会有约三分之二的冰在使用前自行融化,因此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至少三倍,以满足宫廷需求。冰窖也慢慢增多,到了清代,北方的官方冰窖有20余座,存冰量大概有二十万块以上,北京的冰窖口胡同、西安的冰窖巷就得名于此。

由于夏日用冰量大,官方藏冰常常不足,因此出现了私家藏冰的“冰商”。据宋人所作《迷楼记》记载,宫中“美人各市冰为盘,以望(隋炀帝)行幸。京师冰为之踊贵,藏冰之家皆获千金。”这说明隋代就能在市场上买到冰。到了清代,《大清会典》明文规定:各级官府“如藏冰不敷用,从市采买”。清代的冰窖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三种,民窖由商民设立,专门用于商业经营。

有了冰之后,古人的夏天就凉爽起来,他们把冰块放在盛冰的容器冰鉴里。《周礼》中有在容器“冰鉴”中保存冰块的记录。冰鉴最先是陶制的,后有木制的,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大口小底,底部有直径很小的排水口,可在冰融化后直接排出冷水。冰鉴可以散发冷气,还可以保存食品,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满冰块,合上盖子,“冷饮”就可制成。《楚辞》中记录的“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清馨冻饮”,都展示了夏天饮冰镇酒水的舒适和快乐。

进入汉代,古人用冰就更讲究了。汉代皇宫设有夏季用房“清凉殿”,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盛装冰块,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竹扇。清凉殿内清凉无比,汉武帝刘彻常常带着自己宠幸的嫔妃宦臣“卧延清之室”,吟唱辞赋歌谣,品尝果品佳肴,不亦乐乎。

唐宋以后,“清凉殿”之类的“空调房”越建越高级,殿内除了放冰块,还放有“扇车”,借水的作用转动扇叶,扇带凉水吹更凉。宋代还注重空气净化,在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既凉快,又“清芬满殿”,宋代的“空调”设备已在民间普及。

这次第,怎一个凉字了得。冰开始的地方,也是梦开始的地方。

(二)冰有趣的时候

冰,还被古人用出趣味。

有用冰来装病的。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52年,楚国的令尹(即主持国事的大臣)子庚去世,楚国国君楚康王指派楚国士大夫薳子冯继任。薳子冯征求好友申叔豫意见,申叔豫说:“朝廷内宠臣很多,君王年轻弱势,治理国家的难度很大啊。”于是薳子冯就用装病来推辞。当时正值盛夏,薳子冯在家里挖了个地窖,放上冰,用冷水浇身,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然后身穿厚棉衣和皮袍子,躺在床上好几天不吃东西。楚康王派御医前往诊视,御医发现薳子冯“瘦弱到了极点”。楚康王无奈,只好改任子南为令尹。

薳子冯也堪称“开空调盖棉被”的古代先驱。只是,我们始终不明白,装病的方式有多种,为什么要躺冰块上呢?花费的成本太大了。要知道,唐代以前,冰块非常珍贵,不仅数量有限,还价格昂贵,到了“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的地步,大臣在蒙皇帝赏赐冰块时都会深感为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某日得到几块小冰的赏赐,就高兴得很,还记录下来:“圣旨赐臣等冰者,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用表特异之恩。” 所以,对于楚国士大夫薳子冯,我们只好感叹一声:真土豪也。

有因冰生病的,也有用冰治病的。《盱眙旧志辑要》介绍,宋徽宗赵佶在某年夏天,“食冰太过,病脾疾”,御医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让他服用大理中丸,但服用多日,均不见效果。宋徽宗寝食难安,后来听说民间医生杨介医术高明,便召杨介为他诊疗。杨介查明病因,仍使用大理中丸,只是改用冰煎服,宋徽宗服后立马痊愈了。

甘、冷、无毒的冰真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说,“冰者,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冰可以去热烦、解烦渴、消暑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亦解烧酒毒。”杨介的治法算是“从因治病”,妙手仁心。当时,宋徽宗和杨介的对话也简单有趣:“介用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病因食冰,臣因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还好,宋徽宗遵了医嘱。

说到底,都是吃惹的祸。宋代的冰制食品简直不要太好吃哦,“冰糖冰雪冰元子”“冰雪甘草汤”“冰雪凉水荔枝膏”“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光听名字,心里就舒坦,怎么不想让它们“一步到胃”呢?南宋诗人杨万里早用《荔枝歌》道出了这份心花怒放:“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元代的商人又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开创了冰淇淋的先河。市场中还出现了“冰鲜”,人们把打捞的海产品,通过冰的冷冻后,运输得更远、保存得更久。

(三)冰深情的日子

冰,也在被人们赋予深情。

在冰特别难得的时代,皇帝用冰靠事先储存,大臣用冰或靠皇帝赏赐、或凭官阶和“冰票”领取,级别低的官员可能得不到冰,可能靠级别高的官员赏赐。这种“颁冰”的做法始于周朝,一直延续到清代。所以,若是将冰作为礼物来馈赠他人,那真是可贵的。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就常常送冰给同僚梅尧臣,他的馈赠是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欧阳修在25岁至洛阳任钱惟演幕府推官时,与年长自己5岁的任主簿的梅尧臣相识,开始了长达30年的友情,直至梅尧臣去世、欧阳修54岁。流金岁月中,俩人心心相印,不离不弃,聚则乐而游,别则思而梦,于道义、事业上互相支持。梅尧臣还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坚定支持者。

随着为官级别的增高,欧阳修送给梅尧臣的冰块也增多,使得仕途坎坷、级别很低的梅尧臣能长年享受较好的以冰消暑之待遇,安然度炎夏。为了让梅尧臣安心接受,欧阳修还曾以自己不怕热为借口。其实,即使是真的不怕热,也不会嫌冰多。梅尧臣心中明白,便常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冰镇果品回赠欧阳修。

冰,就这样透亮着。怪不得会有冰心玉壶、冰雪聪明这样的妙词儿。饱含纯粹情谊的心,就像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里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焕发玉一般的晶莹和澈亮;也像唐代诗人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中的“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透出雪洗净过的细腻和敏捷。

想那洛阳的初识,是多么令人开怀,欧阳修后来还作诗《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来表达:“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逢君饮水畔,一见已开颜”,梅尧臣也欣然记下:“春风午桥上,始迎欧阳公”。俩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欧阳修当即写了《七交》七首,分述同游的几个人,写到梅尧臣《梅主簿》时,颇多揄扬之辞:“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梅尧臣则说:“欧阳修与为诗文,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静思苦学。”这样的相识,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遇见。宛若冰一样,闪耀着清润明洁的光辉。

#大道给人间的叮嘱#:消灾避难法门及治病良药
道教九行
一者可从于善,
二者闭塞于恶,
三者广生济物,
四者劝助良善,
五者布施财力,
六者大愿利人,
七者身慈,不害于物;
八者口慈,言不害物;
九者心慈,常念于善。

道教十善
一念孝顺父母,
二念忠事君师,
三念慈心万物,
四念忍性容非,
五念谏争解恶,
六念损己救穷,
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
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桥,
九念为人兴利除害,教化未悟,
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具。

灾难的成因
太平经教承袭汉代“天人感应”思想,把灾变原因归诸天地万物人神鬼的相互“承负”责任。六朝道教与此有所不同,更多地从自然本身去寻求原由。

自然与灾难
《洞真八素真经》:“亏盈则天震地动,列宿不守则日月薄蚀,五星乱度则二象失光。天地交泰则五星映清,天精合则五星光明,上照太虚,下朗万兆。”由于气的问题,导致天地人亏盈、万物枯滞,随后引起各种灾难,比如气亏盈就引起地震,天上星宿乱度越位显示出凶兆;反之,天地之气交泰,则五星光明,便显示出吉兆。

《洞真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夫天地交运,二象合真,阴阳降炁,上应于九天流丹,九转结气为精,精化成神,神变成人,故人象天地,炁法自然。……其结胎受化,有吉有凶,有寿有夭,有短有长,皆禀宿根,结炁不纯,藏胃积滞,六府败伤,形神不固,体不受灵,死炁入孔,何由得存。”

这里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里加以理解,天地交运,阴阳降炁,结精成神,随后生成人,所以人象天地,法则自然。人的吉凶是由于所禀赋的宿根结炁的纯与不纯而造成的。如此,人事意义上的灾难也可以归为“自然”的原因。

身心与灾难
灾难的另一个成因——身心导致灾难。
《洞玄诸天内音经》:“天尊言曰:炁炁相续,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又非人,正由心也。心则神也。形非我有,我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
我们的“真父母”乃是无形的道,道在我们中化显为心神,我们的善恶祸福正由心神的活动而导致。我们能控制将来的善恶行为,因此导致祸福吉凶的不同结果,所以“有身则百恶生”是说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过往种种生缘之事,“有身则百恶生”也即是说有形则善恶祸福生,有身形则灾难生,而心神却可以超越种种生缘,可以起到避免灾难的能动作用。

《皇人经》:“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而不守神,以却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故云一人之身,一国之象。……所以全其身。”

“阳九百六”与劫难
阳九、百六与劫难,东晋中叶以后南方上清、灵宝二系经书均有较多论述。“阳九百六”作为灾难的术语出自汉代,造立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发现于四川雅安芦山县的《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其末尾“乱曰”就有感叹樊敏“遭遇阳九,百六会兮”。

《道迹经》:“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而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至于灭凶遗吉,自后快耳。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谓之小劫”。

《洞真三天正法经》:“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谓之大劫交。大劫交,天翻地覆,海涌河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道教认为宇宙经历了许多劫。《洞玄灵宝灵书度命经》详细叙述了龙汉、延康、赤明、开皇、上皇等“五劫”。

如何禳灾度厄
在这样的自然规律中,我们要如何才能禳灾度厄呢?道经中记载了有多种方法:
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
《洞玄明真科经》太上道君问天尊:“天有重灾……何法以禳其灾,拔度厄难,解诸不祥”?天尊回答是:用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法,为帝王国土灾疾兵寇,危急厄难,当用丹书《灵宝真文五篇》于中庭,五案置五方,一案请一篇真文。以此,消除劫难对人类的影响。

符咒法
正一道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气所生成,气有道气、鬼气之别,灾难是鬼气作祟,可使用符咒祛除。《洞神经》记载,天文可召神去病灾,无论是天皇文第一法、地皇文第二法、人皇文第三法,还是神仙升天大券文、三皇传文、三皇内书秘文、五岳阴符,抑或是文中提到的正一道千二百章,都是用以招神劾鬼,“除削死籍,救度长存”。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每一篇首先是神仙图箓,其次有去灾功能,其中提到符命可以免除天地大灾。按照书中的方法,埋于各方,可致“天灾自消,星宿复位”。三皇经教也认为,斋醮亦可消除灾祸疾病。

礼诵经文
《洞真三元玉检经》说:“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地无此文,则九土沦渊,五岳崩溃,山河倒倾。”经书本身的神圣性可以帮助虔心诵读经书的人,超越世间的毁坏,避免劫难。

劫有定数,即不可避免的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诚如《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记载:“天地一成,乃至终尽,其中有三元九厄、大灾小灾,其运不可移。”《道迹经》也说“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所以消灾只能理解为消除灾难对人的影响。

大劫来时,也无法影响到在大罗天宫七宝玄台上的经书。《洞玄经》说大罗天宫七宝玄台在大罗天中玉京山上。“大劫周时,三洞神经并在其中,灾所不及。”

劫运虽不可避免,经法却灾不能伤,历亿劫而长存。《洞玄灵书度命经》“天尊言:……斯经尊妙,度人无量。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溟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

礼诵经文,可以帮助人度过劫难。《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炁)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七宝紫微宫……分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宝,皆三炁之尊神。”三宝君每至劫运,便出书度人。这一时期道教认为,拥有经书或诵经礼神可以安度劫难。所以,《洞玄空洞灵章经》:“礼诵灵章,与劫同年。……出入法门,万劫何忧!”

成为种民或神仙
成为种民或神仙,可以安度劫难。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朱书白素,上以佩身,履大阳九、大百六大劫之交,洪灾四会。佩之,千毒不加身,过水火之难,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三天真生飞神符墨书黄缯,上以佩身,履小阳九、小百六小劫之交,万灾四充。佩之,千害不加身,过万疠之中,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大劫交,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以禳此灾……”
种民是修道而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特殊选民,升入种民天,将安度劫难。
《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凡为学者,能修斋奉戒,思仙念道,太一所举,言名仙簿,得为种民。”又说“万帝众神,诸天诸地,普集校算,大劫、小劫、大小百六天地运度,料别善恶、学道应得神仙人名”。

愿力消灾
《太真上元斋品》:“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愿以是功德,一切济度之恩,咸得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各保福禄,长居自然”。虔心归身、归神、归命九天高上众真玉虚天尊,可得天尊神力护佑,得以免离十苦八难、五灾六害、九厄七伤,长居自然之福地。

自然无为
《妙真经》:“尹生曰:学自然奈何?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之道。”不借助人为尤其是祷祠鬼神的方式对待灾难,以“不消除”(超越消除)来消除之。
祖师悲悯众生,为世人开出良方八副,以求根治此类顽疾,只要对症立方、按病下药,勤而行之,则必能扭转乾坤。

一者,孝也
其味甘,性温和,能填骨髓,固本培元,适合事业不顺者,且可延年益寿。

二者,悌也
其味甘咸,性带温,能调血气,滋补心神,适合兄弟不和者,上能济火、下可滋阴。

三者,忠信
其味微辛,能通肺腑,强壮精神,可止咳消痰、生津益气,更能治疗虚证。

四者,仁义
其味甘,性温和,可宽胸益气,治疗虚症,可化腹内毒虫,强筋健骨,生精益寿。

五者,读书
其味苦,性微温,能通心窍,可治眼昏之症,若感腹中空虚,宜早服用,可消鄙气,健脑益智。

六者,家教
其味苦辛,性微寒,久服则馨香悠久,可祛风邪,除外感,四肢血脉畅通,气息调匀,满面红光。

七者,积善
其味甘,性缓温,可宽中益气,亦可通神明,老少皆宜,无禁忌,可延年益寿,强筋健骨,固本培元。

八者,知命
其为淡,能定心,可祛除燥气,消除烦忧,平定心火,虚热难眠者其效甚佳,可安魂魄,令人气定神闲。

此八味神药源于自身,可顺手拈来,持而行之,各种病灾俱除。这些药物无需成本,但以诚字为先,不仅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仙方,亦可调理身体阴阳,虽大病亦可解。何不试试?

《楞严经》观性元真唯妙觉明

(第八十一段)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生?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即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观。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谁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婉转虚妄,无可凭据。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佛说:富楼那!又如你所提出的问题,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其中“水、火”是互不相容的,那么水性与火性怎么能同时存在,而并没有相互“陵灭”呢?
“陵灭”是指两个相对的事物:我生你灭、你生我灭。如太阳升起、就不会有月亮;月亮升起、就不会有太阳。意为二者不并存、不两立。又“徵”(问)虚空及一切大地都能遍满法界,但虚空与大地都遍满了,就不能相合也不能相容了,如虚空遍满就没有大地了、如大地遍满就没有虚空了。这些是富楼那对佛提出矛盾的双方为什么没有出现冲突,反而出现的是和谐与统一,这是什么道理?
佛说:富楼那!你问的这些问题,我用虚空做个譬喻,虚空无量无边,其体本无一相,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但它却不拒绝一切有形质物象的生存发挥,我们实际看到的虚空就包容了“太阳、月亮、星球、山河、大地”等等之类的存在,还能让“风、雨”自由发挥,风可以自由自在的吹、雨可以自由自在的下,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说:富楼那!我们看见的这个大得无边的虚空,有日光照耀时就有了“光明”、云气厚重时就是一片“昏暗”、有风吹摇时即现“动相”、雨后天晴是“霁”、灰尘少而澄净是“清明”、地气凝结是“浑浊”、尘土积于空中即成“阴霾”、水清亮了就能照出人或物的“影子”,这所有的现象,虚空都能包容,并让它们自由发挥。
佛对富楼那说:你的意思如何?像这些殊途各异的诸多有为相,是从现象处所生呢?还是从虚空中所生?如果是从现象处所生,富楼那!那么产生日照的时候就应该是“日明”,因日就是现象,既然是日明,“明”为日色,十方世界都应该全是日色,都是日色了,就不应该有太阳,怎么虚空中,还有一个圆圆的太阳呢?
如果光明是从虚空中所生,虚空就能自己照亮自己,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黑暗了,那为什么在半夜云遮雾绕时,没有光耀生起呢?所以应当知道,“明”非日:即光明的本身不是太阳。“明”非空:即光明的本身不是虚空。“明”不异日:即光明离不开太阳,离开太阳就没有光明了。“明”不异空:即光明也离不开虚空,因离开了虚空,光明就无处显现。“真妙觉明”就与这个道理一样。
“真妙觉”即如来藏:“明”是光明。“真妙觉明”比喻如来藏是寂而常照的光明体。此真妙觉明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的光明是一样的,不属于任何一个现象。
佛对富楼那说:你如果心里有一个空明的概念,并以此空明之“空”为因,以“明”为惑业诱发出果报,就会出现空观,如声闻观空,就会得到偏空的涅槃。
一般人观看这“地、水、火、风”,就会发现它们各自不同,各有现象。如果是以“地明净土”为因:则现净土之果。如果是以“不净”为因:则现凡夫秽土之果。如果是以“水明、火明、风明”为因:就会有“水灾、火灾、风灾”出现。
如所有的事物都发生,即“俱发明”,就有所有不同的现象出现,即“则有俱现”,“俱现”就是同时同处所见一物,虽是一物,因众生业因不同,所见就不同,如人见水为水、天人见水为琉璃、鱼类见水为屋、饿鬼见水为血,这就是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业因中同见一物,则俱时“同时”有不同的业境出现。
佛说:富楼那!如果在水中,出现太阳的影子,两个人同时观看水中之日,然后两人分东西而行,则会出现两个太阳,一个太阳随东行人、一个太阳随西行人,这一东一西,先前是没有准确定位的。不应该说,这太阳是一个,怎么变成两个而各行一处了呢?
各行一处的太阳就是双,那么最初现出来的怎么只有一个呢?其实这些宛转出现的现象,都是虚妄的,都是没有凭据的,所观之相,原本就是妄相,是无可指认的,犹如空中之花,结出来的只是空果,空果就是没有果,果都没有了,难道你还要问诸如“水、火”这些现象为什么不互相陵灭吗?
佛说:“观性元真、唯妙觉明。”这觉观之本性,原本就是自己的法身,是唯一真实的妙觉明,妙觉明就是菩提心,此菩提心,本具含藏“地、水、火、风”万物万象的功能,一切相对的、相同的;不相对的、不相同的;矛盾的、和谐的;冲突的、统一的,妙觉明心都能容纳,与虚空能包容大地万物是一个道理。
佛说:“地、水、火、风”只是在妙觉明心出现无明后所生起的幻有现象,虚空、大地、人类、万物都在妙觉明心里,并无矛盾,不矛盾是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幻相,犹如空花一样,是没有结果的,这没有结果的幻相,怎么还要问它们之间合不合、容不容呢?这就是妙觉明心即能包容一切,又能让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并不相互陵灭的道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娱美说 || #早春轻颜Look##早春轻颜VLOG#西装外套虽说初给人的印象是正式、刻板,可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西装外套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不仅能在职场中发挥
  • 很多人可能在重新联系前任的时候,会常常分享自己一些难过的情绪或分享自己的孤独的心情,你在这个时间点你必须设想,你要重新追求前任回来,如果你表现出很负面的一个态度
  • 就算终有一散 也别辜负相遇 好好相遇 好好告别相遇文案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最美好的相遇,但却应该有为了相遇或者重逢,所有的最美好的努力。愿树树和孟新
  • 清洁电力保驾护航  一度绿电,能让冬奥会颁奖广场的主舞台亮22秒左右;一度绿电,能为太阳能充气保障帐篷的电暖器供电约30~40分钟……这是冬奥保电队员在工作中总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3.卜筮歌诀  诸爻持世诀 世爻旺相主安康,作事亨通大吉昌;谋望诸般皆遂意,纵他刑害不能伤。 父母持世事忧否,身带文书及官鬼;夫妻相克不和同,到老用求他姓
  • 朋友圈小众文案(无关爱情) 1、先把背挺直,穿什么是其次。 2、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 3、所有苦难都是浪漫的铺垫。 4、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 !!
  • ​#人生感悟##曌瞾霦# 舞台上只有我的身影一切停下 再归零由一场梦境醒来再到另一场梦境去不会有人知晓我的欢愉在陌生的黑夜里绽放那般有生命黑夜给了我别样的怀抱被
  • 今天壬寅年正月十三,北京大雪。 ​应景行楷书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此刻心情: ​素因遇立,污随染成。 ​纵心浩然,何虑何营! ​ ​【原文】 雪赋 (谢惠连
  • 即便是本次展覽呼聲最高的黃金木乃伊與法尤姆肖像,也依然讓人覺得「驚奇有餘,細緻不足」!後者僅展示「逼真與寫實」似乎略有單薄,若能再豐富下法尤姆肖像的形成與變遷以
  • 菊花因为陶渊明的喜好而有了隐逸者的寓意,牡丹花作为富贵的象征为世人所知,而经过周敦颐这篇文章的推崇与赞美,从此莲出淤泥而不染、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等品格与
  • ✓ 2023 年产销量增速会很快,由于义瑞基本可以完全达产,公司的目标产销量都是根据 客户意向订单一家一家算出来的,每个销售都要签目标责任书✓ 2024-202
  • 德国人这是后知后觉,之前忙着给泽连斯基递石头,怂恿说,伙计,快去砸普金家玻璃。德国忙着制裁俄罗斯,另外美国趁机扒走德国人的内裤,结果就是德国这边和俄罗斯绝交了,
  • 让我们一起为时代少年团张真源416的生日送上祝福! @时代少年团-张真源别挤了别挤了~三月想拍樱花照的姐妹 别去公园挤了今天去天环逛街 遇到了 @SHISEID
  • Travel Assist驾驶辅助系统、Pre-Crash预碰撞保护系统、MKB多次碰撞预防系统、PLA 3.0智能泊车系统、RTA后方交通预警、ACC 3.0
  • #妈木杂货铺[超话]#【挂人】交易二手周边本来是不退不换的,付款后再说要退款本来就属于跑单行为,还在没跟我沟通之前就申请退款,这样子谁都会不爽哈,我拒绝退款还投
  • )-亚停医生答:有一些宝宝从来就不会爬,但只要宝宝可以想办法移动自己的身体,比如肚皮贴着地面匍匐前进,比如屁股一点点的挪动,比如打滚过去。我家宝宝目前9个月大,
  • 韦同学把我叫醒了,让我别睡了,五点多该吃晚饭了[拜拜]《北春》2022.3.6江南的花已次第开放,而北方的春还在梦里沉眠。[喵喵][喵喵][喵喵]怪兽怎么也追不
  • 我大抵是脑子坏掉了,才会以为你是喜欢我吧,不然你怎么不在呢,你现在又在哪里,又在谁的身边?一个转身可以是一个结束,一个转身也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不要等到失去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