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折腾我很多年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工作忙、家庭事务忙导致运动量减少,鼻炎症状就更明显了,不用药的时间长了鼻炎就要发作,一发作就鼻塞、鼻涕、打喷嚏、眼睛瘙痒、人犯困等等,难受。

我的鼻炎可能跟我父亲的哮喘有关系,我父亲有哮喘,哮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他可能把跟哮喘有关的那种过敏性体质遗传了给我,我并没有得哮喘,但我得了一个相近的疾病,就是过敏性鼻炎。

事实上,呼吸内科专家们都认为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同一个疾病,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部位而已,所以治疗药物也类似,糖皮质激素激素是最有效果的。

今天咱们不讲哮喘,就讲过敏性鼻炎,因为太多人有这个病了,数据显示大概10%-20%的人会有,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是10%的人有,那也是过亿的数量了,只不过大家轻重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就早上打两个喷嚏,病情比较轻微,没留意,事实上也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了。

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那就难受多了,一天到晚可能都是鼻塞、堵得慌、鼻涕多,疯狂打喷嚏,揉下鼻子都会打喷嚏,刺激不得,还可能有过敏性结膜炎,眼睛瘙痒,流泪,人犯困等等,够折腾的。

过敏性鼻炎不是重大疾病,不会致人死地,但是困扰生活啊,症状反反复复,怎么办?到底能不能有好办法彻底控制好它?

咱们今天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祖国传统医学我不擅长就不展开讲了。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粘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划重点哈:暴露于变应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这几个重点,就说明了过敏性鼻炎的本质了。

到处都可能有过敏原,完全不接触过敏原是很难的。非感染性,说明不是细菌病毒感染的,抗生素抗病毒是没效果的。慢性炎症,说明病情迁延。

1.怎么治疗过敏性鼻炎呢?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用当前最权威的文件跟大家分享,变应性鼻炎诊治指南,和教科书。而不是根据某个人经验。

国内最早的一版过敏性鼻炎诊治指南是1990年在乌鲁木齐发布的,后来药物和研究都有进展,于是1997年专家在海口发布了第二版,随后2004年在兰州发布了第三版,2009年在武夷山发布了第四版,2015年在天津发布了第五版,现在是2022年,第六版差不多要出来了,还没出来。每一版新出的指南,都意味着最新的观念。

第六版还没出来之前,已经陆续有几个针对部分领域药物的专家共识出来了,专家共识的权威性比指南要低一些,但是对于普通医生、患者还是有很大的指导借鉴意义的。

我们直接从2015年过敏性鼻炎诊治指南开始讲。

2015年指南明确指出: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

药物和免疫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

重点来了:指南认为,虽然本病目前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者的各种症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看到没,当前全世界都是这么认为,过敏性鼻炎还不能被彻底治愈。但临床上的确有不少过敏性鼻炎患者都说自己的鼻炎自愈了(是自愈,不是治愈),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很多人通过积极运动锻炼、更换工作生活环境后发现困扰多年的鼻炎不见了,舒服多了,这算是自愈,而不是治愈。

过敏性鼻炎毕竟是个跟免疫有关的疾病,凡是跟免疫有关的疾病,目前都难以彻底治愈。但通过锻炼身体、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远离甚至避免接触过敏原,鼻炎的确可能不再发作。这对我们普通患者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尤其是回避变应原,如果能确切找到是哪种东西让你过敏,你就不再接触它就好,问题是很多人对很多种东西过敏,而且不知道到底对什么过敏,即便做了过敏原测试也不能测试所有的过敏原,所以不能彻底找出所有的过敏原,也就无法完全避免接触,这需要一定运气。

2.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选择那一种药物?

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方式。

目前指南推荐作为一线治疗(主要治疗,首选治疗)的药物有三种,分别是:

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
口服/鼻腔吸入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此外还有一些二线治疗方案,比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比如色甘酸钠)、减充血剂(比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我们不展开讲,因为它们不作为主要治疗。

(1)我们先讲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

大家不要一看到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就怕,这是个好药,也是个猛药,使用不当的确会有大副作用,但如果按说明使用那就好处远远大过坏处。就好比一把菜刀,你正常用菜刀切菜那是没问题,但不意味着菜刀没危险啊,你要对着人晃呀晃,还是挺吓人的,但你好好切菜,那就问题不大。

鼻腔吸入激素具有显著抗炎抗过敏作用,药物直接作用在鼻腔,几乎不入血,所以副作用轻多了。目前指南把它列为一线药物,推荐使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鼻炎所有症状都有显著改善作用,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鼻塞等。不管是轻度中度重度,都合适使用。每天喷鼻子1-2次,疗程4周以上。

为了进一步说明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性,专家组专门制定了《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2021年,上海)》,有人或许认为这是糖皮质激素相关厂家推动下制定的,但不管如何,专家不能乱说话,货好不怕吆喝,酒香也要广告,无可厚非。

临床上使用广泛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丙酸倍氯米松、曲安奈德、糠酸氟替卡松等,如下图:
图片1

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特点,但总体来说效果都是很好的。而且我们用的主要是鼻腔吸入,而不是口服。口服的效果也好,但是副作用大,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其他药物效果不好的才考虑口服激素。

鼻腔用激素选用哪种呢?目前用的最多的是表格前三。表格后面的也有人用,效果也都是不错,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鼻腔吸入激素疗程一般不少于4周(1个月),当症状好转后就逐步减低剂量乃至停药,一旦反复,还需要继续用药,没办法治愈。

一天之内什么时候用激素最好?答案是早餐。早晨用药与内源性激素分泌时间相对一致,这样能减少对自身激素分泌的影响,减少副作用。

鼻腔用激素安全么?回答是安全的,毕竟它作为一线用药,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专家们也不敢乱建议。研究表明鼻腔用激素(我们始终强调是鼻腔用激素,而非口服激素)安全性和耐受性都良好,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鼻腔干燥、鼻出血等,但比较轻微,停药后副作用可消失。

(2)第二个是抗组胺药物

组胺是一种炎症介质,参与了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如果药物能拮抗这个物质,就能拮抗过敏,也就能治疗过敏性鼻炎。

抗组胺药物目前很多,最开始的抗组胺药物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吃了会嗜睡、乏力,比如扑尔敏、酮替芬,目前把它们列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现在指南已经不怎么推荐它们治疗过敏性鼻炎了,因为中枢抑制副作用常见。

目前推荐用的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这代抗组胺药物改良过了,显著减轻了对中枢抑制作用,而且起效迅速,作用时间较长,一般一天用一次药就可以了。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等。这些药物都是口服的。

为了说明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性,专家们还特定制定了《口服H1抗组胺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还是那句话,共识可能有厂家赞助和推动,但好货不怕推广,好的东西就应该推广。

总的来说,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但它的疗效比不上鼻腔用糖皮质激素,这是公认的,即便如此,口服抗组胺药物也能应付轻度和大部分中重度过敏性鼻炎了。把它们列为一线治疗,也是当之无愧的。

很多人疑惑,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这么多,当中有没有区别?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它们是一批,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又是一批,称之为新二代,而不算三代,因为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改进,只能称之为2.1版本,而不是3.0版本,大概这个意思。

专家共识认为新二代抗组胺药物(如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是比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但它们的价格也是贵了很多,对于每个鼻炎患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肯定是先考虑使用第二代药物,但要不要用新的二代就因人而异了。

儿童也是可以使用的,见图:
图片2
除了口服抗组胺药物是一线治疗,鼻用抗组胺药物也是一线用药,疗效相当于或者优于口服的,比如氮卓斯汀鼻喷剂。

(3)第三个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组胺是一个炎症介质,白三烯是另外一种炎症介质,拮抗组胺能发挥效果,拮抗白三烯一样能取得疗效。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也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用药,临床推荐使用。

每天用药1次,晚上睡前口服,疗程也是4周以上。儿童可以用颗粒剂型或者咀嚼片。这类药物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孟鲁司特。

研究表明,孟鲁司特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子、眼睛症状都有明显改善,病情严重的可以与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强强联合,效果更好,优于分别单独使用。孟鲁司特很适合同时合并有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因为孟鲁司特也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

总的来说这类药物安全性也很好,不良反应轻微,但2020年美国FDA对这个孟鲁司特发出来安全警告(黑框警告),说这个药可能诱发兴奋、睡眠障碍和抑郁等严重精神不良事件,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意念和行为,用黑框警示,目的是让大家对这类药物的风险有足够的了解,以便正确评估获益/风险。

但用黑框警示也不代表这个药就不能用了,还是要结合情况来选择。但一个药物标上黑框警示或多或少会对药物的销量造成影响,这肯定是厂家不愿意的事情。另外,我没找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专家共识。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介绍了三种一线治疗药物,鼻腔吸入激素、口服/鼻用抗组胺药物、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事实上,治疗过敏性鼻炎,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类药物开始,也可以三个轮流用,经过自己的反应来评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症状严重的可能需要两类药物联合使用。

3.治疗过敏性鼻炎,不用药物行不行?

可能行,不一定行。

不想用药物的朋友,可以尝试鼻腔冲洗。鼻腔生理盐水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方法,但通常是用来辅助治疗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效果。部分人可能通过单纯鼻腔冲洗都可能达到理想效果,而不需要吃药。当然,可以一边吃药,一边冲洗。

冲洗主要是使用生理盐水或者2%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网上很多冲洗器,便宜的贵的都有,我认为差不了太多,仅仅是一个舒适性的问题而已。研究表明,40°C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打喷嚏、鼻塞的症状。

4.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相对药物治疗来说是比较新颖的治疗,但也不是新技术了,治疗也相对成熟。但使用远远没有药物那么广泛。

2015年过敏性鼻炎诊治指南明确指出:免疫治疗也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治疗机理是让患者不断接触变应原提取物,剂量不断增加,以便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当再次接触变应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没有症状。

打个比方,你怕恐怖片,那就让你不断看恐怖片,先没那么恐怖的开始,然后恐怖一点的,最后很恐怖的,让你一直看,看到吐、看到没感觉为止。然后你就不怕看恐怖片了,大概这么个的道理。

以前大家认为免疫治疗应该用于那些药物治疗不理想的患者,后来研究多了,成熟了,专家们就建议只要诊断过敏性鼻炎,一开始就可以用免疫治疗,不需要先经历药物治疗阶段。当然,必须要跟患者解释清楚,治疗疗程、疗效、方便与否、费用等等都是需要沟通的。

我接触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朋友比较少,这方面不擅长,不能说太多。但就我遇到的少部分患者(仅仅代表我遇到的而已)来说,效果没有宣称的那么好,还存在不少问题,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能不断克服问题。

我会比较保守,还是首先推荐大家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当中有三类:鼻腔激素、口服/鼻腔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三类可以随便选一个开始,我个人是鼻腔激素、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交换使用,比如这个周期(1个月)使用鼻腔吸入莫米松,好转了,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如果再次发作了,那就口服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

期间我尝试过鼻腔生理盐水冲洗,效果也是不错的,还有很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朋友跟我分享,他们单独靠冲洗就能控制鼻炎,不需要药物,这也是存在的。

还有些朋友跟我分享,他们换了一个生活工作环境,增加了跑步锻炼时间,鼻炎自己就好了,不需要任何治疗。这也是存在的。

大家要有正确的观念。
#微博新知博主##健康过年小贴士##过敏性鼻炎#

#微博新知博主# #智能家居# 2021年快过去了,借此机会盘点一下近两年智能家居平台和产品的几大变化吧。
1、分布式语音入口已形成
无论如何,语音入口始终是智能家居必备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机接口,因为对人来讲,自然语言依然是最方便的。在目前智能家居系统感知能力还没能达到看穿用户脑子里的想法的时候,或者说用户不能直接用意念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的时候,语音入口依然是重要且必要的。
最近两年,智能音箱产品多样化迅速,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音箱或者说具备智能音箱功能的设备层出不穷,例如天猫精灵已经有了方糖系列、CC系列、E系列等多种产品,有的具有大屏幕,有的具有小屏幕,有的主打音质,有的靠电池供电方便携带……小米的小爱同学更是嵌入到了手机、平板、电脑、手环甚至智能马桶盖等多种不同设备中。在加上目前的智能墙壁面板开始搭载语音入口功能,例如:Aqara最新发布的搭载“小乔”的带屏智能墙壁面板集悦S1、欧瑞博MixPad X等。这些都让语音入口基本上实现了全宅分布,形成了分布式的语音入口,经过简单的设计,用户就可以实现在家中任何位置都可以呼叫语音助手,这种体验无疑是颠覆性的。
就设计而言,当前的智能家居系统,必须要考虑构建覆盖全宅的语音入口。
2、摄像头AI能力快速扩展
随着AI的发展,对视频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而摄像头作为视频获取的重要设备,其与AI的快速发展自然擦出火花,那就是强大的传感识别能力。
之前的摄像头,更多的是具有简单的移动侦测功能,而目前很多摄像头开始具备人形侦测、宠物侦测、人脸识别、追踪人体移动甚至动作手势识别等功能。
这一方面让智能家居系统的传感能力迅速提升,特别是人脸识别的加入,让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更准确的获知用户身份,智能摄像头成了智能家居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传感设备;另一方面也让整个智能家居系统更为智能,例如用户可以使用手势向智能家居系统传达控制指令等。
例如Aqara最近发布的智能摄像头G3,它不仅可以识别用户的身份,还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的手势,用户通过不同的手势来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下一步,智能摄像头的AI应用将更为多样使用,智能摄像头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3、带屏幕的墙壁面板异军突击
带屏幕的智能墙壁面板是语音入口的有效补充,同时其全触控甚至手势操作带来的科技感和体验也受到大家的欢迎,所以各大智能家居平台均推出了各自的带屏幕智能墙壁面板,市场上的带屏智能墙壁面板产品迅速丰富。
实用性的角度来讲,目前的智能墙壁面板一方面作为语音入口,另一方面作为用户的操作终端,同时其本身方便安装在普通86底盒中,多数还支持控制部分灯具,总体来看实用性还是不错的。
当然,目前带屏幕智能墙壁面板的价格依然相对较高,多数在接近千元的价格,但是如果预算允许,每个房间设置一只带屏幕的智能墙壁面板,统一控制本房间的所有设备,带来的体验也是相当不错的。
4、数据积累加算力提升进一步提高系统AI能力
随着智能传感器提供的状态数据积累越来越丰厚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算力提升,对家庭各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使智能家居具备更高级别的自动化能力,AI技术的加持,让这种自动化能力可以实现自动创建、调整联动,自动发现用户的生活规律,自动控制室内环境等多种新的更高级的功能。
目前,这样的功能已经出现,但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长远来看,全宅智能系统的AI能力必将逐渐提升,预计近3~5年将是此功能迅速发展的时期。
5、人体传感器精度进一步提升
人体传感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基础传感器,但是也是存在问题最为棘手的传感器:低成本的红外人体传感器只能感受人体移动,而无法感应人体存在或者微小动作;可以感应人体存在的微波传感器等主动人体传感器成本高,难以实现在室内的广泛分布。
近两年来,人体传感器产品的精度进一步提升,成本有下探的趋势。特别是目前的一些高精度人体传感器产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对接近静止的人体的探测,例如Aqara的高精度人体传感器,已经能够识别打字、翻书等微小动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用性。
除此之外,随着传感器类型的逐渐丰富,人体传感的方式也进一步丰富,间接的提高了人体感应的精度。例如部分智能马桶盖可以将用户着坐的信息提供给智能家居系统,一些平台推出了智能睡眠监测带等产品,不仅可以将用户上床躺下的动作提供给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分析用户的睡眠,判断用户的入睡和醒来,提供了更多丰富的传感功能。
6、入门级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随着技术的成熟、下放和出货量的剧增,智能家居的入门级产品价格继续下探,体验智能家居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例如曾经的智能墙壁开关价格多在一百元左右,而目前已经有多款产品售价在50元区间,例如米家体系内的Aqara E1系列产品,及米家的智能墙壁开关等产品。
温湿度传感器曾经多数在50元区间,目前已经进入了20-30元区间,例如米家温湿度传感器2,价格不足30元。
也就是说,现在许多入门智能组件已经和非智能组件没有了夸张的差价,这对于智能家居的进一步普及和被公众的广泛接受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7、连接方式趋于多样化,蓝牙产品迅速丰富
不论是wifi,还是zigbee、蓝牙,其各自均有不同的特点。
WiFi性能最强大,但是功耗太大,以至于不适合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更适合插电使用的设备。例如电视、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等智能大家电,使用WiFi通讯,不需要用户另外购买网关,直接就可以使用。
BLEmesh和ZigBee功耗都很低,因此都适用于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两者对比的话,如果对带宽要求更大,那么蓝牙无疑更合适,而如果要求更快的响应速度,ZigBee更合适;当然,如果拼成本,BLEmesh更有优势,这一点就可以解释定位入门的米家为何倾向于BLEmesh了。比如使用蓝牙通讯的米家灯泡价格仅为20元,墙壁开关仅为80元,同样使用ZigBee的灯泡为80元左右,墙壁开关均超过100元。
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需求呈现多样化,这也导致了连接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低成本的蓝牙技术,通过降低售价,其产品不断丰富,出货量剧增。
8、无线调光系统基本成熟
之前我说过,调光系统是高端智能家居系统的标配。全屋智能调光带来的体验比简单的开关灯光控制要优秀的多,也更符合人类对照明的需求。
调光是个相对复杂的体系,主灯、射灯、轨道灯、筒灯等不同的照明方式需要的调光方式也都有区别,因此实现无线调光需要很多组件来实现不同类型光源的调光接入,例如要有适用于不同功率的LED调光驱动器,要有适合0-10V调光的调光器,甚至要有支持DALI调光的调光器等等。
虽然像米家这样的入门系统并不具备相对专业的无线调光能力,但是对于Yeelight、Aqara等小米生态链的企业都已经布局了相对全面的无线调光组件,可以实现全屋的智能调光。
就设计来讲,前几年全屋无线调光系统的组件覆盖并不全面,难以实现全屋的智能调光,但是当前情况下,很多智能家居平台都有了全面的调光系统,如果想做一套中高端的智能家居系统,获得优秀的照明体验,那么全屋无线调光系统是必须的。
当然,以上只是对近两年智能家居发展的一个简单总结和预测,智能家居依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进步也要来自基础技术的支撑和点滴改进的积累,长远来看,智能家居将越来越智能,而当前,正是智能家居智“智能”的重要起步时期。

和金清鉴:沃森生物打碎投资者梦想

投资股市就是投资预期,只要投资者对公司预期良好,就可以给出一个很高的估值,希望分享公司未来发展成果。

12月4日晚,沃森生物公告以11.4亿元转让上海泽润32.60%股权,引发财经界投资界巨大争议,质疑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贱卖资产利益输送不绝于耳。

沃森生物曾经是一家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超级大白马股,就在于投资者认可公司的疫苗未来发展前景,其中很多投资者投资是冲着公司子公司上海泽润而去的,甚至有声音认为上海泽润是公司一块重要资产,圈里都把其与万泰生物相比,万泰市值有780多亿,这一观点虽然市场有不同看法,但投资者依然质疑30亿就把这块这么好的资产卖掉是不讲武德。

投资者看重上海泽润,也不是没有道理,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泽润主要从事的是新型重组疫苗的开发,包括二价和九价HPV疫苗,重组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样颗粒疫苗等,上海泽润二价HPV疫苗于4月完成了期临床研究,申请新药生产的药品注册申请于6月获得受理,上海泽润九价HPV疫苗也已启动临床试验。专业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HPV研发公司,只拿到一期临床批件就可以估值3-5亿元,有的Pre-IPO公司单品估值就达150亿元,正是对泽润的看好,才带来沃森生物超过100倍市盈率和超过10倍市净率,现在上海泽润整体估值仅34.96亿元,上述专业人士质疑价值被严重低估也正常。

这么一块优质资产,公司缘何会以30亿元卖掉,公司认为有利于上海泽润独立发展,打开其发展空间,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九价的竞争格局现在看来更加惨烈了,二价上市时间也比万泰慢。其次是,未来最少还要投10-15个亿,才可以让这两个项目顺利下去,公司确实还有一定压力。转让资金用于发展公司新的疫苗,公司认为从机会成本上讲,公司可以集中精力对已布局的mRNA疫苗等有价值的产品发力。

疫苗的研发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不仅前期投资巨大,而且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沃森生物九价HPV疫苗的研发投入在进入三期临床之后,还面临很高的成本投入,要成为高收益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公司之所以有高估值,就在于市场对公司的HPV疫苗高度认可,HPV疫苗将是沃森未来新的重要增长点,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二价HPV疫苗渗透率低,仅为0.26%,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于2020年6月申请报产,预计2021年上市。现在这个疫苗就差临门一两脚,沃森生物就及时止盈出局,公司认为获得了投资收益,可以转向新的领域,为投资者描绘新的蓝图,给出一个新的预期,投资者会不会认可呢?虽然公司本次交易预计将产生净利润约11.8至12.8亿元,可这个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是一次性的,未来公司高增长的预期淡化了,对投资者而言等于是这个美好预期没有了,投资者的信心遭遇重创,持股信心将遭遇动摇,已有投资者表示,要提前挂跌停单等待排队“割肉”,悲观预期可见一斑。

沃森生物2020年5月11日与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协 议》,共同合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mRNA 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并实施商业化生产,沃森生物也提醒,由于SARS-CoV-2感染所致的COVID-19为新发传染病,其疫苗的研发难度较大,另迄今为止全球尚无mRNA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获批上市,虽然疫苗种类不同,但对技术判断出现些微变化,公司认为艾博的mRNA疫苗技术是值得关注的,这是个革命性的变化,如果mRNA的带状疱疹疫苗做出来,这个产品的价值不亚于13价。五月份公司表态全球尚无mRNA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获批上市来看,公司下重注研发mRNA疫苗可能也是有着比较大的市场风险的,虽然前景很好其风险可能并不比上海泽润的疫苗风险更小。从公司管理层角度看,给公司制定了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规划,可是在投资者看来,还是眼前的HPV疫苗更加实惠,转让泽润等于砸碎了自己的美好梦想,这就是一种分歧。所以投资者群情激昂,投资者问出“这个议案在中国资本市场通过是不是一个耻辱”、“是不是利益输送”、“这是对中小投资者的羞辱”,公司管理层则相对冷静,“你可以质疑我们的管理水平差,但你不能质疑我们的人品。”部分机构人士也是颇有怨言,认为是利益输送。

面对汹涌的舆情,深交所也是坐不住了,12月6日下午,沃森生物发布公告称,因转让上海泽润控制权收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本次交易转让上海泽润控制权的合理性,以及转让股权比例的确定依据,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沃森生物股权转让并非不可以,关键有些核心问题需要厘清,让投资者释怀,转让价格是不是合理,另一个转让的必要性是不是充足,有没有存在需要短期增厚业绩的需要,其次是上海泽润与mRNA疫苗相比,收益风险比哪一个更加的合理。

沃森生物发展重点出现转型,这是管理层的经营方针,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投资者相信,mRNA的带状疱疹疫苗要比HPV疫苗更加有价值,否则是很难平息投资者怒火的,也会带来股价短期波动的风险。

免责声明:博主所发内容不构成买卖股票依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台风梅花临近强风阵雨要来武汉# 强风阵雨在路上了】武汉持续数日的晴热天气,终于要按下“暂停键”了!#武汉今起6天有阵雨#(长江日报)#武汉文旅资讯#【#台风
  • 雄安新区房产政策分析 雄安新区房产2021最新价格#文安智慧新城外地人能买么##文安智慧新城华子#文安智慧新城怎么样,值不值得投资这个话题一直受到广大购房者的关
  • #双11来了##超级购物节清单# 京东红包淘宝红包 【多款多色可选】鸭鸭官方旗舰店年轻款潮流休闲羽绒服,时尚面包服,90%鸭绒,蓬松度600+,有连帽有立
  • 嗨,我全没半分自信了呢~罢了,罢了,30载苦涩岁月我早就受够了呢,爱不到,求不得,一次次揪心痛苦,一次次哀嚎无助,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期盼,唯一,可惜的是,最爱
  • 所以,鼻型有三种,鹰钩鼻、狮子鼻以及罗马鼻济南隆鼻案例生活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宝宝的,我要活得自信,漂亮,勇敢济南隆鼻哪家医院好?鼻型有三种,如下:#医生攻略#
  • 家系生姜好像也漂流 了11/23 BuZZ New EP「MOOD」01.Chandelier02.Mint & Co.03.Candy Rain04.
  • 所以,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梦想一夜暴富,作为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倒掉那些毒鸡汤,踏踏实实工作,一点点积累财富,才是最佳选择。新奇一,落座后,餐具先放石锅
  • 这可它丫儿的不是我的胜利,真的,输赢,关我P事,我大可躺着等退休了。蛮苦的哦,奥,又苦又涩,日子啊日子,这不就是伟大的生活吗,还好,神经大条,不该在意的就得过且
  •  也是在那段时期,她全程参与研发了IBM用于游戏主机PS3的Cell芯片,又因为IBM当时的主要产品都是面向PC的,这也为苏姿丰未来在AMD极其注重游戏领域的芯
  • #昕羊[超话]# #因星而灿 随风而扬# ⭐20220913资源汇总【动态更新】1、22/9/12 昕房间 2、22/9/12 羊房间 3、22/9/13 昕d
  • “他爸爸去世前,最放不下内向的儿子,曾经郑重交代我,一定要为儿子成个家。黄俊平和丈夫一起见到尹厚萍,看到连遭不幸的闺蜜妹妹仍像从前一样乐观,她们在一起聊了很多。
  •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贵的新药吃了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如水肿、干咳、高血钾、肌酐升高等)或者降压作用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之前服用过的“老”降压药,既能实现血压达标和平稳
  •           你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建立了一个“消费系统”在消费的同时参加了财富的分配,得到了过去完全被卖家独收的利润。         卖家在赚钱的同时形成
  • 【小米王翔:未来会持续在人形机器人和周边产业投入】今日,小米集团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在财报结束后的电话会议中,小米合伙人及总裁王翔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
  • 要点:浮筹是指短线客手中的筹码和持股信心不坚定的投资者,每拉升到一个关键的技术位,筹码容易产生松动,如果主力不出货,浮筹清理的关键在于缩量,特别是在急拉急洗时量
  • 因为你是所有海棠们的心之所向@丁禹兮Hello,家人们,你们又酷又可爱的Pony达人我来啦~告诉大家一件事,我改名字啦!#丁禹兮[超话]# #丁禹兮大理寺少卿游
  • 这次给宝子们谈的真是好价了!这次给宝子们谈的真是好价了!
  • 人生生孩子的任务也完成了✅这几天在快乐煎熬幸福中渡过先是胎心不好被安排入院,疫情原因只能一人陪护入院 入院后每天被五花大绑不过宝宝在肚里安全就好后面因为主任时
  • 在当时开会的时候,那时还是3月,我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希望」我希望我们的POLO衫并不是一件工装,我不希望我的消费者穿上了POLO衫,就要想着他要开始不喜
  • 【救了只后腿残疾的猫,网友竟建议安乐死,最后看到它重生让人想哭】今天要说的就是一只流浪猫的故事,在今年的一月份,国内的某个救援组织接到电话,说是有一只猫咪掉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