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规定年轻人就必须得给老人让座了?他打我4耳光怎么不说”河南郑州,六旬老汉徐某在乘坐公交时因让小伙为其让座未果而出手打人,不料徐老汉气性太大,当场猝死。事后,其家属将小伙告上法庭,索赔50余万元。

事情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事发当天,小陈在金水路的一个公交站牌上了919路公交车,上车后,他见车厢后门口处有个座位,便坐下了来。

不一会儿,车辆行驶到建设路某站,这时60多岁的徐大爷也上来了。可此时正值出行的高峰期,徐大爷在上车后环顾一圈发现,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位了。

但他又不想在公交车上站着,于是在随意看了一眼后,便站在了一名2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小陈身旁,想要坐在他的位置上。

“及时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这句口号,一般人都知道,小陈自然也知道,不过当天他整个上午都在忙,非常疲累,上车后便坐着打盹,没注意到老人走到了自己身边。

被老人拍醒时小陈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在发觉对方是要他让座之后,小陈不是很愿意起身,便又闭上了眼没有理会。

而徐大爷见小陈不为所动,便对小陈说:“你起来给我让个座,你年纪轻轻的,不知道尊老爱幼吗”?

面对大爷的指责,小陈心情一下子就变差了,考虑着对方是个老人也就没有过多理会。可徐大爷嘴里依旧在碎碎念,不停地数落小陈。

两人的争吵声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此时,有人见状便请老人过去座,可徐大爷坐下后,或许是觉得小陈对自己不够尊重,嘴里依然骂骂咧咧。

本以为事情就会这样过去,可是徐大爷直接张嘴就说:“你这个小伙子不给老人让座,没有素质,没有道德,你爸妈是怎么教育你的?”。

小陈被如此侮辱,自然无法忍受,何况徐大爷的骂言已经将他的家人也一起骂进去了,所以他就回了几句嘴。

结果徐大爷的反应令人始料未及,他气急败坏之下竟狠狠扇了小陈四个耳光,还指着小伙子继续骂,话语越来越难听。

前面的司机好像也意识到车上出了事,所以将公交车暂时停靠在路边后,到后面来调解双方的矛盾。

在对二人进行劝阻和开导后,司机在小陈的要求下打开了车门让他先行下车,随后回到座位上继续向下一站方向进行驾驶。

可就在公车继续开动不久之后,徐大爷却突然倒地不起,司机及乘客见状便立刻拨打了120,但在医护人员赶到事发地点对徐大爷进行抢救时,却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心跳。

徐大爷的家属随后得到了消息,而他们在为徐大爷料理后事时,不顾当时的实际情况将当时未让座的小陈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各项经济损失50万元。

对此,小陈觉得很莫名,他自认并没有故意或者过失致死老人的想法,再说老人动手打人他也没还击,自己也受了伤了。

经过调查发现,徐大爷在乘坐公交车之前便已经患有心脏病,在事发之前一直在吃药控制。而徐大爷的死亡原因是因为情绪激烈波动引起心脏病突发,最终导致猝死结果的产生。

可即便如此,徐大爷的家属还是向法院递交了自己的主张理由:

1、小陈品行不端,违背了公序良俗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知眼前有老人需要让座,但是拒不让座,导致老人情绪激动。

2、在两人争吵期间,小陈多次出言不逊,故意让老人生气,诱发其心脏病病发。虽然小陈中途就已经下车了,但是他在下车前没有赔礼道歉,所以就导致这一诱发因素持续存在,最终使老人心脏病发作。

基于此,徐大爷的家属认为小陈侵害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所以,徐大爷的家属主张法院判决小陈赔偿各项损失共计50余万元。

针对徐大爷家属的指控,小陈也提出了自己的抗辩意见:

1、小陈认为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道德问题,但却不是法定义务,自己当时身体也有不适,十分劳累。

2、小陈称徐大爷一直辱骂自己,而是他还动手打人,4个耳光,每一次都打得很重,而且自己全程都没有还手。

3、小陈说,在被公交车司机劝阻后,自己也先行下了车,为了就是避免与徐大爷再次发生争执,这一点他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4、小陈指控徐大爷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明知自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且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生已经告知过他尽量保持情绪平稳,可他依旧言语激动,这是他个人的问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庭上,法官需要明确小陈当时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若存在过错,徐大爷死亡这一损害结果与小伙当时的过错行为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很显然,让座不是法定义务,而徐大爷动手打人也是有错在先,再加上其明知道自己有病仍执意与人发生争吵,他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没有理由要小陈为他的死负责。

最终,法院审理后认定小陈无需担责,驳回家属的无理要求。

【山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跟着老子去修行》试读部分】
赠书详请戳:https://t.cn/A6a9y41x
第二十二章 内敛不争: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不争之法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

本章是老子的读后感。何以见得呢?老子讲,“古之所谓曲全者/ 岂语哉”,所以说,“曲则全/ 枉则正……”是古人说的话,老子读过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类似的引用古人的文字,后面还有几处。这说明,老子不仅受到了生活场景的启发,也受到了古人思想的启发,经过独立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本章讲述的,是低调内敛的处事方式,是处下的智慧。

一、把内敛、处下作为处事之道
老子引用了一段古语,“曲则全/ 枉则正/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这六种情形,是古人总结生活经验所得。正式解读之前,要先弄懂这六种情形之间的逻辑关系。关键字是各句的“则”字,它可以有多种解释,比如,“就能”,寓因果关系;“反能”,寓转折关系;“才能”,寓顺承关系。不同的逻辑关系,会形成不同的意境。哪个才是老子的理解呢?
我倾向于顺承关系,意为“才能”。因为,老子所主张的是顺其自然,不是因果论,也不是突然的转变。
“曲则全”,一般理解为,委屈才能保全。我对这个解释存有疑惑。第一,从后几种情形看,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它们的字意都是相反的,而曲与全,解释为委屈与保全,并不是反义。第二,“曲则全”是古语,所出现的年代是怎么释义“曲”和“全”的?在那个年代,似乎还没引申出委屈、保全的含义,理解为委屈、保全会不会是后世附会的呢?
为搞清楚这几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字的本义寻找答案。全,本义是纯色的玉,引申为完整无缺。按照二字反义的逻辑,曲,应当有不完整、缺陷的意思。那么,“曲则全”的意思就是万物都有各自的不足,咱们顺着这些不足,也能让万物成长。这是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曲,指有弧度的线。只有弧线,才能围出一个完整的范围。这都是观察具体事物得到的结论。从中衍生的哲理,以南怀瑾先生所讲最为经典。他讲,一走曲线就一切圆满了。
接下来一句是“枉则正”。枉,本义是树木弯曲。木料是弯的,那就把它裁正了,“枉则正”意为弯曲的东西才能被拉直。第三句,“洼则盈”,低洼、凹陷的地方,才能蓄满。第四句,“敝则新”,东西老旧了,衣服穿坏了,要换新的。第五、六句,“少则得/ 多则惑”,少了才能得到,比如,自己少资源,就会去努力,自然就会多一些的。而多了就乱了,因为没法规整清楚。当然,也有其他的理解,比如少就是收获,多了反增困扰。这种理解已是从生活场景转到了心理层面,属于衍生的意思。
老子列举这六种情形,究竟想说明什么?老子的读后感就是要解释这个问题。老子讲,“圣人抱一/ 以为天下牧”。这就是老子的读后感。“牧”,是指治理手段和工具。“圣人抱一/以为天下牧”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圣人用一招就通吃天下。哪一招?“抱一”。第十章讲“载营魄抱一”,我的理解是身与心合,抱定一个想法,不散不浮不躁。抱定哪一个想法?就是紧紧地持守道这个想法。处理天下一切的事务,都要把道作为工具,也就是说,道是一切行为的范式和处理天下复杂矛盾的法则。
不过,这样的抱一(持守道),还是有点抽象。结合六种情形,结合后两句的内容(四个“自”以及“不争”),我觉得,老子在这里讲的“一”(也就是道)是有具体所指的。那么,是指什么呢?细细揣摩六种情形各自的重点是什么,就能明白。前面讲到,这六种情形,是顺承关系,有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味在其中。如果仅是这样理解,还无法说清与后两句内容的关联。所以,在此之外,还有一层,就是每句话的重心,是前一个字——“曲”“枉”“洼”“敝”“少”。这都是低调的,是老子赞赏的。(最后一句的“多则惑”,是反面事例。)从这个角度说,在这里,抱一的具体体现,就是内敛、处下。

二、莫太把自己当回事

内敛、处下,我们该怎么实践?一句话,就是不能拽,不要觉得自己了不得,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显摆的话,只会陷于囧境,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所以,接下来,老子用了四个排比句来说明内敛、处下的具体表现,即“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长”。在后面的第二十四章会出现相同的提法。这四个排比句,有内在的关系,它们是依照做事的顺序展开的。我觉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明、彰、有功、长,并不是说自己明、自己彰、自己有功、自己长,它们是指向事物,也就是说我们把各个环节做妥当了,做到位了,事情的本来面貌、解决方案、实施效果、长久影响就自然地体现了出来。我们按照做事的顺序一一解读这四个排比句,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第一步是调查情况。老子讲,“不自见/ 故明”。“见”,现也。自己不出现,才能明察事理。在这里,自己不出现,不是不现身。自己不在现场,最多能了解一部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亲自调研、躬身入局的。所以,老子还想说不自见的另外一些意思:第一,不马上亮明自己的观点、倾向,从而引导说出实情。第二,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第三,不受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情绪影响,不要看得顺眼的人说什么都听,看不顺眼的人说什么都不听,顺耳的就听,逆耳的就不听,喜欢听的就听,不喜欢听的就不听……这些只能说明眼光窄、心胸不开阔,容不得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做得正好相反,自见了,哪还有人坦诚相见,讲实话、讲真话呢?哪又能听到实话、真话,掌握事情的全貌呢?明察事理就只是一句空话、套话,得到的只是假信息或者部分的真相,一定会被蒙蔽,就做不到明白事理,通达人性。所以,做事情的第一步,是以不自见的方式搞清情况。
第二步,“不自是/ 故彰”。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做出处置,那就进入了研究方案的阶段。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不自是”, 不自以为是。这不只是指不傲慢,还有一个意思:不能只按自己的意见来,不能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如果听得进意见,吸纳多方的智慧,“故彰”,解决方案自然就呈现了出来。
可以想象,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方方面面都顾及,解决方案一定是很周全的。把大家好的想法汇集在一起,就能达成最大的共识,也就能聚集起合力,实施起来一定会是顺畅和有效的。
以这种方式做决策的人,一定能受到大家的爱戴和喜欢。这个决策者是不是在不经意间也被突显出来了呢?如果自以为是、自负全能,或者骨子里觉得高人一筹,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态度傲慢、君临天下、惹人讨厌,这样的话,是不可能有合理决策的,个人也不可能做领头人了。这是做事的第二步。
方案定了下来,进入实施阶段。该怎么做?这就是第三步,“不自伐/ 故有功”。“伐”,自我夸耀。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要自夸。自夸什么?夸自己有多厉害、有多少能耐,自我标榜、自我表扬。这样的话,那你一个人干算了,还会有人跟着干吗?所以,一定不要自夸,要带着团队一起干。第一,自己要会,至少核心问题是必须懂的,不能让别人看扁;第二,身先士卒,带好头;第三,帮衬着队员,抬人不抬己。这是一个好队长的表现!大家一起干,当然很快就干成了、出成绩了,那就是有功了。如果“不自伐”,其实,做事情的功劳,也会落到队长的头上,也是个人有功了。
事情做完,出成绩了,该做工作总结了,这是第四步。应该怎么样?“不自矜/ 故长”。“矜”,它的含义很多,我采纳一个解释——大也。不自矜,意思是不能自大,不要矜功,不要狂揽功劳。正所谓“成功而弗居”,要把功劳让给大家。这样的话,大家今后还会听从你,“故长”,事业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这样的人,受到群众爱戴,群众基础扎实,自己还能干,是不是迟早会被提拔?已经当领导的,是不是可以长久地在领导岗位上了?这是另一个角度的长。
这就是做事情过程中低调、处下原则的实际应用。是不是觉得老子的思想不是高高在上了?还是很贴近实际的!

三、不争,还是不争

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它们有一个核心的共同点,即没有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这与前句“抱一”中处下的意思是连贯的。接下来,老子的名言来了,“夫唯不争/ 故莫能与之争”。字面意思是清楚的,一般都理解为,不争名逐利,不一争高下,天下所有人就都无法跟你争了。为什么?因为争斗的对象不存在,哪会起冲突呢?也有另外一个讲法,认为这是老子的竞争策略,以不争为手段,来达到成功的目的。如果是这样,倒更符合法家的思想,与老子虚静、谦下、顺自然的理念背道而驰了。我不赞同这个讲法。

我仍然坚持前后有关联的观点来理解。不争,是对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归纳。这四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不争。不争,就不会处于主动位,比如,不是突出自己的,不是盛气凌人的,不是到处宣扬的。已经低调了,大家还会针对你吗?处下了,最终的实际效果却是自己得益,这又有了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不争,是第二次出现。前一次出现在第八章“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中。当时解读不争,认为这是水(也是道的化名)的第二个优点,是不以主观努力的方式去做事。本章的不争,还延续这个含义。在调查阶段,多倾听而不是一手遮天;在决策阶段,纳言(接纳意见)而不是颐指气使;在实施阶段,配合而不是大包大揽;在总结阶段,荐贤居后而不是居功自傲。大家体会一下,这些是不是都是引导、顺应的行为?是不是没有刻意地去争取却也成了事?这就是不争在处理事务中的具体运用啊!
除此之外,本章还对不争的方式做了完善和补充。第八章讲不争,讲的是做事方法。第一,练好内功,做到心正;第二,加倍努力;第三,动善时,把握时机,伺机而动。本章则具体诠释了在处置事情的四大环节(调研、决策、实施、总结)中如何做到不争,这是对该如何加倍努力的解答,是与“予善天/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呼应的。
能对做事方法有这等体悟,需要丰富的阅历。这也说明,老子不只是口若悬河的说道者,还是个实干家。所以说,老子《道德经》传播的不是消极遁世之道,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入世的方法。所以,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管理和工作以及自我修养都有很大的价值。
把本章与第八章“上善若水”结合起来看,会发现,这种处下的风格,正是“居众人之所恶”的水的特性。所以,在本章的最后,老子做了一个总结。老子说,“古之所谓曲全者/ 岂语哉/ 诚全归之”。古人讲的六种情形,哪只是嘴里说一说的呀?实在是有用得很,万事万物都要归结到这个“抱一”之上。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不争原则在处理事务中的运用。
其实,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处理各式各样的事务。王阳明讲“人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这是修行之法。依此,老子的这十二字,也可以是我们的修身四法。

对边缘问题的无尽思考

哲学是什么?“哲学”这个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智慧”。通常都是说,哲学是“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等等。张祥龙老师给哲学一个非常独到的定义,哲学是“对边缘问题的各种合理探讨”。

所谓的“边缘问题”,指的是那些会对我们产生困扰,但是,常规手段又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著名的“门卫三问”,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

强调“合理的探讨”,就是说哲学工作的特点是讲道理,从而与同样探索“边缘问题”的宗教区分开来,因为宗教更多强调的是“信仰”而不是“道理”。

张老师借用了“酷”这个词来形容哲学的魅力。“酷”这个词的本意是酒味醇厚、香气浓郁,衍生出来的意思有严酷、惨烈、达到极致、绝妙甚至帅气,把这几个意思加在一起,正好可以描绘哲学带给人的那种丰富的感受。

“终极实在”指的就是最真实的东西,在各种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东西。不同的哲学传统都要寻找这个终极实在,因为在面对人生和世界时,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虚幻感。

在面对虚幻感的时候,西方哲学的应对方式是“正面硬刚”。在西方哲人看来,虚幻感之所以产生就在于这个世界是流动变化的,那好,我就去找到一些不流动、不变化的东西来对抗虚幻。

毕达哥拉斯认为这个流动变化的世界上,真正的基础是“数字”,因为他发现其他东西都变化莫测,只有数字关系是最确定的。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蕴含着数字和比例关系,而且这些关系非常和谐。

西方哲学一定要找到变化中的不变,而中国哲学认可变化不可避免,变化本身就是那个终极的实在,所以中国哲学从来没有尝试去寻找一个绝对确定的始点。

在中国哲人看来,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虚幻感,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各种变化里面精微的结构。如果我们可以洞悉这些变化背后的规律,顺势而为就可以消除虚幻感。

《周易》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哲学这种顺势而为的精神气质。张祥龙老师利用汉代儒家的解读,区分了“易”这个字的三重含义,一个是“变易”,一个是“不易”,一个是“简易”。

在印度传统思想中,宗教与哲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几乎无法分开。印度哲人采取了一种反求诸己的方式来应对虚幻感。

婆罗门教里面最高的境界,就是“梵我一如”,也就是突破了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界线,放弃了各种名相,让自我、大我和梵达到合一的状态。

佛教追求“涅槃”的最高境界,就是彻底消除一切对行为目标和规则的执着,获得最终的解脱。

了解了西方、中国、印度在存在论上的差别之后,理解它们在认识论和美学上的差别就容易多了,因为这两个方面都跟它们的存在论有着直接的联系。

人是一种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渴望认识世界的动物,这个特点也给人制造了重要的边缘问题,比如,我们如何获得认识?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

西方的存在论强调不变的本原,那么,认识论自然也就是要努力去认识那个不变的本原。人作为认识主体要去努力把握客观对象之中的真理,也就是坚持主客二分的基本思维模式去认识世界,主客观一致就是正确,主客观不一致就是错误。

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也和突出阴阳变化的存在论密切相关,会淡化或者模糊主客二分。主体与客体共同参与一个生成和认识的过程,可以相互融合。

到了印度哲学这边,就是要彻底否定主客二分了。在印度哲学传统里,终极的存在不是通过感性或者理性“认识”到的,而是我们通过瑜伽修行用一种直观的方式体验到的,是主体与整全的完全同一。

西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虽然带来了现代科学的繁荣,但同时也会经常显得过于强势,想要去消除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被判定为“错误”的文化,从而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中国和印度的认识论则更有利于保持多样性,滋养人类的生存。

美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但是,如果我们再多追问两句:美的含义是什么?美的体验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问题恐怕就变成难以回答的“边缘问题”了。

西方哲学里有丰富的对美的讨论,但是,美学始终不是西方哲学的主流。在讨论美的来源时,大多数西方哲学家都坚持客观主义美学,也就是认为“美”来自对象的某些客观性质。

印度哲学里有更丰富的美学意味和美感体验。不管是婆罗门教,还是佛教,都很强调把哲理的美感,通过佛塔、佛像、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吟诵综合地呈现出来。

中国的美学思想更是极大丰富,中国美学的基本取向是在纯粹的客观认识与纯粹的主观体验之间,在变动中寻求一种“中庸之道”,在天地人的交互作用中直接感受到美。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从字形、字体就可以直接表现和领会出字义。汉字有很多阴阳成对、讲求平衡的结构,横对竖、撇对捺、点对提,等等,字的结构也是成对出现的,左右、上下、内外。

而中国的书法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在书法中,笔是阳,纸是阴,毛笔沾满墨汁后趁势而行,“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书法艺术里面这种在实与虚之间、在动与静之间、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平衡,就是中国美学精神的直接体现。

虽然如今西方哲学看起来最强盛,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认为西方哲学就是哲学的全部,不必在压倒性的西方哲学面前自惭形秽。

不管是中国的、印度的,还是任何其他的哲学传统,都能给“哲学”这种对于边缘问题的无尽思考提供不同的视角,作出独特的贡献。#哲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0年5月,为应对疫情冲击,以日照市美佳等28家出口企业为主体组成“三同”联盟,“同线同标同质”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招贤五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世
  • 我们都是无奈的乘客人看得见,心却难看穿;心看穿了,人就该散了;别去猜心,猜中了难过;别去试探,试过了心寒一步登天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择日登山去,拾阶步步高每天
  • 使自己己保持一个清净的,得之淡快乐是一种情,一种自然的、积积极向上的态。使自己保持一个清净的,得之淡快乐是一种情情,一种自然的、积极向上的态。
  • 现在国内的清洁剂大多都很贵了不知道你们有没发现~而山鬼的是任何洗衣机都能用,性价比巨高!这款洗衣机清洁剂我用了好多年,便宜又洗得干净,尤其出租屋更是必须!
  • NO.7 ‮戌 ‬狗伤‮主官‬事,“红鸾”桃‮入花‬命属狗人‮平平‬安安‮一的‬天,虽然‮有会‬不少‮作工‬要完‮,成‬但你‮慌不‬不忙,保持良好‮态心‬,也因
  • 总是抓着过去的事情不放,对那些受过的委屈和伤害耿耿于怀,以及在那些根本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上消耗自己,然后你的人生就会陷入死循环,会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没办法再投入
  • ‼️现在的公li‍⚕️有两种,一种是有技术口碑还可以,另一种是没技术的新ys打着公li的招牌疯狂营x![举手]关于我昨天在家一天用到的杯子们:1⃣️普通凉白
  • #婚姻感情# #四柱八字命理# #事业财运# #起名改名、事业财运、奇门遁甲测事寻物#⬇️答:算出来的吉凶能否改变? 关于改善命运与解灾;我在这里说点真话: 像
  • 透过现象看当‮个一‬创始人从‮音抖‬上搞流量的‮候时‬,说明这个行业的‮理代‬都另谋‮路他‬了。#社群团购[超话]##石上生活[超话]##良久团购[超话]##名
  • 平安喜乐!xz xzgg xfx@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下午好呀哥哥[亲亲][抱一抱]肖战粉丝小飞侠 xfx 觉得 xz 肖战好帅 !#肖战[超话]##肖战
  • 《相见恨晚》 作者:灭绝 程苏顾天磊 千山鸟飞绝,故人两相忘。 羞涩啊!她竟能与高高在上的大神的名字合成一句完整的——台词?! 这算不算缘分?该不该谄媚?要不要
  • 摆烂日记 7.15 天气阴[浮云]我的好朋友同事C之前一个人带了20多个班每天忙得要死,领导D还天天PUA说她工作不饱和给人气离职了。这回来了几个新老师分着带了
  • 她认为,茶产业依然是雅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员、区人大代表,她不能辜负一起奋斗22年的团队,不能辜负中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的光荣称号,也不能辜负一直支
  • 许多人在微博上悼念:今天是国内跑圈大地震的一天,国内顶尖越野跑高手梁晶都没能幸免,哀悼,比赛年年有,命就得一条,回家才是终点。资深跑友:如果不是陪的朋友,我可能
  • 情感割裂两面,热烈又冰冷/掌控欲极强,特别喜欢安排事实上,我认为Hades在面对除了冥后以外的其他事情是无感的。* 我觉得Hades在两轮多的表现里,其实是展现
  • 今晚一时兴起去了水上乐园找一家小店买了一套超喜欢超漂亮的泳衣才45块钱急匆匆吃了个晚饭就去冲浪去滑滑梯玩累了就坐在泳池边发呆夏天太阳落山晚到8点天空是由橙到蓝的
  • [鼓掌][鼓掌]55岁的资深歌手文章月底回台参加“风华再现──经典歌曲演唱会”被爆曾请同事黄桂兰作保买房,未还贷款,让黄桂兰替他背500万债务20多年。博物馆春
  • 本 肖战粉丝 觉得 肖战图片 做肖战壁纸 好帅好好看!本 肖战粉丝 觉得 肖战图片 做肖战壁纸 好帅好好看!
  • 规模比横滨唐人街大很多啊~果然韩国人很喜欢日本[good]土豆汤一直是喜欢的韩料,这次找了家店随便打打牙祭,我也是第一次在大久保吃土豆汤,完全没有概念[允悲]老
  • 【每天一分钟,轻松谈健康】第1⃣6⃣0⃣天 | 恨是压力,爱是动力悟:恨这个力量会让很多人做事情变得没有温度,不择手段,容易错上加错,走极端,而且会导致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