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年轻人返乡创业记:打工那么苦 不如回家卖“苞谷”】1月的广东汕尾,最高气温依然超过20度。但凌晨两点,凉意渐浓。在一片黑暗的苞谷地里,几缕亮光与重重树影一起随风摇曳,伴随着“嗖嗖”的响声。别怕,那是戴着头灯的农户正在抢收即将通过拼多多发往全国各地的“年货”——甜玉米。
  这片玉米地的承包者,27岁的黄轩,来自“中国甜玉米之乡”广西横州。作为“农二代”,他毕业就到深圳打工,做了几年流水线工人,觉得离“当老板”的梦想越来越远,于是回老家,种甜玉米。与父辈不同,他不仅把甜玉米卖到线上,还把它“发扬”到了广东。
  与之类似,11年前,当横州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逆行者”秦宗暖辞去广东的工作,返乡务农,种起了甜玉米。其间,他牵头成立鑫源果蔬,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包括基地、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不仅生产玉米,他还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售,订单量达到近10万单/月。
  临近年关,香甜脆嫩的玉米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年货之一。但在横州,甜玉米通常一年三造。为承接春节等销售旺季,横州人近年纷纷到毗邻的广东汕尾、惠州、徐闻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第四造”甜玉米。
  甜玉米的故事是横州青年返乡创业的缩影之一。依托甜玉米等支柱产业及电商,越来越多横州年轻人选择结束与亲人分离的生活,踏上回家之路。他们的回归,既带回了在外历练的经验与技术,也唤醒了小城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再见,打工人。你好,新农人。
  两年前,何婷还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Amy时,她每天妆容精致、蹬着细高跟“哒哒哒”地走。这个80后湘妹子的“前半生”是一部小镇青年的奋斗史:考学、北漂、买房、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住朝阳区的“朝阳群众”。
  两年后,“Amy”变成了穿梭于玉米地的农妇们时常谈起的“小何”,与秦宗暖一起把甜玉米卖到线上。
  没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时的纠结,何婷利索地卖掉北京的房子,欢天喜地回到丈夫家乡、全国的“果篮”广西南宁。她的心情可以用一副药材来形容——当归,应当归来。在这里,老人回归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承欢膝下,一家人整整齐齐;更重要的是,何婷找到了她创业的灵感——广西那些闪闪发光的农产品。
  去年,当决定做一番农产品上行的事业时,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
  最终,何婷没说服秦宗南,反而被他“策反”。近几年,鑫源果蔬一直是华盛绿能等拼多多头部商家的甜玉米供应商,深入了解“拼购+产地直发”模式后,秦宗暖萌生直接触网之心。“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就这样,拼多多让两位新农人重新达成共识。
  “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如此比喻。
  “打工与回家种玉米,各有各的苦,但种玉米赚得多一些。”黄轩称,目前日供玉米超过1万斤,线上线下各占一半,“近两年都得了钱”。
  在彭楷看来,人才回流的迹象正越发明显。“以前,年轻人挤破头要到广东打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四千五。而今,家乡的农产品越来越‘得钱’后,大家纷纷返乡,有的做电商、有的搞种植,各展所长。”
  去年5月横州发布的《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显示,该县累计投入创业创新支持资金约5.15亿元,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6万人,累计孵化企业114家。

  丰产从“计划生育”开始
  作为农业大县,横州拥有两张名片,茉莉花与甜玉米。在黄轩的记忆中,读书时,家家户户种玉米。丰收时节,到处都是采收者,空气中都是玉米的清香。
  横州种植玉米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率先培育出全新的玉米品种——“超甜20号”。在选择试种地时,一位老教授背着70斤玉米种子来到了横州市校椅镇。“甜玉米最宜生长的温度是24度,而横州当时的历年平均气温是21.6度。”彭楷说。
  “超甜20号”后来成了我国大陆甜玉米的当家品种。参与试种的校椅农民也成为横州甜玉米产业的拓荒者。
  “初来乍到”的甜玉米1984年仅有50亩,去年达到25.06万亩,在西南地区位居首位,年产鲜苞26.88万吨,鲜苞产值7.08亿元。
  这一飞跃,源于当地对甜玉米实行了“计划生育”——玉米秆只留下最优秀的苞。与北方玉米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不同,横州甜玉米一年三造,每造生长周期最长78天,故“集中资源,一秆精养一苞”。
  为更好地“优生优育”,当地农技人员还提倡变“直接播种”为“育苗移栽”。彭楷解释,“以前,农户只管扔种子,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无法统一采摘。改良后的做法是,首先统一育苗,再挑选壮苗进行移栽,采收时一步到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目前,横州甜玉米已形成“营养杯育苗+免耕+定向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的种植技术体系,平均每造亩产也从600斤大幅攀升至2300斤。
  比起“好不好种”,劳动者更关心“得不得钱”。2007年后,甜玉米的赚钱效应凸显,价格从每斤几毛钱上涨至2元多,2017年甚至卖出2.8元/斤的高价。市场对脆甜爆浆的甜玉米的偏爱,反映了当地政府对错峰竞争的精准把控。广西甜玉米的竞争产区包括海南、云南等省,集中在3月上市,横州的第一造玉米五月中下旬才开卖。
  与此同时,电商也成为当地甜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玉米不耐储存,从保温袋、泡沫箱到冰袋、发泡膜,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发现还是保鲜膜效果好。”秦宗暖说,近两年,伴随物流设施及保鲜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年轻种植大户开始为线上平台供货。
  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玉米,但横州土地有限。于是,掌握种植技艺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流转土地,供应元旦及春节的全国市场。广东的汕尾、徐闻等地也因而出现了横州新农人与甜玉米的身影。

  家门口的奋斗,才是生活
  当一座小城同时拥有支柱产业与新鲜血液,它开始变得既时髦又活力十足。“你知道小红书上的‘乡村超模’陆仙人吗?他就是我们横州人。”“你知道某某明星吗?她就给我们的‘网红玉米’带过货。”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当地的新农人不再满足于只做隐藏在供应链里的“玉米大王”。去年以来,在拼多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他们顺势而上,通过产地直发,让家乡的鲜玉米直连千家万户。
  除了鲜食玉米,当地新农人们还“挖空心思”,将玉米“吃干榨尽”,甚至发展出了生态农业——先卖玉米笋,再卖玉米苞,玉米花做凉拌菜,玉米秆喂牛,牛粪种蘑菇,菌糠还田种植甜玉米。
  “我们工厂主要负责收购社员及其他种植户的玉米秆,经过加工后,销售到贵州、海南、云南等地的奶牛场、养羊场。”鑫源果蔬合作社社员老谢说,这门不起眼的小生意一年可以做到近百万的利润,让他彻底断了去广东打工的念头。
  围绕玉米产业,横州目前正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电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搞种植、加工等;六七十岁的老人则发挥余热,是分拣、打包的能手。他们日薪最低150元,最高300元,旺季甚至可以月薪过万。
  在黄轩看来,种玉米虽然苦,奔波于两广及云南等地的他“两天就要跑掉一箱600元的油”,但这7年,“玉米让我买房买车”,过上了农村人向往的生活。
  横州市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告诉记者,目前,横州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可为全市企业提供冷链仓储、农产品集中分拣配送等公共服务,解决了小宗农产品运输问题。目前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快递服务费用处于全区县域较低水平。“我们的快递可以每天上门服务,哪怕店铺拼单量只有几件,快递小哥也会准时取件。”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横州市网商数量5257家,带动就业创业1.68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6亿元,同比增长34.54%。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也正带动当地甜玉米产业提质升级。此前,当普通应季甜糯玉米线下批发价每公斤4元时,横州生产的“白甜289”和“中国红”两款精品水果玉米在线上就卖出了单个8-10元的售价。
  “强农必须走品牌之路。”彭楷认为,横州的甜玉米要抓住拼多多年货节等机遇,推动产业从“成吨卖、称斤卖”的粗放模式向“论个卖、精深加工后再卖”的精品模式转变。

  图1:甜玉米“喘气快”,农户要赶在日出前赶紧采摘,避开高温,锁住鲜甜。刘威|
  图2:玉米本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甜玉米实验成功,其身份又多了蔬菜和水果两个标签。松仁玉米、玉米烙、玉米排骨汤等都是时常出现在年夜饭上的传统菜肴。刘威|摄
  图3:甜玉米产业从校椅镇扩展到两广地区,成为养育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仅横州石塘镇就有3万人从事甜玉米相关工作。刘威|摄
  图4:过去,农民要处理废弃秸秆,秸秆收割粉碎机创造了新商机。老谢的玉米秆饲料厂目前年产饲料3万吨。钟天一|摄
  图5:这一望无垠的苞谷地让横州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希望与未来。秦宗暖|摄

宁波机场正式运行“双通道”进离场飞行程序

“春秋6327,地面静风,跑道31,可以起飞”。12月30日06时40分,去往兰州的春秋航空9C6327航班起飞离场,标志着宁波机场进离场分离飞行程序正式运行,同时也标志着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空域近30年来最大调整成果的正式实施,宁波机场从此结束“单通道”运行模式,正式迈入“双通道”时代。

促改革 客货运输快速发展

宁波民航1984年通航,1990年搬迁至栎社机场。1996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正式迈入国内繁忙机场行列。2005年,宁波航空口岸对外籍飞机开放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宁波成为长三角地区继上海、南京、杭州之后的第四座国际机场。

为整合全省机场资源,搭建航空大平台,进而打造民航强省,2017年11月17日,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宁波机场集团成为浙江省机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改革带来最大的红利是既调动了民航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又调动了机场这个市场责任主体的积极性。”浙江省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宁波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建根说,由省机场集团统筹浙江各地机场各种资源,这从体制上彻底解决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转而向“雁阵齐飞”的大集团化发展模式转型。

2018年11月9日,省机场集团成立不到一周年,宁波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货运吞吐量10.06万吨,正式跻身世界繁忙机场行列,成为全国第33个千万级机场。

求突围 图破瓶颈势在必行

随着2019年底,斥资百亿元、历时近4年的三期扩建工程投运,在航站楼、机位、滑行道等基础设施得到迅速提升的同时,地面运行保障资源也得到极大改善。如何充分发挥硬件提升后应有的作用和效益,以提升安全服务综合保障能力,加快空域拓展成为当时的“当务之急”。

一直以来宁波地区空域环境复杂,可用资源有限。华东地区航班流量占到全国三分之一,而空域面积仅占九分之一,空域内的航班流量在全国范围内密度最高。同时,宁波机场所在的长三角区域,又处在华东地区繁忙空域的核心,周边密布着上海浦东、虹桥、杭州、南京等多个大型民用机场,空域面积仅占华东地区的五分之一,却承担着华东地区近一半的航班流量。此外还有空域内其他用户常年频繁活动,空域资源更是“寸土寸金”。

空域资源紧张导致的航班放行延误情况日益严重,宁波机场航班正常性一度徘徊于千万级机场的低位,这一方面制约了机场航线网络的进一步拓展,也影响了旅客对民航真情服务理念的诠释,背离了航空运输快速便捷的初衷,对旅客乘坐飞机出行体验也带来了不便。

要从根本上提升保障能力,就必须从往来宁波的“天路”着手,突破空域瓶颈制约,打破原有进离场航路未分离的“单通道”运行模式。

开新局 程序实施加速推进

2018年,宁波机场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期,正式启动宁波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工作。三年多来,宁波机场深入践行军民航融合发展理念,发扬“敢想、敢做、敢担当”的精神,主要领导挂图作战,亲自带队,协调军民航各方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任务路线图,全力加速推进机场空域优化和进离场分离工作。

“这是一项艰苦而持久的开创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宁波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剑寒介绍说,2019年以来,在东部战区空军、东部战区海军、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华东空管局等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下,通过协调军地方、民航等20余家部门单位,召开不同层级大小会议近20次,优化调整、修改完善设计方案30余稿。

2020年6月,宁波机场空域优化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增加共计面积652平方公里的3块常态化可用空域,增幅达40%,实现了自1992年以来机场最大范围的空域优化调整,从根本上改善宁波机场空域环境,为进离场分离飞行程序调整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空域优化取得突破后,为使成果转化尽快落地见效。在反复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机场联合各方不断打磨优化飞行程序调整方案。经过不懈努力,再次获得军方支持,2021年军方又让出了对飞行程序优化至关重要的一块12.59平方公里面积的关键空域,并增设一条庵东至九亭方向航线,有效缓解上海、杭州、宁波、舟山机场在庵东区域飞行矛盾突出的历史性难题。

飞行程序评审报批、模拟机验证、真机试飞、资料上报、运行宣贯……实施前的各项规定动作,宁波机场按照既定方案一气呵成。新飞行程序最终确定于12月30日正式运行。

谱新篇 绘就蓝图立足长远

“新的飞行程序实施后,宁波机场运行效率将提升约25%,全天航班平均延误时间将缩短20%以上,将有效缓解宁波机场春运、暑运等航班大流量及日益增长的航班量与宁波空域有限条件的矛盾。”冯剑寒说,2021年,宁波机场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提能力、优机制、激活力,统筹推进防疫情、促发展、推改革、强党建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的“双胜利”,为实现第37个安全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也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了贺礼。

“此次进离场分离实施是宁波民航高质量发展中的里程碑标志,也是长三角地区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硕果,更是我省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的重大突破。”魏建根介绍说,升级后的空域和航线资源将满足宁波机场二跑道投运前保障年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的发展需求,使得往来宁波的‘天路’更宽、更畅、更高效。

魏建根说,“以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和机场四期工程建设为依托,研究和明确远期空域结构、飞行程序优化的方向,继续为宁波民航腾飞奠定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宁波机场将在加快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中体现更大的担当,为浙江擘画‘民航强省’新蓝图增光添彩。”(中国民航报 记者徐业刚 通讯员黄跃光、孙家怡)

#千问千寻大运河# 武清区田水铺村:萝卜大棚里,长出了一条致富路

  12月下旬,沿着武香路一路向北,刚过廊良公路,就能看到道路两侧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小货车变成临时销售点,稀疏的分散在东侧的路边,一个个立着的招牌上,打着“田水铺”、“萝卜”等关键词,过往的司机,不时会停下脚步,下车购买。

  现在,正是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青萝卜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大棚中,忙着采摘、销售、打包……38年间,这个靠近北运河东岸,只有200多户的小村庄,靠着种植萝卜,迅速崛起,从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2千元左右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了人均年收入6万元的富裕村。

2月19日,在天津武清大良镇田水铺村菠菜大棚内,农民戴着口罩菠菜幼苗间,有序的忙碌着。

  从武香路转向田营路,穿过“田水铺村”的铁牌坊,一条敢闯敢拼的致富路,也在一个个萝卜大棚间徐徐铺开。

  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经

  走进田水铺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通入了挨家挨户,更一路绵延至田间地头。

  冬日午后,村民们陆续骑着农用三轮车,拉着工具,穿过街巷,直奔自己的萝卜大棚,在很多村庄已经进入了农闲的时候,这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现在的田水铺村,因种植萝卜而远近闻名,但原来却是个贫困村。

  “我们村原来主要是种植大田,收益不高。”回想起过去的日子,60岁的村民屈凤霞说,“刚种萝卜那会,一口人一年差不多有2000块钱的收入,那都觉得不少了,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真是不敢想。”

  田水铺村种植萝卜的历史,要从1983年说起。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书义说,那一年,田水铺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村民尝试着种植萝卜,收益确实比大田要好一些,于是陆续有人加入到种植萝卜的队伍中。

  2003年,还是村民代表的张书义被选举为村长。那时候的他就在想,一定要为村民干点实事,“那会种萝卜没有大棚,都是露地萝卜,口味一般,收价4毛钱一斤,一亩地能有2000块钱的收入,我们村人均2亩地,村民们就很高兴很知足了。”

  2006年,村民们选举张书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同一年,田水铺村的萝卜搞起了创新。

  张书义提议建棚种萝卜,然后晚收延后上市,村民们开始心里打鼓,但事实证明,张书义的判断没有错,“萝卜收价一下从4毛变成了8毛,拿出去后,以2块5一斤的价格,全都卖了。”

  拔地而起的萝卜大棚

  2007年,村民们纷纷加入其中,延后上市的青萝卜,让村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也是2007年,国家农业部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程,田水铺村被认定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得到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有了这些资金,我们开始大面积的扣大棚,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们选种,帮他们提升技术、寻找销路。”张书义说,那之后,田水铺村的萝卜一路飘红。

  2009年,萝卜的收价涨到1.5元每斤,打包成箱后,售价能达到每斤7元钱。一直到2012年,田水铺村大棚的萝卜每斤收价达到了1.8元。

  但田水铺村并没有满足,村两委班子积极四处奔走考察,希望将萝卜做出更大的文章来。

  2015年,田水铺村与天津蔬菜研究所达成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名为“七星”的新品种。

  “这个萝卜口感甜脆,品质好,产量也高,一下就打动了我们。”张书义说,当年,在党员们的带头种植下,田水铺村七星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780余亩,“村民们看着销量好,单价高,也都开始陆续种植,到现在,我们村有1700亩地种植萝卜。周边的村,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跟着种起了萝卜。”

  2018年,武清召开“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品牌发布会,品牌效应再一次为田水铺村青萝卜的身价加码。

  在田水铺村一条武香路之隔的南侧,整齐的排列着一排排,拥有着小型气象站、物联网监控、滴灌等设备的现代化智能大棚,这是“小兔拔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地1530亩。

  现在,“小兔拔拔”水果萝卜,已经成功入驻超市近400家,其中包括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物美超市,永旺超市等,线上线下的大型平台和连锁超市。

  站在基地的大棚里,张书义告诉记者,“‘小兔拔拔’品牌发布会之后,田水铺村连同周边其他村庄的萝卜,收价平均涨了1块钱,村民们都高兴极了。”

  如今,田水铺的萝卜,不仅在国内很多省市进行销售,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生活富裕的有了底气

  目前,田水铺村有246户村民,76%以上的村民家在城区买了楼房。

  屈凤霞家不仅买了新房,2019年还在村里的老房子前,新建了一处房。屈凤霞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精神头也特别足,忙的时候,她也会不管白天黑天的,跟着去大棚帮帮忙,虽然有时候会辛苦一些,但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幸福、快乐。

  这个季节,田水铺村的大棚里,经常能够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12月23日,从早晨9点多,进入大棚坐定,打开3台手机,开始直播,一直到晚上4点多,28岁的丁淑曼跟10几万粉丝说再见后,关闭了直播间,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这一天,她的直播销量有200多箱,“其实现在还不算忙,最忙的时候,是快过年的那些日子,有时候要直播到半夜,一天能卖600多箱,还得雇人帮着装箱打包。”丁淑曼笑着说,大学毕业后,她跟着爱人一起回到了田水铺村,开始种植萝卜。

  这是她做直播销售自家萝卜的第4年,萝卜每年可以从10月下旬,一直卖到春节之后。

  记者在丁淑曼的萝卜大棚里停留的1个小时里,丁淑曼的手机不时的响起,不是微信顾客的新订单,就是打电话询问地址,打算亲自来大棚采摘的顾客。

  2020年,丁淑曼家20多亩地的萝卜,纯利润达到了50万元左右,“我家还不是卖的最好的,比我们卖的还好的,有的是。”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种地,在丁淑曼看来并非难事。丁淑曼说,现在农村发展的都特别好,给年轻人的机会也多,回村发展比在城市打拼赚得更多,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却让她的生活更有底气。

  越来越好的乡村发展

  从2003年村集体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30%以上的村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人平均年收入6万元。田水铺村的村民们,走向了富裕。

  2014年,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村内硬化了胡同里巷及主干道路6500平方米,修建排污渠400余米,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健身广场,还栽种了不同种类的观赏苗木。2020年,田水铺村又对村内的厕所、地下污水管网,进行了统一改造。

  “下一步,我们要对乡村进行更大的提升改造,让我们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好。”张书义说,未来,田水铺村要筹划做一些与萝卜有关的深加工产品,然后建造民宿,让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我们的目标是,把田水铺村打造成集农业、产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的典范,努力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揭开生活本来的面纱,会发现,就算把日子揉碎了,时常也会带着一丝丝的悲凉,总也找不到儿时快乐,也不知道是谁偷走了快乐,这也许是生活最现实的一面。我打碎了夕阳,拥着
  • 在这份名单中,最为引发关注的并非众望所归的中锋菲尔克鲁格,也非年仅17岁的天才穆科科,而是8年前在世界杯决赛贡献绝杀进球的昔日金童格策!然而,这粒珍贵进球似乎耗
  • 半导体芯片板块掀跌停潮】早盘三大指数震荡下跌,个股跌多涨少;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跌0.39,深证成指跌1%,创业板指跌1.21%,科创50指数跌3.28%;盘
  • 【爱国的李宁,将拥有更多爱的能力,知心世界岛主王瑞平最中肯评价】最近一段时间,民族品牌李宁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曾经是国人骄傲的民族企业, 转眼就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
  • 申宫是日落月升之地,阳衰阴盛,命坐此宫的人,性情多变,顾虑多,比较多愁善感,也轻易意志不坚没恒心。 1、泪点很低,看到感动的画面会不由自主的掉泪;2、没有人照顾
  • #转发chou奖##镜音双子[超话]##镜音双子# Mimi&Nana游乐园 - 镜音双子十五周年生贺过生日当然要去最棒的ミミ&ナナ露天游乐园,
  • “ 孙少平已经隐约地认识到,一个人要活得有意思,不仅是吃好的和穿好的,还应该具备许许多多他现在也不能全部说清楚的东西”#尚廷震老师书法作品# 尚老师《墨韵书道》
  • 《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而夏枯草还在其他药典中频繁出现……-(疯道无言)-[cp]有没有一针见血很飒的文案1.跑步的多巴胺仅
  • #种草花花万物##好物撩一撩##超级体验官##尤物好物榜##互力##好物推选官# 长期招语音电台、视频娱乐类主播、游戏类主播 互力是哔哩哔哩、抖音直播官方合作头
  • 这里有体型硕大的波士顿龙虾[赞啊]、有“蚌中之王”美誉的加拿大象拔蚌、含膏量之高堪称“膏蟹之王”的爱尔兰面包蟹[舔屏]、56小时熬制佛跳墙、被称为「海底世界的钻
  •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五言二首·七言五十一首】 彻悟大师 著 自性弥陀。弥陀自性。执性废修。因乐成病。 弥陀自性。自性弥陀。皇风一片。帝网交罗。 佛非性外。性即佛
  • 还认识一个,大大咧咧的,当时去了一个景点逛了逛,她特别喜欢买东西,而且刹不住。在另外一个区,偶然机会认识一个服务员,她很勤快,也很小,经过了解家庭也不完整,她在
  • 不如磨炼一下自己的心,学会去忍受那些可以原谅的错误,多一份宽容,你也会犯错误,为什么你期望对方不要责怪你,而你却不能包容对方呢?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人,这个世界
  • 你天天卡点收能量?下次能不能晚点收让我偷点?”想起上次我爸打我鸡一次不够还上我妈号又暴打一次,大概也是因为我偷他能量了“和你主人一样胖”这货真的是比我更天蝎12
  • 之前談到一切具恩如母的眾生,對我們的恩德無比深重,對我們的關愛 也是這麼的多,如果我們毫無感恩之心,反倒欺凌、搶奪眾生,甚至食用、凌虐那些動物,那麼,他們不成為
  • 小黄鸭指着画面里晶莹的亮光,“之前你被水藻铺了满身,在海底像一个圣诞树一样发光,我还以为我做梦了,”她笑着说那片海好玩。”我点点头,还藏在我的小窝最深处,睡觉的
  • 其实这段时间工作非常不顺利,每天都很焦虑,所以买的也不多,跟上一张差了有一倍多,很过意不去,原本是一点也不想开麦的,总觉得大家开心就好……但,还最终还是想多说几
  • #内娱女演员原声台词对比#看看这些年杨紫贡献的名场面和原声台词大赏,你知道几句[doge][从未][韩商言][这位大~还是跑吧][你这个真爱开玩笑,好讨厌哦~]
  • #服装设计# 艺术展 | 花漾 该设计以花卉为灵感来源,设计将不同花卉的花形提取出来转化成不同的效果,同时结合几何形状将其分割形成色块。by CALIXTO P
  • ”生活也本该如此,要一直往前看,偶尔回头看看,想想自己的遗憾与对未来的展望,遗憾的已经过去了,当下的我们才是最重要的……“温柔”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好的概括,用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