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尸解成仙”到底是什么?一、死后复生之法
古人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真形便可出脱尸身而不死,并将这种不死的修炼方术称之为“尸解”。

尸解作为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是在先秦时期灵魂观念与死后复生观念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云笈七签》云:“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
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 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尸解就是像夏蝉一样蝉蜕:人们明明看见他在此地死了,却又在别的地方看见他。
《太极真人遗带散》说:“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这个意思就相当于说,尸解是托物寄形,死后复生。
《抱朴子》中讲,汉武帝时的李少君就是尸解仙。他称病死去,汉武帝“令人发其棺,无尸,唯衣冠在焉”。

二、尸解方法
1火解
《无上秘要·尸解品》云:“以药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也称:“以录形灵丸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
《列仙传》中提到一个叫封子的人,他本身是黄帝的厨师,善于用火,能出五色烟,后用火自焚,其身体虽烧为灰烬,但其本真可随烟气上下,观其灰烬,就像是还有其身形。第二例则是啸父,其是好道长生之人,时人欲得其长生之法,则不能得,后传梁母作火法,与梁母作火而西升。这些均是火解成仙之实例。
火解的关键要素乃是火,火解乃是用火成仙之例。其方式是取火自焚,最重要的是给人以自焚之假象,实则升仙而去。
随着道教成仙理论的丰富,火解成仙也趋于复杂化与仪式化,并不像刚开始那般简单。《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记载了火解法具有较为完备的道教仪式:
首先,需于丙子日夜,取一只雄雀,用小笼子装住,在道人的头边喂养,用时将线系在雀头上,见有大火处,将雀投入火中,并念咒。取雀是因雀为朱雀,五行属火,与火解相应。这种火解法不仅包含了五行,而且人也用亲自经历火烧,是火解的一种流变。火解之人均是故意自焚,发展至后世基本人不亲自经历火烧,均有事物代替,可见,火解自产生初期就是道人有意识选择的成仙方式。

2水解
水解,顾名思义是与水相关之尸解法,这一形式出现的时间极早。水解之法有两个基本要素,即:一得是崇道之人,二是需要有水的参与。
水解用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人认为水中有仙人,且有仙人之居所,可由投水到达;再则是因为水中倒影着天,水中的天在道人思想中就是真实的天,由此可得,入水与升天是等价的。
《全闽诗话》提到:一次白玉蟾与众人游览于江月亭时,未等众人游玩,便投入江水之中,众人欲将其救起之时,其专门向众人遥手指从而制止众人搭救,众人见之也遵从其意,并说其是水解成仙。从白玉蟾选择水解成仙之例中可知,水解成仙已是非常受认可的成仙方术。
水解法经过发展,也渐渐具有了道教仪式的完整性,《太上三辟五解秘法》中记载的水解法,在壬癸之时,在静室中立一香炉,叩齿三十六通,念咒,将自身之三魂神赋予鞋上,再禹步急走。若当日要尸解,则将右鞋沉水,不知者认为是溺水而死,实则是水解成仙矣。从这一例子便可看出,其所用之方法基本包含了上述所有水解成仙的要素,不仅有外示沉没的表象,整个水解方术也更具道教仪式的完整化。人则不需亲自投水而死,而是将代表人的三魂神赋予外物,将外物沉于水即可。

3兵解
兵解,也是道教常用的一种尸解方法。
《无上秘要》卷八十七和《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皆称:“以一丸和水而饮之,抱草(一作木)而卧,则他人见已伤死于空室中,谓之兵解。”
过去道士被统治者所用,如军队中就有专门负责占卜与治病的道士, 葛洪也曾随军出征过。然道教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如北魏道武帝与梁武帝对道教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可见,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为既相互利用又保持警惕与距离。兵解即是从这种环境中发展而来,道士因缅怀被统治者滥杀之高道,用此种方法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不仅如此,这一成仙方法也为继续修炼成仙的道士提供了死后的寄托,故有兵解之说。

4杖解
杖解是学道之人尸解时当所留之物为杖的尸解法。《抱朴子》云:“又相识人见李意期将两弟子皆在郫县。其家各发棺视之,三棺遂有竹杖一枚,以丹书于杖,此皆尸解也。”可见,在东晋时,杖解就是为人所知的一种尸解法。
杖解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符咒、斋醮、存思等方法与神灵相通,使自己获得成仙之资格。第二步,人若欲尸解,人之灵魂则先暂存于竹杖之中,由于竹杖上下通直,竹杖可作为人升仙之阶梯,人顺竹而上,由神仙指引,即可尸解成仙。第三步,人之灵魂升仙而去,但仍需有物存于世证明成仙之人未死,这时,内通外坚之竹杖即可代人形。
此乃杖解之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放有神符的竹杖就是学道之人由人致仙的生命转换场所,同时,这一灵魂飞升、神仙接引或指引、物代人形的过程,亦是道教尸解术之全过程。在杖解过程中,法杖是道士由生入死,由死入仙之生命转换器。

5剑解
尸解留剑信仰由来已久,东汉时《列仙传》云:“黄帝者,号轩辕,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惟剑舄在焉。”可见,此尸解形态早已为人所知,此段关于黄帝成仙留剑之记载可谓是后世剑解成仙之雏形。而剑解成仙之主体,则是道教法剑。
剑解是道人成仙后留法剑于世之法,乃解法之上品,其步骤分为前期准备、造剑与解化。其中,造剑前屋子、灶口向西代表道人初死先入冥府,竹叶是洗淹秽的必备药方,庚申日是为去三尸,以获成仙资格。造剑时,剑環上刻刃、己,伏基内刻日、月,象征剑可使人隐于日月之中。剑身刻北斗与己字,象征了道人是由太一神派车架接引成仙。剑杪刻六丁,象征了剑可御使阴神,上刻北斗下刻六丁也象征了剑上承玄冥,下制九阴的功能。解化时,法剑、符咒、曲晨丹相互配合,使道人快速成仙。剑将剑解成仙之人的今生、后世紧紧的联系起来,是整个剑解的核心。

6药解
药解,顾名思义,是用丹药尸解之法。药解是金丹派流行之后常见的尸解法,是因道人服用含有剧毒的丹药而死的现象。
在所有的年代中,对躯体腐烂的抑制都被认为是实现实质不灭的突出标志。尸体完整的保存可以使灵魂不致失散,直到准备就绪后,即可升天成仙。这一观点点出了尸解之实质。可见,药解乃服用丹药之后,尸体不腐之尸解法。

7五行尸解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云:“尸解有五,水解者投水,火解者自焚,金解受刃,木解倚树化,土解钻山入石。”
五行尸解法其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尸解,其意在于吸收五行真气,以求脱离死厄,得道升仙;二是与尸解起源之思想一脉相承,只是更具道教仪式之完整化而已。

 另外尚有太清尸解法、太一守尸法、太极化遯法、鲍靓尸解法、太阴炼形、水火荡炼尸形、阴阳六甲炼形质法等,名目繁多。道教又称: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暮之际而去者,谓之地下主者。但后世道教认为,总的说来,尸解为成仙之道的下品。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云:“夫神仙之上者,云车羽盖,形神俱飞;其次,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其次,解形托象,蛇蜕蝉飞。然而冲天者为优,尸解者为劣。”尸解术是早期道教信奉的成仙术,多遭世人非议,一些道士也在逐渐修改看法,隋唐道士已视之为成仙之下品,被后世渐渐摒弃。

晶莹剔透的琥珀,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尤其里面再封住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生物,跨越时间长河,依然保持最初的模样来到人们的面前,会让观赏者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魔力。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收藏一枚琥珀,或做成挂饰,依附着自己的体温彼此陪伴,或将其当作书桌上的小宠,案牍劳形之际抬头细细把玩,顿时就有心旷神怡之感。#微博公开课#

而当琥珀受众面越发广泛,喜爱琥珀的玩家就对其能让昆虫万年不腐的功效,提出了一个困惑,那就是神通广大的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让尸体防腐,却舍近求远选择给尸体吃下秘药、陵墓中灌注水银等要么风险大、要么费时费力的举动。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琥珀并不是在当代才被发现,早在千年前的很多朝代,琥珀作为稀有的化石,就已经被爱好者们收藏到自家书房。那么为何纵观史书,从来没有用琥珀来保存尸体的记载呢?揣度一下,大致应该分为三个原因,分别为成本太高、取材太难和对死者不尊敬。

先来看成本太高,琥珀是由柏松科、南洋杉科等植被经历强烈光照后产生,就像炎炎夏日里,人们留下的汗珠一样。这些植物通常生长在热带雨林里,而各朝各代,不仅建都不会选择在此,就哪怕小村落都不会安家在危机四伏的雨林中。

这也就决定,琥珀无法人工量产,只能通过原生态的滴落方式,天然形成一个剔透的琥珀。秉持着越稀少价格越高的规律,能放在手心里的小琥珀,一般人购买起来都不会有多大压力,可随着琥珀体积变大,那身价就是成百倍的增加。

如目前价格最高的一枚琥珀,重达19.2公斤,快顶一袋面那么沉,给出的参考价是2.5个亿,可它也不过长59厘米、宽48厘米以及厚度为19厘米。虽然可以想来,它的源头植被个头得有多大,肯定是一颗千年老树,可远不能封存进一个成年人。因此,段子里琥珀中有长颈鹿,大家还是听个乐子就行了,当真就输了。

这时很多人又会有一个疑问,大琥珀成本太高,普通人肯定负担不起,那各朝代的君主,难道集一国之力也获取不到吗?以秦始皇建地宫的架势推测,他们若真憋着力气就是要寻到一枚能放下人的超大琥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可是取材太难,首先古代交通不发达,不像现在,想去哪个热带雨林,都是一张机票再加到地方转班车的事。那会儿800里加急,都是只存在于形式上,却几乎从未使用过的里程数,真有冒险家愿意从都城前往热带雨林寻找琥珀,他来回就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即使如此,还得将他一定认得路,古时候的地图都画得清晰这个变数,先算到可以成功这个设想中。然则,就算他千里迢迢把琥珀找到了,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古代陆地上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江海上则是小船,它们大约都无法负载一枚足以将人装进去的大琥珀的重量,以长宽高一米左右的那枚价值2.5亿的琥珀推断,足以封存成年人的琥珀,少说也得有大概两米,那重量估计得有一百六七十斤左右了,顶一位壮汉了。

最后,就算琥珀不负艰辛地运到目的地,已经形成的坚硬琥珀,早已无法封存人类了。毕竟琥珀的形成过程,其实很讲究运气,得有一只迷糊的小生物,恰好溜达到植被的下方,又正好被一颗松脂紧紧包裹住,总不能把君主带着,一起去寻找琥珀吧。

就算他愿意,可是从古人对于死亡的看法来说,将人做成标本,不太符合他们敬重死者,要让其入土为安的主流价值观。从汉代以前的君主以半生精力都在修缮陵墓来看,他们的观念中,是认为人存在着两种生命,头一种就是生活在阳光下,过完百年。

再一种,就是以灵魂的模式到地宫中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所以出于未雨绸缪的层面考量,他们就要把地宫配置得尽可能舒适,从护卫队到随侍宫人乃至吃喝都要配齐。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想,被封进琥珀中的小生物,即使肉体可以栩栩如生地保存千年,可禁锢于此,无法尘归尘土归土,或许他们还会为倒霉的小生物感到惋惜。

这就是价值观上,古人不会选择琥珀来为尸体防腐的原因,再则就是操作难度大。假使有一位生死观念与众不同的君主,既有财力也有诉求想把肉体千年封存,从而让他们后代子孙们,不对着牌位瞻仰,而是面对着真人怀念他的话。

首先他不能在死后,再由人马运到热带雨林让松脂包裹,通常人会在二十天内彻底腐烂,就算马车内放足冰块,他也决计撑不到到达的那一天。就只剩在这位君主自感寿数无多时,自己踏上寻找琥珀的路,找一棵体积巨大的千年老树,坐在树下等待松脂的流下。

可松脂是一滴一滴的流,先不说承受的过程有多么煎熬,就说流松脂的多少是谁也无法断言的绝对变量,假如就包裹住了这位君主一半的身体,那他是算被封住了还是没封住呢?难道要上半身防腐下半身顺其自然吗?这不是比入土为安,要更为折磨,等于后代瞻仰的一代君王,只有上半身,怎么看都有点恐怖。

因此,琥珀保存尸体这个设想,无论是从成本、取材还是对死者的不尊重等各个角度来说,都基本毫无实际操作空间。顶多将对自己重要的小物件,跨越千里的距离,寻一棵老树,为其长久封存,从而达到防腐的效果,还是可以实现的。

将尸体放入其中,或许也有古人尝试过,但要么就是试了一半就放弃了,要么就是无法完整包裹一个成年人,所以从未以成功经验被记录在史书之中了。

道教独特的尸解大法,可遗弃肉体而仙去!
一、死后复生之法
古人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真形便可出脱尸身而不死,并将这种不死的修炼方术称之为“尸解”。
尸解作为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是在先秦时期灵魂观念与死后复生观念的相互融合中形成的。《云笈七签》云:“夫尸解者,尸形之化也,本真之炼蜕也,躯质遁变也。”
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 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尸解就是像夏蝉一样蝉蜕:人们明明看见他在此地死了,却又在别的地方看见他。
《太极真人遗带散》说:“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这个意思就相当于说,尸解是托物寄形,死后复生。

《抱朴子》中讲,汉武帝时的李少君就是尸解仙。他称病死去,汉武帝“令人发其棺,无尸,唯衣冠在焉”。

二、尸解方法
1、火解
《无上秘要·尸解品》云:“以药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也称:“以录形灵丸涂火炭,则他人见形而烧死,谓之火解。”
《列仙传》中提到一个叫封子的人,他本身是黄帝的厨师,善于用火,能出五色烟,后用火自焚,其身体虽烧为灰烬,但其本真可随烟气上下,观其灰烬,就像是还有其身形。第二例则是啸父,其是好道长生之人,时人欲得其长生之法,则不能得,后传梁母作火法,与梁母作火而西升。这些均是火解成仙之实例。

火解的关键要素乃是火,火解乃是用火成仙之例。其方式是取火自焚,最重要的是给人以自焚之假象,实则升仙而去。
随着道教成仙理论的丰富,火解成仙也趋于复杂化与仪式化,并不像刚开始那般简单。《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记载了火解法具有较为完备的道教仪式:

首先,需于丙子日夜,取一只雄雀,用小笼子装住,在道人的头边喂养,用时将线系在雀头上,见有大火处,将雀投入火中,并念咒。取雀是因雀为朱雀,五行属火,与火解相应。这种火解法不仅包含了五行,而且人也用亲自经历火烧,是火解的一种流变。火解之人均是故意自焚,发展至后世基本人不亲自经历火烧,均有事物代替,可见,火解自产生初期就是道人有意识选择的成仙方式。

2、水解
水解,顾名思义是与水相关之尸解法,这一形式出现的时间极早。水解之法有两个基本要素,即:一得是崇道之人,二是需要有水的参与。
水解用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人认为水中有仙人,且有仙人之居所,可由投水到达;再则是因为水中倒影着天,水中的天在道人思想中就是真实的天,由此可得,入水与升天是等价的。

《全闽诗话》提到:一次白玉蟾与众人游览于江月亭时,未等众人游玩,便投入江水之中,众人欲将其救起之时,其专门向众人遥手指从而制止众人搭救,众人见之也遵从其意,并说其是水解成仙。从白玉蟾选择水解成仙之例中可知,水解成仙已是非常受认可的成仙方术。
水解法经过发展,也渐渐具有了道教仪式的完整性,《太上三辟五解秘法》中记载的水解法,在壬癸之时,在静室中立一香炉,叩齿三十六通,念咒,将自身之三魂神赋予鞋上,再禹步急走。若当日要尸解,则将右鞋沉水,不知者认为是溺水而死,实则是水解成仙矣。从这一例子便可看出,其所用之方法基本包含了上述所有水解成仙的要素,不仅有外示沉没的表象,整个水解方术也更具道教仪式的完整化。人则不需亲自投水而死,而是将代表人的三魂神赋予外物,将外物沉于水即可。

3、兵解
兵解,也是道教常用的一种尸解方法。
《无上秘要》卷八十七和《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飞仙宝剑上经叙》皆称:“以一丸和水而饮之,抱草(一作木)而卧,则他人见已伤死于空室中,谓之兵解。”
过去道士被统治者所用,如军队中就有专门负责占卜与治病的道士, 葛洪也曾随军出征过。然道教发展,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如北魏道武帝与梁武帝对道教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可见,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为既相互利用又保持警惕与距离。兵解即是从这种环境中发展而来,道士因缅怀被统治者滥杀之高道,用此种方法来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不仅如此,这一成仙方法也为继续修炼成仙的道士提供了死后的寄托,故有兵解之说。

4、杖解
杖解是学道之人尸解时当所留之物为杖的尸解法。《抱朴子》云:“又相识人见李意期将两弟子皆在郫县。其家各发棺视之,三棺遂有竹杖一枚,以丹书于杖,此皆尸解也。”可见,在东晋时,杖解就是为人所知的一种尸解法。
杖解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符咒、斋醮、存思等方法与神灵相通,使自己获得成仙之资格。第二步,人若欲尸解,人之灵魂则先暂存于竹杖之中,由于竹杖上下通直,竹杖可作为人升仙之阶梯,人顺竹而上,由神仙指引,即可尸解成仙。第三步,人之灵魂升仙而去,但仍需有物存于世证明成仙之人未死,这时,内通外坚之竹杖即可代人形。

此乃杖解之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放有神符的竹杖就是学道之人由人致仙的生命转换场所,同时,这一灵魂飞升、神仙接引或指引、物代人形的过程,亦是道教尸解术之全过程。在杖解过程中,法杖是道士由生入死,由死入仙之生命转换器。

5、剑解
尸解留剑信仰由来已久,东汉时《列仙传》云:“黄帝者,号轩辕,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惟剑舄在焉。”可见,此尸解形态早已为人所知,此段关于黄帝成仙留剑之记载可谓是后世剑解成仙之雏形。而剑解成仙之主体,则是道教法剑。

剑解是道人成仙后留法剑于世之法,乃解法之上品,其步骤分为前期准备、造剑与解化。其中,造剑前屋子、灶口向西代表道人初死先入冥府,竹叶是洗淹秽的必备药方,庚申日是为去三尸,以获成仙资格。造剑时,剑環上刻刃、己,伏基内刻日、月,象征剑可使人隐于日月之中。剑身刻北斗与己字,象征了道人是由太一神派车架接引成仙。剑杪刻六丁,象征了剑可御使阴神,上刻北斗下刻六丁也象征了剑上承玄冥,下制九阴的功能。解化时,法剑、符咒、曲晨丹相互配合,使道人快速成仙。剑将剑解成仙之人的今生、后世紧紧的联系起来,是整个剑解的核心。

6、药解
药解,顾名思义,是用丹药尸解之法。药解是金丹派流行之后常见的尸解法,是因道人服用含有剧毒的丹药而死的现象。
在所有的年代中,对躯体腐烂的抑制都被认为是实现实质不灭的突出标志。尸体完整的保存可以使灵魂不致失散,直到准备就绪后,即可升天成仙。这一观点点出了尸解之实质。可见,药解乃服用丹药之后,尸体不腐之尸解法。

7、五行尸解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云:“尸解有五,水解者投水,火解者自焚,金解受刃,木解倚树化,土解钻山入石。”
五行尸解法其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尸解,其意在于吸收五行真气,以求脱离死厄,得道升仙;二是与尸解起源之思想一脉相承,只是更具道教仪式之完整化而已。

 另外尚有太清尸解法、太一守尸法、太极化遯法、鲍靓尸解法、太阴炼形、水火荡炼尸形、阴阳六甲炼形质法等,名目繁多。道教又称: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暮之际而去者,谓之地下主者。但后世道教认为,总的说来,尸解为成仙之道的下品。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叙》云:“夫神仙之上者,云车羽盖,形神俱飞;其次,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其次,解形托象,蛇蜕蝉飞。然而冲天者为优,尸解者为劣。”尸解术是早期道教信奉的成仙术,多遭世人非议,一些道士也在逐渐修改看法,隋唐道士已视之为成仙之下品,被后世渐渐摒弃。 https://t.cn/z8bCHa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燕窝干品的优势非常明显,选择空间大,可以选价格最高的品质最上乘的干挑大盏,也可以性价比最高的燕条。干挑盏条,也称为丑盏、破盏,本身是干挑燕盏的品质,原料、挑毛工
  • !大概是白天的喧嚣束缚了他们的思想。
  • “半”字入景,诗便渐至佳境;“半”字入人生,生活就不会“山穷水尽”反而处处是“柳暗花明”。哲学家梭罗曾说:当你简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将更加简便;孤独不会孤独,
  • #日本代表# 沙尔克04官方发布了体育总监Rouven Schröder关于板仓滉的采访内容:“Ko是一名非常有野心的球员,不仅上赛季荷甲联赛全勤还参加了东京奥
  • 自主品牌发展,经历的阶段是 模仿,翻版,再走向自我研发,原创开发,做强做大的道路,奇瑞也是的,走到现在奇瑞已经拥有了很给力的自我研发团队,用不着抄袭了,可就是在
  • ”就此该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在办理健身会员时,一定要看品牌,一般选择连锁店有3、4家以上的健身房,之后再实地查看,观察健身房装修、器材等,上述两点均可直观反映出健
  • 我想强调的是中方对阿富汗的政策是一贯和明确的,我们始终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奉行不干涉阿富汗内政的政策,坚持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中方尊重阿富
  • 之前和一个粉聊过,我说追王一博永远不需要挽尊,他都做的很好![求关注] 肖战主演的电视剧斗罗大陆特效好看,剧情饱满,适合全家老少一起看[哈哈][哈哈][哈哈]肖
  • 娱乐圈的帅哥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浓眉大眼,比如:朱一龙、杜江等等,不过这里的浓眉可不是说眉毛浓如焦炭那样,拥有这种面相特征的男人责任感很强,做人做事有原则,讲义
  • #生活家陈涛# 教练说:有些人,注定不是打国际比赛的料。爸爸说:你输掉的,是本该你赢的比赛。
  • ”龙田镇政府扶贫办主任易金琳告诉记者,因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门路少,因此贫困户也特别多,“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镇政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帮他们寻门路、立项目、建产业
  • 同时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经费安排、设施建设、服务提供、人员配备等方面提供保障,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扶持力
  • 还有,宝骏RM-5拥有的0-150km/h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解放了我的双脚,在高速上使用这个功能,简直不要太享受~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还有就是
  • ?李飞?
  • 据数据统计,除了之前总结过的詹姆斯季后赛生涯参赛场数为266场,这一数据超过了50%的NBA球队队史的季后赛参赛场数外,詹姆斯的胜场数也是历史顶级。花乡奥莱多
  • 卡尔坎在接受阿纳多卢通讯社(AA)的采访时说:“我是在皮特·威廉姆斯(Pete Williams)的订单后开始通过制作特殊模具制造大型鞋的。恩塞尔·卡尔坎(Ön
  • 第三,我不认识棉签,棉签是谁,你这样质问我不如问问棉签认不认识我,我是渠道的又不玩官服,这样生拉硬拽真的好吗[吃惊]希望某些人不要为了黑而黑,一开始捶你@妈妈说
  • 少年有梦,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希望再见你时,你能够自信的站在我面前,说出你的欲言又止。
  • 另外,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的《续茶经》中,作者崇安知县陆廷灿引《随见录》(《随见录》一说它是明朝人写的书,该书散失)中的记载,在《续茶经》中也叙述了
  • #昏头姐妹快醒醒# 怕有遗憾纯粹就是个人心态问题了,怕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担心,并不是事实,怕的是不知道多久之后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