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赏析】美丽桃川行

作者:刘秋红

  一直以来,茫茫秦岭深处的太白县,因它的最美、最奇、最绿,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而桃川正如一颗明珠闪耀其中。因工作需要,我曾被派到桃川两周时间,有机会深切地感受桃川的美。
  在这段短暂的日子里,我每天早晨都是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每天都被这里的人、景、事感动着。“吃了么”“来,喝点水歇嘎子”“你做啥哩?”……每次路过农户门前或地边时,都会听到一声声真诚的问候。秦岭深处桃川这样的地方,农民都很纯朴,特别是老人,尤其热情,也不管认不认识,都会主动邀请我们到家里去坐坐,聊几句家常,就如同走亲戚一样自然。说实在的,这份质朴和纯粹是城里人感受不到的。
  我们来时正值春末夏初,绿意日渐浓郁,层峦叠嶂的山峰包裹着村庄、河流、田地。宽阔的姜眉路、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银蛇般盘旋在绿树丛中。清澈的石头河水宛如玉带,穿山而过,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浑然天成。路两旁除了庄稼地,就是山茱萸林、核桃林、花椒林,核桃、山茱萸、花椒都已结下了绿色的果子,这些也是村民增收的一条途径。轻轻深呼吸,空气中有核桃、山茱萸那淡淡的清香,而花椒从小就不失本性,一种浓浓的“麻”味格外倔强。庄稼地里现代经济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猕猴桃园、冰葡萄园、蓝莓园、芍药园一片连着一片,只有少部分的蔬菜绿油油地见天长,猕猴桃、冰葡萄藤蔓噌噌地往上蹿,一天一个样。这里的村庄都不大,很多是山上搬迁下来的移民新村。村容整洁美观,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个集花园菜园于一体的小园子,二月兰、月季争奇斗艳,蒜苗、小青菜、韭菜肥嫩翠绿,零星的樱桃、苹果、杏等果树上,偶尔还挂有果实,尤其是五味子的藤蔓跃过围墙翻了出来,嫩嫩的蔓芽恣意伸展,微风吹过,花儿摇头晃脑,树枝摇曳,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有些人家院里的水泥地上,晾晒着大片的草药,手指长短的药和黑黝黝的山土混在一起,老远我就认出来那是玄参,小时候我曾跟在母亲身后翻山越岭地去刨过。“玄参今年多钱?”我随口问道。“八九十块钱,一天手快的人能有三五斤哩!”哦,那又将是一条增收的路径。桃川这样的地方,陡峭的山中虽然庄稼地很少,却十分适宜种药材,尤其是像猪苓、黄芪、柴胡这样的经济作物。真是秦岭山中无闲草,遍地花草都是宝!
  我们去白杨塬村后河沟里核查评估,车子绕着林间小路盘旋而上,远远地便听到林涛涌动,山谷里时不时传来人呼鸡鸣狗吠之声。一打听,才知道那就是远近闻名的太白县绿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下了车,忙完工作事宜,我便猫着腰钻进密林,寻找鸡群活动的身影,树荫下层层叠叠印满了鸡的爪痕,几只非常健壮的公鸡正站在石头上、土坎上,鼓起胸脯,抻着脖子,张着尖尖的嘴巴,用全力“喔喔喔”地啼叫,叫声高昂嘹亮,在山谷间回荡,真叫一个气宇轩昂。一群肥嘟嘟的母鸡在它们周围一扭一扭地踱着步,“咯咯哒,咯咯哒”的叫声此起彼伏。一名下山送鸡蛋的工作人员说:“这里以前很少有人来,自从县上扶持办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就红火得很,我们这些脱不开家的脱贫户也就有地方打工了,我现在就给县上送鸡蛋去呀。”不一会儿,满载鸡蛋的拉货车便被绿色掩没。
  随后,我们一行又来到了宝河沟,这次比起3月底来到宝河沟时风姿迥然不同。3月底时山茱萸花绚烂绽放,漫山遍野闪着金灿灿的光,而此时,绿荫葱茏,虫鸣鸟唱,心情更加轻松愉悦。沿着水泥路走到一座不是很高的山梁上,这里竟然还住着一户人家,四周核桃林、花椒林、山茱萸林将房子藏得严严实实。这是一处土墙灰瓦的老房子,院子没有围墙,住在大山深处的人家是不需要围墙的。院子里的大核桃树拴着几头健壮的牛,宽大的嘴巴里不停反刍着食料。几头小牛犊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牛的皮毛光滑,色泽鲜亮,现在正是青草旺盛的时节,也是牛肥马壮的时节。院子里住着年近七旬的老两口,男主人身体硬朗,言谈利落,和我们边聊天边干着手里的活,很是轻松。女主人说他们养了12头牛,每日的精心照料产生了感情,有人出价1万多1头也舍不得卖,他们还养了60多箱蜜蜂,产出的土蜂蜜每年能收入近2万元,日子也不愁,儿子搬到了山下的移民新村,女儿在省外,儿女要接老两口一起生活,但他们不愿去。男主人接过话茬说,跑去干啥呀,你看房前屋后这一片片的核桃、山茱萸、花椒长得多好,这些都是退耕还林地,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山林补贴再领些,知足了。水泥路已经修到家门口,想下山转了随时都能去。老人说话时满脸的笑容,很满足、很踏实。看着两位老人,看着悠闲甩着尾巴的牛,看着四周高大的核桃树、葱郁的花椒树,看着洁白的槐花周围嗡嗡嗡地忙着采蜜的蜜蜂,看着青青的菜园外刨食的鸡群,这里的一切,都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一种关于家的幸福之感。
  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返回的途中我心底涌起深深的眷恋。经过眉太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时机器轰鸣,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正在紧张施工,工程车一辆接一辆出出进进,桃川的高速发展如火如荼地推进着。小镇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农业挑起农村发展的新高度,高速出行成为新选择,老屋成了挂在墙上的老照片……那些勤劳朴实的乡亲,在这里演绎着各自平凡而精彩的故事。

嘎吱嘎吱的竹榻声



前两天去单位的食堂打饭吃,走在单位院子后边的一条路上,就看到一个竹床摆在雨车棚下。

想起小时候睡在竹床上的样子,眼前熟悉的竹床,勾起我夏天忘不了的享乐。过去的夏天,白天回家就赖在竹床下乘凉,晚上就是睡在屋里屋外家里的竹床上。

陈田人都把竹床叫竹榻。夏天到了,小时候大热天没有电风扇,吃好晚饭以后,家里的电灯又不太亮,一家人都喜欢蹲在外面。住在槽门边老屋时,父母亲的西厢房还挂着成家时的旧蚊帐,奶奶和我还有妹妹弟弟睡的东厢房没有帐子。夜晚到来时,东厢房冬天是火房,通风透气差,夏天到来时尤其热。蚊虫更是一到晚上多,“嗡嗡”声不断。老屋堂前小,前后门都抵着人家墙壁,拉不起风,热得透不过来气。没有办法,父亲就把竹榻搬到老屋旁的晒场上。吃好晚饭后好长时间了,父亲去水泵房和怀沟边转转去看稻田水去了,母亲坐在晒场老屋边,摇起了自已白天戴的草帽扇子。原先摆在堂前的竹榻上睡一个人也觉热,变成放在晒场上我们几个孩子争着抢着在竹榻上睡,更觉热。挤在“嘎吱嘎吱”的竹榻上,夜晚,奶奶坐在我们旁边给我们摇着芭蕉扇,晒场上已渐渐没有别人家了。星星在惺忪地眨眼,月亮不知藏到哪块云里去了,朦胧的月色稀疏照向大地,有了一丝丝的凉意,墙角边蟋蟀的“啾啾”声清脆响来。母亲把妹妹弟弟帶家里睡去了,我一个人睡在竹榻上,仰着身,侧起身,竹榻都“嘎吱”“嘎吱”响着不停。身上身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只穿了一条短裤,四肢舒舒服服的放开着。奶奶还守在我的身边,给我摇着芭蕉扇,驱赶蚊虫,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再翻过身醒来时,光着的身子上不知什么时候盖上了一件旧衣服。奶奶拿着毛巾正弓着背弯着腰,伴随着“嘎吱”“嘎吱”声,擦试我身下的竹榻,大概是我熟睡时身上淌下的汗水。

奶奶每天烧好晚饭锅以后,都准备给一个破脸盆里面,放上烧锅后没有烧完的柴禾炭头,再将晾干的艾草扎成的两小朵朵,放在火盆炭头上烟熏。借肋艾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从而将屋子里的蚊子熏跑,正好清除夏天天天房中产生的霉样气味。蚊子是熏跑了,但房间里的温度变得更高,到半夜了,水泵房没发电了,家家没有了灯光,天边的月亮也沉下山了,晒场上也没有人。漆黑的夜,奶奶陪我到半夜,父亲扎了泵(关水泵房流水)回来,奶奶喊我起来,让父亲把竹榻搬回家,放在老屋堂前左边,直接对着后门。经过奶奶的艾叶烟熏,蚊子早不知飞到八国里去了,老屋堂前还有淡淡的艾草香。下半夜睡在家中竹榻上,奶奶为我身下垫了一小块干毛巾,身上还是盖了一件旧衣服,又用父母亲的大衣服给我做了小忱头。在屋外晒场上睡了一个满身是汗的长觉后,白天又一天到晚的到处玩耍疯跑,现在浑身上下一点劲也没有了。一个人躺在竹榻上仰望着楼板,想着刚刚上楼才睡的奶奶,睁着眼难以入睡。父亲从怀沟里洗完澡回来,又是“嘎吱”“嘎吱”声,爬到竹榻的另一头睡下。我侧过身,靠在父亲下身大腿脚边。家里凉快了,父亲很快就睡着了,有了呼吸均匀的间隔声,母亲在西厢房轻轻地哼,像做事累了的声音也传过来。竹榻上小小的我,加了父亲上来,沉重了许多。我轻轻翻身动了一下,就再也没有听到像之前一样竹榻的“嘎吱”“嘎吱”声了。

大学毕业成家以后,在研究所单位住的房子还是六十年代老房子,一件电器也没有。女儿是夏天出生,到第二年的夏天,电风扇还是买不起。奶奶到我身边带女儿,家里四个人挤在四十平米的房间里,晚上我们还是摇着芭蕉扇子和其它扇子过夏天。父亲看到我们这样,还是把家人喜欢的竹榻让我给带了下来。夏天的傍晚,天太热了,厨房的灯光微弱照向门外边,我们把竹榻搬到门口的梧桐树下。在屋里吃饭太热,搬来三个登子放在竹榻边,把妻子烧好的饭菜端来放在竹榻上一头,一家人就在外面竹榻周围吃了起来。乘着夜晚纳凉,我和妻子背靠着背在女儿的另一头,试着躺下来睡一会,但怎么也睡不着。那时开始创业刚刚开店,女儿还小,奶奶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摇着一把她带来的旧芭蕉扇子,周边都被旧布卷了整整一圈又一层,为睡在竹榻另一头的女儿赶蚊虫摇扇子。竹榻半夜搬回家,奶奶夏天就睡在竹榻上正好凉些过夜。冬天的夜里,由于夜晚女儿常常起夜,我和妻子睡在床上女儿身边。竹榻小,只好作为一张床,摆在中间的房间过道上又不挡路。冬天当作一张小小的床,上面辅些薄被旧衣服垫在下面,让奶奶过冬当作床辅。妻子白天开店累,我每次夜里起床抱着女儿下床,奶奶也都知道,也从竹榻上起身,“嘎吱”“嘎吱”声响起,奶奶都与我同起来,帮助我为女儿擦屁股换尿片。无论夏天冬天,都把竹榻上奶奶睡的辅盖拿走,又当成大板登我们自已坐或来人坐下来讲话。

结婚成家十年后,在研究所盖的一间有自家院子的新平房里,那时买不起空调,房间里开电风扇也还是吹不走热气。夏天到了,就把还是原来的竹榻放到院子里过夜。那时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了,女儿读初中在外,还没到放暑假。每天天黑,在院子里潵透水,再把竹榻抬出来放在院中。我和妻子俩人忙好了洗黑白相片后,就睡在院中竹榻上。一人一头,一个人望着天上的星星,一个人数着天上的星星,我们俩都睡不着觉,时常想起奶奶又谈起奶奶,想到外面读书的女儿,又想到带女儿长大的奶奶。我和妻子翻来覆去,竹榻“嘎吱”“嘎吱”声一来二去,不绝于耳,在院子里不断响起。只是到了新世纪开始,我和妻子在街上买下店面,又买下上面自己家的商品房以后,家里安上叁台空调,才把竹榻送回陈田老家,只是那时,父亲也已经离开我们了。

小时候的竹榻是我温馨的床间,嘎吱声声慢,竹榻呦呦长,竹榻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成年。奶奶坐在竹榻边给我摇着芭蕉扇,我在竹榻上做过很多的梦。竹榻也是我的惆怅,在竹榻上留住很多的沧凉和辛酸,那是四时的磨难,是时光的荏苒,是岁月的彷徨,但竹榻留给我的世界却是历经沧桑后的幸福。今天又看到竹榻,虽没有近距离的接触它,但“嘎吱”“嘎吱”声永久留在我心里,心存对竹榻的情感不会远去,依然在我走过它时感动我,带我重回到过往夏日的凉快时光。

前两天去单位的食堂打饭吃,走在单位院子后边的一条路上,就看到一个竹床摆在雨车棚下。

想起小时候睡在竹床上的样子,眼前熟悉的竹床,勾起我夏天忘不了的享乐。过去的夏天,白天回家就赖在竹床下乘凉,晚上就是睡在屋里屋外家里的竹床上。

陈田人都把竹床叫竹榻。夏天到了,小时候大热天没有电风扇,吃好晚饭以后,家里的电灯又不太亮,一家人都喜欢蹲在外面。住在槽门边老屋时,父母亲的西厢房还挂着成家时的旧蚊帐,奶奶和我还有妹妹弟弟睡的东厢房没有帐子。夜晚到来时,东厢房冬天是火房,通风透气差,夏天到来时尤其热。蚊虫更是一到晚上多,“嗡嗡”声不断。老屋堂前小,前后门都抵着人家墙壁,拉不起风,热得透不过来气。没有办法,父亲就把竹榻搬到老屋旁的晒场上。吃好晚饭后好长时间了,父亲去水泵房和怀沟边转转去看稻田水去了,母亲坐在晒场老屋边,摇起了自已白天戴的草帽扇子。原先摆在堂前的竹榻上睡一个人也觉热,变成放在晒场上我们几个孩子争着抢着在竹榻上睡,更觉热。挤在“嘎吱嘎吱”的竹榻上,夜晚,奶奶坐在我们旁边给我们摇着芭蕉扇,晒场上已渐渐没有别人家了。星星在惺忪地眨眼,月亮不知藏到哪块云里去了,朦胧的月色稀疏照向大地,有了一丝丝的凉意,墙角边蟋蟀的“啾啾”声清脆响来。母亲把妹妹弟弟帶家里睡去了,我一个人睡在竹榻上,仰着身,侧起身,竹榻都“嘎吱”“嘎吱”响着不停。身上身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只穿了一条短裤,四肢舒舒服服的放开着。奶奶还守在我的身边,给我摇着芭蕉扇,驱赶蚊虫,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再翻过身醒来时,光着的身子上不知什么时候盖上了一件旧衣服。奶奶拿着毛巾正弓着背弯着腰,伴随着“嘎吱”“嘎吱”声,擦试我身下的竹榻,大概是我熟睡时身上淌下的汗水。

奶奶每天烧好晚饭锅以后,都准备给一个破脸盆里面,放上烧锅后没有烧完的柴禾炭头,再将晾干的艾草扎成的两小朵朵,放在火盆炭头上烟熏。借肋艾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从而将屋子里的蚊子熏跑,正好清除夏天天天房中产生的霉样气味。蚊子是熏跑了,但房间里的温度变得更高,到半夜了,水泵房没发电了,家家没有了灯光,天边的月亮也沉下山了,晒场上也没有人。漆黑的夜,奶奶陪我到半夜,父亲扎了泵(关水泵房流水)回来,奶奶喊我起来,让父亲把竹榻搬回家,放在老屋堂前左边,直接对着后门。经过奶奶的艾叶烟熏,蚊子早不知飞到八国里去了,老屋堂前还有淡淡的艾草香。下半夜睡在家中竹榻上,奶奶为我身下垫了一小块干毛巾,身上还是盖了一件旧衣服,又用父母亲的大衣服给我做了小忱头。在屋外晒场上睡了一个满身是汗的长觉后,白天又一天到晚的到处玩耍疯跑,现在浑身上下一点劲也没有了。一个人躺在竹榻上仰望着楼板,想着刚刚上楼才睡的奶奶,睁着眼难以入睡。父亲从怀沟里洗完澡回来,又是“嘎吱”“嘎吱”声,爬到竹榻的另一头睡下。我侧过身,靠在父亲下身大腿脚边。家里凉快了,父亲很快就睡着了,有了呼吸均匀的间隔声,母亲在西厢房轻轻地哼,像做事累了的声音也传过来。竹榻上小小的我,加了父亲上来,沉重了许多。我轻轻翻身动了一下,就再也没有听到像之前一样竹榻的“嘎吱”“嘎吱”声了。

大学毕业成家以后,在研究所单位住的房子还是六十年代老房子,一件电器也没有。女儿是夏天出生,到第二年的夏天,电风扇还是买不起。奶奶到我身边带女儿,家里四个人挤在四十平米的房间里,晚上我们还是摇着芭蕉扇子和其它扇子过夏天。父亲看到我们这样,还是把家人喜欢的竹榻让我给带了下来。夏天的傍晚,天太热了,厨房的灯光微弱照向门外边,我们把竹榻搬到门口的梧桐树下。在屋里吃饭太热,搬来三个登子放在竹榻边,把妻子烧好的饭菜端来放在竹榻上一头,一家人就在外面竹榻周围吃了起来。乘着夜晚纳凉,我和妻子背靠着背在女儿的另一头,试着躺下来睡一会,但怎么也睡不着。那时开始创业刚刚开店,女儿还小,奶奶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摇着一把她带来的旧芭蕉扇子,周边都被旧布卷了整整一圈又一层,为睡在竹榻另一头的女儿赶蚊虫摇扇子。竹榻半夜搬回家,奶奶夏天就睡在竹榻上正好凉些过夜。冬天的夜里,由于夜晚女儿常常起夜,我和妻子睡在床上女儿身边。竹榻小,只好作为一张床,摆在中间的房间过道上又不挡路。冬天当作一张小小的床,上面辅些薄被旧衣服垫在下面,让奶奶过冬当作床辅。妻子白天开店累,我每次夜里起床抱着女儿下床,奶奶也都知道,也从竹榻上起身,“嘎吱”“嘎吱”声响起,奶奶都与我同起来,帮助我为女儿擦屁股换尿片。无论夏天冬天,都把竹榻上奶奶睡的辅盖拿走,又当成大板登我们自已坐或来人坐下来讲话。

结婚成家十年后,在研究所盖的一间有自家院子的新平房里,那时买不起空调,房间里开电风扇也还是吹不走热气。夏天到了,就把还是原来的竹榻放到院子里过夜。那时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了,女儿读初中在外,还没到放暑假。每天天黑,在院子里潵透水,再把竹榻抬出来放在院中。我和妻子俩人忙好了洗黑白相片后,就睡在院中竹榻上。一人一头,一个人望着天上的星星,一个人数着天上的星星,我们俩都睡不着觉,时常想起奶奶又谈起奶奶,想到外面读书的女儿,又想到带女儿长大的奶奶。我和妻子翻来覆去,竹榻“嘎吱”“嘎吱”声一来二去,不绝于耳,在院子里不断响起。只是到了新世纪开始,我和妻子在街上买下店面,又买下上面自己家的商品房以后,家里安上叁台空调,才把竹榻送回陈田老家,只是那时,父亲也已经离开我们了。

小时候的竹榻是我温馨的床间,嘎吱声声慢,竹榻呦呦长,竹榻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成年。奶奶坐在竹榻边给我摇着芭蕉扇,我在竹榻上做过很多的梦。竹榻也是我的惆怅,在竹榻上留住很多的沧凉和辛酸,那是四时的磨难,是时光的荏苒,是岁月的彷徨,但竹榻留给我的世界却是历经沧桑后的幸福。今天又看到竹榻,虽没有近距离的接触它,但“嘎吱”“嘎吱”声永久留在我心里,心存对竹榻的情感不会远去,依然在我走过它时感动我,带我重回到过往夏日的凉快时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9月2日受冷空气和台风外围环流共同影响,我省沿海开始出现大风,大风影响持续至5日,其中4-5日大风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沿海普遍有8~10级大风,浙中北沿海局部11
  •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不欲直令制恶修福,但劝即令求生净土佛陀在《 观经 》第三地观文,言 :「 佛告阿难 :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信释迦
  • 结果今天我妈给我打了钱,我兴冲冲地打开淘宝,发现活动已经结束了……说好的双十一呢?2022年11月3日,第9989封:我一直在控制不住的笑,哈哈哈你也在笑我说你
  • 谢谢你带给我的爱与温暖!善良的人会带给人们一个让人感觉享受的水墨丹青的世界,当我们走进他们构筑的天地,我们一定会发现那里美丽,清朗,无染。
  • 也不是閱姨無數,但在 40 階段的女人好看啊~40 階段的李女士也是不容易截圖,唱歌搖搖擺擺之外還蹦蹦跳跳... (其實還有演唱會穿紅裙、抹胸[笑而不语]) 4
  •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文鞭影》多半是经过了上述一些人的不断增补、订正、充实后的本子,应该说是比萧的原作要更完美。它和初读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
  • 不管是文昌鸡的嫩滑、加积鸭的嚼劲,还是东山羊的爽口、和乐蟹的肥美,这四道菜最能代表海南菜“鲜”的特性。当然在吃法上,优秀的店家自然少不了延承海南传统品鉴美食的方
  • 人生的挑战永远存在,你只需一关关地闯,一次次褪掉自己的脆弱,换上新的铠甲。眼角的星光,唇间的弧线全心全意,一次次为爱赴约是否忘记,停下脚步…欣赏自己的美?
  • 在金桥花园小区创新推行“六彩楼道”居民微自治文化及“1+1+N”居民自治模式(即:组建一个居民议事站,及时征集居民意见,进行问题分析,矛盾协调,整合可用资源;成
  • 【原介:54.9 [看跌] 劵后:14.9】 【【凯恋】儿童两用防摔带吸管水杯子】 拍: TB/JD/PDD自助查宫重号:QF9911 kiaylien鸭嘴儿童
  • 】为进一步提升厦门市部分道路通行能力和路网整体通行效率,自2022年10月25日零时起,翔安大道和田集连接线部分路段,将上调机动车行驶最高限速值(以下简称“限速
  • 利美小型犬专犬专用狗粮2.5kg【¥48元】【第二件半价】 【微博发的商品都在我的小店中,直接去小店找吧】 【利美旗舰店】 分为通用粮和专犬专用狗粮,采用低盐
  • 嘻嘻嘻嘻嘻就是自己随便yy许下愿望啦 无论什么星座/星宿/八字 我都会爱她滴[开学季]占星中的爱情——金星白羊火星射手#星盘小知识# 你在遇到喜欢的人第一眼时,
  • 小熊对小精灵说,并不是不想给你买,是没有你的衣服。衣服不算贵,但是对于流浪的小熊来说,能够她吃三天了。
  • 每天都很开心 因为yaq 因为很充实 好事和坏事都会发生 但是总是以嘻嘻哈哈结尾 每天也不算太糟 我还是很庆幸有yaq在 这是真的非常难得的 因为我跟别人交流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生命中,有些人相识了很久,却感觉还是陌路人;而有些人只见了一面,却好像认识了一辈子。《小王子》里说:“最好的爱情,不是终日彼此对视,
  • 最近在看怪奇物语,刚看完前两季只想说,美国果然是开放的国家,小朋友十二三岁就可以接吻,在中国这也太早恋了吧,里边威尔真的好好看,像一个精致的小女孩,只是太大冤种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很喜欢金灿灿的食物黄油油的滤镜看着就温柔 看着就好吃也变得很喜欢按点下班后的阳光可能是新工作能按点下班的缘故吧[苦涩]变得喜欢新事物不喜
  • 以此回向,愿求者如愿,愿苦者得乐,愿这世界吉祥安乐,愿每颗心充满善念!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 手机链接:电脑链接:超清:高清:标清:另:大唐雷音寺微信公众号里也可以看直播啦:链接地址:20161230第二场直播预告今天晚上21:30-23:30,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