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身边事# 【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

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来源:经济日报)

【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三夏”时节抢收忙,机声隆隆粮归仓】

◆新区“三夏”生产全面展开,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确保夏粮收获颗粒归仓

◆今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37万亩,目前已完成收获25万亩,进度接近七成

6月9日,青岛市“三夏”生产现场会暨小麦机收减损行动启动仪式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大营村举行,青岛“三夏”生产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深松整地机、植保机等10多种农业机械一字排开。随着一声令下,现场4台大型小麦收割机同时启动,成熟饱满的麦粒随之归仓,现场一派繁忙的麦收景象。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新区小麦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1.9万亩,同比增长6.6%,达到了37万亩。目前新区“三夏”生产全面展开,截至6月9日全区已收获小麦25万亩,进度接近七成。

夏收>> 多措并举确保丰收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实现夏粮丰收对于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稳定物价、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农机管理科负责人尹建华告诉记者,为确保夏粮丰收,新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为应对今年雨水偏少的自然状况,保障夏粮生产,新区第一时间印发实施《关于做好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及时召开全区“三夏”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对全区农业抗旱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三夏”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成立工作指导组、技术指导组和农机抢收作业队,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为推进抗旱保麦工作,区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抗旱促春管保春播工作的通知》《青岛西海岸新区2022年小麦抗旱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镇街坚决打好以抗旱浇水为中心的保麦保春播攻坚战。“我们还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拨付了小麦抗旱补助项目资金626万元。目前补助资金正在通过齐鲁惠民‘一本通’系统发放至农户。”尹建华告诉记者。

在技术指导方面,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组,分片帮包,大力开展“科技壮苗”行动,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农机”发展,目前已组织小麦联合收获机437台,大中型拖拉机573台,秸秆粉碎还田、打捆收集处理机械510台,保障夏粮收获、颗粒归仓。

同时,区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4500万元在海青镇和大场镇实施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87%,计划6月底前完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联合区气象局开展关键农情监测、预报和处置;根据小麦长势和苗情,开展小麦穗期“一喷三防”作业。

另外,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藏粮于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98.99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818.52万元。继续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在大场镇和六汪镇开展“吨粮镇”创建,示范带动全区粮食均衡增产。依托种粮大户,落实资金160万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0.8万亩。落实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152.6万元,防治小麦面积35万亩次。

夏管>> 掀起抗旱保种高潮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把抗旱保播种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尹建华表示,立足抗大旱、抗重旱、抗长旱,区农业农村局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做好统筹协调,迅速掀起“三夏”农业生产高潮。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指导镇街适时造墒、坚持足墒播种,全力抓好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的播种,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

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专业植保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降低病虫害损失。

围绕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扶持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五统一”(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模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

组织农业专家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提升粮食生产信息化服务水平;组织并发动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技术落实到田到户。

■智慧农机显身手

机械化麦收,促减损增产

记者在大场镇大营村的麦田里看到,小麦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玉米播种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植保无人机在空中演示飞防作业,实现了农机、农艺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相较于传统麦收,机械化麦收在提高收割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收割中的损耗,为小麦增收提供保障。”青岛勤耕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永战在现场告诉记者,该合作社今年共投入麦收机械70余台,作业机械更是实现更新换代,为麦收减损增产提供了更多先进科技的支持。

据了解,青岛勤耕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地址位于大场镇,现有会员110多人、各类机械2000余台套,农机维修车间1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是一家集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据介绍,青岛勤耕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在G15沈海高速大场收费站出口处专门设立了农机手服务驿站,外地农机手到达后可以享受到全面的引导服务。该驿站还可为农机手提供简单休息和机械维修调整等服务。

“我们合作社常年为农机手提供服务,服务范围不仅涵盖整个西海岸新区,更是辐射潍坊、日照等地,旨在通过全面用心的服务,为各地农机手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姜永战介绍,合作社先后成为福田、东方红、鲁耕、迪马等众多农机企业的售后服务站,并在宝山、六汪、大村、藏马、泊里等乡镇设立农机维修服务点,方便农机手就近维修农机。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确保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安全生产,该局在大场镇、王台街道和六汪镇设立了三处跨区作业服务站,切实做好小麦机收服务保障。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认真执行防疫政策,免费为农机手提供休息和收割信息等服务,方便农机手作业,有力保障“三夏”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实现小麦颗粒归仓。截至目前,跨区作业服务站已服务过往联合收割机60余台,服务农机手100余人,受到了广大农机手的好评。

■全力抗旱保丰收

引水灌溉农田,降低旱情影响

记者从六汪镇获悉,该镇今年小麦种植面积6.4万余亩。由于今年持续干旱,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对水分需求量较大。“针对今年的旱情,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过利用现有水源开闸放水,灌溉农田和蔬菜,二是通过铺设管道和雇佣灌溉机械浇灌农田,三是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适时启用了两处人工增雨站。”六汪镇农业农村中心水利负责人崔增明介绍,同时,该镇先后建设了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190多座,为防汛抗旱、农业灌溉、农村供水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面对旱情,六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抗旱保收工作专班,邀请农业专家到镇调研,深入一线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指导农民落实好抗旱促春管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同时,统筹协调利用现有水源,先后对柏乡水库、河北水库、花沟水库、法家庄水库、杨家屯水库进行了放水,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为一二类地保收奠定基础。另外,紧急拨用40万元资金租赁喷灌机等设备帮助群众抗旱,针对水浇条件较差的三类麦田,利用消防车对位于丘陵等地区的作物进行灌溉。

截至目前,六汪镇夏收工作正在进行中,已收割小麦2万余亩,预计6月15日之前全部收割完毕。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 记者 王雪 梁玉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请吃饭老友带着孩子,我们仨.我拿起桌子上的筷子跟老友说,你看这筷子多洋气空心的,咋想的呢这个款式真别致.老友说,就是,真洋气!她孩子默默从桌子上的一个纸袋里
  • 在线上销售和非同质化代币的推波助澜下,过去一年来,现代艺术的拍卖热潮几乎达到顶峰。拍卖|班克斯被毁作品三年升值近18倍近日,在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晚拍中,那幅20
  • 常见人群: 喜欢吃高热量食物者,嗜烟好酒、生活压力过大者患病倾向: 易患疮疖、黄疸等皮肤病,胆囊炎、冠心病、和糖尿病养生关键: 不要熬夜,宜清热燥湿的食物,忌辛
  • 当年玄珠和玄珍喜欢上同一个男人具有较大的可能,并且玄珠也算是剥夺了玄珍的爱情,最终导致了后来很多不幸事件的发生,换句话说,念玫就是玄珠的女人。佛牌,代表的是一个
  • 小猫从饭碗旁边抬头,喵喵喵喵喵地跑来,又跳上来,整得我很抱歉,我说你吃饭呀,我的抱歉还在喋喋不休地持续,元宝已经安稳睡着了。没想到爸妈居然接受肠粉了,只是要求她
  • 东阿阿胶|挂旗~别家的阿胶不敢晒的一个重要细节,正宗老字号阿胶的颜色如琥珀,没有一点杂质,芬香扑鼻,如巧克力般丝滑我们每一锅阿胶都要熬到挂旗~「挂旗」是熬制阿胶
  • 其中白金游戏工作室的首席游戏设计师神谷英树在文章中表示:“今天是《猎天使魔女》12周年!同时也公布了一些《猎天使魔女》系列壁纸官方在公告中说道:“今天是《猎天使
  • !我和室友还约定以后每半个月去一次~今天真是拖着虚弱的身子骨跑过去[允悲]但是,看见了帅弟弟!
  • 而别人欠我们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债务人是阴间的人,他们就是善灵,会帮助我们;如果他投了人,就是我们 的善缘,对我们很好,很有帮助。但年月干辛金是从坐下酉金透
  • 《小呆狼》系列由《不等人的朋友》《看不见的大手》《木木的烦恼》《我要造个家》和《勇敢是什么》五个故事组成,每一本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在《不等人的朋友》中木木因为
  • Tiktok国际版下载Tiktok注册不了专题33:什么类型的Tiktok视频容易涨粉?如何有效定位Tiktok爆款视频? 喜课跨境电商课程培训: 想要通过
  • 法国和希腊这份价值50亿欧元的军购合同,或许真的是向欧洲自主战略迈出的“大胆一步”。加油[哈哈][哈哈] 【#马克龙呼吁欧洲丢掉天真#,法国联手希腊迈出“大胆一
  • #高分电影#这个电影在技术层面当然有很多值得细读的地方。场面调度、剪辑、表演、剧本,都非常优秀。 但是我更愿意从别的层面来唠叨两句。 1)神话被讲述的年代。
  • 虽然刘十三运气很差,但他所拥有的爱情、友情、亲情,都是最宝贵的财富,那是他生命中的光。平淡而又温暖的云边,能戳中每个读者心,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 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
  • 该报告是国家层面对我国三甲医院到基层医院RA患者疾病特征与诊治现状进行的一次全面摸底,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缺乏权威RA疾病流调数据的局面,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指
  • !!
  •     点缀的星空,浮生如梦,倚靠窗头,晓风拂面,风干了眸中泪,带走了忧伤 ,留下寂寞的守候,等待下一次轮回,妩媚了谁的眼帘?    渐渐的发现,人在悲伤的时候
  • 提醒市民出行注意安全来源 | 山东省气象台 【#聊城# 中院组织2021年员额法官遴选考试】10月30日上午,山东省2021年员额法官遴选考试聊城考点开考,来自
  • #每日一善[超话]#[鲜花]#阳光信用# [鲜花]#每日一善# 指路h【仅互较好及以上】爱物惜物,即是善行;勤俭持家,便是积德。此外,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