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清静经》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曰为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女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迁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其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净,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唯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长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净矣。

觉念2022年6月2日摘录



《清静经》全文(心清自明)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
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聖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但遭浊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摄影和音乐是无话可说的,可以说是充满了仪式感的。无论你是对服装食物工艺品化妆、建筑历史文化民俗…任何一方面感兴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你所想知道的、所感兴趣的。
  • 好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的本体。他的全新建筑作品——诗之礼堂——也将在这里建成。
  • 双十一预售神单【0.01】→【114】欧莱雅 花萃卸妆油250ml+卸妆水95ml*2【戳】拍下再送卸妆水95ml*2 质地巨清爽,不会有油腻感里面含有花萃养
  • 此外,承德露露还称,王宝林、王秋敏还以不公平、不合理的价格条件授予汕头露露无限期的商标、专利许可使用权,给予汕头露露以“露露”字号作为企业名称的权利,并擅自分
  • !话不多说,都在酒里了,有缘青岛再聚[干杯]#超红带你游山东##超级红人节# 今天是一整个大放松的状态 睡了一整天 然后突然接到我爸电话 本来以为他都忘记了我
  • 打卡第1286天,今天是我的生日,两个女儿都来为我庆祝,平时都是礼拜天,大家一起,由于疫情就没有出去吃饭,今天很高兴,老伴给错的打卤面,大女儿买的新鲜,二女儿买
  • 同时也是世界顶级动态设计工作室Cub Studio的创始合伙人。(附:Cub Studio是我最爱的视觉设计工作室之一,大家可以去看看这些顶级的设计作品,稍后我
  • 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基本形成的。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在元朝行省的框架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
  •   据介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对诉讼以外的其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程序或制度的总称,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公证、仲裁等7个种类
  • 在挽回的时候要只‬能评估认确‬两个人还有百分之三二‬十的感情基础挽,‬回成功的可能性会就‬比较高,哪怕真是‬性分手不也‬怕。5⃣️芳华里的小猫打架我可以看一年6
  • #csdn博文精选#甲状腺的静脉在腺体形成网状,然后汇合成甲状腺上静脉、中静脉和下静脉。本月, Linus 又炮轰GitHub,称“看看你们的merge机制,只
  • 赵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这样总结: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而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我们的无明,更使我们对这个
  • 地铁第一个安检小姐姐都说了,登记一下,晚上回来就可以领走自己的水果刀,第二个安检女的,怎么说都不可以,要销毁。可惜回去之后,人都变成了软面条,躺在那再也不要起来
  • 后来才发现那是我眼睛里的光,可那又如何, 我爱慕的是你,而非你发着光的模样、 你是盛开在沿途漫山遍野的温柔” 你知道吗,花要你送才好看,海和你看才浪漫
  • 【#BACHI字幕组#】#千叶雄大[超话]# 人生初次挑战船钓大兴奋! 翻译/桃酥 时轴/Achi 压制/西米露#千叶雄大[超话]#
  • 你看那丰硕果实,来自耕耘的浪漫宽广的大河,来自八方汇聚的小溪。和你走过,理想的大河。
  • 】今年年初 Comme des Garçons 2021 秋冬发布会上,一款全新设计的 CDG x Nike Air Foamposite One 联名首次现身
  • Tainy(Baila Conmigo这首歌的制作人,同时也是I can't get enough的制作人)打电话给Selena,说:“Selena,如果你想制
  • #华野新闻#今日C位 | 凤城市奥旺有色金属铸造厂凤城市奥旺有色金属铸造厂,我厂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4A级风景区辽宁凤凰山脚下,是设计和制造增压器压壳、增压器配件
  • 这证明了大家对韩国电影界독보적인/独步的票房保证支票孔劉和大韩民国代表性青春明星朴宝剑,两位演员与众不同的Chemi和通过『建筑学概论』在韩国掀起初恋热潮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