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侧记】


五月秦岭,青山着墨、苍翠欲滴。
  
  七彩凤县,锦绣金山、风正时济。
  
  初夏的一场小雨过后,镶嵌在连绵逶迤群山之中的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矿区,薄雾缥缈,宛若一幅水墨丹青徐徐展开。5月16日,在四方金矿成立25周年之际,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老领导、各界嘉宾、兄弟单位、合作方代表及公司干部职工齐聚矿部,参加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聚共识——高朋自远方来
  
  山路蜿蜒,挡不住大家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热情。
  
  以天为幕、以山为景。上午9时许,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正式开始。陕西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方金矿董事长秦西社代表公司致辞。
 
  他说:“高朋自远方来,汇聚四方金矿,共同回溯四方金矿奋斗历程,共同谋划四方金矿未来发展蓝图,共同按下了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秦西社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四方金矿25年来建设发展的历程。他说,四方金矿的丰硕成果来源于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来源于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集团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各位股东的精心呵护和鼎力支持,更来源于四方金矿历届班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和全体职工的同心协力,才蹚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跻身我国黄金行业翘楚之列。 

  秦西社号召广大干部职工继续秉承“志在四方”的执着和勇气,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只争朝夕、阔步向前,为推动四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与会人员深入交流,各抒己见,就胶结充填采矿方法、选矿工艺改造、绿色矿山和“四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四方金矿原工会主席崔巍在参观公司25年成就图片展时,触摸着一张张熟悉的照片感慨道:“这里是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看到公司越来越好,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发挥余热,会常回来看看。”
  
  四方金矿职工代表罗才严说:“这次推进会使我们的任务愈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力量更加凝聚。我将在企业愿景的引领下,履职尽责、苦干实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会场上,每一句发言中,都承载着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的深意,每一阵掌声中,都凝聚起发展的广泛共识,汇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话发展——绿色不语“馨”自远
  
  漫步在四方金矿,草木吐绿,花海飘香。一幅由办公楼、智创中心、先进的重选+浮选工艺生产线以及干净整洁的厂房组成的美丽风景跃入眼帘。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走进厂区车间,不时停下脚步,向工作人员了解重点项目生产运营情况,频频点头,为四方金矿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点赞,并勉励公司上下锚定任务目标,发扬担当精神,激发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一流黄金矿山。
  
  细读四方金矿25年来的“成绩单”,既可映照当下,又可远观未来……
  
  25年来,四方金矿从刚刚组建时的总资产7755万元,生产规模300吨/天,年处理矿石量18万吨,年产合质金339.6公斤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发展到总资产5.25亿元,生产规模3000吨/天,年处理矿石量约100万吨,年生产合质金超1000公斤,黄金产量在省内名列前茅。
  
  25年来,四方金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工艺转型、绿色矿山和“四化”建设,累计为国家生产合质金22.13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6.67亿元,实现利税19.97亿元,上缴国家和地方税费13.61亿元,为股东创利6.82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25年来,四方金矿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广运行良好,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生产调度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更加成熟;选矿自动化控制中心、浮选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填控制系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智能升级”后的副井提升电控系统等已全面投用,逐步实现了“智能+绿色”生产。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幅幅广阔的前景,终究要体现在职工“稳稳的幸福”上来。多年来,四方金矿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逐步解决了职工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对困难职工进行救助,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多年来,四方金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和高质量发展成色,连续多年被国家、省、市授予先进企业、平安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进会上,陕西黄金集团党委副书记、四方金矿党委书记田金鹏在主持讲话中指出:“25年来,四方金矿创新创效、勤奋奉献,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生产和生活条件大有改观,企业已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有力推进了可持续高质量转型发展。”
  

  创未来——击鼓催征稳驭舟
  
  今年年初,在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陕西黄金集团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上,秦西社对两集团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提出,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要建立系统思维,树立“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认识,查短板、找弱项,解症结、定规划,才能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首先,我们有什么?
  
  我们有追梦圆梦的豪气。四方金矿从筚路蓝缕的初建时期,到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成长时期,再到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新发展时期,从一个“万两矿”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到全国“吨金矿”,再到省内龙头黄金矿山企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每一段艰苦奋斗的征程,都在为追梦蓄力,为圆梦赋能。
  
  我们有笃行不怠的勇气。机器轰鸣、吊车耸立、奋臂挥汗,是四方人最鲜活的记忆,一批批四方人传承“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凝聚起了“志在四方、建设四方、平安四方、幸福四方”的强大力量,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不啻为企业发展的一张王牌。
  
  我们有自信自强的底气。资源禀赋好、采选工艺优、安全环保水平高,为公司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新,成为四方金矿经受考验、化解危机、赢得主动的强大动力,孕育了向高质量发展提质快跑的壮志雄心。
  
  其次,我们缺什么?
  
  因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影响,建设智慧化矿山面临的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环保压力增加,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难度较大;矿山管理需要统筹兼顾,需要合理布置井下工程,充分发挥充填法的优势,力争解决生产与环境治理中的双重压力,确保持续稳定发展。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加快推进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以赴,稳住生产经营基本盘。陕西黄金集团副总经理、四方金矿总经理龚甦文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关键靠项目、核心是创新……以确保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1-4月,四方金矿实现黄金产量363.11公斤,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6.31%;主营业务收入1903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8.08%;实现利润总额1651.1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43.45%;智创中心建设、浮选工艺指标优化、采矿充填系统新旧功能接续转换应用和优化、磨矿车间封闭和二级安全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中,重点项目密集开工,为稳增长、目标任务“双过半”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西社指出,四方金矿要在“开局稳”“开门红”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不松劲,为陕西黄金集团矿业板块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释放潜能,全力打造智慧矿山。2022年一季度,四方金矿已完成矿山井下分级自动化排水系统,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节约了能耗,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目标。此外,选矿自动化改造项目已完成部分设备设施改造,矿山地压监测监控系统项目完成了建议书编制,井下环网千兆升级项目完成了方案评审,现已进入设备选型和询价阶段。下一步,四方金矿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着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陕西黄金集团“绿色矿山示范中心”。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建设“平安四方、幸福四方”一直在路上,新一代的四方人将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勇毅前行、埋头苦干,上下一心共同绘就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杨哲 秦雨顺)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有史可考,六十四卦确实是孔子身前之“圣人”所作,而非孔子所为,所以孔子说“昔者圣人”“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是一个历史事实,孔
  • ‭‮巴巴里阿‬‬要帮助更多‭‮通普‬‬平凡的人‭‮单简‬‬轻松的的‭‮店开‬‬创业赚钱!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
  • 这两年有太多朋友询问水母湖,我们能做的却只有等待,期盼更好的雨季能让休养生息的水母湖重现奇景。我们前线的摄影师将在未来几日再入无毒水母湖,为大家一探究竟,并带来
  • 八字为杂气偏财格,因为时支有正财,而且地支财多有冲,但又不能从财,也为求财辛苦的意思。分析你的事业:你的八字以印比为用神,以财官杀为忌神,而八字整体忌神力量旺于
  • !!
  •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但专家提醒,在给予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完全不求“回报”。#宝宝湿疹##混血宝宝#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但专家提
  • 到了四月初一,日月合朔之日了,本月有緣人: anita lai問:事業運如何?回覆如下antia君如果提供的資料正確無誤。貴命是坤造丁巳年出生,紫貪在卯局,命宮
  • 听过歌曲/感兴趣的都能来!   某天在高中同学会中重逢的同学们,   都已经以社会人的身份生活,成为了正经的大人。
  • 在一次牧羊中他遇到了神秘的撒冷王,撒冷王在没有任何人告知的前提下知道了他的梦,并告知他应该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又放弃了羊群,去追寻他所梦见过两次的金字塔附
  • 相反,古时候的包办婚姻,因为人口流动性低和家族有意安排,你娶了邻家女孩或者远房表妹,一辈子就生活在熟人成堆的村子里,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是你们婚姻的约束,除了找
  • 哎呀,果然没看到,也有可能没认出来遛了遛了我现在面对挫折的心态比之前好太多了让我想到了电影里面的一个片段主角有一段自言自语的独白我记得我非常喜欢一个人但是我就是
  • 以前有个朋友和我同一年的,我觉得他人挺好的挺幽默有责任心,顾家顾老婆也不乱出去玩也不出去搞也不抽烟偶尔喝酒,一年多没见再见的时候从谈话里能听出些改变,还听说在外
  • 朵朵鲜花绿叶配,古都风光别样情。[鲜花]
  • 最舒适的还是清淡滋味,读懂了岁月,品透了红尘,你会发现,人生清欢是看淡。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了,看得清是一场困惑,是一场纠缠,是一场烦恼。
  • 而这只狗狗也非常懂事,为了配合着老人的步伐,它走的也很慢,就这样一起躲在伞下慢慢的往家走。而这只狗狗也非常懂事,为了配合着老人的步伐,它走的也很慢,就这样一起躲
  • 前世三轉經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皆阿羅漢也。 若佛世尊笑之時,  面出光笑勝於人,  應時百千人民會,  今佛以緣當說之。
  • 《第三世多杰羌佛圣迹 看到圣树降下甘露 - 古佛降世》看到圣树降下甘露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我与龙舟仁波切带领佛教正法中心所属中、港、台、美各地道场的代
  • 时差和距离让我越来越少地去和好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点滴,也越来越少地直接聊到大家的生活点滴,但是你们发的状态都有在看,你们都很幸福。不是像其他有些的人让我放纵说啥吃
  • 憨批们不要给我私信,我不是老师我也不会教孩子追星,我喜欢谁是我的事情…我儿子喜欢谁是他的事情…只要他喜欢的是正能量的…我不会干涉…他画画纯属兴趣…他知道妈妈喜欢
  • 但是上大学后不想努力,性格孤僻还学会偷懒的我有了父辈给的条件和他们没有过的机会,我却没有他们那份付出了。这一点我倒是很佩服一个同学有了近十年的规划虽然这都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