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一、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二、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修道是要具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是在为自身修,而不是为了神仙和信仰去修。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想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

三、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人这辈子最放不下的东西,
其实就是两个字“情”和“钱”。
人为了钱,起早贪黑,
人为了情,掏心掏肺。
到头来,钱带不走,情也留不下。
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为难自己。
往后余生,请善待自己。
一起一落是人生,一喜一忧是心情,
一苦一乐是生活,一朝一夕是日子。
一百年后,这世上没你也没我,
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传统文化#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修道是要具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是在为自身修,而不是为了神仙和信仰去修。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想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https://t.cn/R2Wx8U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既包含了个体的“小我”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要为自身的健康负责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改变;同时这个“我”还代表“大我”倡导社会各方面,包括
  • #青岛租房[超话]#李沧区,双玉新苑北区80号楼3楼短租,9.30-1.31出租,本人自己整租的套二,次卧出租,离李村地铁口走路15分钟,公交三站,公交站就在小
  • 小众朋友圈文案更新啦~ 1.也许我不完美但是各花各有各花香 2.日子一寸一寸简单而朴实 3.反正呢生活很快乐 4.永远是个恋家的小孩 5.自愈永远
  • ꙳ + °☆. « * . ˙♩ ˖⸂ ‎⟡ ˖。#光遇美工[超话]#✐翠花专属上新❀҉日期:9.4 类型:扩列卡/板卡 联名:/ 本月上新:5ど⁰̷̴
  • 事实上,现在总是老公老公的叫着,也让人觉得有些俗气了,对男人来说,“孩他爸”这样的称呼,可能显得更为亲切,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男人的也更愿意从内心当中接受。其
  • 1、跨境电商概念板块:因赛集团、易点天下、玉马遮阳、蓝色光标、青木股份、华凯易佰、乐歌股份、湘邮科技、三柏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告2023年 第3号按
  • 这种扎实稳妥的粗跟搭配防水台,穿不惯高跟的姐妹也能轻松适应,逛街出去玩需要走路的时候也不会累脚,后跟还有贴心软糯的防磨脚软垫,真的全方位戳中需求!材质上大家也放
  • 重点做到下面几点: (1)不要吃冰饮、冷饮; (2)在家不要光脚在地板上踩; 我发现很多有鼻炎的孩子(包括大人)都喜欢在家光脚走路,脚底心是寒的,整个人就容易受
  • 对我来说,毕竟已经三年半没有一个人出门远行了,这次旅行前面的十几天不仅消耗了体能,也让情绪产生出一个从亢奋到消沉的过程好在疲劳期只在昨晚睡觉前短暂地持续了一个小
  • 在法国生活的这些年里,傅雷接触到了外国的一些文化,觉得自己和朱梅腹定下的婚约并不好,俩人虽能玩到一起,但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于是,傅雷写了一封退婚书,寄回国内。
  • p4:成就感 来自 被我弟夸好吃的番茄面[嘻嘻]p5:和好朋友去吃的泰餐,巨爱虾饼[色]p6:好利来永远俘获我的少女心p7:饿了 困了 整点炸串吃吃呗~
  • 年轻时,人总关注对错,任何事情都要搞得清清楚楚,对错是非必须分明。讲的极端一点,更多时候对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讲对错,为什么这件事要讲对错,这件事的对
  • 北口正颌|术后DAY52·记录一下浪漫的日子吧现在痛苦的事可能就还是带皮筋一觉醒来酸痛的要死希望下次正畸复诊能收获不用再带皮筋的好消息左下牙床还是很麻 麻的刷牙
  • 点进去了,还真挺好磕这俩然后我又去补了补其他东西甚至想去找同人文看也去找了,发现不咋好看可恶那个二十分钟的那个视频我刷了两遍!会骑电动车了今天练会了,其实也不算
  • 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月亮][微笑][握手]对自‮负己‬责就‮一是‬种坚持,如果感觉幸福‮去就‬珍惜认为‮得值‬就去
  • 最近忙到不知道如何记录经常见面经常吃饭 打开手机发现 哎没有拍照记录天天都是快乐的日子 都不再用手机去记录了下雨天坐在高高的屋檐下,拖着星巴克门口的竹藤椅在那看
  • “成功”一直以来被称为洁癖公主,她很爱干净,非常爱泡澡,是一个喜欢干净的大熊猫,是出了名的有洁癖,程度夸张到不愿意带自己孩子都是因为洁癖。因为“成功”基因好,因
  • 没有等来巡演但等来了9月新书发表[HO加油]书名 ‘Racing - Circles of Doubt, Squares of Light’由 MØ 和她的朋友
  • 简冰久违地回到自家公司简易广告,在剪辑室碰见薛易明,两人再次就离婚一事产生争执,谈及离婚会给两人和公司造成多大麻烦,但是简冰决心已定,不想要维持这段只有责任没有
  • (這裡大家怕怕的不敢問,後來特別活躍的海外順丁就舉手了XD):那天你唱lightofmylife忘詞的時候是什麼感受呢?不好意思呢(忘詞了)還有其實有幾首韓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