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单展示#约稿#

设子很靓画的很爽就是强迫症扣细节扣的牙疼下次再也不用细笔勾线了满地乱爬
尝试了新的二分上色方式,感觉不错,就是还是用不惯魔棒选区最后还是实心铅笔硬涂
为啥人家选区那么流畅我就是狼牙狗啃……

P2是金主实付款
我报价是130+酌情添加结果添了70属实感天动地恨不得当场飞过网线给金主磕个头呜呜呜呜

有约稿意向的请移步qq

分享一组细针作品恢复后
(也很喜欢这个风格,顺便推荐一下)
​强迫症和没有强迫症的小伙伴都可以看一下
​大效果还有近看的一些局部情况
​轻微的掉色,线条小小的变粗,或者,不那么清晰规则了边缘
​皮肤会有毛孔和代谢过程,所以纹身恢复,我们不要给自己一个太理想的限制和压力哦~[污]
总体效果还是非常酷的![鼓掌][鼓掌]
#纹身##广州纹身# https://t.cn/AiHJnotJ

#三联美食# #四川人的叠词美食有多香# 四川人吃饭不说吃饭,要说“吃莽莽”,走路不稳不说不稳,要说“打偏偏”,除了日常沟通,四川人还把叠词文化,用在了给食物起名上。先说沾沾,又名冷沾沾。 沾沾起源于绵阳江油,声名不显,外地少见。将食物煮熟放凉,切成指甲大小,然后用手耐心地串起,完成和牙签的一一对应。客人冷吃,吃时配上沾水,冷沾沾因此得名。

这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食物。小小一根牙签穿着万物,荤的素的,五香的麻辣的,林林总总,拥挤又整齐塞在盘子里,一眼看上去,油光色润,美感十足,真是强迫症的福音。

仿佛还嫌品种不够多,老板会不时添上西瓜番茄这类清爽解腻的水果,另有现炸茄饼作为王炸,外壳挂薄浆,在刚刚凝成脆衣,茄肉还绵软带水汽时就被捞起,往蘸碟里一按,再往嘴里一送,完成由酥脆到软嫩的两种享受。

除了往菜品上努力,调味也不可轻视。常规来说,是芝麻酱打底,辅以五香麻辣两种调味。也有店铺追求数量,五六种调料一字排开,增加椒麻味、甜酸味、干香味等创新风格,信心满满总有一种能打动客人。

冷沾沾份量小巧,坐下即食,可谓是“香香嘴”(四川话:意为好吃的人)的恩物,五根十根下肚便可治愈嘴馋。若是想填饱肚子,四角到六角一根的价钱,也可以尽情敞开肚子,毫无负担享受。末了擦擦嘴巴,呼唤一声“老板,数签签儿!”。

不同于串串店数签签,冷沾沾的这个过程更为精巧细致,甚至略带魔性。只见老板手持一根牙签作为计数工具,从聚拢成堆的牙签小山中挑起一根,拨弄着分到另一边,同时开始计数,手动嘴动,直至汇总完毕,牙签堆成另一座小山,方报数道“83根,33.2块,收你33嘛。”

再说炸炸,比起冷沾沾要大众许多,各地常见。 收费方式各异,有穿成串按照不同品种收费的,有按篮子大小收费的,豪放不羁,篮子里装得下多少全凭本事。

炸炸是指烹饪方法,老板把各种食物往滚油里一丢,炸熟捞起,询问好客人口味,在一声声“糖醋麻辣味”的点单声中,飞速下好调料,拌匀盛出。

油的用法很有学问,不少地方会添加卤油。卤油是卤制食物过程中产生的油脂,能锁住丰富的香料气味和浓厚的肉香。加热时香气分子就四处乱撞,撩人无数,炸成后的菜品,滋味浓郁,虽素也带有荤香。在广汉的一家十年老店,老板匠心独运,挑战自我,增加了别具特色的菜品:形状不规则的手工豆腐圈,蔬菜汁米凉粉,还有极度考验功力的凉面。

炸炸虽简单,魅力却不小,因其便宜方便,味重香辣,很受学生的欢迎,往往开在学校附近,日子久了,也能成就几代学生的共同回忆。你看,油香一起,烟气一冒,青春啊,就又回来了。

串串,发源于成都,但已经属于全中国。在遍地都开满成都串串的时候,本土的串串,也变得越来越迎合大众。

价格水涨船高自不必多说,锅底和菜品都逐渐“火锅化”,锅底往全牛油转变,直到和火锅再无分别,特色菜从火锅店照搬,越来越多的精品小碗菜,网红饮料加入,同质化严重。

我们有时候会怀念滋味简单,香料味重于油气的的简单锅底。也怀念没那么多花样的菜品。土豆刚断生就捞起,脆卜卜地沾上干辣椒,红彤彤一串。牛肉嫩生生,简单码味,在干碟里转一圈,可以一口气吃一把。各色内脏新鲜闪亮,汆烫片刻,是口感的极致享受,如果有脑花和节子,也是很好的练胆节目。

叶菜嘛,象征性吃点凤尾补充维生素。最后收尾,来碗火锅粉配蛋炒饭。哦对了,临走还要一口闷掉杯中的老鹰茶,爽口解腻。

嘎嘎,指肉类,常用于指代猪肉。川菜中的猪肉名物,首屈一指的是回锅肉,作为群众基础极强的家常菜,每家做法各自不同,但有一条评判标准是共识:炒出“灯盏窝儿”。灯盏窝是肉片吐油卷曲样子,这时候的肥肉达到了美学巅峰,呈现漂亮的半透明,坠着红艳艳的豆瓣色,不难想象一口下去的销魂口感。成菜香味浓郁,微辣带甜,往往连配菜都会被一扫而光。

四川水资源丰富,鱼类众多,四川人给他们的叠字昵称是——鱼摆摆。鱼摆摆裹粉,入锅炸至金黄酥脆。另下泡红椒、葱粒、姜米、蒜蓉、绍酒、白糖、香醋、酱油、味精、鲜汤,调成鱼香味型,兜头浇下。咸甜酸辣兼备,葱姜蒜香浓郁,裹粉稍厚,吃时用点“内力”,掰下肉来,在酱汁中滚三滚,很有鱼香鱼米花的感受,令人满足得直眯眼睛。

主食上,也少不了被叠字命名。 面食中,有渣渣面和担担面承担了殊荣。渣渣面,因创始人名叫查淑芳,所以又名“查渣面“。它的诞生,和夫妻肺片一样,源于偶然和节约。

创始人将卖不完的抄手馅用油炒干,第二天改作面的臊子使用。肉馅炒干后,既细又脆且香,形状虽像渣渣,味道却特别鲜美酥香,顾客都喜欢吃这种“渣渣臊子面”。久而久之,人们干脆就将它称为“渣渣面”了。

担担面,起源于售卖形式,而非食物特质。有老成都告之,小时候往往能遇到挑着扁担的面贩子,扁担分两端,一端烧水煮面,一端放着各色调料。随吃随煮,红油扑鼻,肉臊点缀,几毛一碗的样子,掏出零花,连干几碗才舍得回家。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日常里最常见的词汇。四川人用乐观爽朗的公有特性,为日常增添了可可爱爱的色彩。在这一方山高水长的盆地,在这一日日滋味不同的家常里,呼唤着他们的幺儿,快点回家“吃莽莽”咯。

《冷沾沾、鱼摆摆、担担面……四川人的叠词美食有多香?》文 | 云团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