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友的分享已消失在网络里,故予再分享并起了文章标题:感觉不到的宇宙

把跳绳绑在门把手上,站在远处拉直绳子上下晃动了一下。绳抖出了一个形状,自手端起行进,触碰到把手后停了下来。

波形可以任意创造,绳子都会帮我们传过去,是不是感觉挺好玩的?

波形出现又很快消失了,但绳子在抖动完之后依旧是原样,波形和绳子,谁是真正稳定的存在?波形只是绳子运动之后产生的相位分布,借由绳子的振动产生了可观测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固定的速度传播(速度仅仅和绳子材料相关),能量受到损耗就会很快消失。但绳子不会因此消失,它只会安静地等待着那个躁动的手创造出下一个波形。

静止的绳子并没有运动能量释放,因此无法造成周边空间的能量扰动,只有振动形成波形,才能借由空气分子等周边存有,将能量信号传播到外界,被潜在的接受器接受到。

如果有一个没有眼睛,只能感知空气扰动的生物在绳子旁边,它又如何认识绳子?绳子静止时它只会认为是空无,只有绳子上存在振动时才可能感受到其波形的能量,这个生物会认为“绳子”的形状是其振动的波形形状,它不会知道真正的绳子是何物。

所以猜猜我们所观测的物质世界是宇宙本身还是其振动的波形?

此处引用KFK的提示:可见为虚,不见为实,可见者须臾,不见者永恒;肉眼只是辅助,要用那看不见的去感知那看不见的。

如果绳子足够长,如果把绳子首尾两端绑在一起,并让它处于失重状态,没有阻力——那么我将会看到所创造的波形以一个固定的速度在绳子“环”上传播,左边右边会有相同的波形向相反的方向行进,然后在半周处遇见、相互穿过(波动叠加),行进一圈后回到原点,如此一圈圈永不停止。

左右相反方向传播的波形互为反物质,波谷和波峰可以分别定义为阴和阳,所以一个波形在绳环(宇宙轮回)上的无限循环传播,被推背第六十象描述为一阴一阳,无始无终。

波形随时间传播具有必然性,这被称为因果,而波动相位之间在整个轮回上的正负守恒,即为业力。无论人或事物,如果一味追求正相或长期处于负相,必会有反向的平衡力量来纠正这一点:因为创造实相的任何一个频率的波形在整个轮回上其相位的均值都是零,所以宇宙中也只可以存在均值为0的实相,若局部有极值必在相邻区域有反相作为平衡。

如果我在某个位置向绳子不断输出振动,直到环上两个相反运动的波形成了驻波,此时绳子将会出现一种奇妙的形状——观测到的波形似乎不再传播,绳子的形状将会“固定”,某些地方会永远静止,称为驻波波节;有些地方会原地简谐振动,称为波腹。波节间距必定是绳子长度的整数倍分之一,该整数设为N。

绳环(宇宙轮回)上的驻波形态——波节固定,波腹简谐振动,N=8
图1
不同N值的驻波可以同时在绳子上存在,以叠加的形式在绳子上创造出非常复杂的波形。
图2
波形叠加(太难画了就这么着吧)
任何一种显化的物质或能量都可以由多个N值的驻波波形叠加得到,合成的方式是逆傅立叶变换。
图3
只要频率足够大,波形叠加可以形成任意形状;注意,这个时域图像没画全,后面还要有一个对称的向下的矩形波,让相位均值平衡为零
如果把波的介质由绳环升维成球面、高维超球,所创造的波形也会变成平面波、立体波、超维波……

假设我的手速足够快,创造波形的波长足够小,那么我可以在介质中创造出世界上的所有物质形态。可想而知,造物主是怎么创世的。

为何宇宙中为何物体速度永远不超过光速?事实上光速是宇宙的本征波速(正如绳子上波形速度只与绳子材料有关,光速是由宇宙本身特质决定的),所有的物体(波形)均以光速运动,所观测到的非光速波形只是其速度在三维空间外具有分量。至于波粒二象性中的粒子态,只是无数观测的瞬间振动恰好到达了同一个位置形成的观测表象,而波动态才是本质。

佛祖所言:凡有所相,皆为虚妄。我们只看得到介质振动的波形,却看不见振动者本身,如能从婆娑世界中看到宇宙的本源,即见如来。

用手机照身边的风景,经常旅游拍摄美好的生活
一个很反思的问题:照片和风景一模一样吗?

虽然乍一下很难看出差别,但细究起来差距便显而易见,风景至少是三维信息,但照片是二维的;风景的像素尺寸至少达到了普朗克长度(小于普朗克长度的事物人类均观测为黑洞),但摄像头的像素尺寸却在微米级别,数量级都差了一大溜。

那么,为什么摄像机不能还原风景的全部信息?

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来讲,成本过高:提高像素单元的密集程度会大大提高制作难度、图像处理耗时以及综合成本。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价值不明显:除了拍照发烧友和专业使用者,貌似当前的分辨率也可以满足大家的基本需求。

如果我们人类所观测的世界也是一个“拍照”的结果会如何?

和相机差不多,人类对外界的观测结果是降维、简化后的信息,致使观测结果存在最小单元(普朗克常数)。至于原因也和相机差不多:成本太高,价值不明显。

试想人类要用有限的能量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其进化方向(或被设计思路)必然要考虑能量使用的性价比,如果用无限的分辨率对超出必要维度的信息进行采样,肯定要累死自己,也要累死DNA,所以为了活的更轻松一点,人类进化(被设计)为观测存在有限的分辨率(普朗克长度)和有限的维度(观测三维)。

但是正如高考考卷会出几个拉分题一般,人类机体也给有更高追求的个体留下了一个高级探测器,即“大脑深处的官能”松果体。肉眼观测电磁波成像,天眼(松果体)观测引力波(高维电磁波)成像。如此既照顾到了大多数考生的基本生活需要,也照顾到了少数学霸探索宇宙真理的高层次需求,非常的人性化。

至于我们是如何观测世界,此处需要看看拍照的原理——外界光线进入相机光圈(对应瞳孔)后,经过透镜组(对应晶状体)聚焦,被焦平面处的光电探测器(视觉细胞)转化为电信号(生物电流),传输到集成电路(神经系统)、芯片(大脑)中进行处理,最后获得了图像信息(实相)。

相机不愧是人造的,原理几乎都是抄袭:)

那么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相机是如何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

相机在光束聚焦平面处放置能感应光子的传感器,让传感器上的电子吸收相应波长的光子,产生能级跃迁,用电子激发态数量来产生相应大小的电流,最后用电流的强度衡量了相应频率(颜色)的信号大小,以此实现了光-电的转化流程。

概括来讲,相机吸收了与其电子跃迁频率相同的能量,产生了感应电流,最后转化成了视觉信号,构成了图像。

将这个过程应用到人类的观测过程则何如?光在视网膜上与视锥细胞相遇,如果视锥细胞的频率能够与光能共振,则会处于活跃状态,以生物电流的形式通过神经系统传给大脑,无数的生物电流作用后就变成了图像。

那么不能与视锥细胞共振的光结局如何呢?很简单,存在但不被观测,所以世界上会有不可见光(无法与视锥细胞共振)。至于为何不被观测,频率差别太大呗,以下是共振曲线,只有频率非常接近时才会有明显的共振发生。

通过眼睛的观测只是六识中的其一,肉眼的观测范围实在是少得可怜,不过其他几种也不会高到哪里:这也情有可原,人类首要任务是生存和开心,宇宙那么大,只观察有用的信息就好,多余的信息并不一定有用。如果信号的频率在六识之外,那么就会实现完全的“频率隔离”,在人类的世界里完全隐身了。

将人类的六识的感知频段定义为意识观测频段,则人类所感知的世界就只能是意识观测频段内的所有能量。在这个频段之外,能量依然存在着,也可能在数学公式中被算出来,但却是暗能量。

频率是人类的维度坍缩。

除了有限频段造成的暗能量问题,人类的频率感知机制还有另一个缺陷:由于人类观测世界的最小单元上,意识只能与能量的一个频率共振,造成了人类经历的所有事件的基本元素只能对应一个频率,相当于拍的三维美景却只能呈现在一张二维的纸面上,这种维度的损失被当下科学总结为量子态坍缩。

这也是为何会有薛定谔的猫的问题,猫的死活取决于观测的意识与何种频率的能量共振。

如果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丑恶、仇恨、无明等事物,那也可能真怨不得外界,本质上是自己的意识频率不够高。所以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换一个态度和心情(意识频率),用吸引力法则和同步性原理改变对外界观测结果。
下面 随缘看看,随缘得果,别较真。
由于观测行为决定了我们感官认识的世界,因此我们所看的世界是高维宇宙的低维投影,是某个频段的实相(实相被描述为振动所形成的复杂波形表象),而多个频段的实相在时间线上平行存在着,于是也就有了平行实相;而六道轮回,就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六个平行实相,是六种不同频段的集体意识构成的六种不同的低维现实。不同频率层的实相可理解为同一操场上不同的跑道,彼此看不见,却都在同一个高维空间,处在不同“版本”的地球上。至于添糖地域、三界、太虚之境、大千世界等,换个词罢了。

什么是慧眼?直接了当,无虚妄分别心,就是慧眼。噢!那我们知道,用一句大家听得懂的这个名词就是说,不要被假相骗得团团转的,你就有慧眼。这句大家听得懂。无虚妄分别心就是慧眼。为什么?慧眼者,无为法空无所有。空无所有。凡所有相,皆是空无所有。过诸眼道,过诸眼道就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所以,这个世间,天下最珍贵的东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就是佛陀所讲的真理。用肉眼看不到,也不离肉眼。佛陀所讲的智慧,用肉眼也看不到,简单讲,必须用心去体会。佛陀所讲的真理必须用心去开采真如自性,才有智慧之眼,所以过诸眼道,过,就是超过的过。超过一切眼睛所能认识的。
——恭录慧律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

https://weibo.com/u/6534457087

#观世音菩萨[超话]#:

观:就是洞察之意。我们凡家俗子通常用肉眼观看、观光,见前不见后。而佛菩萨有最高层的五眼六通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等,不一定用眼睛。也可以用耳、鼻、舌、身或心灵来感知。

世:就是世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

音:就是声音。超声波、次声波乃至心声思念的信息,即心声,多是菩萨所观的声音。

菩萨:是觉而有情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菩萨本意,普度众生的人就是发心菩萨了。发慈悲心,解除人类的痛苦宣讲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春天是美丽的,想念却是忧伤惆怅的,爱你,你踏着春风一样的轻柔如约而至,在我生命中演绎成盛开的花蕾,却像是昙花一现的暂短,暂短的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地欣赏就凋谢,红尘
  • 然而,此时此刻,为了集体荣誉、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姜海涛毅然决然的出现在比武场上,“不拿第一、我就不回去了”姜海涛比武之前暗下决心。姜海涛的这套“秘诀”他总是
  • ”——《凡世无仙 11》(还是@傻狗啥时候吃到扇贝 的设定,很喜欢这一幕所以试着画了一下)网友说:这是2022年最好的网大特效,看得相当过瘾。看完电影,你就会记
  • ​擅长眼部整形,是一个非常擅长做双眼皮的医生,美商在线,效果与结合美学审美,效果自然时尚,手术精致细腻,具有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 卢尚兵 卢尚兵医生,他08
  • 早安闹铃打扰不了我的梦,风吹不散我的懒,但爱可以,早安我每想念你一次,枝头就会攒一朵花开早安你很可爱ớ ₃ờ,不是cute,而是could love早安早安比晚
  • 爱,并没有那么深奥,能相依相伴就是最大的幸福因为你,我相信真爱,因为你,我相信永远。 于千万人中,于那一锦年那一季花开,你我初识;于那阳光明媚,小桥流水之日,
  • 详情:(成都青白江)#这里是青白江# 4月13日,《成都日报》03版头条以“国际班列笛声悠悠 身在蓉城买卖全球”为题,专题报道了成都国际铁路枢纽目前的建设成果,
  • 愿意交流的人一定不会抑郁上周末心情不美,突然想有一个喝茶的环境,简单布置一下,有点那个环境的意思哈~喝茶时倒没什么感觉,但是买茶盘和小茶玩具的过程挺有感觉,因为
  • 爱跑步,爱网球,爱拳击,爱画画,爱音乐,爱看艺术展,爱晒太阳、爱旅行,爱我均匀的小麦肤色和黑发,爱我热爱的工作,爱上进、有趣的人,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新鲜事物、且
  • ”正在送孩子上学的陈女士说,这个路口的小公园用简易围挡包围已经有段时间了,也不见有人施工或者管理。”她表示,在上周五的时候,济南的风特别大,当时这片围挡就被吹倒
  •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0415例,其中境外输入52例,本土10363例(上海9839例,吉林154例,江西74例,浙江50例,江苏48例,河北44例,
  • 那一眼的深情风吹皱一池春水寂寞漂浮涟漪惆怅重叠起水中的清影唯有相思 难飘散岸上的禾苗等雨落我的心被期盼的潮水淹没你何时带我登上幸福的岸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何时
  • (6)大学专业也不要奔着热门的选,不要奔着现在高薪的选,谁也不能保证未来十年某个专业能一直吃香,比如十年前很火的土木工程,现在的人才需求已经大幅下降了,一定要奔
  • 【联系方式】  荆门店:荆门市长宁大道26号(帝豪酒店北侧) 0724—2371989  武汉店: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1049号(蓝天宾馆门面) 027—836
  • 学宗内丹北宗的陈撄宁曾就两者的形神观作过比较,认为“人身精气神,原不可分,佛家独要明心见性,洗发智慧,将神光单提出来,遗下精气,交结成形,弃而不管……彼灭度后,
  • 所以我學了六十二年,到我八十五歲的時候,下定決心,所有一切法門統統放下,我不再講了,我不再學了,專學這一部經,專念這一句名號。初信位,他一闻到佛法即就能进入,知
  • 在社交媒体上,大手笔研发后推出的三缸奇骏陷入了巨大的争议;新能源战略下的e-POWER则没有见到太多的水花;归入东风日产不久的启辰品牌,反而通过启辰大V这款车型
  • !!
  • ——周国平《永恒的女儿》10拼命的让自己工作不去想,但是往往一个人的时候,看着天上的月亮,想她;看到天上的星星,想她。——《朗读者》徐卓08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
  • ”“你的摆烂和努力都不够纯粹,所以痛苦。”“你的摆烂和努力都不够纯粹,所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