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
比我想象中的坚强
第一天晚上没有哭着要回家,第二天晚上钱丢了,有点小情绪。
也是第一次日行4,5公里暴走鼓浪屿。热到爆炸,最后还是坚持了。
我的小宝总是身形小被认为不会玩,不服输的你总是啥都会。
今晚睡前问妈妈,你不爱我吗,总说我坏,我哪里坏了?
:脾气太大又爱顶嘴
:……
顿时妹妹无言以对,其实批评你只想你好好正视自己的缺点。你是很棒的。

石菖蒲
【别名】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昌羊(《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仙传外科集验方》),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本草纲目》),苦菖蒲(《生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性味归经】
归经:入口、肝、脾经。
①《本草纲目》:"手少阴、足厥阴。"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性味:辛,微温,
①《本经》:"辛,温。"
②《另口录》:"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注意】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功能主治】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1.《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2.《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3.《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4.《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5.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6.《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7.《本草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8.《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9.《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10.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11.《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3~8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
2.《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3.《本草新编》: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4.《本经逢原》: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5.《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6.《本草正义》:菖蒲味辛气温,故主风寒湿邪之痹着。治咳逆上气者,以寒饮湿痰之壅塞膈上,气窒不通者言之。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胸痹气滞,舌苔白腻垢秽或黄厚者,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非肺胃燥咳及肾虚之咳逆上气可比。开心孔,补五脏者,亦以痰浊壅塞而言;荡涤邪秽,则九窍通灵,而脏气自得其补益,非温燥之物,能补五脏真阴也。而俗谓菖蒲能开心窍,及反以导引痰涎,直入心包,比之开门迎贼者,过矣。且清芬之气,能助人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聪明,九窍通利。凡寒饮闭塞,肺气不宣,则令人音喑,菖蒲能逐饮宣窍,而声自开,以视虚劳金破之不鸣,显然有别。主耳聋以下十二字,其义殊与上文不类,大观本不在白文之例,恐是后人羼入,姑存而不论。其止小便利一说,盖指清气下陷,收摄无权之症,辛温能升举下陷之气,或可治之。《别录》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则即《本经》之主风寒湿痹,复叠无别,殊是蛇足。温疟亦时行之戾气,而兼有湿痰蒙蔽,菖蒲涤痰辟秽,裨助正气,故能治之。然疟之虚实寒热,各各不同,偏举小儿,似嫌泛滥,且作浴汤外治,其效亦鲜。《别录》此条,皆非精要,大是可疑,或后人有所点窜欤?甄权治耳鸣,则湿痰蒙其清气,而甲木少阳之气,郁而不伸者,即开通九窍之功效也,若肝肾阴虚,浮阳上扰之耳鸣,则非辛温开窍之所宜矣。甄权又治头风泪下,亦惟寒风外束者为宜,若肝阳自扰之头风,又不可一例论治。甄氏又谓治鬼气,濒湖谓治中恶卒死,客杵,则皆阴霾不正之气,固芳香辟秽之正治也。《大明》谓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皆指寒湿交互,汩没真阳者,菖蒲秉芳冽之正气,自能胜邪而行气定痛。后人霍香正气等方,以及脑麝等疫证诸丸散,皆即此例。然菖蒲虽温,辟恶可言,而温中尚嫌不足,其直中三阴之大痛吐泻,转筋冷汗,脉伏色青等症,亦非此所能独当大任。

打通七冲门,安心神、养脾胃,五脏六腑更通畅!

在中医最早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难经》里记载:我们人体里有一条关乎寿命的长龙,“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合称七冲门。这七个门一通畅,整个五脏六腑也就通了一大半了。

那么如何盘活体内这条长命龙呢?

一、打通七冲门,安和五脏六腑

我们平常总说“要冲”、“首当其冲”,所以“冲”的意思很好懂,就是“通行的大道,重要的地方。”从字面意思看,七冲门是指7个重要的关口。

《难经•四十四难》里说:“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这里太仓是胃的别称,下极指肛门。

饮食物从进入体内到排出体外,必须经过入口的唇齿和六腑中的胃、小肠、大肠,以及出口的肛门,而七冲门就是消化道非常重要的关隘。通过七冲门,便完成了人体消化吸收和糟粕排泄的全过程。

现在都流行盘文玩,七冲门这个长命龙也是需要正确盘活的。

自测体内七冲门哪出了问题?

手指微屈曲,从上往下压一压,如果按到哪个位置感觉到疼痛,就说明这条路可能出现了瘀堵。

五脏的作用是藏精气,而六腑的作用是传送传化,如果六腑不通畅,就会导致五脏藏的功能失常。所以打通七冲门,就是打通六腑,让代谢产物传化下去,身体才能健康。七冲门有七个门,哪一个门最重要呢?

二、调穴位,开七门

守心门:巨阙穴

保护心脏的贲门,是七门里很重要的穴位。但是我们按摩的时候,摸得可不是贲门,而是巨阙穴。巨阙穴是心之募穴,具有安神宁心、宽胸止痛的作用。

巨阙穴主治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症、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等。

【巨阙穴】位于剑突下两寸(三指)的地方。

【手法】用手指往穴位的深部点按,如果有疼痛感,这时候不需要再用力,把手指往上抬一点,再开始点揉。顺时针、逆时针各揉十遍,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注意正常呼吸不要憋气。接下来,用两个拇指相对贴在剑突下,然后顺着肋弓的方向,向下捋十遍。

开窍门:梁门穴

病例:付主任有一个老病人,总是觉得胃脘不舒服,食欲不好,付主任看他面色萎黄、说话无力、脾胃虚弱,准备给他开一些中药调补。但他却说,千万别开调补的药,自己吃两个大枣都会牙龈肿痛,特别容易上火,虚不受补。

老师说在他的门诊里,老年人虚不受补的情况也很多,这就是有一个保护脾胃的门没有打开!脾胃是人体升降的轴枢,脾胃不好,就象下水口没开,水龙头一开就水就满出来了,这就是虚不受补。

七冲门里负责保护脾胃就是幽门,也就是胃的出口,这个出口没有打开,自然容易虚不受补。幽门同样也摸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穴位梁门穴。

【梁门穴】肚脐上四寸,旁开两寸,就是梁门穴。它相当于一根大梁,托着五脏六腑。我们可以刺激这个穴位,把幽门打开,让代谢产物排出去。

【适宜症】胃脘胀满、胃痛、肚子疼、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手法】双手叠起来,拇指按住巨阙穴,像托大梁一样把梁门托起来,然后顺时针转动。饭后坚持做30秒,做20次。

经外奇穴:阑门穴

七冲门里还有一个经外奇穴,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腹泻、便秘问题,它就是阑门穴。

病例:付主任有一位病人,19岁的小伙子,他经常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有时候5天大便一次,有时候一天拉5次,十分难受。付主任摸到他在阑门位置,确实有筋结,于是慢慢用手法按摩把它化开,这个小伙子的便秘腹泻的症状就开始好转了。

阑门是大肠和小肠的交接处,小肠负责分清泌浊,大肠负责输送代谢废物。这位小伙出现一会儿便秘,一会儿腹泻的症状,往往就是这个门开合不利。

【阑门穴】肚脐上1.5寸的地方

【适应症】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手法】用中指指端向下慢慢压,压到感觉微微发疼的时候,抬起来稍微揉一揉,再往下点住穴位不动,坚持30秒,注意不要憋气。

在阑门下面还有两个天枢穴,阑门穴配合天枢穴,除了能治疗腹泻还能对便秘起到一些效果。压住天枢穴,在觉得有点疼的时候,注意腹泻的人开始往上推,便秘的人开始向下推,做20遍。

盘活体内这条龙,关键是把揉巨阙、托梁门、点阑门、推天枢这些动作串起来。

具体方法是用中指,放在剑突,从剑突慢慢地顺时针往下点揉,揉到耻骨联合的地方之后,再从两边慢慢地向上揉,到了梁门的时候再向内合到中间,最后再从剑突沿着前正中线捋下来。

三、枳实能破七冲门

枳实能降气破气。我们一直都知道,枳实乃是破胸锤,专破开胸中滞塞。枳实不仅破胸气,更能破七冲门,这才是枳实这味药的龙眼、关键。这七冲门就是人体消化呼吸道的七个重要关口。

一、唇为飞门。任何食物进入体内,都先要从嘴唇进入,等于飞进去,所以称之为飞门。很多人长久口腔溃疡,口角发炎,都是脾不能健运所导致的。久病脾虚、脾滞。因脾开窍于口,唇炎数日不愈,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之。

虽说病在口,脾开窍于口,但是我们治疗要想到它的上司——脾胃。芍药能令脾胃柔缓,枳实能破除脾胃的积滞,使脾胃正常的运转,再加减一些健脾养胃之药,如陈皮、麦芽等,便可轻松治愈久病、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要清心肝,慢性炎症要养脾肾。

二、齿为户门。牙齿就像我们的门户一样,任何食物得通过牙齿的咀嚼才能进入身体。牙齿常见的病痛疾就是牙痛。所有的疼痛都会引起局部的肌肉拘挛,芍药能缓急缓痛,亦能解痉;一般牙痛都是有气火上炎,枳实能下气降火。

三、会厌为吸门。会厌就是我们的咽喉,将食物由此吸入体内,故称吸门。很多人喝个水都容易呛到,咽部总觉得有梗阻,以芍药缓其急,枳实为其将喉管开大。加半夏厚朴汤为其降梗阻、开心胸,再加威灵仙,如鱼鲠喉皆可治。

四、胃为贲门。胃有两个口,上口称之为贲门。同音者必同源,贲通奔,食物到达这里,就像奔跑一样迅速进入胃里。师告诉我们,很多人吃了压气饭所导致的胃病,它其实就是贲门拘挛堵塞。为何呢?人一生气,气往上冲,这时又进食,食物下降,二者就在贲门这个地方相冲,形成堵塞。有些人贲门口大,这二者就在咽喉相冲,很多慢性咽炎也就这样导致了。

凡是这样的患者,一般都是有内急,芍药能缓急,令其梗阻管口的局部肌肉放松,枳壳再将其梗阻和相冲之气破除降下。严重的压气者,还要加三七丹参粉,因为长期梗阻在体内必定形成瘀堵,以三七丹参能化其瘀。凡是身体出现的任何瘀堵,皆可用此方化之。

五、太仓下口为幽门。太仓就是指胃,为何叫太仓,仓有仓库之义,而太是比大还大的意思。说明这个大仓库还不是一般大,是相当大!它的下口称之为幽门。古人起名字也是相当有趣,幽有幽静、幽暗之义。食物通过这里要进入大肠小肠,就要开始弯弯曲曲的“迷宫之旅”,很容易迷路的呢,所以称之为幽门,就是说这太幽暗了!

现代研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是指这里有炎症,芍药能松开管道,枳实能将其中的污秽冲下至膀胱。但仅此还不能完全将这些虫菌打败,凡是这些身体内的虫菌,比如小孩子体内有虫,它是遇辛则伏,遇酸则静,遇苦则下。

遇到辛辣的药,如干姜,如同当头棒喝,便能将其降伏;遇到酸味的药,如芍药,便能令其镇定,变得安静;遇到苦味的药,如黄连,便能令其泄下,一般苦味药都有泄下的作用。

这几味药与枳实芍药散合力,便能将其轻松赶出体外。#中医养生##陈易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张馨予两公婆的甜蜜日常!国庆出行再被偶遇!胃口大开的张!
  • 刘强东“做鸡”、雷军“泡茶”、丁磊“杀猪”,互联网大佬们纷纷下地做农业到底是为什么?
  • 10月起,一批新规即将实施,与你我有关!
  • 虎牙莉哥账号被封 虎牙莉哥直播唱国歌被批不严肃
  • 家乐福采用区块链来追踪新鲜农产品
  • 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全部退出现役
  • 范冰冰风波后首发声竟然说了这些?惊为天人
  • 这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幅达56.7%
  • 马云重登中国首富榜,总资产高达2700亿
  • 中国锦鲤真人出镜,第一反应以为是愚人节玩笑
  • 崔永元受死亡威胁:我有一事,生死与之
  • 违章15次被退婚?车品见人品!
  • 案值巨大!金华警方联合阿里破获特大跨国制售假香水案
  • 特斯拉上海建厂背后是否有“冤大头” | 吴声汽车
  • 突发!安阳林州发生地震!
  • 印尼巴厘海发生6.0级地震
  • 惊人|一个2000余户的村庄有350多对双胞胎 原因不明
  •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互金从业机构反洗钱新规
  • B站与人民日报战略合作;阿里巴巴股价下跌;快狗改名很成功
  • 林允喝奶茶怒怼网友;杨颖被错认成柳岩;张翰50万救粉丝;马天宇被导演怼没演技;吴亦凡颜值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