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500亿级,“坐拥”两大纺织强县,安庆成为长三角新秀!

安庆纺织产业跻身500亿级
众所周知,安庆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在这里制造。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美誉,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发祥地,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域城市之一。安庆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成立于1958年的安徽华茂集团从一个纺白纱、织白布的小纺织厂,已发展成为拥有棉花、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全产业链及金融投资的大型企业集团。
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安庆有着雄厚的产业工人基础。据章松介绍,仅望江县就有20多万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该项产业,特别是在早些年间,江浙发展纺织产业初期吸纳了众多安徽劳动力,在浙江织里从事童装产业的就有5万余人。随着产业转移和人员回流,安庆纺织服装产业无疑拥有了非常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
“近年来,安庆市高位推进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了华茂集团、申洲针织、宿松红爱等一批规模大、前景好、核心竞争力强的知名骨干企业。”章松向记者介绍称,望江县、宿松县是“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县”,两县纺织服装产业总体规模已突破百亿,望江县已在华东地区打响了“做服装、到望江”的品牌和口号,并被安徽省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安徽纺织服装第一县”。桐城市是“中国羽绒家纺名城”,羽绒被生产和出口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岳西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手工家纺名城”称号。
事实上,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是安庆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500亿级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安庆市纺织服装产业24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亿元,产业体量占全省比重超过五分分之一,达21.63%。拥有从纺纱、织造、印染到面料、服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工业总产值500亿级的产业集群。
明晰“十四五”发展路径
4月24日晚,安庆市委、市政府举办第三期“宜咖吧”企业家沙龙。本期企业家沙龙主要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邀请了华茂集团、申洲针织(安徽)、安踏集团、红爱实业、顺源智纺、亮亮纺织、天鹅科技实业(集团)、望江意达童装城、霞珍集团等9位企业家代表。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态势、营商环境优化、产业链条完善、生产要素保障等内容畅所欲言,既讲成绩也讲问题,既谈发展也说建议。
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指出,安庆纺织服装产业有基础、有前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八大产业链之一重点打造、加快推进。
当前,希望各企业认真应对疫情影响,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有序推进企业生产;在此基础上,要全力加快企业发展,走好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成为行业快速增长的“排头兵”。
为进一步推动安庆市工业产业发展,2021年12月,安庆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思路,建立扁平化运转的高效协调机制、“多链协同”“内搭平台+外联老乡”融合机制以及县(市、区)、开发园区工作落实机制,顶格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顶格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营造“多链协同”加政务服务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破除分工界限,实行跨部门、跨分管领域协同作战,强化对县(市、区)产业链发展和“双招双引”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服务,为产业发展赋能。
作为“链长”的章松表示,产业链专班将以本期“宜咖吧”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强督导督促,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安徽纺织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突出,同时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具有有利条件。从全国来看,我国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近5万亿,与江苏等产值过万亿的省份相比,安徽省2021年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产值1276亿元,相差整整一个数量级,后发潜力巨大。
“链长制”保障产业一“链”贯通
虽然安庆纺织产业发展已初步实现良好开局,但章松在采访中也谈到了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
纺织服装产业中传统产业部分(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比重过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大部分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少;同时,纺织产业链延伸不足,上下游环节脱节。
比如安庆市望江县从事印染的规上企业仅美亚一家,设备工艺不能满足周边企业印染需求;童装城水洗、纱洗和磨毛等配套不完善,小微企业产品要发往浙江加工后再发回本地加工,成本太高、利润微薄;桐城霞珍集团的羽绒被等高档面料要到江苏无锡印染,安庆本地印染工艺无法满足高端产品要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安庆亟需延链、补链。
目前来看,安庆纺织产业大部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龙头企业不多,辐射带动能力弱,难以形成集聚集群效应。除申洲和华茂两家营收超10亿元外,其他企业规模不大,很难带动整体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安庆市望江县纺织服装企业59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42家,不到十分之一,百亿级企业、纳税超1000万的企业只有申洲针织一家,2021年营业收入104亿元,其他规模偏小。
章松表示,针对产业链配套问题,安庆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与福建福州、浙江绍兴等纺织服装产业先发地区常态化沟通对接。同时,按照绘制的“招商图谱”,针对产业链上高端印染、高端面料等环节“缺陷”和龙头企业不多、各门类优质企业少等问题,大力引进产业上下游的头部企业。
此外,安庆市政府还开展多层次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如调动并发挥企业、商协会和社会各界积极作用,探索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商协会招商模式,通过“政府+协会”相结合的方式,拟举办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长三角一体化纺织产业创新发展峰会等,积极争取承接在国内、行业内有突出影响的展会,吸引国内产业专家和重点企业参加,提升安庆市产业品牌和影响力,同时强化产业发展宣传工作,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展现安庆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良好势头和形象,吸引江浙地区“凤还巢”企业和人才回流。
当下,安庆市更是在着手出台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健全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如指导望江、宿松、桐城等现代纺织服装重点县(市、区)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联合省纺织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加快制定推动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打造特色园区,对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改造、资本嫁接、安全环保等给予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集聚发展;推进数字化管理升级,大力推进“凤还巢”工程,针对产业人才招引瓶颈,着力解决其小孩就近入学、中小学午餐、房屋租赁、小孩陪护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解除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的后顾之忧。
围绕“智能”培育产业发展特色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不仅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和实现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更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智能制造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共识,智能制造竞争空前激烈。
“近年来,安庆市也狠抓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制定《安庆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截至目前,累计获得省级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66个。华茂、红爱、申洲等3户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嘉欣、意茜瑞、怡盛、凯乐等6户企业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章松还谈到,华茂新型纺纱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了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红爱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新上马的宿松顺源智纺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从瑞士、德国等引进国际纺纱行业最先进的“互联网+粗细络联”数字化纺纱生产线,分两期形成100万纱锭的高智能、高品质混纺纱生产能力,可年产18万吨优质纱线,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一期工程建设20万锭纺纱生产线,今年6月实现全面投产。
“我们力争到2025年,安庆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达50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章松对此信心满满。
武汉纺友是国机集团旗下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2014年9月成立于武汉光谷,2015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双软企业认证。致力为制造企业用户营造精细化制造管理平台,提供MES/MOM/ERP系统定制、数据采集、数据可视化、产品3D展示视频/云展厅/VR生产线制作等多项数字化服务。
已为全国棉纺织领军企业裕大华等多家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制作并监管完整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从原料购置到成品完成入库的全过程物料管理,做到生产制造品质的全面可追溯管控。生产成本立降10%,效率显提15%!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按期交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打造最前沿的智慧车间!
纺友“数智纺”可根据纺织产业情况及实际业务场景助力企业打造数字化的柔性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一套系统,助力纺企打通产业链,协同上下游,将企业上下、内外变成一个零距离的整体。在数据互联互通基础上,围绕客户快速进化,跨界融合扩展版图,调动全员敏捷创新,始终用更多选择、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应对客户万变,不断刷新和扩大差异化竞争优势。
想浏览有关企业数字化升级定制的更多精彩案例,
请点击国机集团武汉纺友官网https://t.cn/RzCReNV
或关注公众号“国机集团武汉纺友”
详情请咨询:177-4050-2025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编辑:纺友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简阳播报# 【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2021年,在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发展支撑不断夯实,引领示范效应不断增强。主要呈现六大特点。这是记者昨日从四川省统计局了解到的。

1 经济恢复稳中向好,GDP比上年增长8.5%

四川省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经济增速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四川部分48060.2亿元、增长8.5%,重庆部分25859亿元、增长8.5%。经济增速从一季度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上半年与全国差距缩小到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追平全国,到全年实现赶超,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

2 引领作用持续增强,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的30.8%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5%、西部地区的30.8%,经济增速继续领跑西部,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其中四川部分和重庆部分增速均高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平均水平,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 产业发展支撑有力,服务业增加值达39465.5亿元

从工业看,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达到21272.4亿元、增长10%,增速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28.8%,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8%,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89.6亿元、增长35.8%。

从服务业看,服务业增加值达39465.5亿元、增长9.3%,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9%、10.8%;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恢复发展,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1%、12.4%。

4 需求引领带动强劲,2021年社消零增长达17.0%

从投资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4个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获批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渝中线高铁启动建设,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3条、在建6条,累计建设5G基站超11.2万个;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间投资增长9.9%。

从消费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推进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着力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加快培育消费中心城市和一批知名商圈,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553.6亿元、增长17.0%,增速比全国高4.5个百分点。

从外贸看,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0%;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374.5亿元、增长19.7%,其中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增长22.8%和15.1%。

5 协同创新成效显著,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9.5%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光电与集成电路天府实验室成功组建,成都超算中心、中新(重庆)国际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揭牌运行,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深入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联合举行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054.5亿元。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4.2%。

6 多领域合作纵深推进,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全面实施

区域协同共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深化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区域协同共兴稳步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川渝高竹新区等国家级和省级“2+8”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初显。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扎实推进,协同开展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两省市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19个;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建立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川渝流域保护治理资金。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开展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6个方面便捷生活行动,同步建立便捷生活事项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全面实施;成渝城际动车日均开行78.5对,率先在成渝客专沿线各车站间推行“公交化”票制,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公共交通实现“一卡通”“一码通乘”,成都、两江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成都日报)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河北与京津打通拓宽“对接路”2089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87公里】冀时客户端报道 (河北台刘兆敏 刘知府 岳召玺)今天(2月22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新突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八年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着力补齐设施短板、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质量效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了率先突破,并向广度深度拓展。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2020年12月通车的津石高速和2021年5月通车的京雄、荣乌新线、京德高速一期3条对外通道及容易、安大普通干线2条建材粮道,标志着千秋之城“四纵三横”交通大动脉全面打通。

在刚刚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中,我们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圆满完成了赛前筹办和赛事期间交通运送保障任务。

一是保通有力。建成冬奥会主通道延崇高速公路及延伸工程、赤城支线,冬奥赛区核心区“6+1”项目和张家口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善京礼、张承、京张、京藏4条段高速公路管养维护,确保了赛时良好的运行状态。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冬奥综合运输网络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冬奥会运输服务保障系统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是保运有序。精准编制、严格执行赛时整体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方案、交通保障方案、冬奥公共交通和公交专线使用政策。赛时开通88条巴士运行线路,投入1565辆交通保障车辆,累计发车6.7万趟次,运送57万余人次,赛时交通运行平稳有序。清河至太子城高铁站开行高铁150对次,运送注册人员1.4万余人次,有力保障跨赛区交通通行。8个交通场站累计消杀3.2万余辆次,全力保障赛区车辆干净运行。

三是保畅有效。建立冬奥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疫情防控、舆情应对、极端天气、重要节点保通保畅等方案预案,对涉奥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全方位实现实时监控,配备大型除雪设备300台、人员842人,有效应对比赛期间多场降雪,做到随下随清、雪停路净,确保涉奥道路全线畅通。

四是服务有心。进一步完善和平驿站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赛时服务功能,高标准提升大海陀等7个高速服务区的无障碍设施,对涞源北服务区进行重装,增添浓厚冬奥气氛。建立微信扫码赛区交通运行投诉平台,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受理解决相关问题,全部涉外班线大巴车安装双语播报系统。服务保障团队、场站运维团队、运输团队共计4075人坚守在一线,用心用情完成好各项服务保障任务。

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互联互通取得新突破。

京秦高速京冀接线段贯通,密涿高速万庄连接线、燕郊潮白河大桥通车,北三县与通州区交通瓶颈得到较大缓解。北运河廊坊段与北京段实现同步通航,4条跨界骨干道路签署接线协议,其中安石路、厂通路开工建设。

“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与京津连通铁路达到23条,“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随着京张高铁、津秦高铁、京沈高铁、京雄城际、津保城际等建成通车,实现市市通高铁。

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全面构筑。与京津打通拓宽“对接路”34条段、2089公里,与京津连通干线公路达到47条、74个接口。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北京大外环)、太行山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87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普通干线2万公里,全省网格化布局基本成型;农村公路18.1万公里,实现乡(镇)、建制村至少有一条通行客车的硬化路。

津冀港口群协作成效日益凸显。全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242个,港口设计通过能力达11.3亿吨,年吞吐量突破12亿吨。河北港口集团与天津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冀津港口间集装箱外贸内支线统筹调度,形成干支联动、相互支撑的有力格局。

京津冀机场群布局加速完善。全省机场总数达到16个,“一枢多支多点”机场布局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河北机场集团以委托管理形式加入首都机场集团,京津冀主要机场实现统一管理。三省市主要机场协作机制基本形成。

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加快实施铁路专用线工程,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拓展,自2018年开展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累计开通多式联运线路25条、建成内陆港31个、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19.51亿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量144.34万标箱,全省淘汰清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7万余辆。

交通一卡通实现全省全覆盖。在全省11个设区市市区公交及石家庄地铁实现交通一卡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交通一卡通向县级延伸,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全省全覆盖。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取得新进展。省域道路客运售票系统联网工程建设完成,电子客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5.3%。四是交通信息互联共享水平大幅提升。省交通运输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建成投用,与京津建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打通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协调对接机制作用,畅通对接渠道,强化沟通协调,有力推动交通一体化部署加速落地。

建立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优化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工作规程,毗邻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形成涵盖“国家-省部-厅委-区市”四个层级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协调对接日益深入。与京津主动对接,召开各类协调对接会议、专题联席会议60余次,签署合作协议17份、接线协议23份,开展项目方案研究、智慧公路建设、新业态发展、信息互通共享专项研讨120余次。

破解难题闯出“新路径”。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推广安检新模式,京冀双方在廊坊市设立联合安全检查站,廊坊段与北京东延段同步连通运营。

交通行业协同治理更加规范

规范性文件实时交叉备案67件,制定5米以下小型船舶检验等技术标准9项,《河北省道路运输条例》《河北省公路条例》设置区域协同发展专章,联合组织应急演练、联合治超、劳动竞赛、养护作业、除雪保畅、联网收费等专项行动60余次,形成“通武廊”等京津冀毗邻区域联合治超长效工作机制。https://t.cn/A66vx0F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手机还能更聪明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AI手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款Redmi平板不仅原生搭载澎湃OS系统,还继承了通信共享、应用接力、PC副
  • 想法: 2024-04-17 原文:因为人们看不到爱是一种活动、一种精神力量,才相信全部需要仅仅是找到合适的对象——而后所有的一切都将自然产生 想法: 2
  • 4,沈腾和马丽是荧幕上的夫妻,但现实中不可能在一起,毕竟彼此有了家庭,如果真走到一起,他们的事业也走到头了我们常常为错过一些东西而感到惋惜,但其实,人生的玄妙,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最后,男人沉着脸大手一挥赶走所有人,彻夜不眠的守在病床边。
  • ”  阎时湮知道自己失言了,连忙道:“上神勿怪,他毕竟是我的父亲……”  洛漪便接着说:“吾醒来之处,也不了解,只是在得知如今六界凶兽频出之后,便明白了。”  
  • 走进2024米兰设计周Prototype Research_Series 08展区,参观者将首先进入“知识空间”。#1626时尚快讯# Stone Island
  • @任嘉伦Allen [许愿星]rjl#任嘉伦 我很爱你们# [许愿星]rjl#任嘉伦2024共赴嘉期# [许愿星]rjl#任嘉伦411生日快乐# [许愿星]rj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好喜欢现在的生活 到点上班 到点下班 除了要面对事多的甲方和随时都可能生气的老板 其他都没什么不好的 朝九晚六也没有什么不好 上班的路上买初中的时候经常吃的早餐
  • #电影数码宝贝02最初的召唤# 购票请戳>>猫眼购票:淘票票购票:中影电影通:2024年4月12日,萨科微半导体(网页链接 )再次荣获“华强电子网2
  • ”夏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回忆,今年1月下旬的一天,她被丈夫家暴之后赶出门,“那天他在家里,不让我带走孩子,我只能做出这种选择,只能逃离他。徐州当地村干部:基本属实
  • 葛联敏介绍:“每个环节、工序,我们都可以把它量化出来,实现全程标准化、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的同时,也保证了出品的天目湖白茶的稳定品质和风味,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 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吧,就算有压力那又怎样,反正不管选那条路都有风险,那还不如走自己愿意走的。每个人都可以大胆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可以大胆冲破社会对你的规训,这个世
  • 2⃣#左航 栀风十八引浪春朝恰#栀子清香,乘风而来,十八岁的光景,少年与爱同行,身边有鲜花萦绕,心脏跳动的频率与翻涌的浪花同频,写一封寄给晚春的浪漫,寄予你最滚
  • 三年后,你未婚,看着别人家烟火满窗,内心的失落与孤寂油然而生,对未来的迷茫无从安放,那一刻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其实也是普通的去去众生中的一员,当初应该听父母的话。”
  • #摩登兄弟[超话]#[彩虹屁]#刘宇宁宁远舟# [彩虹屁]#刘宇宁燕子京# [彩虹屁]#摩登兄弟[超话]#以前觉得在网上甩彩虹屁很羞耻,看了老大的照片,不来点彩
  • 我们还有好多好多年,未来的路家人们陪你一起走,期待六周年、七周年……被林依晨的新剧拿捏 #不够善良的我们# 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没选的那条路是最好的,忘记了要珍惜
  • #Cactu枫糖[超话]# #推文# 推文0️⃣3️⃣《全世界都在等我们分手》by不是风动 酷哥哥禁欲超A科研总裁攻 X 猫系盛世美颜清冷学霸受双替身(
  • #虐心小说推荐[超话]#江汉路年轻人很多,但江汉路边一些老房子底下中老年屌丝男也很多,在那站着坐着无所事事样,女性不要走那边,经过他们,肯定会被男凝,还可能会遭
  • 机遇是我们磁性元器件的需求会因为母婴家电的需求的上涨而增多,小家电市场进一步扩大;而挑战是政策进一步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向人才红利迈进,如何在现有的自动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