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逐年攀升,户用储能市场超预期爆发

【今日导读】

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逐年攀升,户用储能市场超预期爆发

下游储能+动力电池景气度高涨,这一锂电新材料处于大规模应用前夕

锂电+光伏需求共振,PVDF供不应求或延续至年底

比亚迪爆款车型正式上市,1个月时间订单超过11万辆

昆山:国资厂房100%安装光伏,3000㎡以上建筑需将光伏纳入规划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至十四五末期有望增长150%,下半年风电零部件盈利拐点将出现

【主题详情】

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逐年攀升,户用储能市场超预期爆发

2022年因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的逐年攀升,叠加俄乌战争和海外大型停电事件,居民用电成本高+供电稳定性差,带来户用光伏高增,进而带来户用储能市场超预期的爆发。

户用储能又称家庭储能系统,它类似于一个微型储能电站,其运行不受城市供电压力影响。东吴证券分析指出,全球户储蓬勃发展,预计2022/2023年全球户储装机达15/35GWh,出货达24/55GWh,同增250%/127%,当前渗透率不足5%,未来随成本下降有十倍成长空间。

上市公司中,拓邦股份表示,户用储能业务在欧洲市场(德国、英国等)开展顺利,今年有新增客户突破。合康新能表示, 户用储能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客户,目前销售情况良好,已经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一些订单,目前正在陆续交付。南都电源表示,从行业技术门槛看:公司储能拥有80项以上的欧洲9540A认证,同时通过了韩国KC认证,销售客户为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公司具备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优势。

下游储能+动力电池景气度高涨,这一锂电新材料处于大规模应用前夕

锂电铜箔下游重要应用场景动力电池和储能景气度高涨。上半年新型储能政策频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7月12日南网科技发布公告预计采购规模5.56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是今年最大规模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单体招标。

中航证券分析指出,假设2025年我国/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3%/21%、储能需求为168GWh,PET铜箔渗透率提升至21.7%,则2025年PET铜箔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市场空间约33.4亿元,镀铜设备市场空间约46.5亿元;镀铜/溅射设备合计市场空间约8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9%。PET铜箔处于大规模应用前夕,同时设备的价格、良率和产能是决定PET铜箔降本、推进渗透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率先布局的材料企业与龙头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上市公司中,阿石创所研发的复合铜箔(PET、PBN、PP等基材镀铜膜)技术在目前的生产工艺中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PVD溅镀后电镀、直接PVD蒸镀。三孚新科表示,PET镀铜专用化学品在测试阶段,待测试成功之后,公司将加大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万顺新材表示,导电铜膜有PET铜膜,也有OPP铜膜,铜膜样品已送下游企业测试。

锂电+光伏需求共振,PVDF供不应求或延续至年底

联创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PVDF持续供不应求,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窜升至接近50万元/吨的水平,预计PVDF供不应求的情况至年底前都将延续。

PVDF在锂电池中主要作为粘结剂使用,在电池成本中占比约2%-3%。方正证券指出,电动车销量快速增加带动锂电池需求爆发,PVDF具备优异的耐化学性、电绝缘性,作为锂电池正极粘接剂、隔膜材料及隔膜涂覆材料,是锂电池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尤其是作为正极粘接剂短期内并没有替代品,市场需求保持较高增速。

上市公司中,昊华科技表示,公司所属晨光院的2500吨/年PVDF项目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已送样给客户评测。巨化股份表示,公司的PVDF品种系列完整,包括涂料级、光伏级、锂电池粘结级、电线电缆、注塑级PVDF树脂等品种,新建产能的目标市场主要为锂电池级、高纯化学品贮存和输送材料等市场。中创环保年产10000吨PVDF项目已于今年2月取得备案证并且完成项目公司的登记,目前正在走环评、能评、安评等手续。

比亚迪爆款车型正式上市,1个月时间订单超过11万辆

比亚迪新车型海豹7月18日正式上市,补贴后预售价21.28万-28.98万元。此前在5月20日开启预售后,两小时订单即破2万辆,1个月时间超过11万辆。

比亚迪海豹是首款搭载E平台3.0的高端轿车,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3、小鹏P7、蔚来ET5、零跑C01等。海豹首搭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技术、一体化热管理技术等配置,并辅以丰富智能科技配置,正式攻入中型轿车市场。国泰君安分析指出,当前汽车行业类似于智能手机初生时代,重要电动品牌新车型的“带货”能力不可小觑,对二级市场估值和相关升级零部件EPS均能带来提升,海豹作为2022年上半年国内首款起量电动智能车型发布会,下半年或迎更多新车发布会。比亚迪海豹上市订单火爆,建议关注比亚迪相关产业链。

上市公司中,隆基机械表示,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唐、宋、夏、秦、汉等12个高端车型,以及海豹两驱版、比亚迪与奔驰合资的腾势D9等车型均由公司配套,供货比例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超达装备产品广泛运用于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涉及车型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海豹、驱逐舰05、唐、元、秦、海豚等多款车型。川环科技参与了比亚迪的王朝系列(唐、宋、元、秦、汉等)、海洋系列(海豚、海豹等)、腾势系列等多个车型的管路系统配套,包括了混动车型和纯电车型的管路系统。

昆山:国资厂房100%安装光伏,3000㎡以上建筑需将光伏纳入规划

2022年7月15日,昆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的工作意见》,《意见》指出,加快存量资源开发利用,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煤(当量值)及以上或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在符合安全条件前提下,应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国资为主投资建设的既有标准厂房及配套用房,具备安装条件的,应100%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设施。新建屋顶面积3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工业建筑,将分布式光伏建设相关要求纳入规划条件、土地供应条件以及施工图审、竣工验收等环节。

广发证券邹戈研报指出,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BIPV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2-2025年光伏建筑市场空间总量2403/3161/3910/4236亿元,BIPV市场空间总量231/391/631/866亿元。预计整县推进光伏试点总装机规模约169GW,总体市场规模预估可达7605亿元。2021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5%,历史上首次突破50%,2021年落地的整县推进政策在上层设计上大大扩展了光伏建筑的市场范围。在政策和行业景气双推动下,BIPV将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上市公司中,秀强股份光伏玻璃产品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盖板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公司还是特斯拉太阳能瓦片玻璃的一级供应商。清源股份主营光伏支架的研发、生产,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光伏支架产品已应用于60多万座屋顶光伏电站,连续十一年澳洲屋顶光伏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公司产品可用于一部分BIPV项目。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至十四五末期有望增长150%,下半年风电零部件盈利拐点将出现

近日,克拉克森研究最新发布的专题报告《聚焦中国海上风电市场》预计,中国海上风电投运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约60GW,较当前投运水平(24GW)增长约150%。截至目前,中国总计投运102个海上风力发电场,装机规模达24GW,涵盖约5000台海上风机,占全球海上风电投运规模的45%以上。

东吴证券周尔双指出,随着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陆续投产,2022年下半年风电装机有望大幅提升,预计2022年全年我国风电装机有望超过55GW。第二批风光基地规划已经落地,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200GW,十五五时期规划建设255GW,风电行业景气度有望长期延续。成本需求端边际改善,零部件环节盈利拐点出现,下半年风电板块中竞争格局更优的零部件环节有望受益。

公司方面,天能重工主营风机塔架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在全国共有12个生产基地(含在建),合计产能63万吨,公司控股股东为珠海港控股集团;广大特材的大型风电铸件产品包括风电机组用轮毂、弯头、偏航支座、铸造法兰、齿轮箱箱体等,主要为单机容量5.5MW以上风电机组配套;海力风电主营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等,产品涵盖2MW-5MW等市场主流规格产品以及6.45MW、8MW等大功率等级产品。#财经# #理财# #今日看盘#

医生说工资低,患者说看病贵,钱去哪了?

近日,随着2020年度医院绩效考核结果以及《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公布,医疗界立刻又刮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事件起因于辽宁葫芦岛市公立医院负债问题。据当地卫健委日前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坦言,全市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形势紧张,既要确保按时还债、又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维持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难以落实。答复还透露,受疫情影响,防护物资费用大幅增加、医疗收入减少,公立医院债务水平急剧上升。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多医生和患者的讨论。

不只在葫芦岛市,根据「国考」成绩显示,所有公立二三级医院中,全国有20个省份的医院医疗盈余均为负,占比为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56.25%的医院在2020年由盈利状态转为亏损。

受此影响,医生纷纷留言叫苦不迭,痛诉自己工资太低,绩效太少,而患者却又说看病太贵,这就让人忍不住思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钱呢?钱去哪了?

有不少人搬出了三级医院医生群体近几年的平均收入,并大言不惭地说到:你看,医生收入快是城镇职工收入的1.5倍了,就这还低?你让我们怎么活?

针对这种言论,不少医生只能感到苦笑,难道8年学医+三年规培还配不上这点工资?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相比,医生的收入确实显得过于惨淡了!

但是,我们需要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站在医生和患者两个角度会有不同的观点。

对于医护来说,他们是拿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付出比较:医生付出>医生收入,自然会觉得工资太低。

而对于患者,他们是拿自己的收入和看病花销比较:病人收入<病人花费,自然觉得看病太贵。

纵观中国国情,他们说得都对!都没有错!可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在这里,梅斯医学想和各位讨论一下。

廉价的医生,谁的悲哀?又是谁拿走了医生和患者的钱?

曾发表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6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以一线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医生的薪酬水平和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3次调查医生样本量分别为20 786、23 289和22 836人。

医生自报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实际税后年收入的中位值分别为10.08万元、12.00万元和15.00万元,医生期望税后年收入中位值分别为19.60万元、25.00万元和25.00万元,医生对目前收入感到满意的比例分别仅为16.5%、17.8%和26.9%。

很明显,大部分医生都对自己目前的薪资感到不满意。

细细探查原因,我们却感到心酸。在当前物价都有所提升的情况下,我国医疗服务的价格却始终处于最低水平,这使得医生的价值十分廉价。

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曾经历的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957年以前):医疗服务价格低于成本但国家财政能⾜额补贴阶段。

第⼆阶段(1958年-1980年):⼤幅度降低医疗价格但政府补贴不⾜阶段。在此阶段经历三次⼤幅度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实⾏的是「全额管理、定项补助、结余上缴」的政策。但政府补助的增加并没有随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幅度同步进⾏。在此期间允许药品加价15%,形成了「以药养医」制度。

第三阶段(1980年-2000年):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基本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仍由政府负责,县以上医院财务管理原则遵循「全额管理、专项补助、结余留⽤、超⽀不补」,并在1992年并轨收费标准,⾃费病⼈和公费劳保医疗病⼈按照同⼀种价格收费。尽管之后医疗服务价格有过⼏次调整,但医院始终⼊不敷出,既⽆法反映医务⼈员的价值,也没有反映出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

2009年的⼀项全国调查显⽰,⼀般公⽴医院医疗服务的成本回收率只有28.47%~37.86%,其中,亏损的⼤部分是最基础的医疗服务项⽬,换言之,使⽤频率最⼤,医⽣越是勤快,医院亏损就越多。

随着医改进⼊深⽔期,2019-2020年DRG、DIP相继进⼊试点,2022年DRG/DIP三年⾏动计划开启,医院医保收⼊进⼀步吃紧,⼤开处⽅、⼤开检查创收⾏不通了。

于此同时,⾼值耗材带量采购,医院再⼀次失去对⾼值耗材的定价权,⾄此,药品、耗材、检查这三项医院传统的补偿机制失灵,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只会越来越穷!

当各种财政补偿机制都被剥夺时,提⾼医疗服务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医疗服务价格在整体费⽤中的占⽐,医护人员的工作价值才不至于被廉价处理。

但基于我国国情,想要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那就只好再苦一苦我们广大的医护工作者了!

曾有一名科主任向梅斯医学抱怨,做一台癌肿切除手术,手术时长要几个小时,需要四到五位医生、两个护士、两个麻醉师,手术大约八人左右。手术费用三千多元,所有医务人员能拿到7%的绩效,这其中主刀医生拿一半,而助理医生、护士最终拿到的钱更是少得可怜,平均时薪几十元,你说就是没毕业的学生去打暑假工也不止挣这点钱吧?

另外,从国际上来看,体现我国医务⼈员价值的劳务技术费⽤占⽐也远远低于国际⽔平。以⼼脏⼿术为例,在美国做⼀例⼼脏⼿术,医⽣、⿇醉师、灌注师的费⽤占到总体医疗费⽤的1/3。在我国,做⼀例复杂先天性⼼脏病法乐四联症的⼿术,患者需要支付的费⽤在4~5万元,可医院实际到手的⼿术费只有2000元,仅仅相当于总费⽤的1/20,甚⾄都达不到这个⽐例,这就有个疑问,患者花了那么多钱都去哪了?

有人说,在整个医疗服务链条里面最赚钱的不是药厂,也不是医院,更不是医护人员,甚至也不是医院的院长或者主任,而是那些医药公司或者医疗器械公司,钱都被他们拿走了。

或许,这可能是真的,谁知道呢?

但,这就是当前医护人员的薪资现状,做着超负荷的工作却拿不到相匹配的工资,这让哪个医生心里能平衡?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医院收入的构成公式上来了解医护工资为什么会被如此压缩。

病人花费+医保+财政补贴=医院收入=房屋基建+医疗设备+药品器械+医护工资。医保来源于税收,不能按需增加;医疗市场化运作下财政补贴只会少不会多;房屋基建+医疗设备+药品器械也不可以压缩,唉!那就只好再苦一苦医护人员了!

冗杂的后勤行政人员,分了谁的蛋糕?

医院有了营收,需要分给医护人员,他们创收,他们应得。可是呀,自己已经可怜兮兮的了,却还要养活比医生还多的行政人员,那可真是心累!这恐怕是无数医生的内心写照。

有医生曾这样吐槽,他们医院医务人员一百多,行政+后勤编制人员却有两百多,这简直惊掉人的大牙,每个医生要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人,你说谁心里会平衡?

更让记者吃惊的是,有几十项条目可以扣医生的工资,而行政后勤科室却以年薪制分配薪水,这意味着医院效益无论好坏都与行政后勤无关,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旱涝保收。

在当前蛋糕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分给行政后勤人员的蛋糕保持原来不变,分给医护人员的蛋糕能大的了吗?

好家伙!见了马克思的安倍晋三听闻后也直呼这波操作过于内行!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极为严峻的现实!容不得任何人去躲闪:想要增加医务人员薪水满意度,必须裁剪掉一部分冗杂的、无所事事的医院行政后勤人员!

或许,我们应该有这个气魄!

患者也不满意!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医生工资低,他们不满意,患者满意了吗?也没有。

当下,每个打工人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失业,而是生病。

一方面,越忙的医生、越忙的医院越是往负债(私人医生、私人诊所除外)的路上走。而另一方面,百姓看病却又往往花销巨大,日常生活中为了看病而倾家荡产者屡见不鲜,很多人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却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花了80%,这是患者觉得看病贵的原因。准确来说应该是看小病不贵,看大病才贵,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有办法解决患者看大病的问题吗?

高端医疗本身耗费就非常巨大,鱼和熊掌很难兼得,我们的社会目前难以为大病医疗完全兜底。

但,国家在解决高端医疗困境方面始终在努力,大家所期盼的希望一直都在,不是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及满意率现状和趋势分析[2]https://t.cn/RBxUZJD[3]https://t.cn/A6aYPfWE

来源 | 梅斯医学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我国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计算正向智算跨越→】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在6月29日举行的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透露,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高质量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应用的落地普及,我国算力技术创新不断提速,算力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算力规模持续快速提升,算力产业生态日渐完善。”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说。

赋能作用日渐凸显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赋能作用日渐凸显。“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将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及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张云明说。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

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用户数突破5000万,5G基站数达到1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2亿户;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的业务收入保持了17.7%和16.9%的高增速,分别达到94994亿元和15500亿元。

千行百业转型应用涌现,产业数字化动能释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座城市。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0%;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同比增长22.73%。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数字基座,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只有增强算力发展,才能将海量的数据生产资料转化为数据价值,带动经济增长。”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5‰和1.8‰。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加对计算力的投资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且这种增长具有长期性和倍增效应。“计算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说。

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全球计算力规模将比2020年提升30倍。同时,计算力作为一种新技术生产力,将成为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计算力不仅是生产力,还是创造力,计算正向智算跨越。”浪潮信息总裁彭震认为,计算力和算法是智算中心的核心,要想产生一流的智慧,就必须要有一流的算法,同时算法的高效运转要依赖领先的计算力,计算力基建化和算法基建化相辅相成。

产业链持续完善

近年来,我国算力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据张云明介绍,工信部在加快千兆光网和5G建设的基础上,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和算力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平均上架率超过55%。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存储容量达800艾字节。算力总规模超过140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全国在用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超过450个,智算中心超过20个。通用算力规模超过109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规模超过29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今年3月份,工信部公布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共有32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和12个边缘数据中心入选;工信部近年来先后组织3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的评选工作,11个产业园区入选,为加快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强健、完善的产业链。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张云明说。

《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各国计算力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国和中国作为领跑者阵营国家,在全球计算力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我国不少相关企业在全球已具备领先优势。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服务器市场销售额达到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持续领涨全球,在全球市场占比25.3%,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出货量达391.1万台,同比增长8.4%;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联想依靠自身在温水水冷服务器和异构服务器的深入布局,帮助紫金云大数据中心打造了“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后甘肃首个落地的项目——紫金云高性能计算平台,为紫金云搭建了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系统、存储、网络、登录管理系统、集群系统软件等运行环境,同时还穿针引线帮助其拓展业务,使其成为目前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率先投入商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和相关行业报告,2021年我国IDC服务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云计算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即算力形式更加多样,算力资源泛在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算网融合持续深入;创新应用竞相涌现,产业生态日渐完善。”谢存说。

向高效绿色发展

张云明表示,工信部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算力规划制定,加强算力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算力资源供需对接,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已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算力发展规划陆续出台,顶层设计逐步完善,部署构建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这为今后5年我国的算力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我国算力相关政策密集发布: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算力、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7月份,工信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11月份,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设施,明确“十四五”时期数据中心算力指标;1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

谢存表示,工信部将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速打造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实现算力水平的持续显著提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底座”。

同时,聚力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数据中心、超算等领域研发突破,加强先进计算、算网融合等技术布局,推动算力产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在激发算力引擎赋能效应方面,“将深入挖掘算力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场景下的融合应用,提高算力在医疗、交通、教育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水平,加快推进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谢存说。(经济日报)
https://t.cn/A6aJytc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mmp)我争取18年认识点小姐姐吧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冬天没有下雪却下了梧桐雨深夜无人的地铁清晨热闹的夫子庙在鸡鸣寺拜拜在图书馆读书跨过禁止通行的城墙徘徊纪念馆的周
  • 在当今社会,在职场之中,#塔罗牌占卜师分手复合 星座算命# 也有许多非常能干的人,同样是因为傲慢轻狂而丢了工作。做人不能太强,也不能太狂,许许多多英雄豪杰,最后
  • !!
  • 腰上长痣为吉痣,也叫做“腰缠万贯痣”这类人命中藏财,一生注定不会贫穷,上天庇佑性会比较强,能够出入平安,命途顺坦;特别是左腰上长痣为最佳,这样的人天生与佛有缘,
  • #书籍# 84#星期四,喝可可# 没有人知道在自己的人生中,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充满不安的世界里。发微博就会被打电话要求删除,希望外面的人可以
  • 而这种扇子应该是法国人发明的,最早产地也是法国,但是这个款式是当年中国出口的扇子中的常见款,一般是两段,也有三段的。三、这种扇子上的图案描绘的最多的就是敞篷热潮
  • 他有过两次截然不同的婚姻,如今61高龄,婚姻生活幸福甜蜜王诗槐如今已经61岁,虽然已经银发爬上头,但是站在舞台上,依旧中气十足,起色极好。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老大哥
  • #张艺兴[超话]##张艺兴[超话]##张艺兴大航海2海外演唱会# | #张艺兴大航海2巡演# | “谢谢你们懂我的坚持 也谢谢你们支持我的梦想 未来的路不知
  •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
  • [泪][泪][心][心][心]平讠论揪一人喝奶茶[666]~君を守る~どんなに迷い悩んでても どんなに想い願ってても,それだけじゃ 変えられない,生きるため
  • 2陈皮+生姜:祛除风寒进入夏天,很多人容易犯困,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时常泡一杯陈皮生姜茶,不仅可以增进食欲,亦有预防感冒作用。陈皮作为一味理气、健胃、化痰的常
  • #阜阳身边事#【阜阳这家企业遭3.15晚会曝光,现已被查扣41台电脑】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65元,利润高达60倍;打着健康讲座的幌子,忽悠老年人
  • 今天天气真的是可以用阳光正好 微风不燥来形容了 这种天气盼了好久 嗯 终于盼来了悟空传这部电影真的是晏哥和欧豪小哥哥支撑我看到结尾一直没打瞌睡没厌烦的原因吧
  • 而今年22壬寅年,以及明年23癸卯年,都是干支食伤生财的年,容易求财欲望大,并且在22年伤官见官,会对工作不满意,还得注意莫要招惹口舌是非之事,加上地支有寅午戌
  • #热门楼盘推荐#【双流华宇大发御璟云玺】 价格:约27974元/㎡起 全部户型:四居室(143~173㎡) 楼盘概况:华宇大发·御璟云玺位于成都高新南区新川板块
  • #非凡浙十年# #网络文明在东阳# #2022我们的盛会# 【逐梦新征程,奋进共富路——“浙”十年·东阳: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描绘锦绣东阳画卷】近年来,我市深入贯
  • 企业15、新会华兴工业园包装厂(招临时工10人,男女不限)待遇:19元/小时,两班制,包吃住,上班有坐有站,工作为简单包装工,质检,注塑,操作工,工作简单容易,
  • 剩下的咖喱土豆拌乌冬面(绝)今晚的红烧瘦肉土豆蛋(没有八角那些本来没有抱希望了,结果没想到意外的好吃)娃去上学后,睡个美美滴回笼觉,中午来碗插花牛肉汤,再来公园
  • 因为我毛孔还是有那么一咪咪的,虽然做了黄金微针,毛孔有收敛,但是这玩意你要看我吃啥,我糖吃多了毛孔还是会有点白头。我当时长痘就是因为雀巢咖啡我单位免费,喝的很放
  • #张艺兴[超话]#问,如果每天在兴哥微博私信留下一条不超十字的早午安问候时间长了会不会直接判定成骚扰呢[doge]会不会可能被翻牌呢[doge](并没有付诸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