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三大流派:换电、充电、氢燃料,到底哪一个会是未来?】

[威武]一、乘用车:充电逐渐成熟,换电拼死一搏
首先,充电基本设施一直在稳步发展,多层次的充电方式满足不同场景。每个场景均存在一些问题,但改进的路径是清晰的:

- 家用慢充:无论充电换电,家用慢充都是最主要的补能方式。从古老的3.3kW到如今主流的7.7kW,将来可能还会有11kW-20kW的三相交流慢充甚至无线充电。从小区整体来看,未来需要有序充电、公共电桩等方式来解决配电额度问题。

- 商场慢充:大型商场停车场逐渐开始有充电桩,多为7.7kW慢充;品牌的超充桩也在这里建设,功率可达80-150kW。实际上,这种停车2-4小时的场景,慢充太慢,快充太快(建设成本高,需要提前挪车),最适合的应该是20kW的「中速充电」。
目的地慢充:度假酒店的慢充,现在普及的还比较少,实际上非常实用必要。不必快充,慢充即可。

- 城市快充: 没有家用充电桩的话,城市快充就成了主要的补能方式。一般建于商场停车场或专用停车场,很多品牌专属桩也属于此形式。

- 高速快充: 这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高速上建桩比较困难(牵扯单位比较多)、旺季淡季的客流量差异也大,盈利困难。特斯拉、小鹏等头部新势力也在发力超快充。
可以看到,从补能方式的角度来讲,换电模式在场景4与5的优势很大,但场景1、2、3并没有什么优势。

总体来说,就算没人发展换电了,仅发展充电模式也并不存在解决不了的根本难题。换电起步比较晚,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威武]1. 换电难并不等于蔚来难
私家乘用车领域,说要换电必提蔚来。我上面说换电拼死一博,并不是说蔚来拼死一搏 —— 蔚来这家企业发展形势乐观,以换电为核心的服务也成为品牌优势之一,可以说蔚来已经把换电模式做到了商业闭环的程度。

但是,蔚来的换电只能给蔚来车主来用,虽然蔚来说换电技术是公开给其它企业的,但目前看不到其它车企真的基本蔚来换电平台开发的可能性。

这既有商业竞争上的考虑,也有换电模式对产品设计制约的考虑 —— 蔚来的通用电池包不算小,所以ES8、ES6、ET7都是大车,ET5算是中等尺寸的车但是很宽,这样的车一般定价都不会低。蔚来品牌可以撑得起这个价格,其它自主品牌车企有信心撑起这个价格吗?

所以,蔚来换电成功≠换电模式崛起。

[威武]2. 蔚来换电有可能服务于全行业吗
中石化与蔚来展开了合作,一年合作建立了175年换电站,可以说双方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图1】

显然,中石化搞这些事情肯定不是为蔚来锦上添花的,而是想借这个契机将「加油站」转化为「综合补能站」 —— 既能加油,也能充电、换电、加氢,以确保自己在中国双碳战略中不掉队。

但是,怎么才能将蔚来换电推广给全行业? 在推广过程中,中石化与蔚来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这一切变数很大,我们不好估计。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只能说:蔚来换电成功≠换电模式崛起。

[威武]3. 换电的根本优势是什么?
提起换电优势,我们想的是场景4与5的便利:就像加油一样的3分钟换电,比充电1小时方便多了。此外,还避免了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对电容量的要求低。【图2】

实际上,这点优势超快充也能实现,比如即将发布的小鹏G9,基于800V平台可以实现5分钟充200公里。实际上,充电功率达到400kW这个水平之后,换电/充电是3分钟还是10分钟,对消费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了,除非你正在跑F1。

480kW对电网的冲击是很大的,这点劣势怎么破? 自建储能可以破:储能电池平时充电就行,这和换电电池仓库平时慢充是差不多的。【图3】

所以,将目光往未来看个两三年,补能速度并不是换电的根本优势。如果只关注补能速度,就会觉得换电没有前途,超充一统江湖。

换电的根本优势是什么呢? 需要从宁德时代发布的换电品牌EVOGO和「巧克力换电块」上寻找答案。

宁德换电的主要意义在于「可掰开可组合」。【图4】

为什么说「可掰开可组合」非常重要,因为它指出了电动汽车的一个根本问题:一个80度电的长续航电动车,其中前26度是高频使用的电,中间26度是低频使用的电,后26度是应急使用的电。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前26度最值钱,但后52度又不得不买。从产品角度来讲,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是前26/52度电,但26度电池的重量每时每刻都在承担着。

总结一下这种「可掰开可组合」换电模式的意义:

- 消费者角度:只需要花一半的电池钱,就可以满足日常短途通勤+偶尔长途自驾的全部需求。
- 行业角度:车重降低20%,相当于碳减排20%,这么大的收益,光从电机效率上是扣不回来的;降低了全行业的锂资源消耗,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这才是换电模式的根本意义,也是充电模式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图5】

[威武]4. 换电的根本劣势是什么?
考虑换电的根本劣势,我们需要做一个思想试验: 假设宁德时代的EVOGO「巧克力换电块」已经搞成功了,那是不是所有车企都会选择兼容呢?

你的回答也许是肯定的。因为兼容了「巧克力换电块」,就意味着低成本实现了超快充、多了很多第三方换电站、降低了整车成本,这对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如果不兼容的话,可能就卖不出去了。【图6】

我们不只能看到好处,还要看到代价:无法采用液冷、整包能量密度较低、无法采用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

总体来说,就是采用「巧克力电池包」不利于打造极致的产品,因而不适用于头部车企。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的极致是相对而言的,「巧克力电池包」的技术本身并不差,只是不极致:

- 能量密度高:在可掰开、可灵活组合的前提下,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体积能量密度高达325Wh/L,性能表现非常优秀!—— 可以查一下,2022年的一些电动车能量密度还不到160Wh/kg。

- CTP技术:能实现这么高的能量密度,离不开宁德时代的CTP(Cell to Pack)技术 —— 电芯直接组成电池包,省去了模组(Module)这一步。

- 无线BMS技术:这项前沿技术使换电块外部只有高压正负接口,提高插拔部件的可靠性。另外一家用上无线BMS技术的就是凯迪拉克Lyriq,但不像「巧克力换电块」可以把这项技术的优势发挥得这么彻底。

还有一个额外的代价,目前还没显现出来:选择了换电,就拒绝了「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路线。

特斯拉 Structure Battery【图7】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就算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的换电模式做成功了,也不可能一统江湖。那时候的电动车,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 追求极致的集成化:采用「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降低车重、提升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打造极致的车型。因为电池包比较贵,所以相对来说更适合做中高端车型。

- 追求极致的灵活性:采用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平时只装一块电池,长途装三块电池,既省钱又灵活,换电也方便,追求极致的经济性,相对来说更适合做平价家用车型

注意,以上这种假设,是基于宁德时代EVOGO能做成功。现在它才刚刚起步,而且在to C领域也没有成功的经验,未来能不能搞成功还很难讲。

如果搞不成的话,将来的格局很可能是蔚来换电一枝独秀,网约车出租车换电有一席之地,其它私家电动车全部充电模式。所以说:充电逐渐成熟,换电拼死一搏。

[威武]二、商用车:重卡虽少但重要,氢能与换电在角逐
商用的种类特别多,微卡、轻卡、皮卡、客车、重卡。除重卡外,其它几种类型的电动化路线都很显然:纯电+充电。【图8】

从绝对数量上来说,重卡也不多,但不可轻视:商用车碳排放占所有车的64.6%,而重卡占商用车83.5%。也就是说,这1000多万辆重卡的碳排放,比所有轿车SUV加起来还多!

解决了重卡的新能源问题,就建成了汽车电动化的半壁江山啊。

重卡的充电模式存在难以解决的难题:【图9】

- 充电时间:乘用车90%的时间都是闲置的,大部分情况下搁家里慢慢充就行;商用客车、轻卡也不需要24小时连轴跑。重卡不行,一般是两班倒不停地开,要是充个10小时的电,相当于运力减一半,划不来啊!麦肯锡出过一个报告,说德国纯电重卡充电比换电好,主要是国情不一样,他们国土面积小,重卡不是两班倒。

大电池占用运力、成本高:电动乘用车2吨重,坐人载货最多400公斤;重卡不一样,装个几十吨货拉走,这就需要超级大的电池。但电池本身也重,占用运气,赚钱效率又低了;电池也贵,初期成本高,也更难赚钱。

- 路线固定:重卡一般就在干线上跑,不进城市,所以这降低了对加氢站、换电站的选址要求。
考虑到锂电技术再有大突破很困难,所以氢燃料电池重卡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换个角度,氢能和燃油的属性相似,就凭这一点,锂电池是很难追上能量密度的,这也就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重卡领域的不败之地:

氢燃料电池立于不败之地,换电重卡能吃掉多少份额,要看它在十四五规划的五年间都取得多大进展了。【图10】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氢能与纯电之争,主要只体现在重卡领域了。

有人说特斯拉Semitruck满载36吨的续航800公里,充电30分钟可以600公里。这听起来也很不错,为啥咱们不走这个路线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没仔细研究,大体估摸着应该是成本、安全性、充电电网冲击待方面存在困难。有空再研究吧!本文就不展开了。

[威武]小结

- 乘用车领域:充电技术逐渐完善,立于不败之地;蔚来换电只是企业行为,难以拓展为全行业;宁德换电对行业有意义,但起步较晚能否做成需要观察。

- 商用车领域:聚焦到重卡领域,充电重卡存在困难,氢能重卡立于不败之地,换电重卡在未来5年努力发展,争取份额。
#微博新知博主##车圈新星驾到#

这次发布会的重头戏毫无疑问是Mate Xs2,全新的折叠外屏手机,售价仅为9999起。

从价格来说,Mate Xs2和目前行业主流产品保持一致,大幅度低于Mate X2,整体的硬件配置,尤其是相机配置上,是低于Mate X2的。

但很显然,这个配置选择其实是取舍的结果,而不是定位的变化,一个相对均衡的配置选择所带来的是,Mate Xs2大幅度减轻和减薄的设计。

255g的重量,5.4mm的展开态下的厚度,约11mm的折叠态下的厚度,这意味着,从Mate Xs2开始,折叠屏手机真正开始进入正常手机的形态范畴了,而重量和厚度,恰恰是目前折叠屏手机日常使用中最大的痛点。

作为长期使用过折叠屏手机的人,对这一点的感知尤为深刻,近300g的重量和15mm的厚度所带来的日常压迫感,这要比其他所有的特性感知都要强。

以及,这台机子的电池容量还是做到了4880mAh,这个点其实很重要,续航是手机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于Mate Xs2这种主打商务办公的产品来说,更是如此。

重量的大幅度的降低,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理由:外折屏天然少一块屏幕,由此带来的元器件重量的降低和空间的节省;大量高强度轻质材料的应用,在保障性能指标的同时,减低重量;以及整体配置的均衡性选择。

自手机向移动终端转变之后,手机设计的最基本矛盾是终端对于大屏的需求和移动对于便携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全面屏,就是这个矛盾制约下手机发展的一个结果,而折叠屏是另一个。

这个基础逻辑的解决是手机产品形态最基础的判断标准,这个事儿做好了,然后我们才能继续去谈其他的东西,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手机发展方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折叠屏手机的重量和厚度进入正常的产品形态之后,某种意义上扫清了它大范围普及的一个核心障碍点。

外屏的形态特点,使得其在厚度和重量控制上是具有天然优势的,但各家主流选择依然是内折,为什么?

因为可靠性保障。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在Mate X2s预热内折屏的时候提出来的:

但为什么Mate X各方面的优秀方案在X2上却被放弃了,转向了内折?
理由其实就一个,屏幕防护,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怎么保障?
这个事儿在当初是无法解决的,这也是Mate X最核心的痛点。
所以对于Mate Xs2来说,这才是真正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的问题,也是这台机子最核心的看点。
所以从Mate X到Mate Xs2,中间隔了三年。
这三年里,华为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不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也不需要知道。
只要这个事儿能够解决,那么Mate Xs2毫无疑问又是一台默秒全的机子,一台降维打击,把现在所有的折叠屏手机按在地上摩擦的机子。
但如果这个事儿解决不好,那这台机子我个人觉得就危险了。
外折如果能够解决掉可靠性问题,一定是比内折更优秀的方案,因为少了一块屏幕,因为不需要在屏幕内部预留水滴铰链的容纳空间,它天然的堆叠优势,对于折叠屏这样堆叠才是最大考验的产品,是代差的优势。

现在,华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一个是整机的可靠性设计;另一个是全新的保护壳。

设计上,一方面是铰链设计的持续改进,由此带来的整机的可靠性的全面提升。

而铰链设计优化的另一个好处是折痕的继续优化,在发布会上华为给出了Mate Xs2和Galaxy Fold3之间的折痕对比,可以说相当明显了。

以及,屏幕本身的结构设计变化,华为吸取汽车防撞结构设计的特点,行业首创了符合强化结构屏幕,在屏幕显示层之上,设置了阻隔层、缓冲层和保护层,三层结构,以提升屏幕的抗跌落能力。

以及,华为配合发布了全新的保护壳,在折叠态下,这块保护壳可以包裹屏幕的侧边部分,让折叠屏手机处于一个传统直板手机的安全状态下,一次来提升日常使用的可靠性。

这个点并不是特别显眼,但却十分重要,基本上是能够消除用户日常使用的一个核心顾虑的。

当然,关于可靠性部分,以上分析是基于发布会信息分析的,至于具体日常使用中,其可靠性到底如何,还有待检验。

基本上来说,如果可靠性不成问题,那么Mate Xs2应该就是目前市场上,最有购买价值的折叠屏手机了,相较之下,9999的售价其实不重要。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生态决定体验,折叠屏整体的应用生态能够真正配合“竖向空间相对不足,横向空间相对富余”,要么整个安卓生态对折叠屏进行兼容,要么重开一套体系。这个事儿,靠vivo,包括OPPO、荣耀和小米是完不成的。

在Mate Xs2上有这么一个细节,APP适配问题,折叠屏手机沿用的是传统直板手机的应用,而传统直板手机的应用布局是固定比例的,当手机展开之后,直板手机的布局画面会被直接裁切放大,导致的结果是,大屏显示的内容不是更多了,而是更少了。

而在华为鸿蒙系统上,有一个关键点,APP的一次设计,多端适配,针对不同的屏幕尺寸和比例,应用布局自动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屏幕。

而现在,这个能力发挥威力的时候来了,因为应用界面本身的自适应调整,直接解决掉了这个问题。如果把折叠屏手机当主力机用过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软件适配带来的体验问题,有多烦人。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华为给Mate Xs2适配了一根触控笔:

恰好,前几天某厂跟我做折叠屏调研的时候,我专门提到了这个点。

因为折叠屏面解决的核心痛点其实是轻办公,面对的主流人群是商务人士,在更大的屏幕下,触控笔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提升点,尤其是配合华为笔记软件生态的持续提升,这个点尤为重要。

老实说,对于这台机子,我个人觉得是符合预期的,现阶段也的确只有华为能够做出这样的产品了吧?

9999的定价,华为应该是冲着走量去的,如果这台机子的备货充足,那么它的销量应该会有一个新的爆发了。

前几天余总说,华为的供应链问题正在解决,华为手机业务会快速回归的,我相信,Mate Xs2会是一个重要起点。

#微博新知博主#

【因城施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放松,开发商却选择“摆烂”了】首言
当下的楼市正在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困难,不仅仅只是房地产商的压力巨大,同样城市的施政主体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上升压力,也正是在这般情况之下,对于楼市的调控愈发的紧张,势必也会导致这一情况进一步的加剧,所以因城施策的措施,让很多楼市加大了调控开放的尺度,甚至这些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市场的预期,从郑州、哈尔滨在到福州,甚至兰州这些城市,从取消限购限贷,一直到最后全面开放购买,无一不在预示着楼市的糟糕情况。

各个城市的楼市现状
各地方政府之所以会选择积极救市开放政策,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楼市遇冷,一旦房子遇冷,那么影响的便是城市的消费,在地方产业当中,房企这个领域它所包含的不仅仅只是单一的领域,它甚至包含了中介,施工、家电、建材物业,这些行业都与楼市紧密相连,当楼市出现任何问题,也意味着这些产业将会遭受到巨大的影响,其次便是房子的销售情况的好坏,影响到了开发商是否愿意拿地,当拿地的意愿受到影响之后,最终影响的便是政府的资金收入。

最终也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这两个原因来,将研究的范围扩展至全国31个城市省市的核心城市的话,就会发现即便是人口流入在增加,但是开发商想拿地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的高,尤其是对于销售端的一些政策开放,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楼市会出现进一步的失控,尤其是石家庄,其土地拍卖的数据是非常差,而更糟糕的是,这座城市对于卖地的依赖度却很高,其次再以销售和拿地两方面来看的话,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中金数据,从去年四季度到当下,50个重点城市跌幅全部超过30%,尤其是今年的第2个月和第3个月,同比跌幅更是已经扩大至37%~51%,无论是同比跌幅还是环比跌幅,当下的新房销售都已经处在了历史的最低水平,从在拿地方面上看,根据广发固收所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1季度土地出让金为5629亿元,同比下滑57%,尤其是在3月份的时候,出让金只有1908亿元,同比下滑更是高达58%。

各地政府放松政策
仅3月份只有超一线城市的出让金是处于正增长阶段,而多达二十多个省,其卖地的跌幅都已经高过50%,虽然因为春节的缘故,导致跌幅有所起伏,但是如此高的跌幅程度也是让很多人都能够明白其背后意味着什么,尤其是3月份的时候,各地的调控都已经积极放开,首付以及利率也开始同步下降,但是土地拍卖的出让金依旧还是下降6成左右,一边是楼市调控的大幅度开放,另一方面则是卖地与卖房的数据在不断的下降。

两个完全极端的画面,最终形成了当下的楼市,如今的开发者甚至都已经从躺平发展成为摆烂了,如果将房地产市场看做一条产业链的话,那么土地出让便是上游,而开发商则是中游,而购房者则是下游,然而在当下,中下游的处境却十分的糟糕,首先是中游开发商,事实上,当下的开发商并非是限购和限售导致的他们压力倍增,而是因为现金流的短缺所导致的,在过去的半年之间,各大房企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即便是三道红线以及他们的销售规模,甚至是财务稳健的房企巨头,他们依然还面临着拖欠工程款,以及债券违约等情况,中泰证券的产业更是声称,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型的房企,相比于销售水平的土地储备程度,他们都处于201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去年到现在,并没并非是没有任何的救市举措,比如并购贷,让银行将钱贷给央企及国企,用来收购优质民企的出险项目。

开放商选择“摆烂”
然而这些钱发下去之后,手中有大量资金的房企们却发现,与其收购那些股权纠缠不清,流程复杂,且没有任何利润的项目,还不如去市场拿地,当下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拍地,纷纷降低保证金,调高了限价,大把的核心区域优质土地开始公开出来挂卖,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房企都不愿意收购那些有暴雷风险的民企项目,当资金无法进入到民企开发商的手中的时候,最终等待他们的便是躺平和摆烂。

对于这一些已经决定摆烂的房企而言,能否拿地就不再重要,是否将房子交付出去都是问题了,当下楼市所面临的困境,更多的还是因为楼市的突然遇冷所造就的,以至于很多城市以及开发商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这场危机,地方政府试图通过降低首付以及利率,来刺激购房者的购房意愿,限购及限售的开放,更是试图让炒房客能够再次进入到房地产当中刺激经济,只是当下的楼市背景是复杂且多变的,注定了历史也不会再次重演。

房企的三道金融红线,银行的两条限贷红线,二手房的指导价格,各大城市调控的针对性,使得楼市过热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如今房地产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历史当中从未出现过的,也正是因为在历史当中从未出现过的,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一家房地产,有足够的经验去应对这场危机,即便是像深圳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国际化的大都市也不可避免的会陷入到这场危机当中,不过相比于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城市而言。

小结
超一线的城市,他们的应对手段相对较为从容一些,尤其是调控更多的还是从12线城市开始,最终向三四线城市辐射开来,三四线城市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事实上一二线城市曾经已经经历过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三四线城市的压力相比一二线城市实质上只会多不会少,这个时代当中,住房不炒市已经是主基调,只有当房子回归到他的本质,回归到他的居住属性当中的时候,房地产的寒冬才会过去,楼市的春天才会迎来发展,然而在当下,很多房地产或许都不会等到这一天的到来,便被早早的淘汰出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这几天我真的每天都超级激动啊!!!崽崽们真的太棒啦!昨天看纪录片的时候觉得韩文版的《无尽的冒险》也超好听的,所以就翻译了副歌部分:????????????
  • 【读图春耕:广西各地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繁忙景象】时下,正值春茶采摘时节。在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园,工人们开始采摘新一年的春茶。眼下正是草莓收获季节,不少游
  • #刘宇宁央视元宵晚会# |#刘宇宁新歌少有人走的路# |#摩登兄弟[超话]# 22/2/15 诶嘿老大!元宵节快乐啊 @摩登兄弟刘宇宁 晚上自己动手搓了汤
  • 「可可爱爱の日常生活碎片」 ❶有酒有肉小神仙 ❷尽量开心尽量早睡 ❸别急在变好 ❹“好多话想说好多话没说好多话不能说.” ❺ʚΐɞ
  • 【有毒!《我真的不是女神》这部漫画超级好看】简介:远古文明陨落而被封印,现代人类找到了一块神秘的石碑以及一个沉睡数万年的男性人形生物,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开发出百
  • 【拍婴 】 此拍婴招财异性缘非常强大! 功效非常给力!拍婴除了可以强招异性及财运外,诚心配戴必定对妳有大大的帮助。用途主要是提升正、偏及撗财运,以及爱情、人缘运
  • 【抗疫日记 | 坚持,为了热爱的这片土地】“疫情期间,你最想念的事情是什么呢?我想,我最想念的是以前平凡的生活。”呼和浩特本轮疫情期间,有无数赛罕人不畏艰险、挺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互动指路别带别带hui字 不吞必hui]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或许都不尽相同,但我相信
  • 那年的那天的天很晴我们坐在秋千上看美丽的风景就像你动人的眼睛清澈透明勾住树边的蜻蜓扬起秋风的约定那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打响了屋檐下的风铃似夜晚满天的繁星遥远空灵惊扰
  • 今天幻小方给大家带来一波来自上海office的分享~ 位于黄浦江畔,办公环境绝佳[爱你][爱你][爱你] 早中餐+下午茶,office还有无限零食饮料[打cal
  • 收到了风宝@起风了丨唯努力生存 的可爱礼物,好开心好可爱! 风宝这只掉毛又经常掉小珍珠的小猫咪啊,看起来小珍珠掉的很多,但是每次掉小珍珠就像真正的珍珠生产一样,
  • 刹那间 你在书中读到某段话 让你瞬间共鸣 连灵魂颤抖不觉 也让你很自然的 去整理自己内心的糟粕 升华一次生命中的成长 恍然觉悟… 原来当时那么多的困惑 其实是庸
  • #比特币#3月已至,币圈本月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值得各位朋友关注。在这里我们需要重点关注3月15日至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会议是全年最受瞩目的大事件。因为
  • #悠塔[超话]##瘦身创业威:15048564124# 意向呆梨存在顾虑 ❷小呆梨也一视同仁吗? 直接给你百分之二百肯定: 所有级别一视同仁 不存在因为业绩
  • #939新闻速递# 【教你学打安全结,海曙消防宣传月启动】 11月9日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海曙区在天一广场举行“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也拉开了今年
  • #究竟什么是有效敷面膜# 我觉着吧,面膜敷了个寂寞的最主要原因是肤质不对口以及使用方式不对,而且我们还不能小看,因为长此以往,可能就变成了“反向护肤”。 像之前
  • #准宝日记# 小准儿一岁半啦! 从怀孕开始就在担心的疫情现在依然弄得人心惶惶,此刻小区的楼下已经被围了起来,第一次感觉疫情离自己如此近。有时候想想真的很抱歉没有
  • ⁠【新人直升V⁠IP-买VG享关⁠爱好礼-明星推荐】 ⁠明星熬⁠夜⁠录⁠⁠节目是常⁠态,但为⁠什么他们皮肤还⁠⁠⁠是这么好?除了
  • 两大核心因伤缺阵湖人收视创詹皇加盟后新低#戴维斯# #詹姆斯# 戴维斯(Anthony Davis)长期缺阵,就连铁打的詹姆斯(LeBron James)近
  • 日本凶宅试住员:日本有一些奇葩职业,凶宅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在家中逝世,不管什么原因吧,总归是不太吉利的,尤其是日本这种对于鬼神之说比较敏感的,别说卖房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