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育“新麦”,“新麦”破魔咒】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6月1日上午,在位于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的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新乡综合试验站、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300亩“新麦26”示范基地,来自河南省种子站、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农科院的专家站在“新麦26”300亩示范基地地头,共同见证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测产结果——

  依据国家原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办法,专家组在“新麦26”示范基地随机选择了10个样点,根据调查的亩穗数、穗粒数和“新麦26”常年千粒重等指标计算,“新麦26”亩产量达到765.26公斤!

  当专家验收组组长、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高声宣布这一结果后,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河南日报》6月10日版样

优质 细数“新麦26”究竟有多牛

  由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新麦26”,是2019年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国内仅有的4个超强筋小麦品种之一,也是我国黄淮南部麦区唯一的超强筋小麦品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适合生产优质面包粉、优质饺子粉、优质拉面粉、优质面条专用粉的优质强筋小麦市场需求迫切,而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

  黄淮南部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小麦调出区和优质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在国家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攻关,突破关键技术,选育出的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于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品质指标不高、品质稳定性较差且产量水平普遍较低的“卡脖子”难题。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2019年6月7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在辉县冀屯镇麻小营村进行“新麦26”实打验收

  据介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评定标准中有个重要指标,看面团稳定时间。一般超过10分钟就被认定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而“新麦26”可达20至50分钟,堪称“超强筋”。2019年9月,“新麦26”被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评定为“超强筋、面包、面条”兼用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效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自2010年审定以来,“新麦26”目前已推广了12年。据2021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种交会上公布的数据:“新麦26”被列为全国推广面积十大品种,“新麦26”排第7位,而在强筋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全国排名第1位。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891万亩。

  由于“新麦26”突出的优质强筋特性和优良的综合性状,被国内众多育种单位作为骨干亲本,已育成新品种17个,新品系33个,形成了家族庞大的“新麦超级群”。特别是“新麦45”,高强筋、综合抗病性好,矮秆抗倒、高产稳产,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

高产 打破“魔咒”鱼和熊掌能兼得

  小麦育种长期以来有个“魔咒”,即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新麦26”却做到不仅优质,还高产稳产。

  “没想到去年晚播半个月,今年产量还能这么高!‘新麦26’每公斤比普通小麦高0.3元,一亩地高出近200元,我这300亩地增收6万元不是问题!”平陵村“新麦26”示范基地种植户马富国高兴地说,2019年,他试种了200亩“新麦26”,收获时发现不仅产量高,还能卖上高价。如今,他将流转的600亩地全种上了“新麦26”。

  “通常规律是优质品种不高产,但‘新麦26’产量却不低,与普通小麦品种产量相当,每亩基本稳定在1200斤至1500斤之间。”在新乡县大召营镇李唐马村“新麦26”种植示范基地,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军,结合自己多年种植推广“新麦26”的体会说,到目前为止,所有审定和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没有任何品种能在综合品质方面超越“新麦26”。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今年3月,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左二)和科技人员在新乡县茁壮种业“新麦26”种植基地指导农户进行春季麦田管理

  “新麦26”如何打破优质不高产的魔咒?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说,该所采用“确保群体,增加粒数,提高库容、协调源库关系”综合选择技术,实现高产稳产,破解了“新麦26”选育的高产难题。同时,利用常规育种与生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新麦26”的超强筋品质特性,解决了小麦品质和产量难以协同改良的重大技术难题。

  据新乡市农科院院长杨海峰介绍,近年来,该院建立“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多主体合作的一体化推广模式,拉动了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缓解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高效 大户“马百万”大赞农科院

  5月31日,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专项——“新麦”系列优质强筋品种观摩现场,省、市农科院专家和当地小麦示范县相关技术人员、种粮大户、企业负责人,参观了新乡县任小营“新麦45”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后,种粮大户马有永成了被追捧的“明星”,大家纷纷加他微信。因为种粮年收入几百万元,马有永也被大家开玩笑称为“马百万”。

  “省、市农科院就是我的贵人!我要跟农科院长期合作,我愿意尝试种植农科院所有的新品种。”马有永激动地说:“从新麦9号到‘新麦45’,我跟新乡市农科院已经合作18年。‘新麦26’和‘新麦45’的商品粮价格每斤要比普通麦高0.1到0.15元。我有5000亩地,每年可生产300万公斤麦种,今年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2元,仅此我就能多收入100多万元!”

  据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反映,在普通中筋小麦中搭配10%~20%的“新麦26”或“新麦45”,就可生产出优质烩面粉、拉面粉等;在普通中筋品种中搭配40%~70%的“新麦26”或“新麦45”,则可生产出中高档面包粉。蒋志凯说,为显著提高制粉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该院还专门研究集成了“新麦26”“新麦45”配麦配粉技术规程。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新麦26”丰收,种植户史建保笑开颜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面粉生产企业,我们对小麦的品质十分挑剔。过去所需的优质小麦只能依靠进口,自从用了新麦系列品种后,不仅完全取代了进口,而且各项主要品质指标都优于进口小麦。”五得利集团新乡面粉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于涛说,尽管“新麦”品种每公斤比其他普通中筋品种价格高出约0.3元,但该企业需求量逐年递增,去年购进“新麦26”5.5万吨,今年准备再“抢购”6万吨。

  如今,新麦系列已成为五得利、中粮、益海嘉里、香港南顺(山东)、陕西老牛、河北金沙河等大型制粉企业高端面包粉生产的理想原料和增筋增效、配麦配粉的骨干供给品种,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优质化。

新观|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南优质粮”

  “新麦26”的最新测产结果令人振奋。振奋不仅仅因为它的高产稳产,还因为它的出身——“级别”较低的地市级农科院;还因为它的主要品质指标都优于进口品种,结束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强筋当中谁最强?“新麦26”是“标杆”。

  民以食为天。国人餐桌上,除了馒头面条,也要有饺子面包。“中国碗”不仅要盛满“中国粮”,还要多盛品质高的中国粮!

牛!“新麦”让“中国碗”盛更多“优质河南粮”

封丘黄河滩区,母亲河畔麦浪金黄

  如何确保小麦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企业效益更好、粮食安全更稳,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粮食科技的“芯片”是良种。被誉为豫北粮仓的新乡,盛产“中国第一麦”,还育出了“百农”“新麦”等一系列在国内叫得响的知名小麦品种。

  尤其是“中原农谷”加持,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必将为河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粮安天下中原担当的重要举措。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大批农业科研人员的坚守和耕耘,我们的“中国碗”里一定能装更多“河南优质粮”。

强筋当中谁最强 “新麦26”是“标杆”

  “‘新麦26’是公认的强筋小麦‘标杆’‘试金石’!今天(6月1日)的测产既刷新了‘新麦26’的高产纪录,也引领了中原、黄淮优质强筋小麦的高产稳产纪录。在去年受汛情影响、新乡小麦普遍晚播的不利影响下,人努力、天帮忙,通过科技加持,‘新麦26’实现了超常丰收!”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

  “从现场验收情况来看,这个产量实现了‘新麦26’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晨阳

  “‘新麦26’品质稳定,不管是在河南省还是黄淮地区种植,品质都达到了优质强筋一级标准,是当前优质麦的标杆产品,为引领全国优质小麦育种发挥了主导作用。”

  ——省种子站研究员周继泽

  “‘新麦26’品质优良,产量突出,企业认可!下一步希望能通过品种引领、技术支撑,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四大目标,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企业增效。”

  ——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向东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小麦品质提升和纹枯病抗性改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4月,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组织以赵振东院士为组长,张新友院士、许为钢研究员为副组长,郭天财、王清连、茹振钢、尹成华等专家为委员的评价委员会,对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优质超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6’选育与应用”成果如是评价。

#喜迎党代会建设新甘肃# 【喜迎甘肃省十四次党代会】皋兰县:​提档升级 加快步伐

这几天张秀丽有点小忙。合作社2座西红柿大棚需尽快清棚,她和龚成花等工友要抓紧清秧,接下来还要施肥、旋耕、浇水、闷棚、种下一茬西红柿,另外3座大棚的西红柿则正在盛产期,每天都要采摘并完成直销、订销或网销。苏义刚也挺忙。5月23日是合作社1500亩玉米种植结束的日子,连续几天为了赶农时,他每天早上7点就和十几个工友前往和平村上工,配合两台施肥铺膜播种一体机全力“开战”,晚上还得回来驻守大棚。

五年来,皋兰县全面小康顺利实现,项目建设强劲有力,三次产业提档升级,现代农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蓬勃发展

合作社让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增收

在皋兰县石洞镇丰水村,张秀丽家庭十分励志,称得上是个传奇。从2014年起每年的200多天里,除中午休息3个小时外,早上7点至下午6点,张秀丽都会在同村的皋兰方常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方常合作社”)上工,精心管护5座大棚的西红柿,丈夫魏列俭则在农忙间隙来合作社打短工。七年多时间里,夫妻俩依靠每年在合作社赚来的3万多元,顺利供4个孩子读完大学本科。

相较而言,龚成花距合作社更近一些,每天走路10分钟就能到。最近她和丈夫魏列贞几乎一起上工,到了合作社她和张秀丽搭档采摘西红柿,丈夫则维修羊圈。很多时候,这两对夫妻档成为合作社的一道风景。

邻村60多岁的苏义刚已很难找到工作,几经介绍后来到方常合作社务工。在合作社,苏义刚是个“自由人”,每天哪里有活就去哪儿打工,每晚则驻守在合作社。

“现在家里的经济负担挺重,不敢想象如果没在合作社上班会是啥样子。我们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还能照看家里,真的是特别好。”张秀丽这样认为,龚成花和苏义刚也是。

方常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位于皋兰县石洞镇丰水村,投资1400万元,现有固定员工10人、社员109户,高师专家4人,已流转土地2320亩地(其中2000亩是撂荒地)。合作社驻地占地150亩,主打休闲农业,院子里有花有草,有亭子,有观赏鱼塘,有已经开始结果的280棵西梅,还有23间可供吃饭、住宿、娱乐的接待房间。驻地之外,除5座日光温室大棚种西红柿、100座高架大棚种水果玉米、上千亩地种大田、饲草玉米及养殖460只湖羊外,合作社还承接皋兰县5000亩地农机托管(耕、种、防、收一体)和每年的上千吨小麦及玉米秸秆回收利用。

如今,作为省级合作社和皋兰县规模最大的农民合作社之一,方常合作社已带动诸如张秀丽这样的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长期务工等稳定增收,带动数百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每年近万次的用工增收。

“现在有一连串的政策红利,有稳定的农产品销路,相信合作社一定能不断发展壮大,自然也一定能带动更多农户致富。”方常合作社负责人杨建军和郑方信心十足。而合作社这种蓬勃发展势头,也是整个皋兰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提档升级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五年,皋兰县各项事业都取得突出成绩,且正在全速提档升级。

五年来,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皋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16户27847人全部脱贫,32个建档立卡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县顺利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持续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接续推进“三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移,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2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扶贫项目797项,实现小康村全覆盖,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安全住房覆盖率、行政村道路硬化亮化率均达到100%。

五年来,皋兰县累计引进碧桂园·公园上城、丰恩现代物流园等招商引资项目118个,合同引资达到539亿元,到位资金281亿元。组织实施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和500万元以上政策性项目310个,建成170个,累计完成投资341.9亿元。累计投资30亿元,建成黑石工业园铁路专用线、县城区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项目50项,三川口工业园区被纳入省级园区,黑石工业园区被纳入市级园区,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到300家,园区税收占全县税收的80%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年来,皋兰县现代农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兰州白兰瓜”“禾尚头小麦”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什川软儿梨”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产品。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0家,畜禽年出栏86万头(只)。实施重点工业项目79个,初步形成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绿色冶金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引进实施大型商贸物流项目32个,培育汇金购物广场、亿家尚街等综合性商业集群9个,限上商贸企业达到51家,实现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全覆盖。

大力投入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五年,皋兰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21.3%提高到51.1%,县城建成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城乡路网通达通畅能力明显提升,市政道路总长达到28.8公里,新改建各类农村公路289.5公里。实现城乡稳定供水,新建供水主管道253.6公里。县城排污排水能力大幅提高,雨水管道总长达到27.9公里,污水管道总长达到23.2公里,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累计投入5.8亿元,顺利创建全国第一批、全省唯一一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成美丽乡村27个、环境整洁村24个,精致皋兰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留住了更多乡愁。

在民生方面,皋兰县投入1.3亿元,实施卫生基础设施项目10项,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县妇幼保健院和6个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57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规范标准。完成县图书馆、文化馆国家三级馆改造提升,建成并开放皋兰书院、非遗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场馆。全县57个行政村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来源:兰州晚报)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优梵[超话]##创业##微商##慕诺#做梦大王代理到底赚不赚钱⁉️我唐兮日收款4️⃣3️⃣7️⃣8️⃣一天收几千块钱是我们的日常 孙子辈代理一天也收一千多公司
  • 目前旅游领域非法金融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会员卡游。这三种“旅游服务”实则非法集资】 近来,旅游市场出现了以旅游服务项目为名的非法集资行为。
  • #情感[超话]#你以为你可以挣钱养她,让她在家做你的全职太太,其实那是你的自私。2..你懂我奇奇怪怪,我陪你可可爱爱3.开开心心 不动脑筋4.没心没肺 快乐加倍
  • 真的服了我爸妈了,我本来下礼拜去多伦多待到三月份回国,然后我爸妈突然担心疫情了让我这个月底回,要不是我23号要去打HPV疫苗第三针她们恨不得让我明天就回[允悲]
  • ”其实这类的事情并不少见,早前其同行杨璐也在节目中讲述过自己的遭遇:做艺人助理的时候,因为出差时帮前辈拎了东西,就被艺人叫到房间里大骂。但比明星更不容易的,是其
  •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 本想安稳度日的苏子余叹口气…… 是你们逼我的! 本想安稳度日的苏子余叹口气…… 是你们逼我的!
  • 【数字园区|​探访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雅鱼到雅云,一座数字新城的诞生】#怡心湖论坛中国西部数字经济大会#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两年来,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
  • 虽然很多时候只要进入工作状态,我就是个有点疯又有点强势的工作狂[笑cry]但不工作时的我…其实就是个贪吃又贪睡…爱撒娇爱浪漫…有点小迷糊还有点傻傻的一只小…哈哈
  • 很可惜这些明信片并没有被收到但也值得庆幸的是有些明信片是会有人去收的 #打足哈气跨过2021#这一季五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荒岛求生那一期,大家录制了一个通宵都很
  • 和玟星一起制作的妹妹们❤️Mirani+Seori 一起直播走起✔️星.ran.seori 采访Mirani和Seori一起!Solo艺人玟星Come back
  • U-Haul的报告显示,纵观全美50个州,单程租车搬迁进入一个州的人口数据,加州连续第二年垫底,伊利诺伊州排名第49位,这两个州也是U-Haul公司单程车辆收益
  • 与其说词中吸引我们的是江南水乡的桃花春水、烟雨迷蒙如诗如画的场景,还不如说吸引我们的是一蓑烟雨、从容自适、悠闲自得的渔父形象。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渔父从来就不是真正
  • 风冷式冷水机风冷式冷水机是冷水机型号之一,将常温的水通过冷水机的压缩机制冷到一定的温度以强化冷却模具或机器,作为单机使用,散热装置为内置之风扇,主要有三个相互
  • 好喜欢~@任嘉伦Allen他俩直播有点搞笑,看了一段,陈说他有个女性朋友追剧上头,之前对他不感冒好像不喜欢他,这里的表达和表情莫名喜感,可能有港普加持吧,每次看
  • 施工中,广厦公司并未遵守不得向建设方收取工程款和接收材料的约定,而是直接以甘肃六建名义从酒泉华裕公司、玉门城房公司领取了工程材料及款项共计324万元。根据甘肃六
  • 如果你的生活被焦虑和闹心充斥,不如用看看这本《我太难了》书中列举了116种令人困扰的日常,为101种心理困境提供建议,帮助每个人轻松面对有瑕疵的自己和糟心的生活
  • 。接触了画家、艺术老师、编辑、作家、诗人等。
  •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
  • 报道称,这是对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的常规潜艇订单交易成本膨胀的讽刺,后来澳大利亚反悔,撕毁了与法国的900亿澳元潜艇合同,转而从美国购买核动力潜艇。“今日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