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下定决心要分开了吗?他对我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2.是不是我的缘分,该不该继续坚持
如果以上都不是的话,就问一下我自己的缘分是什么时候出现,大概什么样子脾气性格
还有复合的概率,但是男女生的问题都有。男生感觉这段感觉很累,不舒心,两个人相处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方。女方太喜欢生活中的仪式感了,而且并不是那种有效沟通的人,有想法不说,自己憋着。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对比的心还很多。造成了男方压力很大。女方呢相对于更爱自己一些。其实真正的爱,并不是妥协对方,而是真正的可以接受对方的最低处,从而相互的扶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而不是另一方的出现提升了我们生活的条件,这个是不对的,最正确的方式,是与对方相处的舒心,可以从生活互相的鼓励,互相的引领,让彼此进步。换句话说呢,其实物质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条件,感情中更应该的去接受精神层面的相互依托。这种依托,是一种家的期盼感和幸福度。如果两个在一起,极度的消耗彼此,段时间看,或许能得到自己的满足,而从长时间的角度来思考,并不是长久之计。

男生有事儿确实做的不够优秀,但他已经很努力了。因为过去的家庭,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道指成很多的事情办的很不接地气。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说,人家的父母都没能在很久的时间改造好他,我们用短短的几年可以嘛?并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做不到,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对方能做到呢?并且要求的时候还是按照我们失败的经验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个不就是自欺欺人嘛?
所以说,感情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以后,才有资格的去要求别人。女生的相处方式,确实很极端的一个状态。你可以想想,如果你们两个换位的话,你能喜欢现在的自己嘛?
俩人吧对于感情,都不算是特别忠诚的人,算恋爱嘛?又不算。搭伙的感觉更多一些。这个就是俩人对于感情的不成熟。不能说望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但也差不太多。所以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我本芬芳》,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庭与婚姻的真实写照。在阅读过程中,我始终会把它视为杨本芬老师的自传——就像以《秋园》来讲述母亲的故事,这一次,她是以“惠才”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坦白说,这本书似乎没有《秋园》那般惊艳、严谨。虽然它的讲述是一如既往地真实、流畅、素朴,但总觉得缺少了某种新意、容量与力道;惠才这个人物仿佛也不及秋园那般惹喜,“惠才”之中,总是夹杂着些许愚痴、怨憎与妄想;甚至有一处用词还极为不妥,好像“万绿丛中的红”,明显地跳脱了整本书的背景(“老公”一词,绝对不是那个时代会有的称呼,出现在书中,明显不融)。

但其中最让读者不解的,还是那个年代之下的观念,以及观念之下的行为。关于书中的吕(惠才的伴侣),他的行为每每惹得骂声一片,很多读者认为他的品格堪比残渣;与此同时,惠才的反应也是引起纷纷的不解,为何面对这样的婚姻,她还能够坚守始终。

而我作为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面对书里书外强烈的反差,我想,那无疑是时代的脱节。不能说进步还是退步,只能说,跨越半个世纪,人们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都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婚姻,就是其中尤为明显的一种。

首先,吕的为人并没有大家所说的那么不堪。没错,在婚姻里,他显现出了各种自私、冷漠、计较。但是,且不论他对待外人并非如此,即使是对待惠才,也从无肢体暴力,甚至从无激烈的言语冲突。大家可能会不认同,认为婚姻的标准不该如此之低。但以那个时代来说,这种情形绝非罕见。对待妻子态度冷淡,仿佛是彼时男人的思想中普遍存在的封建残余,加之他的出身、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成人后又单身年久,骨子里还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文艺情结和虚荣懦弱……种种因素,形成了他并不可取的对于婚姻的态度。甚至说,就在他结婚的当时,还根本不懂得何所谓爱,更莫说婚姻的经营之道了。

再说惠才,她聪明贤惠、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温柔慈爱。可这位近乎完美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妻子,却仿佛总是遭受到命运的舛驳、生活的奚落。然而,人们对于婚姻的观念,或许会随着时代的更迭发生各种转变,但有些近乎真理的话语却显得要坚韧许多——看到惠才,我隐约更深一步体会了,什么叫作“性格决定命运”。没错,纵使你清晰所有的逻辑,衡量了所有的得失,可你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是这些选择构成了你人生的轨迹,而不是命运的规划将你按部就班地驱使。

惠才与吕,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他们只是性格不合,因而没能鲜明地激发出对方心里柔软的部分。若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就像书里的文枝,清晰透彻,从无纠结,在她面前,三言两语便能将惠才与吕的纷争拆解得七七八八。

如果再将视野拓放得更宽远些,二人之间,其实连“性格不合”的问题都不是,而是两个人都错赴了时代,错会了现实。

人的失落,少数源于外在的实际,多数源于内心的期许。两个人分别有着各自的文艺情结——惠才是一心求学,热爱写作,希望保有独立女性的自尊,并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吕是单身多年,洒脱不羁,热爱工作胜过热爱家庭,可对于某些生活细节,又秉持着艺术的高度和医学的严谨——所以婚姻过后,随之而来的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吃穿用度的规划、突发疾病的料理、夫妻双方的关怀、亲戚之间的走动,等等,一系列的现实,无论是接连发生,还是数者交错,都是足以将人消耗得精疲力尽的。这时,若是心中再有一些痴迷执着却不能立现的梦想,那无疑是平添欲火,火上浇油。所以,与其说惠才与吕的失望是来自于对方,莫不如说是时代的脚步、现实的发展,都未能随于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期许。

可这样的婚姻就全然不值圈点了吗?试想一下,若是我们面对一个不尽如意的伴侣,我们还能否始终如一地坚守、关切?我们是否有能力让自己持续地发热,直到温暖一颗麻木、冰冷的心?今天,且不说晚婚不婚主义者越来越多,即便是已婚的人,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麻木疏远者”远胜过“随着相处的年岁而愈发相依相惜者”吧?但惠才与吕不是,或者说,那个时代的夫妻大多都不是。就我所见证过的母亲一代、祖母一代的夫妻,或者专说妻子,她们往往更有毅力和耐心,去守护和探索一场甚至连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晰的婚姻。仿佛她们更加懂得,对方可不可爱是一回事,而自己会不会爱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纵使她们心中也充满了“愚痴、怨憎与妄想”,可她们依然竭尽所能地克制着自我的感受,来为婚姻这片或许贫瘠的土壤持续地供输着养分。哪怕直到晚年,这片土地才雨润风舒,初显肥沃;哪怕直到晚年,这片土地才草木苏生,开出花朵。

而说到花朵,我不禁想到这本书的书名。我想它应该不只是源于杨本芬老师的名字,应该也是老师送给每一位女性的极具深意的四个字——我本芬芳。

夫妻交流会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还不是老夫老妻,很多刚结婚几个月的人都会出现。

就是沟通很好,完成很差。

最简单例子:

让老公下班记得把衣服收回来。

衣服收回来了,但是,乱糟糟的堆在沙发上,根本不会叠好,就等着你叠。

还有更过分的:

衣服收了,

但是裤子和床单都在外面,没收。

你还不能说他,一说他就振振有词,你只说了要收衣服,没有要叠,没说要收裤子和床单。

这么说,你只会更生气。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我先说一个:不存在这个问题,但依旧吵架的家庭。

就是我爸妈。

我妈在家除了做饭几乎不做家务,其它家务全是我爸包揽,而且做饭也不是因为我爸不肯,他厨艺也是ok的,做菜挺好吃,只是我妈嫌弃他做饭滋味不够鲜美,尤其我回家我爸更是要靠边站,必须我妈露一手。

但他们两人依旧经常吵架。

因为我爸爱炫宝,爱啰嗦。

我妈爱睡懒觉,我爸早上基本5点就起床,开始打扫卫生,扫地拖地擦桌子做早饭,等我妈醒了就开始炫宝,数着手指开始说自己从早上起来做了多少件事情,多么勤快,对家里的贡献多么大。

我妈翻个白眼,说一句,玉米粥太稀了,下次注意点。

我爸看我妈没反应,就啰嗦的更厉害,更加卖力的数指头。

我妈听着觉得烦,就要骂他,了不起是吧,谁不会啊?

然后战争开始。

看上去似乎是我妈有过错,但实际上并不是都如此,还有一种吵架的场合:

我妈生病了,我爸鞍前马后的伺候,但不会给任何安慰和宽慰,反而看到我妈难受的样,上来嘲讽,哟,才这么点小病痛就不行啦,你也不行啊。

我妈气得破口大骂。

风水轮流转,我爸去体检,查到某个指标不正常,我们全家都吓坏了,医生说需要一周后复查,那一周我爸在家就是熊猫级别的待遇,整个人都沉默寡言再也不唠叨了,我妈不停安慰他没事的,过一周复查,一切正常,警报解除,他舒了口气跟我们大家说这一周过的可惨,平时力气很大去工地搬砖都没问题,这一周连提水都使不上劲。

我妈这时候立刻开始大声说,哦你也知道生病了心里难受,你生病全家哄着你,别人生病你咋就不能体会别人呢,就不能说几句好听话?

从我家的模式来反推呢,其实根源就在于:

夫妻双方的标准和需求不一样。

1,我妈并不认为做那么多家务是什么功劳。比如拖地,一天拖一次就可以了,但我爸是早中下午来三遍,这不仅不是功劳,反而是麻烦。

我妈需要的当然也有生病时候鞍前马后的伺候,但更需要的是情感抚慰,不用精通甜言蜜语,只要说两句好听话就行,但我爸给的永远是冷嘲热讽。

2,我爸认为夫妻=损友,好哥们不用来损还有啥好玩的?但老婆有事他是真的尽心尽力鞍前马后的伺候,在家里苦劳无数,坏就坏在他那张嘴上,重活累活干了,可没人喜欢他。

我爸喜欢损人,最重要的不是性格刻薄,而是心理长期的压抑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需求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求求你表扬我。

而且国内的婚姻关系有一个最矛盾的地方:

妻子的需求是直白的,容易被洞察。

丈夫的需求是委婉的,不肯直说,说出来丢面子,不够男子汉气概,有什么苦累都自己扛,表达出来太过娘娘腔,绝对不能对外人说。

所以丈夫的行为举止更古怪奇特,潜意识作祟之下,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毛病,但说话就是阴损难听。

所以我妈给我打电话,都是直接让我转告我爸以后说点好听话,不要整天唠叨了。
而我爸从来不给我打电话,都是我打,打了他也不说自己需求,从来不觉得有问题,只能靠我猜,我了解了他的童年,成长经历,奋斗经历,结合行为心理学潜意识,才能猜的比较准。

所以我家的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我让我妈以后不要对我爸的炫宝视而不见,夸奖两句,她说做不到,觉得恶心。
我让我爸以后不要光干活嘴巴损,说两句甜言蜜语,他也说做不到,觉得恶心。

我把两人叫一起,说你看,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你俩不先让步,永远解决不了。

两个人明白这个道理后,终于,我爸炫宝,我妈夸奖,我爸回一句夸奖和甜言蜜语。

他俩心满意足了。

我在旁边听着,觉得腻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美好的事就会发生。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 而我还是在平仄里迷失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已经入画的归途2016.6.29上午 松新原载《中国诗歌网》图片来自网络#护手油# 冬日正好,适合拥抱。-手是女人也是男人的
  • 陈晓旭爆火之后走到哪都有人叫她林黛玉,可毕彦君还只是一个四处找机会的演员,并且当时87年,思想没有那么开放,《红楼梦》里面林黛玉与贾宝玉的一些场景也被邻居嚼舌根
  • 负能量发现太多了,发一条激励自己的:最近实在是过于焦虑,然后发现焦虑来源其实都是因为过去的自己不努力,再加上感觉好像没有退路一样。因为如果真的要走Plan b的
  • 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
  • 好久没看过这么长篇幅的算是深度访谈,又能多多少少了解到杨紫老师最近的一个状态,我觉得贺顿真的对她帮助很大,让她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并且更加超然和洒脱。 在我看来
  • 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非已愿,看别人得到的容易,轮到自己却收获寥稀,经常是身心俱疲;人生到最后,一个字:淡。但我又有什么资格评判,读懂已是书中人,我也逃不掉。
  • 本书从18、19世纪商品经济发轫的欧洲入手,展现了消费主义、商业文化诞生和发展,并成为现代生活中心的过程,揭示了世界向消费社会的转变和商人权力的急剧上升,是如何
  • #拉尼娜为高温提供气候背景条件##福建开启烘烤模式# via 中国天气#福建炎值持续在线# 【今年南方为什么这么热】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
  • 心想事成[送花花]@TFBOYS组合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传播。人生的坚强,不是期望每一缕阳光
  • 并不是啊 千万不要小看互联网接触圈层的可能性 我代理自己本身就是个小富婆 有几年的工作经验 独立时自爱 结婚了有老公爱 家境优渥 还认可我喜欢我 自己主业收入存
  • D761 这个周末麻麻要值一天班 天气也不好 就一切从简了吧 上午去游泳 现在每次先游泳 快出来的时候都要玩吊环和水中漫步(我起的[坏笑])游泳和洗澡都特乖(洗
  • 当她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会认真地出来道歉,当她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会表现出自己的坚定,她的直接确实没有坏心思的,而反观现在娱乐圈的很多明星的表现虚伪,宋丹丹的
  • [浪]大家好,咱家主营薇博引流软件销售和代理[浪]专为众多薇[心]商宝宝们提供客源及项目渠道[浪]如果你在商场上缺客源缺人脉,请找我[握手][浪]如果你在网引流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要隐藏你的善良,记住卡耐基这一段话,你将尽享完美丰富的人生--"人的生命只
  • #王者荣耀里面遇到的神仙队友们#P1遇到的神仙id们P2有史以来打过最刺激的一把 不得不说队友意识很好P3 4位置都是中路的各种补位哈哈哈哈哈P5的可爱宝贝们
  • 最美甘南旅游攻略甘南 扎尕那|那是被神眷顾的地方啊|||从夏河开往扎尕一路太美,一直停下来玩在小瑞士般的草原看了一场落日在峡谷的不知名小河边用石头堆许愿塔在路边
  • #THEFIRSTSTEP# ⚡️#TREASURE未来可期# @YG_TREASURE_CHINA 【图片】201224 ygtreasuremaker
  • 其实也好像说,如果你知道今天某时间段停电停水,你就一定不会在这个时段里去做重要的事情一样,这就体现了运势的价值所在,因此,当现状比较困难的时候,是完全可以期待天
  • 如与确诊病例有轨迹重叠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主动报备,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二是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