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虚的人,感冒治错了,会产生13种虚证

(一)下后复汗——里虚表不和致冒

原文: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知,然后复下之。(93)

词解:冒:自觉头目胀大,如物蒙蔽。

解释:表兼里实,原则应先汗后下,若先下后汗,使里气先虚,表邪亦未必净尽,本条的冒,就是这样促成的。

冒是由于微邪怫郁在表,已虚的阳气,与之抗拒,邪正相持,正不胜邪,所以病人自觉头目昏冒,这种现象也就是战汗的轻型。若得阳复而正胜邪却,则汗出而愈。

“里未和,然后复下之”,是说本证虽然已经用过下法,若下之未尽,可于汗出表和后,复与下法,以和其里,但病系已下未尽,故再下时,只能用调胃承气汤。

(二)下后复汗——内外俱虚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解释:本条是因先下以虚其内,复汗又虚其外而形成的表里俱虚证。表虚故振栗怕冷,里虚故脉微细。

脉微而振寒,是少阴的脉证,为太阳误治而成,这说明太阳以少阴为根基,及二经相为表里的关系。

——内外俱虚的治法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解释:病不解不是表证不解,因为表不解的,仍当恶寒,今日反恶寒,即非表不解,而是指身热已退恶寒反增重说的,即上条内外俱虚的意思。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芍药补阴,附子补阳,甘草调补中州,和合阴阳。

(三)下后复汗——阳虚烦躁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解释: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如果下后复汗使阳气虚,白天卫阳欲行外而力量不足,故烦躁;夜行于阴则相安无事,故安静,以干姜附子汤温补阳气,使阳气振作,即可痊愈。

本证的烦躁,以昼不得眠夜而安静为特点,但必须与不呕不渴无大热脉沉微合看,因为呕渴而烦躁的,应考虑为热邪入里;身大热烦躁的,应考虑为太阳表证或阳明经证。今脉沉微,沉为在里,微为阳虚,且不呕不渴,故诊断为阳虚烦躁。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使阳气健于中达于外,药简效捷,为单刀直入的简捷小方。

(四)或汗或下——阴阳两虚烦躁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解释:本条的烦躁,与上条不同,上条是白天烦躁,本条是昼夜俱烦躁。仅是昼日烦躁的,是阳虚外行勉强,昼夜烦躁的,除阳虚外,当卫气夜行于阴时,阴虚不耐阳扰,夜间亦烦躁,故本证为或汗或下后的阴阳俱虚证,因治以阴阳双补的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干姜附子补阳,人参体阴用阳,补阴而不碍阳,茯苓安心神,甘草和缓,有调理阴阳的作用,故本方为补阳益阴剂。

(五)汗——伤心阳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解释:《内经》云:“心部于表”,故发汗过多,能伤心阳使心无所主而动悸不安。心动悸的原因虽多,但叉手自按即得安者为虚悸,故以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桂枝助心阳,甘草建中气,辛甘化合,心阳恢复,动悸自止。

(六)汗——伤心阳之重者——能致耳聋

原文: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

解释:汗后叉手冒心,已说明为心阳受伤而心动悸,若再兼见两耳失聪,轰轰作响,听不到谈话的声音,则心悸的程度再为严重,此种变证,多由峻汗所致,治法可参考上条(编者按:即桂枝甘草汤)。

肺主皮毛,汗后毛孔开张肺气必虚,若饮水过多,或用水浇灌,如沐浴或向病者喷水退热等,亦能伤肺作喘,此即《内经》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

(七)汗——伤心阳——肾水上凌欲作奔豚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词解:奔豚:病名,有气从少腹上冲心的症状。

解释:汗后心阳不足,不能制水,肾水乘虚上逆,即成奔豚病。

本条悸在脐下,是水气将动,欲作奔豚尚未发作的征象,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扶阳镇水,防其发作。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解:桂枝甘草壮心阳降逆气,茯苓镇水邪,大枣健脾以制水。本方不用白术,是因为白术长于散水,短于镇水,能散则与水气欲上凌者不宜,故不用。

(八)汗——伤脾胃之阳——导致吐泻病变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76上)

解释:胃主纳脾主运,故汗后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吐,或吐泻不止,都是汗后中焦脾胃阳虚所致。

按:水药不得入口,即29条吐逆者甘草干姜汤证;吐下不止,即重发汗的四逆汤证。

(九)汗——后脾虚不运

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解释:腹胀满有虚实的不同,本证的腹胀满,出现于发汗以后,说明由于发汗阳气外泄,使脾气转虚运化失职所致,故治以补中行滞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人参甘草补脾,厚朴苦温能降,生姜辛温能散,半夏蠲饮利膈,开结气,故本方有补中行滞的作用,适用于脾不运而气滞者。

(十)吐下——伤脾阳而水饮内停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词解:动经:动摇经气的意思。

解释:饮入于胃,赖脾气散精,始能水精四布。伤寒若吐若下使脾气伤,以致水气不散,停聚心下而逆满,水饮凌而气上冲胸,阻碍清阳上升,故起则头眩,脉沉为水停里,脉紧为寒,亦为水饮内停之脉。本证应用苓桂术甘汤健脾行水,不可再发其汗,因为脾已不运,水谷入胃,不能化生精微,既不能淫气于筋,又不能淫精于脉,强发其汗则水精不给,必扰动其筋脉而出现振振动摇的变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白术健脾土燥湿散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行水,茯苓淡渗利水。本方不但能治心下逆满等证,同时因白术助脾输精,桂枝能入心通脉,故发汗后身为振振摇者,亦能治之。

(十一)发汗后——肾阳虚有水气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词解:欲擗地:身不自主,摇摇欲倒的样子。

解释:心悸头眩身瞤动,都是水气上凌的特征,此因发汗伤及肾阳,失去封藏的作用,不能制水所致,其发热为虚阳上泛,不能认为是太阳表证,故治以扶阳镇水的真武汤。

本条和上条都是阳虚水饮内动,但上条重在脾,本条重在肾所以在治疗上本条温肾制水,上条健脾散水。从症状上看,上条是起则头眩,本条是起卧皆眩;上条的身为振振摇,是汗后经脉精气虚,本条的身动振振欲辞地,是由阳虚严重的头眩所影响。

(十二)下后——里虚协热下利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

词解:协热而利:指表热与下利同时见而言。

鞭:古“硬”字。

解释:太阳病屡次攻下伤其脾胃,以致脾虚不摄,阴寒结聚而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此时本当温补中焦,但因兼表证不解,故以桂枝人参汤表里两解。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解:本方即人参汤加甘草至四两再加桂枝组成,人参汤又名理中汤,理中汤理中焦,治痞与下利,桂枝和表,治太阳表证,是表里兼治的方剂。

(十三)下利不止——属于下焦的辨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59)

解释:伤寒服汤药后,引起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根据上条所述的治法,凡协表热的,当治以桂枝人参汤,不协表热的,治以理中汤。但医者未用理中反治以泻心汤,药不对证,故利不止痞不除。后又以它药泻下,下利仍不止,医如治以理中汤,药虽对证,但已迟一步,因为连续误下,已有下焦滑脱的可能,理中汤虽能消中焦之痞,却不能止下焦之利。故服药后利仍不止的,即可确诊为利在下焦,当以固涩大肠为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如果服后仍下利不止,非药不对证,乃是清浊不分,水不归膀胱所致,可以利其小便。

本条的治疗经过比较曲折复杂,其中“服汤药”“他药下之”是误治,“服泻心汤”是药不对证,至于“以理中与之”,是说痞虽治愈,但治下利已迟一步,其他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当利其小便”等,都是辨证求因,并非以药试病。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赤石脂性温味酸,禹余粮性温味甘,二者都是石类药物,重坠之质,能直达下焦,收涩之性,能固肠止泻,适用于下焦滑脱大肠不固的患者。

(十四)小结:凡太阳病未解,不先解表,反用吐下,或汗下倒施,都属误治。

由于患者脏气的盛衰不同,故误治后的变证也不一致。有里虚兼表不和,在里气渐充后,郁冒汗出而解的;有里虚下利心下痞硬兼表热未罢的桂枝人参汤证;有表里俱虚而脉微细振寒的;有阳虚昼日烦躁的干姜附子汤证;有阴阳俱虚而昼夜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有伤心阳轻则心悸自冒心,重则耳聋的桂枝甘草汤证,甚则因肾水上凌欲作奔豚的苓桂甘枣汤证;有伤脾阳轻则胀满,重则吐逆,甚至心下痞硬吐利交作的;有因脾不散精而水饮内停的苓桂术甘汤证;有因伤肾阳而阳随水泛的真武汤证;有因连续攻下以致大肠滑脱的赤石脂禹余粮汤证;还有因汗后肺气大虚形寒饮冷而致喘的。总之,应根据症状变化,随证施治。

本文摘自《李克绍医学全集——伤寒论讲义》#陈易玄##中医养生#

#仙道贵生# 【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传,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属道家关于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天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字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


字义:此字由‘木’、‘石’、‘士’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术,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


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药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痍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意,与上联的玉字相对仗。上联的玉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于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的对仗意义。

‘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岁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叶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


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

上联的炉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傅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于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于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开生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章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清之心。


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益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湃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

寿

字义:此字由‘在’、‘八’、’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聚成一种结晶物。放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倩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人们知道,道家的养生修炼,是为了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丹有内外之分。简言之,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用科学的语言说,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是根据;服用保健药物是延年益寿的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道家把自身的修炼放在养生的第一位。

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养生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就是,‘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韵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道’是方法,也可作‘规律’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方法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按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这里还须指出,上联的‘烧炼’、下联的‘行修’是这幅联语的关键所在,必须理解其重要意义。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文章:任法融
来源:北京白云观

寒郁面赤
《金匮直解》云:心王南方,属火而色赤。赤而为热,人所易知。有寒郁而赤者,经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面赤,治以热剂。
《伤寒论》云: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
(眉批:怫郁者,乃阳气蒸越头面,聚而不散,故缘缘而赤也。所谓缘缘者,有时不赤,有时忽赤,若有所因,而愧赧之状也。 )
慎庵按:此乃感寒邪重,初郁在表,而先见面赤,按之必冷,以寒邪外束,卫阳亦郁,未能即热故也。久之从阳而化,身热面亦热矣。有如隆冬冲风而行,面如刀划,初入室时,按其而(“而”疑作“面”)冷似冰,此即阳为寒郁之征也。稍定,阳和一转,面反发热,同一理也。当此际,须静候缓治,勿妄投剂。始郁面赤,身未热时,宜细审脉证,勿误作虚治。然亦不难辨也。虚证面赤,必久病方见,不若实证一起便见也。当以麻黄汤发之。若发汗不彻而躁烦,桂枝加葛根。 上热下寒,面赤而光;下热上寒,面赤而郁(晦滞也)。
慎庵按:《医通》云:热发于上,阳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下,阴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阴中之阴邪也。《脉经》云:阳乘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栀子豉汤吐以升之。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阴乘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桂苓丸利以导之。阳气上争,得汗者生。若杂证上热下寒,既济汤;兼大便秘,既济解毒汤;火不归源,八味丸。上寒下热,五苓散送滋肾丸;虚阳下陷者,加减八味丸。
里寒外热,面戴阳。
陶节庵曰:有患身热,头疼全无,不烦便作燥闷,面赤,饮水不得入口。庸医不识,呼为热证,而用凉药,误死者多矣。殊不知元气虚弱,是无根虚火泛上,名曰戴阳症(“症”疑作“证”),以益元汤治之(益元汤中用黄连、知母,尚有可商)。
慎庵按:有一等禀赋阴虚,兼之酒色过度,平居或遇微劳,或行走急速,或饮食过热,面即发赤戴阳。戴阳者,谓阳气戴于首面也。凡若此者,皆因根基浅露,肾气不固,阳易升上故也。―遇外感,身热头疼,恶风寒,面即发赭。治者不可可大发其表,以致喘汗不休,变证蜂起,病必加甚,或致不瘳。当用黄芪建中汤加丹皮,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参苏饮等方,审证轻重选用。先哲有云:虚人感冒不任发散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治之无误。予常用逍遥散以代之,累效。此辅正驱邪之正法,前人言养正邪自除,正指此等证候而言,未可概执此言,以泛治他证也。
再按:以上数方内,皆用芪、朮,然宜生用,不必制炒。或问其义何居?曰:观诸家本草,芪、术皆云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不知者,以为既能止,又何能发?殊不知生宣熟补,此用药之准则,又何疑焉。《经》云:辛甘发散为阳。二药味兼辛甘,生用亦能助阳升散,然终是甘胜于辛,其力缓。故前贤立方,于芪、术二味中,必配以升浮辛散风药一二品,由中达外,宣发卫阳,以解肤腠之虚邪。邪随药散,正亦无伤,岂不两得?若专用发表之剂,不顾元气之虚,邪气虽去,真气亦脱,虽竭力图救,亦难为力,可不戒慎!此专为虚人感冒当表者而言。若实证当表,自有三阳表证可察,随经用药解散,不必顾虑其虚,又未可与此例同日而语也。因论前方用药之义,故附见于此,并质宇内高贤。
《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左颊先赤。肺热病,右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肾热病者,两颐先赤。
陈月坡曰:环目鼻而青,而两颊微红者,外畏寒内有热,筋骨酸疼也,肌肉之内,火邪抽掣而疼也。
又曰:炎暑令行,厚被盖卧,而微红汗出,口不渴者,虚寒为本,而热为假象也。
张路玉曰: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
赤而䐃坚,营血之充;微赤而鲜,气虚有火;赤而索泽,血虚火旺。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之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
又曰:面赤多热,而有表里虚实之殊。午后面赤为阴火,两颧赤色如装(“装”疑作“妆”),为阴火亢极,虽愈必死。
《脉鉴》云:两颧时赤,虚火上炎,骨蒸劳瘵,鬼疰传尸,阴火炎颊,赤如桃花,名桃花疰。 (此条劳瘵证中,方有此候,证在不治。)
乔岳云:心经绝者,虚阳上发,面赤如脂,不久居也。
(王叔和云:面赤如妆不久居,“脂”与“妆”同一训义,久病虚劳将坏之候,不一治。与上戴阳症不同,戴阳面赤犹可治也。 )
《经》云:赤见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将卒死。(此指暴病者而言。)
肺病见赤,心火刑金,证为难治。
准头、印堂有赤气,枯夭者死,明润者生。
赤而黄,赤而青,为相生则吉。
赤而黑,为相克则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这个问题要看的,如果你本来有财运,会助旺你的财运;但是你命中没有财运,夫妻再好,就是和睦相处、和平相处,没有什么财运了;但是如果你不停地布施财,那你还会有财
  • 我到她们超市办公室找来她们管理员,管理员说话更是离谱“你这个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丢一下怎么了”我去你们超市消费,寄存一个东西还不让了?#旅行#我自从生了孩子,
  • 而近日,类似的砸车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临汾[超话]##临汾身边事# 网友爆料爆料称:一觉醒来,竟发现临汾经贸西华名邸小区楼下,有10多辆车玻璃被砸。
  • 他们原来一直被当局灌输“疫情已控制,不会人传人,完全可防可控”所以才按原计划离开湖北,辗转旅途和他乡;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感染上病毒,然后又把病毒传染给最亲
  • 或许你会因为没吃到想吃的东西,而抑郁难耐;或许你会因为丢了百十块钱,而郁郁寡欢;又或许你会因为跟家人闹了点别扭,而纠结不已……这一切的一切皆因为自己的执念!王阳
  • 往往有些人你有一技之长,就变成自己的障碍:「我对三宝赤胆忠心,我自己还不知道,还要你来讲?一定要告诉他们,这是佛在《楞严经》讲。
  • 结果点进去,全程夸中国,骂点进来的人有偏见...把底下评论气得够呛...也许这就是外国的标题党吧....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你心情好的时候照镜子会觉得自己好看,因
  • 今年冬天 头发变长了 不剪短了 没有胖也没有瘦 过年好开心呀 姐姐明天就要嫁人了 还有我二十岁啦[打call] 恭喜我母胎单身二十年整了 我好快乐现在我每天都能
  • (小明的速度大于小红的速度)● 此题由沂南团队提供 ●六年级希望小学六年级(1)班举行庆春节联欢会,第一个上台表演节目的是男生独唱,此时台下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
  • 而且很神奇的是,我们都从来没提过想看对方长什么样子。他也很懂我的奇奇怪怪的小心思,学我一样偷偷把主页常用英雄换成对方的展示英雄,把所有的花都送给我,选英雄的时候
  • 而且减脂期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喝,0糖0卡不用担心有热量负担,最近训练都离不开它哈哈![鼓掌][鼓掌][鼓掌]一定要给你们安利这个电解质水,我最喜欢西柚味,特别解
  • -大型运输机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运20不仅仅是承担中国部队的战略运输、战役投送等任务,还可以改装成预警机、加油机的机型以满足不同的任务。2019年8月14
  • 错误二:戴“漏气口罩”一些人戴上口罩后不捏紧鼻夹处,认为这一步不重要,而且还能透气。》提醒大家出门游玩也要做好防疫,特别是口罩不能摘!
  • 不过老嘉兴都说“孩儿塔”是因县官宣传孝道、警示顽童这个凄美的故事而建,是老嘉兴人用来劝导儿辈们要尊重老人的一个孝文化教育基地。#高考作文#[哈哈]仿酒体又一佳作
  • 坚持原则,积极维护正义力量坚持“黑恶必除、除恶必尽”和依法严惩不动摇的方针,在办理李某某等11人涉黑涉恶腐败案件中,她克服孩子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困难,放弃休息时
  • 你是我零零碎碎而烦躁无趣的生活琐事里,唯一耀眼而可爱的存在。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 古人的问题也许没有现代人来得严重,但这一招他们是早就用了的,有诗为证。也曾尝试干脆不睡,无奈总有心思在睡觉上,睡觉的意愿与睡不着觉的现实,两者之间的挣扎弄得人疲
  • 人的一生,无论贫富贵贱,经过加减乘除,最终得数,都是零,唯有健康,才是离自己最近的财富…也许生命的美在于遇见,我不知道这一生会遇到多少人,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倾心的
  • 更多详情:#赵小侨怀孕# 据台媒,41岁的赵小侨与老公刘亮佐结婚3、4年以来,一直尝试怀孕,人工受孕过程辛苦,1月中出席记者会时才说,若今年再不成功就要放弃,没
  • Perfect Imperfections 系列包括五款不同的 LVC 1944 501 复刻牛仔裤,并且每款牛仔裤都具有“瑕疵”细节,这是由于有限的材料供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