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控屏障】24小时我们都在!就医用药您莫慌!

“出不去怎么买菜呀?”“出不去产检怎么办?”“出不去需要买药怎么办?”……

连日来,因疫情突袭,河北区月牙河街15个小区实施管控区管制措施,月牙河、北塘排水河和锦江南里、锦江里、锦江北里东侧围合区域实施防范区管制措施,整个月牙河街提级管控,按照“非必要不出小区”原则管理。

突然的管控让群众有些恐慌,面对这些疑惑,河北区领导急在心里,忙在手上,第一时间带头深入月牙河街抗疫一线:“谁也不愿意被封在家里,更何况这里还有很多老人,疫情之初有情绪也可以理解。但只要是群众有意见,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别的,只有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满足群众需求!”区委区政府以最快的速度组织1000多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各个社区,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设立就医用药咨询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医疗保障组和接驳组合署办公,建立就医台账精准服务重点人群,积极与外界沟通寻求帮助,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群众的焦虑,解决了实际问题,让疫情之下的生活虽有不便但有条不紊。

设立咨询热线 畅通诉求渠道

月牙河街辖区内有40多个小区,共有居民5.1万人。突袭的疫情不仅让居民手足无措,超高的人口密度、老龄化严重等情况也让河北区委区政府的管控工作、保供工作难度加大。

“医疗保障体系是健全的,但疫情使街域内医院封、药店关,且因为管控居民出不来,买药买不着,看病看不了,就医买药的交流通道突然被切断,慌了神儿,才导致一时间矛盾突出。”23日下午,天津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王伟作为下沉干部来月牙河街报到,到这的第一项工作是去接待十来名上访群众,通过跟群众交流,这名从医几十年的资深工作者认为,群众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就医买药供需“最后一公里”上,此时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就医买药要比买菜买肉重要,于是,当天下午四点在区有关对接会上便提出开通咨询热线的建议。

河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领导表示:“尽管突发的疫情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但一定要集中力量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诉求渠道,用专业和速度解决群众关心的就医用药难题。”24日上午,河北区紧急成立月牙河街医疗救治专班,下午开通了号码为26173000和26172000的6部就医用药专线和一部24小时随时接听的手机,并随着需求不断扩大,扩容增加至12部可同时解答100个电话的专线。此外,多渠道下发居民就医取药明白纸,结合辖区老年人居民数量偏多,互联网使用困难的现象,采取纸质形式广泛下发明白纸,与线上互联网公示相呼应。一方面化解居民们的不安情绪,另一方面由专业的医生初筛出确实需要就医用药的患者,全力解决居民就医取药需求。王伟告诉记者,仅从26日14时到27日14时,热线就接听电话1193次,有效就医54次,取药113次,很多人是因为紧张打电话。目前群众就医取药渠道畅通了,前期积压的大量诉求得到了有效解决,拨打专线的数量明显减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31日就医买药需求电话降至61次。

摸底数建台账 心有数人不慌

“疫情防控形势如此严峻,非常担心自己能否顺利生产,现在心里就踏实多了。感谢这么多人的辛苦付出……”家住月牙河街锦江南里小区的邱女士顺利生产后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3月27日,即将生产的邱女士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由于居住的小区属管控小区,她和家人十分着急。“我可能是要生了,需要去医院。”月牙河街防疫热线的接线员李丹接到邱女士的求助电话。根据之前的备案,邱女士临近预产期,随时有可能生产,李丹随即拨通了“接驳组”司机施文全的电话。几分钟后,邱女士被送往天津市第一医院,并通过“封管控区产妇就医专用通道”进入手术室。不久,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这是一场遭遇战,不是阵地战,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能想到的都想在前面,准备周全。”区政府办下沉干部石越介绍说, 月牙河街人口多,尤其老龄人口比重高,街域内群众就医购药需求多,保障压力巨大。为满足群众需求,全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第一医院接收所有红码患者及部分橙码就医人员,坐落在区域内的中医二附院、第四中心医院、第九八三医院等三甲医院,接收橙码、绿码就医人员,经过前期排查,医疗工作组建立了月牙河街重点就医人群就医台账,比如“三区”内孕产妇152人,全部由第一医院负责,38周之内临产孕妇10人,全部和产科主任建立联系,已剖宫产1人,其他人员正常安排产检;管理血液透析病人92人,由第二医院和辖区三级医疗机构承担……针对这类人群,区里安排了20辆商务车,设定详细接送时间表,分发联络手册,患者到点上车,点对点送到医院,结束治疗后再点对点送回封管控区,这样既安全又帮居民解除就医的烦恼。

家住锦江北里的社区居民李先生表示:“管控政策确实给居民就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区委区政府想办法提供便利,自己透析也从不便的三中心医院转到了区域内的三中心分院,还负责接送,一次都没耽误。一开始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以为区里没做好,其实是因为在做准备!”

手挽手共抗疫 优化保障机制

月牙河街居民60岁以上老人高达37%,慢性病比例高,在畅通就医渠道的同时,河北区也在尽全力保障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治疗不受影响、用药需求 “不断档”。

为满足区域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慢病医保买药需求,3月24日,河北区委区政府便协调市级相关部门,陆续恢复街域内若干家远离封控区、管控区药店的经营,并安排专班工作人员代购药品,同时增设微医网上平台,进一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常接诊,开设大防范圈内非“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畅通推送机制,每日汇总取药需求,将汇总信息同时推送微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增加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多种药品,满足基本药品保障。

为让身处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尽早及时拿到所需药品,公立医院、医药企业、下沉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通过“手拉手”便民购药暖心行动,打通封管控区群众代买药、代送药“最后一米”,他们尽心尽责做好每件小事,切实当好居民群众的服务员、保障员,以真心换来广大居民的安心。

“这不是快嘛!”河北区应急局下沉干部刘圣旨接到居民通过微信发来的购药请求,蹬上自行车立马出发。不到10分钟,采买归来,经过消杀,传递给小区内区法院下沉干部宁孟彬,宁孟彬立刻将药品送到了自己负责的小区楼门居民家中。

在月牙河街,很多小区内部设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和服务台,登记居民的用药需求,帮助居民通过微医平台进行线上的购药,对于有些药品不能在线上购买的,下沉干部和网格员就按照用药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派专人前往定点的药房和医院进行采买,确保药品采买转运安全准确无误,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群众。

同时,国药集团也会派专车到各个社区保供点收集居民的用药清单和医保卡,随后统一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好的药送到保供点,居民在下楼买菜时取走所需药品。

像这样温馨的画面每天都在发生着。电话声、忙碌声、感谢声,“声声”不息,生生不息,在这背后,是广大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确保居民有紧急情况能够联系上、找到人、办成事的及时回应,更是家家户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凝聚力,凝聚着大家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克兰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全景记录我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也就有了公牛串完串马刺的科尔、大梦鲨鱼邓肯都辅佐过一遍的霍里,这些老冠军射手了……NBA的第二波三分浪潮,是2004年规则改革。那之后两年,纳什连得两个常规
  • 丢下让你不开心的那些东西,不为其耗费仅有一次的生命里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只去靠近让你开心的事物。我怎么能只为丢掉某样东西可惜,而忽略这种东西带给我的不开心呢。
  • 写到这有点困了…还有几只娃下次写吧前前后后林林总总送了将近20来只私生吧(娃稿都是自己画的 懂看电绣 装骨可自装 也会做了些手作娃/娃衣 不算是特别一事无成吧)
  • 〓setlist〓 AIMYON 弾き語り LIVE 2022 -サーチライト- in 阪神甲子園球場 20221105 01.憧れてきたんだ 02.ハ
  • 他表示,在前四波疫情中,通過特區政府採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抑制了新冠病毒60%至70%的傳播,目前病毒的基本繁殖率在2左右,意思是感染1個人後一般還會感染2
  • 没有人能完全了解一个人,除非穿上他的的鞋子走来走去,就像杨幂所说的“感同身受本就是个伪命题”所以,停止对他人抱有期待是成长的第一步,尊重别人和遵从自己的内心,是
  • 随便一截都很美人物:披萨小哥长的受但好像是g,别问我为什么不确定,因为总共74话(没有do!!!)有种反差的感觉,可以互攻!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只是为了那个背后
  • ​田枣姥姥要来啦!一条胡同,三代情”该剧讲述了祖孙三代女性从居委会的开创、发展到发扬,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之初心的故事赵露思演的田枣乐于助人、热情豪爽,光看预告
  • 沉迷cp的那几天简直是不可自拔,各种搜两人的物料,但是都太少啦,现在节目结束啦,今天看了最后一期,有一点点可惜,特别是两人的微博都发的是朋友,都认识两三个月的人
  • 比如:电子厂、化学工厂、食品厂等,这些地区都是比较容易破损地面的,抗渗透是防腐蚀涂层的基本要求。但经济合理不仅取决于地坪漆的价格,还应考虑保护设备的价值,对生产
  • 首先,只要留心生活,你就会发现人缘好的人,通常不是因为他有多幽默,多会说话,而在于他能静静地听完每个人的说话。首先,只要留心生活,你就会发现人缘好的人,通常不是
  • 要学会爱惜自己,别太逞强,别太拼命,因为身体坏了换不了,健康没了买不来,这世界只有一个你,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深夜阿巴阿巴系列……我其实是个特别多情的人 很容易
  • 凡夫吃亏就吃了这亏,认为有失有得,不知道得失是假的。这个你如果真的了解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问题不解决了吗?
  • 今天四两翻看以前的照片,先开始很欢乐,看到小时候一些很丑的照片,结果等看到自己住在保温箱身上插着心电图还有烤蓝光矇着眼睛的照片,还有我给他讲当时他只能自己住在医
  • 太爆了,作為東歐西歐人都都喜歡的夏日度假⛱️勝地,由即便是在鐵托時期的南斯拉夫。如果你把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当作一个欧洲旅游城市那你可能会觉得无聊,换一个角
  •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在吉利德中国五周年之际首赴进博之约,对我们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展示吉利德过往五年为中国
  • 37.永远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38.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天使,回不去天堂也不过是体重的原因40.你最好不要恨我,恨我的人真的太多,你又不能排到第几个41.我对你的
  • #纪梵希美妆大使刘宇宁# [彩虹屁]#刘宇宁宁远舟# [彩虹屁]#摩登兄弟[超话]#这个世界偶尔也擅长创造惊喜,我们会遇到温柔的事物,温柔的人,就像冬日里的暖
  • :有罪..6.虽然我不是哥哥 但是我哭过一次就没事了(不然SEVENTEEN-大人啊 听这首歌也会变好) 加油吧 下次考试的时候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我会为你加油的
  • 现在的国际形式 国内疫情 经济状况下 交不起保险 还不上网贷 信用卡的 只要是稍微有点良知的应该都会被理解 就算是不食人间烟火 也绝对不应该在这个时期到处给人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