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76章[作揖][鲜花]

文 / 乐樵山人

【1】禅宗十牛图

宋代廓庵禅师《十牛图颂》,乃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若修行者,能了解从过程之实际情况,更不会走错方向,故行者宜多体会此《十牛图》之真实内涵。

《十牛图》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印,称四部录,在禅林影响尤深。禅宗用图画、文字,将开悟之过程和在各个阶段之体验,表现出来,系统地描绘出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之心路历程,此即为著名的《牧牛图》及其图颂,体现以禅入诗、以诗寓禅之理趣。禅宗假借牛为心之意象,牧牛犹如牧心,即找回迷失之自我本性。

自宋代以降,此一主题作品甚多,然以清居、廓庵、自得三人,最为著名。廓庵思远,乃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孙,曾在常德梁山为住持,属临济宗一脉。廓庵禅师约生活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前后。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序曰:“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与顿渐。从粗及细,自浅至深。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其理也,已尽根源;其法也,尚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

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以寻餐,依海虾而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廛。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廛,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为提倡。”

【2】廓庵和尚《牧牛图颂》

一、寻牛

【序曰】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
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歧路俄差。
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石鼓夷和尚【和曰】

只管区区向外寻,不知脚底已泥深。
几回芳草斜阳里,一曲新丰空自吟。

坏衲琏和尚【和曰】

本无踪迹是谁寻,误入烟萝深处深。
手把鼻头同归客,水边林下自沉吟。

二、见迹

【序曰】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
明众金为一器,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辨,真伪奚分?
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石鼓夷和尚【和曰】

枯木岩前差路多,草窠里辊觉非么?
脚跟若也随他去,未免当头蹉过他。

坏衲琏和尚【和曰】

见牛人少觅牛多,山北山南见也么?
明暗一条来去路,个中认取别无他。

三、见牛

【序曰】

从声得入,见处逢源。
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石鼓夷和尚【和曰】

识得形容认得声,戴崧从此妙丹青。
彻头彻尾浑相似,仔细看来未十成。

坏衲琏和尚【和曰】

蓦地相逢见面呈,此牛非白亦非青。
点头自许微微笑,一段风光画不成。

四、得牛

【序曰】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
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
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颂曰】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石鼓夷和尚【和曰】

牢把绳头莫放渠,几多毛病未曾除。
徐徐蓦鼻牵将去,且要回头识旧居。

坏衲琏和尚【和曰】

芳草连天捉得渠,鼻头绳索未全除。
分明照见归家路,绿水青山暂寄居。

五、牧牛

【序曰】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
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不唯境有,惟自心生。
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颂曰】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石鼓夷和尚【和曰】

共分山林寄此身,有时亦踏马蹄尘。
不曾犯者人苗稼,来往空劳背上人。

坏衲琏和尚【和曰】

牧来纯熟自通身,虽在尘中不染尘。
弄来却得蹉跎力,林下相进笑杀人。

六、骑牛归家

【序曰】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
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石鼓夷和尚【和曰】

指点前坡即是家,旋吹桐角出烟霞。
忽然变作还乡曲,未必知音肯伯牙。

坏衲琏和尚【和曰】

倒骑得得自归家,箬笠蓑衣带晚霞。
步步清风行处稳,不将寸草挂唇牙。

七、忘牛存人

【序曰】

法无二法,牛且为宗。
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矿,似月离云。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颂曰】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石鼓夷和尚【和曰】

栏内无牛趁出山,烟蓑雨笠亦空闲。
行歌行乐无拘系,赢得一身天地间。

坏衲琏和尚【和曰】

归来何处不家山,物我相忘镇日闲。
须信通玄峰顶上,个中浑不类人间。

八、人牛俱忘

【序曰】

凡情脱落,圣意皆空。
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
两头不着,千眼难窥。
百鸟衔花,一场懡锣。

【颂曰】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石鼓夷和尚【和曰】

惭愧众生界已空,个中消息若为通。
后无来若前无去,未审凭谁继此宗。

坏衲琏和尚【和曰】

一锤击碎太虚空,凡情无踪路不通。
明月堂前风飒飒,百川无水不朝宗。

九、返本还源

【序曰】

本来清净,不受一尘。
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不同幻化,岂假修治?
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石鼓夷和尚【和曰】

灵机不随有无功,见色闻声岂用聋。
昨夜金乌飞入海,晓天依旧一轮红。

坏衲琏和尚【和曰】

用尽机关费尽功,惺惺底事不如聋。
草鞋根断来时路,百鸟不啼花乱红。

十、入廛垂手

【序曰】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
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
提瓢入市,策杖还家。
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颂曰】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石鼓夷和尚【和曰】

者汉亲从异类来,分明马面与驴腮。
一挥铁棒如风疾,万户千门尽击开。

坏衲琏和尚【和曰】

袖里金锤劈面来,胡言汉语笑盈腮。
相逢若解不相识,楼阁门庭八字开。

弘安戊寅仲秋之后一日书于十牛图后。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大 教 堂 外 墙 有 一 角 是 四 位 罗 马 皇 帝 的 浮 雕 , 被 称 为 “ 四 帝 像 ” 。 一 直 以 来 , 人 们 认 为 这 些 人 物 表 现 的 是 “ 四 帝 共 治 ” 中 的 两 位 正 皇 帝 奥 古 斯 都 和 两 位 副 皇 帝 凯 撒 , 很 多 历 史 书 也 把 这 座 浮 雕 的 照 片 作 为 “ 四 帝 共 治 ” 的 图 注 。 “ 四 帝 共 治 ” 是 戴 克 里 先 皇 帝 在 2 9 3 年 建 立 的 一 个 权 力 分 享 系 统 , 建 立 了 一 对 正 副 组 合 来 分 别 统 治 东 部 帝 国 和 西 部 帝 国 。 这 个 制 度 只 持 续 了 2 0 年 。

但 实 际 上 , 我 们 根 本 无 法 确 定 雕 塑 所 表 现 的 具 体 统 治 者 。 与 早 期 罗 马 皇 帝 的 肖 像 画 不 同 , 四 帝 的 形 象 并 不 逼 真 。 没 有 可 识 别 的 特 征 , 服 装 和 人 物 毫 无 个 性 可 言 。 每 一 对 都 在 拥 抱 , 一 个 蓄 须 , 一 个 剃 得 干 干 净 净 。 有 可 能 长 胡 子 的 人 是 奥 古 斯 都 , 而 凯 撒 则 是 光 脸 , 但 这 只 是 象 征 他 们 的 相 对 年 龄 和 等 级 , 而 不 是 现 实 。 还 有 可 能 雕 像 实 际 上 是 四 帝 共 治 结 束 后 才 做 的 , 表 现 的 是 君 士 坦 丁 的 三 个 儿 子 ( 君 士 坦 丁 二 世 、 君 士 坦 提 乌 斯 二 世 、 君 士 坦 斯 ) 以 及 他 的 侄 子 达 尔 马 提 乌 斯 , 他 们 都 拥 有 凯 撒 的 地 位 。

可 以 肯 定 的 是 , 这 座 雕 像 起 先 并 不 属 于 威 尼 斯 , 它 肯 定 是 在 第 四 次 十 字 军 东 征 期 间 , 1 2 0 4 年 君 士 坦 丁 堡 被 洗 劫 之 后 被 运 回 城 市 的 , 不 过 确 切 的 出 处 一 直 存 在 争 议 。 没 有 任 何 同 时 代 的 编 年 史 明 确 提 到 过 “ 四 帝 像 ” 。 1 4 世 纪 的 资 料 中 记 载 了 威 尼 斯 从 君 士 坦 丁 堡 掠 夺 的 大 理 石 和 斑 岩 石 碑 , 但 也 没 有 提 到 雕 塑 。 还 有 人 提 出 , 1 2 5 8 年 威 尼 斯 击 败 热 那 亚 后 , 曾 经 掠 夺 过 热 那 亚 控 制 的 阿 克 , “ 四 帝 像 ” 可 能 是 那 时 的 战 利 品 。

一 些 历 史 学 家 认 为 , 1 2 5 8 年 的 日 期 是 对 的 , 但 它 指 的 是 “ 四 帝 像 ” 抵 达 威 尼 斯 , 而 不 是 从 阿 克 的 热 那 亚 城 堡 掠 夺 的 时 间 。 根 据 这 一 理 论 , 从 1 2 0 4 年 十 字 军 占 领 君 士 坦 丁 堡 到 1 2 6 1 年 米 哈 伊 尔 八 世 领 导 拜 占 庭 帝 国 复 辟 , 在 短 暂 的 拉 丁 帝 国 时 期 , “ 四 帝 像 ” 一 直 在 君 士 坦 丁 堡 。 当 拉 丁 帝 国 的 局 势 开 始 变 得 岌 岌 可 危 , “ 四 帝 像 ” 和 其 他 战 利 品 才 被 送 到 了 威 尼 斯 , 并 与 在 阿 克 击 败 热 那 亚 人 的 舰 队 前 后 同 时 抵 达 。

威 尼 斯 当 地 导 游 可 能 会 向 你 介 绍 一 个 更 加 流 行 的 传 说 , 不 涉 及 这 些 沉 重 的 历 史 , 根 据 这 个 版 本 的 故 事 , 雕 塑 曾 经 是 四 个 小 偷 , 他 们 在 试 图 偷 窃 大 教 堂 的 财 宝 时 被 圣 马 可 本 人 抓 住 。 他 们 因 其 罪 行 而 被 钉 在 存 放 宝 藏 的 墙 上 , 以 永 远 守 护 它 。

1 9 6 5 年 , 土 耳 其 和 德 国 联 合 在 伊 斯 坦 布 尔 的 博 德 鲁 姆 清 真 寺 进 行 了 一 次 考 古 发 掘 , 这 座 清 真 寺 1 0 世 纪 时 是 一 座 教 堂 , 名 为 没 药 教 堂 ( M y r e l a i o n ) 。 当 时 发 现 了 一 块 位 于 长 方 形 基 座 上 的 斑 岩 脚 后 跟 碎 片 , 它 似 乎 与 “ 四 帝 像 ” 很 吻 合 , 第 四 个 人 像 正 好 缺 少 了 最 初 的 脚 和 底 座 。 没 药 教 堂 原 本 建 于 一 座 5 世 纪 的 圆 形 大 厅 之 上 , 紧 挨 着 君 士 坦 丁 统 治 时 期 建 造 的 与 皇 室 崇 拜 有 关 的 神 庙 卡 比 托 利 乌 姆 ( C a p i t o l i u m ) 。 卡 比 托 利 乌 姆 也 被 称 为 非 拉 铁 非 ( P h i l a d e l p h i o n ) , 即 以 君 士 坦 丁 的 儿 子 们 而 得 名 的 “ 兄 弟 之 爱 ” 神 庙 。

这 很 可 能 是 “ 四 帝 像 ” 的 来 源 , 每 一 对 浮 雕 都 会 装 饰 在 神 庙 主 入 口 门 廊 的 一 根 巨 大 的 斑 岩 柱 上 。 这 座 建 筑 甚 至 可 能 就 因 为 “ 四 帝 像 ” 而 被 称 为 非 拉 铁 非 , 被 认 定 是 君 士 坦 丁 的 子 侄 , 不 管 这 是 否 是 最 初 的 意 图 , 由 于 他 们 拥 抱 在 一 起 , 他 们 被 看 作 是 兄 弟 之 爱 的 代 表 。

2 0 1 3 年 , 圣 马 可 行 政 长 官 制 作 了 威 尼 斯 “ 四 帝 像 ” 和 伊 斯 坦 布 尔 发 现 的 脚 的 精 确 复 制 品 。 两 者 完 美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 此 外 , 还 对 用 于 制 作 雕 塑 和 脚 碎 片 的 斑 岩 进 行 了 科 学 分 析 。 结 果 证 实 , 两 者 使 用 的 材 料 确 实 出 自 同 一 块 石 头 。 至 此 , 证 据 已 确 凿 无 疑 , “ 四 帝 像 ” 与 四 帝 共 治 很 有 可 能 毫 无 关 系 , 而 普 遍 认 为 它 是 从 君 士 坦 丁 堡 掠 夺 来 的 假 设 , 得 到 了 明 证 。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些大半生在中国生活的遗孤二代随父母赴日时已人到中年,日本亲友和政府极少提供帮助,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和夹缝中,他们认为当下处境是由战前战后日本政府的错误政策造成
  • 一年真的好快啊 总觉得没见你几次总觉得没那么快 看你从盟出来 看你慢慢变成独当一面的小主唱真的好感慨啊 看到田鸿杰站在台上每次都在想“我们小熊真的长大啦”你说成
  • 乔治城店: 3428 O St NW,华盛顿特区,20007国会山店:701 8th St SE,华盛顿特区,20003公园景观(Park View)店:330
  • 杨增林以权谋私,将位居交通便捷、位置醒目且极具吸储办公方便的北马头分社的两层办公楼廉价卖给个人后,再采取租赁的方式租赁办公使用,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后继续再让
  • 当我们将目光如是集中在专制君主体制上的时候,自然也就很容易将长达四百年间未能确立起这种体制、不断混乱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当作中国史上的非正常时代,投去轻视的目
  • 昨晚十一点来钟睡的 这小伙在我刚入睡的时候醒来 我们在排除饿了的情况下一顿哄 12点前睡着了 两点半醒了喂奶 五点半竟然又醒了[傻眼][傻眼][傻眼]真是难忘的
  • 太上头了,本酸辣星人真的爱它能吃辣的记得和我一样把魔鬼辣椒粉全放了️好吃到我把汤都干完了里面还有全网独家的炸响铃卷!希望能多放几个进去劲道拉面配爽脆豆芽,那个口
  • 风冷冷水机组采用空气冷却方式,省去了冷却水系统所必不可少的冷却塔、冷却水泵和管道系统,避免水质过差地区造成冷凝器结垢、水管堵塞,还节约了水资源,是冷水空调设备产
  • 此课天心到离,飞门得休门,天柱到巽,飞门得开门,二星俱是相生,惟天任到兑,下得伤门,乃木克土之象也:其祖父必脾胃有病,或过用饮食,或中风惊痫之类近之。上课止主星
  • 我吃到的第一碗肥肠粉,就夹在这些店铺之中。从那时候起,肥肠粉不仅是满足我味蕾的信号,也代表这样一种信念:在成都,就有好吃的肥肠粉。
  • 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得到了客户如下的回复——非常豪爽的全放过了,一下子至少省进了几十w。我充分发挥了我擅长写小作文的优势,解释了原因,讲了困难,隐晦的提及了旧情,又
  • 【睡前赶上的一小段live】·李沧镐很棒,一点也不丑,麻烦你自信起来··李沧镐的青春,也有老棒“高三时候听了不少,所以心情很微妙”“看了MV,也哭了”“理解了当
  • 看季节的景致在暖暖的安逸里依次温和,生命的色彩,也日渐清澈。看季节的景致在暖暖的安逸里依次温和,生命的色彩,也日渐清澈。
  • 两年多的时间 将近4000人次的初选拔到最后的63人正式上岗参会 短短半个多月的历练 相互欣赏 彼此成就 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 一起期待明年第二阶段的联合国生物多
  • 人生能有几个9年,如果不是广州队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像他这样的广东本土球员是不想离开家乡球队的,但面对现实,廖力生很无奈,在自己当打之年选择另一个中超冠军球队
  • 济南4月24日正式开始了和广州4月9日一样的,最严格的全市层面的连续三天全员核酸,发核酸码,有效期24小时,没有不能进公共场合。4月20日17时开始,济南市在历
  • 就怕你一不小心溜走了,ta就失去了继续待在这意义了,真是爱你爱到骨子里啦~8.天蝎座:对你表示出特有的关心暗恋嫌疑犯8号:天蝎宝宝平常总是一种傲娇的幽默感,可如
  • 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科技担保在保客户中,通过“人才贷”等信用方式获得融资的科技企业1541户、86.71亿元,占全省在保客户近60%。为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 高叶真的好美,又美又任性的疯子,可能关太久了,已经忘了对方的样子,只要再见一面也好,即使是张画像,就再任性一次吧,与其这样靠一点念想在不见天日的监狱里苟延残喘,
  • #宋亚轩[超话]#[音乐]#宋亚轩 爱与温柔# 【0430 part 1⃣️】2000✅ 见 平 论 ‼️ ‼️拉/黑三次 L·wwww·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