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 | 问道终南山(二)

原创 长安女子唐歌 法门善法堂 2022-05-20 20:50 发表于陕西

收录于合集#尘缘56个



点击聆听
Nature's Path音乐:Dan Gibson's Solitudes - Forest Cello





事先得到通知,师父为大家煮了黑米粥。看我们到了,这里当家的持信师父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了三个菜,一个是土豆丝,一个是干豆角,还有就是大家最钟情的梅干菜炒黄豆,吃在嘴里,齿颊留香,菜里的豆筋更是咸淡适口。原本已经吃过干粮的人们又纷纷端起碗,风卷残云起来。

吃饱了,我和牛妈妈连同接我们的尼师一起上后山走了走,山上还有师父开垦的大片土地,在山上还有一个闭关的茅棚,路上闲谈才知道尼师的法名叫妙湛,半年多前来到这里住山,住在下面溪水汇集的那个茅棚,今天是特意上来帮忙的。尼师说这里的师父很有修行,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师父请法。尼师一路都很谦和地笑着,我和牛妈妈问东问西她也不烦,耐心地回答,碰到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和善地不置可否地笑笑。

从山上下来,山风将丝丝细雨带来,同来的美女们穿的衣服不够,冻得哆嗦,都进屋避寒去了。菩提师兄、田秘书、同来的一位师父和持信师父在廊下品茶论道,丝毫没有被山雨打扰的意思,回来后我也和牛爸爸加入进来,从不同的人那里听来不少奇闻逸事,一直想去的十字圣山的事情从一心居士那里得到印证,相约在母亲节前夕成行。





时间在细碎的低语中流逝,不忍辜负这房前院后的松林波涛,我和牛妈妈再次从院子右侧上了那片自然形成的松林。听师父说这里的林业局为师父发了护林队的徽标,让师父守护这片自然的丛林,师父时常要在闲暇时去上面看看。我们沿崎岖的小路而上,脚下是松软的松针,头顶被层层叠叠的树冠遮蔽,一点雨也淋不到。地上到处是松塔,这里的松塔比我们在万山上捡拾的要大许多,我和牛妈妈忍不住又捡拾了一些。

没有地方装,我解下围巾包裹着我的战利品。山上随处是人头蜂的府邸遗骸,听说这是中药,畏惧人头蜂的厉害,我们没有造次。因为牛妈妈没有拄登山杖,妙湛师父不放心,找寻了来,我们不忍师父操心,恋恋不舍地下山。下到院子才发现大多数美女已经畏惧风寒下山去了,只是牛爸爸带领几个小伙子去远处的林子挖松树苗还没有回来,我们略坐了坐,等牛爸爸他们回来就向师父辞行。行前,我将女性用品和一些冻伤药悄悄地塞给妙湛师父。

下到山底,菩提师兄因为晚上要搭飞机,先乘车走了,我们又沿途拜访了几位居住在山崖壁上的修行人。巨大的山石横卧在半山上,山石和地面狭长的缝隙就是修行人的禅堂,还有天然的山洞。在这些人烟罕至的峭壁上,师父们过着勉强可以果腹的生活,脸上却是灿烂的微笑。昨天在宝鸡,好好先生说:“人生像房子,朋友像窗子,窗子多了房子就亮堂。”《音乐之声》中院长嬷嬷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上帝在这里关了门,却在那里开了窗。”修行人的生活,也如同为我们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扇窗,照耀进来一缕阳光。 



路上路过霞光童子,海莲慧光师父的山涧茅棚,千辛万苦地涉水过河,到了师父门上,发现师父正在用功,众人不忍打扰,将东西放在院中的石头桌子上,又悄然地原路返回,他日有缘再来拜会。

顺流而下,行车大约十分钟,峭壁上还有一个茅棚,河谷很深,我们下不去,只有田秘书和师父,还有几个身手敏捷的男士带着东西下去。下到河底,湍急的河水阻挡了去路,师父从对岸涉水过来,连同下河的人一同来到车子跟前向大家道谢。

这时我才看清楚是一个尼师,看样子师父的年纪与我相仿,自述去岁地震后来到这里。师父是四川人,不惯北方的干冷,脸被冻伤,还有一块块青紫,耳朵更是冻成严重的紫黑色。涉水过来的僧鞋已经浸湿,我注意到师父的鞋子已经破旧不堪,追问了半天,师父才说她的鞋子是三十八码的,心下盘算着要为师父买僧鞋和胶鞋。说话间才知道,春节前田秘书他们为师父送道粮时, 师父正在止语修行,田秘书他们将粮食放在师父门前就走了。师父们的修行生活震撼着同行人的心灵,回来的路上,车里出奇的安静。



昨日应邀去宝鸡,和那里的女企业家们分享了一些使我受益的国学、佛学、心理学、神学、灵修、艺术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使我受益的点滴。听讲的一位美女送来一捧硕大的百合花,现在静静地在佛前绽放,一阵阵的幽香,沁人心脾。

清晨被花香唤醒,佛堂传来了袅袅梵音,新的一天开始了。回顾过去的一周,丰富多彩。昨天下火车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美好时光”在闪动,想这周正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楞严经》妙明元心云何无还
(第二十九段)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为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已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色,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承蒙佛的悲心救护和深切教诲,感动得哭了,合掌恭敬而对佛说:我虽承蒙佛的妙音讲解,悟到了自己妙明,本来圆满的常住心地。但是我所悟到佛所说的法音,还是用我的攀缘心来悟,来瞻仰如来的,此心徒获无益,实际上我也不敢认这个心就是本来原有的心地,唯愿世尊慈悲哀悯,再以圆满法音宣示,拔出我这无明疑根,归于“无上道”。
“无上道”专指如来所得之道,一切二乘人和菩萨都不能超过,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说的是用正直心,舍去三乘方便法,最后剩下一个舍不去的法,就是要说的无上道。
佛告诉阿难说:你们以攀缘心听法,其实我所说的法也是缘物而说,不是真实法性。如人以手指月,指示给人看,看的人就应该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如将手指认为是月亮的本体,此人不仅亡失了月轮,看不到月轮,连指头也亡失了,指头的作用也失去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人以指示的手为明月,这岂止是亡失了指的作用,连有月亮产生的光明和没月亮产生的黑暗也不认识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此人既然以手指为月亮的本体,而月亮是有明暗二性的,手指却是没有明暗性的,在手指上去找光明和黑暗,找得着吗?阿难现在的认识,就是这样的,认指为月,将能思考问题的妄想心认为是本心。
佛对阿难说:如果你以听我说法的分别心为自己的心,这个“心”就应离开对声音的分别,去找能离分别声音的“心性”。比如有客人寄宿住店,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离去,终归是不会常住的,而执掌这个店的主人,却不会离去,也没有去的地方,因为他就是这个店的店主。这个道理说明你的“心”是主人,没地方去,是常住。
怎么能说离开听说的声音,就没有分别性了呢?因“真心”是始终存在的,它能产生分别性,也不会因为声音的有无而有无。其实这心岂止是对声音的分别,它还能对我的容貌和一切事物产生分别。要想找到这个真心,只需将能见之心离开所见的一切色相,也就没有分别性了,直到所有的分别都没有了,就回到那个能生分别的“常住心”去了。
但如果说什么分别都没有,也是不对的,所谓的非色非空,连知道非色非空的心也纳入非色非空中,这种论调就像“拘舍离”这些以八万劫以前为不可知而立《冥谛论》的外道,认为离开法尘因缘,就没有能产生分别心的存在,称此无分别性为“冥谛”。
“冥谛”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也称冥初,又称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说:“二十五种冥谛,是迦毗罗外道所计算的,这些外道,也修禅定,有神通力,能知八万劫中的事。但对八万劫前,却冥然不知,所以称之为冥谛。从“冥初自性,生智大,乃至神我”,开成二十五谛。”即:
一、“冥初自性”:指这种外道,以八万劫前之事,冥然不知之处,昧为自性,故称冥初自性。二、“智大”:智大又名觉大、即增长之义。指这种外道,于冥初之际,觉知增长,故说从冥初生智大。三、“我心”:认我心即神我之心。实则为我慢、生我执。这种外道,由觉知生我慢心。
迦毗罗以冥初自性、智大、神我演化成二十五种冥谛,成了外道认知的二十五个真理,仅限于对八万大劫以内之事物和生命现象的认知,最高级的冥谛论外道,可将生命的极限修至八万大劫,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在三界内,被禅宗比喻作黑漆桶,破了黑漆桶才能出三界,了生死,但外道由于迷执冥谛之理,是破不了黑漆桶的,故对八万大劫以前的事物和生命现象,是一无所知的。
佛说:冥谛立八万劫前不可知为诸法初始阶段,处于无始无明中,这种境界为即不是色也不是空,是没有任何意念的空无恍惚状态,一切都不可知,以这不可知的无分别性立冥谛论,由此生诸法,从而迷失“真常自性”。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能产生分别性的“妙明真心”,是在一切尘缘中离与不离,或劫前劫后都是“了了常知”的,这个“了了常知”不仅知道八万大劫以内、更知道八万大劫以前,乃至无量劫前、无量劫后的一切事物和生命现象,诸法不是“缘起冥性”,而是“缘起性空”,这些真理,外道是不会知道的。
而阿难这心性产生的分别,都是攀缘的结果,是虚妄的,这些虚妄的东西,就像客人一样,各自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还乡之处,到底哪一个才是本乡、才是不可还的主人呢?
阿难对佛说:如果我的心性所产生的攀缘,各有所还之处,那么如来为什么说,“妙明元心”,没有还处呢?唯愿世尊再垂悲心,哀悯众生,为我们宣讲这些道理。

养真集
养真集:[生、老、病、死]

人生
人生者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為火,火者神也;靜而生陰為水,水者精也。神火精水妙合而凝,在兩腎之間,為元氣之根。夫吾人未生以前,氣稟之清濁從天所賦,人不得而與焉;既生以後,人之邪正由人自造,天不得而司之。天地生人,上智固少,下愚亦少,惟中人最多。中人能自強,與上智不二;中人若自棄,與下愚何殊?

夫人只知我是父母之所生,不知我與父母與天地皆道之所生也。是故君子必求得道而後無愧於天地,無忝於父母。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非止在春秋之人,亦在今世之人,亦在後世之人。

一人生來有一身,一身皆有一真人。真人靈妙通天地,真人清靜無埃塵,真人自古不增減,真人從來莫死生。但能養得真人就,勝如貧子獲萬金。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存之者成聖成賢,去之者為禽為獸。是去之時即變為禽獸,不待死後與來生也。

夫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不止謂之「行」,一時稍止,不可謂之「行」矣!夫人有五常,仁、義、理、智、信也。不變謂之「常」,一念稍變,不可謂之「常」矣!是五行也,是五常也,具於人身之中則為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也。五臟也者,生人之大本也。傷此大本則不能以有生。是故明醫治之,必先調和五臟。發於日用之際,則為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也。五倫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廢此達道則不可以為人。是故先王教人先明五倫之理,而今世人有墮肢體去人倫以求道者,彼為不知其非也,世人驚以為貴而尊奉之,此亦不知其非也。

●老
人皆曰:人上六十,一年老如一年;人上七十,一月老如一月;人上八十,一日老如一日。予今八十有餘,將如之何?自今以後多活一日,是上天假我之一日也,敢虛度乎?今縱得道,已是遲了,豈容再遲?昔有三個老者言及無常,有一老人曰:今年酒席筵前會,不知來年又少誰?又有一老者曰:你說的遠了。今晚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年穿不穿?又一老者曰:你說的還遠了,這口氣既然出去,不知進來不進來?智者不失時,勇者不再計。今日知道今日就該下手;此時得知,此時就是下手之時。若曰今日不暇,姑待異日,只恐你要做時,卻又做不迭了。

人有三寶,曰精曰氣曰神。老來之精惟恐竭,精竭則死;老來之氣惟恐洩,氣洩則死;老來之神惟恐離,神離則死。精何以不竭?必也遠色乎!氣何以不洩?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離?必也無欲乎!神不可以強留,心息相依則神自留矣!氣不可以輕洩,忘言守中則氣不洩矣!精不可以漏失,還精補腦則精不漏矣!

或問:人老血氣既衰,如何可補?曰:慎語言可以補肺;節飲食可以補脾;絕思慮可以補心;去嗔怒可以補肝;斷淫欲可以補腎。請益,曰:不患不補,惟補而又損。我故嘗曰:百日補之不見其有餘,一旦損之遂覺其不足。視彼草木,其葉蓁蓁,秋後落葉,生理歸根,歸根不死,來春復生。由是觀之:生生不已,天之道也;各歸其跟,物之裡也。知其理不悖其道者,其惟真人乎!故真人之息以踵,踵猶根也,三冬歸根之時宜敬養之。


病何由而生也?皆因妄想而生煩惱,煩惱既生則傷其心,心傷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肺氣必虧,故至發嗽,嗽作則水氣竭絕,故木氣不充,髮焦筋痿,五臟傳遍而死矣!

人當妄想萌動之時,即疾病發生之時也。今人不察,必待疼痛著身纔謂有病,而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來漸矣!人之一身外有六淫,風寒署濕燥火是也;內有七情,喜怒哀樂憂恐驚是也。因七情而病者,為內傷而成不足之症;因六淫而病者,為外感而成有餘之病。不足宜補,有餘宜瀉。

後天有形之血氣受傷而病者,藥石針灸可以治之;先天無形之精神內損而病者,非反觀靜養不能癒也。十大名醫治人身病,三教聖人治人心病。

親朋有病皆知去看,自己有病卻不知自看。若知自看,內觀無心,外觀無身,身心既無,受病者是誰?不病者是誰?見得分明,自然無事。常想病時則塵情漸減,常防死日則道心自生。

昔子元有心病,遇一高僧謂之曰:「貴恙起於煩惱,煩惱生於妄想。夫妄想有三:或追憶數十年榮枯恩怨及種種閒情,此是過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強生意見,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也;或其日後富貴如願,或望子孫及時登榮,與夫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現在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生忽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是妄,遂即消滅,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唯恐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

又曰:「貴恙亦是水火不交,凡溺愛佳冶而作色荒,此是外感之欲;或是夜思佳冶而成夢遺,此是內生之欲。二者染著耗散元精,若能斷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至於思索文字,忘其寢食,謂之『理障』;經營職業,不憚劬勞,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亦損性靈,若能緩之則心火不致上炎,可以下交於腎。故根塵不相緣,根無所偶,反流歸一,六用不行。」子元如其言,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至月餘,心疾如失。

自家有病自家知。既知,須要早時醫;倘若忌醫終諱病,無常臨到悔追遲。


人當血氣強壯之時,馳志六慾,無所不為,及至血氣受傷,百病生焉,死期將至,縱有滿堂兒女也替不得,無數金銀也買不得,至死方悔遲了。誰不怕死?當怕之於未死之先,若待將死之時而怕病,則病難治矣!

試看天下之物有重於性命者乎?試思天下之事有大於生死者乎?人莫不好生,但不好長生之道;人莫不惡死,但不惡取死之事。人在世上事事相續,必死而後已。直等到臨死,有甚方法可躲得?不如及早回心,將種種塵緣一齊放下,做個長生出世之人,不亦善乎?

或問:「塵緣纏繞日久年深,一且就要放下,不亦難乎?」曰:「只是你不肯放下,所以說難;設若你死還有不放下的麼?今雖未死,權當已死,一齊放下有何不妙?」

又問:「放下個甚麼?」曰:「放下四大五蘊情識種子。」真修行人恰似大死一番,大死人也無世界纏繞,也無玄妙道理,如此大休歇方為了當。「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吾夫子交人急切之語,蓋謂上士聞道,了生死於片晌之間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豆v力量##爱豆能量月#062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刘彰粉丝/刘彰反黑/刘彰后援会/刘彰壁纸/刘彰数据/刘彰工作室/刘彰吃饱了不想动/刘
  • 测试结果A、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表面上很凶的人,无论对身边的人还是事情,你总是有说不完的叨唠,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却有着一颗豆腐心,尽管表面不友好,
  • &nbsp;都说丽江是一个艳遇之都,在这里你能处处发现惊喜,时间是用来浪费的~.⚠️游玩tips:✅吃喝玩乐✔️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
  • 遗憾的是,没有等来美颜的晚霞,阴沉沉的梅里雪山便隐在了黑夜里。在黄金1小时的时候我看见了今生最美的场景。
  • 难过了悄悄走NB一走,伤心了新百伦默默转一转,人生所有的彪马事情,哪能事事如意,样样顺心。难过了悄悄走NB一走,伤心了新百伦默默转一转,人生所有的彪马事情,哪能
  • 自你出生那天我们从合肥回家后,昨天是你第一次进城,所有的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以后的以后妈妈带你看世界[心][心][心]#第一次进城#分手后会关心你一
  • 最后的进化真的对我来说太残酷了....如果选择长大就一定要失去,是我我也很难选择继续向前。 所有的宝贝给你: EVA材质,轻便柔软,踩水不打滑!
  • 我的微博搜索栏,您搜“宁宁”一定会出来好多好多微博,而每一篇基本上都是宁宁给我做的好吃的,宁宁给我买的这个,宁宁给我发了啥闪送……平日里被宠惯了,一切都显得
  • 现在都不爱发朋友圈了以前人们会经常在朋友圈里记录自己的生活,晒出自己的家庭,孩子,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会通过朋友圈来展现自己。人是需要朋友的,只是再好的朋友也是
  • #迪拜上空不明发光体# 【90后旳一些人】貌似很花心、其实很专一;貌似很坚强、其实比谁都要脆弱;貌似很开心、可是笑容背后的哀伤谁又能懂... 很多时候,这一类人
  • 『和体肌亲密接触的胶制品只能选择天然乳胶』这个规律在1934年被冈本己之助确认,过程众说纷纭有说是灵机一动有说行业秘密也有说和一条狗拉肚子有关结果只有一个,天然
  • 文眉术:是在原眉的基础上,先绘出理想的眉形,表皮麻醉后,再用文眉器械将适当颜色植染于皮肤表层,使之形成全新眉毛的一项美容技术。处理方式包括:治疗后1~3天不可吃
  • 桃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悦耳动听的歌声里,更在西华万亩桃园的盛景里......#周口爆料#【#西华县第十五届桃花节# 即将开启!桃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悦耳动听
  • 但肌肤屏障受损就需要一款好的修护霜啦,我家一直用的都是Rontis的,针对缓解湿疹和肌肤屏障受损问题,对敏感肌也是十分友好,有了它就不再惧怕季节交替啦【润本】婴
  • [微笑]日本人の考え方って、やはりわかり辛いよねーーーー最初日迷惑をかけて、ごめん。大切なことなので2回ずつ言います。
  • 【商品】奢奇朋克风黑色绑带遮肚显瘦高腰三角比基尼小胸聚拢泡温泉泳衣 【㊙️券】110元【原价】132元,领券后【22元】包邮夏天快到了,你的泳衣准备好了没!赶紧
  • 迟到的好物推荐,我自己喝了2年,并成功把姐妹带入,互相提醒着趁着活动一定要多囤货.我们俩一致认为冻干比烘干点口感更好,茶汤清亮,花朵尤其美好,层层叠叠,随着水波
  • 秋天的乌兰布统五彩山斑斓秀丽,纵令是镜头也难表其万分之一,这几天虽然阴雨绵绵,天气并不晴朗,可难掩秋色的美,推荐给爱自驾爱自由爱秋天的你,乌兰布统和塞罕坝都是这
  • 【#NSA对我国重要机构进行十余年秘密黑客攻击#,造成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难以评估】 近一个月以来,360集团连续发布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全球以及我国进行
  • [doge]重点是,因为看这个作者的、没有标点符号的、挺文艺的日常流水账,有感,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每天xjb写点啥,以免老了木有回忆——来自一个已初现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