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曾经有过梦想,但是梦破了。曾经以为一生还很长,一转眼就老了。曾经自以为某种活法绝不能忍受,现在却正学着享受。你曾经向未来漫天要价,但现实对你落地还钱,你竟也无奈接受了。后来你认了命,却也乐知天命,你终于发现人生不止一种方向。你努力过,得到过,也失败过,历经世事悲欣交集后终于释然。人变得洞明而坦然,宽容而悲悯,谦卑而善意,平和而强大。 https://t.cn/z82WPu3

吃饭的时候,妈妈说:“你为什么那么快乐,一直动来动去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我想:好像过了三十岁,我就尽量让自己开心一点。我开始珍惜每一份相聚,也尝试享受每一次自处。这种感觉很微妙,似乎自己给自己按下了倒计时的按钮:我知道时间在走,但我不是什么都没做哦,我也开始学着珍惜当下了。

又或者,或许我只是想让他们觉得我很快乐。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铁塔通州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与游乐园的模式完全不同:像花果园这样的住宅或商业写字楼,只要计算好住户、工位等信息,用室内分布系统和室外宏站,满足从地面到四十
  • ​​​话超级超级多的话唠警告⚠️,堪比1.2个某四字小说知名话唠(防上广场不打全名)。[冲刺][冲刺][冲刺]全彩套装,6-12岁无障碍阅读,免费有声故事;思
  • 可能最放松愉快的假期就是高考完的暑假了,感觉眼睛发着光心里冒着星星✨,也很圆满,那时候脑子里很干净,就期待着未来肯定很好。因为感觉高中都挺圆满的,高考的记忆也都
  • 除了收费人员,每一个高速收费亭前都站了一位执勤人员,会根据电子屏显示的起点信息,给西安市以外的车辆前放置一个“待查车辆”的标识牌,一遍遍提示司机朋友们,积极配合
  • 今天依然是YSL系列试色合集 这种水嘟嘟的唇妆啊,真的毫无抵抗力?12斩男色名不虚传的好看,氧化之后会稍微红一些空管过一只,绝对是常年站得住脚的颜色?50 粉嫩
  • [佩奇]“to land a job”land这里是动词,意思是:搞定(某事/某人)例句:I landed this beautiful lady.我把这个漂亮
  • #方灿[超话]# #万能cheatkey方灿# 【220612】日本官推更新 方灿相关信息 Stray Kids 2nd World Tour "MANI
  • 店里说要报警,我说没问题,你把你们院长找来,虽然是个宠物,但是死了我也需要你们做出解释(因为郑鑫鑫说,我也就能表示同情,猫死了你们签字了,没办法)。 (我女朋友
  • 那又是什么让这段缘分坚持到现在的,宁先生,你说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爱。老公,去年的今天你直播了,那天的你在北京拍紫川呢,而那天的我依然和今天一样思念着你。
  •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 正宗磁器口麻花,省去你排队苦恼[胜利] 喜欢吃甜的可以选择: 紫薯黑糖 白糖 喜欢吃咸的可以选择: 怪味原味 椒盐 葱香 小孩吃的可以选择: 海苔
  • 世界纷纷扰扰,话不在多,希言则贵,闲谈之时,收起自己的怨念,管好自己的嘴巴,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至高的修养。这这这不就是青梅竹马的双向暗恋嘛爷爷:她是个好姑
  • 今天又有客户问深二代是不是随时可以躺平“什么躺在家不用干活”无聊的话经常有这种我视为调侃甚至讥讽的话题回家倾盆大雨思考了一路 发一篇废话[嘻嘻]首先并不是每一个
  • 02.好产品源于原材料的把控美人在骨不在皮,无论怎么模仿,董欣纯露核心内在心结都是学不到的,董欣纯露全国第一也是有她厉害的原因,我们每次总会有些新的东西带给您,
  • 饱读诗书的妻子,对家庭的困境感慨动情,随即吟成七绝一首:自惭薄命遇穷夫,明日端阳样样无。县令是个惜才的清官,听到妻子诵诗招至丈夫违法的趣事,非常感兴趣,觉得面前
  • 我们不仅要明白这个道理,还要在自性上生出来,在实际生活当中天天去做,不要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们不仅要明白这个道理,还要在自性上生出来,在实际生活当中天天去做,
  • 毕竟也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上墨系统,除了犀飞利自己之外只有老永生仿出过成品……#好物种草#炒股涨知识:选择热点时,一般都是参与领涨股,但是领涨股容易瞬间涨停,有人
  • 选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看着屋檐边的雨打在地上,听着雨声发呆。) 听他的直播和从其他方面了解他本人的性格 就越来越喜欢了睡醒听到雨声渐停,踩着雨水又哒哒哒哒跑
  • 我们这一生的事情很长,急在一时,也不急在一时,我们这一生的事情又很短,你在身边时,和你不在身边时。如果说有“轻松省心”这种所谓的轻松省心充其量是用结婚堵住了父母
  • #法医秦明之幸存者# 还不错哦以前很喜欢的一个剧《不死法医》开篇这片头一看就不是网大的调性,决定了可以专心看下去。Chillmore调性和产品质量都在线,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