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工作的生活是怎样的# 2015年,我34岁,带着丈夫和4岁的女儿,回到老家广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

那是一个寒冷冬天的傍晚,日暮将至,我们雇了一辆快散架的三轮摩托车,从汽车站往村子里赶。车里凡是可以落脚的地方,都塞满了从北京带回来的家当。女儿不得不把脚搭在宠物箱上,——箱子里是我养的两只猫。她紧搂着我,小声问什么时候回家。她理解的家,是她出生的地方,北京。小时候她常随我们四处旅行,以为旅行结束后,自然会回到家里。

在乡下住了很久,她才意识到,北京那个家,回不去了。我们将在此地,建设一个新家。住在村子的第一天,女儿在公鸡的打鸣声中惊醒,啼哭不已,她以为那个声音来自怪物。一个缺乏生活常识的城市小孩,闹出笑话,这立刻在村民中变成谈资。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总有目光投射过来,所有人充满好奇:这一家人看起来怪怪的,为什么回到农村?他们又能住多久?

在别人眼中,我和丈夫都读过大学,工作不错,又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买了房,生了小孩,没有非走不可的理由。

真正做出决定,是有一年冬天,丈夫患上感冒,夜里咳嗽得厉害,去了几所医院,吃完药也无济于事,到夏季后逐渐好转。我们意识到这可能跟雾霾有关。恰好,他当时因为长期加班出差,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疑惑起来。我们都开始期待一种全新的生活,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感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

直到此时,已经开始为离开北京做准备后,我们才把决定告诉各自父母。父母们全都大吃一惊,表示不理解。丈夫从小生活在城市里,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他的父母无法接受自己儿子要奔向农村,变成农村人。他们托人给丈夫来老家省城找了新工作,工资也不错,并说,如果不喜欢北京,就回到他们身边,犯不着一家人去吃苦。丈夫拒绝了。

我妈听到这个消息,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当时她住上海我姐那儿,我姐给她看报纸、读新闻,安慰她说,你看国家现在对农村有很多政策,回去没那么差的。我妈说,既然主意已定,那就好好干,去体验一次也不错。

她和我爸以前也想过退休后回农村住,趁这个机会一起回去。

打卡似的带孩子逛遍北京各大景点后,我们回到广西老家。这样,我们一家五口在广西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重新团聚。这是我父母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我大部分亲戚住在这里,我也曾在这里度过童年的许多时光。我们在亲戚家闲置的房子住了一段时间,随后找了一间旧房子,正式住下来。

那是一栋有三十多年历史的黄泥巴瓦房,有两间卧室,门窗仍是传统的建筑形式。因为缺少维护,原来房顶的檩条已开始腐朽,漏雨也相当严重。我们花了一周清理垃圾,然后开始挖排水沟、建化粪池。

女儿比我们更快地融入到这个环境里。幼儿园觉得她还小,没收,于是有一整年她和我们混在一起。我们去劳作,她就在旁边玩耍,玩虫子,玩泥巴,喂小鸡,乐此不疲。夏天,她泡在河里,自己学会了游泳;冬天,她和我们去徒步,去爬山。我想起以前在北京,周末要开车到郊外花一百元钱才能带她享受自然之乐,这里是免费的,而且什么都有。

房子没改造时,全家五个人只能临时住在前院两间小小的泥巴房里,窗户没有玻璃,漏风,夜晚还常常担心有什么小生命闯进来。即便房子日渐完善,自然环境依然没那么称心如意,蜈蚣从枕边爬过,蜘蛛悬挂于头顶,蚂蚁穿行于窗沿,如果是雨季,还得担心洪水进入家里。

但应付这些,有时候也是一种乐趣。我和丈夫都希望,在农村也能过上美好舒服的日子。

我们也做了各种尝试,寻找在乡下生存下去的方法。最早我们想建一个有机农场,抱着笔记本电脑和村里领导谈话,试图用简陋的PPT解释我们的梦想,结果并没能打动他们,计划就这么泡汤了。不过幸亏如此,让我们把钱省了下来。

我们转而寄希望于做民宿,从中获得一点收入,结果去办证时,立刻遭到了拒绝,对方认为这种砖木结构的房屋,有消防隐患。我本来还想努力争取一番,说家就在河边,取水方便,又举例说凤凰、乌镇这样的地方,很多做民宿的老建筑都是木结构的。结果被反驳,“他们是违法的。”

当然,因为政策变化,两年后我们还是取得了合法经营的资格,但地处偏远,又不是旅游景点,民宿生意并不好,房间只有节假日才能住满客人。总之,钱没赚到多少,有关部门管理费的收缴通知倒是如期而至。我们决定,还是把房间下架。

另外,我还尝试过卖农村土货,把父母养的鸡鸭、蛋、大米,还有一些土特产放到网上兜售,客人大多是自己的朋友和同学。父母听从我们的建议,尽量使用有机的耕种和养殖方式。后来,听到大米我们卖出30元一斤后,村里有人来找我们,希望也把他的大米卖出去。我只得跟对方解释,因为采用了无农药、无化肥的耕作方式,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巨大,而收成则少得可怜,这并不是一门想象中那样合算的生意。

总之,回到农村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种种尝试,大都如此折戟沉沙了。若要问我这几年有什么收获,只能说,我特认真地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不过,这还不够吗?虽然新的收入来源仍然在寻找,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

很多人可能会感兴趣,我们如今的生活开支从何而来。其实原来的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现在收入主要靠出租北京的房子,一个月收入五千元。北京的房子是2008年跟父母借了一点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在北五环外买的,当时房价还不到一万一平米,每个月还五千左右的贷款,丈夫一个月两万的工资,压力并不大。

为了不增加负担,离开北京前,我们想办法还清了贷款。其实在北京生活时,我们一家的开销也不多,最大的是交通费,和每年固定的几次出门旅行费用,所以有余钱攒下来还房贷。
回到乡下生活后,生活开支就更低了,我丈夫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我不化妆,孩子大部分是穿亲戚给的旧衣服,全家基本开销都花在食物和日常用品上,一个月三千元左右。我们很少下馆子,去超市也常买打折产品,吃的食物有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种植,如果有特别想吃的菜,就自己学着做;孩子喜欢吃面包,我就经常自己烤面包。

在乡下的这几年,种种失败虽然打击不小,却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了新的奇异信心,总觉得只要有一双手,人不懒,无论如何都能活下去。以前有八成的时间,觉得自己“不得不”活着,而现在,有八成的时间,想的是,“我想要”活得更好,我也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好。“好”的定义是什么,应该是自己乐意,又高兴吧。

不把“活下去”看作唯一目标,而是追求令自己愉快的生活,全家都得到了解脱,找到了各自的乐趣。如果说有遗憾,那大概是女儿的教育。过去我的学法,怎么也能读完大学,但现在的情况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不像以前那样简单了,孩子不得不提早进入一个被作业和考试包围的世界。

作为父母,暂时还想不到别的办法,也许有一天还会因此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目前唯一能弥补的,是投入更多的陪伴,让家庭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她身体健康,能快乐地长大;想让她学会,能独自面对生活活下去的勇气和本领。

节选自《从北京回到老家“躺平”的七年》文 | Metro

【23岁青岛小伙的大爱感动全城:捐献8器官救9人,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3月27日,山东#青岛#,一例器官捐献手术成功进行。23岁青岛小伙杨林(化名)捐献8个器官让9人生命得以挽救和重见光明。他也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生的希望,带来了温暖与光明。
#态度青岛# (原文链接https://t.cn/A66NkqGe)
1
传递“生命的礼物”,让大爱永存人间。
23岁的杨林家住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高个大眼睛,白净帅气,从小善良懂事,一直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但不幸却降临这个不富裕但很幸福的家庭,3月初,杨林突然感到恶心嗜睡,呕吐不止,伴随头痛阵阵发作,严重时夜里睡不着觉。入院检查后发现杨林脑干区长出一个8厘米大小的肿瘤,牵连脑部神经非常严重,然后开始昏迷不醒,最终脑死亡在青大附院不幸去世。
对于家人来说,孩子的不幸遭遇这无异于最大的晴天霹雳。
花开向阳,温暖而生。能温暖世间万物的,永远是心底里的那一抹善良。在生命终结时,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用无私大爱,温暖着世人。
3月20日,杨林的生命已经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随时可能脑死亡。父母杨宝山(化名)夫妇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一旦孩子不行了,就把他的器官捐献出来,救助他人,让他的眼睛继续看到这个世界,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于是他们选择用爱化解悲痛,将儿子身上的肝脏、双肾、心脏、双肺、一对眼角膜等8个器官组织在医院进行了捐献,最终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幸运地匹配到器官,生命得以挽救。其中,3月27日,肝脏、双肾、一对角膜移植手术均在青大附院完成,肝脏一分为二移植到两个患者体内。最终6名患者在青重生,3名患者在上海、杭州等地完成手术。
杨林捐献器官的无私大爱,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医护人员手术台上演生命接力,是庄严告别,是见证重生。
这是一场生命与生命间的接力。一个生命逝去,器官捐献可以让数个垂危的生命得以延续及改善,重新焕发生机。这是一次爱的接力。现在,杨林一家勇敢地将这根接力棒传递下去,必然会引起社会正能量的连锁反应。
弘扬人间大爱,展现人性光辉。这样的接力,是人间大义,进一步诠释了良善的主流价值观。杨林一家的行为,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都是一场难得的良善教育课。这样的接力,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会鼓舞更多人参与到器官捐献的行动中来,让更多人思考生死之间的价值转换,这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塑。
关于生命的意义,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当至亲至爱离开时,是否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弥足珍贵,青岛小伙的大爱让人看到生命的伟大和高尚,唤起更多人的爱心和行动。
像杨林一样,不少平凡英雄的名字深深烙在这座城市里。

2
人性本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连接点。
捐献者无瑕的爱,捐献者家庭那份奉献的大爱都化作一枚种子,种在了每一个有爱心人的心田。
自2011年底青岛首例器官捐献以来,器官捐献的大爱精神,已经成为文明青岛的一个名片。近年来,这些大爱的故事一次次发生在岛城,在感动着、温暖着人们。在这里,我们不由想起那个美丽的小女孩九月。2018年6月21日夏至,青岛4岁女童小九月因病离世。小九月短暂的生命里,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欢笑。在她病重救治无望时,家人含泪忍痛决定:孩子离世后,无偿捐献她的器官,用于延续他人生命,也让孩子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她捐献的器官挽救了5个家庭,她的双肾、肝脏和一对角膜共5个器官捐献出来,给5个人留下了重生和重见光明的希望。
小九月的大爱义举故事经半岛全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网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及众多网友纷纷转发,青岛大爱温暖全国。
辰辰是青岛第10例器官捐献者,也是当时年龄最小的一位。2014年2月,两岁的男孩辰辰遭遇车祸严重受伤昏迷,近10天的抢救最终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辰辰的父亲忍痛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让孩子以另一种方式 “留下”,孩子的肾脏、肝脏和眼角膜在5个人身上得以延续。
2019年6月,家住青岛胶州市的4岁男孩小北,遭遇意外交通事故后,也用自己送出的“生命礼物”,给5个患病家庭带来重生的希望。
这些善良可爱的孩子们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人间大爱,化作天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为青岛这座温暖的城市增添一个爱的符号,这就是孩子短暂的生命最有价值的体现。伟大的家庭,永生的女孩!弘扬城市文明精神,小九月等人的事迹成为青岛弘扬大爱、传播正能量的典型。
据了解,小九月肝脏的受捐者也是一名和九月年龄相仿的孩子,目前已经成功恢复健康,开始学校生活了。受捐者爸爸在语音中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并向九月的家人和这座大爱城市表示感恩。
“如今我想到孩子的生命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这是让我能够慢慢走出丧子之痛最大的勇气。”九月妈妈说。善良、坚强的九月妈妈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开启了新的生活。2020年8月,九月妈妈在青岛生下了九月的弟弟“西西”,这个家庭再次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向每一位捐献者致敬,是你们给世界多留一份温暖,是你们让生命再现奇迹。你们都是天使,来到人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
世界因为你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透亮。

3
既然生命的长度没法左右,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要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150万人,但仅约1万余人能通过获得捐献器官接受移植。
对死的态度是对生的态度的延续。而集结这种力量的,不仅仅是观念的更新,更是世俗和亲情的超越。生命以爱的形式在延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将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常态。
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以及人体器官捐赠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459万余人,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8万余例,捐献器官11.6万余个,成功挽救了近12万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数字的背后,见证着一场场生命的接力,传递了人性的光辉,更播撒了温暖和大爱。每一个数字和名字的背后,都演绎着感人的故事,也凝聚着亲人间的无限思念。
青岛市民从来不缺乏爱心,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青岛市共计实现遗体捐献1070例,角膜捐献1732例,器官捐献1064例。截至2022年2月22日,全市累计登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6109名,已捐献遗体1082例,捐献角膜1762例,捐献器官1083例。志愿者数量和捐献数量保持全国领先。
从青岛器官捐献数量的变化,就能看出青岛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捐献志愿者越来越多,市民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从文明自己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这座青青之岛一直在散发着自己爱的温度。这也让文明青岛已成为青岛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青岛人时刻凝聚起这座城市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青岛是一个有爱心的城市。每一个生命,都代表着一个个爱的符号,因为爱的力量涌动,才有了青岛这座充满爱心奉献的城市。只有具备城市主人翁的意识,敢于奉献,更加热爱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青岛才能荡漾起爱的旋律。
爱心、奉献、创新、诚信、博大、卓越等是青岛市民展现出来的城市特质。而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每一个生命感动的故事,也是挖掘和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
感谢杨林、小九月、辰辰、小北......感恩他们的父母及家庭,你们让青岛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人们一定会记住你们,这座城市一定会记住你们。
生命大爱,城市精神!(原文链接https://t.cn/A66NkqGe)

#大龄北漂有多辛酸#我是2009年北漂的,如今已经12年了,回首往事,还是很有感触的。我北漂12年,现在已经“安家立业”,尘埃落定。如果说后悔什么,最后悔的就是为什么不早点来闯荡?用我的体会来说,如果选择北漂,越早越好。如果我当年晚几年来,基本就不太可能留下来,以后普通人留在北京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最核心的两个硬件很难解决,一是户口,二是买房,#北京买房# 解决这两个基础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

2009年,央企总部借调我来北京一年。接到调令,家里人很不愿意我去。毕竟在家乡小城的二级单位,我们小两口混得还不错,有点小职务,有点小成就,生活上一家三口,有房有车,岁月静好。我骨子里还是喜欢北京的,从内心深处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小县城。爱人知道我的心思,就同意让我来一年看看。

记得那是初春的一个傍晚,长途车进入北京五环,从五方桥进入四环,路过四元桥后,人们昏昏欲睡。司机是位老师傅,一路防着老歌,正好播放一首《城市月光》: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温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间聚散

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守护它身旁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

一抬头,看见北四环边上望京某楼盘上的四个大字“城市月光”(小区的名字)。这首歌,巧遇四个字,就在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当时,就有一种抛家舍业、生死离别的感觉。夜晚,长途车行驶在灯河之中,望着满城万家灯火,当时就想,不知道哪一盏灯属于自己。

在北京总部借调一年之后,原单位的职位虽然保留着,但已经换了新人在主持工作,回去之后也让单位左右为难,那个新人更是紧张。再说我也喜欢北京,正好有新企业组建,我毅然决然放弃回去的念头,跳槽到了新公司。当时,真的不知道这家新公司前途如何,只是不想再回去给单位添麻烦了。

没有想到,这个新组建的公司,出乎意料,不但对待我们外地人非常友好,而且工资福利待遇都很不错。遇到一位特别有魄力的老总,第二年就把月薪翻了三倍。我在原来的二级企业,工资才3500元,年底大约有1-2万元年终奖,全年收入约为7万左右。到北京第二年,遇到了好企业好领导,年薪大约翻到了三倍,第三年提了中层,月薪翻到四倍,第四年继续翻到了五倍,第五年翻到了六倍。(现在跳槽已经过去了12年,回到原来的企业,原来那些同事还是月薪四五千元,十年原地踏步)

新公司的领导不但有魄力,还有眼光。当时,公司给外地人都租了房子,但是领导在大会上多次反复讲:我不应该给你租房子,我不是心疼房租费,而是,因为租了房子,你们就没有买房动力了。我要告诉你们,北京的房价会继续涨,你们一定要砸锅卖铁买房子,如果缺钱,可以向公司借。

公司里北京的同事很多都是北京人或新北京人,他们坚信北京房价继续涨、永远涨,天天议论房子,劝说我们外地人买房子。中午遛弯的时候,就带我们四处看房子玩。那个时候,公司附近的房价大约在1.0-1.5万元,而且都是非常好的地段。十年过去了,那个地段的房价已经普遍超过10万。

我们这批外地人,在公司领导的鼓动下,在同事们的劝说下,基本都咬着牙、贷点款买了小房子。所以,特别感谢当初的领导和同事,让我们这批外地来的同事100%在两三年内都买了房子,尽管不大,但上车最重要。同样的大楼里,有一些单位就没有我们公司领导这么有眼光,也没有我们公司这么浓的买房氛围,很多外地人那个时候都没有买房的意识。直到现在,2009年来的其他单位的那些人还有80%以上没有买房,到现在他们已经买不起了,每次议论到这件事,他们就在那里直跺脚。

这家新公司由于刚组建,申请户口指标多,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很多外地来的新员工都占到了大便宜。一两年之后,北京的户口指标越来越少,2010年开始买房限购,买车摇号,房价呼呼涨,想在北京扎根立足已经非常难了。

在北京12年,总体感觉有七点收获或者说是感悟:

第一点,房产的增值。

家乡那座小城市,同样的一百平米的三居室,北京可能价值1000万,家乡最多就50万。十年后,北京的那套房子可能升值到2000万,家乡的可能贬值到30万。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来到北京,同样的房子,你留给后人的财富是2000万,在家乡的同事留下的只是30万元。你的后人及家族的分层,就此改变。

第二点,月薪的增长。

12年了,我们原来的家乡企业,那些同事的月薪大约增长到了4500元,总体增长30%;我们同一批从家乡企业来的人,月薪普遍增长了5倍以上。家乡单位,12年收入增长30%,来到北京的人收入增长普遍在500%。

第三点,晋升的增长。

家乡的老企业,人满为患,企业停滞不前,人员更不流动,管理层二三十年不动,大批优秀的年轻人才只能委曲求全,几乎没有上升的机会。12年前,我们来的那批人普遍提升了三到五级,最好的人已经混到了百万年薪的高层。家乡企业的老同事几乎都在原地踏步,混到科级的都凤毛麟角。

第四点,附加值的含金量大。

北京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等,不再赘述。就说一点:来北京的人,尤其是三十五岁以上闯荡北京的人,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想让孩子接受北京的高水平的教育,将来考一流大学打基础。凡是当年来北京的同事,孩子考大学基本都沾光了,几乎没有重点本科以下的,大多数都如愿以偿上了名校,如果在家乡高考,基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第五点,生活的质量提高。

原来在家乡企业,几乎就是人情社会,你走到街头不停地打招呼,因为大多数人你都认识。办公楼与家属区相邻,小地方也没有那么多文化娱乐设施,各级领导基本都是两点一线,家里、办公室,办公室、家里,稍微上点岁数的人,就不愿意回家了,双休日都在办公室里上网。晚上,就是各种不同的应酬,你不想参加也不行,因为你两三次不去,就会被边缘化了,大家会觉得你清高、不合群,工作上就会排挤你。到了北京,才真正有了生活的感觉,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领导就是这种观念,下班就走,下属也别打电话找领导,领导也不骚扰下属,各过各的生活。加班也有,都是商量着来,虽然没有加班费,大家偶尔加加班,订个外卖,还是蛮开心的。

第六点,生活的多元化。

在家乡小城,大家的生活基本上是同质化的。白天上班,晚上喝酒,双休日约几家人自驾游,一般也就是吃农家乐、水库鱼、小笨鸡。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车子都差不多,房子也差不多,朋友圈差不多,消费水平差不多。有时候我们在吃水库鱼,周边的小马扎上坐着的可能都是认识。北京的生活真是五彩缤纷的,喜欢爬山的去爬山,喜欢看话剧的去看话剧,喜欢艺术的去看展览馆,喜欢跑步的去奥森,喜欢乐子的去听相声。你会发现,生活真的差异化很大,乐趣很多,各得其所。

第七点,生活成本的差异化。

在北京生活,除了房价高、教育贵之外,其他的都很便宜。比如,那个年代,家乡小城买一件大牌子的衬衣,标价2000元,一分钱不让,北京同样的衬衣经常打三折。家乡小城的领导经常到北京开会时买名牌衣服。超市里,更是分化严重,有华贸下面的高档超市,一串葡萄600元,也有小市场一串6块钱,各种消费层次都能融合在一起。相对而言,日常消费品,蔬菜水果,我觉得比家乡小城都便宜,而且还新鲜。

综上,总体意见和建议。

十多年闯荡北京,与现在闯荡北京,是截然不同的。

一是房价实在太高了,而且还限购;

二是买车摇号实在太难了,概率越来越低了;

三是户口指标越来越少了,非常影响子女的教育问题,至少高考没有办法享受北京的待遇;

四是子女教育压力比较大。虽然北京户口对高考有优势,但是北京孩子的从小竞争就比较激烈的,名校之间的PK几乎到了白热化,“鸡娃”现象非常突出。

五是北京正在疏解人口,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到好工作了,稍微好点的单位起步价都是名牌大学的硕研了;

六是职场内卷化更加严重了,你想呀,起步价招聘名校硕研,一堆人精和精英扎堆,晋升资源是有限的,关系背景的水更深了,普通人之间的竞争,恐怕还不是内卷,更多的是被人碾压了。

现在是不是还要北漂?考虑的深度,要比十年前深很多了。以上的故事,可以借鉴。#微博新知博主##北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RUN_BUBBLE# 240522oo~~谢谢1500日庆祝!! >.< 泡泡当然更新了~~ ㅎㅎㅎ[投票]hiphop帽子伦尼(见p1)vs可
  • 在案件执行阶段,公司股东的期限利益仍应得到保护。#法律小讲堂##法律咨询##必知法律常识##微博法律大讲堂##天津生活# 今日与您分享法律小常识: 出资期限加
  •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天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能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内心
  • 不用关注我条件不符会重抽 糊了hm我的huq ​ 这张照片真的让我很有一种孩子长大了的感慨。送P1的发饰+P3的混线卡套还会随机塞点其他小周边~大家一起在这条下
  • 五星级北辰洲际酒店,北辰国际会议中心,甲级写字楼北辰时代广场,一线城市商业体北辰大悦城,长沙市三馆一厅(长沙市图书馆、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规划馆、长沙市音乐厅)
  • 佛门中有个词叫“八难”:具体说来就是三涂恶道,这几处的苦楚在经书与现实生活中大家有目共睹;还有世智辩聪,小聪明太多,人味十足,怎么也入不了佛道;再有北俱卢洲,这
  • #成毅狐妖小红娘王权篇#cy#成毅王权富贵# 成毅,我本想边走边爱,可你一人就挡住了人山人海,在这个利欲熏心冷暖自知的年代,遇见你是我意想不到的美好,我想陪你蹉
  •  在自己的军营里遇刺,王世充还没醒悟,解下衣甲一看没大事,得意洋洋对部下说:“大家看,王怀文偷袭我,一点伤也没有,是不是天命在我啊。像王怀文这样,人都已经死了,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 ༄ I Love You..〆(・∀・*)༄ 刘宇宁 知足常乐,人生无需强
  • #cubal西北赛区##cubal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l西北赛区# 安踏每日赛果4月21日,西北赛区进入第三轮比赛,男篮比赛D组新疆德比,石河子大学凭借‍
  • 【网络流行的“爆改”妆,在这个节目里成为对妈妈们的爱】#用化妆重新认识妈妈一次# 美妆不仅是表面的锦上添花,也是自我的重新塑造;“爱美”不仅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
  • 重要的并不是我站出去我就侠客了是 本来也就打算事了拂衣去 因为后来也被支持了所以觉得要留下来表达感恩 觉得不需要了 我个人自己需要给我自己支持 再游离的时候却遭
  • 明代重修后的东塔外观上仍然带着非常浓厚的宋代风格,采用砖块为材料却完全按照木头的结构形式进行拼装建造,这足以证明当时瑞安的匠人对砖的加工和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
  • 放个大招,想当年,我在官方公布封号的时代,我一把放水演员喷子不带必输,不发育,等待后期翻盘到水晶,我就故意输掉。2、排山倒海:华山派大弟子才能学的绝技,在某一时
  • 其实这一单元里还有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盲叟图,另一幅清谢彬村斗图我自己看的时候更是看一眼就略过了。第一幅是沈周的吴城怀古轴,沈周,明四家之一,也是最牛的明四家吧,
  • 对,他还在上学(在这里我还惊了一下,因为这个在160表格上是不体现的,面试官是怎么知道的)️他为什么不和你一起去旅行?如果不是自己填表做计划,你说来美10 天,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0.5+2+2[赞啊]刘宇宁,不因盛名而来,不因诋毁离开;始于颜值,忠于人品,陷于才华,愿你初心
  •   案例三:把保险当理财卖,强调“高收益”  “我妈几年前在银行买了一份年金险,当时业务员介绍的是一年交1万元,交满15年可以一次性取出本金和利息,现在我打电话
  • 我家南瓜的窃窃私语 “啥,小主人又想到了新吃法!”“我的天呐,小主人怎么吃不腻呢?”我们来算算小主人现在用了几种方式吃我们。 吃法一:小主人会在不想早起的日
  • #刘宇宁天行健##刘宇宁卓不凡##摩登兄弟[超话]#有一种爱,不在初见,却会沉淀,在时日久远后,展露它刻骨的惊艳。@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