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出炉】从1982年至2022年,中国小剧场戏剧走过了40年的历程,由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小剧场戏剧委员会、《新剧本》杂志、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 “纪念中国小剧场戏剧40周年系列活动”,3月23日正式启动,一份“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的发布拉开了活动的大幕。
“榜单”中的40台剧目,包括话剧28台,戏曲6台,儿童剧1台,形体剧1台,跨界融合等实验戏剧4台。“榜单”中的40位编剧、40位导演和40位演员,包括林兆华、孟京辉、奚美娟、冯远征 @冯远征、何冰 @人艺何冰、邓超 @邓超、任素汐@任素汐 等。令人感慨的是,名单中的11位艺术家已经故去,他们是黄佐临、胡伟民、李默然、陈颙、陈健秋、林连昆、胡庆树、肖惠芳、王向明、卫中、班赞等。
文/北青报记者 郭佳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40年影响力榜单

40台剧目(按演出时间先后排序)
1 话剧《绝对信号》(1982,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2 话剧《挂在墙上的老B》(1984,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3 话剧《火神与秋女》(1988,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4 话剧《屋里的猫头鹰》(1989,上海青年话剧团)
5 话剧《留守女士》(1991,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6 话剧《男儿当自强》(1992,中国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
7 话剧《情感操练》(1993,火狐狸剧社)
8 话剧《同船过渡》(1994,武汉话剧院)
9 话剧《棋人》(1995,中央实验话剧院)
10 话剧《驿站桃花》(1998,北京中商谢瑞麟经贸有限公司)
11 话剧《恋爱的犀牛》(1999,孟京辉工作室)
12 话剧《切·格瓦拉》(2000,北京盛基舞蹈学校)
13 话剧《WWW.COM》(2000,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14 话剧《非常麻将》(2000,中央实验话剧院)
15 京剧《马前泼水》(2000,北京京剧院)
16 话剧《无常-女吊》(2001,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7 话剧《我爱桃花》(2003,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8 昆曲《伤逝》(2003,上海昆剧团)
19 话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2006,戏逍堂)
20 话剧《我不是李白》(2007,盟邦戏剧)
21 实验戏剧《未完待续》(2007,黄盈工作室)
22 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2008,优戏剧工作室)
23 京剧《浮生六记》(2009,北京京剧院)
24 话剧《有一种毒药》(2010,龙马社)
25 话剧《隐婚男女》(2010,厚浪文化-李伯男导演工作室 哲腾文化)
26 话剧《最后晚餐》(2011,中国香港话剧团)
27 话剧《驴得水》(2012,至乐汇 哲腾文化)
28 形体戏剧《水生》(2012,三拓旗剧团)
29 话剧《你好,疯子!》(2013,哲腾文化 饶晓志工作室)
30 实验戏剧《美好的一天》(2013,新青年剧团)
31 京剧《惜·姣》(2013,北京京剧院)
32 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2014,繁星戏剧村)
33 儿童剧《木又寸》(2015,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34 粤剧《霸王别姬》(2016,中国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
35 声优戏剧《三昧》(2016,盟邦戏剧 一驰戏剧工作室)
36 话剧《两只蚂蚁在路上》(2017,哲腾文化)
37 话剧《家长会》(2018,武汉市艺术学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文兴文化)
38 跨界融合舞台剧《奇怪的狗》(2018,至乐汇)
39 话剧《春逝》(2020,话剧九人)
40 滇剧《马克白夫人》(2020,云南省玉溪市滇剧团)

40位编剧(按姓氏笔画排序)
1 万 方
2 卫 中(已故)
3 马中骏
4 史 航 @鹦鹉史航
5 冯 俐
6 过士行
7 朱虹璇
8 刘 深
9 刘 露
10 孙惠柱
11 苏 雷
12 李龙吟
13 李宝群
14 吴 彤
15 邸叙然
16 邹静之
17 沈虹光
18 张 献
19 陈健秋(已故)
20 林蔚然
21 周 申
22 周广伟
23 赵家捷
24 胡 叠
25 哈智超
26 费 明
27 莫 言
28 徐 棻
29 郭启宏
30 黄纪苏
31 曹路生
32 龚孝雄
33 盛和煜
34 董天翼
35 喻荣军
36 温方伊
37 谢丽泓
38 雷志龙
39 廖一梅
40 颜全毅

40位导演(按姓氏笔画排序)
1 丁一滕
2 王 翀
3 王延松
4 王向明(已故)
5 王晓鹰
6 毛尔南
7 田沁鑫
8 白爱莲
9 任 鸣
10 李伯男
11 李卓群
12 李宗熹
13 李建军
14 杨 婷
15 吴晓江
16 何 念
17 谷亦安
18 张 慧
19 张志鹏
20 张奇虹
21 张曼君
22 陈 颙(已故)
23 陈明正
24 邵泽辉
25 林兆华
26 周 可
27 周 龙
28 孟京辉
29 赵 淼
30 胡伟民(已故)
31 查明哲
32 饶晓志
33 班 赞(已故)
34 顾 雷
35 郭蔡雪
36 黄 凯
37 黄 盈
38 黄佐临(已故)
39 熊源伟
40 颜永祺

40位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1 王 虹
2王子川
3 方 旭
4 尹铸胜
5 孔令美
6 邓 超 @邓超
7 冯远征 @冯远征
8 冯宪珍
9 吕 凉
10 朱荔莘
11 任素汐@任素汐
12 刘晓晔
13 孙 博
14 李 梅
15 李乃文 @李乃文
16 李默然(已故)
17 杨 青
18 肖惠芳(已故)
19 何 冰 @人艺何冰
20 何雨繁
21 宋忆宁
22 张秋歌
23 陈明昊
24 陈建斌 @八家户村
25 林连昆(已故)
26 松 岩
27 松天硕
28 金士杰
29 郑 磊
30 胡 军 @胡军
31 胡庆树(已故)
32 索明芳
33 夏力薪
34 徐 昂
35 奚美娟
36 郭 涛
37 黄湘丽
38 彭梓桁
39 董汶亮
40 廖 凡 @廖凡

#金泰亨魅力宝藏#[送花花]#金泰亨wepurpleu# ✨ ​​​☆·金泰亨·☆世首帅颜赞ℂ‍♂️雕塑般的美貌统一饭圈审美艺术家ℕ‍构建蓝灰冬熊在甜夜中的童话幸福传道士 身为纯粹本身用爱和正能量包围世界 ​

竹,因其空心、挺直、四季常青等特性,象征着虚而有节,挺拔凌云,钢质坚韧的操守和特质,经常被古代文人墨客赋予人格化的精神象征,象征着纯洁、虚心、高雅、刚直、有节气。
文人爱竹,自古皆然。故这清风正气的竹子,一直是被历代文人咏呤和自喻,也多体现在他们的书画作品中。今天就带大家寻找一下上海博物馆里藏着的“竹”。

1️⃣、明 清风劲节图轴 夏昶

明代夏昶(1388—1470年),画竹名家,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夏昶画竹,一改前人独幅数枝的表现形式,而多用巨幅长卷描绘竹树的千竿万梢, 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弘。
夏昶笔下的墨竹已不仅是文人式的寄性抒怀, 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以其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他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2️⃣、明 竹石图轴 瞿俊

瞿俊(1436—1504),明进士出身,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擅长工书画,兰竹行笔瘦劲。
瞿俊为人随性,有权贵富豪想买他的画,出再多钱他也不卖。相反他常常与渔民为邻,经常谈天说地喝酒助兴,酒喝酣了还会吟诗作画送给渔民。
他的画存世量并不多,很珍贵,而上博的这幅“竹石图轴”是一名匿名的捐赠者捐赠的。
众所周知,上博的很多文物都是社会人士捐献的,除了社会名流,还有很多默默无名的捐献者。
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想给文物找一个好归宿,让文物回归社会,使更多的普通百姓受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拥有高尚的人格,每一次参观我都会由衷地感谢这些“无名氏”。

3️⃣、清 张希黄留青楼阁山水竹笔筒

张希黄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留青竹刻艺人。“留青”全称留青阳文,亦名皮雕,是利用竹子的表皮与竹肉在色彩与肌理上的差异,通过雕刻形成微微高起的花纹并利用竹皮厚薄分出色彩的深浅层次。
在中国唐代,简单的留青工艺已经出现,但分层退晕的表现方法要到明代晚期才成熟。这一技法极大地加强了留青工艺的艺术表现力,其创作空间由此得以拓展,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题材皆可加以表现。
这件笔筒画面作平远构图,从树垂柳掩映中,有层楼盈然于山水之间,与对岸小阁隔江相对,意境高远。
这件竹刻笔筒也是在这次的“盛世芳华”特展中展出,捐赠者陈器成先生是著名的收藏家,1960年、1980年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铜器、玉器、甲骨、陶瓷器等珍贵文物218件。

4️⃣、清 宜兴窑朱石梅款紫砂壶

宜兴窑的烧瓷历史悠久,宜兴窑从汉代开始烧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等,其烧制陶瓷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有2000多年,故可称是最古老的窑口。
宋代已开始烧造紫砂器,明代的紫砂器闻名于世,清代是其高峰。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宜兴既有”陶的古都”之称,亦有”竹的海洋”之说,竹的题材被广泛引用于紫砂茗壶的创作。
这件文物也不是常设展厅的展品,也是在这次的“盛世芳华”特展中才欣赏到的哦。

5️⃣、清乾隆 景德镇窑仿竹刻夔纹笔筒

仿生瓷是中国清代模仿禽、兽、虫、鱼、植物等形象造型的瓷器。乾隆年间出现了许多在形式上仿造漆器、竹木器、青铜器的陶瓷器皿。
仿生陶瓷不但丰富了清代乾隆时期陶瓷器的品种,也体现了我国瓷器工艺的飞跃和创新。这与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陶瓷制作工艺及其本人的品位喜好是分不开的。
由于长期以来文人使用的笔筒多为竹子的制品,因此陶瓷笔筒也通过雕刻和釉料的施加达到竹笔筒的效果。这件仿竹刻笔筒不仅仅在造型上仿造得惟妙惟肖,在色釉的配置上也展现出竹器的纹理。

6️⃣、清 竹石图轴 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擅长画兰、竹,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多幅“竹石图轴”被分散在世界多处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

我去的时候,看到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两幅“竹石图轴”,一幅为郑板桥62岁时所画,一幅为65岁时所画。不同的风格代表着不同的年龄与际遇,你能辨别出哪幅先?哪幅后吗?

7️⃣、民国 金西厓竹臂搁

这两件竹刻作品分别名为“留青百合花竹臂搁”和“浅刻猿嬉戏图竹臂搁”。
它们的作者是20世纪最杰出的竹刻艺术家和竹刻艺术理论家金西厓先生,是文人竹刻的集大成者。
1959年金西厓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这两件竹刻作品。所以这两件竹刻作品不是放在常设展厅中,而是陈列在今年的受赠文物特展“盛世芳华”中。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这次介绍的很多文物都是在上博的“盛世芳华”中展出的,所以我再次向大家安利上博的这次特展,展期一直到9月4日,不要错过啦~~ https://t.cn/z8AbQq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专门写过月颤,当宇宙之子太阳随着南北交点颤动的时候,时间和空间似乎更加不稳定,就像宇宙结构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剧烈的能量释放出来。
  • 4.逃跑吧,跑出这满是烟火味的世俗。5.你读到春天时,我已落叶纷飞。
  • ”“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经典##文化#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 愠色。
  • !!
  • )就是希望每个戴这顶帽子的光崽都不会碰到恶意说这是粑粑/便便/大fen的人[泪][泪][泪][泪]其实稍微说几句或者调侃一下开开玩笑没啥,但是在别人明确表达了喜
  • 2、今日地下管网个股异动,公司是国内混凝土输水管道的专业生产企业,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华北地区有一定的市占率和客户认知度。2、今日地下管网个股异动,公司是
  • 快6点到了他上班的地方,一起和他朋友同事们一起吃了火锅,中午在家吃太多了,以至于下午一直没胃口,就连我最爱的火锅也只吃了几口。还有,我真的能感觉出,他真的挺喜欢
  • 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
  • 身为IXFORM的官方粉丝帐号,更新的却一直不是团体活动,备感无奈。身为IXFORM的官方粉丝帐号,更新的却一直不是团体活动,备感无奈。
  • 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贏,而不一定要贏,有善解人意的意愿。即使失败也要自信,财富再多也要节省,世态再凉也要热情。
  • ”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对发生的负责,把没发生的忘记,记住,没有停止的风,没有留得住的步,一切都在,不
  • 2022/5/27 Fri. ️「久違的Lab,本來想去趟天體」有點好笑吃蛋糕的時候停電了好幾次,一會亮燈一會滅的,哈哈哈,和媽媽邊吃邊喝邊討論球隊的現狀和以前
  • 在长兴集乡八号村台几公里外,就是万亩虎杖园,这是带给村民就业增收新渠道的地方。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做好滩区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将
  • ”晚上就知道了蓝银草的用处更大,缠绕和抽送的力量都很强,以及,唐三的身体很棒我给我妈看电脑屏保我:我的新老公,帅吗我妈:新老公?他是因为我一句话就动用灵力让漫山
  • Sézane 裹身衫+ MOTHER 高腰直筒牛仔裤,是回归“基本演绎法”的一天[偷笑]疫情宅家三年,转而无限沉迷“舒适优先”的穿搭风格,也因此,这两年对尤其挑
  • 一、高筋粉220克,全麦粉30克,酵母2.5克,水140克,盐3.5克,糖8克,黄油5克,混和揉成面团,厨师机揉出厚膜即可,手揉也很容易;2、分割滚圆,松弛15
  • #美しい彼#萩原利久# 20220601ins更新第59回ギャラクシー賞贈賞式マイベストTV賞を美しい彼が受賞しました。rikuhagiwara_officia
  • 拖着大包小包来到娘家,爸妈高兴地为我们杀鸡宰鸭,我心里想还是娘家好,除了带儿子和小侄子玩,其他什么事都不用做,还可以睡懒觉,真舒服。看得出来,妈妈也被我搞得有些
  • @许凯sosoCr图源网络侵删#一条plog告别五月##是哈哈哈哈哈哈的JC【碎碎念】# 没有好好剪视频的五月 莫名其妙 写了挺多东西总是在深夜发一些奇奇怪怪的
  •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道格拉斯·马拉赫《做一个最好的你》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的小树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