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身边事# 【敢与地质灾害“掰手腕”】

面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你会怎么做?张帆宇回答:“在自身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我要冲到第一线,记录、观测、研究。希望下一次,在它们破坏人类家园前,我凭借扎实的研究做出合理的防灾减灾方案。”

张帆宇是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是一位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等个头、身材消瘦,你很难将眼前这位80后与那些肆虐的滑坡、泥石流联系在一起。但他的确是一名敢与地质灾害“掰手腕”的逆行者。

张帆宇:2000年,我从山城重庆开州区考到了位于黄河之滨的兰州大学,与兰州、与兰大结下不解之缘。我在兰州大学一口气读完了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这里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国黄土高原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广泛。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黄土高原和兰州大学给予我干事创业的平台。留在这里、守在这里,我就有机会与地质灾害“面对面”“硬碰硬”。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我还是一名刚跨入科学研究门槛的博士生。在日本京都大学王功辉老师带领下,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四川开展同震滑坡研究。当时,震区在开展大规模救灾抢修工作,交通和食宿等各方面均不方便。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每天辗转数百公里,天不亮就开始布设仪器采集数据,先后获得了震后天池滑坡、东河口滑坡第一手珍贵数据。我们首先解释了天池滑坡坝内部结构特征,但囿于数据不足,对东河口滑坡动力过程机理没有公开阐明观点。但我们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10年里持续开展现场研究和数据分析。

2021年,基于长期积累的证据,联合国内外数位知名学者,我们最终以充足的数据阐述了这个导致人员遇难的灾难性同震滑坡的动力学机理。这段宝贵的经历在我开展黄土滑坡研究时,时刻提醒着我不要着急,要将问题分析清楚再发表观点,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韧性。

地质灾害的触目惊心,不断鞭策着张帆宇要做一名有责任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每每想到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就希望自己更努力一些,使这些灾害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更小一些。此后,冲在地质灾害一线,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

张帆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黑方台被称为“中国黄土滑坡博物馆”。为了更好地掌握黑方台农业灌溉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我刚留校工作时,不论寒暑,每月都会乘坐大巴车到距离兰州60公里的黑方台滑坡频发地坚持取水样分析,甚至过春节也不间断。

坚守是一种力量,结果令人意想不到。在一次野外调查中,我巧遇前来考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彭建兵。在得知我缺少科研经费用工资开展研究时,他当即决定划拨科研经费给我,支持我在黑方台开展深入研究。在连续11年对黑方台滑坡研究中,在前辈们的带领指导下,我提出了基底饱和液化致灾的新观点,发现人工灌溉使黑方台地下水位抬升产生的盐渍化与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黄土滑坡的活动状态。这一成果为西北灌溉地区流动型黄土滑坡临灾预警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

我时常有一种紧迫感,要求自己记录好每一次观测,因为地质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动态演化中。武侠小说中有哪个人是随便练练武功,就能独步武林?因此,对我来说,执着、勤奋、践行就是工作原则。

中国近1/3的地质灾害发生在黄土高原。有效遏制这类灾害十分迫切,但由于黄土滑坡灾害成因复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黄土滑坡超前判识和临灾预警一直是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

张帆宇:我一直怀揣着构建国际顶级滑坡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梦想。2015年,经过积极争取,在兰州大学国资处、基建处、科研处、教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得以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萃英山建设黄土滑坡科学观测研究站。
当时观测站区域并无公路,车辆无法通行,我就雇毛驴驮运水泥、人工装运水、修建围栏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的周又和教授得知后,立马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最终我顺利建成了兰州大学黄土滑坡科学观测研究站。

目前我带领的团队已经在黄土高原的5个典型流域,建成全自动黄土滑坡野外科学观测台网,并成为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甘肃省地震局、长安大学等科研团队的重要研究基地,还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提供平台支撑。

要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有开阔的视野。2009年,张帆宇漂洋过海,赴日本留学。他吃苦耐劳、勇于钻研的精神获得了京都大学老师的赞许,为长期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帆宇:日本防灾体系健全,防灾技术先进。2009年,我在京都大学滑坡研究中心开展黄土滑坡机理研究。我将黄土高原不同地区采集的30多箱地质样本箱子分批空运到京都大学,目的是理解黄土滑坡动力学机制,构建黄土滑坡预警预报模型。

我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电法仪,推动地球物理探测向地球物理观测转变,为多个科研机构科学研究提供了设备支撑。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张帆宇做事靠谱、做人令人放心、做科研负责。在爱人眼里,他敬业爱岗,耐得住寂寞,热爱生活,怀感恩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自己的选择。

张帆宇:自2000年来到兰州,我对兰州大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这份感情和认同来自对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事业的热爱。我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守在黄土高原,力争从动力学机理上破解黄土滑坡分布广、模式多、成灾强、预测难的科学问题,做一名有激情、有责任、有情怀的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来源:新华社)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年6月,在广受关注的LM P1级比赛中,由劳力士代言人汤姆·克里斯滕森领军的奥迪车队将受到新丰田、Pescarolo、HRD&
  • 現代生活的节奏像一列高速列车载着我们飞驰却也让我们与安睡的夜晚渐行渐远无数个你我正被失眠的阴影笼罩 长期下去,不仅晨起是一场战役⚔️连身体的防线也开始失守️-A
  • 此次活动以“五个争创西部一流”奋力推动新时代兰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总要求为宗旨,以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增强公众对警务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强化警民互信,建立良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你拥有着世间最迷人的气质,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深深着迷。[爱你][爱你][爱你]@
  • 陈晓卿“我的美食向导”第二集~潮汕,真是看得我感动到哭! ​食物是凝固的时间!说得太好了。 由于潮汕地区和海南同处海边,很多食物、水果、甚至甜品都有类似。 只不
  • #蚩梦[超话]##姬如雪[超话]##李星云[超话]##蚩梦##姬如雪##李星云##画江湖之不良人##星雪# 辱骂角色,连带着我一起被人身攻击,星雪怎么会有你这种
  • 11岁的小何不仅不会再说那句“我也不活了”而且在磨砺中迅速成长起来,学会了积极面对生活。然后后续就是我对象去找他了,有我对象骂他的图,说真的我对象不在我真不知道
  • -53king的高空下午茶真的也好出片 一天去了几家店,真的太幸福了☺️!-为了这个三丽鸥玩具必须来吃一下必胜客-抹茶控真的超爱!
  • 这是一条寻狗启示,希望尽可能让 潍坊 的老师看见,虽然希望渺茫但我真的不愿意放弃它,一接到消息就速速做了图,接下来就麻烦大家了!它的感受是第一位但还请麻烦告诉我
  • 雪铁纳手表怎么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雪铁纳通过传奇款式,如DS 2-Chronolympic,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适用于艰苦卓越的科学研究和运动探险活动。
  • 个人亲子鉴定就是自己对亲子关系有质疑的时候,想先私下里悄悄的进行一下鉴定,这种鉴定一般不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只要提供给鉴定方被鉴定人的合适的待鉴定样本即可,亲子鉴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简单,就会薄而清透,安于当下,便会内心丰盈,漫长的时候里,99 小熊 电蒸锅 方形6L , [馋嘴] 方向要调整,是非须明辨,意志常磨砺,持续向前进。简单
  • 厚道的人,内心澄澈,正念强,能量足,能够承载万物,留住福气,在无意中,吸引更多的贵人好事,进入到生命中来,从而能够心想事成,生活如意。人若厚道,天必帮之弘化社
  • 尺寸:23x17x9.5厘米(长度x高x宽) Epi粒面皮革光滑牛皮革饰边牛皮革内衬金属件 LVTwist扭锁 内贴袋,配有可拆卸镜子后侧内贴袋 大号前内袋配
  • ①南京司法类亲子鉴定,要求鉴定机构出具的报告有法律效力才行,所以需要选择南京司法鉴定所或者司法鉴定中心;②南京个人亲子鉴定可以选择社会上的生物公司,基因公司等机
  • 若甜看这眼神,更是气,愤恨恨的吃一大口蛋糕,含糊不清的说:“当初九年聚会的时候她就没到,不懂她十八年聚为什么会来! 若甜看着简卓几近痴迷的呆滞眼神,心里一阵烦
  •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今天刚看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我试图从书中寻找失去的人生方向感碰了一鼻子灰书是好看的刚还在跟立哥分享最近的状态不是最近是放假回来吧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对于他们来说,有足够的专业的知识“壁垒”来保护他们,如果你“胡来”他们还有专业的“武力”去搞定你,一群“专业”的人士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他们说的任何一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