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黯。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现在开始,佛正式教我们修禅之路,学佛的方法,非常重要。前面尤其开头,很重要很重要。你们不能马虎听过去,不懂就马上问,不问就没有机会啊。

讲五阴解脱,学佛修禅打坐修定、参禅,有什么方法?没有方法。实际上它里头就有方法。要自己拿起智慧来听。要用智慧来听啊,不是聪明妄想,没有用。

讲五阴解脱,色、受、想、行、识是五阴,我先介绍一下。你们会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这一句,佛学叫“五阴”,就是我们生命的五个无明,盖住了,自己不能明心,迷住了,阴暗的意思,遮住了,自己把自己障碍住了。色、受是唯物的、生理的、物质的方面。想,思想,精神方面的。行,是动力,这个动力啊,包括生理上的动力、心的动力。

什么是生理的动力?譬如我们父母生下来这个身体,心脏会跳动,不管白天夜里,它永远规律地在跳。这个血液也规律地在流行,不管白天夜里,你也阻止不了,你也停不了。譬如身上的细胞,每一个部分的器官,新陈代谢,它自己有规律的,你做不了它的主。(这是)色阴方面。它自有自己的规律,你想停也停不了。比如呼吸。它自然会呼吸,你闭也闭不住,闭住你会难受,不呼吸也不成,除非死掉。这是色阴方面。它的规律就是从五大,地水火风空,这个力量,永远在有规律地行动。规律的行动就叫行阴。你切不断行阴,除非你大彻大悟,止观成就,明心见性,还要功夫到、功德到。

所以受阴,受阴的重要在感觉。受,色、受,受是感觉。你心理的同生理的这些动能,你有感觉,是你生命感受的。触受,有触就有受。这些佛学的都要搞清楚。这是偏向于唯物方面。

想阴,经常唯心方面的,思想你也停止不了。一天到黑,我们人生活着,就是两个现象活着,不睡觉就乱想。睡醒了就想,不乱想就睡觉,没有中间停留的。如果中间停留,不睡觉、不昏沉,也不散乱,不乱想,那是止观的“止”了,止观的初步境界,你做不到。所以想阴,它自有规律的。刚才讲到登琨艳在台湾,台大演讲,人家问他,你第一个念头怎么来的,哪里来的,怎么处理?你做不了主的。

所以色、受、想、行,生命的动力,该死的时候就死了,不死就活着,活着这个活力,它永远在转动,生理跟心理。都是很科学的。

还有个识阴。唯物唯心统一的就是心意识造成的。这个识阴是什么样子?能思、能想、能看见、能听、能感觉、能知觉,最后那个心性的动力是什么东西?

这几个道理合起来叫五阴。修行就是五阴解脱,不受这些拘束了,恢复你自性功能,变成大自在了。这是得道,明心见性,成就了。这个理念先搞清楚,五阴。我再说一道,佛现在说的都是方法了。现在开始讲,五阴解脱怎么有魔境。 https://t.cn/RJ7pCiy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七九集)  2015/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279

当前视频已下架,暂无法观看

错误码:-6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七十七頁最後兩個字開始:

  「勝義無性」。這一段是給我們講的,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相跟生都是指我們世間現象。勝義是出世間的,是講的本體,本體也是無性。這意思是什麼?叫我們萬緣放下。十法界、六道輪迴是我們看得見的、摸得著的,相跟生,出生這些現象,這都是所生。勝義是能生,能生也無性。能生所生都應該放下,我們的心回歸到寂然不動,就是《壇經》上,惠能大師所說的「本無動搖」,自性從來沒動過,沒有搖晃過,這就是勝義無性。不能有這個念頭,你明白了就行了,不能有勝義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是妄想,你已經起心動念了,你又墮落了,你又回頭了。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告訴我們,大乘佛法要怎麼個學法?要離相,離言說相,聽佛菩薩講經,不著言說相,為什麼?言說性空,無性,本來沒有,屬於生滅法。不執著名字相,勝義無性是名字,佛、菩薩,這都是名字,十法界是名字,六道輪迴也是名字,這些名詞術語是世尊為傳法方便起見而建立的,不是真的,你要把它當真,錯了。真、妄統統沒有了,真就現前了,這個真我們說不出來,無法可說,不但說不出來,也想像不到,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思就是想,議就是議論、就是說,說不出,想不出。

  所以大乘教裡頭佛常說,你怎樣才能見到自性?舉一個例子,眼見色,能見到自性嗎?當然能見,要怎麼見?要統統放下才見到。眼看外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什麼?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照見,照見清楚。在照見的同時,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就見到了。沒有分別執著就是相無性、生無性,沒有起心動念就是勝義無性。眼見色如是,耳聞聲亦如是,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的知,意就是念頭,六根對六塵境界,就在這裡用功,真功夫。不執著、不分別比較容易,這不起心、不動念太難了!為什麼?因為起心動念我們完全不知道,沒有感覺。起心動念的頻率太快了!我們從彌勒菩薩的談話,用現在秒做單位,換算成秒,一秒鐘有多少次生滅現象?就是前念滅後念生,一秒鐘這個生滅多少次?換算出來了,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是兆,不是萬,不是億,是兆,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我們聽了之後很茫然,這講的是什麼話?我們聽不懂。我們眼睛,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就被它欺騙了,那是什麼?過去電影是用動畫組成的,一秒鐘在放映機裡面,放映出二十四張影片,我們看到電影就被它迷了,以為那是真的。電視的發明,速度加了一倍,從二十四分之一秒提升到五十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鐘五十個畫面。現在最近這些年,彩色電視出來了,數碼,用數碼,速度快了,又提升了一倍,現在我們看電視屏幕上,是一秒鐘一百次的生滅。我們看不出來。

  凡是有生有滅,大乘經上稱它為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跟有為法相對的是無為法,無為法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他開悟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不生不滅,第二句話尤其說得明白,「何期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沒有生滅、沒有動搖。沒有動搖是自性本定,佛為什麼要修定?因為自性本定,你不修定你見不了性,你要想見性一定要修定。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念佛法門是把它分成兩段,第一段求生極樂世界,容易;第二段在極樂世界證得不生不滅。在極樂世界,看不到有生滅的東西,人無量壽,沒有衰老的現象,沒有退轉的現象,樹木花草沒有凋零的現象,沒有花開花落的現象,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統統都是沒有生滅,所以在那個地方證得不生不滅。我們念佛的人用三性來說,往生西方淨土是放下了相無性、生無性,到極樂世界去,去證得勝義無性,分成兩段,好辦。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在此地就要成就,難!修無量劫也未必能修成。這是淨宗無比殊勝在此。

  我們看念老這個註解,「勝義者,謂圓成實性」,圓是圓滿,實是真實,圓滿成就真實性,「指圓滿成就之真實性」。這個性實在講,是佛說法方便起見,是真的,不假,但是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你心上還有一個圓成實,圓成實早就沒有了,阿賴耶裡頭有個圓成實,就麻煩了,它就變成十法界的種子。所以要離名字相,《起信論》上說的,你才真正聽懂釋迦牟尼佛給你講的什麼。還離心緣相,不能想佛這個字什麼意思,這一句什麼意思,不能說,為什麼?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才能生無量義。如果有意思,有意思只有一個意思,不能有第二個意思。佛的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我們能不能見到無量義?能。譬如你讀經,你讀一千遍,你懂得了一千遍的意思;你再念一千遍、二千遍,又懂得了二千遍的意思。二千遍的意思跟一千遍意思不一樣,一千遍意思淺,二千遍意思深。再念一千遍意思更深,告訴你遍遍都不一樣,這一千遍、一千遍只是開始。所以念經,好好的念經,念經是幹什麼?是修定,修定是為了開悟,修定目的在哪裡?修定的目的作用,是把你妄想、分別、執著給念掉,心裡頭只有經文,妄想雜念進不去,雜不進去,所以它是修定。它不是叫你背經,叫你背經就錯了。那個背誦是你念多了自然能背,是副作用,不是真正作用,真正作用是得定。

……

我分享了【《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七九集)】, 快来看吧! | https://t.cn/A6xkteeI

金刚经048

【虽会归中道,中亦不着。】

“中道不存。”“中道”也不能执着。心里面有一个“中道”,就执着“中道”了,就错了。心里面想“我现在两边都不执着”,你说你有没有执着?着了,着了“两边都不执着”,那就是“中道”的意思,你早就着了。

由此可知,一起心、一动念就着了;“我不起心、不动念”,你已经着了“不起心、不动念”。

六祖讲“本来无一物”,你想想他有没有一物?他有,有一个“本来无一物”,还是着。六祖虽然说这一句,他确确实实没有执着;我们没有办法,我们达不到他的境界。他说“本来无一物”,他真的“无一物”;我们说“本来无一物”,已经着了这一物,这就是我们不如他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达不到他境界的地方。他是真的“一切皆空”,我们“一切皆空”,还着了一个“一切皆空”。麻烦就在此地。

大乘佛法无论怎么学总是着相,学“有”着“有相”;学“空”着“空相”,非着不可!这就是生生世世搞成这个样子,连一个初果须陀洹都没有证得,我们读《金刚经》才恍然大悟。在过去总认为小乘人着相,大乘菩萨不着相。读了《金刚经》才晓得,连小乘须陀洹,他都不着须陀洹的“相”,所以他才能够证得须陀洹果。

佛在这个经上确实为我们大家都授记,我们有善根,这是佛在经上承认的,而且善根非常深厚。何以见得?我们听这个经不惊、不怖、不畏。

江味农居士学四十年《金刚经》,最后还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累积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议,为什么没能证果?小乘初果都没证到。原因在哪里?就是刚才说的,心不干净,总是有执着,没有真的能放下。在这样状况之下,除了念佛往生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还有这微细的执着没放下,这就叫做“带业往生”。

由此可知,过去生中我们虽然遇到净土法门,为什么没去得了?可以“带业往生”,为什么没去得了?对这个世界有贪恋,放不下。你的地产放不下,你的金银财宝放不下,你的家亲眷属放不下,那好了,阿弥陀佛也没办法,也不能强迫你去。这就是说明,这些粗重的“贪嗔痴慢”能放下,决定往生,其他的法门没指望。

刚才江味农居士讲过,江味农居士自己也做不到。他学《金刚经》学了四十年,写出《金刚经讲义》,可以说是历代《金刚经》注解的权威,没有人能超过他,他自己还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把“般若”全部都搞通了,还是做不到,这个就晓得真难!净土法门之外,真难!禅也好、教也好、密也好,没有一样不难。如果你要是修三界有漏的福报,行!所有大小乘经典都能够帮助你得福;你想了生死出三界没份,实在是没法子。

“空”是“心”上而非“事”上,“事”上“空掉”就大错特错

【此佛菩萨所以以大空三昧为究竟,以无智无得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话真的说到究竟处。在佛法当中这是上上乘法,所谓“大乘之大乘”,了义之了义”,真的是究竟法。

“以大空三昧。”什么叫“大空”?“人空”、“法空”、“空也空”,这叫“大空三昧”。

“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正受”。“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受”也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正知正见”。

“一空到底。”诸位要记住,“一空到底”是在你心上“一空到底”,而不是“事”上,“事”上“空掉”那叫大错特错!在“事”上,佛教给我们修“三福”、修“六和”,都是事上。“三福”第一句,那是基础的基础,这在“事”上修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没有“空”!“空”在哪里?心里头不能执着。

“妄心”孝养父母时间久了会嫌弃、讨厌;“真心”孝养不会

要不要孝养父母?要。尽心尽力孝养父母,心地清净,不能着这个“相”,着这个“相”就错了。

心里不着相,有些人问:“那怎么个孝顺法?那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心里头没有父母,表面上有父母,那不是假的吗?你这是在打妄想。你心里面有父母,形相上也有父母,那才真的是假的。为什么?“妄心”。心里面干干净净,“真心”。“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妄念。你那个“孝养父母”是“真心”在孝养,你那个“奉事师长”是“真心”奉事,“真心”是永恒不变。“妄心”孝养父母,时间久了还嫌弃、还讨厌;“真心”里面没有,“真心”没有妄念,佛菩萨用的是“真心”。

从这个地方你就晓得,“事”跟“理”是一不是二,有“事”必有“理”,有“理”必有“事”,这才叫“菩萨道”、“菩萨行”。“大三空三昧”,这是究竟,究竟圆满。

学佛人所求的就是一个“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在佛门里面的术语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实在讲是可以翻成中文的,他没有翻是为了尊重。

从前译场有个规矩,叫“五不翻”。五种不翻,这是五种里面的一种,叫“尊重不翻”。我们对它很尊重,不翻,保留它的音,加以解释,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怕大家听了意思不明了,我就用一个简单的话来说,大家一听就懂,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个大家好懂,“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什么?无智无得。《心经》到末后总结论“无智亦无得”,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有智有得”,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距离远之远矣。

我们今天学经,你们同学学讲经,为什么那么困难?你知道你困难在哪里?因为你“有智又有得”,就麻烦。你如果真的是“无智亦无得”,佛法、佛经摆在你面前,喜欢怎么讲就怎么讲,长讲短讲、深讲浅讲,就得大自在;如果你有智有得,那就麻烦大,关键就在此地。

无量智慧、福德是从“看破、放下”里头得来的

说个实在话,我们学佛做佛的弟子,是最不听话的弟子,我们自以为是佛的弟子,佛究竟有没有承认我们还不晓得。佛在这个经上的教训,我们要真的听话、真的去照做。怎么做?“放下”。

这一“放下”,就“看破”;一“看破”,更容易“放下”,“看破、放下”相辅相成,得大自在,得无量智慧、无量的福德。无量智慧福德,是从“看破、放下”里头得来的,何必斤斤去求福、去修福,所修来的三界有漏的福报,没有意思。这个理很深、甚深甚深,诸位如果听错了,那我就害了大家,从今以后就不修福。你“自性”里面真正的福报不能现前,因为你没有“般若智慧”,又不肯修福,你的日子就过得很苦。到那个时候你不能怪我,我没有说错,你听错了,是你听错了,我没有说错。要从这里面细心去体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着图中的雷总,穿上这套运动服总感觉好有喜感,如果能在戴上盛会“最可爱”的帽子,走到哪估计都是最靓的仔了,愿雷总在科技数码圈继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科普与创新总是
  • 事件起源于,1月8日,一位市民Prnliy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求助,“昨晚9点在龙华中心医院做的核酸,产妇等着住院要核酸证明才能入住,什么时候能出结
  • 现实的例子,国有控股不提,民营的认为比较良性状态的如融捷股份、新日恒力,大股东自己日子过的可以,那么有能力在关键时候给上市公司提供支持,这真的是很关键。最后,还
  • 分析回复: 女 坤造:丁丑年、辛亥月、庚申日、壬午时 你出生在庚申日,生在辛亥水旺之月,庚金被泄气,不过好在日坐禄神是旺的,同时又得辛金劫财帮助,所以还算
  • 如果有版号的《黎明之塔》是因为它的换皮宣传被用户举报下架,那么这款在版署查不到版号的《战神血统》居然能在Appstore成功上架,倒是让人开始疑惑起来。这个名字
  • 一般的下士夫,指的是那些满心只 有今生短暂利益的人,这样的人不能算是修行人,也不能算是三士夫的下士夫。一般的下士夫,指的是那些满心只 有今生短暂利益的人,这样的
  • ”这是一首发牢骚诗,李唐最得意的是山水画,但想不到,世人却要买他的牡丹画,所以他牢骚连天,早知画山水不入时人眼,何必花大力气,不如买点胭脂画牡丹算了。’这是一首
  • 就是看破了一切万物的这种“无自性”不存在永恒的体性、其性本空、不会始终存在..所以就不去惹这个尘埃了,要“应无所住”..后来悟到“而生其心”就打破了前面的顽空,
  • 33、人间山高水远,心里有玫瑰,手里有桔梗,爱不会被尘封,你我永远热烈。梦不是真的,却也不一定是假的,一直怕迟到的兔子,可以变大变小的药水,跳圆圈舞的杜杜鸟,喜
  • 愿你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时间会治愈一切,请给时间一点时间!没有动态的日子里都在认真生活!你所坚持的,总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你!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平凡的日子里需
  • 最后一场国内比赛!#迪马利亚世界杯后退出国家队# 迪马利亚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这是自己在国内参加的最后一场国家队比赛。阿根廷媒体对此进行了解读,这意味着迪马利亚
  • (详情看图~)如果你想从0到1,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却不知从何开始?那么千万别错过,罗布乐思全国创作大赛 2022 (RNA-Roblox National A
  • [嘘]行,麻溜的,批了[打call][打call]#美妆生活# 对油皮来说,夏天的底妆是涂了个寂寞[打脸]作为SUQQU这类号称越夜越美丽的底妆,到了夏天就惨不
  • 纸性恋也被戏称为二次元禁断症候群或者二次元情节,是指一个人只对ACGN(包括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作品中的虚
  • 确诊病例58:女,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现住道里区一面街40号。确诊病例62: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现住道外区上和城小区。
  • 感受四季的变化慢慢变成了奢望,怀念仰头看屋檐冰凌的岁月,有许多快乐我的铜钱草依然精彩在冬日的阳光里,陪伴彼此[嘻嘻]【¥85 】威格菲(WGFei)去疤膏 医用
  • 而第三名职员是行李丢失、在芬兰停留下来的正子,看似严肃的她却非常向往“芬兰的空气吉他比赛”颇有些反差的魅力。慢慢的,在三人齐心协力的经营下,海鸥食堂的顾客越来越
  • 这里给大家推荐的国内权威机构排名不分先后1.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国检,在北上广深等地都有。科研思维在咱们店里的体现:1.直播时
  • ”————Rugh Slenczynska老奶奶采访里的一段话很有意思,衍生一下,也对应了1950年俄来的专家在CCOM中央音乐学院教技术变化时科普说“为什么老
  • 原因很简单,原本应该被尊重的防疫人员,逐渐变成了摆拍作秀的背景板,致谢场面变成“变相罚站”公众对此的情绪也从最初的新奇、温馨发展到尴尬和厌烦。最近火起来的一首歌